CN112769629A -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9629A
CN112769629A CN202110219777.7A CN202110219777A CN112769629A CN 112769629 A CN112769629 A CN 112769629A CN 202110219777 A CN202110219777 A CN 202110219777A CN 112769629 A CN112769629 A CN 112769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sharable
resource
bind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97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197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9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9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云网络技术及私有云等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虚拟机(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采用本公开,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带宽分配。

Description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本公开尤其涉及云网络技术及私有云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络通信中,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对于用户来说不容易记录,可以采用域名来登录网址以实现网络通信。域名是由一串用“点”来分隔的名字组成的互联网上某台计算机或某组计算机的标识,可以通过域名服务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将域名转化为服务器的IP地址,方便人们更简单便捷地访问互联网上的服务,便于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及网络通信。
DNS还可以对部署于虚拟私有云(VPC,Virtual Private Cloud)中的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所发送的请求报文进行解析。DNS服务器与VPC构成的系统架构中,在VPC侧还可以部署多个物理机,在同一个物理机中还可以部署多个VM,多个VM可以共享同一个物理机的带宽资源,并接收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然而,目前无法实现针对该带宽请求的智能化带宽分配。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
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解析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带宽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任意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本公开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采用本公开,可以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从而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带宽分配。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架构图;
图3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一应用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表示指代多个类似的技术用语并对其进行区分,并不是限定顺序的意思,或者限定只有两个的意思,例如,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是指代有两类/两个特征,第一特征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特征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在云计算的网络通信中,带宽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资源,VM带宽的多少直接影响了VM的网络质量,采用云计算的云虚拟化技术,在VPC内的同一个物理机(也叫做宿主机)上可以同时部署并运行多个VM,这可以使得物理机性能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然而,多个VM共用同一个物理机的网卡带宽资源,如果一个VM独占网卡带宽资源,将使得同一物理机的其他VM网络质量下降,严重时直接网络断联,而且基于网络通信为用户所提供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也大大下滑,用户体验不好。
在上述多个VM共用同一个物理机的网卡带宽资源的场景下,可以为每个VM都配置对应的带宽,比如有10个VM,就要配置对应的10个带宽资源。为每个VM都配置对应的带宽,会导致冗余,从而影响VM、物理机及整个VPC的运行效率,这种带宽分配方式不够智能化。
采用本公开,可以根据某一类VM规格来绑定一组可共享的一类服务质量规则(QoSPolicy),即根据同类VM规格,配置多个VM之间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带宽分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带宽分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部署于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执行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可共享带宽配置、解析及带宽分配等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
S101、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S102、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
S103、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S104、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S101-S104的一示例中,可以根据多个VM虚机规格来预先配置一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并将多个VM中同一类VM虚机规格与该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中同一类带宽资源相绑定,比如,多个VM中包括VM1(1G规格)、VM2(2G规格)、VM3(3G规格)、VM4(2G规格)等,将带宽规格为2G的多个VM(VM1和VM4)绑定同一类带宽资源,将VM1和VM3根据各自的带宽规格分别绑定其他的带宽资源。将预先配置的该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可以写入数据库中。收到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如带宽规格为2G),获取与该目标VM规格对应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根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其中,如果在数据库中查询到与目标VM规格匹配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则将该带宽请求中的端口与该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绑定,并分配端口对应的入向带宽或出向带宽。如果在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目标VM规格匹配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则根据该目标VM规格机新建对应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并写入数据库中。
采用本公开,可以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从而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带宽分配,避免了为每个VM分别设置对应的带宽,导致在内存、资源等方面出现瓶颈的问题(诸如,每个VM直接绑定对应的带宽资源,会导致数据库中的带宽资源配置规则随着VM数量的增长而线性增长,DB中的资源占用量会一直增长,VM所在物理机随着所部署VM数量的增长而不断更新缓存的带宽资源,物理机的内存使用量不断增长)。
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获取所述多个VM分别对应的VM规格,得到多个VM规格;对所述多个VM规格进行类别划分,得到多个类别;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采用本实施方式,将同类VM规格与同类带宽资源相绑定,节约了数据库及物理机等的资源。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虚拟机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包括:在所述多个VM为所述同一类VM规格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多个VM之间共享所述同一类带宽资源。采用本实施方式,针对多个VM,从多个VM中选择同类规格的一类VM,并配置一类可共享带宽,节约了数据库及物理机等的资源。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包括:将属于第一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一带宽资源标识(ID),将属于第二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二带宽资源ID,直至将所述多个类别中的所有VM规格都对应绑定到对应的带宽资源ID。采用本实施方式,示例性的,将属于第一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一带宽资源ID,将属于第二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二带宽资源ID,直至将该多个类别中的所有VM规格都对应绑定到对应的带宽资源ID,后续在匹配过程中,可以从由多个带宽资源ID构成的一组可共享带宽资源中,将目标VM规格与带宽资源ID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同一类VM的带宽资源共享。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包括: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采用本实施方式,目标VM规格与可共享带宽资源相匹配(具体可以将目标VM规格与带宽资源ID进行匹配),实现了直接根据端口绑定来分配带宽。
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无法查询到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VM规格新建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采用本实施方式,目标VM规格与可共享带宽资源不匹配,则无法共享带宽资源,需要新建可共享带宽资源并写入数据中,之后根据端口绑定来分配带宽。
应用示例:
应用本公开实施例一处理流程包括如下内容:
图3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解析方法的一应用示例的流程图,包括:获取用户请求中携带的端口(PORT)所支持的目标VM带宽规格;是否能在数据库中找到该VM带宽规格,如果是,则从数据库中获取与该目标VM带宽规格匹配的可共享带宽资源(如QoS policy ID);如果否,则新建可共享带宽资源,将该可共享带宽资源写入该数据库中,将用户请求中携带的PORT绑定该可共享带宽资源。
图2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架构图,结合图2所示的一示例中,在数据库中根据多个VM虚机规格预先配置一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并将多个VM中同一类VM虚机规格与该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中同一类带宽资源相绑定,将预先配置的该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可以写入数据库中。收到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如带宽规格为3G),根据该目标VM规格与可共享的带宽资源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带宽分配。其中,如果在数据库中查询到与目标VM规格匹配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如BAND3.0G对应test-3,test-3对应的入向带宽和出向带宽如图2所示,则将该带宽请求中的端口与该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绑定后,分配端口对应的入向带宽或出向带宽。如果在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目标VM规格匹配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则根据该目标VM规格机新建对应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并写入数据库中。
通常,为多个VM中同一类VM所配置的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不是随意的配置,而是根据VM规格进行映射绑定。所有的VM可按照VM规格进行类别划分,以将每一类规格的VM绑定同一类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如一组QoS policy中的具体QoS policy ID)。其中,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指:本用户的共享资源对其他用户而言是可读的,因此,无需每个用户都新建各自的带宽资源,多个用户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采用本应用示例,将所述目标VM规格与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带宽分配,从而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带宽分配,带宽资源数量不再随VM数量的增长而线性增长,数据库中的资源占用量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再一直增长,VM所在物理机缓存带宽资源所消耗的内存使用量不再随VM数量的增长不断增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带宽分配装置400包括:配置模块401,用于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解析模块402,用于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带宽分配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绑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VM分别对应的VM规格,得到多个VM规格;根据所述多个VM规格进行类别划分,得到多个类别;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VM为所述同一类VM规格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多个VM之间共享所述同一类带宽资源。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绑定模块,用于将属于第一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一带宽资源标识ID,将属于第二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二带宽资源ID,直至将所述多个类别中的所有VM规格都对应绑定到对应的带宽资源ID。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宽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带宽资源新建模块,用于:在无法查询到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VM规格新建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本公开实施例各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5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前述部署设备或代理设备。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包括计算单元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501、ROM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电子设备5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输入单元5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5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5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5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509允许电子设备5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5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5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5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带宽分配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带宽分配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5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502和/或通信单元5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5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503并由计算单元5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带宽分配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5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带宽分配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带宽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虚拟机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
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VM分别对应的VM规格,得到多个VM规格;
对所述多个VM规格进行类别划分,得到多个类别;
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虚拟机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包括:
在所述多个VM为所述同一类VM规格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多个VM之间共享所述同一类带宽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包括:
将属于第一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一带宽资源标识ID,将属于第二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二带宽资源ID,直至将所述多个类别中的所有VM规格都对应绑定到对应的带宽资源ID。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包括:
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无法查询到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VM规格新建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7.一种带宽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部署于同一个物理机的多个虚拟机VM,配置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解析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发起的带宽请求,从所述带宽请求中解析出目标VM规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
带宽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执行带宽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绑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多个VM分别对应的VM规格,得到多个VM规格;
对所述多个VM规格进行类别划分,得到多个类别;
从所述多个类别中选取同一类VM规格,并对应绑定到同一类带宽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配置模块,用于:
在所述多个VM为所述同一类VM规格的情况下,配置所述多个VM之间共享所述同一类带宽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绑定模块,用于:
将属于第一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一带宽资源标识ID,将属于第二类的VM规格绑定到第二带宽资源ID,直至将所述多个类别中的所有VM规格都对应绑定到对应的带宽资源ID。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带宽分配模块,用于:
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带宽资源新建模块,用于:
在无法查询到与所述目标VM规格对应的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VM规格新建可共享的带宽资源,将所述可共享的带宽资源与所述带宽请求中的端口进行绑定,并分配对应所述端口的入向带宽及出向带宽。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19777.7A 2021-02-26 2021-02-26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69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9777.7A CN112769629A (zh) 2021-02-26 2021-02-26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9777.7A CN112769629A (zh) 2021-02-26 2021-02-26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629A true CN112769629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9777.7A Pending CN112769629A (zh) 2021-02-26 2021-02-26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96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407A (zh) * 2022-06-17 2022-10-11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基于私有云环境下带宽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5174407B (zh) * 2022-06-17 2024-06-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基于私有云环境下带宽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73113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Symantec Corporation Providing Optimized Quality of Service to Prioritized Virtual Machines and Applications Based on Quality of Shared Resources
US20140215073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ing optimized virtual machine allocations using equivalence combinations
US20140380307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Vmware, Inc. Performance-drive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US20170010907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ypervisor controlled redundancy for i/o paths using virtualized i/o adapters
US9569277B1 (en) * 2016-01-29 2017-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balancing virtual resources for virtual machines based on multiple resource capacities
CN11087974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73113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Symantec Corporation Providing Optimized Quality of Service to Prioritized Virtual Machines and Applications Based on Quality of Shared Resources
CN104937584A (zh) * 2012-12-19 2015-09-23 赛门铁克公司 基于共享资源的质量向经优先级排序的虚拟机和应用程序提供优化的服务质量
US20140215073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ing optimized virtual machine allocations using equivalence combinations
US20140380307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Vmware, Inc. Performance-drive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US20170010907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ypervisor controlled redundancy for i/o paths using virtualized i/o adapters
US9569277B1 (en) * 2016-01-29 2017-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balancing virtual resources for virtual machines based on multiple resource capacities
CN11087974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407A (zh) * 2022-06-17 2022-10-11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基于私有云环境下带宽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5174407B (zh) * 2022-06-17 2024-06-0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一种基于私有云环境下带宽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0674B2 (en) Independent network interfaces for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s
US934237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ynamic energy efficient job scheduling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9424067B2 (en) Manag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utilizing an offload device
US9503387B2 (en) Instantiating incompatible virtual compute requests in a heterogeneous cloud environment
US20180157515A1 (en) Network processing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mputing systems
AU2018365063B2 (en) Capacity management in provider networks using dynamic host device instance model reconfigurations
US9400674B2 (en) Manag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utilizing a virtual offload device
US10534627B2 (en) Scalable policy management in an edge virtual bridging (EVB) environment
US10534631B2 (en) Scalable policy assignment in an edge virtual bridging (EVB) environment
CN113849312A (zh) 数据处理任务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6025495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irtualizing a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US20200244708A1 (en) Deriving system architecture from security group relationships
US89777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unified virtual network interface
CN112910919B (zh) 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6897A (zh) 一种用于多租户隔离的方法及系统
US11023156B2 (en) Dynamic API allocation based on data-tagging
CN112527509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4871B (zh) 网络切片的接入方法、pcf实体、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12769629A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28612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726657A (zh) 中断管理和数据收发管理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网卡
CN112968966A (zh)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57815A (zh) 一种无人网点虚拟坐席服务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27055A (zh) 数据镜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交换机集群
CN115664920A (zh) 云平台的网络通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