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224B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224B
CN112767224B CN202110044313.7A CN202110044313A CN112767224B CN 112767224 B CN112767224 B CN 112767224B CN 202110044313 A CN202110044313 A CN 202110044313A CN 112767224 B CN112767224 B CN 112767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llery
data
model
construction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43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7224A (zh
Inventor
古杰
戴兴华
谈泽昆
翁武寿
余俊雄
桂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zhi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eizhi Design Group Co ltd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izhi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eizhi Design Group Co ltd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zhi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eizhi Design Group Co ltd, Xiamen Academy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izhi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43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7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探索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图像处理与精细度提升管理应用,填补了现有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方面应用的空缺;该方法通过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接着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设计阶段,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在施工阶段,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设计阶段中确定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以提升模型图像的精细度,清晰地展示了管廊工程项目,为实现管廊数字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倾斜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是在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和人们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倾斜摄影技术极大地弥补了基于正射影像分析应用的不足,能够从多个角度更加真实地反映地面物体的情况,且倾斜摄影技术可通过先进的定位技术,嵌入精确的地理信息、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更高级的用户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航摄图像处理的速度。倾斜影像技术的应用,使目前高昂的三维城市建模成本大幅降低,大大提高三维城市建模的速度。
倾斜摄影技术的关键在于多视影像联合平差(由粗到精的金字塔匹配策略,进行自由网光束法平差)、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多基元、多视影像匹配技术)及数字表面模型生成(高密度DSM滤波融合技术)。
但现有的倾斜摄影技术在应用过程后期数据影像匹配时,因倾斜图像的摄影比例尺不一致、分辨率差异等因素导致构建的倾斜影像模型图像的精细度较差,无法清晰地展示项目整体及项目周边场景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图像的精细度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
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所述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
根据生成的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在所述施工阶段,基于所述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利用所述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优选地,所述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进行统一编码;
明确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需求,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优选地,所述设计阶段包括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三个子阶段;
所述设计阶段的步骤具体如下:
在规划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而以获取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
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获取的多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包括管廊内部的几何数据和非几何数据及管廊外部的空间位置数据。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还包括运维阶段;
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
优选地,所述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编码进行统一要求。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系统划分模块,用于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模型标准模块,用于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
设计模块,用于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所述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且还用于根据生成的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施工模块,用于在所述施工阶段,基于所述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利用所述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运维模块,用于在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
管廊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倾斜摄影图像管理模块,用于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
优选地,所述模型标准模块包括:
模型存储标准模块,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和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模型编码标准模块,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和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进行统一编码;
模型交付标准模块,用于明确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需求,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探索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图像处理与精细度提升管理应用,填补了现有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方面应用的空缺;该方法通过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为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奠定基础;接着该方法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而通过对生成的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在施工阶段,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该方法将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与GIS技术合理运用于管廊工程,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以提升模型图像的精细度,清晰地展示了管廊工程项目,为实现管廊数字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中步骤S200具体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中设计阶段具体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系统中模型标准模块2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其中,100-系统划分模块、200-模型标准模块、210-模型存储标准模块、220-模型编码标准模块、230-模型交付标准模块、300-设计模块、400-施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包括:
S100、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通过系统划分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保证后续基于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数据在管廊工程的不同阶段下唯一性、可传递性及实时的更新机制,保证阶段性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真实性及保密性。
S200、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实施标准数据库,统一各个不同阶段中存储、编码及交付的实施标准,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中涉及的模型、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处理,保证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的可传递性,使得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为管廊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更具体地,步骤S200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S220、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进行统一编码;
S230、明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需求,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S300、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
S400、根据生成的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设计阶段,通过管廊工程的工程设计,利用倾斜摄影装置实时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并通过搭建设计数据库将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上传并记录至设计数据库中,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接着根据生成的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同时将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记录至设计数据库中,以保证管廊工程在设计阶段的所涉及地所有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设计阶段包括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三个子阶段;
设计阶段的步骤具体如下:
S341、在规划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而以获取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
S342、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获取的多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
S343、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一实施例中,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包括管廊内部的几何数据和非几何数据及管廊外部的空间位置数据。
具体地,管廊内部的几何数据包括管廊空间选线数据、管廊横纵断面数据及管廊地理坐标等;管廊内部的非几何数据包括管廊设计参数数据等;管廊外部的空间位置数据包括管廊航拍测绘数据、周边场地及构筑物地形数据以及管廊工程区域内的交通需求数据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管廊内外部的数据还包括设计阶段各个子阶段的评价指标。具体地,设计阶段各个子阶段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工程难度指标、环境要素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中的一种或多种。
S500、在施工阶段,基于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具体地,搭建施工模型数据库及终端管理数据库,基于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接设计数据库、施工模型数据库和终端管理数据库,将数据库技术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结合,然后将设计阶段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程序化,并以模块的形式导入施工模型数据库和终端管理数据库,形成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再通过计算图形学原理,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以提升模型图像的精细度,进而以直观解决管廊建模工程中构建的模型图像的精细度较差,无法清晰地展示项目整体及项目周边场景的问题,同时将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记录至施工模型数据库。
更具体地,在施工阶段通过为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提供三维解析服务,以对确定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数据交互,进而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以提升模型图像的精细度。具体地,上述三维解析服务是一种提供具有IFC、RVT、iModel、OBJ等国际通用的倾斜摄影技术模型的解析服务,形成完整的施工模型数据库,保证构建的模型的兼容性,并支持在PC端与移动端的三维展示及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在施工阶段还为管廊工程模型的重构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资源管理方式,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图像精细度的表达形式;具体地,上述数据资源管理方式是通过标准化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对模型图像数据、进度、设备、人员权限等的关联管理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管理。
进一步地,上述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包括管廊的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及周边场地及构筑物的GIS模型。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建立管廊项目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系统及周边场地环境,使得管廊项目内外兼顾,达到全系统、全方位、全数据的项目虚拟创建。
在施工阶段,通过为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提供三维解析服务,提高模型图像精细度,并保证模型图像数据的无缝传递,搭建各类数据库,并采用数据引擎作为桥梁,连接各个数据库,使得构建出的管廊三维实体附信息BIM模型与GIS数据模型、倾斜摄影模型能够达到数据共享,数据互通。
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不同阶段还包括运维阶段;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S600、在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具体地,在运维阶段,基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进行运维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以达到最终的资产管理与资产维护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各个不同阶段中的数据互通、共享,还包括以下步骤:
S240、对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编码进行统一要求。
一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S700、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具体地,基于B/S结构的系统架构,可进一步通过Web端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同时基于Web端轻量化的数据处理,可利用管廊内外部的数据等关联管廊全生命周期建设的数据进行数据交互,以重构管廊工程模型,且能够基于模型图像数据、进度、设备、人员权限等的关联管理与管廊全生命周期建设的数据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S800、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
具体地,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管廊的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及周边场地及构筑物的GIS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实现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管理。更具体地,上述动态数据包含管廊运营过程中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中的实时发生变动的数据。更具体地,上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能源的利用情况、空间环境的情况分析等;上述静态数据包含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维阶段各个阶段所录入的设备设施的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0中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包括模型内部数据、模型外部数据及管廊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数据。其中模型内部数据包括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管廊的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及周边场地及构筑物的GIS模型中的几何数据与非几何数据以及几何数据与非几何数据中所涵盖的技术参数与非技术参数;模型外部数据包括用于供倾斜摄影装置在管廊工程区域内运行的原始航拍测绘数据、周边场地地形数据以及管廊工程区域内的交通需求数据;管廊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数据包括设计阶段中生成的多条管廊空间选线数据、管廊设计参数数据,施工阶段中管廊工程模型数据、管廊施工管理数据以及运维阶段中的资产管理数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应用于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包括:
系统划分模块100,用于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模型标准模块200,用于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
设计模块300,用于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生成的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施工模块400,用于在施工阶段,基于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一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运维模块,用于在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
管廊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倾斜摄影图像管理模块,用于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具体地,倾斜摄影图像管理模块,是面向倾斜摄影技术的图像管理应用开发,集成GIS场景、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以及完整的动、静态数据,实现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管理。更具体地,上述动态数据包含管廊运营过程中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中的实时发生变动的数据,如设备的运行状态、能源的利用情况、空间环境的情况分析等;上述静态数据包含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维阶段各个阶段所录入的设备设施的标准数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模型标准模块200包括:
模型存储标准模块210,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和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模型编码标准模块220,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和运维阶段中数据进行统一编码;
模型交付标准模块230,用于明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需求,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具体地,上述模型存储标准模块210、模型编码标准模块220及模型交付标准模块230三项模型标准模块制定了严格的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的实施标准体系,约束规范了生成的管廊的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及周边场地及构筑物的GIS模型,保证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数据的有效传递。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包括模型内部数据、模型外部数据及管廊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数据。其中模型内部数据包括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管廊的倾斜摄影模型、BIM模型及周边场地及构筑物的GIS模型中的几何数据与非几何数据以及几何数据与非几何数据中所涵盖的技术参数与非技术参数;模型外部数据包括用于供倾斜摄影装置在管廊工程区域内运行的原始航拍测绘数据、周边场地地形数据以及管廊工程区域内的交通需求数据;管廊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数据包括设计阶段中生成的多条管廊空间选线数据、管廊设计参数数据,施工阶段中管廊工程模型数据、管廊施工管理数据以及运维阶段中的资产管理数据。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数据资源管理模块,数据资源管理模块为管廊工程模型的重构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资源管理方式,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图像精细度的表达形式;具体地,上述数据资源管理方式是通过标准化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对模型图像数据、进度、设备、人员权限等的关联管理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管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探索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图像处理与精细度提升管理应用,填补了现有倾斜摄影技术在管廊工程建设方面应用的空缺。该方法通过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为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奠定基础;接着该方法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而通过对生成的每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在施工阶段,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提供三维解析服务,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该方法将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与GIS技术合理运用于管廊工程,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以提升模型图像的精细度,清晰地展示了管廊工程项目,对管廊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评估决策,为实现管廊数字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发明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进行统一编码;
明确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需求,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所述设计阶段包括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三个子阶段;
所述设计阶段的步骤具体如下:
在规划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而以获取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
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获取的多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根据生成的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所述管廊内外部的数据包括管廊内部的几何数据和非几何数据及管廊外部的空间位置数据;
在所述施工阶段,搭建施工模型数据库及终端管理数据库,基于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接设计数据库、施工模型数据库和终端管理数据库,将数据库技术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结合,然后将设计阶段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程序化,并以模块的形式导入施工模型数据库和终端管理数据库,形成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再通过计算图形学原理,利用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还包括运维阶段;
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编码进行统一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
5.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划分模块,用于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系统划分成为至少两个不同阶段,所述至少两个不同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模型标准模块,用于统一系统划分后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实施标准,以使管廊工程各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互通、共享;
设计模块,用于基于统一的实施标准,在所述设计阶段,获取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基于倾斜摄影技术、BIM技术及GIS技术对获取的管廊实际空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多个初始管廊工程模型;且还用于根据生成的每个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对应的管廊空间选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并筛选获取对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重构所需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
施工模块,用于在所述施工阶段,基于所述设计阶段中确定的管廊工程模型构建方案对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利用所述设计阶段中筛选获取的管廊内外部的数据,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对相应的所述初始管廊工程模型进行模型图像处理,重构得到管廊工程模型;
所述系统还包括:
运维模块,用于在运维阶段,通过建立运维数据库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进行运维管理;
管廊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个不同阶段的模型或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以实时对管廊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行监测与定位;
倾斜摄影图像管理模块,用于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环境的搭建,集成重构得到的管廊工程模型完整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以对大场景下的管廊内外一体化模型图像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标准模块包括:
模型存储标准模块,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数据和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的存储进行统一要求;
模型编码标准模块,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中模型及模型中的构件和所述运维阶段中数据进行统一编码;
模型交付标准模块,用于明确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需求,对所述设计阶段和所述施工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确定。
CN202110044313.7A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767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4313.7A CN112767224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4313.7A CN112767224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224A CN112767224A (zh) 2021-05-07
CN112767224B true CN112767224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70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4313.7A Active CN112767224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22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7524A (ja) * 2008-03-11 2009-09-24 Kodaira Associates Kk 都市景観の3次元動画生成および閲覧システム
CN102884532A (zh) * 2010-03-09 2013-01-16 欧特克公司 用于以建筑信息建模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和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87507A (zh) * 2015-11-26 2016-04-13 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机器人的智慧管网系统
CN107563101A (zh) * 2017-10-11 2018-01-09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电厂综合管廊及管线布置方法
CN107909303A (zh) * 2017-12-19 2018-04-1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平台及实施方法
CN109033722A (zh) * 2018-09-13 2018-12-18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
CN109472074A (zh) * 2018-10-30 2019-03-15 刘燕 一种可实施正向建设工程的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建造方法
CN109583046A (zh) * 2018-11-14 2019-04-05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高陡边坡桥墩虚拟施工现场的构建方法
CN109829223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大型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法
CN110222357A (zh) * 2019-04-12 2019-09-10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bim建模方法
CN110260876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gis技术的道路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0837671A (zh) * 2019-11-01 2020-02-25 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管线快速规划配置方法
CN111428310A (zh) * 2020-05-18 2020-07-17 苏州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地下管廊模型构建方法
CN112035983A (zh) * 2020-06-05 2020-12-04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城市中压电网规划设计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4756B2 (en) * 2013-09-27 2017-10-31 Iteris, Inc. Comparative data analytics and visualization tool for analyzing traffic performance data in a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JP6826509B2 (ja) * 2017-04-21 2021-02-03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設備機器認識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ラント設備機器認識方法
US11302072B2 (en) * 2018-04-12 2022-04-12 Southeast University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urban design digital sand table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7524A (ja) * 2008-03-11 2009-09-24 Kodaira Associates Kk 都市景観の3次元動画生成および閲覧システム
CN102884532A (zh) * 2010-03-09 2013-01-16 欧特克公司 用于以建筑信息建模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和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87507A (zh) * 2015-11-26 2016-04-13 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机器人的智慧管网系统
WO2017088555A1 (zh) * 2015-11-26 2017-06-01 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机器人的智慧管网系统
CN107563101A (zh) * 2017-10-11 2018-01-09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电厂综合管廊及管线布置方法
CN107909303A (zh) * 2017-12-19 2018-04-1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平台及实施方法
CN109033722A (zh) * 2018-09-13 2018-12-18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
CN109472074A (zh) * 2018-10-30 2019-03-15 刘燕 一种可实施正向建设工程的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建造方法
CN109583046A (zh) * 2018-11-14 2019-04-05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高陡边坡桥墩虚拟施工现场的构建方法
CN109829223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大型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法
CN110222357A (zh) * 2019-04-12 2019-09-10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bim建模方法
CN110260876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gis技术的道路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0837671A (zh) * 2019-11-01 2020-02-25 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管线快速规划配置方法
CN111428310A (zh) * 2020-05-18 2020-07-17 苏州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地下管廊模型构建方法
CN112035983A (zh) * 2020-06-05 2020-12-04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城市中压电网规划设计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D BIM-GIS for underground network management";Nie S.;《University of Twente》;第2019年卷;第1-59页 *
"A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deep excavation based on BIM-3DGIS framework and optimized grey Verhulst model";Lee P C, et al.;《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第24卷(第03期);第715-726页 *
"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古杰;《建筑技术》;第50卷(第07期);第809-812页 *
"Visualization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emphasizing geo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Puppala A J,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第30卷(第10期);第04018236页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问题与对策";安卫华, 周杰.;智能建筑;第2017年卷(第06期);第19-20页 *
"无人机倾斜摄影+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唐森骑, 刘立扬, 洪潇.;《建筑施工》;第42卷(第05期);第758-7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224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öllner et al. Integrating urban GIS, CAD, and BIM data by service-based virtual 3D city models
CN112069582A (zh) 工程场景建立方法
CN110728752A (zh) 一种公路三维地形场景模型的构建方法
KR102243437B1 (ko) 3d 지형정보 영상 매핑을 위한 타일링 처리를 이용하는 영상 표출 방법 및 시스템
Li et al. Integrating geometric models, site images and GIS based on Google Earth and Keyhole Markup Language
Kang et al. IFC-CityGML LOD mapping automation using multiprocessing-based screen-buffer scanning including mapping rule
CN110309618A (zh)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建模装置和建模系统
CN108021766A (zh) 一种数字城市中建筑的虚拟现实场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187214A (zh) 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形象进度系统及制作方法
Khayyal et al. Cre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3D city modeling based on GIS data
CN114399406A (zh) 基于gis和bim的水利工程多用户协同管理系统和方法
Ying et al. Urban 3d modelling method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CN117171862B (zh) 一种桥梁工程地勘钻孔点位置核对方法及设备
CN11276722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Bitelli et al. Integrated use of remote sensed data and numerical cartography for the generation of 3D city models
Hullo et al. Advances in multi-sensor scann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complex plants: The utmost case of a reactor building
Oti et al. A review of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modelling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N116030100A (zh) 一种基于bim的高精度实景测绘系统
CN114490907A (zh) 名城管理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Veselý Building massing generation using GAN trained on Dutch 3D city models
Suwardhi et al. 3D surveying, modeling and geo-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new campus of ITB-Indonesia
Abdelguerfi 3D synthetic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KR20210099731A (ko) 3차원 하천정보 및 친수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igola et 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for Built Cultural Heritage
De Amicis et al. Geo-visual analytics for urba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future inter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