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4978A -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4978A
CN112764978A CN202110062578.XA CN202110062578A CN112764978A CN 112764978 A CN112764978 A CN 112764978A CN 202110062578 A CN202110062578 A CN 202110062578A CN 112764978 A CN112764978 A CN 112764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measurement
simulation degre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25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fa Hongye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fa Hongye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fa Hongye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fa Hongye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25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4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4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4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获取与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压测之前首先确定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在目标仿真度较高时,再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度,为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压测,即压力测试,是确立系统稳定性的一种测试方法,通常在系统正常运作范围之外进行,以考察其功能极限和隐患。对系统的压测通常在系统真正上线之前进行,压测时模拟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场景,测试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正常。压测结果可用于指导被测系统的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的设置,从而使得系统在线上运行时,服务器能够承载大流量的访问,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压测结果的准确度对被测系统的线上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技术中,对系统进行压测时无法有效模拟预期流量压力,得到的压测结果通常不够准确,压测结果与系统线上实际性能表现不一致,导致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规划不够准确,从而可能会对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度,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获取与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在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所述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所述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压测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被测系统的至少一条核心业务链路各自的链路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模式信息以及与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数据的数据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环境的环境特征信息;
相应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业务场景仿真度;
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和所述压力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力仿真度;
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数据仿真度;
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环境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环境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链路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
可选地,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总并发数、集合点设置信息以及集合点并发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
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TPS目标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TPS目标数。
可选地,在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且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估报班人数、总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集合点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根据所述并发数仿真度和所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所述压力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所述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包括学员最大报班量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环境特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采用线上压测或线下压测的指示信息,其中,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所述环境特征信息还包括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与所述被测系统的规模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
可选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场景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一权重、所述压力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二权重、所述压测数据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三权重、所述压测环境仿真度及其所占第四权重得到所述目标仿真度。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还用于输出调整提示信息,所述调整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且包括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获取模块,被配置成用于获取与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目标仿真度获得模块,被配置成用于在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所述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所述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压测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被测系统的至少一条核心业务链路各自的链路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模式信息以及与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数据的数据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环境的环境特征信息;
相应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业务场景仿真度;
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和所述压力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力仿真度;
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数据仿真度;
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环境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环境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链路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
可选地,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总并发数、集合点设置信息以及集合点并发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
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TPS目标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TPS目标数。
可选地,在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且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估报班人数、总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集合点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根据所述并发数仿真度和所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所述压力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所述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包括学员最大报班量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环境特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采用线上压测或线下压测的指示信息,其中,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所述环境特征信息还包括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与所述被测系统的规模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
可选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场景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一权重、所述压力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二权重、所述压测数据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三权重、所述压测环境仿真度及其所占第四权重得到所述目标仿真度。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还用于输出调整提示信息,所述调整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且包括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与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首先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如此,可以在压测之前首先掌握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准确度,从而可以在目标仿真度较低时及时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较高时,再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可以使得压测结果准确反映被测系统线上实际性能,为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对系统进行压测得到的压测结果通常不够准确,从而可能会对系统线上运行时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以续班体系为例,为了在开放续班体系之前掌握续班服务器的承载能力,快速定位续班服务器的性能瓶颈,可预先对服务器的进行压测,并根据压测结果对服务器的数量进行部署以及对服务器的容量进行设置。在一场景中,如果压测结果不够准确,预先设置的服务器的容量较低,续班体系开放时,会有大量的用户同时对续班服务器进行访问,服务器可能会由于负载压力过大而出现响应迟缓、宕机等现象,从而影响用户报班操作的正常进行。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度,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压测系统,即进行压力测试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包括S101至S103。
在S101中,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被测系统可以是任何需要进行压测的系统,例如即将上线的游戏系统、视频系统、续班体系等。示例地,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可以是技术人员输入的,在需要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时,技术人员可在压测系统输入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在S102中,获取与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其中,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可以是技术人员设置的,并表征准备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与该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可包括设置的压测所需的参数,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被测系统的核心链路、并发数、压测环境等等。
在S103中,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
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以是预先训练的模型,该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用于确定压测仿真度。其中,为了提高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结果的准确性,该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用于从多个维度确定仿真度,该多个维度例如包括业务场景仿真度、压力仿真度、压测数据仿真度、压测环境仿真度等,从多个维度确定仿真度可以使得考虑的特征更全面,得到的仿真度更准确。
本公开中,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时,并不是采用初始设置的压测方式直接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而是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首先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该目标仿真度可表征若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也即反映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得到的压测结果的准确度。如果目标仿真度越高,可表征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准确度越高,如果目标仿真度越低,可表征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准确度越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与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首先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如此,可以在压测之前首先掌握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准确度,从而可以在目标仿真度较低时及时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较高时,再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可以使得压测结果准确反映被测系统线上实际性能,为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本公开中,压测特征信息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被测系统的至少一条核心业务链路各自的链路特征信息、按照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模式信息以及与压测模式信息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按照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数据的数据特征信息、按照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环境的环境特征信息。
相应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的示意图,图2以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包括四个模块为例进行示意。下面对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其中,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链路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业务场景仿真度。示例地,链路特征信息可包括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
被测系统的核心业务链路可包括被测系统中相对重要的业务链路,可以是用户访问量较大的业务链路。以续班体系为例,续班体系中的核心业务链路可包括由网报、续班引擎、优惠中心、支付中心、供货引擎、资格引擎、名额中心、用户中心等业务节点构成的链路。
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可以指的是该核心业务链路中是否覆盖了全部的主要业务节点,所缺少的业务节点越多,则业务节点的完整度越低。业务节点的准确度可以指的是该核心业务链路中是否设置的有其它业务链路中的节点,例如是否设置了非核心业务链路中的业务节点,如果设置了非核心业务链路中的业务节点,则业务节点的准确度相对较低。业务节点的可测度可表征业务节点是否支持测试,例如支付中心节点可能涉及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该支付中心节点则属于不可测节点,核心业务链路中的不可测节点越多则业务节点的可测度越低。
示例地,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可根据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业务场景仿真度:
S=S1*a1+S2*a2+S3*a3 (1)
其中,S表示业务场景仿真度,S1表示业务节点的完整度,a1表示业务节点的完整度所占权重,a1取值例如可以为0.3,S2表示业务节点的准确度,a2表示业务节点的准确度所占权重,a2取值例如可以为0.4,S3表示业务节点的可测度,a3表示业务节点的可测度所占权重,a3取值例如可以为0.3。a1、a2和a3的值可以预先设置,上述示例仅为示意。
示例地,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可通过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最高为100分,例如业务节点的完整度为95分,业务节点的准确度为97分,业务节点的可测度为95分,则通过上述公式(1)可得到业务场景仿真度S=95*0.3+97*0.4+95*0.3,为95.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给出的数值仅为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中,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压测模式信息和压力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力仿真度。
压测模式信息可以指的是采用何种压测模式进行压测,该压测模式信息可包括并发压测模式、TPS目标压测模式,TPS(TransactionPer Second)表示每秒事务处理量。采用哪种压测模式可以是根据压测目的预先设置的。并发压测模式适用于已知最大用户访问量的压测场景,比如预计系统有5万用户访问,还可进一步分析5万用户是集中访问还是分散访问,如果5万用户会集中访问,比如秒杀、抢购类的场景,则需要设置5万并发,并进行集合点压测,如果一天内累计有5万用户访问,则可以按照二八原则设置并发数,二八原则指的是百分之八十的业务量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里完成。TPS目标压测模式适用于后台接口类的场景,关注的是接口的吞吐量。
在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TPS目标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可包括TPS目标数。该TPS目标数可根据接口吞吐量进行设置。
在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可包括总并发数、集合点设置信息以及集合点并发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thinktime。
其中,并发数是系统可以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在压测过程中,并发数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指标。集合点是模拟高峰流量同时开闸瞬间的操作,以续班体系为例,续班体系的高并发场景通常出现在打开购物车后的提交订单操作,所以集合点可以设置在打开购物车之后,提交操作之前。
示例地,在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且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估报班人数、总并发数与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集合点并发数与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根据并发数仿真度和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压力仿真度。
如果课程为线下课,学生早报班可以得到靠前的座位,因此续班时会出现高峰抢购的现象,总并发数的设置和集合点并发数的设置通常需要大于或等于预估报班人数的预设倍数,例如2倍,这样可以承载高峰抢购的现象。举例来说,预估报班人数例如为5万,预设倍数为2倍,如果总并发数设置的大于10万,则该总并发数设置较为合理,如果集合点并发数设置的大于10万,则该集合点并发数设置较为合理。
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在确定压力仿真度时,可首先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发数仿真度可通过如下公式(2)确定:
P12=P1*b1+P2*b2 (2)
其中,P12表示并发数仿真度,P1表示总并发数设置的合理程度,P1可根据总并发数与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b1表示总并发数所占权重,b1例如取值为0.5,P2表示集合点并发数设置的合理程度,P2可根据集合点并发数与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b2表示集合点并发数所占权重,b2例如取值为0.5。
以P1、P2以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为例,如果总并发数大于或等于预估报班人数的预设倍数,P1可以取100分,如果集合点并发数大于或等于预估报班人数的预设倍数,P2可以取100分,则通过上述公式(2)可得到并发数仿真度P12=100*0.5+100*0.5,为100。
之后,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可再根据并发数仿真度和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压力仿真度。其中,用户实际点击操作一般为300ms,如果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设置的大于300ms,则设置较为合理。
示例地,在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可通过如下公式(3)确定压力仿真度:
P=P12*c1+P3*c2 (3)
其中,P表示压力仿真度,c1表示压力仿真度所占权重,c1取值例如可以为0.8,P3表示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设置的合理程度,c2表示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所占权重,c2取值例如可以为0.2。P3也通过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如果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设置的大于300ms,P3取值可为100分,通过上述公式(3)可得到压力仿真度P=100*0.8+100*0.2,为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给出的数值仅为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中,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数据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数据仿真度。示例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各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各核心业务链路中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
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可包括历史时段(如过去一周、过去一个月)被测系统实际产生的数据,例如用户的访问量、用户操作信息等。
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可反映数据复杂度,接口参数设置的越多,数据复杂度越高。例如,在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的情况下,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可包括学员最大报班量设置信息。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对压测结果有重要影响。以续班体系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场景1:90个学员报2个班,10个学员报10个班;场景2:10个学员报2个班,90个学员报10个班。场景2中学员个人的报班量大于场景1,所以场景2下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量更大,因此在进行压测时需要考虑报班量的分布,这样才能接近线上实际应用场景。
示例地,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可通过如下公式(4)确定压测数据仿真度:
D=D1*f1+D2*f2 (4)
其中,D表示压测数据仿真度,D1根据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确定,例如以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如果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越高,可表征数据复杂度越高,则D1的取值可以越高,f1表示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所占权重,f1取值例如可以为0.65,D2表示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的数据规模,如果数据规模越大,D2的取值可以越大,f2表示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所占权重,f2取值例如可以为0.35。
例如D1取值为98分,D2取值为99分,通过公式(4)可得出压测数据仿真度D=98*0.65+99*0.35,为98.35。
其中,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压测环境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环境仿真度。
示例地,环境特征信息可包括用于指示采用线上压测或线下压测的指示信息。压测环境应尽量接近真实环境,采用线上压测的仿真度相对更高,如果无法采用线上压测,可采用线下压测方式。其中,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环境特征信息还包括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与被测系统的规模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如果压测平台的规模与被测系统的规模之间的差异信息越小,即接近程度越高,则压测仿真度越高。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可包括服务器规模信息和服务器资源配置信息。
示例地,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可通过如下公式(5)确定压测环境仿真度:
E=E1*g1+E2*g2 (5)
其中,E表示压测环境仿真度,E1表示压测平台的服务器规模与被测系统的服务器规模之间的接近程度,g1表示服务器规模所占的权重,g1取值例如可以为0.55,E2表示压测平台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与被测系统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g2表示服务器资源配置所占的权重,g2取值例如可以为0.45。
例如通过分数的形式对E1和E2进行表示,若压测平台的服务器规模与被测系统的服务器规模之间无差异,即接近程度最高,E1可取值100,若压测平台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与被测系统的服务器资源配置之间无差异,即接近程度最高,E2可取值100。通过公式(5)可得出压测环境仿真度E=100*0.55+100*0.45,为100。
由此,在分别得出业务场景仿真度、压力仿真度、压测数据仿真度、压测环境仿真度后,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用于根据业务场景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一权重、压力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二权重、压测数据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三权重、压测环境仿真度及其所占第四权重得到所述目标仿真度。
示例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通过如下公式(6)确定目标仿真度:
T=S*h1+P*h2+D*h3+E*h4 (6)
其中,T表示目标仿真度,S表示业务场景仿真度,h1表示第一权重,P表示压力仿真度,h2表示第二权重,D表示压测数据仿真度,h3表示第三权重,E表示压测环境仿真度,h4表示第四权重。
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的取值均可预先设置,本公开对各个权重的取值不做限制。作为示例,可以根据各个维度的重要程度对权重进行设置,第一权重h1取值例如可以为0.35,第二权重h2取值例如可以为0.2,第三权重h3取值例如可以为0.3,第四权重h4取值例如可以为0.15。
根据上文示例给出的业务场景仿真度、压力仿真度、压测数据仿真度、压测环境仿真度的示例性取值,根据公式(6)可得出目标仿真度T=95.8*0.35+100*0.2+98.35*0.3+100*0.15,为98.035。值得说明的是,本文给出的各个数值,仅为解释说明的目的,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各个数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
由此可得出若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目标仿真度,在该目标仿真度标较高时,表征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可以使得压测结果准确反映系统线上实际性能。
可选地,在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还可用于输出调整提示信息,该调整提示信息可用于表征需要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且包括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预设仿真度阈值可预先设置,本公开对其取值不做具体限制,并且可根据压测要求进行设置,如果对压测准确度要求较高,该预设仿真度阈值可以设置的相对较高,例如预设仿真度阈值可设置为95。
在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可表征采用该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准确度较低,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输出调整提示信息,以提示技术人员需要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并且,由于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是从多个维度进行计算得到的该目标仿真度,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可得出哪一维度的仿真度较低,例如压力仿真度较低,调整方式信息可包括需要对压测模式信息和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进行调整。
这样,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不但可以输出目标仿真度,还可以在目标仿真度较低的情况下,输出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从而可以为技术人员调整压测方式提供准确的依据。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压测仿真度确定装置300可包括:
接收模块301,被配置成用于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获取模块302,被配置成用于获取与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目标仿真度获得模块303,被配置成用于在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所述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所述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
采用上述装置,获取与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在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首先将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如此,可以在压测之前首先掌握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准确度,从而可以在目标仿真度较低时及时对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压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较高时,再采用该压测方式对被测系统进行压测,可以使得压测结果准确反映被测系统线上实际性能,为服务器的部署和容量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保证被测系统线上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所述压测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被测系统的至少一条核心业务链路各自的链路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模式信息以及与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数据的数据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环境的环境特征信息;
相应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业务场景仿真度;
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和所述压力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力仿真度;
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数据仿真度;
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环境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环境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所述链路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
可选地,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总并发数、集合点设置信息以及集合点并发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
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TPS目标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TPS目标数。
可选地,在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且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估报班人数、总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集合点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根据所述并发数仿真度和所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所述压力仿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所述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包括学员最大报班量设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获取到的所述环境特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采用线上压测或线下压测的指示信息,其中,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所述环境特征信息还包括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与所述被测系统的规模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
可选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场景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一权重、所述压力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二权重、所述压测数据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三权重、所述压测环境仿真度及其所占第四权重得到所述目标仿真度。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还用于输出调整提示信息,所述调整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且包括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4,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器19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9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9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9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926和通信组件1950,该电源组件19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9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19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器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获取与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在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所述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所述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测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被测系统的至少一条核心业务链路各自的链路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模式信息以及与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对应的压力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数据的数据特征信息、按照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环境的环境特征信息;
相应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业务场景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业务场景仿真度;
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模式信息和所述压力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力仿真度;
压测数据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数据仿真度;
压测环境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测环境特征信息确定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进行压测的压测环境仿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所包括的业务节点的完整度、准确度、可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总并发数、集合点设置信息以及集合点并发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
在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TPS目标压测模式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压力特征信息包括TPS目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且所述压测模式信息指示采用并发压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压力仿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估报班人数、总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集合点并发数与所述预估报班人数的倍数确定并发数仿真度,并根据所述并发数仿真度和所述用户操作模拟延迟时间确定所述压力仿真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特征信息包括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的历史数据、各所述核心业务链路中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系统为续班体系,所述业务节点接口参数的设置信息包括学员最大报班量设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特征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采用线上压测或线下压测的指示信息,其中,在采用线下压测的情况下,所述环境特征信息还包括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压测平台的规模信息与所述被测系统的规模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场景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一权重、所述压力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二权重、所述压测数据仿真度及其所占第三权重、所述压测环境仿真度及其所占第四权重得到所述目标仿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仿真度小于预设仿真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还用于输出调整提示信息,所述调整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需要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且包括对所述压测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方式信息。
11.一种压测仿真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接收针对被测系统的压测请求;
获取模块,被配置成用于获取与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所采用的压测方式相关的压测特征信息;
目标仿真度获得模块,被配置成用于在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之前,将所述压测特征信息输入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中,得到所述压测仿真度确定模型输出的目标仿真度,所述目标仿真度表征若采用所述压测方式对所述被测系统进行压测的仿真度。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62578.XA 2021-01-18 2021-01-18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764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578.XA CN1127649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2578.XA CN1127649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4978A true CN112764978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2578.XA Pending CN112764978A (zh) 2021-01-18 2021-01-18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497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006A (zh) * 2013-08-05 2013-11-20 吉林大学 一种反映驾驶员保护姿态的碰撞试验用假人模型设计方法
CN110185439A (zh) * 2019-04-11 2019-08-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井内无气体条件下连续油管井下压力模拟方法
CN110245089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924A (zh) * 2019-09-19 2019-12-27 浙江诺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eb应用系统的链路压力测试方法
CN110764983A (zh) * 2019-09-25 2020-02-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38865A (zh) * 2020-02-19 2020-06-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7267A (zh) * 2020-02-21 2020-06-2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价碰撞试验中假人生物仿真度的方法
CN11181367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单业务的压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006A (zh) * 2013-08-05 2013-11-20 吉林大学 一种反映驾驶员保护姿态的碰撞试验用假人模型设计方法
CN110185439A (zh) * 2019-04-11 2019-08-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井内无气体条件下连续油管井下压力模拟方法
CN110245089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924A (zh) * 2019-09-19 2019-12-27 浙江诺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eb应用系统的链路压力测试方法
CN110764983A (zh) * 2019-09-25 2020-02-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38865A (zh) * 2020-02-19 2020-06-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7267A (zh) * 2020-02-21 2020-06-2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价碰撞试验中假人生物仿真度的方法
CN11181367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单业务的压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0133B (zh) 系统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853786B (zh) 数据库参数的优化方法与系统
CN107018004B (zh) 用户满意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08552A (zh) 一种业务策略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967204B (zh) 线下压测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6708818A (zh) 一种压力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6487603A (zh) 一种响应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577660B (zh) 灰度实验系统和方法
CN108090613A (zh) 一种进近管制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预测方法
CN112883527B (zh) 一种面向网络体系的仿真评估方法
CN107729519A (zh)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的评估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4050197A (zh) 一种信息检索系统评测方法和装置
CN106603340A (zh) 一种cdn质量的主动拨测方法及系统
CN106095688A (zh) 一种软件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49321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营销信息更新系统及方法
Xenos Usability perspective in software quality
Hilliard et al. On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event effects on unsystematic volatility
CN112764978A (zh) 压测仿真度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e Souza et al. A proposal for the improvement predictability of cost using earned valu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data
RU2532714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анных при оценке ресурсов се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N111984519A (zh) 一种用于业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US7778804B2 (en) Network system analysis
CN110297778A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测试装置
CN113159537A (zh) 电网新技术项目的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010312B (zh) 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与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