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4609A -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4609A
CN112764609A CN202110028707.3A CN202110028707A CN112764609A CN 112764609 A CN112764609 A CN 112764609A CN 202110028707 A CN202110028707 A CN 202110028707A CN 112764609 A CN112764609 A CN 112764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opup
icon
user
link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87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凯强
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87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4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4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4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第一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从而可以以链接图标的形式实现任意运行应用在前后台的快速切换,实现在使用一个应用的同时,兼顾使用另一个或多个应用,方便实时地获取多应用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通常会遇到在使用一个应用程序的同时,需要兼顾使用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当使用一个应用程序时,而用户又想兼顾使用另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时,需要从当前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中退出,再打开另一个想要使用的应用程序,无法做到任意两个以上的应用程序同时使用,导致在使用移动终端时,很多场景无法实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解决了在使用移动终端的一个应用程序时,兼顾使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问题,适用于所有应用程序,满足多场景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其中,在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之前,还包括: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在前台显示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若是,则根据新消息,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其中,所述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具体包括: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根据运行地址和获取的应用图标,确定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链接图标。
其中,在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之前,还包括:生成提示对话框,并向用户显示提示对话框,提示对话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所述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包括:根据确认生成操作,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之后,还包括: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将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
其中,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之后,还包括:获取用户针对恢复显示后的应用弹窗的触摸操作;根据触摸操作对应用弹窗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控制装置,该应用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生成模块,用于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其中,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根据运行地址和获取的应用图标,确定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链接图标。
其中,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之前,生成提示对话框,并向用户显示提示对话框,提示对话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包括根据确认生成操作,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之后,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将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
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
其中,显示模块,还用于:
在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之前,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在前台显示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
若是,则根据新消息,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其中,显示模块,还用于:
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之后,获取用户针对恢复显示后的所述应用弹窗的触摸操作。
根据触摸操作对应用弹窗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应用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电性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通过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从而,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链接图标的形式实现两个及以上的应用在前台运行或后台运行任意切换,实现了在使用一个应用的同时,兼顾使用一个或多个应用,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示对话框的展示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应用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触摸显示功能的设备,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S101,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执行下述步骤S102,若否,则不作处理。
具体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任意应用程序,比如聊天应用程序、视频播放程序或游戏应用程序等,应用界面为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的显示界面,当用户在使用第一应用时,比如用户在使用视频播放的应用,正在观看视频,此时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比如,用户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是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提醒,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会出现在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之上。应用弹窗是应用程序的一种显示形式,当第一应用正在使用时,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实现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也即,第二应用以应用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之上。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可以是全屏显示的应用界面,也可以是一个和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一样大小的一个应用显示界面,或是一个比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小的应用显示界面。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可以将任意的触摸手势通过计算转换成触摸指令,触摸手势包括点击、拖曳、滑动等。通过设定移动终端的程序,应用弹窗的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拖曳而改变,从而实现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具体地,第一预设区域可以是用户提前设定的任意区域,基于用户使用习惯,优选地,选取移动终端显示屏某一侧外边缘作为第一预设区域,比如可以是左边缘或是右边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设定。
如图2所示,在上述步骤S101之前,该应用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4,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在前台显示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
S105,若是,则根据新消息,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具体地,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打开第一应用,打开方式可以是点击第一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获取第一应用的新消息,该点击方式可以是单击、双击或者多次点击,此时,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当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若是,则根据新消息,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若否,则不作处理。
如图3所示,当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若是,则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时,用户拖曳第二应用到第一预设区域,该第一预设区域是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右边虚线与显示屏右边界形成的区域,当第二应用被拖曳到第一预设区域后,在第一预设区域形成一个圆形的气泡,用户点击气泡,恢复成最初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具体地,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打开第一应用,打开方式可以是点击第一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获取第一应用的新消息提醒,该点击方式可以是单击、双击或者多次点击,此时,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当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时,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有针对打开第二应用的操作,同理,该操作可以是用户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若是有,则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S102,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具体地,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可以是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比如第二应用是一个视频播放应用,则是一个视频播放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其它的显示形状,比如是一个像气泡一样的形状,且该气泡可以是变幻色彩的彩色气泡,或者是一朵云的形状,又或者是一个圆形、五角星、矩形等形状。同时,当生成的该链接图标不能通过形状来区分不同应用时,优选地,还可以通过其它信息以示区别,比如增加对应应用的名称或者英文缩写等文字信息以跟其他应用区别。且该链接图标的显示形状可以是系统默认设置,或者是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比如长按该链接图标会出现设置模式的选项,用户根据设置模式去选择该链接图标的显示形状。该链接图标实际上是应用程序的另一种显示形式,只是以链接图标的形式在后台运行。
具体地,上述步骤S102可以包括:
S1021,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其中,由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的文件格式一般为图片格式(比如,jpg、jpeg、gif、png或bmp等),故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在存储器的存储地址上查找文件格式为图片格式的文件,得到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根据应用图标的唯一标识(比如,名称或ID号等)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S1022,根据运行地址和获取的应用图标,确定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S1023,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链接图标。
其中,在上述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S107,生成提示对话框,并向用户显示提示对话框,提示对话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S108,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此时,上述步骤S1021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确认生成操作,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如图4所示,提示对话框的上半部分为显示信息区域A1,该显示信息可以为“是否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提示对话框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区域A2,该选择区域A2上可以设有按键,例如,“确定”和“取消”两个按键,用户可以选择“确定”或“取消”,当用户选择“确定”时,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其中,在上述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
S109,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将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
S110,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
其中,在生成链接图标之后,用户可以对链接图标的进行自定义的设置,比如,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触发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用户可以在显示屏上通过触摸拖动链接图标,以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比如,用户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是从上端滑到下端,则链接图标从第一预设区域的上端移动到下端,从而实现通过用户的自定义设置,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以增加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个性化和趣味性。
S103,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如图3所示,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有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触发操作将链接图标从链接图标的显示形式转换成应用弹窗的显示形式,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具体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可以是多种,比如用户针对链接图标进行了点击操作等。当检测到用户有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触发操作将链接图标从链接图标的显示形式转换成应用弹窗的显示形式,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其中,在上述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
S111,获取用户针对恢复显示后的所述应用弹窗的触摸操作。
S112,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用弹窗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进行调整。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的触摸操作,比如拖曳,移动或者点击等,将触摸操作转换为触摸指令,根据触摸指令可以实现对应用弹窗的移动或者缩放。比如当大拇指和中指在显示屏上同时向外滑动时,移动终端获取该触摸操作转换为放大指令,应用弹窗的尺寸根据手指的位置而放大,或者用手指按住应用弹窗并拖曳,移动终端获取该触摸操作转换为移动指令,应用弹窗的位置根据用户的拖曳而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通过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第一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从而,在移动终端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应用同时使用,适合更多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应用控制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控制装置100包括:
(1)检测模块110
检测模块110,用于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所述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具体地,第一应用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任意应用程序,比如聊天应用程序、视频播放程序或游戏应用程序等,应用界面为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的显示界面,当用户在使用第一应用时,比如用户在使用视频播放的应用,正在观看视频,此时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比如,用户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是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提醒,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会出现在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之上,而第二应用可以是移动终端另外的任意应用程序。应用弹窗是应用程序的一种显示形式,当第一应用正在使用时,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实现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可以是全屏显示的应用界面,也可以是一个和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一样大小的一个应用显示界面,或是一个比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小的应用显示界面。
具体地,移动终端是包括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可以将任意的触摸手势通过计算转换成触摸指令,触摸手势包括点击、拖曳、滑动等。通过设定移动终端的程序,应用弹窗的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拖曳而改变,从而实现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具体地,第一预设区域可以是移动终端任意设定的区域,基于用户使用习惯,优选地,选取移动终端显示屏外边缘的某一侧作为第一预设区域,可以是左边缘或是右边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设定。第一预设区域设有检测模块110,用于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所述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2)生成模块120
生成模块120,用于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第一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具体地,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可以是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比如第二应用是一个视频播放应用,则是一个视频播放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其它的显示形状,比如是一个像气泡一样的形状,且该气泡可以是变幻色彩的彩色气泡,或者是一朵云的形状,又或者是一个圆形、五角星、矩形等形状。同时,当生成的该链接图标不能通过形状来区分不同应用时,优选地,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以示区别,比如增加对应应用的名称或者英文缩写等以跟其他应用区别。且该链接图标的显示形状可以是系统默认设置,或者是通过一定的触发条件,比如长按该链接图标会出现设置模式的选项,用户根据设置模式去选择该链接图标的显示形状。该链接图标实际上是应用程序的另一种显示形式,只是以链接图标的形式在后台运行。
其中,生成模块120具体用于:
S1021,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其中,由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的文件格式一般为图片格式(比如,jpg、jpeg、gif、png或bmp等),故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在存储器的存储地址上查找文件格式为图片格式的文件,得到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根据应用图标的唯一标识(比如,名称或ID号等)获取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S1022,根据运行地址和获取的应用图标,确定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S1023,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链接图标。
其中,在执行上述步骤S102之前,生成模块120,还用于:
S107,生成提示对话框,并向用户显示提示对话框,提示对话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S108,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此时,在执行上述步骤S1021时,生成模块120具体用于:根据确认生成操作,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如图4所示,提示对话框的上半部分为显示信息区域A1,该显示信息可以为“是否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提示对话框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区域A2,该选择区域A2上可以设有按键,例如,“确定”和“取消”两个按键,用户可以选择“确定”或“取消”,当用户选择“确定”时,生成模块120获取用户在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其中,生成模块120,还用于:
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之后,S109,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将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
S110,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
其中,在生成链接图标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生成模块120对链接图标的进行自定义的设置,比如,当检测到用户长按链接图标时,触发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在可移动状态下,用户可以在显示屏上通过触摸拖动链接图标,通过生成模块120以获取链接图标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根据移动轨迹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比如,用户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是从上端滑到下端,则链接图标从第一预设区域的上端移动到下端,从而实现通过用户的自定义设置,更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以增加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个性化和趣味性。
(3)显示模块130
显示模块130,用于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如图3所示,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有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触发操作将链接图标从链接图标的显示形式转换成应用弹窗的显示形式,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具体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可以是多种,比如用户针对链接图标进行了点击操作等。当显示模块130检测到用户有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移动终端根据预设触发操作将链接图标从链接图标的显示形式转换成应用弹窗的显示形式,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其中,显示模块130,还用于:
在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之前,S104,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在前台显示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
S105,若是,则根据新消息,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具体地,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打开第一应用,打开方式可以是点击第一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获取第一应用的新消息,该点击方式可以是单击、双击或者多次点击,此时,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当第一应用显示在应用界面上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若是,则根据新消息,通过显示模块130在应用界面上显示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若否,则不作处理。
其中,显示模块130,还用于:
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之后,S111,获取用户针对恢复显示后的所述应用弹窗的触摸操作。
S112,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用弹窗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进行调整。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的触摸操作,比如拖曳,移动或者点击等,将触摸操作转换为触摸指令,根据触摸指令通过显示模块130可以实现对应用弹窗的移动或者缩放。比如当大拇指和中指在显示屏上同时向外滑动时,移动终端获取该触摸操作转换为放大指令,应用弹窗的尺寸根据手指的位置而放大,或者用手指按住应用弹窗并拖曳,移动终端获取该触摸操作转换为移动指令,应用弹窗的位置根据用户的拖曳而移动。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子模块、单元和子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若是,生成模块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第一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通过显示模块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从而,在移动终端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应用同时使用,适合更多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其中,处理器801与存储器802电性连接。
处理器801是移动终端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800中的处理器8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802中,并由处理器8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该移动终端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任一实施例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应用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900可以为AR眼镜、AR头盔、AR平视显示器(HUD)、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RF电路9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RF电路9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电路9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上述实施例中应用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对备用电池充电,对电池充电等功能。存储器92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9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8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9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触敏表面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2。触敏表面931,也称为触控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控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931上或在触敏表面9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931可包括触控检测装置和触控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控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控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控控制器从触控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控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80,并能接收处理器9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931。除了触敏表面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9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931可覆盖显示面板941,当触敏表面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中,触敏表面931与显示面板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931与显示面板9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移动终端9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翻盖合上或者关闭时产生中断。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移动终端9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9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9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移动终端900的通信。
移动终端900通过传输模块970(例如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接收请求、发送信息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中示出了传输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9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移动终端9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9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地,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移动终端9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备用电池和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9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移动终端900还包括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移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若是,则根据第二应用,在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当检测到针对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应用界面上恢复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任一实施例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应用程序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所述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所述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恢复所述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所述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用户是否拖动所述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在前台显示时,检测用户是否点击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的新消息;
若是,则根据所述新消息,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包括:
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所述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根据所述运行地址和获取的所述应用图标,确定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链接图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之前,还包括:
生成提示对话框,并向用户显示所述提示对话框,所述提示对话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提示对话框上输入的确认生成操作;
所述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包括:根据所述确认生成操作,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长按所述链接图标时,将所述链接图标由固定状态切换为可移动状态;
在所述可移动状态下,获取所述链接图标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的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轨迹更新所述链接图标的显示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恢复所述应用弹窗的显示之后,还包括:
获取用户针对恢复显示后的所述应用弹窗的触摸操作;
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所述应用弹窗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进行调整。
7.一种应用控制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了第二应用的应用弹窗时,检测用户是否拖动所述应用弹窗到第一预设区域;
生成模块,用于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以使所述应用弹窗在后台运行;
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针对所述链接图标的预设触发操作时,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恢复所述应用弹窗的显示,以使所述应用弹窗在前台运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从预设的应用图标库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并获取所述应用弹窗的运行地址;
根据所述运行地址和获取的所述应用图标,确定所述应用弹窗的链接图标;
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中生成所述链接图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应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028707.3A 2021-01-11 2021-01-11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2764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707.3A CN112764609A (zh) 2021-01-11 2021-01-11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707.3A CN112764609A (zh) 2021-01-11 2021-01-11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4609A true CN112764609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8707.3A Pending CN112764609A (zh) 2021-01-11 2021-01-11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46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417A (zh) * 2013-07-19 2015-01-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管理应用程序的视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3315A (zh) * 2015-06-03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浮动窗口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21798A (zh) * 2017-02-17 2017-07-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89786A (zh) * 2017-12-14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15753A (zh) * 2018-03-12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417A (zh) * 2013-07-19 2015-01-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管理应用程序的视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3315A (zh) * 2015-06-03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浮动窗口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21798A (zh) * 2017-02-17 2017-07-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89786A (zh) * 2017-12-14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15753A (zh) * 2018-03-12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7733B2 (en) Always o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62467B (zh)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549519B (zh) 分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4460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196667B (zh)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0430592B (zh)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58606B (zh)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8120905A1 (zh) 终端中消息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CN109407948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007114A1 (zh)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865745A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1447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66902A1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775194B (zh) 一种应用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673770A (zh)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314548A (zh) 一种双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026457B (zh) 一种硬件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0032422B (zh)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0086B (zh) 分屏退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142998A (zh) 后台应用的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28534B (zh) 一种字符展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867586A (zh) 图标的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590272A (zh) 虚拟机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4609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286849A (zh) 无线充电基座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