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4816A -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4816A
CN112754816A CN202110040475.3A CN202110040475A CN112754816A CN 112754816 A CN112754816 A CN 112754816A CN 202110040475 A CN202110040475 A CN 202110040475A CN 112754816 A CN112754816 A CN 11275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slide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0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4816B (zh
Inventor
朱建琴
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Weiyi Media Adverti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40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4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4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4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4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61G7/075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for the legs or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66F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Nursing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脚部活动大多依靠陪护人员手动进行,整个过程极易感到劳累,且对于每次按压、转动的力度很难把控,容易使患者感觉到疼痛的问题。本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包括安置块,所述安置块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关于安置块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安置块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本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使用更加方便、省力,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患者在做完静脉曲张手术以后,医生建议患者在平卧时,下肢可抬高一定角度,并进行一些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这样可以通过小腿肌肉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但现有的脚部活动大多依靠陪护人员手动进行,整个过程陪护人员需集中注意力、格外小心,导致陪护人员极易感到劳累,且不可避免的陪护人员对于每次按压、转动的力度很难把控,容易使患者感觉到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本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使用更加方便、省力,稳定性更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包括安置块,所述安置块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关于安置块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安置块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关于安置块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安置块的下端面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后方设有按摩机构。
使用本支架时,先通过支撑机构将本支架放置在病床上,待支撑机构安置好后,通过夹持机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夹持,通过改变夹持机构的高度,以调节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高至不同角度,待腿部夹持完成后,将患者将脚放置在按摩机构上,通过按摩机构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8”字型转动,转动过程中还可对患者脚部进行背压,以实现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侧端面的滚球槽,所述滚球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球,所述第一滚球的外周侧固连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面固连有支撑座。
使用本支架前,分别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从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内滑出至一定距离,将两个支撑座放置在病床上,以实现将本支架稳定安置在患者的腿部上方,由于第二伸缩缸与第一伸缩杆间转动连接,第一伸缩缸通过第一滚球转动连接在滚球槽内,使得支撑机构在完成多角度转动选择最佳支撑位置的同时,也使得后期更加便于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下端面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远离所述安置块中心线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弧形槽,若干所述第一弧形槽均布在滑道的侧端内壁上,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相配合的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所述滑块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安置块中心线的一侧固连有第三伸缩缸,所述第三伸缩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上固连有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弧形夹持板。
待本支架在病床上安置好后,向第三伸缩缸的外部拉动第三伸缩杆,带动两个弧形夹持板向患者的腿部靠近,并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对患者腿部进行夹持,待腿部夹持完成后,拉动滑块在滑道内进行滑动,使限位球与滑道内不同高度的第一弧形槽配合,以实现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离壁床一定角度,以利于患者的静脉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下端面的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下端固连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置腔,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安置腔上方开设有环形电磁滑道,所述环形电磁滑道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块,所述环形电磁滑道内设有控制所述磁性滑块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往复滑动的控制带,所述磁性滑块的上方设有对脚部进行背压的拍打组件,所述磁性滑块下方位于所述安置腔内设有驱动所述拍打组件运行的动力组件,所述环形电磁滑道的下方设有控制所述磁性滑块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8”字走动的导向组件。
待夹持机构的高度调节好后,将患者的脚放置在脚底安置块上,初始时环形电磁滑道内的控制带内的电磁铁不通电,启动按摩机构时,将环形电磁滑道内的控制带内的电磁铁通电,通过改变控制带内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实现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磁性滑块滑动过程中一方面控制动力组件运行,动力组件控制拍打组件对患者脚部进行间歇性的背压,同时导向组件可控制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8”字型摆动,通过上述三个组件的设计,对患者脚部进行伸屈和旋转运动,完成小腿肌肉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的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皮带轮a,所述安置腔内设有皮带轮b,所述皮带轮a和所述皮带轮b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上等间距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齿条,每组所述第一齿条所含有的齿块数量不相等,所述磁性滑块下端固连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端面与所述U型槽的上侧内壁间固连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下端转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齿轮轴上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间套设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传动连接有经上述滑杆和U型槽的线绳,所述滑杆的右端面固连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底端间固连有伸缩弹簧,所述限位滑块的下端固连有限位滚球槽,所述限位滚球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滚球,所述安置腔的上侧内壁固连有与所述限位滚球相配合的隔板。
将按摩机构通电后,电机箱内的控制电机启动,控制电机通过皮带轮a和皮带轮b带动皮带在安置腔内进行转动,皮带转动时带动若干组第一齿条在安置腔内进行转动,控制不同齿数的若干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进行交替接触;
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滑动时,磁性滑块通过U型槽、滑杆和两个连接杆带动齿轮轴在安置腔内进行滑动,通过齿轮轴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发生啮合,控制第一齿轮在安置腔内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通过齿轮轴带动第一绕线轮进行转动,第一绕线轮转动时缠绕线绳,通过线绳为拍打组件的运行提供动力,由于每组第一齿条的齿数不同,故第一齿轮与不同齿数的第一齿条啮合时,转动的圈数不同,即第一绕线轮缠绕线绳的圈数不同,从而使得线绳每次为拍打组件提供的动力大小不同;
由于安置腔上侧内壁隔板的设置,使得U型槽带动滑杆在安置腔内进行滑动时,隔板可对滑杆右端面的限位板形成阻碍,控制滑杆下方的第一齿轮每次只会与一组第一齿条相啮合,从而保证了线绳每次为拍打组件提供动力值大小的一定,避免动力过大时拍打组件的运行使患者产生疼痛感;
由于限位板下端的限位槽内滑动设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下端通过限位滚球槽转动设有限位滚球,使得限位板位于隔板上方时,限位滚球会与隔板进行接触,通过限位滚球在隔板上的滚动,较小限位板与隔板间的摩擦,同时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也便于限位板与隔板间进行配和与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拍打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磁性滑块上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固连有脚底安置块,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脚底安置块的右侧固连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限定有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端固连有缠绕在所述动力组件第一绕线轮上的线绳,所述转动板上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定位块上端面的导向推板,所述工作空间内设有对所述导向推板进行导向的导向滑槽,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拍打板,所述拍打板与所述转轴间固连有能够使拍打板复位的扭簧,所述拍打板的右端面固连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推板间转动连接。
在动力组件线绳的拉动下,转动板在工作空间内发生左低右高的角度偏转,转动板偏转时推动经导向滑槽导向的导向推板,导向推板通过推动导向板带动拍打板向靠近患者脚步方向的偏转,拍打板偏转过程中一方面将拍打板与拍打板间的扭簧拉伸蓄力,另一方面拍打板拍打患者角度,以实现对患者脚部的背压,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下端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内壁固连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齿块滑杆,所述齿块滑杆与所述滑轨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齿块滑杆上开设有H型架,所述H型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相配合的球型块,所述球型块与所述H型架的底端间固连有第四压缩弹簧,所述齿块滑杆的上端面固连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上端面固连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三弧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球,所述第二滚球上端固连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间固连有两个第四压缩弹簧,所述齿块滑杆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部分上分别固连有第二齿条,所述箱体内位于每个所述第二齿条远离齿块滑杆中心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光轴,每个所述光轴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每个所述光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后方套设有第二绕线轮,每个所述第二绕线轮与所述导向槽的下端面传动连接有拉绳,所述箱体内设有对所述拉绳进行导向的导向轮。
当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第一次运动至导向槽处时,磁性滑块挤压导向槽向箱体的方向滑动,导向槽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将两个第四压缩弹簧压缩蓄力,另一方面导向槽通过第二滚球、第三弧形槽和衔接块推动齿块滑杆向滑轨内滑动;
齿块滑杆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带动第二齿条a与第二齿轮a发生啮合,第二齿轮a通过光轴a带动第二绕线轮a缠绕拉绳a,使拉绳a拉动导向槽左侧,由于导向槽通过第二滚球转动设置在第三弧形槽内,故在拉绳a的拉动下,导向槽发生左低右高的角度偏转,使得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可想左半边滑动;
另一方面齿块滑杆向滑轨内滑动时还可将第三压缩弹簧压缩蓄力,当齿块滑杆内的H型架滑动至第二弧形槽处时,被压缩的第四压缩弹簧复位推动球型块从H型架内滑出,使球型块与第二弧形槽接触,对齿块滑杆在滑轨内的位置进行限定,齿块滑杆完成限位的同时第二齿条a刚好滑过第二齿轮a表面,使得第二齿条a与第二齿轮a断开啮合,此时被压缩的两个第四压缩弹簧复位带动导向槽在第二滚球上恢复至初始的平稳状态;
当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第二次运动至导向槽处时,磁性滑块再次挤压导向槽控制齿块滑杆向滑轨内滑动,齿块滑杆再次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带动第二齿条b与第二齿轮b发生啮合,第二齿轮b通过光轴b带动第二绕线轮b缠绕拉绳b,使拉绳b拉动导向槽右侧,由于导向槽通过第二滚球转动设置在第三弧形槽内,故在拉绳b的拉动下,导向槽发生左高右低的角度偏转,使得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可想右半边滑动;
另一方面齿块滑杆在滑轨内继续向下滑动时,控制球型块与第二弧形槽断开接触,当球型块完全断开与第二弧形槽的接触时,第二齿条b与第二齿轮b刚好断开啮合,此时被压缩的两个第四压缩弹簧复位带动导向槽在第二滚球上恢复至初始的平稳状态,与此同时,被压缩至最大值的第三压缩弹簧复位,推动齿块滑杆从滑轨内滑出,使得导向组件再次恢复至磁性滑块第一次与导向槽接触的状态,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8”字型走动,以实现对患者脚部的转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使用本支架时,先通过支撑机构将本支架放置在病床上;
S2、经S1步骤后,通过夹持机构的两个弧形夹持板将患者的腿部进行夹持,拉动滑块在滑道内进行滑动,控制限位球与不同位置的第一弧形槽配合,以调节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高至不同角度;
S3、经S2步骤后,患者将脚放置在脚底安置块上,环形电磁滑道内的控制带控制磁性滑块在环形电磁滑道内进行“8”字型滑动,磁性滑块从而通过脚底安置块带动患者的脚进行“8”字摆动,摆动过程中脚底安置块右侧的拍打板还可对患者脚部进行背压,通过S3步骤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第二伸缩缸与第一伸缩杆间转动连接,第一伸缩缸通过第一滚球转动连接在滚球槽内,使得支撑机构在完成多角度转动选择最佳支撑位置的同时,也使得后期更加便于收纳。
2、由于按摩机构的设计,其内部动力组件、拍打组件、和导向组件间的相互协作,对患者脚部进行伸屈和旋转运动,完成小腿肌肉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3、由于动力组件每组第一齿条的齿数不同,故第一齿轮与不同齿数的第一齿条啮合时,转动的圈数不同,即第一绕线轮缠绕线绳的圈数不同,从而使得线绳每次为拍打组件提供的动力大小不同,避免动力过大时拍打组件的运行使患者产生疼痛感。
4、由于限位滚球在隔板上的滚动,较小限位板与隔板摩擦,同时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也便于限位板与隔板间进行配和与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F-F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3中H-H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图9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图10中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图10中K-K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安置块10、滚球槽11、第一滚球12、第一伸缩缸13、第一伸缩杆14、第二伸缩缸15、第二伸缩杆16、支撑座17、第一连接块18、滑道19、第一弧形槽20、滑块21、凹槽22、限位球23、第一压缩弹簧24、第三伸缩缸25、第三伸缩杆26、弧形夹持板27、第二连接块28、壳体29、环形电磁滑道30、磁性滑块31、固定块32、固定板33、脚底安置块34、定位块35、工作空间36、扭簧37、转动板38、导向滑槽39、导向推板40、导向板41、拍打板42、转轴43、U型槽44、滑杆45、第二压缩弹簧46、限位板47、连接杆48、齿轮轴49、第一齿轮50、线绳51、限位槽52、限位滑块53、伸缩弹簧54、限位滚球槽55、限位滚球56、安置腔57、隔板58、电机箱59、控制电机60、皮带轮61、皮带62、第一齿条63、控制带64、箱体65、滑轨66、齿块滑杆67、第三压缩弹簧68、第二弧形槽69、H型架70、球型块71、第四压缩弹簧72、第二齿条73、光轴74、第二齿轮75、第二绕线轮76、拉绳77、导向轮78、衔接块80、导向槽82、第二滚球83、第三弧形槽84、第四压缩弹簧85、第一绕线轮8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包括安置块10,安置块10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关于安置块10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安置块10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关于安置块10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安置块10的下端面位于夹持机构的后方设有按摩机构。
使用本支架时,先通过支撑机构将本支架放置在病床上,待支撑机构安置好后,通过夹持机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夹持,通过改变夹持机构的高度,以调节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高至不同角度,待腿部夹持完成后,将患者将脚放置在按摩机构上,通过按摩机构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8”字型转动,转动过程中还可对患者脚部进行背压,以实现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如图1所示,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置块10侧端面的滚球槽11,滚球槽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球12,第一滚球12的外周侧固连有第一伸缩缸13,第一伸缩缸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4,第一伸缩杆1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缸15,第二伸缩缸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第二伸缩杆16的下端面固连有支撑座17。
使用本支架前,分别将第一伸缩杆14和第二伸缩杆16从第一伸缩缸13和第二伸缩缸15内滑出至一定距离,将两个支撑座17放置在病床上,以实现将本支架稳定安置在患者的腿部上方,由于第二伸缩缸15与第一伸缩杆14间转动连接,第一伸缩缸13通过第一滚球12转动连接在滚球槽11内,使得支撑机构在完成多角度转动选择最佳支撑位置的同时,也使得后期更加便于收纳。
如图1、图2所示,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置块10下端面的第一连接块18,第一连接块18内开设有滑道19,滑道19内远离安置块10中心线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弧形槽20,若干第一弧形槽20均布在滑道19的侧端内壁上,滑道1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靠近第一弧形槽2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槽20相配合的限位球23,限位球23与滑块21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一压缩弹簧24,滑块21靠近安置块10中心线的一侧固连有第三伸缩缸25,第三伸缩缸25内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6,第三伸缩杆26上固连有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弧形夹持板27。
待本支架在病床上安置好后,向第三伸缩缸25的外部拉动第三伸缩杆26,带动两个弧形夹持板27向患者的腿部靠近,并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27对患者腿部进行夹持,待腿部夹持完成后,拉动滑块21在滑道19内进行滑动,使限位球23与滑道19内不同高度的第一弧形槽20配合,以实现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离壁床一定角度,以利于患者的静脉回流。
如图3、图9所示,按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置块10下端面的两个第二连接块28,两个第二连接块28下端固连有壳体29,壳体29内限定有安置腔57,壳体29内位于安置腔57上方开设有环形电磁滑道30,环形电磁滑道30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块31,环形电磁滑道30内设有控制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往复滑动的控制带64,磁性滑块31的上方设有对脚部进行背压的拍打组件,磁性滑块31下方位于安置腔57内设有驱动拍打组件运行的动力组件,环形电磁滑道30的下方设有控制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8”字走动的导向组件。
待夹持机构的高度调节好后,将患者的脚放置在脚底安置块34上,初始时环形电磁滑道30内的控制带64内的电磁铁不通电,启动按摩机构时,将环形电磁滑道30内的控制带64内的电磁铁通电,通过改变控制带64内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实现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磁性滑块31滑动过程中一方面控制动力组件运行,动力组件控制拍打组件对患者脚部进行间歇性的背压,同时导向组件可控制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8”字型摆动,通过上述三个组件的设计,对患者脚部进行伸屈和旋转运动,完成小腿肌肉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如图3、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安置腔57内的电机箱59,电机箱59内设有控制电机60,控制电机60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皮带轮61a,安置腔57内设有皮带轮61b,皮带轮61a和皮带轮61b间传动连接有皮带62,皮带62上等间距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齿条63,每组第一齿条63所含有的齿块数量不相等,磁性滑块31下端固连有U型槽44,U型槽44内滑动连接有滑杆45,滑杆45上端面与U型槽44的上侧内壁间固连有第二压缩弹簧46,滑杆4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杆48,两个连接杆48下端转动连接有齿轮轴49,齿轮轴49上套设有与第一齿条63相啮合的第一齿轮50,齿轮轴49上位于两个连接杆48间套设有第一绕线轮86,第一绕线轮86上传动连接有经上述滑杆45和U型槽44的线绳51,滑杆45的右端面固连有限位板47,限位板47下端开设有限位槽52,限位槽5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53,限位滑块53与限位槽52的底端间固连有伸缩弹簧54,限位滑块53的下端固连有限位滚球槽55,限位滚球槽55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滚球56,安置腔57的上侧内壁固连有与限位滚球56相配合的隔板58。
将按摩机构通电后,电机箱59内的控制电机60启动,控制电机60通过皮带轮61a和皮带轮61b带动皮带62在安置腔57内进行转动,皮带62转动时带动若干组第一齿条63在安置腔57内进行转动,控制不同齿数的若干组第一齿条63与第一齿轮50进行交替接触;
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滑动时,磁性滑块31通过U型槽44、滑杆45和两个连接杆48带动齿轮轴49在安置腔57内进行滑动,通过齿轮轴49带动第一齿轮50与第一齿条63发生啮合,控制第一齿轮50在安置腔57内进行转动,第一齿轮50转动时通过齿轮轴49带动第一绕线轮86进行转动,第一绕线轮86转动时缠绕线绳51,通过线绳51为拍打组件的运行提供动力,由于每组第一齿条63的齿数不同,故第一齿轮50与不同齿数的第一齿条63啮合时,转动的圈数不同,即第一绕线轮86缠绕线绳51的圈数不同,从而使得线绳51每次为拍打组件提供的动力大小不同;
由于安置腔57上侧内壁隔板58的设置,使得U型槽44带动滑杆45在安置腔57内进行滑动时,隔板58可对滑杆45右端面的限位板47形成阻碍,控制滑杆45下方的第一齿轮50每次只会与一组第一齿条63相啮合,从而保证了线绳51每次为拍打组件提供动力值大小的一定,避免动力过大时拍打组件的运行使患者产生疼痛感;
由于限位板47下端的限位槽52内滑动设有限位滑块53,且限位滑块53下端通过限位滚球槽55转动设有限位滚球56,使得限位板47位于隔板58上方时,限位滚球56会与隔板58进行接触,通过限位滚球56在隔板58上的滚动,较小限位板47与隔板58间的摩擦,同时限位滑块53滑动设置在限位槽52内,也便于限位板47与隔板58间进行配和与脱离。
如图3、图5所示,拍打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磁性滑块31上端的固定块32,固定块32上固连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上端面固连有脚底安置块34,固定板33的上端面位于脚底安置块34的右侧固连有定位块35,定位块35内限定有工作空间36,工作空间36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8,转动板38下端固连有缠绕在动力组件第一绕线轮86上的线绳51,转动板38上转动连接有贯穿定位块35上端面的导向推板40,工作空间36内设有对导向推板40进行导向的导向滑槽39,定位块35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上套设有拍打板42,拍打板42与转轴43间固连有能够使拍打板42复位的扭簧37,拍打板42的右端面固连有导向板41,导向板41与导向推板40间转动连接。
在动力组件线绳51的拉动下,转动板38在工作空间36内发生左低右高的角度偏转,转动板38偏转时推动经导向滑槽39导向的导向推板40,导向推板40通过推动导向板41带动拍打板42向靠近患者脚步方向的偏转,拍打板42偏转过程中一方面将拍打板42与拍打板42间的扭簧37拉伸蓄力,另一方面拍打板42拍打患者角度,以实现对患者脚部的背压,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电磁滑道30下端的箱体65,箱体65的下侧内壁固连有滑轨66,滑轨66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二弧形槽69,滑轨66内滑动连接有齿块滑杆67,齿块滑杆67与滑轨66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三压缩弹簧68,齿块滑杆67上开设有H型架70,H型架70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弧形槽69相配合的球型块71,球型块71与H型架70的底端间固连有第四压缩弹簧72,齿块滑杆67的上端面固连有衔接块80,衔接块80的上端面固连有第三弧形槽84,第三弧形槽8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球83,第二滚球83上端固连有导向槽82,导向槽82的下端与箱体65的上端面间固连有两个第四压缩弹簧85,齿块滑杆67的左右两端位于箱体65内的部分上分别固连有第二齿条73,箱体65内位于每个第二齿条73远离齿块滑杆67中心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光轴74,每个光轴74上套设有与第二齿条73相啮合的第二齿轮75,每个光轴74上位于第二齿轮75的后方套设有第二绕线轮76,每个第二绕线轮76与导向槽82的下端面传动连接有拉绳77,箱体65内设有对拉绳77进行导向的导向轮78。
当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第一次运动至导向槽82处时,磁性滑块31挤压导向槽82向箱体65的方向滑动,导向槽82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将两个第四压缩弹簧85压缩蓄力,另一方面导向槽82通过第二滚球83、第三弧形槽84和衔接块80推动齿块滑杆67向滑轨66内滑动;
齿块滑杆67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带动第二齿条73a与第二齿轮75a发生啮合,第二齿轮75a通过光轴74a带动第二绕线轮76a缠绕拉绳77a,使拉绳77a拉动导向槽82左侧,由于导向槽82通过第二滚球83转动设置在第三弧形槽84内,故在拉绳77a的拉动下,导向槽82发生左低右高的角度偏转,使得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可想左半边滑动;
另一方面齿块滑杆67向滑轨66内滑动时还可将第三压缩弹簧68压缩蓄力,当齿块滑杆67内的H型架70滑动至第二弧形槽69处时,被压缩的第四压缩弹簧72复位推动球型块71从H型架70内滑出,使球型块71与第二弧形槽69接触,对齿块滑杆67在滑轨66内的位置进行限定,齿块滑杆67完成限位的同时第二齿条73a刚好滑过第二齿轮75a表面,使得第二齿条73a与第二齿轮75a断开啮合,此时被压缩的两个第四压缩弹簧85复位带动导向槽82在第二滚球83上恢复至初始的平稳状态;
当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第二次运动至导向槽82处时,磁性滑块31再次挤压导向槽82控制齿块滑杆67向滑轨66内滑动,齿块滑杆67再次滑动过程中一方面带动第二齿条73b与第二齿轮75b发生啮合,第二齿轮75b通过光轴74b带动第二绕线轮76b缠绕拉绳77b,使拉绳77b拉动导向槽82右侧,由于导向槽82通过第二滚球83转动设置在第三弧形槽84内,故在拉绳77b的拉动下,导向槽82发生左高右低的角度偏转,使得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可想右半边滑动;
另一方面齿块滑杆67在滑轨66内继续向下滑动时,控制球型块71与第二弧形槽69断开接触,当球型块71完全断开与第二弧形槽69的接触时,第二齿条73b与第二齿轮75b刚好断开啮合,此时被压缩的两个第四压缩弹簧85复位带动导向槽82在第二滚球83上恢复至初始的平稳状态,与此同时,被压缩至最大值的第三压缩弹簧68复位,推动齿块滑杆67从滑轨66内滑出,使得导向组件再次恢复至磁性滑块31第一次与导向槽82接触的状态,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8”字型走动,以实现对患者脚部的转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得到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包括安置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块(10)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关于安置块(10)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安置块(10)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关于安置块(10)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安置块(10)的下端面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后方设有按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10)侧端面的滚球槽(11),所述滚球槽(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球(12),所述第一滚球(12)的外周侧固连有第一伸缩缸(13),所述第一伸缩缸(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4),所述第一伸缩杆(1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缸(15),所述第二伸缩缸(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所述第二伸缩杆(16)的下端面固连有支撑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10)下端面的第一连接块(18),所述第一连接块(18)内开设有滑道(19),所述滑道(19)内远离所述安置块(10)中心线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弧形槽(20),若干所述第一弧形槽(20)均布在滑道(19)的侧端内壁上,所述滑道(1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靠近所述第一弧形槽(2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20)相配合的限位球(23),所述限位球(23)与所述滑块(21)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一压缩弹簧(24),所述滑块(21)靠近所述安置块(10)中心线的一侧固连有第三伸缩缸(25),所述第三伸缩缸(25)内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6),所述第三伸缩杆(26)上固连有对腿部进行夹持的弧形夹持板(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块(10)下端面的两个第二连接块(28),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28)下端固连有壳体(29),所述壳体(29)内限定有安置腔(57),所述壳体(29)内位于所述安置腔(57)上方开设有环形电磁滑道(30),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内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块(31),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内设有控制所述磁性滑块(31)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往复滑动的控制带(64),所述磁性滑块(31)的上方设有对脚部进行背压的拍打组件,所述磁性滑块(31)下方位于所述安置腔(57)内设有驱动所述拍打组件运行的动力组件,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的下方设有控制所述磁性滑块(31)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8”字走动的导向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置腔(57)内的电机箱(59),所述电机箱(59)内设有控制电机(60),所述控制电机(60)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皮带轮(61a),所述安置腔(57)内设有皮带轮(61b),所述皮带轮(61a)和所述皮带轮(61b)间传动连接有皮带(62),所述皮带(62)上等间距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齿条(63),每组所述第一齿条(63)所含有的齿块数量不相等,所述磁性滑块(31)下端固连有U型槽(44),所述U型槽(44)内滑动连接有滑杆(45),所述滑杆(45)上端面与所述U型槽(44)的上侧内壁间固连有第二压缩弹簧(46),所述滑杆(4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杆(48),两个所述连接杆(48)下端转动连接有齿轮轴(49),所述齿轮轴(49)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63)相啮合的第一齿轮(50),所述齿轮轴(49)上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杆(48)间套设有第一绕线轮(86),所述第一绕线轮(86)上传动连接有经上述滑杆(45)和U型槽(44)的线绳(51),所述滑杆(45)的右端面固连有限位板(47),所述限位板(47)下端开设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槽(5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53),所述限位滑块(53)与所述限位槽(52)的底端间固连有伸缩弹簧(54),所述限位滑块(53)的下端固连有限位滚球槽(55),所述限位滚球槽(55)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滚球(56),所述安置腔(57)的上侧内壁固连有与所述限位滚球(56)相配合的隔板(5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磁性滑块(31)上端的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上固连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的上端面固连有脚底安置块(34),所述固定板(33)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脚底安置块(34)的右侧固连有定位块(35),所述定位块(35)内限定有工作空间(36),所述工作空间(36)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8),所述转动板(38)下端固连有缠绕在所述动力组件第一绕线轮(86)上的线绳(51),所述转动板(38)上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定位块(35)上端面的导向推板(40),所述工作空间(36)内设有对所述导向推板(40)进行导向的导向滑槽(39),所述定位块(35)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上套设有拍打板(42),所述拍打板(42)与所述转轴(43)间固连有能够使拍打板(42)复位的扭簧(37),所述拍打板(42)的右端面固连有导向板(41),所述导向板(41)与所述导向推板(40)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电磁滑道(30)下端的箱体(65),所述箱体(65)的下侧内壁固连有滑轨(66),所述滑轨(66)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二弧形槽(69),所述滑轨(66)内滑动连接有齿块滑杆(67),所述齿块滑杆(67)与所述滑轨(66)的底端间固连有第三压缩弹簧(68),所述齿块滑杆(67)上开设有H型架(70),所述H型架(70)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弧形槽(69)相配合的球型块(71),所述球型块(71)与所述H型架(70)的底端间固连有第四压缩弹簧(72),所述齿块滑杆(67)的上端面固连有衔接块(80),所述衔接块(80)的上端面固连有第三弧形槽(84),所述第三弧形槽(8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球(83),所述第二滚球(83)上端固连有导向槽(82),所述导向槽(82)的下端与所述箱体(65)的上端面间固连有两个第四压缩弹簧(85),所述齿块滑杆(67)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箱体(65)内的部分上分别固连有第二齿条(73),所述箱体(65)内位于每个所述第二齿条(73)远离齿块滑杆(67)中心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光轴(74),每个所述光轴(74)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73)相啮合的第二齿轮(75),每个所述光轴(74)上位于所述第二齿轮(75)的后方套设有第二绕线轮(76),每个所述第二绕线轮(76)与所述导向槽(82)的下端面传动连接有拉绳(77),所述箱体(65)内设有对所述拉绳(77)进行导向的导向轮(7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使用本支架时,先通过支撑机构将本支架放置在病床上;
S2、经S1步骤后,通过夹持机构的两个弧形夹持板(27)将患者的腿部进行夹持,拉动滑块(21)在滑道(19)内进行滑动,控制限位球(23)与不同位置的第一弧形槽(20)配合,以调节夹持机构将患者腿部抬高至不同角度;
S3、经S2步骤后,患者将脚放置在脚底安置块(34)上,环形电磁滑道(30)内的控制带(64)控制磁性滑块(31)在环形电磁滑道(30)内进行“8”字型滑动,磁性滑块(31)从而通过脚底安置块(34)带动患者的脚进行“8”字摆动,摆动过程中脚底安置块(34)右侧的拍打板(42)还可对患者脚部进行背压,通过S3步骤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CN202110040475.3A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 Active CN112754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0475.3A CN112754816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0475.3A CN112754816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4816A true CN112754816A (zh) 2021-05-07
CN112754816B CN112754816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69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0475.3A Active CN112754816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48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697A (zh) * 2021-10-18 2022-01-14 杨琴 一种患者造口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用辅助装置
CN115307031A (zh) * 2022-10-10 2022-11-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外自适应检测机器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1165U (zh) * 2015-01-22 2015-06-24 武汉大学 一种简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装置
CN107233176A (zh) * 2017-07-21 2017-10-10 宋伟 一种多功能外科护理装置
KR101958750B1 (ko) * 2017-04-14 2019-03-15 동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족하수 및 욕창을 예방하는 환자용 침대
CN209933300U (zh) * 2019-03-28 2020-01-14 李华 一种骨科护理支架
CN112022681A (zh) * 2020-09-29 2020-12-04 陈嗣梦 一种雾化蒸脸按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1165U (zh) * 2015-01-22 2015-06-24 武汉大学 一种简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装置
KR101958750B1 (ko) * 2017-04-14 2019-03-15 동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족하수 및 욕창을 예방하는 환자용 침대
CN107233176A (zh) * 2017-07-21 2017-10-10 宋伟 一种多功能外科护理装置
CN209933300U (zh) * 2019-03-28 2020-01-14 李华 一种骨科护理支架
CN112022681A (zh) * 2020-09-29 2020-12-04 陈嗣梦 一种雾化蒸脸按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697A (zh) * 2021-10-18 2022-01-14 杨琴 一种患者造口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用辅助装置
CN115307031A (zh) * 2022-10-10 2022-11-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外自适应检测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4816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4816B (zh) 一种血管外科用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支架
CN110037894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WO2021120482A1 (zh) 一种多位同步施力的膝康机
CN109700636A (zh) 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7854245A (zh) 一种康复护理床
CN108433938A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抬升锻炼装置
CN108379023B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磁疗活血康复治疗仪
CN112933532B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胸部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CN112168450A (zh) 骨科护理用腰部支撑装置
CN106618943B (zh) 一种医疗用颈肩按摩休息装置
CN113101599A (zh) 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CN108926480A (zh) 一种康复理疗设备
CN108371612A (zh) 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疾病的康复装置
CN208260069U (zh) 一种骨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3952682B (zh) 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
CN114376888A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设备
CN209187917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按摩床
CN112618130A (zh) 一种医疗腰椎牵引床
CN215536343U (zh) 一种血管疾病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CN215821595U (zh) 一种神经患者术后腿部护理架
CN117017728B (zh)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CN219983394U (zh) 一种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CN220801813U (zh) 一种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架
CN220309408U (zh) 一种艾灸架
CN218220552U (zh) 一种病床上腿部伸曲活动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225400 building 20, tal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Taixi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XING WEIYI MEDIA ADVERTI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2100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 69 Chuanshan Road, shigu District,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 Jianq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