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07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070A
CN112752070A CN202011483500.7A CN202011483500A CN112752070A CN 112752070 A CN112752070 A CN 112752070A CN 202011483500 A CN202011483500 A CN 202011483500A CN 112752070 A CN112752070 A CN 112752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ing
video data
video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35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明
方小帅
孙亮亮
杨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35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2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2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技术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视频图像逐步从标清视频走向高清视频。而视频监控作为目前视联网的核心业务之一,视频清晰度、视频流畅度无疑是非常关键的特性。视频越清晰,细节越明显,观看体验越好,智能分析等应用业务的准确度也越高。
随着视频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会出现卡顿或延时等问题,例如,现有的网络带宽大多数传输的是标清视频,标清视频的物理分辨率1280P*720P,而高清视频的物理分辨率为1920P×1080P,高清视频的物理分辨率远远大于标清视频的物理分辨率,从而传输高清视频数据所消耗的带宽也是传输标清视频数据所消耗带宽的好几倍,这样,通过现有网络带宽就无法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传输。
如何采用现有网络带宽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传输,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设置为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所述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负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所述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正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时间同步指令,以使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同步指令对本地时间进行校正。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
可选地,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设置为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负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解码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正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模块,所述校正模块用于:
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时间同步指令,以使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同步指令对本地时间进行校正。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名词解释如下:
视联网:一种基于以太网硬件实时大带宽传输网络,用于高速传输高清视频及专用协议的专用网络。
监控接入服务:视联网监控接入服务系统是一款将互联网监控资源接入视联网的核心设备,是视联网在监控融合应用中的重要纽带。支持接入不同厂商的监控前端设备、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具有低延时的视音频协议转换能力,实现了监控资源在视联网中融合汇聚和实时调度。
网络管理服务:可以支撑视联网的正常运行,是强大的网络管理和运维保障系统。系统配合运营模式和工作流程,协调和管理视联网内所有设备和资源。系统具备运营级实时高清视频的通信能力,可实现众多用户使用,并保障运营级高清视频业务的稳定运行。
会议管理服务:是实现视联网运营级视频会议的重要支撑服务。系统可以支撑大量用户并发进行视频会议,并保障会议效果。系统支持多种方式进行会议预约、审核、调度等功能。系统支持分级会议管理、分布式部署、全网预约以及对会议状态的展示和监测,支持超级管理员强制关闭“低优先级会议”。系统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群组管理、权限管理、会议预约、会议审核、会议调度、操作记录查询、实时信息和历史统计等。视联网会议管理系统是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维护人员管理和保障全网会议业务的重要工具。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传输。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监控接入服务器上。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该视联网网络设备包括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服务器。
当会议中需要查看某个监控设备的高清视频监控时,用户可以在帕米尔融合视频调度平台上选择查看的高清视频监控,该帕米尔融合视频调度平台向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进而会议管理服务器见该监控视频请求发送至监控接入服务器,监控接入服务器向监控设备获取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该第一监控视频数据为高清视频数据。
S102、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具体地,监控接入服务器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视频数字数据,并统计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例如对视频数字数据中的0和1分别进行统计。
S103、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具体地,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第一标识数据和第二标识数据,确定正向编码类型或负向编码类型;
示例性地,若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A的数据为:111000110001110001111011111;
若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B的数据为:0000001100011100011110110000;
分别统计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高位和低位的个数,也就是高位1的个数和低位0的个数,并判断高位个数和低位个数的多少。
数据A中的高位1多,则采用反向编码;若是反向编码,则将数据A中的高位1换成-1,若是-1,则不发送数据;
数据B中的低位0多,则采用正向编码;若是正向编码,则将数据B中的低位0换成-1,若是-1,则不发送数据;
负向编码数据A:-1-1-1000-1-1000-1-1-1000-1-1-1-10-1-1-1-1-1;
正向编码数据B:-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S104、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具体地,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后,得到编码后的数据,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封包,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具体封包格式包括:包头和正负编码后的数据,其中,包头包括源MAC地址、源号码、目标MAC地址、目标号码、编码类型、编码类型长度和数据长度,其中,源MAC地址为监控设备的MAC地址,源号码为监控设备对应的虚拟视联网号码,目标MAC地址为视联网终端的MAC地址,目标号码为视联网号码,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或负向编码。
S105、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具体地,监控接入服务器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该视联网终端先接收该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的包头,通过解析包头得到视频数据的目标编码类型,再接收完包头后,再接收编码后的数据,通过得到的目标编码类型对应的目标解码类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这样,通过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正负编解码,提高现有视联网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高清视频在视联网上传输卡顿、延时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该视联网网络设备包括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服务器,并且在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终端上加装时间同步器、正负编码器、正负解码器、时隙发送器和时隙接收器,来提高现有视联网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高清视频在视联网上传输卡顿、延时问题。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1、视联网终端和监控接入服务器上的非主虚拟终端分别向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入网认证请求;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返回的入网成功响应;
具体地,监控设备需要连接到监控接入服务器,监控接入服务器1配置多个虚拟终端,分别为一个主虚拟终端和多个非主虚拟终端。监控接入服务器的主虚拟终端主要用来分配监控接入链路,即对非主虚拟终端进行管理,非主虚拟终端主要用来链路数据标识以及数据发送,即通过非主虚拟终端接收和发送监控设备的高清视频数据。
S202、向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入会认证请求;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返回的入会成功响应。
具体地,在各个视联网终端和非主虚拟终端在入网成功后,再向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入会认证请求,若认证成功,则网络管理服务器向各个视联网终端和监控接入服务器发送入会成功响应。
S203、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时间同步指令,以使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同步指令对本地时间进行校正。
具体地,在入网和入会成功后,网络管理服务器向各个视联网终端、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时间同步指令,这样,各个视联网终端、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收到时间同步指令后,实时校正本地时间,这样由于后续发送数据是基于时隙发送的,所以将各个视联网终端、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S204、当会议中需要查看高清视频监控时,通过帕米尔融合视频调度平台向监控接入服务器发送监控视频获取请求;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帕米尔融合视频调度平台选择查看的高清视频监控,向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会议管理服务器收到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转发给监控接入服务器。监控接入服务器收到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向监控设备拉取高清监控视频数据。
S205、监控接入服务器通过非主虚拟终端接收到监控设备发来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具体的,该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为高清监控视频数据,监控接入服务器对该高清监控视频数据进行解析,获得该高清监控视频数据中的高位数据和地位数据,并统计该监控视频数据中的高位的个数与低位的个数,即高位为1,低位为0。
S206、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
示例性地,第一标识可以是高位标识,例如1,第二标识可以是低位标识,例如0,并统计高位标识的数量和低位标识的数量,通过高位个数和低位个数,确定数据编码方式,该数据编码方式包括正向编码方式或负向编码方式;
若高位标识数量大于低位标识数量,即1的个数大于0的个数,则采用负向编码方式;
若高位标识数量小于低位标识数量,即1的个数小于0的个数,则采用正向编码方式。
S207、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设置为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示例性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A的数据为:111000110001110001111011111;
分别统计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高位和低位的个数,也就是高位1的个数和低位0的个数,并判断高位个数和低位个数的多少。
数据A中的高位1多,则采用反向编码;若是反向编码,则将数据A中的高位1换成-1,若是-1,则不发送数据;
负向编码数据A:-1-1-1000-1-1000-1-1-1000-1-1-1-10-1-1-1-1-1;
在-1对应的时隙内,不发送数据,只有在0的时隙,才发送数据,这样就通过编码就减少了发送的数据量。
时隙是指将一纳秒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收做一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发送一个bit位。正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高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负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低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
负向编码数据A即为第三监控视频数据,然后按照封包格式进行封包,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具体封包格式包括:包头和正负编码后的数据,其中,包头包括源MAC地址、源号码、目标MAC地址、目标号码、编码类型、编码类型长度和数据长度,其中,源MAC地址为监控设备的MAC地址,源号码为监控设备对应的虚拟视联网号码,目标MAC地址为视联网终端的MAC地址,目标号码为视联网号码,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或负向编码。
S208、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示例性地,若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B的数据为:0000001100011100011110110000;
分别统计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高位和低位的个数,也就是高位1的个数和低位0的个数,并判断高位个数和低位个数的多少。
数据B中的低位0多,则采用正向编码;若是正向编码,则将数据B中的低位0换成-1,若是-1,则不发送数据;
正向编码数据B:-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在-1对应的时隙内,不发送数据,只有在0的时隙,才发送数据,这样就通过编码就减少了发送的数据量。
时隙是指将一纳秒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收做一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发送一个bit位。正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高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负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低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
正向编码数据B即为第四监控视频数据,然后按照封包格式进行封包,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具体封包格式包括:包头和正负编码后的数据,其中,包头包括源MAC地址、源号码、目标MAC地址、目标号码、编码类型、编码类型长度和数据长度,其中,源MAC地址为监控设备的MAC地址,源号码为监控设备对应的虚拟视联网号码,目标MAC地址为视联网终端的MAC地址,目标号码为视联网号码,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或负向编码。
S209、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具体地,该步骤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其中,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为时隙是指将一纳秒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收做一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发送一个bit位。正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高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负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低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
示例性地,1纳秒分为8个时隙,每个时隙传输一个bit位;
负向编码数据A:-1-1-1000-1-1;
正向编码数据B:-1-1-1-1-1-111;
S210、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具体地,视联网终端的时隙接收器先接收到数据包头,通过解析包头得到视频数据编码类型。时隙发送器接收完包头,接着通过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通过数据编码类型,判断是通过正向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还是负向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
正向时隙接收是指只接收高位,当一个时隙收到高位时将高位添加接收数据队列中,当时隙没有接收高位,在接收数据队列中添加一个占位符-1。负向时隙接收是指只接收低位,当一个时隙收到低位时将低位添加接收数据队列中,当时隙没有接收低位,在接收数据队列中添加一个占位符-1。
时隙接收器接收完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给正负解码器。正负解码器解析数据的包头得到数据编码类型,通过数据编码类型判断,是用正向解码,还是负向解码。当用正向解码时,把包的承载数据中的占位符-1替换为低位。当用负向解码时,把包的承载数据中的占位符-1替换为高位。正负解码器把包的承载数据解析完成,视联网终端就可以收看到高清监控视频。
具体地,若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该步骤S210包括:
步骤A1、所述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负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
步骤A2、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
步骤A3、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若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该步骤S210包括:
步骤B1、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正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一数据;
步骤B2、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二数据;
步骤B3、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图3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该视联网网络设备包括监控接入服务器、会议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服务器,并且在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终端上加装时间同步器、正负编码器、正负解码器、时隙发送器和时隙接收器,来提高现有视联网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高清视频在视联网上传输卡顿、延时问题。监控设备需要连接到监控接入服务器。监控接入服务器配置多个虚拟终端,分别为一个主虚拟终端、多个非主虚拟终端。监控接入服务器的主虚拟终端主要用来分配监控接入链路,非主虚拟终端主要用来链路数据标识以及数据发送。
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1)所有虚拟终端和视联网终端都需要向管网管理服务器进行入网认证,会议中视联网终端都需要向会议管理服务器进行入会认证。
(2)网络管理服务器在不停的向视联网中所有的视联网网络设备广播时间同步信息。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终端收到时间同步信息,时实校正本地时间。
(3)当会议中需要查看高清视频监控时,帕米尔融合视频调度平台选择查看的高清视频监控,向会议管理服务器发送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会议管理服务器收到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转发给监控接入服务器。监控接入服务器收到查看时实监控视频请求,向监控设备拉取高清监控视频数据。
(4)监控接入服务器通过非主虚拟终端接收到监控设备发来的高清监控视频数据,并统计该监控视频数据中的高位与低位,即高位为1,低位为0,并通过高位低位的个数,确定数据编码方式,该数据编码方式包括正向编码方式或负向编码方式。
当高位的个数大于低位的个数时,将采用负向编码,将监控视频数据中的高位设置为-1;。
当高位的个数小于低位的个数时,将采用正向编码,将监控视频数据中的地位设置为-1。
将高清视频数据正负编码完成后,对正负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封包。
(5)监控接入服务器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封装,具体的封装的格式包括包头+正负编码后的数据,其中,包头包括源MAC(监控设备)+源号码+目标MAC(视联网终端)+目标号码(视联网终端)+编码类型(正向或负向编码)+编码类型长度+数据长度。
(6)封包完成后,监控接入服务器将封包后的数据发送给时隙发送器,时隙发送器先解析包的承载数据编码类型,按照包头中目标视联网号码发送到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上,最后通过数据编码类型,判断是通过正向时隙发送包的承载数据,还是负向时隙发送包的承载数据。
(7)时隙是指将一纳秒分为八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收做一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发送一个bit位。正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高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发送器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负向时隙发送,是指只发送包的承载数据的低位,占位符-1不发送,当时隙发送器轮到发送-1时,这个时隙不发送数据,自动跳过这个时隙。
(8)监控接入服务器的时隙发送器将数据包发送到视联网,会议中的视频联网终端就可以收到数据包。视联网终端的时隙接收器先接收到数据包头,通过解析包头得到视频数据编码类型。时隙接收器接收完包头,接着通过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通过数据编码类型,判断是通过正向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还是负向时隙接收包的承载数据。
(9)正向时隙接收是指只接收高位,当一个时隙收到高位时将高位添加接收数据队列中,当时隙没有接收高位,在接收数据队列中添加一个占位符-1。负向时隙接收是指只接收低位,当一个时隙收到低位时将低位添加接收数据队列中,当时隙没有接收低位,在接收数据队列中添加一个占位符-1。
(10)视联网终端的时隙接收器接收完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给正负解码器。正负解码器解析数据的包头得到数据编码类型,通过数据编码类型判断,是用正向解码,还是负向解码。当用正向解码时,把包的承载数据中的占位符-1替换为低位。当用负向解码时,把包的承载数据中的占位符-1替换为高位。正负解码器把包的承载数据解析完成,视联网终端就可以收看到高清监控视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获取模块401、解析模块402、确定模块403、编码模块404和发送模块405,其中: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解析模块402用于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编码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发送模块405用于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03用于: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
可选地,所述编码模块404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设置为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405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负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解码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正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模块,所述校正模块用于:
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时间同步指令,以使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同步指令对本地时间进行校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可实施的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任意组合方式结合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根据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将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视联网终端根据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通过正负编码规则对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再根据正负解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这样,减少数据传输链路上的传输量,可以对高清数据进行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电子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电子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标识数量,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设置为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中的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得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其中,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所述监控设备的源地址和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负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三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若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为正向编码类型,则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在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时隙,将所述第四监控视频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发送至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所述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负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
所述视联网终端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正向编码类型和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隙规则,将所述第三标识数据对应的时隙的数据设置为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时间同步指令,以使监控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同步指令对本地时间进行校正。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第一标识数量和第二标识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数量和所述第二标识数量,确定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包括正向编码或者负向编码;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包括视联网终端的目的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发送至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以使所述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编码类型,对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数据包。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483500.7A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52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3500.7A CN112752070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3500.7A CN112752070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070A true CN112752070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3500.7A Pending CN112752070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20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9882B2 (en) Moving picture distribution system, moving picture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N102232298B (zh) 媒体内容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0502259B (zh) 服务器版本升级方法、视联网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7960B (zh) 一种视频流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572433B (zh) 一种视频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50110168A1 (en) Vide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96086B (zh) 一种视联网业务状态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324580B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监控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9672857B (zh) 监控资源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222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视联网系统
CN11174124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30138638A (ko) 비트 에러율을 이용한 효과적인 멀티미디어 전송 방법
CN109660753B (zh) 资源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1147859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55946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050009061A (ko) 모바일 애드 혹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효율적인 데이터송수신을 위한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1286639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6199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47407B (zh) 一种监控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97054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86773B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11841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34892B (zh) 一种监控资源列表的加载方法和系统
CN109963107B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1695044A (zh) 一种流媒体服务节点及其负载均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