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9444B -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9444B
CN112749444B CN202110018455.6A CN202110018455A CN112749444B CN 112749444 B CN112749444 B CN 112749444B CN 202110018455 A CN202110018455 A CN 202110018455A CN 112749444 B CN112749444 B CN 112749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gin
key performance
margin model
model
estab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8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9444A (zh
Inventor
康锐
陈颖
方家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184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9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9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是否有较密集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建立方法,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与实际工作条件,建立第一裕量模型;否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建立第二裕量模型;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第三裕量模型;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第四裕量模型;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本发明解决了航天机构可靠性研究存在试验数据稀疏,且太空环境及载荷条件复杂,地面试验数据难以获取且不确定性大等问题。

Description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靠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航天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航天机构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一旦航天机构故障,整个任务将面临失败,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由此航天机构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备受关注。而由于技术原因,地面试验难以完全模拟太空环境,导致许多参数与试验数据难以获得或存在偏差,实际太空环境中采集数据则更为困难,使得目前航天机构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存在退化试验数据稀疏且不确定性大等局限性。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故障物理(PoF)、概率故障物理(PPoF)及裕量与不确定量化(QMU)理论等方法进行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然而现有方法并不能满足航天机构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其中故障物理方法并没有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概率故障物理方法则需要已知故障机理模型的参数分布,而在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可用统计信息较少时,不能有效获取所需参数的分布;裕量与不确定量化理论则缺乏数学理论的支撑。相比于现有的方法,确信可靠性理论的功能性能裕量方法是基于不确定性理论这一数学理论,利用较少的统计信息,得到参数的不确定分布,可以解决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可靠性的问题。因此采用确信可靠性理论,寻求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于确信可靠性理论,提出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是否有较密集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建立方法,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与实际工作条件,建立第一裕量模型;否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建立第二裕量模型;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第三裕量模型;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第四裕量模型;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本发明解决了航天机构可靠性研究存在试验数据稀疏,且太空环境及载荷条件复杂,地面试验数据难以获取且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为正向评估可靠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还是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的环境试验数据是否较密集,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2;较稀疏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6;
S2、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ETC={Se1,Se2,…,Sen}与实际工作条件AWC={Sa1,Sa2,…,San},其中Sei={Se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试验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Sai={Sa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实际工作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i=1,2,…,n;
S3、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航天机构的不同环境试验条件得到产品在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i=1,2,…,n)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pk,并根据关键性能参数的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性能参数,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m(pk|Sei);
S4、建立每一实际工作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使用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对试验条件下的裕量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工作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m(pk|Sai);
S5、建立每一实际综合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假设上述不同环境条件对关键性能参数影响相互独立,可计算得到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的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转至步骤S10;
S6、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7;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执行S8;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9;
S7、判断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一定措施,若是则在措施有效实施的时间范围内,裕量模型恒大于0;否则,裕量模型恒小于等于0,根据防护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转至步骤S10;
S8、将关键性能参数根据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型性能参数,根据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转至步骤S10;
S9、考虑关键性能参数与关键性能参数阈值的设计裕度关系,根据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转至步骤S10;
S10、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m(pk|Sei)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1
其中:pkth表示关键性能参数值pk的阈值;
所述步骤S5中所述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6
所述步骤S7中所述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2
其中:c1表示一个正常数;c2表示一个正常数;
所述步骤S8中所述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3
所述步骤S9中所述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4
其中:x表示设计裕度。
可优选的,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计算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最保守的策略进行修正,在每个环境条件下取其最小的环境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35
其中:Ci表示环境试验条件Sei和实际工作条件Sai的认知修正函数的最小比值;
S42、计算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
m(pk|Sai)=Ci×m(pk|Sei) (3)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包括航天机构产品进行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加速度、冲击、热真空、温度循环、真空放电和老炼/磨合在内的环境试验条件Sei可根据航天机构产品通用规范和相关试验报告获得;实际工作条件Sai则可实际测量绘制任务剖面获得。
进一步,所述望大指希望参数值越大越好,所述望目指希望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所述望小指希望参数值越小越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航天机构产品有单体贵、研制周期长且相关地面试验数据稀疏、可用统计信息少等特点,解决了其可靠性研究存在试验数据稀疏,且太空环境及载荷条件复杂,地面试验数据难以获取且不确定性大等问题。
2、本发明对有较密集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可较为直观、准确地建立裕量模型;对有较稀疏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可在用统计信息少的条件下,较为客观地建立裕量模型;所提两种方法均为正向评估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本发明规范了已有裕量模型为规定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扩展了防护类设计规范和裕度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普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或者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还是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的环境试验数据是否较密集,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2;较稀疏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6;
图2示出了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
S2、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ETC={Se1,Se2,…,Sen}与实际工作条件AWC={Sa1,Sa2,…,San},其中Sei={Se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试验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Sai={Sa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实际工作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i=1,2,…,n。包括航天机构产品进行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加速度、冲击、热真空、温度循环、真空放电和老炼/磨合在内的环境试验条件Sei,可根据航天机构产品通用规范和相关试验报告获得;实际工作条件Sai则可实际测量绘制任务剖面获得。
S3、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航天机构的不同环境试验条件得到产品在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i=1,2,…,n)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pk。根据航天机构产品的不同环境试验可以得到产品在某一试验条件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pk。例如,航天机构产品的加速度试验可以得到产品在某一加速度值条件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振动试验可以得到产品在某一的振动量值条件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温度循环试验可以得到产品在某一的温度循环条件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根据关键性能参数的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性能参数,望大指希望参数值越大越好,望目指希望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望小指希望参数值越小越好,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m(pk|Sei):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51
其中:pkth表示关键性能参数值pk的阈值;Sei表示一个试验环境条件,例如加速度试验条件a,振动试验条件V等。在这个表达式中if表示如果,is表示为,以下同。
S4、建立每一实际工作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由于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条件与试验时的环境条件有一定差异,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使用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对试验条件下的裕量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工作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m(pk|Sai)。
S41、计算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最保守的策略进行修正,在每个环境条件下取其最小的环境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52
其中:Ci表示环境试验条件Sei和实际工作条件Sai的认知修正函数的最小比值。
S42、计算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
m(pk|Sai)=Ci×m(pk|Sei) (3)
S5、建立每一实际综合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假设上述不同环境条件对关键性能参数影响相互独立,可计算得到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的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转至步骤S10;所述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61
其中:Sai表示集合中的一个实际环境条件,例如实际加速度条件a',实际振动条件V'等。
上述的第一裕量模型是本发明的重要发明点,主要体现在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环境条件与试验时的环境条件有一定差异,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使用一个环境修正因子对试验条件下的裕量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图3示出了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
S6、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7;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执行S8;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9;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可分为三大类进行建立:防护类定性确定裕量模型,即有措施时裕量模型恒大于0,反之,则裕量模型小于等于0;规定类建立实际性能参数与功能性能参数上限或者下限的简单函数方程;裕度类建立关于实际性能参数与功能所需的性能参数的复杂函数方程。
根据航天机构产品设计标准中的设计规范,防护类设计规范是指航天机构产品在设计时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某些潜在故障的发生或保证规定的功能完成,例如空间机构结构设计应满足驱动机构的活动部件应有防冷焊措施及减磨的润滑措施;导电滑环的功率环、信号环应具备导通性能;零位传感器、热敏电阻应具备导通性能;空间机构电连接器非接地的芯点对接地螺栓、导电滑环环与环之间及各环对地应具备绝缘性能。
S7、因为防护类设计规范在标准和后续环境试验仅以合格与否或导通与否作为检验结果,所以此类关键性能参数的阈值很难确定具体数值。因此,判断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一定措施,若是则在措施有效实施的时间范围内,裕量模型恒大于0;否则,裕量模型恒小于等于0,根据防护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转至步骤S10;所述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62
其中:c1表示一个正常数;c2表示一个正常数。
上述的第二裕量模型是本发明的重要发明点,主要体现在考虑到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了一定措施,并以此建立了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根据航天机构产品设计标准中的设计规范,规定类设计规范是指航天机构产品某些关键性能参数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数值或范围要求,保证规定功能的完成,例如定位面的尺寸精度为6-7级,平面度0.1mm/100mm;质心位置偏差不大于2mm;转动惯量偏差不大于10%;外观尺寸及公差符合规定。
S8、因为符合规定类设计规范在标准和后续环境试验以符合一定的数值或范围作为检验结果,所以将关键性能参数根据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型性能参数,根据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转至步骤S10;所述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71
根据航天机构产品设计标准中的设计规范,裕度类设计规范是指航天机构产品某些关键性能参数在设计时应留有一定裕度以保证规定功能的完成,例如驱动机构的承载能力、功率传输能力和输出轴驱动力矩的设计裕度不小于2;驱动机构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应不小于输出轴上总阻力矩的2倍等设计规定。
S9、因为裕度类设计规范在标准和后续环境试验以设计裕度作为检验结果,所以需要考虑关键性能参数与关键性能参数阈值的设计裕度关系,根据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转至步骤S10;所述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72
其中:x表示设计裕度。
上述的第四裕量模型是本发明的重要发明点,主要体现在首次考虑了关键性能参数与关键性能参数阈值的设计裕度关系,并以此建立了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综上,本发明规范了已有裕量模型为规定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扩展了防护类设计规范和裕度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普适性。
S10、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某型空间定向驱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实施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1、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还是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的环境试验数据是否较密集,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2;较稀疏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6;
某型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功率环电压降具有较密集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功率环电压降这一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2;某型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矩具有有较稀疏的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针对驱动力矩这一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6。
S2、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ETC={Se1,Se2,…,Sen}与实际工作条件AWC={Sa1,Sa2,…,San}。
在本实施例中,明确某型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试验条件ETC={N,A,S,V,T,St}及工作条件AWC={N',A',S',V',T',St'},具体条件如下所示:
1)常温性能测试试验条件为常温常压。
2)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加速度试验条件如表1所示。
3)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冲击试验条件如表2所示。
4)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正弦振动及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及振动工作条件如表3、4所示。
5)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鉴定级热真空高低温性能测试试验条件及温度循环的工作条件如表5、6所示。
6)空间定向驱动机构的静刚度试验条件如表7所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81
表1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82
表2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83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91
表3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92
表4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93
表5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094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01
表6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02
表7
综上所述,空间定向驱动机构试验条件包括常温性能测试试验条件、加速度试验条件、冲击试验条件、正弦振动及随机振动试验条件、鉴定级热真空高低温性能测试试验条件、静刚度试验条件。空间定向驱动机构工作条件包括温度循环、正弦振动工作条件等。
S3、根据设计要求在正常模式下,功率环电压降必须小于0.5V,因此功率环电压降的阈值为0.5V。另外根据功率环电压降必须小于0.5V可知该性能参数为望小特性的参数,因此根据望小特性建立裕量模型:
m(p1|Sei)=p1th-p1=0.5-p1 (8)
其中:p1表示第一驱动力矩;p1th表示关键性能参数第一驱动力矩p1的阈值;Sei表示一个试验环境条件,包括常温性能测试条件N,加速度试验条件A,冲击试验条件S,正弦振动试验条件V,随机振动条件RV,热真空试验条件T,静刚度试验条件St等。
S4、建立每一实际工作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使用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对试验条件下的裕量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工作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m(pk|Sai)。
根据步骤S2中明确的环境试验条件ETC={N,A,S,V,T,St}及实际工作条件AWC={N',A',S',V',T',St'},可知本例中由于工作条件认知程度较差,因此本文假设功率环电压降与环境条件的认知修正函数为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11
则正弦振动环境修正因子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12
温度循环环境修正因子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13
其余环境修正因子取1.0。则实际环境条件Sai下功率环电压降裕量模型:
m(p1|V‘)=CV×m(p1|V)=7.1×(0.5-p1) (9)
m(p1|T‘)=CT×m(p1|T)=1.53×(0.5-p1) (10)
其中:V'表示正弦振动条件;T'表示热真空条件。
m(p1|Sai)=Ci×m(p1|Sei)=1.0×(0.5-p1)=0.5-p1 (11)
其中:Sai表示一个实际工作条件,包括常温条件N',加速度条件A',冲击条件S',随机振动条件RV',静刚度试验条件St'等。
S5、建立每一实际综合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假设上述不同环境条件对关键性能参数影响相互独立,可计算得到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的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转至步骤S10;假设上述七种环境条件对功率环电压降影响相互独立,则可根据下式进行计算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的功率环电压降裕量模型: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14
S6、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7;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执行S8;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9。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1:驱动机构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应不小于5N·m,判断输出轴输出力矩的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为规定类设计规范,转至S8。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2:驱动机构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应不小于输出轴上总阻力矩的2倍的裕度类设计规范要求,判断输出轴输出力矩的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为裕度类设计规范,转至S9。
S8、将关键性能参数根据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型性能参数,根据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转至步骤S10。
在本例实施中,力矩是由步进电机产生,经历谐波减速器及输出轴,最终输出驱动力矩驱动太阳能电池阵,实现对日定向功能。因此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越大越好,从而确定输出驱动力矩为望大参数。且根据设计规范和与设计人员交流,确定驱动力矩的阈值为5N·m。则根据规定类设计规范可建立裕量模型:
m3(p2|AWC)=p2-p2th=p2-5 (13)
其中:p2表示第二驱动力矩;p2th表示关键性能参数第二驱动力矩p2的阈值。
S9、考虑关键性能参数与关键性能参数阈值的设计裕度关系,根据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转至步骤S10;据驱动机构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应不小于输出轴上总阻力矩的2倍的裕度类设计规范要求和性能方程,则根据裕度类设计规范可建立第四裕量模型: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21
其中:Mo,s表示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Moth,s表示输出轴上最大输出力矩的阈值;Mf1表示电机输入轴摩擦力矩;Mf2表示谐波减速器柔轮摩擦力矩;Mf3表示输出轴摩擦力矩;ηH表示谐波减速器传动效率;ZH表示柔轮齿数;ZC表示刚轮齿数;iH表示谐波减速器传动比,本例中
Figure BDA0002887843740000122
iT表示总传动比,本例中iT=iH;Mload表示负载力矩,本例中为0.5N·m。
Mf1=P1fRR1 (15)
Mf2=P2fR2 (16)
Mf3=(P3+Pa)fRR3 (17)
其中:P1表示电机输入轴重量;fR表示滚动摩擦力;R1表示柔轮半径;P2表示柔轮重量;f表示滑动摩擦力;R2表示刚轮半径;P3表示输出轴重量;Pa表示帆板重量;R3表示输出轴轴承半径。
S10、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航天机构产品有单体贵、研制周期长且相关地面试验数据稀疏、可用统计信息少等特点,解决了其可靠性研究存在试验数据稀疏,且太空环境及载荷条件复杂,地面试验数据难以获取且不确定性大等问题;对有较密集多个应力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可较为直观、准确地建立裕量模型;对有较稀疏环境试验数据的关键性能参数,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可在用统计信息少的条件下,较为客观地建立裕量模型;所提两种方法均为正向评估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规范了已有裕量模型为规定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扩展了防护类设计规范和裕度类设计规范下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普适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

1.一种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产品是否有可用的环境试验数据,判断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还是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判断关键性能参数的环境试验数据是否较密集,是则采用基于环境试验数据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2;较稀疏则采用基于性能方程的机构裕量模型建立方法,执行步骤S6;
S2、明确产品环境试验条件ETC={Se1,Se2,…,Sen}与实际工作条件AWC={Sa1,Sa2,…,San},其中Sei={Se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试验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Sai={Sai,j|j=1,2,…,mi}表示航天机构产品第i个实际工作条件包括mi个试验条件值的集合,i=1,2,…,n;
包括航天机构产品进行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加速度、冲击、热真空、温度循环、真空放电和老炼/磨合在内的环境试验条件Sei根据航天机构产品通用规范和相关试验报告获得;实际工作条件Sai则实际测量绘制任务剖面获得;
S3、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航天机构的不同环境试验条件得到产品在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输出的关键性能参数值pk,并根据关键性能参数的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性能参数,建立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m(pk|Sei);
所述每一环境试验条件Sei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m(pk|Sei)为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11
其中:pkth表示关键性能参数值pk的阈值;
S4、建立每一实际工作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根据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使用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对试验条件下的裕量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工作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m(pk|Sai);
S5、建立每一实际综合条件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假设上述不同环境条件对关键性能参数影响相互独立,可计算得到实际综合环境条件下的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转至步骤S10;
所述第一裕量模型m1(pk|AWC)为: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12
S6、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判断关键性能参数设计规范要求的类型,若为防护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7;若为规定类设计规范,执行S8;若为裕度类设计规范,执行步骤S9;
S7、判断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一定措施,若是则在措施有效实施的时间范围内,裕量模型恒大于0;否则,裕量模型恒小于等于0,根据防护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转至步骤S10;
所述第二裕量模型m2(pk|AWC)为: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21
其中:c1表示一个正常数;c2表示一个正常数;
S8、将关键性能参数根据特性,分为望大、望目和望小型性能参数,根据规定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转至步骤S10;
所述第三裕量模型m3(pk|AWC)为: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22
S9、考虑关键性能参数与关键性能参数阈值的设计裕度关系,根据裕度类设计规范建立关键性能参数的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转至步骤S10;
所述第四裕量模型m4(pk|AWC)为: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23
其中:x表示设计裕度;
S10、输出航天机构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的裕量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计算一个环境修正因子Ci: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最保守的策略进行修正,在每个环境条件下取其最小的环境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Figure FDA0003656870340000024
其中:Ci表示环境试验条件Sei和实际工作条件Sai的认知修正函数的最小比值;
S42、计算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条件Sai下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裕量模型:
m(pk|Sai)=Ci×m(pk|Sei) (3)。
CN202110018455.6A 2021-01-07 2021-01-07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Active CN112749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8455.6A CN112749444B (zh) 2021-01-07 2021-01-07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8455.6A CN112749444B (zh) 2021-01-07 2021-01-07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9444A CN112749444A (zh) 2021-05-04
CN112749444B true CN11274944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565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8455.6A Active CN112749444B (zh) 2021-01-07 2021-01-07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94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8235A (ja) * 2005-10-17 2006-02-09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構を含む駆動系統の制御装置
CN106845820A (zh) * 2017-01-16 2017-06-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性能裕量的nfv系统可靠性测评方法
CN109406991A (zh) * 2018-09-18 2019-03-0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光路的水平旋转式高压隔离开关合闸到位确认方法
CN112173136A (zh) * 2020-09-25 2021-01-05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用的发动机机械油门操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8235A (ja) * 2005-10-17 2006-02-09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構を含む駆動系統の制御装置
CN106845820A (zh) * 2017-01-16 2017-06-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性能裕量的nfv系统可靠性测评方法
CN109406991A (zh) * 2018-09-18 2019-03-0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光路的水平旋转式高压隔离开关合闸到位确认方法
CN112173136A (zh) * 2020-09-25 2021-01-05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用的发动机机械油门操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连栋塑料温室气动四联杆天窗机构优化设计与选配;刘淑珍等;《农业工程学报》;20040930(第05期);全文 *
钢制压力容器与管道腐蚀裕量的可靠性设计;刘小宁;《化肥设计》;20041025(第05期);全文 *
雷达天线座减速机构低温搅油阻力矩研究;陈诚;《现代雷达》;20171115(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9444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6394B (zh) 基于振动识别频率和振型综合的海洋平台安全评定的方法
Farhat et al. Digital twin-driven machine learning: ball bearings fault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TWI683058B (zh) 故障機率評估系統
CN112784356B (zh) 一种飞机结构静强度的试验方法
CN106353690A (zh) 利用Petri网诊断锂电池故障的方法
WO2023045024A1 (zh)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步退应力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
EP2743667A2 (en) Load cell residual fatigue life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391216A (zh) 基于响应曲面设计的铅酸电池可用容量估算方法和装置
Singh et al. Modeling and measuring common cause failures in measurement of reliabili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systems
CN112749444B (zh) 航天机构产品确信可靠性裕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Sun et al.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CN114154779A (zh) 一种基于emd-som的健康评估与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3433468A (zh) 储能电池早期故障融合诊断方法及安全预警系统
CN108427778B (zh) 电子装备的可测试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6227045B (zh) 一种结构试件的局部应力应变场构造方法及系统
Yu et al. Probabilistic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bearings via the generalized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CN113405743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制造测试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hi et al. A key metric and its calculation models for a continuous diagnosis capability base dependency matrix
Sowers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atic sensor selection strategy for turbofan engine diagnostics
CN115219216A (zh) 一种排气系统的寿命评价方法
CN111581737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结构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699427B (zh) 基于非冗余测量拓扑结构的电池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0119560B (zh) 一种基于曲率半径校核通信卫星软波导强度的方法
CN111783239B (zh) 涡轮榫连接结构的模糊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5600045B (zh) 采用通用检测工具检测的平均检测时间计算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