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8845B -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48845B CN112748845B CN202010504220.3A CN202010504220A CN112748845B CN 112748845 B CN112748845 B CN 112748845B CN 202010504220 A CN202010504220 A CN 202010504220A CN 112748845 B CN112748845 B CN 1127488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signal
- touch
- preset time
- position information
- interface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触摸信号被检测是否存在一定时长,在一定时长存在触摸信号的情况下才对触摸信号进行处理执行,通过此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发生因错误触摸信号引起的对于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产生错误触摸操作引起错误触摸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一定时长内判断此触摸信号是否为错误的触摸信号,并能够通过触摸的离开而消除误触摸信号,避免触发操作。由此,能够提高操作电子设备的效率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智能触控电子设备逐渐普及,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被广泛应用。
目前,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触控电子设备过程中,提高操作便捷性、控制准确性以及健康和舒适性等成为设计目标。
智能触控电子设备常配置集成触摸控制功能单元的显示模组,即,触摸屏(TouchPanel),触摸屏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和能够触发生成信号的触摸板,实际制造时,显示屏与触摸板合为一体结构,重合设置。正常使用情况下,触摸板受触摸的信号生成位置对应显示屏的图像界面元素显示位置,使用者观看显示屏的同时对控制板进行触摸操作,为了准确对于触摸板进行触摸控制,使用者的眼睛需观看显示屏,以定位手指或触控笔等的操作触摸位置。
图像中各个界面元素显示的状态下,用户产生对于某一界面元素的操作意愿,则此界面元素在本申请中被定义和命名为特定界面元素,因图像中显示的各界面元素坐标与触摸板中能够生成触摸信号的各位置相对应,因此,特定界面元素被定义,则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坐标的触摸板的位置被关联定位为目标位置。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是图像中的界面元素,为了实现对于特定界面元素的操作意愿,对触摸板上所需触摸的位置必然是关联定义的目标位置。其中,触摸信号执行的操作指令为系统程序中已存储的预设指令。
正常使用中,用户能够准确地触摸到触摸板的目标位置,从而实现意愿操作,智能手机为例,显示屏图像中的某一界面元素指代的功能图标显示于A坐标,显示屏与触摸板重合设置为一体的空间结构,在平面坐标中,与上述界面元素对应的触摸板触摸位置也位于A坐标。用户需要点击打开此功能图标,则观看显示屏,并触摸到触摸板上对应A坐标的目标位置,视觉效果上相当于点击触摸到了所显示的功能图标,实现功能图标的功能开启。
然而,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户无法准确地触摸到所需的目标位置,而是会触摸到目标位置的临近区域,这将导致临近区域的坐标位置所对应的图像中界面元素被误触发,上述功能图标旁侧的其他功能图标被误开启。例如,用户乘坐地铁、颠簸的车辆或轮渡时,可能因交通工具的加减速和颠簸等因素而造成身体晃动,这晃动是无序的,这其中,左臂与左手,以及右臂与右手之间相互独立,左手与右手的晃动并不是联动一致的,当左手握持智能手机,右手指需要触摸点击智能手机的A目标位置,触摸到智能手机前,右手指朝向A目标位置靠近移动,而因上述无序晃动,实际触摸到的位置具有偏差可能性,比如实际触摸到了A边侧的B位置,A位置与B位置分别指代两个功能不同的图标界面元素,则B位置的图标被误触发,用户需要进行关闭错误图标程序,和再次尝试点击A位置等补偿操作。并且,用户对于A位置的靠近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及准确控制手指移动,以避免误触发的发生,这使得操作便捷性低。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某些特殊用户,存在身体协调性和控制能力欠缺的情况,易发生上述触摸位置非目标位置的情况,造成需要冗余的关闭错误程序和再次尝试触摸目标位置等补偿操作,使得操作便捷性、控制准确性和舒适性低。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等在现实中的常见使用方式为,用户一手持智能手机,眼睛观看智能手机,另一手对智能手机触摸操作,无论用户站、坐或躺等姿态,都需要手臂对智能手机进行位置支撑,这导致,智能手机的位置由手臂决定,若手臂保持舒适的姿态,必然是下垂或位于胸前,则用户需要低头观看,这对用户的颈部关节易造成疲劳,且易造成视力疲劳,特别是,手臂自然状态下,难于准确控制智能手机与眼睛之间保持健康距离,例如40厘米至50厘米等合理距离,使用智能手机将对眼睛造成伤害,请注意,目前通常是如此使用智能手机的。若为了保护颈椎和眼睛健康,例如在站或坐姿时,用户应保持手臂平举,眼睛能够平时前方,且使智能手机距离眼睛在合理距离,这又将导致手臂疲劳且不便于触摸操作,舒适感降低。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支架,将智能手机安置在支架上,能够实现智能手机在用户的目视前方的合理距离,然而,这不便于对智能手机触摸操作,若仅是将智能手机安置于支架进行观看,因不便而减少或不进行触摸操作,这使得智能手机失去了交互操作的功能意义。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智能手机难于实现被正常应用,例如,在理发时,用户需要端坐且保持头部固定位置,并被理发的围布遮盖身体和手臂,用户无法正常观看到手中所持的智能手机并实现触摸操作。
以上论述中,智能触控电子设备操作便捷性低、控制准确性低以及健康和舒适性低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控制准确性以及健康和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且对于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停留位置,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至少所述预设时长,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所述停留位置对应于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界面元素,包括:所述触摸信号位于所述停留位置,所述光标对应于所述停留位置,且所述光标显示于所述界面元素。
可选地,所述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且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1,所述初始触摸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且在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2,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所述t1>所述t2。
可选地,还包括反应时间,和,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
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
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目标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记录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消失位置;
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
如果检测到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所述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包括:
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与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且对于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停留位置,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接收到所述操控端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停留位置置维持至少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所述停留位置对应于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包括:
所述触摸信号位于所述停留位置,所述光标对应于所述停留位置,且所述光标显示于所述特定界面元素。
可选地,所述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且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1,所述初始触摸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且在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2,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所述t1>所述t2;
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是否发生变换;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执行所述t1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以及,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执行所述t2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反应时间,和,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以及,
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
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目标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记录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消失位置,以及,用于接收后续的触摸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具体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且检测到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则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操控端和显示端,所述操控端和所述显示端重合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能够添加光标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显示端,且能够接收第三方的所述操控端的所述触摸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能够添加光标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操控端,且能够输出图像至第三方的所述显示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三方的显示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操控端、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能够添加光标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的所述显示端用于显示图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三方的操控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能够添加光标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接收第三方的所述操控端的触摸信号。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一个关于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中,以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包括显示屏和触摸板,显示屏显示图像,本实施方式中称为显示端;触摸板用以触摸生成触摸信号,本实施方式中称为操控端,显示端与操控端制造为贴合的重合一体结构,即触摸屏。应用本控制方法,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依操控端受触摸位置的不同,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操控端的各位置与显示端所显示图像的界面元素相对应,界面元素包括图像信息、指令图标、背景界面和指代各种功能的图标等,其分别对应于系统中的预设指令,在系统程序中,根据触摸信号,各界面元素能够受预设指令控制操作。由此,用户触摸到操控端,且判断触摸位置所对应的界面元素是否为意愿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若不是,用户移动触摸位置,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变换,当用户的触摸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即,用户观看所需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并驱使手指触摸移动至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的目标位置,用户停止触摸移动,并保持触摸,通过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操控端的目标位置维持预设时长,且检测为“是”的状态下,则针对特定界面元素,即所指代的功能图标等,并依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执行预设指令的控制操作。
这里所命名的目标位置,是指用户所需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所对应的位置,用户决定了需对显示端的某界面元素产生意愿操作,则此界面元素被命名为特定界面元素,与特定界面元素的位置对应的操控端上的位置即为目标位置。上文中,在手指移动至某一位置并静止达到预设时长前,本控制方法未识别到此界面元素为用户意愿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的触摸位置也未被识别为目标位置,而是通过用户在此位置触摸静止达预设时长,才被控制方法识别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撰写方式旨在清晰、明确且简洁地论述控制方法的实施过程。
现有技术中,对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触摸板受到触摸,所生成的触摸信号便被系统所接收,系统便直接开始依所存储的预设指令处理触摸信号,进而对相应的图标实现操控控制。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判断所触摸的初始位置未对应所需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情况下,用户能够移动触摸位置,只有当用户判断所触摸位置对应了特定界面元素时,移动停止,在目标位置静止预设时长后,根据本方法的设置,才将预设时长后的触摸操控的信号授予系统按预设指令执行操作,这使得用户能够产生常规触摸操作之前的、前置性的位置确认触摸行为,以纠正触摸位置的偏差。而静止触摸达预设时长,是通过用户实施,使本方法确认用户触摸位置意图的方式,本控制方法的设置,增加了常规触摸操作之前的“前置触摸”控制方法。
说明的是,若用户初始的触摸位置恰对应在特定界面元素,则初始触摸位置恰为目标位置,用户在初始触摸位置保持静止预设时长,以此方式使得本方法判断到初始触摸位置为目标位置即可。这也同样有意义,也同样增加了使得用户能够在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触摸的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且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朝向正确的目标位置移动。
更具体的例子中,智能手机的图像中包括多幅背景界面,各背景界面中包括相应的功能图标,常规预设指令中,针对背景界面的界面元素,进行左右滑动触摸,实现左右翻页功能,当用户需要触摸某一功能图标,初始的触摸位置没有对应在此功能图标,而是触摸在边侧的背景界面,则需要用户抬起手指,再次尝试靠近并触摸;或者,用户没有抬起手指,而是在触摸板上滑动手指,朝向功能图标移动,则依预设指令,实施了相邻背景界面之间的翻页功能,功能图标的界面元素随背景界面整体移动。对于用户抬起手指,再次悬空地朝向目标位置移动,则因颠簸或身体协调性低等原因,仍存在悬空靠近目标位置再次偏差的概率;对于手指未抬起,支撑于触控板并移动,则依预设规则,误实施了翻页等操作。对比来说,按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控制方法,则用户能够在初始触摸位置偏差的情况下,手指保持被操控端贴合支撑,并移动改变触摸位置,进而到达所需功能图标,这比抬起后悬空再次靠近目标位置更稳定,能够更高概率地触摸到目标位置。相对比便能够得出,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操作便捷性和控制的准确性
另外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设置熄屏功能,其目的包括节电和防止误触发,在熄屏状态下,不显示功能图标,当然也无法针对功能图标的位置进行触摸点击。应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在正常显示情况下,当发生没有意愿的误触发时,比如无意的点击或滑动,无法准确地实施本方法中在目标位置静止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则此误触发能够被忽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记录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检测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如果检测到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则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后续的触摸操作,即后续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上段文字中,关于“记录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其含义本质为,首次触摸信号消失的位置被记录,作为预备的目标位置,在本控制方法通过预设时长内收到后续触摸信号情况下,识别确认其为确定的目标位置;在未完成本控制方法情况下,所称的目标位置失去意义,并不被实际确认,控制方法的论述方式旨在简明且清晰地论述步骤。
本实施方式对比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别利用了触摸信号的“有触发”和“无触发”两种状态,上一实施方式以在预设时长内保持触发信号的“有触发”作为识别用户操作意图的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在触摸信号生成的首次触摸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静止任意长时间,或滑动改变位置,只有在触发信号消失,变为“无触发”的状态起,通过计时预设时长,在预设时长内,触发信号从“无触发”再次切换为接收到后续的触发信号,以此方法设定来确认用户的操作意图,则对首次的触发信号消失时的触发信号所在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针对此目标位置相对应的特定界面元素,依后续的触发信号,按预设指令执行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本控制方法实施中,对于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后续触摸信号,包括两种性质,其一是作为本实施方式中判断用户操作意图的信号信息,即本控制方法识别的组成部分;其二,预设时长内接收的、后续的触摸信号作为执行预设指令的常规操作信号。
若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收到后续的触摸信号,则不执行任何预设指令,即,用户未完成本控制方法的位置确认操作,首次的触摸信号作为无效的误触摸。另一个角度来说,若后续接收到的触摸信号并不是在预设时长内接收的,那么本控制方法已经判断首次的触摸信号为误操作,结束本次控制方法的执行,这里所说的后续触摸信号不在本次控制方法之中。
以上两个实施方式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仅是通过触摸信号的有或无的区别方式来分别判断用户触摸意图。分别都能够实现防止误触发,从而提高操作准确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接收与检测模块—11、执行模块—12、接收模块—21、检测模块—22、执行模块—23、电子设备—30、处理器—31、存储器—32、操控端—33,显示端—34、扬声器—35、电源—36、通信模块—37、电子设备—40、处理器—41、存储器—42、第三方操控端—43、显示端—44、通信模块—45、电子设备—50、处理器—51、存储器—52、操控端—53、第三方显示端—54、通信模块—5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以提高操作便捷性、控制准确性以及健康和舒适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具体分析前,对本说明书提及的相关概念作出解释,以避免造成理解歧义。
所提及的智能触控电子设备(也就是下述所有方法技术方案的实施主体),常是集成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触摸屏包括显示模块和触摸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可以是阴极射线显像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显示模块、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模块、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模块、电子墨水屏中的任意一种;触摸屏的触摸控制模块可以是电阻式触控模块、电容式触控摸块或者反射式模块。
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方便携带的产品;但是,电子设备并不限于前述产品形态,也可以是一些固定式设备,例如安装在车辆、舰船控制台上的主控设备。还可以为未设置操控端或显示端的电子设备。
本说明书提及的针对操控端的触摸,是指用户通过自身手指等躯体部分或触摸笔等特定工具按压触摸或者贴近操控端,使得操控端中被按压部分或者被贴近部分的状态发生改变、并输出信号的动作。
以目前常见的电容式触控屏,即操控端为例,前述触摸作用在电容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被触摸位置的电容发生变化,与触摸位置连接的引脚产生电流流动,电流流动和引脚的配合即被电子设备识别为特定的信号或指令。
操控端的具体实现原理并不是本说明书关注的重点,相关技术可以参照本领域已经公开的技术文献。另外,请注意,本说明书提及的触摸并不限于有生命体物体接触触摸屏的动作,而是指各种可能物体接触到触摸屏而触发触摸屏产生状态改变,并且前述状态改变可以被电子设备识别的动作。
实施例一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1: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操控端的目标位置维持预设时长。如果是,执行步骤S102;如果否,执行步骤S103。
以用户手指操作智能手机为例,用户手指触摸到智能手机的操控端,即触摸屏,操控端被触摸生成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手指触摸到操控端可以滑动、静止或二者的组合。对于触摸信号,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某一位置维持了预设时长,预设时长是控制方法中预先设定的,对于静止触摸了预设时长的此位置,便被识别确认为目标位置。
S102: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此特定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智能手机中的触摸屏显示的图像,即显示端显示的图像与操控端的触摸位置是坐标位置相对应的,对于用户,在对图像中的某界面元素产生了操作意愿时,例如对界面元素指代的某一功能图标需要点击开启,则此界面元素作为特定界面元素,特定界面元素位置所对应的操控端的位置便在属性上成为用户需要触摸的目标位置,目标位置这一命名是用户的操作需求所定义的。故此,前述的,目标位置与显示端的图像特定界面元素是相对应的,由用户的操作意愿确定。在用户的手指触摸到操控端,且位于目标位置达预设时长,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便确认了静止触摸的位置即为目标位置,继而,将预设时长后的触摸信号,依预设指令对特定界面元素实现操作。例如,智能手机安装的操作系统为安卓操作系统,预设指令中设置,对功能图标生成0.1秒至2秒之间的触摸信号,设为单击打开功能图标,这是举例现有技术中安卓系统的预设指令。本控制方法中,将预设时长设为0.5秒,由此,上述举例中,用户手指触摸到操控端,在未准确触摸到目标位置状态下,手指移动至需要单击开启的特定界面元素指代的功能图标所对应的目标位置,在目标位置静止过程中,达到0.5秒时,本控制方法确认了此位置为目标位置,进而,将0.5秒之后的触摸信号作为对预设指令的操作信号,用户0.5秒后继续触摸了0.6秒,之后手指离开,后续的0.6秒被安卓系统识别,则实现了对特定界面元素指代的功能图标的单击开启操作。用户在目标位置共静止了1.1秒。
又例如,用户需要对功能图标进行“长按”以控制功能图标的辅助设置开启,安卓系统的预设指令为触摸信号达2秒以上,则,依本控制方法,用户在此目标位置保持触摸达2.5秒,便弹出了此功能图标的辅助设置选项。
再例如,用户观看新闻页面,需要向下拉动页面浏览,按安卓预设指令,用户触摸到任意位置,向下滑动。依本控制方法,用户触摸到任意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停留0.5秒后,开始向下移动,便实现了向下拉动页面。这里请注意,静止了0.5秒后的向下移动,是在达到预设时长后的按预设指令操作,下拉操作的移动触摸信号被预设指令执行。这与上文中论述的手指从任意位置移动向目标位置,再静止预设时长的移动的性质是需要区分的。向目标位置的移动是在执行预设指令前的前置性的触摸定位移动。
总结来说,本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与应用过程中,就是在现有的各系统的预设指令执行之前,均增加前置性的触摸定位,可以命名为正常操作前的前置触摸。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操作在本控制方法中不做限定,根据安卓系统、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等等操作系统所设置的预设指令规则决定,包括短时间的单击、长按、滑动和扫动触摸等等。例如,当预设指令中,规定对图像中显示的照片需要两个手指触摸,两个手指触摸远离为放大照片、触摸靠近为缩小照片,对此,依本控制方法,两个手指触摸到操控端,各自静止0.5秒,0.5秒的预设时长后,两个手指滑动远离或靠近,这便按预设指令实现照片放大或缩小。
第二、在初始触摸到触摸屏时,受触摸的位置或许恰好对应用户意愿操作的特定界面元素,对此,用户无需滑动,保持静止的持续触摸,达到预设时长,由此,初始触摸位置被识别并认定为用户需操作的目标位置。
第三、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操作”及所产生的触摸信号应当被广义的理解,其并不仅仅指的是在触控屏上的触摸生成触摸信号,还可能包括触摸滑动和在触摸后的离开操作,或者,为多个触摸和多个离开操作的组合操作,以预设指令的规则为准。
第四、设定预设时长的意义,一方面在于用户触摸到操控端的时刻起,判断所触摸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并作出判断是否需要离开、移动和移动方向的反应时间;另一方面是用户在目标位置保持持续触摸达预设时长,以此使本控制方法识别此位置为用户需要操作的目标位置。
S103:不启动针对任何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指令。
如果用户针对操控端的操作为非持续触摸(例如常见的点击触摸,也就是按压操控端后立即执行离开操作的动作),或者用户针对操控端的持续触摸没有在任意位置超过预设时长,则并不会触发针对任何界面元素的操作。
根据上文举例,安卓系统的预设指令中,规定0.1秒至2秒的触摸信号,设为单击打开功能图标,规定对图标静止触摸达2秒为“长按”以控制功能图标的辅助选项弹出,应用本控制方法,预设时长为0.5秒,当用户初始操作意愿为长按开启辅助选项,在静止触摸达0.4秒时,用户消除了操作意愿,手指抬起,则未执行任何操作。而未应用本控制方法情况下,用户取消了操作意愿,在0.4秒抬起手指,虽未达到长按开启辅助选项,但0.4秒的触摸时间符合单击操作的预设指令,实现了功能图标的开启。
当用户在颠簸行驶的交通工具上观看视频文件时,视频软件程序的预设指令包括:单击任意图像位置切换播放/暂停、左右滑动快进和倒退播放内容、以及上下滑动以增加/减小声音,若用户没有对视频前进或倒退的需求,而因颠簸,手指在操控端误触摸,生成了左右滑动的触摸信号,因没有在任意位置静止达预设时长,未完成本控制方法中识别目标位置的操作,因此,此误触发的滑动触摸信号不被执行,视频文件正常播放。上下移动和某一位置的点击等无意愿的触摸信号也避免生成误触发的预设指令操作。
对于本实施例一,还需要说明的是:
第五、当手指触摸到智能手机的状态下,发生了触摸位置偏差,例如手指触摸到B位置,而不是用户的A目标位置。从受力角度来分析,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中,手指与智能手机之间实现了相互接触,形成相互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抵的状态,形成了稳定的相抵结构,手指从B位置,在保持触摸智能手机的稳定支撑状态下进行移动,朝向A目标位置滑动,这相比于手指在悬空状态下朝向A目标位置点靠近移动是极大地提高了稳定性的,能够实现手指稳定且准确地从B位置触摸滑动至A目标位置;
第六、现有技术中,对于某一图标,若触摸到此图标时,用户判断触摸位置错误,1、手指离开触摸屏,图标依预设指令被执行单击打开,需要关闭此不需要的程序;2、手指向上下左右滑动,系统执行上、下边栏的导入,或者左右界面的翻页等预设指令,需要冗余操作恢复到原位;3、手指保持静止触摸,相当于预设指令中的长按指令,图标开启辅助选项,需要手指触摸其它位置,进行冗余操作,以消除此图标的辅助选项。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若发生了对于触摸屏的误触摸情况下,需要进行包括上述内容的等等冗余的、补救性的操作,进而消除之前的误触摸,这必然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和效率的降低,应用本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方法,在发生了触摸位置偏差情况下,能够在预设时长内判别目标位置,给予用户更改和确认目标位置的机会,当然,如果用户没有要操作的对象,只是误触摸到操控端,那么直接离开即可。对于预设时长的设置,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反应能力和灵活性设置。由此,提高了操作精确性、便捷性,避免了补救操作和冗余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一具体情况中,触摸信号包括滑动触摸信号和静止触摸信号,即,持续触摸包括持续滑动触摸和持续静止触摸。实施例一中步骤S101的一种具体设置包括:接收操控端的滑动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在滑动触摸信号结束时确定的目标位置,与滑动触摸信号连续的静止触摸信号是否维持预设时长。如果是,执行S102;如果否,执行S103。
用户操作触控时的触摸位置不在目标位置,也不会直接触发非目标位置的界面元素对应的误操作,而只是在用户滑动触摸至目标位置,并在目标位置维持触摸预设时长后,针对目标位置对应的特定界面元素才依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相对应地,若初始触摸位置所对应的界面元素被用户判断为恰是所需操作的界面元素,即特定界面元素,则初始触摸位置便为目标位置,无需触摸滑动,保持在初始触摸位置达预设时长,即可实现后续的操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是基于实施例一基础上设置的控制方法。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二如图2所述。
S201: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执行S202和S203。
S202:根据触摸信号的实时的位置信息,在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S203: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操控端的目标位置维持预设时长。如果是,执行S204,如果否,执行S205。
S204: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光标对应于目标位置,且光标显示于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S205:结束操作。
本实施例二中,增加设置根据触摸信号的实时的位置信息,在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由此,对于实施例一中,关于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可具体为,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生成的对应于目标位置的光标恰显示在用户需要操作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位置。由此,以智能手机为基础举出两个具体应用:
应用一,智能手机的使用功能包括投屏功能,投屏状态下,智能手机自身的显示屏上的图像传输到投影仪或电视机等第三方的显示端显示,用户可以观看投影仪或电视机上的图像,然而,智能手机作为交互式的触摸控制设备,在需要触摸生成触摸信号以执行预设命令时,用户观看第三方显示端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触摸位置,用户需要停止观看第三方显示端上的图像,仍需观看智能手机,以此使手指准确触摸到智能手机的操控端上的目标位置,这失去了投屏图像进行观看的意义。本实施例二的应用一中,图像中添加了光标,在第三方的显示端图像中同样包括光标,也就是用户触摸在智能手机操控端的任意位置,生成的触发信号在图像中添加了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由此,用户能够无需观看智能手机,只是在观看第三方的显示端的图像情况下,手指对智能手机的操控端进行触摸操作,这种所谓的盲触摸并不会产生误操作,在触摸位置非目标位置情况下,按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方法,手指在操控端上移动调整触摸位置,对应随动的光标显示在第三方显示端的图像中,用户能够观看第三方显示端图像中的光标来控制手指在操控端的移动,进而在正确的目标位置执行预设指令。上文中论述,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包括操控端和显示端,通过本实施例二的设置,智能手机自身的显示端无需显示,便能够通过操控端和第三方的显示端实现交互触摸操作。这在使用投影仪或电视机投屏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操作便捷性,避免了用户观看第三方显示端图像和低头观看智能手机进行触摸操作之间切换。
进一步对应用一进行说明,智能手机的触控屏的显示屏各点分别对应于投屏图像帧的对应图像的一点。这使得用户在对触控屏,即对操控端触摸时,触控屏的触控范围与投屏图像帧,以及生成的图像点是一一对应的,虽然通过第三方显示端显示的影像幅面可能大于智能手机显示屏的幅面,但触摸位置点与显示位置点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得观看第三方显示端的图像过中进行操作极为便捷,在位置对应的同时,所添加光标的变换位置速度,即视觉上光标的移动速度也与操控端触摸位置的移动速度一致。特别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操控端受触摸时,光标在对应位置被添加,也就是光标被初始添加形成的位置和后续移动的轨迹和速度都与操控端被触摸的状态一致。由此,例如,某一界面元素位于投屏图像帧,即图像中的左上部区域,用户触摸操控端时,自然是有意识的朝向操控端的左上部初始触摸,光标并不是在触摸前已经保持存在的,而是随用户触摸在操控端左上部而同步出现在图像左上部,这使得用户准确定位到特定界面元素的操作便捷性高。对比来说,试想,若光标始终保持存在于图像的某位置,例如保持在投屏图像帧的右下部,且不是随用户触摸信号对应生成的,那么,用户需通过触摸操控端驱使光标从右下部移动至左上部,也就是说,用户需要触摸操作左上部位置的特定界面元素时,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光标位置,触摸操控板以驱使光标朝向特定界面元素移动,此操作是在对特定界面元素操作前的冗余驱动光标的附加操作,而本实施例二实施过程中,本质是用户直接朝向特定界面元素触摸,当判断触摸位置非目标位置时,进行调整位置的补偿操作。对比来说,对于已存在光标的附加冗余操作显然比本应用一提出的技术方案繁琐和操作便捷性低。
再试想,若光标的移动幅度并不是与触摸位置变换幅度一致的,那么,或许触摸位置从最左端移动至最右端,光标只从图像的最左端移动至中间位置,为了光标移动至最右端的特定界面元素位置,需要再次从操控端的左端向右移动触摸,但此第二次的操作触摸使得触摸信号与前次触摸信号中断,实施例二中提出的控制方法中断,操作失效;也或许,触摸操控端滑动很短的距离,光标已经在投屏图像帧中移动了较大的幅度,那么,为了使光标准确定位在特定界面元素的位置,需要细致、精确地控制触摸移动。上述试想的操作方式便捷性和准确性低。应当注意,应用一中,智能手机在某一时刻监测到操控端受到触摸并生成触摸信号后,即在当前时刻生成的投屏图像帧中添加光标;也就是,针对不同时刻的投屏图像帧,均会根据对应时刻生成的触摸信号坐标添加光标。还应当注意的是,光标的大小并不作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用户识别出触摸信号对应的投屏图像帧的界面元素即可。
应用二、能够触摸生成触摸信号的触摸板通常与显示屏结合为一体,构成智能手机的触摸屏。现将触摸板作为独立的部件,当然还结合信号传输部件和电能供给部件等常规部件,构成触摸信号生成和输出单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操控端。第三方的操控端的触摸信号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应用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方法,对触摸信号处理,由此,用户无需触摸智能手机自身的触摸屏,智能手机的显示端显示图像,图像中包括随动的光标,这样可以将智能手机安置在便于观看的位置,用户持第三方的操控端触摸操作,并保持观看智能手机的图像,通过图像中随动的光标来协调控制手指在第三方操控端的触摸移动。如此的结构设置,智能手机无需被用户手臂支撑,用户无需观看操控端,所以用户手臂可以位于任意舒适的身体姿态对第三方的操控端进行触摸操作,与此同时,智能手机能够不考虑被触摸操作的便捷性,而是安置在用户的目视前方的适当距离位置,保护了用户的视力且无需低头,保护了颈椎,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健康性和舒适性。上文中应用一在应用过程中也具有相同的提高使用健康性和舒适性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1、在用户理发等情况时应用,用户头部保持端正,手臂被围布围挡,根据应用一,在用户目视前方安置第三方的显示端供投屏图像使用,用户在围布内持智能手机操作;或根据应用二、将智能手机安置在目视前方,用户在围布内手持第三方的操控端对智能手机实现交互控制操作。这都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2、应用一和应用二的论述分别以智能手机为例,现有技术中,操控端与显示端制造为重合的一体结构,即触控屏,作为智能手机的组成结构。然而,在应用一中,应用第三方的显示端显示图像,则智能手机自身的触控屏无需显示图像,那么应用一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在自身不设置显示端的电子设备中,皆以图像输出方式在第三方的显示端显示,此类电子设备也符合应用一的论述,符合本申请保护范围;对于应用二,通过设置第三方的操控端生成触摸信号且输入至智能手机用于预设指令,对此,应用二可以应用在自身不设置操控端的电子设备,此类电子设备符合本申请保护范围。
3、应用一和应用二中,用户的操作方式都保持了对于智能手机触摸控制的操作习惯,含义包括:触摸控制的操控形式和执行预设命令的操控规则。
请注意,现有技术体系中,对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设置有鼠标、触摸板和键盘等外接输入设备,其中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配合按键使用,这些外接输入设备配合以WINDOWS(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桌面操作系统等。而智能手机等智能触控电子设备配置触摸屏作为触摸交互输入结构,配合以安卓系统和IOS(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移动操作系统等。两类电子设备硬件不同,更重要的是,两类电子设备各自设置的操控指令,即预设指令不同。以放大缩小图片为例,通常的触摸操作模式中,以两个手指触摸操控端并移动远离或靠近实现;而WINDOWS系统中,需要滚动鼠标滚轮或鼠标左键点击功能图标实现;再以上下拉动网页为例,触摸操作模式中,通常为单手指触摸且移动;WINDOWS系统中,需要鼠标滚轮,或长按左键并辅以移动鼠标,或对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滑动且合并左键的长按操作。也就是说两类电子设备的操控方式和预设指令,存在基础性和根源性的差异。本实施例二的各应用中,保持了触摸操作模式,避免了用户切换不同操作模式,应用一和应用二在实际使用中能够保持安卓及IOS等操作系统的预设指令操作模式。提高便捷性的同时,避免了操作复杂性,且避免了因硬件结构原理的差异导致的系统无法正常执行预设指令。因此说,鼠标、键盘以及配合按键实现使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与本实施例二中的操控端是完全不同的。本段内容主要论述实际应用中的硬件差异,这是与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施相辅相成的。当然,若在WINDOWS系统添加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增设相应的指令模块,以实现接收触摸板的触摸信号,并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方法控制,增加前置性的触摸定位规则,这也属于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应用于某类操作系统。
实施例三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三是基于实施例一基础上设置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三控制方法中,请参考图3,预设时长包括预设时长t1和预设时长t2,设置t1>t2;
S301: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执行S302。
S302: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t1。如果是,执行S303;如果否,执行S304。
S303:确认初始触摸位置为目标位置,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此特定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时长t1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S304:检测触摸信号是否消失,如果否,执行S305;如果是,执行S307。
S305: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初始触摸位置移动后的目标位置维持预设时长t2。如果是,执行S306;如果否,执行S307。
S306: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时长t2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
S307:不启动针对任何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指令。
本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在实施应用中,以平板电脑为例,用户触摸到平板电脑的操控端,当用户利用了预设时长t1判断所触摸的初始位置恰对应所需操作的目标位置情况下,用户保持触摸静止,预设时长t1之后实现按预设指令操作。当用户利用预设时长t1判断初始触摸到的位置非目标位置情况下,用户根据观察特定界面元素,并在预设时长t1内开始朝向目标位置触摸移动,在移动至用户意愿操作的实际目标位置,用户触摸静止,待预设时长t2后的操作。在初始触摸位置,需要用户进行判断位置的反应时间,而当用户判断初始触摸位置非目标位置,并进一步移动至所需的触摸位置,且停止移动保持静止的情况下,移动后的静止代表用户已经完成了触摸位置的调整,且静止本身代表了用户确认的性质。由此,用户初始触摸时需观察、判断、反应和决定移动的时间更多,因此预设时长t1,这里的更多,是相比于用户触摸移动后的静止确认所需时间而言的,即预设时长t2。因此设置初始触摸位置的预设时长t1大于移动至正确目标位置后的静止预设时长t2。例如,t1设置为0.5秒,t2设置为0.3秒。
通过步骤304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本质,是在触摸信号被预设指令执行之前,使用户确认所需触摸的目标位置,在识别到用户的意愿,即定位到准确的目标位置后,将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执行预设指令操作。而如果在本申请中的操作方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终止,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为触摸信号消失,那么操作方法的识别过程终止,触摸信号消失也当然无法发生对预设指令的误操作。
通过本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在用户移动至目标位置后,能够更高效的完成触摸操作,同时保持了初始触摸时正常判断触摸位置的能力。请注意,步骤S302中,判断在初始触摸位置是否停留了t1时间,如果停留了t1时间,执行S303步骤,初始触摸位置即为目标位置;在步骤S305中,触摸信号在移动后的某一位置停留了t2时长时,所停留的位置被识别为目标位置,根据步骤的逻辑,能够明确判断出S303中确定的、以初始触摸位置作为的目标位置与S305中的目标位置非同一位置。当然,若用户自初始触摸位置起,移动后回归至初始触摸位置,那么在位置上来说,移动后的位置与初始触摸位置为同一位置,但从本质意义来说,移动后回归到初始触摸位置并停留,代表了用户是判别且移动后停留在目标位置,只是恰与初始触摸位置坐标一致而已,因此,对于移动后停留确定的目标位置,需维持较短的t2预设时长即可判别出用户的操作意愿,这与在初始触摸位置给予用户较长的t1预设时长的判断时间在性质上是区别的。
现以手写输入法输入汉字为例论述实施例三的应用,对于老年人和特殊人士,准确协调控制身体能力低,在平板电脑的操控端手写方式输入汉字时,输入汉字“十”,在输入完成“一”笔画后,根据手写输入的预设规则,在2秒内等待输入下一笔画,若2秒内未接收到新的笔画触摸信号,手写输入法识别所输入的“一”,则识别为汉字一被记录,这不符合用户输入汉字十的操作需求。应用本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在输入笔画“一”后,手指从“一”的右端抬起,并抬起后迅速落下至任意位置,比如仍落在笔画“一”的右端,此再次落下的触摸为新一次的操作方法应用,用户手指保持触摸且移动至笔画“1”的顶部位置,静止,达t2时间后,开始完成笔画“1”的输入。对此,手指从“一”右端抬起且再次落下,并触摸移动至“1”顶部位置。这一过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输入操作:手指在“一”右端抬起,悬空移动至“1”顶部位置,落下且触摸“1”顶部位置。相对比,二者都包括了从笔画“一”右端的抬起、移动和再次落下的三个动作,只是本控制方法中的移动为触摸移动,而落下为落在了“一”的右端。现有技术常规操作方式为悬空移动,因此,包含的动作步骤相同,操作效率一致。本实施例三中,触摸移动至“1”顶部位置,所需静止的预设时长t2相比于初始触摸位置所需的预设时长t1短,例如t2为0.2秒,所以在笔画“1”顶部静止短时长的t2后便能够实现“笔画触摸信号”被输入识别,根据输入法的预设指令,能够避免超出2秒的、笔画“一”被错误记录为汉字一。进而完成汉字十输入,符合汉字笔画输入法的预设指令规则。同时,输入汉字时,应用本控制方法,还避免了触摸位置的错误,导致的识别输入错别字,提高输入准确性。本段论述的汉字输入,对于上文中应用一和应用二同样适用,在图像中添加光标,通过第三方显示端显示,或通过第三方操控端触摸操作,通过光标位置的指示,实现汉字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预设时长,特别是预设时长t2,t2应大于0,因预设时长的含义是在触摸位置静止达到的时间,此时间供用户判断位置,也供控制方法识别用户位置意愿。从实际电子设备的原理来说,操控端受到触摸生成触摸信号,这种触摸是在此位置形成触发,而预设时长为0的含义是在此位置的静止触摸时间为0,代表未在此位置触摸生产触摸信号,这没有实际的意义,且不符合电子设备应用原理。
实施例四
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401: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记录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执行S402。
对于首次的触摸信号在目标位置消失,必然是触摸移动到了目标位置后的触摸离开,触摸信号在目标位置生成后的消失。而不是未达到目标位置。目标位置的含义在上文已论述,其本质是用户意愿操作的位置,用户移动至意愿操作的位置后,触摸消失,此消失触摸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被记录。
S402:检测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如果是,执行S403;如果否,执行S404。
S403: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后续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S404:不启动针对任何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指令。
对于目标位置与显示端的特定界面元素相对应的论述,请参考上文中各实施例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后续的触摸操作和首次的触摸操作,在命名上的区分,在于其二者之间间隔了预设时间内,触摸消失,触摸信号消失。对于操作端触摸生成的触摸信号,包括了触摸信号触发生成状态和未触摸的无触摸信号状态,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中,以静止的预设时长保持触发信号有的状态作为控制方法识别用户操作意愿和目标位置的识别方式。本实施例四中,以触摸信号消失起的无触摸信号状态,且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恢复为触摸信号有的状态作为操控方法中的识别操作意愿和目标位置的识别方式。对于后续的触摸信号,其包括两重属性,一方面作为本控制方法的组成部分,识别了用户的操作意愿,且将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位置识别为用户要操作的目标位置;另一方面,后续的触摸信号控制预设指令操作,对后续触摸信号不做限定,比如单击、滑动、静止长按和扫动等,用户以系统的预设指令对应操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不做限定。请注意,实施例一中关于“执行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也同此理,不做限定。
另外,对于步骤S401中所记录的目标位置,其本质是作为备用的、待确认的目标位置,步骤S401中将其直接称为目标位置旨在易于对技术方法的逻辑理解,在完成本控制方法识别情况下,在步骤S403中得到应用。而在未完成控制方法执行的情况下,此备用的目标位置失效,步骤S404结束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删除目标位置的位置信息,当然,也可保持记录,并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四提出的控制方法基础上,设置首次的触摸信号具体为滑动触摸信号。
步骤S401可具体设置为:接收操控端首次的滑动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记录首次的滑动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执行S402。
具体设置含义为,用户触摸操控端,滑动至意愿操作的目标位置后,无需等待,立刻离开触摸,按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执行步骤S402,这使得操作效率高。如上文所述,在移动至目标位置情况下,形成触摸,用户无需在目标位置静止停留,当然,根据动作反映速度的不同,不同用户在目标位置触发的实际时间会有不同,这不必理解为在目标位置的静止停留,记录的是滑动触摸信号消失的位置。另外,用户操作过程中,也可以在滑动至目标位置停留任意长的时间,比如考虑更改需要操作的目标位置,或等待操作时机等,离开时所记录的目标位置为静止触摸信号消失的位置;用户也可以触摸到操控端后不产生滑动,初始触摸位置恰为目标位置,则在初始触摸位置不滑动也不做停留,立刻离开,完成首次的触摸即可;也可在初始触摸位置停留任意长时间,之后离开使触摸信号消失,或进行滑动等等,这些首次的触摸操作行为不做限制,不影响实施例四提供的操作方法的实施。
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另一具体设置中:
步骤S402可具体设置为:检测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如果是,执行S403;如果否,执行S404。
通过对S402的具体设置,需要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触摸信号的初始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即首次触摸离开时的所记录的位置,这使得用户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操作。在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进一步限定了步骤S402的应用过程中,避免了首次的触摸为误触摸,恰好第二次的触摸又为误触摸,而首次的误触摸和第二次的误触摸又在间隔预设时间内发生,这将导致预设指令的误操作。因此,对于S402进一步具体限定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准确性和便捷性。
对于检测后续的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实际执行过程中,在首次的触摸离开后,预设时长内,后续再次触摸到同一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抬起后再次触摸同一位置,相比于朝向某位置靠近触摸的独立单次动作具有本质区别,因为,1、手指自所触摸位置抬起后的再次触摸同位置,手指无需抬起过远的距离,在抬起较短距离和较短时间内便再次触碰同一位置,这能够大概率的保证触摸准确性。2、我们都知道,在用斧子劈木柴,或用锤子钉钉子的操作过程中,常为了操作位置准确,先用斧子对齐触碰到木柴的预劈位置,之后抬起斧子再次落下,实现准确位置的劈柴操作。同理,先用锤子触碰到钉子顶部,相当于瞄准操作,之后抬起锤子再次落下,实现准确位置的钉钉子操作。这都说明了手指自首次触摸抬起后再次触碰同一位置能够大概率的实现准确触摸。
实施例五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五是基于实施例四基础上设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501: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记录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执行S502和S503。
S502:根据首次的触摸信号的实时位置信息,在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S503:检测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如果是,执行S504,如果否,执行S505。
S504: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光标对应于目标位置,且光标显示于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后续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S505:结束操作。
实施例五中的步骤S504中,对于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光标对应于目标位置,且光标显示于特定界面元素,其含义为,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前,对应于触摸信号的存在位置,在相应的显示端图像中添加光标,用户观看光标的实时位置,从而控制手指在操控端的触摸位置移动,当用户观察到光标移动至所需操作的界面元素位置,此界面元素被定义为特定界面元素,则控制手指停止移动,此时的触摸信号位于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的操控端位置,即为待识别确认的目标位置。也就是说,触摸位置、光标与界面元素三者间对应一致,因此,目标位置、光标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一致。
首次的触摸信号通过图像中的光标,起到以光标引导用户移动触摸位置的作用。在接收到后续的触摸信号情况下,本控制方法已完成对目标位置的识别,因此,后续的触摸信号是否生成对应的光标,生成的光标为原光标,还是改变光标的图案以起到其它提示功能,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具体执行中,可以在上文中实施例二提出的应用一及应用二中,将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替换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实现应用一及应用二的使用。体现的有益效果一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多种控制装置,多种控制装置均可应用在智能触控电子设备中,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控制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方法相似,因此控制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实施例六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包括接收与检测模块11和执行模块12。
接收与检测模块11用于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触摸信号是否在操控端的目标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执行模块12用于在接收与检测模块11接收到操控端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到触摸信号在目标位置维持至少预设时长时,根据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实施例六的一个具体应用中,前述的触摸信号包括滑动触摸信号和静止触摸信号;接收与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操控端的滑动触摸信号,以及检测在滑动触摸信号结束时确定的目标位置,与滑动触摸信号连续的静止触摸信号是否维持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在用户触摸操作过程中,由用户的意愿选定的图像中的界面元素作为特定界面元素,关联地,与特定界面元素对应的、操控端的相关位置为操作的目标位置,在用户触摸操控端状态下,用户判断识别所触摸的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并可通过移动改变触摸位置,在移动至目标位置状态下,用户通过静止触摸达预设时长,使控制装置识别用户的操作意愿,即目标位置,且将用户预设时长后的触摸产生的触摸信号按预设指令执行操作。本控制装置的应用避免了误触发,提高了操作准确性和便捷性。
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限定: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当初始触摸位置与目标位置为同一位置,设预设时长为t1;当初始触摸位置与目标位置非同一位置,设预设时长为t2;设置t1>t2;
接收与检测模块11还用于,检测初始触摸位置与目标位置是否为同一位置;
执行模块12具体用于,当初始触摸位置与目标位置为同一位置,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t1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以及,
当初始触摸位置与目标位置非同一位置,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t2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信号的实时的位置信息,在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由此,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光标对应于目标位置,且光标显示于特定界面元素。通过根据触摸信号在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光标,能够实现应用第三方的显示端显示图像,用户观看第三方显示端的图像的同时对操控端进行触摸操作,且无需观看操控端。另外,还可通过第三方的操控端触摸生成触摸信号,以定位并操控目标位置的预设指令,同理地,无需观看第三方的操控端的触摸位置。
实施例七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七提供另一种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包括如图7所示的接收模块21、检测模块22和执行模块23。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记录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以及,用于接收后续的触摸信号;
检测模块22,用于检测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
执行模块23,用于在检测模块22检测到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根据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后续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实施例七技术方案的应用能够与实施例六技术方案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能够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限定:首次的触摸信号为滑动触摸信号;
接收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操控端首次的滑动触摸信号,以及记录首次的滑动触摸信号消失的目标位置。
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限定:
检测模块22具体用于检测在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目标位置;
执行模块23具体用于,在检测模块22检测到首次的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到后续的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为目标位置,则针对特定界面元素,执行后续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首次的触摸信号的实时的位置信息,在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由此,触摸信号位于目标位置,光标对应于目标位置,且光标显示于特定界面元素。
除了提供前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各实施例外,本申请还提供实现前述各个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实施例,以及存储实现前述方法程序的存储介质。
实施例八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30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操控端33,显示端34。其中,存储器32和处理器31二者电性连接;操控端33和显示端34也与处理器31电性连接;操控端33与显示端34重合设置,即为触摸屏。
实际应用中,存储器32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还可以是计算机设备领域已知的其他存储器。
在一个应用中,处理器31可以加载存储在存储器32或者其他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设备存储的程序,并根据接收到的操控端33生成的信号,并通过显示端34显示,实现前文提及的各控制方法。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除了前述的处理器31、存储器32、操控端33和显示端34外,还可以包括扬声器35。
此外,电子设备还应当包括电源36;在需要与外界通信的情况,电子设备还应包括实现和其他设备联系的通信模块37。
实施例九
图9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实施例九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显示端44和通信模块45。
与实施例八相比,受触摸生成触摸信号的操控端应用电子设备以外的第三方操控端43。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45与第三方操控端43通信,实现触摸信号的传输,例如通过蓝牙技术等无线传输,或通信电缆等有线传输。
在一个应用中,处理器41可以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2或者其他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设备存储的程序,并根据通信模块45接收到的第三方操控端43生成的触摸信号,并通过显示端44显示,实现前文提及的包括光标的控制方法。
实施例十
图10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实施例十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操控端53和通信模块55。
与实施例八相比,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端应用第三方显示端54。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块55与第三方显示端54通信,实现图像信号传输,例如通过蓝牙、WLAN(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等无线传输,或通信电缆等有线传输。将电子设备生成的图像通过通信模块55传输至第三方显示端54显示。
在一个应用中,处理器51可以加载存储在存储器52或者其他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设备存储的程序,并通过通信模块55将预显示的图像发送至第三方显示端54显示,实现前文提及的包括光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并且在执行上述方法时可以达到前述的效果。
在上述提供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显示系统的实施例。
实施例十一
实施例十一提供一种显示系统的实施例,显示系统包括实施例九中的电子设备和第三方操控端,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存储器和处理器,电子设备能够接收第三方操控端的触摸信号。由电子设备和第三方操控端组合构成了显示系统。
实施例十二
实施例十二提供另一种显示系统的实施例,显示系统包括实施例十中的电子设备和第三方显示端,电子设备包括操控端、存储器和处理器,且电子设备能够向第三方显示端传输图像。由电子设备和第三方显示端组合构成了显示系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且对于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停留位置,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至少所述预设时长,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所述停留位置对应于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界面元素,包括:所述触摸信号位于所述停留位置,所述光标对应于所述停留位置,且所述光标显示于所述界面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且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1,所述初始触摸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且在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2,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所述t1>所述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时间,和,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
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
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目标位置。
5.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记录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消失位置;
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
如果检测到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包括:
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与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操控端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且对于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停留位置,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接收到所述操控端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停留位置维持至少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所述预设时长之后的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所述停留位置对应于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包括:
所述触摸信号位于所述停留位置,所述光标对应于所述停留位置,且所述光标显示于所述界面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信号的位置信息包括初始触摸位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且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1,所述初始触摸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且在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设所述预设时长为t2,所述变换后的停留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所述t1>所述t2;
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是否发生变换;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未发生变换,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执行所述t1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以及,
当所述位置信息自所述初始触摸位置发生变换,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执行所述t2之后的触摸信号对应的预设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时间,和,检测所述触摸信号是否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初始触摸位置维持预设时长;
所述接收与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之后,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以及,
执行所述反应时间的计时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触摸信号保持存在且在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维持所述预设时长;
所述位置信息未发生变换的所述初始触摸位置,或,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所述停留位置识别为所述目标位置。
12.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操控端首次的触摸信号,所述触摸信号包括能够变换的位置信息,检测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是否保持存在,记录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在所述位置信息发生变换后的消失位置,以及,用于接收后续的触摸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对应于显示端的图像中特定界面元素,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具体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触摸信号,且检测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是否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消失起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操控端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且检测到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初始触摸位置为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所述消失位置,所述消失位置识别为所述操控端的目标位置,则针对所述特定界面元素,后续的所述触摸信号用于执行对应的预设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标添加模块,用于根据首次的所述触摸信号的实时的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端的图像中添加对应位置的、随动的光标。
15.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操控端和所述显示端,所述操控端和所述显示端重合设置。
16.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显示端,且能够接收第三方的操控端的所述触摸信号。
17.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执行预设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方法指令,所述方法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操控端,且能够输出图像至第三方的显示端。
18.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三方的显示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操控端、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的所述显示端用于显示图像。
19.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三方的操控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接收第三方的所述操控端的触摸信号。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51309 | 2019-10-31 | ||
CN2019110513092 | 2019-10-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48845A CN112748845A (zh) | 2021-05-04 |
CN112748845B true CN112748845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564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4220.3A Active CN112748845B (zh) | 2019-10-31 | 2020-06-05 |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488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1749B (zh) * | 2021-08-27 | 2024-06-25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光标位置更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5990A (zh) * | 2010-04-28 | 2010-09-0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点定位方法、系统及触摸屏设备 |
CN102880328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中点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3677556A (zh) * | 2012-09-24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快速定位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461265A (zh) * | 2013-09-12 | 2015-03-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操作的响应方法和装置 |
CN106201292A (zh) * | 2015-04-29 | 2016-12-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防误触方法和装置 |
CN1074026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触发操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5714B (zh) * | 2014-06-24 | 2017-05-03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触摸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6354378B (zh) * | 2015-07-13 | 2019-11-1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选中多个目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677184A (zh) * | 2016-01-11 | 2016-06-15 | 福州市马尾区朱雀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对象的方法 |
CN106201070B (zh) * | 2016-06-29 | 2019-05-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10504220.3A patent/CN1127488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5990A (zh) * | 2010-04-28 | 2010-09-0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点定位方法、系统及触摸屏设备 |
CN102880328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中点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3677556A (zh) * | 2012-09-24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快速定位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461265A (zh) * | 2013-09-12 | 2015-03-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操作的响应方法和装置 |
CN106201292A (zh) * | 2015-04-29 | 2016-12-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防误触方法和装置 |
CN1074026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触发操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48845A (zh)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69575B2 (en) |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wireless pair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and displaying statu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eripheral devices | |
US11132063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ly performing work based on input content in extended work space | |
EP252527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put in mobile terminal | |
US10613739B2 (en)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devices in an accessibility mode | |
US11112959B2 (en) | Linking multiple windows in a user interface display | |
CN111488111A (zh) | 虚拟计算机键盘 | |
WO2007053116A1 (en) | Virtual interface system | |
US10353550B2 (en)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edia playback in an accessibility mode | |
US20150054741A1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US20200379946A1 (en)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igrating data to a first device during a new device set-up workflow | |
EP3187977A1 (en) | System for gaze interaction | |
CN102023798A (zh) | 触控面板上使用手势进行切换多计算机切换端口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434732A (zh) | 虚拟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EP282456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display lag of soft keyboard presses | |
CN112748845B (zh) |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系统 | |
US9940900B2 (en) | Peripher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CN107977180A (zh) | 用于使得低视力用户能够与触敏副显示器进行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677356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168007A (zh) | 电子设备及其交互方法、可读介质 | |
Guesgen et al. | Gestural control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the physically impaired | |
CN109710156A (zh) |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102090443B1 (ko) | 터치 제어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 |
KR20160103381A (ko) | 손동작 기반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문자 입력 방법 | |
CN104331247A (zh) | 一种图标自动感应用户意图的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