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0790B -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0790B
CN112740790B CN201980059450.9A CN201980059450A CN112740790B CN 112740790 B CN112740790 B CN 112740790B CN 201980059450 A CN201980059450 A CN 201980059450A CN 112740790 B CN112740790 B CN 112740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side chain
access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94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0790A (zh
Inventor
雷艺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America LLC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America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America LLC filed Critical Tencent America LLC
Priority to CN2023109617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2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0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0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2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e.g.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从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该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获取第二侧链控制信息,并且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 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14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SIDELINK RESOURCE CONTROL”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601,092号的优先权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27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OF CROSS-RAT SIDELINK RESOURCECONTROL BETWEEN EPS AND 5GS”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772,062号的优先权权益。在先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链资源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总体上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的目的。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以及在提交时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没有被视为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所描述的工作的范围内,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均未明确或隐含地承认为相对于本公开内容的现有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例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和广播。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不同电信标准的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共存。例如,也被称为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的新无线电(new radio,NR)是超越也被称为第四代(the forth generation,4G)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在新一代网络部署期间,NR可以与LTE共存。
在相关技术中,如何实现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如NR技术和LTE技术共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接着,获取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电路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进行操作。处理电路从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然后,处理电路获取第二侧链控制信息,并且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技术,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
在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与基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以获取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功能服务器获取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处理电路与另一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以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另一无线通信系统。另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二用户设备,以使得第二用户设备能够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服务器系统。AF服务器系统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具体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和提供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模块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侧链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第一网络接收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然后,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与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协作;接着,使用应用层中的信道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E-UTRA技术和NR技术中的一个,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E-UTRA技术和NR技术中的另一个。
在实施方式中,从基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第二网络接收第二侧链控制信息。使用应用层中的信道将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以配置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示例中,还可以对要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发送的消息中的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进行加密。
本公开的各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中进行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与第一网络建立无线电连接。第一用户设备搜索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网络发送侧链控制请求,该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然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携载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的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信号。在示例中,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源自第二网络。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作为示例提出的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场景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协作(coordination)过程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协作过程的另一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协作过程的另一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协作过程的另一示例;
图6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处理示例的另一流程图;
图8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跨RAT无线通信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跨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场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技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电资源控制技术用于控制侧链无线电资源,以无需经过基站而直接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用户数据的无线通信,例如车辆对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车辆对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通信、车辆对设备(vehicle-to-device,V2D)通信、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通信、手机对手机通信、设备对设备(device-to-device,D2D)无线通信等。虽然在本公开中将V2V无线通信用作示例,但是可以适当地修改示例以用于其他侧链通信场景,例如车辆对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V2P通信、V2D通信、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通信、手机对手机通信等。
在跨RAT场景中,将两个车辆分别连接到具有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两个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车辆连接到基于LTE技术部署的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中,并且第二车辆连接到基于NR技术部署的5G系统(5Gsystem,5GS)中。在一些示例中,EPS被部署有用于空中接口的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packet core,EPC)网络和E-UTRA网络。5GS部署有用于空中接口的5G核心(5G core,5GC)网络和5G接入网络。为了无需经过基站而在两个车辆之间直接进行用户数据的侧链通信,在一些示例中执行在EPS和5GS上的侧链资源控制的协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应用服务器系统来进行侧链资源控制的协作。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的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图。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分别连接至两个核心网络的两个接入网络。执行在两个核心网络上的协作以进行侧链资源控制,以实现两个用户设备(例如分别连接至两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两个车辆)之间的侧链通信。
具体地,在图1的示例中,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子系统110和第二子系统14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系统110是基于LTE技术配置的EPS,以及第二子系统140是基于NR技术配置的5GS。例如,EPS包括用于空中接口的EPC网络120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130,以及5GS包括用于空中接口的5GC网络150和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network,NG-RAN)160。注意,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其他合适的子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系统170等。第一子系统110、第二子系统140和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通过因特网等适当地连接,以实现子系统之间的控制信号和/或数据的通信。
E-UTRAN13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基站,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使用LTE技术与用户设备进行空中对接,并且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控制面和用户面。E-UTRAN130中的基站通常是与用户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被称为其他合适的术语,例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 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接入点等。
NG-RAN16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基站,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使用NR技术与用户设备进行空中对接,并且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控制面和用户面。NG-RAN160中的基站通常是与用户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被称为其他合适的术语,例如下一代节点-B(nextgeneration node B,gNB)、基站收发器系统、接入点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第一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80和第二UE 190分别连接到EPS和5GS中。例如,第一UE 180经由E-UTRAN130与EPC网络120连接,以及第二UE190经由NG-RAN160与5GC网络150连接。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UE 180经由eNB 131连接到EPS中,以及第二UE 190经由gNB 161连接到5GS中。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可以直接经由侧链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经过基站。在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并且可以基于跨RAT无线通信中的EPS和5GS的协作而直接通过LTE侧链或NR侧链进行通信。在另一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并且第二UE 19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二者,并且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可以基于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EPS和5GS的协作直接通过LTE侧链进行通信。在另一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二者,并且第二UE 190支持NR技术,并且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可以基于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EPS和5GS的协作直接通过NR侧链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EPS和5GS的协作可以通过第三方例如应用服务器系统170等。
注意,在图1的示例中,LTE技术中的无线信号用细虚线示出,而NR技术中的无线信号用粗虚线示出。
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并且可以被称为其他合适的术语,例如移动站、用户终端、无线设备等。下面的描述使用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作为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的示例,并且可以修改该描述以适合于其他设备。
EPC网络120包括各种网络元件。在一些示例中,EPC网络120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22、服务网关(未示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network,PDN)网关(未示出)以及一些其他网络元件例如车辆对一切控制功能(V2Xcontrol function,V2X CF)121等。
注意,在示例中,EPC网络120中的每个网络元件可以被实现为电路(例如,处理电路、存储器电路、输入/输出电路等)或者可以被实现为基于软件指令进行操作的处理器。在另一示例中,网络元件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多个服务器的服务器系统。多个服务器可以被设置在一个位置或可以被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并且被连接以一起工作,从而对于例如用户设备而言看起来像是单个服务器。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一个物理部件来实现多个网络元件。
服务网关和PDN网关被配置用于处理用户面,例如用户设备与EPS的外部网络之间的传输数据业务。服务网关是E-UTRAN130与EPC网络120之间的互连点。在示例中,服务网关通过路由输入和输出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PDN网关是EPC网络120与外部IP网络之间的互连点。例如,PDN网关将分组路由至分组数据网络以及从分组数据网络路由分组。
在一些示例中,MME 122被配置用于处理控制面。例如,MME 122处理用于接入E-UTRAN130的与移动性和安全性有关的信令。
注意,在一些示例中,MME 122和服务网关被组合成用于执行这两个功能的网络元件。
V2X CF 121是用于在网络中管理V2X相关服务的网络元件。在示例中,V2X CF121辅助网络关系动作,例如向用户设备(例如,车辆、终端设备、智能电话等)提供使用V2X通信所必需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5GC网络150包括用于提供服务的各种服务功能。在一些示例中,5GC网络150包括核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152、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151、用户面功能(userplane function,UPF)(未示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未示出)以及一些其他服务功能等。在示例中,应用功能AF被实现为运营商网络的一部分,并且因此在5GC网络150中。在另一示例中,AF在第三方的域中实现,例如在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在用户设备等中实现。图1示出了应用服务器系统170包括AF 171。
注意,在示例中,5GC网络150中的每个功能可以在电路(例如,处理电路、存储器电路、输入/输出电路等)中实现,或者可以被实现为基于软件指令进行操作的处理器。在另一示例中,功能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多个服务器的服务器系统。多个服务器可以设置在一个位置或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并且被连接以一起工作,从而对于外部部件例如用户设备而言看起来像是单个服务器。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一个物理部件来执行多种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UPF组合LTE技术中的服务网关和PDN网关的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AMF 152从用户设备接收与连接和会话有关的信息,并且负责处理连接和移动性管理任务。注意,与会话管理有关的消息被转发至SMF,并由SMF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PCF 151提供用于控制面功能的策略规则,例如网络切片、漫游和移动性管理。此外,PCF 151可以访问用于策略决策的订阅信息,并且支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在示例中,PCF 151可以提供侧链(sidelink,SL)资源策略和配置参数。注意,在另一示例中,可以由5GC网络150中的其他合适的功能来提供侧链资源策略和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使用由核心网络提供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来进行侧链通信。例如,V2X CF 121可以提供用于配置用于V2X通信的LTE侧链的V2X策略和参数;以及PCF 151可以提供用于配置用于V2X通信的NR侧链的V2X策略和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EPC网络120和5GC网络150进行协作以提供合适的V2X策略和参数,以实现关于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侧链通信的跨RAT无线电资源控制。图2和图3示出了用于跨RAT侧链控制的一些协作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提供合适的V2X策略和参数的EPC网络120和5GC网络150的协作通过AF 171进行。在示例中,应用服务器系统170是提供V2X通信服务的车辆应用服务器系统。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用于跨RAT侧链控制的一些协作过程。注意,应用服务器系统17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可以设置在一个位置,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并适当地连接。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协作过程200的示例。协作过程200使得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能够向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提供有效V2X策略和参数以用于配置侧链通信。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并且第二UE 190支持NR技术。
在S205处,第一UE 180与eNB 131建立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并且连接至EPS中。
在S210处,第二UE 190与gNB 16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5GS中。注意,S205和S210可以同时发生或以不同的顺序发生。
在S22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分别执行V2X应用。在示例中,第一UE 18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discovery process)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二UE 190。在另一示例中,第二UE 19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一UE 180。注意,在本公开内容中,搜索处理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搜索处理,例如应用内搜索处理、独立于应用的搜索处理等。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均支持NR技术,并且确定NR技术用于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侧链通信。
在S225处,第一UE 180检查在第一UE 180处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一UE 18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一UE 180向EPC网络12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MME 122接收该请求。
在S230处,第二UE 190检查在第二UE 190处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二UE 19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二UE 190向5GC网络15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AMF 152接收该请求。
在S240处,5GC网络150获得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在示例中,PCF 151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MF152。注意,在另一示例中,可以从其他合适的网络功能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MF 152。
在S250中,EPC网络120和5GC网络150对跨RAT侧链资源控制进行协作。在示例中,MME 122和AMF 152利用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PDN网关、UPF以及EPS与5GS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例如,AMF 152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MME 122。
在S255处,EPC网络120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在示例中,MME 122经由eNB 131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然后,eNB 131与第一UE 180之间的空中接口使用LTE技术携载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
在S260处,5GC网络150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在示例中,AMF 152经由gNB 161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然后,gNB 161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空中接口使用NR技术携载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
注意,S255和S260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S250之前并且在S240之后执行S260。
在S27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均具有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因此可以以NR技术建立侧链通信以在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用户面中发送数据而无需经过基站。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协作过程300的示例。协作过程300使得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能够向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提供有效V2X策略和参数以进行侧链通信。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并且第二UE 19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二者。
在S305处,第一UE 180与eNB 13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EPS中。
在S310处,第二UE 190与gNB 16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5GS中。注意,S305和S310可以同时发生或以不同的顺序发生。
在S32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分别执行V2X应用。在示例中,第一UE 18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二UE 190。在另一示例中,第二UE 19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一UE 180。注意,在本公开内容中,搜索处理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搜索处理,例如应用内搜索处理、独立于应用的搜索处理等。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均支持LTE技术,并且确定LTE技术用于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侧链通信。
在S325处,第一UE 180检查在第一UE 180处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一UE 18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一UE 180向EPC网络12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MME 122接收该请求。
在S330处,第二UE 190检查在第二UE 190处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二UE 19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二UE 190向5GC网络15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AMF 152接收该请求。
在S340处,EPC网络120获得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在示例中,V2X CF121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MME122。
在S350处,EPC网络120和5GC网络150对跨RAT侧链资源控制进行协作。在示例中,MME 122和AMF 152利用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PDN网关、UPF以及EPS与5GS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在示例中,MME 122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MF 152。
在S355处,EPC网络120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在示例中,MME 122经由eNB 131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然后,eNB 131与第一UE 180之间的空中接口使用LTE技术携载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
在S360处,5GC网络150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在示例中,AMF 152经由gNB 161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然后,gNB 161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空中接口使用NR技术携载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
注意,S355和S360可以同时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在另一示例中,在S350之前并且在S340之后执行S355。
在S37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均具有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因此可以以LTE技术建立侧链通信以在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用户面中发送数据而无需经过基站。
注意,在另一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二者。在搜索步骤期间,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之一可以确定用于侧链通信的技术。当确定NR技术用于侧链通信时,协作过程类似于协作过程200;以及当确定LTE技术用于侧链通信时,协作过程类似于协作过程300。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协作过程400的示例。协作过程400使得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能够向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提供有效V2X策略和参数以进行侧链通信。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二者,并且第二UE 190支持NR技术。
在S405处,第一UE 180与eNB 13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EPS中。
在S410处,第二UE 190与gNB 16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5GS中。注意,S505和S510可以同时发生或以不同的顺序发生。
在S42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分别执行V2X应用。例如,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与应用服务器系统170连接并且执行由AF 171提供的功能。在示例中,第一UE 18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二UE 190。在另一示例中,第二UE 19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一UE 180。注意,在本公开内容中,搜索处理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搜索处理,例如应用内搜索处理、独立于应用的搜索处理等。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支持NR技术,并且确定NR技术用于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侧链通信。
在S425处,第一UE 180检查在第一UE 180处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一UE 18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一UE 180向EPC网络12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MME 122接收该请求。
在S430处,第二UE 190检查在第二UE 190处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二UE 19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二UE 190向5GC网络15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AMF 152接收该请求。
在S440处,5GC网络150获得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并且将其提供至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的AF 171。在示例中,PCF 151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MF 152。AMF 152与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PDN网关以及5GS与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以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F 1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EPC网络120获得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并且将其提供至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的AF 171。在示例中,V2X CF 121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MME 122。MME 122与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UPN以及EPS与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以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F 171。
在S455处,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在示例中,在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与第一UE 180之间建立应用层中的信道,并且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被包括在消息中并且经由该信道从AF 171提供至第一UE180。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对该消息适当地使用加密和认证技术。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应用服务器系统170还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
在S460处,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在示例中,在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与第二UE 190之间建立应用层中的信道,并且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被包括在消息中并且经由该信道从AF 171提供至第二UE190。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对该消息适当地使用加密和认证技术。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
注意,S455和S460可以同时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在S47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具有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并且因此可以以NR技术建立侧链通信以在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用户面中发送数据而无需经过基站。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协作过程500的示例。协作过程500使得跨RAT无线通信系统100能够向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提供有效V2X策略和参数以进行侧链通信。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UE 180支持LTE技术,并且第二UE190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
在S505处,第一UE 180与eNB 13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EPS中。
在S510处,第二UE 190与gNB 161建立RRC连接并且连接至5GS中。注意,S505和S510可以同时发生或以不同的顺序发生。
在S52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分别执行V2X应用。在示例中,第一UE 18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二UE 190。在另一示例中,第二UE 190执行合适的搜索处理以找到附近的用于侧链通信的第一UE 180。注意,在本公开内容中,搜索处理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搜索处理,例如应用内搜索处理、独立于应用的搜索处理等。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支持LTE技术,并且确定LTE技术用于第一UE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侧链通信。
在S525处,第一UE 180检查在第一UE 180处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一UE 18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一UE 180向EPC网络12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MME 122接收该请求。
在S530处,第二UE 190检查在第二UE 190处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是否可用。当第二UE 190不具有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时,第二UE 190向5GC网络150发送请求。在示例中,AMF 152接收该请求。
在S540处,EPC网络120获得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并且将其提供至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的AF 171。在示例中,V2X CF 121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MME 122。MME 122与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UPN以及EPS与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以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F 1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5GC网络150获得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并且将其提供至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的AF 171。在示例中,PCF 151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MF 152。AMF 152与合适的接口例如经由PDN网关以及5GS与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之间的连接进行交互,以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AF 171。
在S555处,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在示例中,在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与第一UE 180之间建立应用层中的信道,并且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被包括在消息中并且经由该信道从AF 171提供至第一UE180。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对该消息适当地使用加密和认证技术。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一UE 180。
在S560处,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在示例中,在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与第二UE 190之间建立应用层中的信道,并且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被包括在消息中并且经由该信道从AF 171提供至第二UE190。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对该消息适当地使用加密和认证技术。注意,在一些示例中,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例如在应用层中将用于NR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提供至第二UE 190。
注意,S555和S560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在S570处,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具有用于LTE技术的有效V2X策略和参数,因此可以以LTE技术建立侧链通信,以在第一UE180与第二UE 190之间的用户面中发送数据,而无需经过基站。
注意,在另一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二者均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在搜索步骤期间,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之一可以确定用于侧链通信的技术。当确定NR技术用于侧链通信时,协作过程类似于协作过程400;以及当确定LTE技术用于侧链通信时,协作过程类似于协作过程500。
图6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处理600的流程图。处理600由第一网络例如EPS、5GS等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处理600由电路例如处理电路、收发器电路等执行。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中的软件指令以执行处理600。该处理可以开始于S601并且进行至S610。
在S610处,第一网络从第一UE接收侧链控制请求。第一网络基于第一RAT。第一UE基于第一RAT与第一网络连接。该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RAT。
在S620处,第一网络获得第二侧链控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网络与基于第二RAT的第二网络协作以从第二网络接收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在S630处,第一网络经由第一RAT向第一UE提供第二侧链控制信息。因此,在一些示例中,第一UE可以以第二RAT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UE建立侧链。然后,处理进行至S699并终止。
图7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处理700的流程图。处理700由应用功能例如应用服务器系统170中的AF 171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处理700由电路例如处理电路、收发器电路等执行。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中的软件指令以执行处理700。该处理在S701处开始并且进行至S710。
在S710处,AF从基于第一RAT的第一网络接收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一RAT,以及/或者从基于第二RAT的第二网络接收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该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RAT。在示例中,EPC网络120从UE 180接收对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响应于该请求,EPC网络120将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 171。在示例中,当EPC网络120从UE 180接收到对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时,EPC网络120不具有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并且可以将该请求转发给AF 171。注意,EPC网络120可以将对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转发给AF 171,并且将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 171。在示例中,5GC 150从UE 190接收对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响应于该请求,5GC 150将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 171。在示例中,当5GC 150从UE 190接收到对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时,5GC 150不具有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并且可以将该请求转发至AF171。注意,5GC 150可以将对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转发至AF171,并且将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 171。
在S720处,AF使用应用层中的信道与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UE和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UE进行协作。在示例中,应用层包含跨例如IP计算机网络的进程间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方法。应用层使通信标准化,并依赖于底层的传输层协议来建立主机到主机的数据传输信道并管理客户端-服务器或对等网络模型中的数据交换。例如,在AF 171与第一UE180之间建立第一信道,通过第一信道在AF 171与第一UE 180之间发送消息。在示例中,消息可以被适当地加密,因此尽管eNB 131可以发送和接收携载消息的信号,但却不能解密消息。类似地,在AF 171与第二UE 190之间建立第二信道,通过第二信道在AF 171与第二UE190之间发送消息。
在S730处,AF使用应用层中的信道向第一UE和第二UE提供第一侧链控制信息和第二侧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在示例中,AF 171经由第一信道将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UE 180,并且经由第二信道将用于LTE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二UE 190。因此,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可以建立LTE侧链。在另一示例中,AF 171经由第一信道将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UE 180,并且经由第二信道将用于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二UE 190。因此,第一UE 180和第二UE190可以建立NR侧链。在另一示例中,AF 171经由第一信道将用于LTE和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UE 180,并且经由第二信道将用于LTE和NR的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二UE 190。因此,第一UE 180和第二UE190可以建立LTE或NR侧链。然后,处理进行至S799并终止。
图8示出了概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处理800的流程图。处理800由UE例如第一UE 180、第二UE 190等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处理800由UE中的电路例如处理电路、收发器电路等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中的软件指令以执行处理800。该处理开始于S801并且进行至S810。
在S810处,第一UE与基于第一RAT的第一网络建立RRC。在示例中,图1的示例中的第一UE 180与基于LTE的E-UTRAN130建立RRC,并且然后连接至EPS中。图1的示例中的第二UE 190与NG-RAN 160建立RRC,并且然后连接至5GS。
在S820处,第一UE向第一网络发送请求用于第二RAT的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在示例中,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进行搜索处理,并且决定在第一UE 180与第二UE 190之间建立NR侧链。第一UE 180检查第一UE 180是否具有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并向EPC网络120发送对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的请求。
在S830处,第一UE接收用于第二RAT的侧链控制信息。在示例中,EPC网络120和5GC150进行协作,并且5GC 150将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例如,侧链策略和参数)提供至EPC网络120,并且EPC网络120将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第一UE 180。在另一示例中,5GC 150将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 171,并且然后AF 171随后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一UE 180。AF 171还可以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用于NR的有效侧链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二UE 190。
在S840处,第一UE和第二UE基于用于第二RAT的侧链控制信息来建立第二RAT的侧链,并在侧链中发送用户数据。然后,处理进行至S899并终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实现由处理电路执行的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
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述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提供模块,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E-UTRA技术,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NR技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NR技术,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E-UTRA技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以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功能服务器获取用于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另一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以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能够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提供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AF服务器系统,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述AF服务器系统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UE 900的框图。在示例中,可以以与UE900相同的方式分别配置第一UE 180和第二UE 190。UE 900可以被配置成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来执行各种功能。因此,UE 900可以提供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处理、功能、部件、系统的手段。例如,UE 900可以用于实现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和示例中的第一UE 180或第二UE 190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E 900可以是通用计算机,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E 900可以是包括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部件或处理的专门设计的电路的设备。UE 9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910、存储器920、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930和天线940。
在各种示例中,处理电路910可以包括被配置成结合软件或不结合软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和处理的电路。在各种示例中,处理电路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增强电路或类似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处理电路910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程序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因此,存储器920可以被配置成存储程序指令。当执行该程序指令时,处理电路910可以执行所述功能和处理。存储器920还可以存储其他程序或数据,例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存储器可以包括暂态或非暂态存储介质。存储器9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
RF模块930从处理电路910接收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并经由天线940在波束形成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发送该信号,反之亦然。RF模块930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升频转换器、降频转换器、滤波器和放大器以用于接收和发送操作。RF模块930可以包括用于波束形成操作的多天线电路(例如,模拟信号相位/幅度控制单元)。天线94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天线阵列。
UE 900可以可选地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和输出设备、附加或信号处理电路等。因此,UE 900可能能够执行其他附加功能,例如执行应用程序,以及处理替选通信协议。
本文描述的处理和功能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相应的处理和功能。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或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上,例如与其他硬件一起或作为其一部分提供的光学存储介质或固态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分发,例如经由因特网或者其他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分发。例如,可以获取计算机程序并将其加载到装置中,包括通过物理介质或分布式系统(包括例如从连接到因特网的服务器)获取计算机程序。
可以从计算机可读介质访问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提供由计算机或任何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存储、传送、传播或传输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的任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磁性、光学、电子、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或装置或设备)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例如半导体或固态存储器、磁带、可移动计算机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和光盘等。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有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介质和固态存储介质。
当以硬件实现时,硬件可以包括分立部件、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虽然已经结合作为示例提出的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但是可以对示例作出替代、修改和变型。因此,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

Claims (23)

1.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一网络的设备,所述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
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获得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控制功能服务器获取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第二网络通信以将用于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能够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应用功能AF服务器系统,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述AF服务器系统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述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
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侧链控制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所述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提供模块,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新无线电NR技术,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以获取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功能服务器获取用于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另一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以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能够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应用功能AF服务器系统,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述AF服务器系统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被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16.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基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第一网络接收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
经由应用层中的信道,与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与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协作;以及
使用所述应用层中的信道将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和新无线电NR技术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所述E-UTRA和所述NR中的另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的所述第二网络接收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所述应用层中的信道将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配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要经由所述应用层中的信道发送的消息中的所述第一侧链控制信息进行加密。
21.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与第一网络建立无线电连接;
搜索使用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
向所述第一网络发送侧链控制请求,所述侧链控制请求用于请求第二侧链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二网络被提供;以及
接收携载所述第二侧链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信号。
2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或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或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80059450.9A 2018-11-27 2019-10-16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40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1737.9A CN117222031A (zh) 2018-11-27 2019-10-16 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2062P 2018-11-27 2018-11-27
US62/772,062 2018-11-27
US16/601,092 2019-10-14
US16/601,092 US11330562B2 (en) 2018-11-27 2019-10-1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control
PCT/US2019/056544 WO2020112268A1 (en) 2018-11-27 2019-10-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control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1737.9A Division CN117222031A (zh) 2018-11-27 2019-10-16 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790A CN112740790A (zh) 2021-04-30
CN112740790B true CN112740790B (zh) 2023-07-21

Family

ID=7077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9450.9A Active CN112740790B (zh) 2018-11-27 2019-10-16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961737.9A Pending CN117222031A (zh) 2018-11-27 2019-10-16 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1737.9A Pending CN117222031A (zh) 2018-11-27 2019-10-16 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330562B2 (zh)
EP (1) EP3888403A4 (zh)
JP (1) JP2022502975A (zh)
KR (1) KR20210047924A (zh)
CN (2) CN112740790B (zh)
WO (1) WO20201122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569A1 (en) * 2022-06-16 2023-12-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0722A (en) * 2012-03-30 2013-10-02 Nec Corp Base station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onfiguring WLAN communication
TWI626855B (zh) *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US9674649B2 (en) * 2013-01-14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with private expressions
WO2014116083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79283B2 (en) * 2013-07-30 2015-11-03 Cellco Partnership Resource-based billing and monitoring for M2M
DE102014000897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Kabelanordnung
US9350662B2 (en) * 2014-07-18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er medi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offloading from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10531503B2 (en) * 2014-10-14 2020-01-07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US10462839B2 (en) * 2015-04-08 2019-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terminal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tilizing the method
EP3355598B1 (en) * 2015-09-24 2021-03-10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3206452B1 (en) * 2016-02-10 2019-10-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y-optimized sidelink data transfer in the case of autonomou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prose communication
CN115209484A (zh) * 2016-03-30 2022-10-18 Idac控股公司 在无线系统中处理用户平面
US10820336B2 (en) * 2016-04-01 2020-10-27 Intel Corporation Geo-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vehicle-to-vehicle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EP3255950A1 (en) * 2016-06-06 2017-12-1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d2d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91794B1 (ko) * 2017-02-20 2021-08-23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사이드링크 송신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74792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radio network node (rnn), a second rnn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between the first rnn and the second rnn
US10165565B2 (en) * 2017-03-24 2018-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gacy and new radio coexistence frame and control design
US11140732B2 (en) * 2017-04-02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096161B2 (en) * 2018-03-01 2021-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cheduling of sidelink inter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9985A1 (en) 2020-05-28
US20220225294A1 (en) 2022-07-14
US11751172B2 (en) 2023-09-05
CN112740790A (zh) 2021-04-30
EP3888403A4 (en) 2022-08-24
EP3888403A1 (en) 2021-10-06
JP2022502975A (ja) 2022-01-11
US11330562B2 (en) 2022-05-10
KR20210047924A (ko) 2021-04-30
WO2020112268A1 (en) 2020-06-04
CN117222031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33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native data over non-access stratum, donas, data delivery in a roaming scenario
CN110121897B (zh)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09899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222314A (zh) 一种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516645B2 (en) Cross-agency communication through an ad-hoc network slice
WO2020217224A1 (en) Amf and scp behavior in delegated discovery of pcf
WO2021047454A1 (zh) 位置信息获取、位置服务配置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740790B (zh) 一种用于侧链资源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31655B (zh) 资源指示方法、接入网侧设备及核心网功能
CN115039390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34525A1 (en) Re-anchoring with smf re-selection
US11765210B2 (en) Network node, IMS node and method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5696217A (zh) 多播会话处理方法、网络功能实体、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398A1 (zh) 紧急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46923A1 (en) Network node, ims node and method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4114708A1 (zh)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78313A1 (zh) 认证授权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US11924253B2 (en) Network node, IMS node and method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40022906A1 (en)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network element,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WO2024120132A1 (zh) 组播组建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158623A (zh) 组播组建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138535A (zh)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67587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86701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91817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17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