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7538B -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 Google Patents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7538B
CN112737538B CN202011468490.XA CN202011468490A CN112737538B CN 112737538 B CN112737538 B CN 112737538B CN 202011468490 A CN202011468490 A CN 202011468490A CN 112737538 B CN112737538 B CN 112737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electrode
absorber
cable
taking devic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84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7538A (zh
Inventor
严少斌
严飞飞
牟金龙
轩北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n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84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7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7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7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38Electrical filters or couplin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杂讯吸收器,其电路包括信号源输入端、干扰信号引出端以及LC吸收电路,信号源输入端连接射频信号接收天线,干扰信号引出端通过一特征阻抗转换单元后接地,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并由LC吸收电路进行信号带阻处理并滤除干扰源,再通过接地的特征阻抗转换单元将干扰源引出消除;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包括相互插接取电的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座、上电极盖板、上电极导管以及杂讯吸收器;高杆灯,包括控制系统及至少包含一组取电装置。本发明通过对取电装置结构的合理设计,既可以解决在人员操作不到的高空进行取电操作时,出现的不易控制的问题;又能消除杂散电磁场或干扰源对高杆灯无线通讯信号的影响。

Description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高杆灯照明作为一种重要的照明方式,其整体结构的发展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主要适用于大面积集中照明的场所,如港口码头、货场、公路立交桥、体育场、车站及城市广场等,而随着数量的逐渐增多,其维修成本较高,由于高杆灯高度普遍在30米左右,针对可升降的高杆灯,升降时电线跟随灯盘,通过滑轮牵引,使得布线繁琐,安全隐患大,高空取电等附属结构复杂。
同时,高杆灯无线物联网作为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在开放的工业频段,其频带的隔离度已非常窄,由于功率的远近效应和带外辐射及谐波干扰,就足以影响目前基于无线技术的高杆灯物联网性能,如果在原始的设计中没有对EMC引起足够的重视,则必须在投入使用以后采取更多的抗干扰措施,才能使多个系统和设备共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杆灯通讯系统干扰因素和特征,并采取针对性地抗干扰技术和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杂讯吸收器,所述杂讯吸收器电路包括信号源输入端、干扰信号引出端以及连接在信号源输入端和干扰信号引出端之间的LC吸收电路,所述信号源输入端连接射频信号接收天线,所述干扰信号引出端通过一特征阻抗转换单元后接地,通过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并由所述LC吸收电路进行信号带阻处理并滤除干扰源,再通过接地的特征阻抗转换单元将干扰源引出消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C吸收电路由相互并联的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构成,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及电容C2,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2、电感L3及电容C3,所述信号源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另一端皆连接干扰信号引出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干扰信号引出端皆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特征阻抗转换单元为高阻转低阻电路单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
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包括相互插接取电的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座、上电极盖板、上电极导管以及杂讯吸收器;所述上电极固定座沿其轴向设有相互连通的上电极定位孔和插接腔室;所述上电极盖板固接于上电极固定座的顶部,所述上电极盖板上设有与上电极定位孔对应的上线缆定位孔;所述上电极导管安装固接于上电极盖板的顶部,所述上电极导管的轴向设有上电极线缆通道,所述上电极线缆通道、上线缆定位孔、上电极定位孔及插接腔室依次相连通;所述杂讯吸收器包括吸收器本体、吸收器壳体及吸收器连接座,所述吸收器连接座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的一端,所述吸收器本体由印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讯吸收器电路的PCB板制成,所述吸收器本体嵌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吸收器本体具有接地端和射频信号接收天线,其射频信号接收天线位于吸收器壳体内远离吸收器连接座的一端,其接地端位于靠近吸收器连接座的一端;所述杂讯吸收器通过吸收器连接座固定于上电极盖板的外侧壁;所述吸收器本体的接地端与吸收器连接座相接触设置,所述吸收器连接座与上电极导管相接触设置,以此通过导体的的吸收器连接座和上电极导管将所述吸收器的接地端引出实现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盖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面和连接柱,所述上电极盖板通过其连接面与上电极固定座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固定座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柱的容置槽,所述上电极盖板连接面的顶部中央设有线缆容置槽,所述上线缆定位孔的数量为四,其一位于线缆容置槽的中央并沿连接柱的轴向贯穿,余下环绕线缆容置槽外围设置并与线缆容置槽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定位孔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位于中部的上电极定位孔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用于容纳电极公插头,所述电极公插头具有A相、B相、C相及N相四相电极杆,其中N相电极杆位于线缆容置槽中央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A相、B相、C相电极杆位于环绕线缆容置槽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呈上下错位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的孔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器连接座通过一导体连接片与所述上电极导管接触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盖板上还设有外周面,所述外周面环绕所述连接面外围并与连接面垂直设置,所述外周面与所述连接柱位于同一侧;所述上电极固定座外侧壁设有避让所述外周面的台阶面,所述上电极盖板与上电极固定座分别通过外周面与台阶面配合盖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的侧壁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与该位置的上线缆定位孔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固定座的外侧壁设有上电极限位螺孔,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的数量为四,这些上电极限位螺孔分别与位于外围的三个上电极定位孔以及所述避让缺口相连通,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用于配合顶丝固定相应位置的电极公插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与连接面的连接处还设有环绕该连接柱设置的沉槽,位于外围的所述上线缆定位孔皆可完全穿过所述沉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盖板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线缆定位孔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用于容置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固定座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电极定位孔外围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用于容置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固定座外侧壁并位于台阶面上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用于容置密封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
高杆灯,该高杆灯包括控制系统及至少包含一组所述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的上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取电装置的下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灯盘组件上,且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位置相对应,该高杆灯通过上下电极组件插接取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通讯单元,该高杆灯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与上行通讯单元进行交互通讯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所述取电装置上电极组件中的杂讯吸收器消除影响正常通讯的干扰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电极组件通过一导体的安装支架固定于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上电极组件的杂讯吸收器的接地端通过导体的安装支架及高杆灯杆体连接至大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电装置的数量为三,均匀分布于高杆灯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杂讯吸收器为无源器件,实际应用中通过参数设定,能够消除指定频段电磁波,适用于各类无线通讯场合,抗干扰性能优异。
本发明取电装置,通过上电极固定座、上电极盖板及上电极导管相互配合连接,能够实现电极公插头及其连接线缆的有效固定;安装时,线缆从上方依次穿过上电极导管及上电极盖板与从上电极固定座的下方插入的电极公插头连接固定,上电极盖板线缆容置槽的设计为穿过外围上线缆定位孔的线缆提供一次弯曲及安装活动空间,上电极盖板沉槽设计为穿过外围上线缆定位孔的线缆提供二次弯曲活动空间,线缆两次弯曲的结构设计,既能避免在安装或维修过程中拉扯线缆使得线缆与电极公插头连接处直接受力,从而影响线缆与电极公插头之间连接有效性的隐患,又能满足为避让从侧面隐藏固定电极公插头的顶丝而呈错位设置的上电极定位孔和上线缆定位孔;通过取电装置与杂讯吸收器的结合,在不改变取电装置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既可以满足设备取电,又能消除杂散电磁场或干扰源对设备通讯信号的影响。
本发明的高杆灯,通过对取电装置结构的合理设计,既可以解决在人员操作不到的高空进行取电操作时,出现的不易控制的问题;又能消除杂散电磁场或干扰源对高杆灯无线通讯信号的影响,抗干扰性能强。
此外,本发明取电装置中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以及上电极固定座与上电极盖板外周面与台阶面配合盖合连接的结构设计,有效确保取电装置防水防雨及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上电极盖板与上电极导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上电极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上电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上电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杂讯吸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电极导管;2、上电极线缆通道;3、导体连接片;4、吸收器连接座;5、上电极盖板;6、上电极固定座;7、插接腔室;8、吸收器壳体;9、吸收器本体;10、第一连接孔;11、容置槽;12、上电极定位孔;13、台阶面;14、上电极限位螺孔;15、第二连接孔;16、第三连接孔;17、上线缆定位孔;18、外周面;19、连接面;20、线缆容置槽;21、连接柱;22、避让缺口;23、沉槽;24、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5、干扰信号引出端;26、信号源输入端;27、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8、第二环形凹槽;29、第一环形凹槽;30、第三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杂讯吸收器,所述杂讯吸收器电路包括信号源输入端26、干扰信号引出端25以及连接在信号源输入端26和干扰信号引出端25之间的LC吸收电路,所述信号源输入端26连接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所述干扰信号引出端25通过一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后接地,通过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接收射频信号,并由所述LC吸收电路进行信号带阻处理并滤除干扰源,再通过接地的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将干扰源引出消除。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LC吸收电路由相互并联的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构成,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及电容C2,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2、电感L3及电容C3,所述信号源输入端26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另一端皆连接干扰信号引出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干扰信号引出端25皆接地。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为高阻转低阻电路单元。
实施例2
参阅图1,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包括相互插接取电的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座6、上电极盖板5、上电极导管1以及杂讯吸收器;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沿其轴向设有相互连通的上电极定位孔12和插接腔室7;所述上电极盖板5固接于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部,所述上电极盖板5上设有与上电极定位孔12对应的上线缆定位孔17;所述上电极导管1安装固接于上电极盖板5的顶部,所述上电极导管1的轴向设有上电极线缆通道2,所述上电极线缆通道2、上线缆定位孔17、上电极定位孔12及插接腔室7依次相连通;所述杂讯吸收器包括吸收器本体9、吸收器壳体8及吸收器连接座4,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8的一端,所述吸收器本体9由印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讯吸收器电路的PCB板制成,所述吸收器本体9嵌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8的内部,所述吸收器本体9具有接地端和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其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位于吸收器壳体8内远离吸收器连接座4的一端,其接地端位于靠近吸收器连接座4的一端;所述杂讯吸收器通过吸收器连接座4固定于上电极盖板5的外侧壁;所述吸收器本体9的接地端与吸收器连接座4相接触设置,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与上电极导管1相接触设置,以此通过导体的的吸收器连接4座和上电极导管1将所述吸收器的接地端引出实现接地。
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盖板5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面19和连接柱21,所述上电极盖板5通过其连接面19与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柱21的容置槽11,所述上电极盖板5连接面的顶部中央设有线缆容置槽20,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的数量为四,其一位于线缆容置槽20的中央并沿连接柱21的轴向贯穿,余下环绕线缆容置槽20外围设置并与线缆容置槽20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位于中部的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容置槽11相连通。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用于容纳电极公插头,所述电极公插头具有A相、B相、C相及N相四相电极杆,其中N相电极杆位于线缆容置槽20中央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A相、B相、C相电极杆位于环绕线缆容置槽20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
参阅3至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呈上下错位设置。这一结构的设计目的是既要考虑安装时避让上电极固定座6与上电极盖板5之间的连接螺钉,同时又要考虑避让分别用于固定外围的三个上电极定位孔12内的电极公插头以及避让缺口22处的电极公插头的顶丝。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的孔径大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的孔径。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通过一导体连接片3与所述上电极导管1接触连接。
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盖板5上还设有外周面18,所述外周面18环绕所述连接面19外围并与连接面19垂直设置,所述外周面18与所述连接柱21位于同一侧;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外侧壁设有避让所述外周面18的台阶面13,所述上电极盖板5与上电极固定座6分别通过外周面18与台阶面13配合盖合连接。
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21的侧壁设有避让缺口22,所述避让缺口22与该位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外侧壁设有上电极限位螺孔14,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14的数量为四,这些上电极限位螺孔14分别与位于外围的三个上电极定位孔12以及所述避让缺口22相连通,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14用于配合顶丝固定相应位置的电极公插头。
参阅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21与连接面19的连接处还设有环绕该连接柱21设置的沉槽,位于外围的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皆可完全穿过所述沉槽23。
参阅图4,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盖板5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线缆定位孔17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9,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9用于容置密封圈。
参阅图3,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电极定位孔12外围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8,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8用于容置密封圈。
参阅图3,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外侧壁并位于台阶面13上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30,所述第三环形凹槽30用于容置密封圈。
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上电极盖板5及上电极导管1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栓、开设于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顶端面的多个第一连接孔10,开设于所述上电极盖板5连接面19的多个第二连接孔15和第三连接孔16,以及开设于所述上电极导管1底端面的多个第三连接孔16,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10和第二连接孔15为螺孔,第三连接孔16为沉孔,第四连接孔为通孔;通过定位栓穿过第三连接孔16和第一连接孔10实现上电极盖板5与上电极固定座6之间的连接固定;通过定位栓穿过第四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15实现上电极导管1和上电极盖板5之间的连接固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15、第三连接孔16及第四连接孔的数目为三,皆在对应面上呈均匀分布,其中第二连接孔15和第三连接孔16为间隔错位分分布。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导管1具有相互垂直连接的横向面和纵向面,其横向面外围均布所述第四连接孔,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电极导管1的横向面齐平,所述导体连接片3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配合螺钉与设于吸收器连接座4的上表面的螺孔连接固定,所述导体连接片3的另一端设有第六连接孔,该第六连接孔可恰好与其一第四连接孔重合,通过定位栓依次穿过第六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可将导体连接片3固定于上电极导管1上;进一步,优选地,导体连接片3与吸收器连接座4连接处及导体连接片3与上电极导管1连接处皆设有容置沉槽,该两处容置沉槽配合可恰好将导体连接片3容置于其内。
实施例3
高杆灯,该高杆灯包括控制系统及至少包含一组所述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的上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取电装置的下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灯盘组件上,且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位置相对应,该高杆灯通过上下电极组件插接取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通讯单元,该高杆灯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与上行通讯单元进行交互通讯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所述取电装置上电极组件中的杂讯吸收器消除影响正常通讯的干扰源。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组件通过一导体的安装支架固定于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上电极组件的杂讯吸收器的接地端通过导体的安装支架及高杆灯杆体连接至大地。
本发明一种优选而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取电装置的数量为三,均匀分布于高杆灯上。
实施例4
参见图6,本实施例以消除高杆灯中2.4G频段干扰源为例,该杂讯吸收器的电路同实施例1,为消除2.4G干扰源,具体参数选定如下:
L1为1.9nH;L2、L3为7 9 nH;C1、C2为1.6pF/50V;C3为62pF/50V;射频信号接收天线为2.4G微带线接收接收天线,其长度为23mm;特征阻抗转换单元为50Ω转10Ω阻抗转换电路,该特征阻抗转换单元中50Ω电阻线宽为1.536mm,20Ω电阻线宽为12mm,该特征阻抗转换单元的总长度不大于50mm。
本实施例只是给出2.4G频段干扰源的具体实施例,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本发明的杂讯吸收器电路结构根据具体的干扰源频段设定对应参数,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装置包括相互插接取电的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固定座(6)、上电极盖板(5)、上电极导管(1)以及杂讯吸收器;
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沿其轴向设有相互连通的上电极定位孔(12)和插接腔室(7);
所述上电极盖板(5)固接于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部,所述上电极盖板(5)上设有与上电极定位孔(12)对应的上线缆定位孔(17);
所述上电极导管(1)安装固接于上电极盖板(5)的顶部,所述上电极导管(1)的轴向设有上电极线缆通道(2),所述上电极线缆通道(2)、上线缆定位孔(17)、上电极定位孔(12)及插接腔室(7)依次相连通;
所述杂讯吸收器包括吸收器本体(9)、吸收器壳体(8)及吸收器连接座(4),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8)的一端,所述吸收器本体(9)由印刷有杂讯吸收器电路的PCB板制成,所述吸收器本体(9)嵌设于所述吸收器壳体(8)的内部,所述吸收器本体(9)具有接地端和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其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位于吸收器壳体(8)内远离吸收器连接座(4)的一端,其接地端位于靠近吸收器连接座(4)的一端;所述杂讯吸收器通过吸收器连接座(4)固定于上电极盖板(5)的外侧壁;所述吸收器本体(9)的接地端与吸收器连接座(4)相接触设置,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与上电极导管(1)相接触设置,以此通过导体的的吸收器连接座(4)和上电极导管(1)将所述杂讯吸收器的接地端引出实现接地;
所述杂讯吸收器电路包括信号源输入端(26)、干扰信号引出端(25)以及连接在信号源输入端(26)和干扰信号引出端(25)之间的LC吸收电路,所述信号源输入端(26)连接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所述干扰信号引出端(25)通过一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后接地,通过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天线(27)接收射频信号,并由所述LC吸收电路进行信号带阻处理并滤除干扰源,再通过接地的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将干扰源引出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C吸收电路由相互并联的第一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路构成,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及电容C2,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2、电感L3及电容C3,所述信号源输入端(26)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3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另一端皆连接干扰信号引出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干扰信号引出端(25)皆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阻抗转换单元(24)为高阻转低阻电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盖板(5)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面(19)和连接柱(21),所述上电极盖板(5)通过其连接面(19)与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柱(21)的容置槽(11),所述上电极盖板(5)连接面(19)的顶部中央设有线缆容置槽(20),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的数量为四,其一位于线缆容置槽(20)的中央并沿连接柱(21)的轴向贯穿,余下环绕线缆容置槽(20)外围设置并与线缆容置槽(20)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位于中部的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容置槽(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用于容纳电极公插头,所述电极公插头具有A相、B相、C相及N相四相电极杆,其中N相电极杆位于线缆容置槽(20)中央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A相、B相、C相电极杆位于环绕线缆容置槽(20)设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呈上下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定位孔(12)的孔径大于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连接座(4)通过一导体连接片(3)与所述上电极导管(1)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盖板(5)上还设有外周面(18),所述外周面(18)环绕所述连接面(19)外围并与连接面(19)垂直设置,所述外周面(18)与所述连接柱(21)位于同一侧;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外侧壁设有避让所述外周面(18)的台阶面(13),所述上电极盖板(5)与上电极固定座(6)分别通过外周面(18)与台阶面(13)配合盖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1)的侧壁设有避让缺口(22),所述避让缺口(22)与该位置的上线缆定位孔(17)相连通,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外侧壁设有上电极限位螺孔(14),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14)的数量为四,这些上电极限位螺孔(14)分别与位于外围的三个上电极定位孔(12)以及所述避让缺口(22)相连通,所述上电极限位螺孔(14)用于配合顶丝固定相应位置的电极公插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1)与连接面(19)的连接处还设有环绕该连接柱(21)设置的沉槽(23),位于外围的所述上线缆定位孔(17)皆可完全穿过所述沉槽(2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盖板(5)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线缆定位孔(17)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9),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9)用于容置密封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的顶端面并环绕上电极定位孔(12)外围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8),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8)用于容置密封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固定座(6)外侧壁并位于台阶面(13)上方设有第三环形凹槽(30),所述第三环形凹槽(30)用于容置密封圈。
15.高杆灯,其特征在于:该高杆灯包括控制系统及至少包含一组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取电装置,所述取电装置的上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取电装置的下电极组件固定于所述高杆灯的灯盘组件上,且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组件位置相对应,该高杆灯通过上下电极组件插接取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通讯单元,该高杆灯在通过无线通讯单元与上行通讯单元进行交互通讯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所述取电装置上电极组件中的杂讯吸收器消除影响正常通讯的干扰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通过一导体的安装支架固定于高杆灯的滑轮架上,所述上电极组件的杂讯吸收器的接地端通过导体的安装支架及高杆灯杆体连接至大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装置的数量为三,均匀分布于高杆灯上。
CN202011468490.XA 2020-12-15 2020-12-15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Active CN112737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490.XA CN112737538B (zh) 2020-12-15 2020-12-15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490.XA CN112737538B (zh) 2020-12-15 2020-12-15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538A CN112737538A (zh) 2021-04-30
CN112737538B true CN112737538B (zh) 2023-06-02

Family

ID=7559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8490.XA Active CN112737538B (zh) 2020-12-15 2020-12-15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753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9582A (en) * 1997-07-03 1999-10-19 Ericsson Inc.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for power amplifier
JP5957816B2 (ja) * 2011-02-23 2016-07-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ピーダンス変換デバイス、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210088657U (zh) * 2019-05-24 2020-02-18 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 高杆灯取电照明装置
CN210609127U (zh) * 2019-09-20 2020-05-22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多普勒模块
CN110830061A (zh) * 2019-12-10 2020-02-21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有效抑制多旋翼系留无人机射频天线电磁辐射的滤波电路
CN211127802U (zh) * 2020-03-17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滤波电路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538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614A (zh) 电磁滤波器和具有该滤波器的电子设备
WO1998033244A1 (en) In-service removable cable ground connection
CN112736495A (zh) 一种甚低频核电磁脉冲接收天线
CN112737538B (zh) 杂讯吸收器、具有滤波功能的取电装置及其高杆灯
CN112067958A (zh) 高压柜箱壁一体式声光电磁复合传感器及安装方法
CN205945668U (zh) 一种集成式组合滤波板
US11205836B2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module thereof
CN207233950U (zh) 一种多路天馈浪涌保护器
RU240817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т утеч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 каналу побочных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х излучений и наводок в лини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локальных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сетей
CN201210616Y (zh) 宽频馈电电涌保护器
CN202931468U (zh) 调谐器及电视机
WO2016202240A1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110364830A (zh) 一种gnss与罗兰c组合一体化接收天线
CN217062497U (zh) 一种带滤波特性的高频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04794664U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08939544U (zh) 一种可插拨保护器交叉互连接地箱
CN207133413U (zh) 一种磁共振传导板
CN213847454U (zh) 一种用于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屏蔽装置
CN210120486U (zh) 一种带屏蔽罩的电源模块
CN216926980U (zh) 一种基于滤波技术的高频局部放电信号频率选通装置
CN116780137B (zh) 一种可连接射频接口的滤波器
CN111431160B (zh) 直流阻断器
CN215527383U (zh) 具有多重密封结构的35kV插拔GIS变压器终端
CN2718736Y (zh) 一种屏蔽装置
CN212540609U (zh) 高压柜箱壁一体式声光电磁复合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