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7228B -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7228B
CN112737228B CN201911032518.2A CN201911032518A CN112737228B CN 112737228 B CN112737228 B CN 112737228B CN 201911032518 A CN201911032518 A CN 201911032518A CN 112737228 B CN112737228 B CN 112737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segment
permanent magne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25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7228A (zh
Inventor
彭亮
李延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25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7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06Disassembling, repairing or modify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该装配方法包括:预备步骤:提供定子以及转子,转子包括转子支架和设置于转子支架上的多个磁极模块;移动步骤: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转子支架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组装步骤:将定子、转子与主轴同轴装配,且定子与磁极模块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调整步骤: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轴向移动回原位。本发明通过组装或者拆卸永磁电机之前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转子支架的轴向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弱或者断开主磁路,从而降低了气隙处的磁通量,进而避免了在组装或者拆卸过程中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吸力对气隙的影响,提高了组装及拆卸永磁电机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的转子通常采用表贴式磁极单元,多个磁极单元沿转子磁轭的周向成列排布,使得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预定气隙处存在较大的磁吸力,增加了组装及拆卸永磁电机的困难。尤其对于大直径的电机,为满足道路运输限值的需求,例如不能超过5m,需要将定子和转子分段后再运输,分段后定子段和转子段之间沿径向的预定气隙处以及相邻的转子段之间均存在较大的磁吸力,增加了运输难度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可以提高组装永磁电机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该拆卸方法可以在降低拆卸永磁电机的难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包括:预备步骤:提供定子以及转子,转子包括转子支架和设置于转子支架上的多个磁极模块;移动步骤: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转子支架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组装步骤:将定子、转子与主轴同轴装配,且定子与磁极模块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调整步骤: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轴向移动回原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定距离为L,且0<L<L1,L1≥L2,其中,L1为转子支架的轴向长度,L2为磁极模块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备步骤还包括: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将定子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定子段;将转子支架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并在转子支架段上安装多个磁极模块,以形成转子段;借助固定件将定子段与转子段同轴组装为区段模块,以使定子段与磁极模块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将两个以上区段模块运输到组装现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移动步骤包括:至少将形成定子和转子的相邻的区段模块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中的任一者沿转子支架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组装步骤包括:提供主轴,主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转动轴以及设置于固定轴与转动轴之间的轴承;将每个区段模块的定子段沿周向固定至固定轴,将每个区段模块的转子段沿周向固定至转动轴;去除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组装步骤包括:提供主轴,主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转动轴以及设置于固定轴与转动轴之间的轴承;将两个以上区段模块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定子和转子;将转子固定至转动轴,将定子固定至固定轴;去除固定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该拆卸方法包括:预备步骤:提供待拆卸的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转子以及主轴,转子包括转子支架和设置于转子支架上的多个磁极模块;移动步骤: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转子支架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拆卸步骤:将定子、转子与主轴进行拆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定距离为L,且0<L<L1,L1≥L2,其中,L1为转子支架的轴向长度,L2为磁极模块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备步骤包括:待拆卸的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定子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定子段,转子支架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转子支架段上设置多个磁极模块,以形成转子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移动步骤包括:将相邻的转子段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中的任一者沿转子支架段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拆卸步骤包括:转子套设于定子的外周侧,主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转动轴以及设置于固定轴与转动轴之间的轴承,将转子段与转动轴拆分;将定子段与固定轴拆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拆卸步骤包括:定子套设于转子的外周侧,主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转动轴以及设置于固定轴与转动轴之间的轴承,将定子段与固定轴拆分;将转子段与转动轴拆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通过在组装或者拆卸永磁电机之前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沿转子支架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弱或者断开主磁路,从而降低了气隙处的磁通量,进而避免了在组装及拆卸过程中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吸力对气隙的影响,提高了组装或者拆卸永磁电机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沿垂直于转子的轴向方向截取的定子与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中的一种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永磁电机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转子中的磁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永磁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永磁电机中的磁极模块与定子之间的组装效果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永磁电机中的磁极模块移动预定距离后与定子之间的组装效果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永磁电机分段后的区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大直径永磁电机沿垂直于转子的轴向方向截取的定子段与转子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的流程框图。
其中:
1-定子;10-定子段;F-固定件;M-区段模块;11-定子铁芯;12-定子绕组;P-气隙;111-第一内法兰盘;
2-转子;20-转子段;21-转子支架;210-转子支架段;211-安装轨道;212-第二内法兰盘;22-磁极模块;22a-基板;22b-磁钢;22c-安装部;23-端盖;
3-主轴;31-固定轴;311-第一外法兰盘;32-转动轴;321-第二外法兰盘;33-轴承。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区域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1和转子2,定子1包括定子铁芯11和定子绕组12,转子2包括转子支架21和设置于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上的多个磁极模块22。
永磁电机可以为内定子、外转子的结构,即转子2沿定子1的外周设置,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即为转子支架21的内周面;永磁电机也可以是内转子、外定子结构,即定子1沿转子2的外周设置,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即为转子支架21的外周面,磁极模块22与定子1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气隙P。本申请中的“径向”指永磁电机的直径方向,也就是定子和转子的直径方向,“轴向”指永磁电机旋转轴的方向,“周向”指永磁电机的圆周方向。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内定子、外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转子2的多个磁极模块22的磁极N和S沿转子支架21的周向交替设置,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主磁路由磁极模块22、转子支架21、磁极模块22的磁极对应的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预定气隙P、定子铁芯11及定子绕组12组成。由于定子1的定子铁芯11与转子2的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气隙P,该预定气隙P处存在较大的磁通量,约占总磁通量的80%,而静态磁吸力与磁通量的平方成正比,导致预定气隙P处具有较大的磁吸力,增加了组装电机的困难。
为了降低组装或者拆卸电机的困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该装配方法的具体步骤。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包括:
预备步骤S1:提供定子1以及转子2,转子2包括转子支架21和设置于转子支架21上的多个磁极模块22。与图1中的结构类似,多个磁极模块22的磁极N和磁极S沿转子支架21的周向交替设置,使得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主磁路由磁极模块22、转子支架21、磁极模块22的磁极对应的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预定气隙、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组成。
移动步骤S2: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例如,可以将一部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再将另一部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另一侧移动预定距离,或者,将多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同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使得多个磁极模块22与定子相互错开设置,相应地,主磁路被减弱或者断开,导致气隙处的磁通量显著降低,进而降低了定子1与转子2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优选地,部分移动的磁极模块22沿转子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还可以将全部的磁极模块22沿转子的轴向移动预定距离。
组装步骤S3:将定子1、转子2与主轴3同轴装配,且定子1与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
由于定子1与转子2的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降低,则可以较容易地将定子1、转子2与主轴3同轴装配,使得定子1与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
调整步骤S4: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移动回原位。
组装完永磁电机后,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移动回其在转子支架21的原位,恢复主磁路,以满足永磁电机的功率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通过在组装永磁电机之前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弱或者断开主磁路,从而降低了气隙处的磁通量,进而避免了在组装过程中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磁吸力对气隙的影响,提高了组装永磁电机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为了实现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可移动,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安装轨道211。
磁极模块22为永磁电机的励磁源,常用的有直流线圈励磁或者永磁体励磁。以永磁体励磁为例,磁极模块22一般包括基板22a和沿基板22a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于基板22a上的多个磁钢22b,多个磁钢22b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基板22a上,或者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在基板22a上。磁极模块22可以在加工场地预先制作。
基板22a可以采用导磁材料制作而成,例如低碳钢、硅钢等,磁钢22b采用硬磁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铁氧体永磁材料等,基板22a一方面为多个磁钢22b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为相邻的磁极模块22提供了磁通路。
如前所述,对于内定子、外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即为转子支架21的内周面,多个安装轨道211设置于该内周面上;对于内转子、外定子结构的永磁电机,转子支架21的安装表面即为转子支架21的外周面,多个安装轨道211设置于该外周面上。
基板22a上设置有与安装轨道211可滑动连接的安装部22c。安装部22c可以为设置于基板22a的周向两侧的凹槽,凹槽可以为燕尾槽,其与安装轨道211的每条边可滑动连接;安装部22c也可以为设置于基板22a背离磁钢22b一侧向外凸出的凸部,且凸部与安装轨道211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转子2还包括与转子支架21同轴连接的端盖23,端盖23设置于转子支架21的轴向一端且与转子支架21同轴连接,端盖23或者转子支架21上设置有允许磁极模块22沿轴向通过的开口,便于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某一侧来回移动时穿过该开口。
端盖23由低碳钢、球墨铸铁、铸钢等钢铁材料焊接或铸造后经机械加工而成,通过螺栓连接等机械固定方式固定在转子支架21,从而为转子支架21的径向和周向提供抵抗磁吸力的足够强度和刚度。
可选地,端盖23和转子支架21上分别开设有对应于多个磁极模块22的多个开口,便于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任一侧来回移动时穿过该开口。
请参阅图8和图9,永磁电机装配完成后,转子支架21沿轴向的长度即定子铁芯11的轴向长度为L1,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长度为L2,一般L1大于或者等于L2,此时磁极模块22相对定子铁芯11沿轴向的单侧距离X=(L1-L2)/2。
为了降低组装永磁电机时定子1与转子2的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将转子支架21的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为L,其满足如下条件:0<L<L1,以使多个磁极模块22与定子相互错开设置,相应地,主磁路被减弱或者断开,导致气隙处的磁通量显著降低,进而降低了定子1与转子2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
随着大功率永磁电机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永磁电机的直径越来越大,以至于超过了道路运输限值的需求,例如直径超过5m,需要将定子和转子分段后再运输。另外,对于大直径的永磁电机,为了满足道路运输要求,还需要将端盖23沿周向分段为多个端盖段,每个端盖段上分别设置有允许磁极模块22通过的开口,不再赘述。
参阅图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备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1: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将定子1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定子段10。
大直径的定子1在加工场地制作完毕后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切分为两个以上定子段10,以使每个定子段10的最大弦长尺寸小于道路运输限值,便于运输。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段10数量为两个。
步骤S12:将转子支架21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210,并在转子支架段210上安装多个磁极模块22,以形成转子段20。
大直径的转子支架21在加工场地制作完毕后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切分为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210,以使每个转子支架段210的最大弦长尺寸小于道路运输限值,便于运输。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支架段210数量为两个。
另外,定子段10的数量可以与转子支架段210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3个定子段10形成完整的定子1,2个转子支架段210形成完整的转子支架21。可选地,定子段10的数量与转子段20的数量相同,二者的弧度大小相等。
步骤S13:借助固定件F将定子段10与转子段20同轴组装为区段模块M,以使定子段10与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
固定件F可以沿轴向或者径向分别穿过定子段10和转子段20的转子支架段210,固定件F不仅可以保证运输过程中区段模块M的转子段20与定子段10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还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
步骤S14:将两个以上区段模块M运输到组装现场。
区段模块M的最大弦长尺寸小于道路运输限值,便于通过运输工具从加工场地运输至组装现场。
对于大型电机而言,尤其是兆瓦级别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机,其分段组装后的各区段模块M之间沿周向的磁吸力可以达到数吨级大小,为了便于组装各区段模块M,移动步骤S2包括:
步骤S21:至少将形成定子1和转子2的相邻的区段模块M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中的任一者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参阅图11,由于相邻的区段模块M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的极性相异,例如分别为N极和S极,将其中任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后,如图11中虚线所示,相邻的区段模块M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的极性相同,例如均为N极,则相邻的区段模块M沿周向的磁吸力将会变为较弱的磁斥力,如果再将每个区段模块M的其它几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可以极大地降低每个区段模块M中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的径向磁吸力以及各个区段模块M之间的径向磁吸力,便于将各个相邻的区段模块M沿周向进行组装。
再次参阅图4,组装步骤S3包括:
步骤S31:提供主轴3,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固定轴31与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其中,转动轴32可以套设于固定轴31的外周侧,或者固定轴31可以套设于转动轴32的外周侧,根据具体的适用场合而定。
固定轴31、转动轴32通常由钢铁材料如低碳钢、球墨铸铁等通过焊接或铸造等成形工艺后经机械加工得到,通过如轴承挡圈等固定轴承33,可以使得转动轴32相对固定轴31沿轴向不可移动,但可以转动。
步骤S32:将每个区段模块M的定子段10沿周向固定至固定轴31,将每个区段模块M的转子段20沿周向固定至转动轴32。
以转动轴32套设于固定轴31的外周侧为例,转动轴32外周设置有第二外法兰盘321,两个以上转子段20沿周向固定至第二外法兰盘321。另外,相邻的两个转子支架段2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定位件,通过该定位件将相邻的各转子支架段210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转子2。
固定轴3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外法兰盘311,两个以上定子段10沿周向固定至第一外法兰盘311。另外,每个定子段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定位销或者定位孔,相邻的定子段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或者定位销,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可以将相邻的各定子段10沿周向组装为成完整的定子1。
由于将转子支架段210上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移动预定距离,极大地降低了区段模块M的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及各区段模块M之间沿周向的磁吸力,故各个区段模块M在组装过程不会受到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的磁拉力的影响。
步骤S34:去除固定件F。
固定件F仅用于抵抗较小的磁吸力,降低了固定件F的结构强度要求。去除固定件F,以使转子2相对于定子1可转动,满足永磁电机的正常使用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组装步骤S3包括:
步骤S31:提供主轴3,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固定轴31与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其中,转动轴32可以套设于固定轴31的外周侧,或者固定轴31可以套设于转动轴32的外周侧,根据具体的适用场合而定。
步骤S32’:将两个以上区段模块M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定子1和转子2;
定子段10为弧形结构体,每个定子段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定位销或者定位孔,相邻的定子段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或者定位销,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可以将各定子段10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定子1。
与定子段10类似,转子段20的转子支架段210为弧形结构体,每个转子支架段210沿周向两端的端面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定位销或者定位孔,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可以将相邻的各转子支架段210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转子2。
由于将转子支架段210上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移动预定距离,极大地降低了区段模块M的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及各区段模块M之间沿周向的磁吸力,故各个区段模块M在组装过程不会受到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的磁拉力的影响。
步骤S33’:将转子2固定至转动轴32,将定子1固定至固定轴31。
以转动轴32套设于固定轴31的外周侧为例,固定轴3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外法兰盘311,定子1的内周设置有第一内法兰盘111,将固定轴31沿轴向伸入定子1的内周,且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外法兰盘311和第一内法兰盘111组装为一体,以将定子1固定至固定轴31。
转动轴32外周设置有第二外法兰盘321,转子支架21的内周设置有第二内法兰盘212,将转动轴32沿轴向伸入转子支架21的内周,且通过紧固件将第二外法兰盘321和第二内法兰盘212组装为一体,以将转子支架21固定至转动轴32。
步骤S34’:去除固定件F。
固定件F仅用于抵抗较小的磁吸力,降低了固定件F的结构强度要求。去除固定件F,以使转子2相对于定子1可转动,满足永磁电机的正常使用功能。
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该拆卸方法包括:
预备步骤R1:提供待拆卸的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1、转子2以及主轴3,转子2包括转子支架21和设置于转子支架21上的多个磁极模块22。
待拆卸的永磁电机可以为内定子、外转子的结构,即转子2沿定子1的外周设置;永磁电机也可以是内转子、外定子结构,即定子1沿转子2的外周设置,磁极模块22与定子1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气隙。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内定子、外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移动步骤R2: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例如,可以将一部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再将另一部分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另一侧移动预定距离,或者,将多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的同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使得多个磁极模块22与定子相互错开设置,相应地,主磁路被减弱或者断开,导致气隙处的磁通量显著降低,进而降低了定子1与转子2之间沿径向的磁吸力。
拆卸步骤R3:将定子1、转子2与主轴3进行拆分。
以内定子、外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为例,如果转子2中的某个磁极模块22损坏,可以仅将转子2的一个或者若干相关的磁极模块22拆除即可。如果整个转子2损坏,则将转子2从主轴3上拆卸下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通过在拆卸永磁电机之前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弱或者断开主磁路,从而降低了气隙处的磁通量,进而避免了在拆卸过程中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磁吸力对气隙的影响,提高了拆卸永磁电机的便利性。
如前所述,移动步骤R2中,将至少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为L,且0<L<L1,L1≥L2,其中,L1为转子支架21的轴向长度,L2为磁极模块22的长度。
当待拆卸的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时,预备步骤R1包括:定子1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定子段10,转子支架21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210,转子支架段210上设置多个磁极模块22,以形成转子段20。
进一步地,移动步骤R2包括:将相邻的转子段20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中的任一者沿转子支架段210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如前所述,由于相邻的转子段20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的极性相异,例如分别为N极和S极,将其中任一个磁极模块22沿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后,相邻的转子段20中相邻的两个磁极模块22的极性相同,例如均为N极,则相邻的转子段20沿周向的磁吸力将会变为较弱的磁斥力,如果再将每个转子段20的其它几个磁极模块22沿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可以极大地降低每个转子段20中磁极模块22与定子段10之间的径向磁吸力以及各个转子段20之间的径向磁吸力,便于将各个相邻的转子段20沿周向进行拆卸。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步骤R3包括:
步骤R31:转子2套设于定子1的外周侧,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固定轴31与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将转子段20与转动轴32拆分。
步骤R32:将定子段10与固定轴31拆分。
可以理解的是,拆卸过程中,可以将所有的转子段20从转动轴32上拆卸下来后,再拆卸一个或者若干个定子段10,也可以仅将相关的转子段20从转动轴32上拆卸下来,再将与转子段20对应的定子段10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步骤R3包括:
步骤R31’:定子1套设于转子2的外周侧,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固定轴31与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将定子段10从固定轴31上拆卸下来。
步骤R32’:将转子段20从转动轴32上拆卸下来。
可以理解的是,拆卸过程中,可以将所有的定子段10从转动轴32上拆卸下来后,再拆卸一个或者若干个转子段20,也可以仅将相关的定子段10从固定轴31上拆卸下来,再将与定子段10对应的转子段20拆卸下来。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预备步骤:提供定子(1)以及转子(2),所述转子(2)包括转子支架(21)和设置于所述转子支架(21)上的多个磁极模块(22);
移动步骤:将至少一个所述磁极模块(22)沿所述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组装步骤:将所述定子(1)、所述转子(2)与主轴(3)同轴装配,且所述定子(1)与所述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
调整步骤:将至少一个所述磁极模块(22)沿轴向移动回原位;
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L,且0<L<L1,L1≥L2,其中,L1为所述转子支架(21)的轴向长度,L2为所述磁极模块(2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步骤还包括:
所述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将所述定子(1)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定子段(10);
将所述转子支架(21)沿周向分段为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210),并在转子支架段(210)上安装多个所述磁极模块(22),以形成转子段(20);
借助固定件(F)将所述定子段(10)与所述转子段(20)同轴组装为区段模块(M),以使所述定子段(10)与所述磁极模块(22)之间沿径向保持预定间隙;
将两个以上所述区段模块(M)运输到组装现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步骤包括:
至少将形成所述定子(1)和所述转子(2)的相邻的所述区段模块(M)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磁极模块(22)中的任一者沿所述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步骤包括:
提供所述主轴(3),所述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31)与所述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
将每个所述区段模块(M)的所述定子段(10)沿周向固定至所述固定轴(31),将每个所述区段模块(M)的所述转子段(20)沿周向固定至所述转动轴(32);
去除所述固定件(F)。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步骤包括:
提供所述主轴(3),所述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31)与所述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
将两个以上所述区段模块(M)沿周向组装为完整的所述定子(1)和所述转子(2);
将所述转子(2)固定至所述转动轴(32),将所述定子(1)固定至所述固定轴(31);
去除所述固定件(F)。
6.一种永磁电机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方法包括:
预备步骤:提供待拆卸的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1)、转子(2)以及主轴(3),所述转子(2)包括转子支架(21)和设置于所述转子支架(21)上的多个磁极模块(22);
移动步骤:将至少一个所述磁极模块(22)沿所述转子支架(21)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拆卸步骤:将所述定子(1)、所述转子(2)与所述主轴(3)进行拆分;
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L,且0<L<L1,L1≥L2,其中,L1为所述转子支架(21)的轴向长度,L2为所述磁极模块(22)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步骤包括:所述待拆卸的永磁电机为大直径永磁电机,所述定子(1)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定子段(10),所述转子支架(21)包括沿周向分段的两个以上转子支架段(210),所述转子支架段(210)上设置多个所述磁极模块(22),以形成转子段(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步骤包括:将相邻的所述转子段(20)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磁极模块(22)中的任一者沿所述转子支架段(210)的轴向任一侧移动预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步骤包括:所述转子(2)套设于所述定子(1)的外周侧,所述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31)与所述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将所述转子段(20)与所述转动轴(32)拆分;
将所述定子段(10)与所述固定轴(31)拆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步骤包括:所述定子(1)套设于所述转子(2)的外周侧,所述主轴(3)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轴(31)、转动轴(3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轴(31)与所述转动轴(32)之间的轴承(33),将所述定子段(10)与所述固定轴(31)拆分;
将所述转子段(20)与所述转动轴(32)拆分。
CN201911032518.2A 2019-10-28 2019-10-28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Active CN112737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2518.2A CN112737228B (zh) 2019-10-28 2019-10-28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2518.2A CN112737228B (zh) 2019-10-28 2019-10-28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228A CN112737228A (zh) 2021-04-30
CN112737228B true CN112737228B (zh) 2023-02-28

Family

ID=7558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2518.2A Active CN112737228B (zh) 2019-10-28 2019-10-28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72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9831A (ja) * 2007-02-15 2008-08-28 Aichi Elec Co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た電動機、圧縮機及び車両
EP2381563A2 (de) * 2010-04-20 2011-10-26 Haprotec GmbH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ie Magnetbestückung eines Läuferrohlings
CN103427570A (zh) * 2013-08-29 2013-12-0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钢推入装置
CN109950991A (zh) * 2019-05-05 2019-06-2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轭组件、电机、风力发电机组以及电机的套装方法
CN110086303A (zh) * 2019-06-03 2019-08-0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永磁电机磁钢装配工艺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9831A (ja) * 2007-02-15 2008-08-28 Aichi Elec Co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た電動機、圧縮機及び車両
EP2381563A2 (de) * 2010-04-20 2011-10-26 Haprotec GmbH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ie Magnetbestückung eines Läuferrohlings
CN103427570A (zh) * 2013-08-29 2013-12-0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钢推入装置
CN109950991A (zh) * 2019-05-05 2019-06-2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轭组件、电机、风力发电机组以及电机的套装方法
CN110086303A (zh) * 2019-06-03 2019-08-0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永磁电机磁钢装配工艺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228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40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direct drive generators
EP2564492B1 (en) Synchronous generator, especially for wind turbines
US6933645B1 (en)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nd magnet cradle
EP0866540A2 (en) A rotor for a motor or generator
US20040004407A1 (en)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a ro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high speeds
US20080088193A1 (en) Rotor for a Permanent-Magnet Machine
US7825559B2 (en) Rotating machine
US9112386B2 (en) Electric motor with improved flux path and power density
JP2006288193A (ja) 電気機器における永久磁石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85988A (zh) 定子装置、发电机、风力涡轮机及定位定子装置的方法
EP2983273B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JP6567304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巻上機
EP3402041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otor
US9876401B2 (en)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rotor
EP3965263A1 (en) Electric motor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electric motor
US9692266B2 (en) Spoke-type PM machine with bridge
US20230198319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EP2757663A1 (en) Light weight rotor with Halbach magnetized permanent magnets for large external rotor machines
WO2005011089A2 (en) Integral center plane balancing of a rotating electric device
CN112737228B (zh) 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US9735634B2 (en) Split pole spoke type PM machine with enclosed magnets
FI117459B (fi) Menetelmä ja asennusväline sähkökoneen asentamiseksi
WO2013184107A1 (en) Systems for improved direct drive electromagnetic machines
EP3793065A1 (en) Rotor for an axial-flux electric machine, and axial-flux electric machine provided with said rotor
CN112803684B (zh) 夹持组件及永磁电机的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