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6548A -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6548A
CN112736548A CN202011632155.9A CN202011632155A CN112736548A CN 112736548 A CN112736548 A CN 112736548A CN 202011632155 A CN202011632155 A CN 202011632155A CN 112736548 A CN112736548 A CN 112736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hell
sub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21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6548B (zh
Inventor
刘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21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6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6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计算机显示器通过支座与处理装置固定,显示器和处理装置之间需要通过连接线进行信号传输,且显示器需要连接电源线,处理装置需要电源线,且所有的线都在桌面上,显得很杂乱,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
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
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两侧。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处理装置和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处理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第二端的两侧;从而将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连接线内置于连接装置内,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的运动在壳体的内外移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连接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插接部的可选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插接部的可选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连接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处理装置的可选的接口布局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联动装置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部分附图标记说明:10,连接装置;101,壳体;1011,壳体的第一端;1012第一开口;1013,壳体的第二端;1014,第二开口;1015,第三开口;102,连接线;1021,连接线的第一端;1022,连接线的第二端;1023,插接部;1024,插接部固定部件;103,第一推送部件;104,遮挡部件;105,联动装置;1051,连接部件;10511,第一固定孔;1052,第一支架;10521,第一定位孔;10522,第二定位孔;1053,连杆;10531,第一固定栓;10532,第二固定栓;1054,第二推送部件;10541,第二固定孔;106,第二支架;1061,第三固定栓;1062,第四固定栓;1063,弹力部件;1064,滑轮;1065,第一位置;1066,第二位置;1067,第三位置;1068,第四位置;20,显示装置;30,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是用于实施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提供实施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实施。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装置10包括:壳体101和内置于壳体内的连接线102,连接线102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
壳体101的第一端1011设置有第一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2用于外置连接线102的第一端1021;壳体101的第二端1013设置有第二开口1014,第二开口1014用于外置连接线102的第二端1022;连接线102的第二端1022设置有插接部1023,插接部1023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103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第二开口1014在壳体101内外移动;其中,对应第三开口1015设置有第一推送部件103,第二开口1014和第三开口1015分别位于壳体101的第二端1013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为曲面柱体或平面柱体,壳体构成柱体的侧面。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以下三个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端,用于外置连接线的第一端;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二端,用于外置连接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连接的插接部;第三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二端,用于外置第一推送部件。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位于壳体的同一侧,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可位于壳体的两侧。
连接线用于传输连接装置所连接的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的信号。其中,传输的信号可为数据信号,也可为电源信号。
在一示例中,传输的信号为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HDMI)信号,此时,连接线为HDMI数据线。
在一示例中,传输的信号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信号,此时,连接线为USB数据线。
在一示例中,传输的信号为电流信号,此时,连接线为电源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连接线在壳体内的部署方式为饶了两圈,在实际应用中,连接线在壳体的部署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比如:沿着壳体的边沿放置、拉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接线在壳体的部署方式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内可内置一个或多个连接线。在一示例中,壳体内置一个电源线。在一示例中,壳体内置HDMI数据线和USB数据线。在一示例中,壳体内置HDMI数据线、USB数据线和电源线。
在壳体内置多根连接线的情况下,不同的连接线可共用一个开口,也可分别使用独立的开口。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连接线的一端可共用一个开口,另一端可分别使用独立的开口。
在一示例中,壳体内置连接线包括:连接线102-1和连接线102-2,且在壳体的第一端,连接线102-1的第一端和连接线102-2的第一端共用第一开口1012,在壳体的第二端,连接线102-1的第二端使用第二开口1014-1,连接线102-2的第二端使用第二开口1014-2,即连接线102-1的第二端和连接线102-2的第二端分别使用不同的第二开口。
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的插接部的类型适用于连接线传输的信号。在一示例中,连接线为HDMI数据线,传输的信号为:HDMI信号,则插接部为HDMI。在一示例中,连接线为USB数据线,传输的信号为:USB信号,则插接部为USB接口。在一示例中,连接线为电源线,传输的信号为电信号,则插接部为电源插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插接部与第一推送部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且插接部沿着第一方向能够通过第二开口在壳体的内外移动,因此,第一方向垂直于壳体的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对应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则第一方向与第二开口至第三开口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在一示例中,第一方向包括:相互相反的第一子方向和第四子方向,其中,第一子方向为从第三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第四子方向为第二开口至第三开口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壳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在一示例中,第二方向包括:相互相反的第二子方向和第三子方向,其中,第二子方向为壳体的第二端至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第三子方向为壳体的第一端至壳体的第二端的方向。
插接部与第一推送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插接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推送部件上。在一示例中,插接部设置在插接部固定件上,插接部固定件与第一推送部件连接。
在插接部设置在插接部固定件上,插接部固定件与第一推送部件连接的情况下,设置有插接部1023的插接部固定部件1024与第一推送部件103的连接方式可为图2或图3所示的任一种连接方式。如图3中301所示,设置有插接部1023的插接部固定件1024可基于第一方向与第一推送部件103连接;如图3中302所示,设置有插接部1023的插接部固定部件1024也可基于第二方向与第一推送部件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插接部固定部件与第一推送部件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方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以保证插接部固定部件随着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的运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带动插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以下为方便描述,以插接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推送部件作为插接部与第一推送部件的连接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第二端的两侧;从而将传输显示器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的连接线内置于连接显示器和处理装置的连接装置内,连接线的两端能够分别外置于位于壳体两端的开口,使得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连接线内置于连接装置内,不需要在连接装置外走线,节省了桌面空间;进一步地,电子设备的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的运动在壳体的内外移动,从而在需要使用时,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将连接线的插接部外置于壳体外,在不需要使用,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将连接线的插接部内置于壳体内,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避免外置插接部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装置10还包括:对应第二开口1014的遮挡部件104、内置于壳体101内的联动装置105;遮挡部件104遮挡第二开口1014的区域的大小,随着遮挡部件104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而变化;联动装置105,实现遮挡部件10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10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的联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联动装置与遮挡部件活动连接,且与第一推送部件活动连接,以保持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和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的联动,对联动装置的内部结构不进行任何限定,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这里,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带动插接部通过第二开口从壳体内移动至壳体外的同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改变遮挡部件对第二开口的遮挡区域的大小。
在一示例中,插接部位于壳体内,遮挡部件完全遮挡第二开口,基于联动装置,插接部沿着第一方向从壳体内向壳体外移动的同时,遮挡部件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减小遮挡第二开口的遮挡区域的大小。当插接部移动至壳体内第二开口处,遮挡部件移动至未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的位置,插接部继续通过第二开口移动至壳体外,遮挡部件继续沿着第二方向运动,直至插接部和遮挡部件停止运动。
在一示例中,插接部位于壳体外,遮挡部件未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基于联动装置,插接部沿着第一方向从壳体外箱壳体内移动的同时,遮挡部件沿着第二方向移动。当插接部移动至壳体内第二开口处后继续沿着第一方向移动,遮挡部件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增加遮挡第二开口的遮挡区域的大小,直至遮挡部件完全遮挡第二开口,插接部移动至壳体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送部件和遮挡部件的联动包括以下两种联动方式:
联动方式一: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通过联动装置带动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在联动方式一中,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以带动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到所述壳体外。
联动方式二、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通过联动装置带动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在联动方式二中,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以带动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壳体外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到所述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联动装置105包括:连接部件1051、第一支架1052(未示出)、连杆1053和第二推送部件1054;连接部件1051与第一推送部件103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推送部件103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靠近壳体101的第一端1011;第二推送部件1054位于遮挡部件104的第一侧,且与遮挡部件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靠近壳体101的第一端1011;连杆1053的第一端与连接部件1051活动连接,连杆1053的第二端与第二推送部件1054活动连接;第一支架1052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0521或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0522,第一定位孔10521用于限定连杆1053的第一端的活动轨迹,第二定位孔10522用于限定连杆1053的第二端的活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推送部件通过壳体上的第四开口凸出壳体。其中,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可互为独立的开口,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可为一个开口。
在一示例中,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定连杆的第一端的活动轨迹的第一定位孔。连杆的第一端基于第一定位孔,仅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且连杆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与连杆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保持同步。
在一示例中,第一支架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定连杆的第二端的活动轨迹的第二定位孔。连杆的第二端基于第二定位孔,仅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且连杆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与连杆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保持同步。
在一示例中,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并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连杆的第一端基于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定位孔,仅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连杆的第二端基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定位孔,仅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且连杆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与连杆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保持同步。
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件和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连接部与第一推送部件固定连接,第二推送部件与遮挡部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和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保持同步,即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则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第一推送部件静止不动,则遮挡部件静止不动;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则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静止不动,则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静止不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1053的第一端与连接部件1051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如图6所示,连杆105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栓10531,连接部件105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511,第一固定栓10531穿过第一固定孔10511,使得连杆105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支架中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定位孔的情况下,第一固定栓穿过第一定位孔,使得连杆的第一端和连接部的运动方向受第一定位孔的限制,沿着第一方向在第一定位孔内运动。
在一示例中,连杆的第一端和连接部件沿着第一子方向在第一定位孔内移动,以带动插接部以第一子方向移动,基于第二开口从壳体内移动至壳体外。
在一示例中,连杆的第一端和连接部件沿着第四子方向在第一定位孔内移动,以带动插接部以第四子方向移动,基于第二开口从壳体外移动至壳体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杆的第一端与连接部件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除图6所示的结构外,还可采用其他活动连接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杆的第一端与连接部件活动连接的结构不进行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1053的第二端与第二推送部件1054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如图7所示,连杆105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栓10532,第二推送部件105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0541,第二固定栓10532穿过第二固定孔10541,以使连杆1053的第二端与第二推送1054部件活动连接。
第二固定栓穿过第二固定孔,使得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这里,连杆的第一端的运动受定位孔的限制,基于连杆的长度固定,连杆的第二端的运动受连杆的第一端的运动的限制,与第二推送部件沿着第二方向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支架中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定位孔的情况下,第二固定栓穿过第二定位孔,使得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推送部件的运动方向受第二定位孔的限制,沿着第二方向在第二定位孔内运动。
在一示例中,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推送部件沿着第二子方向在第二定位孔内移动,以带动遮挡部件以第二子方向移动,第二开口被遮挡部件所遮挡的区域随着遮挡部件的运动逐渐减小,直至遮挡部件停止移动,第二开口不被遮挡部件遮挡。
在一示例中,连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推送部件沿着第三子方向在第二定位孔内移动,以带动遮挡部件以第三子方向移动,第二开口被遮挡部件所遮挡的区域随着遮挡部件的运动逐渐增大,直至遮挡部件停止移动,第二开口完全被遮挡部件遮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除图7所示的结构外,还可采用其他活动连接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的结构不进行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10所示,插接部通过第二开口从壳体内移动至壳体外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推送部件以第一子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插接部运动,以移动所述插接部至所述壳体外,且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定位孔以所述第一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子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中背向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第一子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以第二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中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二子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以所述第二子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第二子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移动。
插接部位于壳体内未发生位移时,连接装置的结构如图8所示,第一推送部件位于第三开口所在的位置8011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内,且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1处,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20度。第一推送部件接受到第一子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沿着第一子方向运动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如图9所示,第一推送部件沿着第一子方向移动至位置8012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内,且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2处,对第二开口进行部分遮挡,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45度。第一推送部件继续基于接受到的第一子方向的外力沿着第一子方向运动,如图10所示,第一推送部件沿着第一子方向移动至位置8013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外,且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3处,未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80度。其中,第一推送部件沿着第一子方向运动,所经过的位置依次为:位置8011、位置8012和位置8013。遮挡部件沿着第二子方向运动,所经历的位置依次为:位置8021、位置8022和位置8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10所示,插接部通过第二开口从壳体内移动至壳体外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以第三子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且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子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中背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定位孔以第四子方向移动;所述第四子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中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第四子方向的移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第一推送部件以所述第四子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壳体内。
插接部位于壳体外未发生位移时,连接装置的结构如图10所示,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3处,未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第一推送部件位于位置8013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外,且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80度。第二推送部件在接受到第三子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沿着第三子方向运动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如图9所示,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2处,对第二开口进行部分遮挡,第一推送部件沿着第一子方向移动至位置8012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内,且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45度。第二推送固件基于接受到的第三子方向的外力沿着第三子方向运动,如图8所示,遮挡部件位于位置8021处,对第二开口进行遮挡,第一推送部件位于第三开口所在的位置8011处,插接部位于壳体内,且连杆相对于定位孔的角度为20度。
其中,遮挡部件沿着第三子方向运动,所经历的位置依次为:位置8023、位置8022和位置8021。第一推送部件沿着第四子方向运动,所经过的位置依次为:位置8013、位置8012和位置8011。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联动装置将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的运动转换为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的运动,或将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保持插接部和遮挡部件的协调,在插接部通过第二开口移动至壳体外时,解除遮挡部件对第二开口的遮挡,在实施遮挡部件对第二开口的遮挡时,位于壳体外的插接部通过第二开口移动至壳体内,在避免插接部的外漏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同时,方便用户对插接部的操作。
基于图1所示的连接装置,如图11所示,壳体101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架106(未示出),第二支架10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栓1061和第四固定栓1062;第三固定栓1061连接有弹力部件1063,弹力部件1063连接有滑轮1064;连接线102从第一位置1065绕过滑轮1064,并从第二位置1066绕过第四固定栓1062,以通过滑轮1064的位移带动连接线102外置于壳体的长度发生变化;第一位置1065为滑轮1064的靠近第三固定栓1061的一侧,第二位置1066位于第四固定栓1062的远离第三固定栓1061的一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为一整体。
这里,滑动与弹力组件、第三固定栓构成动滑轮装置。连接线绕过动滑轮和第四固定栓,从而使得连接线靠近动滑轮的一端,随着动滑轮中滑轮的位置的改变,外置于壳体的长度的发生变化。其中,当滑动靠近第三固定栓,外置于壳体外的连接线的长度减小;当滑轮远离第三固定栓,外置于壳体外的连接线的长度增加。
在一示例中,从连接线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第四固定栓,此时,连接线的第一端靠近滑轮,动滑轮中滑轮的位置的变化,使得外置于第一开口的连接线的长度发生变化。
在一示例中,从连接线的第二端至第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第四固定栓,此时,连接线的第二端靠近滑轮,动滑轮中滑轮的位置的变化,使得外置于第二开口的连接线的长度发生变化。此时,在插接部外置壳体的情况下,可基于插接部接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外置于第二开口外的长度发生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三固定栓和第四固定栓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在一示例中,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对应壳体的第一端,第二支架的第二端对应壳体的第二端;第三固定栓位于壳体内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第四固定栓位于壳体内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在一示例中,第二支架的第二端对应壳体的第一端,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对应壳体的第二端;第三固定栓1061位于壳体内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第四固定栓位于壳体内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线102的第一端,在接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带动滑轮1064背向第三固定栓1061运动,使得连接线102与滑轮1064相接触的位置由第三位置1067变化为第四位置1068,第四位置1068与连接线10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位置1067与连接线10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这里,在未接收到外力的情况下,连接线102与第三固定栓1061接触的位置为第三位置1067,在连接线的第一端接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连接线的第一端向外拉伸,连接线拉动滑轮1063以方向121移动,连接线与滑轮1063接触的位置发生变化,滑轮移动的结果如图13所示,连接线与滑轮1063接触的位置变化为第四位置1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线102的第一端的所述外力释放的情况下,弹力部件1063拉动滑轮1064靠近第三固定栓1061,使得连接线102与滑轮1064相接触的位置从第四位置1068变化为第三位置1067。
这里,在接受的外力保持的情况下,如图13所述,连接线102与第三固定栓1061接触的位置为第四位置1068,在连接线的第一端接受到的外力释放的情况下,连接线外置于第一开口的长度变短,连接线拉动滑轮1063以与方向121相反的方向131移动,连接线与滑轮1063接触的位置发生变化,滑轮移动的结果如图12所示,连接线与滑轮1063接触的位置变化为第四位置1067。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滑轮和第四固定栓的设置,使得连接线外置于壳体的长度能够发生变化,从而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调节外置于连接装置的壳体外的连接线的长度,在满足用户对连接线的长度的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将连接线内置于连接装置内,最大程度地减小连接线外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显示装置20、处理装置30和图1至13中任一图所示的连接装置10,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显示装置20和处理装置30。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4为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连接的一种结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连接装置可连接有用于承载处理装置的承载部,使得处理装置放置于承载部。
下面,以连接线包括:HDMI数据线、USB数据线和电源线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实施中,处理装置上的接口如图15所示,包括:USB3.0接口1501、HDMI接口1502、Type C接口1503、DP接口1504、DC-IN接口1505、USB2.0接口1506和RJ45接口1507。其中,DP接口1504和Type C接口1503平铺部署,降低成本,且USB3.0接口1501、HDMI接口1502上下部署,以方便USB3.0插头与HDMI插头的一体化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接入USB3.0接口的USB3.0插头和接入HDMI接口的HDMI插头一体化设计,通过叠层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并将USB3.0插头连接的USB3.0数据线和HDMI插头连接的HDMI数据线内置于连接装置内,并采用推拉设计,使得HDMI插头和USB3.0插头通过推拉的方式进出连接装置。
在HDMI插头和USB3.0插头外置于连接装置的情况下,HDMI插头和USB3.0插头可直接插入处理装置上的HDMI接口和USB3.0接口,实现连接装置与处理装置的快速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壳体的外观视图如图16至20所示,壳体10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12、第二开口1014、第三开口1015和第四开口1016,其中,连接线102-1和连接线102-2的第一端外置于壳体101的第一开口1012,遮挡部件104对第二开口1014进行遮挡,第一推送部件103对应第三开口1015内置于壳体内,连接线102-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开口1015外置于壳体101,第二推送部件1054突出第四开口1016,其中,连接线102-1的第二端连接有插接部104,连接线102-1包括HDMI数据线、USB3.0数据线,插接部104为一体化设计,包括两个接口,一个是HDMI接口,一个是USB3.0接口,连接线102-2为电源线。
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推送部件1054位于图16和图17所示的位置,遮挡部件104对第二开口1014进行完全遮挡,第一推送部件103位于第三开口1014所在的位置处。
如图18所示,第二推送部件1054位于图18所示的位置,相对图16和图17,沿着垂直方向向上发生位移;第一推送部件103沿着水平方向背向第三开口1014发生位移;遮挡部件104与第二推送部件1054保持同步,沿着垂直方向向上发生位移,对第二开口1014进行部分遮挡,且通过第二开口1014能够看到插接部1023。
如图19和图20所示,当第二推送部件1054位于图19和图20所示的位置,相对图18,沿着垂直方向向上发生位移,遮挡部件104未对第二开口1014进行遮挡,且插接部1023外置于壳体。
如图16至20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有与连接部件10连接的承载部107,用于承载处理装置30,当处理装置位于承载部107上,且背部的接口布局如图15所示,则在插接部1023外置壳体时,迁入处理装置的对应接口,从而将连接线与处理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推送部件和遮挡部件位于图16和图17所示的位置,联动装置的状态如图21所示,当第一推送部件和遮挡部件位于图19和图20所示的位置,联动装置的状态如图22所示。当用户推动第一推送部件,插接部沿着水平滑轨向左滑动,同时推动连杆前移并旋转,连杆快速由水平图21所示的10度微倾斜状态变成倾斜30度、45度、60度,直到图22所示的80度状态,连杆推动遮挡部件沿着竖直滑轨(第二定位孔)向上滑动。前半段连杆竖直方向位移变化快,代表遮挡部件上升速度远快于插头向前移动速度,保证插头不会撞到遮挡部件,保证插头可以正常插入处理装置。反之,下推前端遮挡部件的把手即第二推送部件,遮挡部件下移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插头后移归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将连接线102-1绕过滑轮1064,滑轮1064连接定力弹簧1063。当用户需要将连接线102-1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连接时,可以基于连接线102-1拉出连接装置内多余的线长,滑轮1064上移。当连接线102-1在连接装置外部的长度有余量时,定力弹簧1063会拉动滑轮1064下移,将多余的连接线拉回连接装置内部,连接装置外部的连接线始终保持适合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HDMI接口与USB接口在连接器居中且叠加放置,HDMI插头与USB插头一体化,且放置于连接装置(stand arm)内,HDMI数据线和USB数据线e由内置,由用户梳理改成出厂前梳理好,减少用户操作步骤,且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2、连接装置内部设置定力动滑轮结构,与显示器对接的连接线可以自由伸长和缩短,保证显示器遮挡后面的线材,保证正面看不到任何垂吊的线材。其中,显示器的背面虽然可见2条线,但是因为显示器的电源线走连接装置内部,只有系统的外接电源线走在外部,两根线自然分开,容易梳理的更美观。
3、连接装置的外观增加遮挡部件以对第二开口进行遮蔽,提升开箱体验。
4、连接装置内,基于联动装置的设计,通过第一推送部件和第二推送部件的推拉实现遮挡部件的打开/关闭的同时,实现插接部的插入/拔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传输显示装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
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外置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
所述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基于第一推送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内外移动;
其中,对应第三开口设置有所述第一推送部件,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遮挡部件、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联动装置;
所述遮挡部件遮挡所述第二开口的区域的大小,随着所述遮挡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而变化;
所述联动装置,实现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的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以带动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到所述壳体外;或
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以带动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壳体外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移动到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连接部件、第一支架、连杆和第二推送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位于所述遮挡部件的第一侧,且与所述遮挡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或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限定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的活动轨迹,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限定所述连杆的第二端的活动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栓,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使得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
或,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以使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送部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推送部件以第一子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插接部运动,以移动所述插接部至所述壳体外,且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定位孔以所述第一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子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中背向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第一子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以第二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中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二子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以所述第二子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第二子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二推送部件以第三子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遮挡部件以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且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子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中背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基于所述第三子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定位孔以第四子方向移动;所述第四子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中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
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第四子方向的移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第一推送部件以所述第四子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插接部移动至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栓和第四固定栓;
所述第三固定栓连接有弹力部件,所述弹力部件连接有滑轮;
所述连接线从第一位置绕过所述滑轮,并从第二位置绕过所述第四固定栓,以通过所述滑轮的位移带动所述连接线外置于壳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轮的靠近所述第三固定栓的一侧,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栓的远离所述第三固定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在接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带动所述滑轮背向所述第三固定栓运动,使得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滑轮相接触的位置从第三位置变化为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连接线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处理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处理装置。
CN202011632155.9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36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155.9A CN11273654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155.9A CN11273654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548A true CN112736548A (zh) 2021-04-30
CN112736548B CN112736548B (zh) 2022-03-25

Family

ID=7560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2155.9A Active CN11273654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654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735A (zh) * 2005-08-23 2007-02-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纳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01576818U (zh) * 2010-01-26 2010-09-08 陈贵争 一种带usb集线器的显示器
KR20110032265A (ko) * 2009-09-22 2011-03-30 지영정 다기능 카드형 usb메모리 장치
US20120229967A1 (en) * 2011-03-08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s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436309B1 (ko) * 2013-11-27 2014-09-02 박성오 케이블 릴의 멀티 콘센트
CN107611731A (zh) * 2017-08-10 2018-01-19 安徽英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收放的电脑数据线
CN208062392U (zh) * 2018-04-20 2018-11-06 广西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
CN210468296U (zh) * 2019-10-24 2020-05-05 江苏方程仕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dmi接口的在线升级器终端
CN211265881U (zh) * 2020-01-09 2020-08-14 深圳市富鑫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高清视频连接线
CN211320494U (zh) * 2019-12-09 2020-08-21 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hdmi连接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735A (zh) * 2005-08-23 2007-02-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纳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
KR20110032265A (ko) * 2009-09-22 2011-03-30 지영정 다기능 카드형 usb메모리 장치
CN201576818U (zh) * 2010-01-26 2010-09-08 陈贵争 一种带usb集线器的显示器
US20120229967A1 (en) * 2011-03-08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s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436309B1 (ko) * 2013-11-27 2014-09-02 박성오 케이블 릴의 멀티 콘센트
CN107611731A (zh) * 2017-08-10 2018-01-19 安徽英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收放的电脑数据线
CN208062392U (zh) * 2018-04-20 2018-11-06 广西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缠绕装置
CN210468296U (zh) * 2019-10-24 2020-05-05 江苏方程仕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dmi接口的在线升级器终端
CN211320494U (zh) * 2019-12-09 2020-08-21 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hdmi连接线
CN211265881U (zh) * 2020-01-09 2020-08-14 深圳市富鑫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高清视频连接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548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6071B2 (en) Automotive exterior lamp assembly with charge port
CN106165207B (zh) 连接器组件
CN101859940B (zh) 插头以及设有该插头的电子设备
TWI525951B (zh) 通用串列匯流排應用裝置以及通用串列匯流排應用裝置之組裝方法
CN112736548B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TWM442621U (en) Connection plug for portable device
US9455528B1 (en) Multi-plug USB connector with swappable tip
CN106299839B (zh) 车辆线缆接口总成及车辆内饰总成
CN114050457A (zh) 一种高适用性的接口转换器
CN107210611B (zh) 带充电模块的电子设备
US8558114B2 (en) Transmission wire
TW200845510A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201397963Y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
CN103579848B (zh) 连接器
CN109792117A (zh) 连接器
CN106374253A (zh) 一种按压伸缩挂式用电模块
CN208111818U (zh) 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2736518B (zh) 电子设备
CN210272957U (zh) 连接头
CN203466345U (zh)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CN103915721B (zh) 连接器
CN101320852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7823351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3481474U (zh)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CN104218406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