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3648B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3648B
CN112733648B CN202011611903.5A CN202011611903A CN112733648B CN 112733648 B CN112733648 B CN 112733648B CN 202011611903 A CN202011611903 A CN 202011611903A CN 112733648 B CN112733648 B CN 112733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flow
camera
data
passenger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19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3648A (zh
Inventor
陈锋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19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3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3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3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3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3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1Higher-level, semantic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or understanding of video scenes, e.g. detection, labelling or Markovian modelling of sport events or news i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该方法可以提高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出于安全考虑,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可能会存在人数限流需求,当区域内人数达到限定人数时,需要进行告警。
目前,实现区域限流的主流方案是用多台客流相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计限流区域(通常为封闭区域)人数,由平台来统一协调管理各客流相机的进出数据,通过限流区域下各客流相机的“进总人数”减去“出总人数”来确定区域逗留人数,超过限定人数则告警。
考虑到进出人数一直累加,例如,“进134231人,出34245人”,会降低数据处理效率,且不利于管理人员了解实时数据,因此,客流相机会按照预设机制进行清零操作,例如,定时清零,在达到设置的清零时间时,将进出人数均置为0。
然而实践发现,由于用于对限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的多台客流相机在自动清零时,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约束,当该多台客流相机中存在部分清零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依据客流相机上报的进出人数确定的区域内人数不准确的情况,导致产生误告警,或者,在需要告警的情况下未进行告警。
如何提高限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限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
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客流相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其中,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客流相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客流相机是否清零成功,以及当前是否存在第二客流相机其中,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促使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并根据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通过在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且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缓存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避免由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部分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前的客流数据以及部分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后的客流数据而导致客流数据统计错误,提高了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A~3F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流数据统计方案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技术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1、实时客流数据:客流相机实时统计的人员进和/或出数据(只要进和/或出数据变化,就会上报数据);
2、间隔客流数据:客流相机隔固定时间上报的人员进和/或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未特殊说明,所提及的客流数据均为实时客流数据。
3、客流区域:即实际场景中的限流区域。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步骤S100、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该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客流区域并不特指某一客流区域,而是可以指代任一需要进行限流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客流相机统计的目标客流区域的进出人数发生变化(进人数发生变化或出人数发生变化)时,第一客流相机可以上报当前统计的客流数据(本文中称为第一客流数据)。
示例性的,客流数据可以包括进人数和/或出人数。
举例来说,对于允许进入,但不允许离开的区域(如客流区域的入口)部署的客流相机,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可以为进人数(即通过该区域进入客流区域的人数)。
对于允许离开,但不允许进入的区域(如客流区域的出口)部署的客流相机,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可以为出人数(即通过该区域离开客流区域的人数)。
对于允许进入,也允许离开的区域(如客流区域的出入口)部署的客流相机,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包括进人数和出人数。
步骤S110、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其中,第二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完成清零的时间并不会完全一致,即当某客流相机完成清零时,可能会有其它客流相机尚未完成清零。
因而,在接收到第一客流相机的第一客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是否清零成功。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当前是否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本文中称为第二客流相机)。
考虑到在存在部分客流相机清零成功,部分客流相机未清零的情况下,若接收到的客流数据均存储至客流数据存储区,则客流数据存储区会同时存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在未清零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在该情况下,根据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统计客流区域的人数会不准确,从而可能会引起误报警。
举例来说,以客流区域包括3个出入口,各出入口分别设置了一个客流相机用于对人员进出进行监控(假设分别为客流相机1~3)为例。
假设时刻t1,客流相机1上报的客流数据包括进50人,出40人;客流相机2上报的客流数据包括进100人,出30人;客流相机3上报的客流数据包括进10人,出80人,则可以确定此时,客流区域内逗留人数为10(进总人数=50+100+10=160,出总人数=40+30+80=150,逗留人数=进总人数-出总人数=160-150=10)。
假设时刻t2(t1~t2时间内各客流相机均未上报新的客流数据,即客流区域内逗留人数未发生变化),客流相机1和客流相机2成功清零,但是客流相机3未成功清零,即客流相机1上报客流数据包括进0人,出0人;客流相机2也上报客流数据包括进0人,出0人,则依据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确定出此时客流区域内逗留人数为-70(进总人数=10,出总人数=80,逗留人数=进总人数-出总人数=10-80=-70),与实际逗留人数不符,即统计的客流区域的人数不准确。
因此,为了避免错误统计客流区域内的人数,在确定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于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可以先缓存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示例性的,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可以用于在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且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缓存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
相应地,为了提高客流数据人数统计的准确性,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步骤S120、根据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且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以提高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对于任一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可以将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确定为该客流相机的实际客流数据。
可见,在图1所示方法流程中,通过在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且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缓存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进而,可以根据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提高了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可以包括:
在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有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以及第一客流数据小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示例性的,考虑到在未出现清零异常的情况下,若未进行清零,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是递增的,当前接收到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会大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若进行了清零,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会变为0,然后再重新递增,因此,在接收到的第一客流相机小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了该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有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以及第一客流相机数据大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为正常客流数据上报流程,此时,将第一客流数据存储至客流数据存储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三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其中,第三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示例性的,若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本文中称为第三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则可以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
由于客流相机在存在客流相机未清零的情况下,先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会被缓存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因此,在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即第一客流相机和第三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的实际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清零指示客流相机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未再次清零,或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中首次清零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本申请上述将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的操作,可以是在未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一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结束,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以便在下一轮清零流程中,若客流相机未由未清零变更为清零成功,则可以确定该客流相机在该轮清零流程中未再次清零。
示例性的,对于在该轮清零流程中被标记为未清零,且再次清零的客流相机,可以将其由未清零变更为清零成功;
示例性的,对于在该轮清零流程中被标记为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可以在其在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清零成功时,将其由清零异常变更为未清零;当其再次由于进入新一轮清零流程后清零成功时,将其由未清零变更为清零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第四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其中,第四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第一客流相机和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清零异常表示客流相机由于异常未进行清零。
示例性的,一轮清零流程以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或,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部分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另一部分客流相机清零异常为结束。
一轮清零流程开始时,在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被置为未清零;在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部分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另一部分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清零成功的部分客流相机置为未清零,清零异常的另一部分客流相机仍保持为清零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各客流相机初始化运行时,可以将各客流相机置为未清零。
示例性的,考虑到在客流相机由于异常未进行清零,即出现清零异常的情况下,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会一直比较大,在该情况下,为了避免误报警的出现,在进行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已成功清零的客流相机,也需要将其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的客流数据统计在内,这样会导致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均较大,降低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效率,并增加计算复杂度。
相应地,为了提高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效率,降低计算复杂度,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一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一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一客流数据。
同理,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还包括除第一客流相机和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本文中称为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第四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示例性的,对于未清零的客流相机(如上述第一客流相机或第四客流相机),在进行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情况下,可以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确定为该客流相机的实际客流数据。
示例性的,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未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步骤S110中描述的将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是否均为0;
在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将第二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二客流数据。
示例性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人数可以包括进人数和出人数,在接收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客流数据的进出人数是否均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且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存在不为0的情况下,将第二客流数据减去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以得到第三客流数据,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三客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二客流相机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针对第二客流相机执行的流程可以分别针对各第二客流相机执行。
示例性的,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即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且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对于确定清零异常的第二客流相机,在接收到该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本文中称为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是否均为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报的客流数据中包括进人数,但不包括出人数的客流相机,其上报的客流数据中的出人数可以默认为0;同理,对于上报的客流数据中包括出人数,但不包括进人数的客流相机,其上报的客流数据中的进人数可以默认为0。
考虑到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首次客流数据中的人数均为0,因此,在接收到客流相机上报人数均为0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相应地,在第二客流数据中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该第二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在该情况下,可以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二客流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发送针对第二客流相机的清零异常告警,以触发异常处理机制,如由运维人员或管理人员人工对第二客流相机进行清零,实现清零异常的自动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维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进行人工清零的情况下,在该客流相机上报新的客流数据之前,该客流相机的标记仍保持为清零异常,在该客流相机上报新的客流数据,且该客流数据中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客流相机的标记由清零异常变更为未清零。
此外,对于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其也有可能在被确定清零异常后,自动完成了清零(例如,该客流相机的清零异常延时较大),在该情况下,在接收到该客流相机上报的人数均为0的客流数据,且该客流相机当前的标记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客流相机的标记由清零异常变更为未清零。
示例性的,在第二客流数据中人数存在不是0的情况下,即第二客流相机当前仍处于清零异常状态,为了保证根据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对目标客流区域的人数统计的准确性,可以将第二客流数据减去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得到的客流数据(本文中称为第三客流数据)作为第二客流相机的实际客流数据,将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三客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在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时,可以根据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的实际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示例性的,考虑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完成清零的时间并不会完全一致,即当某客流相机完成清零时,可能会有其它客流相机尚未完成清零。
同时,又考虑到在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完成清零的时间差也不会相差太大,因此,可以依据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先完成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指定参数(本文中称为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来确定未清零的其他客流相机是否清零异常。
示例性的,考虑到当客流相机未出现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各客流相机完成清零的时间差也不会相差太大,而客流相机清零的时间一般是在客流量较小的时候,当单个客流相机清零完成后,又上报了多次客流数据时,通常其他客流相机也已经完成了清零(在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因此,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先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客流数据的次数或先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保持清零成功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可以包括缓存计数,上述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该缓存计数用于记录第一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客流数据的次数;
在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超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示例性的,以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为例,在接收到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并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并在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超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在该情况下,可以确定当前仍未清零的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在另一个示例中,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可以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上述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是否超过时长阈值;
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示例性的,以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持续时长为例,在接收到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并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是否超过时长阈值,并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在该情况下,可以确定当前仍未清零的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先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上述缓存计数和持续时长可以均进行统计,并在依据其中任意一个参数确定先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当前仍未清零的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在一个示例中,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重置第五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第五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示例性的,在确定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本文中称为第五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进行重置。
示例性的,重置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将缓存计数或持续时长置为0。
在一个示例中,在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且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并重置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
示例性的,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并重置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进行新一轮的统计流程。
示例性的,在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的情况下,上述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未超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在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的情况下,上述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未超过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个示例中,在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进行累加。
示例性的,以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为例,在接收到第一客流数据,并确定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若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则可以对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进行累加,如加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包括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上述根据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可以包括:
将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节省资源,在对客流数据进行存储或进行缓存时,对于同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可以采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的方式进行,即对于同一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或客流数据存储区,均至多存储有一条数据。
但应该认识到,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的方式,而是采用追加存储的方式,即对于同一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或客流数据存储区均可以存储多条数据,且各条数据可以设置时间戳(如数据写入缓存区或存储区的系统时间对应的时间戳),进行数据统计时,可以将该客流相机的时间戳最新的缓存客流数据以及时间戳最新的客流数据存储区内的客流数据(即最新的客流数据),作为该客流相机的有效客流数据。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为最近一次清零后的累计进入/离开人数。
示例性的,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包括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因此,为了保证目标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在该情况下,若需要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对于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可以将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缓存的该客流相机的最新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该客流相机的最新的客流数据二者之和,确定为该客流相机的实际客流数据。
相应地,可以将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还包括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即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包括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未清零的客流相机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还可以包括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客流数据还可以包括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与该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该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的差值。
示例性的,在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但不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之外其他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确定清零异常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与该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的差值。
为了保证目标客流区域人数统计的准确性,在该情况下,若需要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可以根据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限流区域包括4个出入口,分别为A、B、C、D,其中A口客流相机统计数据为“进100人,出0人”,B口客流相机统计数据为“进200人,出50人”,C口客流相机统计数据为“进0人,出80人”,D口客流相机统计数据为“进50人,出70人”。因此,按照算法“总进人数—总出人数”可以确定前限流区域共计逗留人数为150人。若此处场所限流总人数为200人,则不会告警。
在传统客流数据统计方案中,由于各客流相机彼此无联系,各客流相机的清零存在先后顺序操作以及清零失败的可能。比如此时A门先清零成功,变为“进0,出0”,或者有人进入,变成“进1,出0”,并上报平台,按照之前算法,算出来的区域总人数就变成50人或51人,导致限流区域内人数统计错误。
又例如,若C门先清零成功,变为“进0,出0”,并上报平台,按照之前算法,算出来的区域总人数变成230,超出场所限流总人数为200人,进行告警,然而,此时区域内实际人数为150人,即产生了误告警。
此外,若某客流相机清零失败,如客流相机D清零失败,而其他客流相机均成功清零,则可能会出现统计出的限流区域内逗留人数为负数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发现客流相机清零异常,且保证客流数据统计准确性的客流数据统计方案,实现对彼此无关联的客流相机进行清零操作后的误报及清零失败的补错处理。
请参见图3A~3E,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客流数据统计方案实现流程如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一、A1~A5:客流相机正常存储到平台内存中的逻辑。其中:
A1、判断接收到的客流相机(如上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如上述第一客流数据)是否为实时客流数据。若为实时客流数据,则转至A2;否则,转至步骤F1。
示例性的,平台可以基于客流数据中指定字段的值,确定客流数据是否为实时客流数据。
例如,客流数据中可以新增一个标志位,该标志位的值为0,表明客流数据为实时客流数据;该标志位的值为1,表明客流数据为间隔客流数据。
其中,当确定接收到的客流数据为非实时客流数据时,可以不对该客流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可以丢弃接收到的该客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F1中描述的丢弃接收到的客流数据是指不将非实时客流数据使用到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流数据统计中,平台也可以依据接收到的非实时客流数据进行其他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A2、判断内存(即上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是否存在当前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若是,则转至步骤A3;否则,转至步骤G1或步骤H1。
示例性的,当确定接收到的客流数据为实时客流数据时,可以确定是否首次接收到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若为非首次接收,即内存中存在当前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则可以执行步骤A3。
若为首次接收,即内存中不存在当前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则依据该客流相机是否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确定执行步骤G1(该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或者,执行步骤H1(该客流相机不是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
A3、判断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是否为清零异常。若是,则转至步骤B1;否则,转至步骤A4。
A4、当前接收到的客流相机是否大于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若是,则转至步骤A5;否则,转至步骤C1。
示例性的,对于非首次接收到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可以判断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为是否为清零异常,即该客流相机之前是否保持为清零异常状态。
若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为清零异常,则执行步骤B1。
若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不为清零异常,即该客流相机的上一清零状态不是清零异常,则可以进一步确定此次接收到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是否大于上一次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
若此次接收到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大于上一次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则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处理。
A5、将接收到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存储至客流数据存储区。
二、G1、客流相机初次接入平台后,第一次上报实时客流数据,将清零标志位与相机缓存初始化的流程。
G1、将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存储至客流数据存储区,并将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志位置为“未清零”,该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置为0。
三、F1、非实时客流数据,直接丢弃。
F1、丢弃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
四、H1、非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上报数据,直接丢弃。
H1、丢弃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
五、C1~C2: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个客流相机同时清零,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标志位置为“未清零”,相机缓存数置为0。
C1、判断该客流相机的缓存计数是否大于3。若是,则转至步骤E1;否则,转至步骤C2或步骤D1。
示例性的,当步骤A4中的判断结果为此次接收到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小于上一次该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时,表明该客流相机在上一次上报客流数据之后进行了清零操作,此时,可以将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置为“清零成功”,判断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其他客流相机中是否存在清零标记为“未清零”的客流相机,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执行步骤C2或步骤D1。
C2、更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为“未清零”,相机缓存计数置为0,临时缓存数据全部清除。
示例性的,当步骤C1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的缓存计数小于等于3(即以预设计数阈值为3为例),且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均为“清零成功”(也就是,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其他客流相机中不存在清零标记为“未清零”的客流相机),即确定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均完成清零时,可以重新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置为“未清零”,重新开始正常计数,并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各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均置为0;此时,还可以将当前接收到其客流数据的客流相机(即上述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即上述第三客流相机)在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各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将第一客流相机在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客流数据更新为第一客流相机当前上报的客流数据(即上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空临时客流缓存区缓存的客流数据。
六、D1、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未全部完成清零,其中部分先清零成功,等待别的相机清零完成的等待过程的客流相机处理逻辑。
D1、将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并将该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加1。
示例性的,当步骤C1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小于等于3,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未全部完成清零(即存在清零标志位为“未清零”)时,可以将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缓存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不更新客流数据,避免误报产生,且对该客流相机(上报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的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1。
七、E1~E3、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部分客流相机均清零,但等待三次缓存后,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中仍有部分客流相机未清零成功,则认为该部分相机是清零异常。其中“清零成功”的相机状态变为“未清零”,相机缓存置为0。并将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通过告警的方式通知管理员。
E1、遍历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客流相机。对于清零标记位为“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置为“未清零”;对于清零标记位为“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置为“清零异常”。
E2、针对“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生成对应的清零异常告警。
E3、将“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客流数据存储区中的客流数据存入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后续状态为“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需减去该值(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后存入客流数据存储区。
示例性的,当步骤C1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的缓存计数大于3时,可以执行步骤E1~E3。
八、B1~B3、对于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管理员单独登录该客流相机,进行清零操作。平台检测客流相机数据正常后,将清零状态位置为“未清零”。
B1、判断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进出人数是否均为0。若是,则转至步骤B2;否则,转至步骤J1。
B2、将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记位置为“未清零”。
B3、清除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此次接收到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存储到客流数据存储区。
示例性的,当步骤A3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志位为“清零异常”时,即该客流相机此前处于清零异常状态,此时,可以判断该客流相机此次上报的客流数据是否均为0,即是否清零成功。
当该客流相机此次上报的客流数据均为0时,确定该客流相机清零成功,按照步骤B2~B3所描述的方式处理。
九、J1、对于清零失败的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需要减去其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得到平台内实际可计算的客流数据。
J1、将此次接收到的客流数据减去临时客流缓存区缓存的该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结果存储至客流数据存储区。
示例性的,当步骤A3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的清零标志位为“清零异常”,且步骤B1中的判断结果为该客流相机此次上报的客流数据不是均为0时,表明该客流相机仍处于清零异常状态,此时,可以按照J1描述的方式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完整的客流数据统计方案实现流程可以如图3F所示。
可见,上述流程实现了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自动发现,提高了清零异常相机的发现效率,并提高了客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客流相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确定单元420,用于确定客流相机是否清零成功,以及当前是否存在第二客流相机其中,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存储单元430,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处理单元440,用于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包括:
在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有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以及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小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第三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清零指示客流相机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未再次清零,或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中首次清零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430,具体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未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四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和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所述清零异常表示客流相机由于异常未进行清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缓存至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是否均为0;
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二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43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且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存在不为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客流数据减去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以得到第三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三客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具体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所述缓存计数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客流数据的次数;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具体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是否超过时长阈值;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重置第五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所述第五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420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以及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并重置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
其中,重置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将缓存计数或持续时长置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未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420,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未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进行累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440,具体用于将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但不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为所述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之外其他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确定清零异常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与该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的差值;
所述处理单元44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文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50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502。处理器501与存储器502可经由系统总线503通信。并且,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502中与数据处理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501可执行上文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存储器502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如图5中的存储器502,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图5中的存储器502,并且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促使处理器501执行上文中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客流相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其中,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包括:
在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有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以及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小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未清零指示客流相机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未再次清零,或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中首次清零成功;
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以及,在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四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和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所述清零异常表示客流相机由于异常未进行清零;
在未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缓存至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是否均为0;
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二客流数据;
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存在不为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客流数据减去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以得到第三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三客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所述缓存计数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客流数据的次数;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或,
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是否超过时长阈值;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置第五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所述第五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且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并重置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
其中,重置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将缓存计数或持续时长置为0;
其中,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未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未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进行累加。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包括:
将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但不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为所述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之外其他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确定清零异常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与该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的差值;
所述根据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一客流数据;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为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中的任一台客流相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多台客流相机用于对目标客流区域进行人数统计;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客流相机是否清零成功,以及当前是否存在第二客流相机,其中,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未清零的客流相机;
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临时客流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与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对应的实际客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包括:
在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有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未被标记为清零异常、以及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小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
和/或,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第三客流相机均清零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三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缓存客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和/或,
未清零指示客流相机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成功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未再次清零,或在上一轮清零流程中清零异常的情况下,本轮清零流程中首次清零成功;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一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第四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存在第四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对应更新为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各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四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和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所述清零异常表示客流相机由于异常未进行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未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客流数据缓存至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和/或,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缓存至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上报的第二客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是否均为0;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的中的人数均为0的情况下,清除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二客流数据;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流数据中的人数存在不为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客流数据减去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以得到第三客流数据,并将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更新为所述第三客流数据;
和/或,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且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所述缓存计数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在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客流数据的次数;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或,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是否超过时长阈值;在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客流相机清零异常的情况下,重置第五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所述第五客流相机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第二客流相机之外的其他客流相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以及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标记为未清零,并重置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
其中,重置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将缓存计数或持续时长置为0;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未超过所述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清零成功的持续时长未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清零成功状态参数包括缓存计数,且所述第一客流相机的清零成功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当前存在第二客流相机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客流相机对应的缓存计数进行累加;
和/或,
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以及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的情况下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在此次清零成功之前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未清零的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在所述目标客流区域关联的全部客流相机中存在未清零的客流相机,以及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但不存在清零成功的客流相机的情况下,所述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客流数据包括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中存储的为所述全部客流相机中除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之外其他客流相机上报的客流数据,以及所述清零异常的客流相机在确定清零异常之后上报的客流数据与该客流相机在临时客流数据缓存区中缓存的所述在被确定为清零异常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客流数据的差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进人数的总和,与所述客流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各客流相机最新的客流数据中出人数的总和二者之差,确定为所述目标客流区域中的实际逗留人数。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11903.5A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33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903.5A CN112733648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1903.5A CN112733648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3648A CN112733648A (zh) 2021-04-30
CN112733648B true CN112733648B (zh) 2023-07-25

Family

ID=7561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1903.5A Active CN112733648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364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528A (zh) * 2007-04-13 2007-11-1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31114A (zh) * 2017-06-09 2017-11-07 安徽富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客流计数的人流量预警系统
CN109285376A (zh) * 2018-08-09 2019-01-29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公交车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CN109831508A (zh) * 2019-02-15 2019-05-3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2796B2 (en) * 2000-01-13 2009-11-03 Countwise, Llc Video-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nting persons traversing areas being monitored
US20050151846A1 (en) * 2004-01-14 2005-07-14 William Thornhill Traffic surveillance method and system
CN109711299A (zh) * 2018-12-17 2019-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客流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528A (zh) * 2007-04-13 2007-11-1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31114A (zh) * 2017-06-09 2017-11-07 安徽富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客流计数的人流量预警系统
CN109285376A (zh) * 2018-08-09 2019-01-29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公交车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CN109831508A (zh) * 2019-02-15 2019-05-3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surveillance systems: a review》;《Image Signal Process》;第152卷(第2期);全文 *
《轨道交通智慧安检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滤波"安检的探讨》;林凡雨;《铁道警察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3648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0765B (zh) 服务资源的熔断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43170A1 (zh) 预测路线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364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6731B (zh) 一种排队时长的预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K179479B9 (en) METHOD FOR DATA RETRIEVING AND DISTRIBUTING USING GEOFENCE BASED TRIGGERS
CN111999580B (zh) 地铁站台闸门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44717A (zh) 自主学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80894A (zh) 一种交通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26654A (zh) 一种共享车辆骑回概率和丢失概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311911B (zh) 一种用于电子警察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1653662A2 (en) Protection switch logg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7151288A (zh) 一种城际车辆调度匹配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452961A (zh) 一种工业设备状态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14501586A (zh) 一种终端搜网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3803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识别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659898B (zh) 一种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8103924A (ja) 混雑予測装置
US20150085194A1 (en) Still image provision device
CN112528818B (zh) 数据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6094A (zh) 交通运输枢纽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存储介质
CN111489317B (zh) 一种骨灰盒智能存放系统
KR102176132B1 (ko) 복수의 드론을 위한 비행 예상 시각 결정을 위한 방법, 컴퓨터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20090144214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969743A (zh) 人员滞留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27381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itering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