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370A -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4370A
CN112714370A CN201911026912.5A CN201911026912A CN112714370A CN 112714370 A CN112714370 A CN 112714370A CN 201911026912 A CN201911026912 A CN 201911026912A CN 112714370 A CN112714370 A CN 112714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ddress
temporary
reques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69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4370B (zh
Inventor
徐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69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4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4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4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本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为用户分配的用户标识和与业务对应的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被分配的临时IP地址,以及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基于临时IP地址,关联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设备标识;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有效时,确认开通所述业务。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用户的自助业务开通,缩短了业务配置时间,简化了业务开通流程,节约了系统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中的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对于传统的点到点(英文:point-to-point,P2P)业务而言,用户与 光网络终端ONT(英文: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设备是一一对应的,即用户与ONT 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唯一确定,包括用户标识、接入口、上行口等相关参数信息均是明 确的,因此基于P2P网络的业务开通流程可以自动实现。但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P2P 业务开始向支持点到多点(英文:point-to-multipoint,P2MP)业务的无源光网络(英文: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演进。PON允许在一定物理限制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将ONT设备接 入光线路终端(英文: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以共享带宽,从而极大程度地节省了光 纤资源,并实现了高速率接入。但与此同时地,由于可能属于多个用户的多个ONT设备的并 行接入,用户与ONT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将变得难以确定。目前,为了实现PON环境下用 户业务的开通,往往需要工作人员首先录入用户信息、业务信息、设备类型等生成业务订单, 并流转到业务运维管理(英文:Ser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SOM)系统;SOM系统创建 对应的工单到排班管理系统(英文:Workforce Management System,WFM);WFM接到工单 后分配到现场运维工程师,由现场运维工程师上门安装,并在定单系统中登记该用户ONT设 备的相关信息,如型号、设备类型、序列号、MAC地址等;之后再由SOM系统基于人工录 入的相关信息,在该ONT设备上线连接到OLT时,完成ONT认证和PON口配置等操作。 由此无法沿用传统P2P业务中的用户自动开通方式,而必须引入人工支持流程,导致PON环 境下用户业务的开通时间加长,开通流程繁琐,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业务开通 成本,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解决通信系统中、特别是点 到多点通信系统中用户业务无法自动开通,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业务开通成本的技 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开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 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 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 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业务配置信 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对用户的业务开通和配置基本上或者全部由网络设备或系统自动实 现,不需要为每个新开通业务的用户提供人工支持并做大量的配置,提高了网络的整体运行 效率,降低了网络的运营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具体包括基 于所述临时IP地址,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请求报文;接 收与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从所述 响应报文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接收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在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 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后,保存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在验证通过后,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第二激活信息 和所述临时IP地址,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通过保存上述相应的对应关系,有利于提升后续用户请求业务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使 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生成一个用于为所述用 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 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发送所述用于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用户设备基于用于 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得到非临时IP地址后,可以基于所述非临时IP地址为用户提 供业务,例如通过所述非临时IP地址浏览互联网,获得良好的带宽保证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为DHCP请求, 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
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报文可以是DHCP请求报文,当使用DHCP报文时,可以避免为实现相应的请求和应答动作对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多改动。但是,所述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也可以通过其他报文来实现。将所述用于获取非临时IP地址的所述用户标识携带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中,可以高效地利用DHCP报文中的字段,降低技术实现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通过验证包括: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相同,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或者,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满足预设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 证。通过设置比较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的两种可能的条件,能够使得对于用户 合法性的验证操作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业务配置信息是从运营支撑系统OSS或 业务支撑系统BSS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备为光网络终端ONT。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包括第一VLAN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设备 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所述业务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具 体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业务配置信息中的所述第一VLAN信息,为所 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第一VLAN,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加入第一VLAN后,用户设备 可以基于第一VLAN向网络发送数据,也可以基于第一VLAN从网络接收数据,网络侧还可 以基于第一VLAN实现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保证等业务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由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不匹配而导致验证不通 过,或者由于网络通信故障导致验证不通过时,向所述用户返回验证结果信息,从而提高用 户使用友好性和系统使用健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自动上线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合 法性认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合法性验证,可以降低被非法用户欺骗或者发生业务误 配置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 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携带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用户 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作为对未通过 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 址的对应关系。
在以上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之间的不匹配,确定用户未通过验证, 作为对验证结果的响应,向所述用户提供临时IP地址,以使得所述用户基于所述临时IP地 址发送用于后续验证的激活信息。通过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 应关系,以使得后续能够在接收到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时,基于所 述保存的对应关系,提供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而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 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具体为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 用户标识不匹配,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 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基于用户设备的设备标 识和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临时IP地址,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向所述 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 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二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第 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为 所述用户分配非临时IP地址。
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匹配,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作为 通过验证的响应,向用户分配的非临时IP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业务,例如通过所述非临时IP 地址浏览互联网,获得良好的带宽保证等。
以上方案中涉及的各所述匹配可以是数据内容的直接匹配,也可以是诸如根据其他预设 的匹配规则确定匹配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用户侧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基于所述设备 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不一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临时IP地址,具体包括从所述 用户侧接收第一DHCP报文,其中所述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的值为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 识;基于所述Option82字段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临时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地址请求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 备的设备标识携带于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所述第二地址请求为DHCP请求, 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携带于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DHCP报文的Option82字段,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网络设备 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多改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高效地利用DHCP报文中的字段,降低技术实 现的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配临时IP地址和分配非临时IP地址由不同的设 备,或者同一设备的不同单元执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设定,以提高系 统整体的灵活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 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地址请求得到更 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
在以上方案中,通过向地址请求中添加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能够获得用于输入激活信息 的临时IP地址,从而完成后续的用户身份验证,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和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均为动态主机配 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被添加至所述第二地址请求的Option82字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的地址请求响应,所述地 址请求响应中携带分配给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将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给所述用户的用 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为DHCP响应,所述DHCP响应的Option82字段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相应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 所述地址分配设备执行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相应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 所述网络传输设备执行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相应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设备7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700包括 接收单元720、验证单元730、获取单元740和配置单元750。所述接收单元710,用于从用 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所述验证单元730,基于存储的第 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所述获取单元740,作为对通过验 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配置单元 750,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所述业务配置信息,为所述 用户进行业务配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包括分配的VLAN信息。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对用户的业务开通和配置基本上或者全部由网络设备自动实现,不 需要为每个新开通业务的用户提供人工支持并做大量的配置,提高了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 降低了网络的运营成本。当业务配置信息包括分配的VLAN信息时,用户设备在加入所述 VLAN后,可以基于所述VLAN在网络中收发数据,网络侧也可以基于第一VLAN实现对用 户的服务质量保证等业务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单元740包括报文请求子单元741、报文接收子单元742 和获取子单元743。所述报文请求子单元741,用于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向地址分配设备 发送用于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请求报文;所述报文接收子单元742用于接收与所 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获取子单 元743,用于从所述响应报文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700还包括保存单元760,在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 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后,保存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存单元760在验证通过后,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第二 激活信息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和所述设备 标识的对应关系。
通过保存上述相应的对应关系,有利于提升后续用户请求业务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使 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700还包括请求单元770,用于为所述用户进行所述业 务配置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获取非临时IP地址。所述请求单元770包括 报文生成子单元771和发送子单元772。所述报文生成子单元771,用于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 应,生成一个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 的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所述发送子单元772,发送所述用于 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用于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得到 非临时IP地址后,可以基于所述非临时IP地址为用户提供业务,例如通过所述非临时IP地 址浏览互联网,获得良好的带宽保证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为动态主机配 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当使用DHCP 报文时,可以避免对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多改动,对Option82字段的使用可以高效 地利用DHCP报文中的字段,降低技术实现的复杂度。但是,所述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也可 以通过其他报文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 通过验证包括:基于所述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相同,确定所述用户通过 验证;或者,基于所述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满足预设的关系,确定所述 用户通过验证。通过设置比较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的两种可能的条件,能够使 得对于用户合法性的验证操作更加灵活。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址分配设备800,所述设备800包括第一接收单 元820、第一确定单元830、第一地址分配单元840和保存单元845,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 元820,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携带用户的用户设 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30,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 户未通过验证;所述第一地址分配单元840,用于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 配临时IP地址;所述保存单元845,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 关系。
在以上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之间的不匹配,确定用户未通过验证, 作为对验证结果的响应,向所述用户提供临时IP地址,以使得所述用户基于所述临时IP地 址发送用于后续验证的激活信息,从而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 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具体为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 用户标识不匹配,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800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850、第二确定单元860和第 二地址分配单元870。所述第二接收单元850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 第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二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60基 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所述第二地址分配单 元870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非临时IP地址。
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匹配,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作为 通过验证的响应,向用户分配的非临时IP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业务,例如通过所述非临时IP 地址浏览互联网,获得良好的带宽保证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800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880、确定单元885和发送单 元890。所述第三接收单元880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接收 用于请求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所述确定单元885,用于基 于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临时IP地址,确定所述用户设备 的设备标识;所述发送单元890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地址请求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 备的设备标识携带于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DHCP报文的Option82字段,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网络设备 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多改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高效地利用DHCP报文中的字段,降低技术实 现的复杂度。
以上方案中涉及的各所述匹配可以是数据内容的直接匹配,也可以是诸如根据其他预设 的匹配规则确定匹配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820、第二接收单元850及第三接收单元880 可以是同一个接收单元,和/或所述第一地址分配单元840及第二地址分配单元870可以是同 一个地址分配单元。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传输设备900,所述设备900包括第一接收单 元905、地址请求单元910和第一发送单元920,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90,用于接收用 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单元910,用于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 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地址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930, 用于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
在以上方案中,网络传输系统通过向地址请求中添加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能够获得用于 输入激活信息的临时IP地址,从而完成后续的用户身份验证,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利 进行。所述网络传输系统例如可以是OLT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和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均为动态主机配 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被添加至所述第二地址请求的Option82字段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930和第二发送单元940。所述第 二接收单元930,用于接收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的地址请求响应,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中携带分 配给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所述第二发送单元940,将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给所述用户的 用户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为DHCP响应,所述DHCP响应的Option82字段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及第二接收单元930可以是同一个接收单元, 和/或第一发送单元920及第二发送单元940可以是同一个发送单元。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述第四方面提供 的网络管理设备、第五方面提供的地址分配设备和第六方面提供的网络传输设备,或者所述 系统包括前述第七方面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第八方面提供的地址分配设备和第九方面提供 的网络传输设备。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 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提供的各相应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 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系统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系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 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各相应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ON的业务开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PON的业务开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ON的业务开通系统结构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配置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 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 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 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中,“A和/或B”表示“A或B”或者“A和B”。
用户与光网络终端ONT(英文: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设备是一一对应的, 即用户与ONT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唯一确定,包括用户标识、接入口、上行口等相关参 数信息均是明确的,因此基于P2P网络的业务开通流程可以自动实现。但随着光纤通信技术 的发展,P2P业务开始向支持点到多点(英文:Point-to-multipoint,P2MP)业务的无源光网 络(英文: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演进。PON允许在一定物理限制条件下,尽可能 多的将ONT设备接入光线路终端(英文: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以共享带宽。
图1示出了一种可能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源光网络(英文: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英文:Point-to-multipoint,P2MP)结构的单 纤双向光接入网络。PON系统100由局端的光线路终端2(英文:Optical LineTerminal,OLT)、 光分配网络3(英文: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和用户侧的一个或多个光网络终 端ONT 1(英文: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组成。在某些其他情形下,用户侧设备也 可以是其他设备,如光网络单元(英文:Optical Network Unit,ONU),或者既包括ONT又 包括ONU。这里仍以用户侧为ONT 1设备示例。OLT 2位于网络侧,放在中心局端,它可以 是一个二层交换机或三层路由器,可以提供网络集中和接入,能够完成光/电转换,带宽分配 和控制各信道的连接,提供各种手段来传递业务,并具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ONT 位于用户侧,实现各种电信号的处理与维护管理,提供用户侧接口。OLT 2与ONT 1之间通 过ODN 3连接。ODN 3为OLT 2和ONT 1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用于分发下行数据和汇集 上行数据。各ONT 1和OLT 2通过相应的PON口分别与ODN 3交换数据。在上述PON结 构中,一个OLT 2可以通过PON口同时挂载多个ONT 1设备。
对于诸如图1所示出的PON系统或其他可能类型的点到多点系统,由于多个用户侧设备, 例如ONT,共用一个PON口,而所述多个用户侧设备可以属于多个用户,这导致无法直接 通过PON口信息确定某个特定用户侧设备与用户之间的绑定关系,进而无法实现相关业务的 自助开通。如果通过人工介入,手动输入和某用户关联的用户侧设备信息以完成绑定,则效 率比较低。
图2a示出了一种基于人工介入方式的业务开通方法。这里仅就一种可能的业务场景举例。 例如,在一些业务场景下,用户可以通过营业厅、呼叫中心或网上自助服务系统等申请开通 ONT相关业务,之后客户关系管理(英文: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 201根据工作人员或信息采集系统录入的信息,如用户信息、业务信息、设备类型等,生成 相关业务订单并流转至业务运维管理(英文:Ser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SOM)系统202。 SOM系统202创建各种业务工单。一方面,SOM系统202将相应业务工单发送至激活系统 204。激活系统204对所接收的业务工单进行拆分,生成若干子业务工单,并分别流转至各相 关业务平台系统,如PON网管模块207、软交换平台208、交互式网络电视(英文: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业务平台209、AAA认证系统210等。例如PON网管模块207 负责配置带宽和激活端口;软交换平台208开通语音业务相关配置,如分配电话号码段、设 置用户信息以及开通补充业务或增值业务参数等;IPTV业务平台209开通IPTV业务相关配 置,如IPTV帐号、初始密码、订购节目信息、计费信息等;AAA认证系统210开通宽带上 网业务的账号及密码等配置。另一方面,SOM系统202向自动配置服务器211(英文:Auto-configuration Server,ACS)发送配置。再一方面,所述SOM系统202将外派业务工单发送至排版管理系统212(Workforce Management System,WFM)。所述WFM系统212接到 所述外派业务工单后,根据所述外派业务工单中的用户信息,为用户分配现场维护工程师213(英文:Field Maintenance Engineer,FME)。FME213从库房中为所述用户领取ONT 1,并 在资源管理系统手工登记所述ONT 1的相关产品信息及媒体存取控制(英文: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向所述SOM系统202发送上述登记的信息,然后由SOM系统202触发ONT资源分配流程,确认将所述ONT 1分配给所述外派业务工单 中的指定用户。此外,SOM系统202还通过接口将MAC地址发送到激活系统。所述激活系 统将MAC地址写入OLT 2中,以便于后续数据传输。之后,FME213为所述用户上门安装 所述ONT1,所述ONT 1上线连接到所述OLT 2后,所述ONT 1通过PON通道上行报备其 MAC地址到所述OLT 2。所述OLT 2在认证通过后,完成PON口相关配置。并且,所述ONT 1还会向所述ACS211上报其设备序列号,所述ACS211在认证通过后发送业务参数,完成对 所述ONT 1的相关业务参数配置。在通过设备调测及业务测试后,由用户签字确认,最终完 成ONT 1与所述用户的绑定,并为所述用户开通相应业务。所述CRM系统201和SOM系 统202在某些场景下也可以统作为业务支撑系统4(英文:Business Support System,BSS), 而激活系统在某些场景下可作为运营支撑系统5(英文: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SS)。 该人工介入场景下业务开通的具体流程和执行顺序可参见图2a中的步骤S11-S19。
上述人工介入的方式虽然最终能够完成用户业务的开通,但开通流程繁琐,开通时间较 长,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提供上门服务对技能和资金投入均有所要求,也导致 提高了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开通成本。
图2b示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更加自动化的业务开通方法。由图2b可以发现,PON系统 下的业务开通流程不再需要人工介入的相关流程。以下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将提供用于实现 点对多点业务场景下自动化开通业务的具体方案。同样地,以上图2b所示的方法也仅是一种 例举,不应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场景的限制。作为与图2a执行流程的直观比较,该场 景下业务开通的具体流程和执行顺序可参见图2b中的步骤S21-S27。
为便于理解,以下仍以图1所示的,PON系统中OLT 2通过ODN3连接多个ONT 1设 备这一构成方式作为示例,并基于此,示出了一种基于PON的点到多点业务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3a所示。这类系统的特点一般体现为多个用户侧设备通过一个PON口与一个网络侧设 备连接,所述多个用户侧设备可以与多个用户绑定,由此导致系统无法通过经由PON口上报的用户侧设备信息唯一确定其对应的用户。在图3a示出的场景中,包括如图2a已示出的所述BSS 4、OSS 5、OLT 2和ONT 1,其中所述BSS 4可以具体包括CRM201和SOM202,为 便于阐明的目的,图中未予以列出。上述各组成部分仍用于实现图2a所记载的相同功能,在 此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图3a所示系统中还进一步包括网管系统6,主要用于实现认证、核 查、关联和发送业务配置等功能;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英文: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服务器7,主要用于为ONT设备分配IP地址等;网域名称服务器8(英文:Domain Name Server,DNS),主要用于用户终端的IP地址解析;以及用户侧门户9(英文:portal),用于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上网页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BSS 4和OSS 5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软件系统形式实现。网管系统6、BSS 4和OSS 5可以布置在同一个设备上,也可以分别布置在三个不同的设备上,或者其中的任意两个布置在同一个设备上,而其余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设备上,或者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是由多个设备构成的系统。本领域 技术人员知晓,网管系统6、BSS 4和OSS 5的实现形式和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 需要进行选择。
图3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300。方法300可以应用于多种点对 多点业务系统中。以下主要基于图1和图3a所示出的PON网络场景下的系统结构,详细阐 明图3b所述方法300的执行过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方法300可以应用到其他任 何类似场景及其对应的系统结构中。
S302,BSS 4向申请开通业务的用户分配与业务对应的激活信息。
在一般的业务场景下,用户可以通过营业厅、呼叫中心或自主服务系统申请开通相关业 务。例如,对于用户在营业厅申请业务开通这一场景,营业厅受理人员可以通过诸如OSS 5 查询相关资源覆盖情况,以确认是否具备所述相关业务的开通条件;所述受理人员在确认符 合所述开通条件时,可以通过诸如BSS 4采集并录入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具体地,可以包 括但不限于套餐信息、用户基本信息等。并且,所述BSS 4向所述用户返回激活信息,所述 激活信息与申请开通的所述业务相对应。所述激活信息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激活码、用于 激活的图案或其他类型的信息等。
S304,BSS 4新建业务工单并发送到OSS 5,所述业务工单中包括为用户分配的用户标 识。
BSS 4基于所述用户开通业务的申请,为所述用户分配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用于唯 一标识用户身份。所述BSS 4基于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所述激活信息、包括业务标识的所述 套餐信息,所述用户标识和其他所需信息,新建用于开通所述业务的业务工单,并发送到OSS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具体为连接标识符(英文:ConnectionIdentifier,CID), 所述CID用户标识可以封装入DHCP服务器7的DHCP报文中的中继代理信息选项Option82 字段中传送,而所述Option82字段通常用于配合DHCP服务器7等认证服务器完成用户认证, 保证用户账号使用安全等。
S306,BSS 4将所述用户标识发送到DHCP服务器7。
BSS 4将所述用户标识发送到DHCP服务器7。DHCP服务器7存储所述用户标识。
S308,OSS 5发送相关信息到网管系统6,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激 活信息。
OSS 5接收到所述业务工单后,发送所述套餐信息、所述激活信息、所述用户标识,以 及分配的PON信息和第一虚拟局域网(英文: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信息至网 管系统6,以上各种信息中的任意两者可以相对应。所述PON信息和所述第一VLAN信息用 于可能上线的网络设备,例如ONT 1设备的初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OSS 5发送给网管系统6的激活信息可以与BSS 4分配给用户的激活 信息不同,但可以满足一定的预设关系,以便于后续的用户验证操作。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上述S302-S304中由包括BSS 4、OSS 5和网管系统6的管理系统 中的各个管理设备之间的相互信息通信也可以由其他架构的管理系统完成,具体可以根据实 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设定,以上S302-S304中由BSS 4、OSS 5和网管系统6进行的诸如激活信 息、业务配置、用户标识等信息的交互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
S310,所述用户安装ONT 1设备。
所述用户自助安装ONT 1设备,将ONT 1设备与OLT 2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例如对于某一特定用户的家庭网络等场景下,用户和ONT 1是一对一的关系,但在例如公共居住区或住房更换业主等场景下也可以允许ONT 1为多个用户所使用。当ONT 1允许为多个用户所使用时,可能不需要用户安装ONT 1,但仍然需要ONT 1上线,并执行后续的ONT 1认证和针对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某一个用户所执行的业务开通操作;或者甚至不需要ONT 1进行上线和认证,而直接执行后续针对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某一个用户所执行的业务开通操作。
S312,OLT 2发现ONT 1上线。
ONT 1设备在安装后上电,使得OLT 2自动发现所述ONT 1设备上线,OLT 2可以读取 ONT 1设备的相关属性信息,具体包括如设备标识、PON信息等。
S314,OLT 2通知网管系统6ONT 1设备上线,发送所述ONT 1的设备标识。
OLT 2在自动发现所述ONT 1设备上线后,将所述ONT 1设备的所述相关属性信息中的 全部或部分信息通过报文消息发送给网管系统6,所述发送给网管系统6的属性信息可以包 括设备标识、PON信息等。所述设备标识用于唯一的标识ONT 1,使网管系统6能够确定 ONT 1上线。作为示例,所述设备标识例如可以是序列码(英文:Serial Number,SN)、媒体 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通用唯一识别码(英文: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和/或管理对象标识(英文:Full DistinguishedName,FDN)等。需要注意 的是,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是不同的,以便于顺利地完成整个自动开通流程。
S316,网管系统6基于接收的设备标识对ONT 1进行认证。网管系统6在接收OLT 2发 送的所述设备标识之后,对ONT 1设备的合法性进行认证。例如,可以与本地预先存储的设 备标识白名单列表进行检索和匹配,如发现所述列表中存在所述设备标识,则确认所述认证 通过。由此,网管系统6可以保证网络设备的使用安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选择其他认 证方式对ONT 1设备进行验证,或者也可以不执行S316进行认证而直接接受ONT 1设备, 例如已在用户侧采取一定手段保证了ONT 1设备合法性。
S318,网管系统6通知OLT 2为ONT 1创建业务,为ONT 1分配临时VLAN。
网管系统6接收并确认ONT 1设备的设备标识后,可以为ONT 1分配临时VLAN,以建立ONT 1与DHCP服务器7之间的临时通道,作为后续执行用户验证流程的可用通道。所述 临时VLAN例如可以是在网管系统6中预置的,也可以是按照某种规则临时确定的。网管系 统6通知OLT 2为ONT 1创建业务,并将所述临时VLAN作为ONT 1的初始VLAN通知并 发送至OLT2。
S320,OLT 2对ONT 1设备完成初始化。
OLT 2设备基于所述临时VLAN和所述设备标识等信息,对ONT 1完成上线初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可以设置为支持DHCP协议,则网管系统6可以将确认的 所述设备标识设置为DHCP Option82字段的值,并将包括所述设备标识的DHCPOption82通 过OLT 2发送至ONT 1设备。
S322,ONT 1设备发送地址请求至OLT 2。
ONT 1完成初始化后,所述用户可以发出业务请求以请求业务或者上网等,所述ONT 1 将用于提供相应业务的地址请求发送至OLT 2。所述地址请求的目的地址可以为DHCP服务 器7的地址。
S324,OLT 2发送携带ONT 1的所述设备标识的地址请求至DHCP服务器7。
OLT 2在接收到ONT 1发送的地址请求后,为所述地址请求添加ONT 1的所述设备标识, 并发送携带所述设备标识的地址请求至DHCP服务器7。所述地址请求例如可以是DHCP请 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所述地址请求添加ONT 1的所述设备标识也可以在S322中由ONT 1 设备执行,之后ONT 1将携带所述设备标识的地址请求经OLT 2和/或其它设备发送至DHCP 服务器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所述地址请求添加所述设备标识,并发送携带所述设备标识的地址 请求至DHCP服务器7可以通过将所述设备标识作为内容封装入DHCP报文的option82字段 中,并通过OLT 2发送给DHCP服务器7。
S326,所述DHCP服务器7在确定地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设备标识和DHCP服务器7中存储的所述用户标识不一致后,为ONT 1设备分配临时IP地址,并保存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
由于DHCP服务器7已预先存储了网管系统6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例如CID,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确定携带于地址请求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是不一致的。由于确定的 结果为不一致,DHCP服务器7为ONT 1设备分配一个临时IP地址。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申请开通正常业务,例如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呈现提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激活信息, 以对所述用户及对应于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验证。网管系统6用于比较option82字段中 携带的是否为用户标识的方式具体可以为:网管系统6使用接收到的所述设备标识遍历其本 地存储的用户标识列表,当发现无命中用户标识时,则表明消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并不是真 实的用户标识;或者,所述网管系统6基于某种预先设定的规则,判断所述消息中携带的设 备标识的类型或构成特征等是否符合所述规则。当判断为不符合时,直接得出所述设备标识 非真实用户标识。以上两种比较判断方式仅作为具体示例,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判断 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所述设备标识的设备也可以是网管系统6。相应的,比较所述设 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一致的操作,可以由网管系统6执行,当网管系统6确定比较结 果不一致时,网管系统6通知DHCP服务器7为ONT 1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或者比较操作仍有网管系统6执行,但将比较结果直接发送至DHCP服务器7,当DHCP服务器确定比 较结果不一致时,为ONT 1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或者也可以由网管系统6将所述设备标 识发送至DHCP服务器7,然后由DHCP服务器7执行比较操作。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分配IP地址的操作也可由DHCP服务器7以外其他具有IP地 址分配能力的设备执行;或者,由网管系统6中具有IP地址分配能力的单元执行。在一些情 形下,也可以是网管系统6或DHCP服务器7中的相应单元,从其他设备或者其系统中的其他单元读取可分配的临时IP地址列表,并存储在网管系统6或DHCP服务器7本地。当需要 为ONT 1分配临时地址时,直接从本地选择一个可用地址,并指定为ONT 1使用的临时IP 地址。
S328,在所述用户接入网络时,DNS 8基于用户使用的所述临时IP地址,跳转至提示用 户输入激活信息的Portal 9页面。
所述用户可以将用户终端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便携笔记本、平板电脑或其他需要接 入的终端设备等,接入已完成初始化的ONT 1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在接入ONT 1设备后, 可以通过分配给ONT 1的所述临时IP地址上网。所述用户打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上的浏览 器,输入任意网址,DNS 8对所述临时IP地址进行解析,发现还未对所述临时地址进行认证, 于是自动跳转至指定的门户网站页面Portal 9。Portal 9提示用户输入所分配的所述激活信息。 所述用户在所述页面上输入S302中由所述BSS 4分配的与业务对应的所述激活信息。
S330,Portal 9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
所述用户在Portal 9页面输入被分配的激活信息。
S332,Portal 9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至网管系统6。
Portal 9在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后,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并通过报文消息将所 述激活信息发送至网管系统6,其中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和所述临时IP地址可以建立对 应关系。
S334,网管系统6对接收的激活信息进行验证。
网管系统6可以比较从Portal 9接收的所述激活信息与OSS 5之前发送的相应参数内容 是否一致。在一些情形下,网管系统6还可以对PON信息也进行验证,例如网管系统6对接 收的PON信息与本地存储的PON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再向DHCP服务器7发送消息12。由此,网管系统6可以检验用户设备的身份是否合法,以保证用户设备使用的合规性。在一些情形下,也可以不执行S334的相关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可以与网管系统6本地存储的激 活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用户输入的激活信息与网管系统6本地存储的激活信息不同,但满足 一定的预设规则而确定为可以通过验证。
S336,网管系统6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从DHCP服务器7获取所述设备标识。
网管系统6发送消息到DHCP服务器7,所述消息用于通过本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 地址,向DHCP服务器7请求所述设备标识。DHCP服务器7接收到所述消息后,基于所述 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地址与之前存储的所述临时IP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并将所述设备标识发送给网管系统6。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所述DHCP option82中的信息,并通过对 所述报文的解封装,得到用于表示ONT 1设备的所述设备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封 装操作可以由DHCP服务器7执行,并在通过所述解封装获得所述设备标识之后,发送至网 管系统6;或者,先将所述option82字段发送至网管系统6,再由网管系统6对所述报文进行 解封装,以获取相应的所述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S326中存储和/或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的设备为网管系统6,则 网管系统6可以直接基于接收的所述临时IP地址,从系统内部的相应地址分配/存储单元获 取所述设备标识。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S326中由网管系统6中的单元执行临时IP 地址的分配和/或存储,则也可以在执行S336之前,即由网管系统6提前从所述单元获取所 述临时IP地址,并且与已存储的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此种情形下,网管系统6在从Portal 9 接收所述临时IP地址之后,可以直接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查询到预存储的、与所述临时 IP地址相关联的所述设备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S320中网管系统6也获得了所述设备标识,但通过S320获得的 所述设备标识主要用于验证ONT 1的合法性,而S336中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的所述设 备标识,主要用于后续建立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ONT 1 设备和所述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S320中获得的设备标识类型可以 与S336中获得的设备标识类型不同,但均可以唯一地标识所述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
S338,通过Portal 9向用户返回验证结果信息。
将验证通过的信息返回给用户。或者,在一些情形下,当由于所述激活信息和/或PON 等验证信息不匹配而导致验证不通过,或者由于网络通信故障等原因导致验证不通过时,返 回验证结果信息,并通过Portal 9页面提示所述用户,从而提高用户友好性和系统使用健壮性。
S340,网管系统6在获取所述设备标识后,将所述设备标识与之前经由OSS 5发送的相 关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网管系统6在获取所述设备标识后,将所述设备标识与之前经由OSS 5发送的相关 信息进行关联,所述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需的用户信息、业务信息和配置信息等。例如可以 具体包括S306中由OSS 5发送的用户标识等用户信息,套餐信息、激活信息等业务信息,以 及PON口信息、用于正常业务的第一VLAN信息等配置信息。由此将与所述激活信息对应 的申请开通的所述业务,与所述用户、所述用户安装上线的ONT 1设备、以及开通所述业务 所需的相关配置信息等关联起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管系统可以在获取所述设备标识 之后,将存储的所述激活信息替换为所述设备标识,并完成与包括用户标识在内的所述相关 信息的关联。
S342,网管系统6删除所述初始化配置将与所述业务对应的正常配置发送至OLT 2以开 通业务。
网管系统6删除对ONT 1设备的初始化配置,例如包括所述临时IP地址和所述临时VLAN信息等,并基于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用于正常业务的所述VLAN信息等,为ONT 1建立正常的VLAN业务通道。网管系统6将验证通过的所述ONT 1的所述设备标识和正常 配置发送至OLT 2,通知OLT 2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和业务配置信息对ONT 1进行配置。将 ONT 1设备初始化的业务流切换到正确的业务流,所述正确的业务流对应于所述用户申请开 通的所述业务。
S344,网管系统6向DHCP服务器7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的地址请求信息。
网管系统6向DHCP服务器7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的地址请求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 将所述CID用户标识封装入DHCP option82字段中,发送至DHCP服务器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用户标识也通过OLT 2发送至ONT 1,或者直接保存在OLT 2上,并与 ONT1的所述设备标识建立关联,从而方便后续用户业务请求和验证等。
S346,DHCP服务器7对携带于所述地址请求信息中的所述用户标识进行验证,并在验 证通过后,为ONT 1设备分配正式IP地址。
DHCP服务器7在接收到网管系统6在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后,判断是 否与其本地存储的用户标识相匹配,并在匹配时为ONT 1设备分配非临时IP地址。所述非 临时IP地址能够用于所述用户的正常上网和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分配临时IP地址和非临时IP地址的DHCP服务器可以是不同的 设备。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与S326中分配临时IP地址相类似地,分配非临时IP地址的操作 也可由DHCP服务器7以外其他具有IP地址分配能力的设备执行,所述设备不一定是DHCP 类服务器;或者,由网管系统6中具有IP地址分配能力的单元执行。在一些情形下,也可以 是网管系统6或DHCP服务器7中的相应单元,从其他设备或者其系统中的其他单元读取可 分配的用于正常业务的非临时IP地址列表,并存储在网管系统6或DHCP服务器7本地。当 需要为ONT 1分配非临时IP地址时,直接从本地选择一个可用地址,并指定为ONT 1用于正常业务的非临时IP地址。
S348,网管系统6向OSS 5发送ONT 1设备的相关信息。
网管系统6可以将验证通过的消息发送至OSS 5,也可以将ONT 1的位置信息一并告知 OSS 5。或者,当S334验证不通过时,或者由于网络故障、认证信息不一致、系统错误等原 因,导致用户的ONT 1设备无法成功开通业务时,向OSS 5发送ONT 1业务开通失败的消息。或者,以上S344也可以不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300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编号S302-S348不表示所述方法300的 执行顺序。所述方法300各步骤的执行顺序由其实现相应功能时的实际逻辑确定。对于服务 侧的系统结构,其并不仅限于采用图3a所示的,由BSS 4、OSS 5、网管系统6和DHCP服 务器7构成这一种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场景设定,只要能够在点到多点业务 场景下,最终能够配合实现激活信息的分配,关联所述确定与所述用户对应的所述用户标识, 以实现相关业务开通即可。
此外,上述所述方法300也不仅限于支持PON网络环境下对ONT设备业务的自助开通, 其还可以应用到点对多点业务场景下其他任何相关设备的业务自助开通,以上用于ONT设备 的业务自助开通方法、场景及系统结构仅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不应作为对本申 请实施例的唯一限定。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其还可以用于PON网络场景下对光网络 单元(英文:Optical Network Unit,ONU)设备的自助业务开通。所述ONU设备可以与同在 用户侧的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连接,共同实现用户侧的业务 需求。在上述结构下,首先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S302至S324,为用户分配与业务对应的激 活信息,向网管系统、DHCP服务器等发送用户信息和配置信息等。当用户申请开通业务时, 所述用户自助安装所述CPE设备,由所述ONU设备发现所述CPE设备,并将其自身的设备 标识发送到DHCP服务器。之后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S326至S348,所述DHCP服务器分配 给所述CPE设备一个临时IP地址,以便用户提供激活信息,然后由网管系统和DHCP服务 器配合完成用户及其设备相关信息的绑定,为所述ONU设备赋予用户标识,并切换至正常 业务流和分配正确的IP地址,从而实现用户业务的开通。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配置方法400。所述方法400将基于获取的 用户及开通业务信息,以及与上线设备相关的设备信息和配置信息等,关联所述用户的用户 标识和所述设备的设备标识,并通过控制最终实现所述设备的初始化和业务的正式开通。结 合图3a所示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是网管系统6执行所述方法400,所述方法400包括:
S404,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
所述用户通过由DHCP服务器7分配的临时IP地址实现临时上网,以使得能够继续后续 的用户验证流程。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通过Portal 9页面输入由BSS 4分配的激活信息, 作为待验证的第一激活信息。网管系统6接收Portal 9发送的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临时IP地 址。
S406,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网管系统6从OSS 5接收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二激活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 的业务配置信息,包括用于用户业务的VLAN、PON信息等。网管系统6存储所述第二激活 信息和所述业务配置信息。
网管系统6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是否匹配,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 如果匹配一致,则可以认为所述用户通过验证。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之间 的匹配例如可以是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完全相同,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激活 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不同,但在满足一定的预设关系时确定为匹配等。
S408,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 设备标识。
网管系统6基于接收的所述临时IP地址,向DHCP服务器7发送消息,请求获取与所述 临时IP地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具体地,网管系统6可以向DHCP服务器7发送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的请求报文,接收与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 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从所述响应报文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例如,网管系统6可以向 DHCP服务器7发送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的DHCP请求报文,从DHCP服务器7接收DHCP 响应报文,其中所述设备标识封装入所述DHCP响应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也可以向其他类型的地址分配设备请求获取所述设备标识, 此种情形下,分配临时IP地址也可以由所述地址分配设备执行。分配临时IP地址可以由网 管系统6中具有地址分配能力的单元执行,或者将由其他设备分配的临时IP地址预先存储在 网管系统6中的某个单元,并建立了所述临时IP地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则网管系统6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内部单元通信、直接查询等本地方式获取所述设备标识, 而不需要向外部设备发送用于获取设备标识的请求报文。
S410,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业务配置信息,为所 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
网管系统6基于从DHCP服务器7获取的所述设备标识,可以基于已建立的所述第二激 活信息、临时IP地址和设备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所述业务 配置信息。网管系统将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发送至OLT 2,对所述 用户进行业务配置,为所述用户开通正常业务。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包括可用于所述用户正常 业务的VLAN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在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正常业务配置 时,删除与所述临时IP地址对应的初始VLAN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与所述业务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直接对应关系,例如,OSS 系统向网管系统6关联地发送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及所述业务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与 所述业务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间接对应关系,例如,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与所述 业务配置信息均分别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相关联,由此使得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与所述业务 配置信息之间建立间接的对应关系。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激活信息和业务配置信息也可 以分别从两个设备中获取,只要二者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在网管系统中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对应 关系即可,所述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发送时以同一标识符标引,或者通过其他用 户信息,如用户标识作为标引信息建立关联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412,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生成一个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
网管系统6在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后,生成一 个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接收OSS 5发 送的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对应。作为对通过所述验证的响应, 网管系统6可以生成携带有所述用户标识的DHCP地址请求报文,所述用户标识可以具体携 带于Option82字段。
S414,发送所述用于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
向所述DHCP服务器7发送所述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DHCP服务器7基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与其本地存储的用户标识的匹配一致性,为所述用户分配用于正常业务 的非临时IP地址。即网管系统6基于向DHCP服务器7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获取非临时IP地址,以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正常业务。
与S408类似地,所述非临时IP地址也可以由网管系统6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向其他地 址分配设备发出请求而获取;或者直接从网管系统6本地具有地址分配能力的单元,或本地 存储有已预分配的非临时IP地址的单元获取等。
S416,在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后,保存所述用户标识与所 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网管系统6从DHCP服务器7获取与所述临时IP地址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设备标 识后,可以基于已建立的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临时IP地址和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 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406所述用户的验证通过后,还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第二 激活信息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和所述设备 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方便后续所述用户业务的执行,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S404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2,当所述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自动上线时,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合法性认证。
例如,当ONT 1设备上线时,OLT 2可以自动发现ONT 1,并且报告ONT 1上线,发送ONT 1的设备标识和PON信息等至网管系统6。网管系统6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对上线的ONT 1设备的合法性进行白名单认证。在认证通过后,作为对所述认证通过的响应,为ONT 1分 配初始VLAN,并通知OLT 2接受ONT 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400以网管系统6可能执行的方法作为示例,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方法400也可以由其他任何可能类型的系统完成,并且所述系 统实现的功能既可以由一个独立的设备完成,也可以由一个独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 块配合完成,甚至可以是多个设备中的多个功能模块配合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由网管 系统6执行所述方法400仅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配置方法500。所述方法500基于设备标识 为拟开通业务的网络设备分配临时IP地址,以及基于用户的用户标识为网络设备分配正式IP 地址,以满足用户正常业务开通的需要。结合图3a所示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是DHCP服务 器7执行所述方法500,所述方法500包括:
S504,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携带用户的用户 设备的设备标识。
DHCP服务器7接收由ONT 1设备发送的DHCP地址请求,在为所述DHCP地址请求添加ONT 1的设备标识后,发送至DHCP服务器7。DHCP服务器7接收所述携带有所述设备 标识的DHCP地址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设备标识添加到DHCP地址请求的Option82 字段中。
S506,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 通过验证。
DHCP服务器7发现接收的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的ONT 1的设备标识与其本地存储的第 一用户标识信息不匹配,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DHCP服务器7从 网管系统6接收的、与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DHCP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后存 储在本地,以用于S506的用户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例如可以是CID,也可以是其他类型 的标识信息,只要能够唯一的标识所述用户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7将接收到的DHCP Option82字段中的所述设备标识,与本地存储的第一用户标识进行比较,发现匹配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7识别接收到的DHCP Option82字段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发现其不属于真实的用户标识的值或者构成形式,则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S508,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
DHCP服务器7对未通过验证的结果进行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所述临时 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申请开通正常业务,例如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呈现提示所述用户输入第 一激活信息的页面,以对所述用户及对应于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验证。
S510,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为所述用户设备ONT 1分配的临时IP地址后,DHCP服务器7可以在本地或其他 指定路径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512,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备标 识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
网管系统6可以比较从Portal 9接收的所述激活信息与OSS 5之前发送的激活信息是否 一致,从而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作为对所述验证的响应,网管系统6发送 消息到DHCP服务器7,所述消息用于通过本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地址,并向DHCP服 务器7请求所述设备标识。
S514,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 设备标识,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DHCP服务器7接收到所述消息后,基于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地址与之前存储 的所述临时IP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并将所述设备标识发送给 网管系统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516,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二地址请求 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
DHCP服务器7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6接收到所述用 户的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可以携带于第二地址请求报文中。当网管系统6基于 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时,可以向DHCP服务器7发送所述地 址请求报文。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管系统6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封装入DHCPOption82 字段中,发送至DHCP服务器7。
S518,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DHCP服务器7基于请求报文中的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其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 进行验证。所述验证通过例如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完全匹配,或者也可 以是符合某种定义的规则而认为匹配等。以上方式仅作为示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验 证。
S520,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非临时IP地址。
当验证通过时,作为对验证通过的响应,DHCP服务器7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非临时IP 地址。所述非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的正常上网和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500以DHCP服务器7可能执行的方法作为 示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能够执行所述方法500的并非仅限定DHCP服务器这一种类 型,其也可以是其他可能类型的系统,如其他具有地址分配功能的系统,包括具有地址分配 和/或存储功能单元的管理系统,如网管系统6等。并且,所述系统实现的功能既可以由一个 独立的设备完成,也可以由一个独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完成,甚至可以是多个设 备中的多个功能模块配合完成。例如,用于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和非临时IP地址的服务器 可以不是同一个等。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由DHCP服务器7执行所述方法500仅作为一种可 能的示例。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配置方法600。通过所述方法600,能够获取 和发送用户的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网络设备被分配的临时IP地址,提示用户输入 被分配的激活信息并上报;以及基于所述网络设备被分配的正常IP地址,提供业务开通后的 上网功能。结合图3a所示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是网络接入设备OLT 2执行所述方法600。
所述方法600包括:
S602,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
ONT 1设备上线并完成初始化后,可以发送第一地址请求从而为用户请求IP地址。所述 第一地址请求的发送可以基于用户的上网意图触发,如用户将终端设备接入ONT 1,或者在 接入ONT 1的终端设备上输入请求网址等,或者也可以在ONT2完成初始化后,由ONT2自 动发起等。所述第一地址请求例如可以为一般类型的消息,或者为DHCP请求。在一种可能 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发送至OLT 2。
S604,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 二地址请求。
所述OLT 2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后,在所述第一地址请求中添加标识所述用户的 用户设备ONT 1的设备标识,获得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具体地,例如OLT 2可以基于其 接收所述第一地址请求的端口信息,确定ONT 1及其对应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可以是 OLT 2在ONT 1上线时获得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OLT 2将所述设备标识添加到DHCP Option82字段中,以更新生成第二地址请求。
S606,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
OLT 2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地址请求发送至DHCP服务器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 如果携带有ONT 1对应的设备标识的地址请求是由ONT 1直接生成的,则ONT 1通过OLT2 将所述携带有所述设备标识的所述地址请求发送至DHCP服务器7。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8,接收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的地址请求响应,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中携带分配给所述用 户的临时IP地址。
所述地址分配设备可以是DHCP服务器7。DHCP服务器7在接收到携带有所述设备标识的地址请求之后,将所述设备标识与已保存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以对ONT 1进行验证。由于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用户标识不匹配,因此ONT 1未通过验证,作为未通过验证的响应, DHCP服务器7向ONT 2分配临时IP地址。所述临时IP地址可以携带于DHCP服务器7发 送的地址请求响应中。OLT 2接收到所述地址请求响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地址 请求响应可以为DHCP响应,所述DHCP响应的Option82字段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S610,将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给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
OLT 2将接收到包括所述临时IP地址的所述地址请求响应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ONT 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600也可以由ONT设备完成。仍以图3a中示出的ONT1设备为例,此种情形下,作为对S602和S604的替代,可以执行S602’,将用户的用户 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第一地址请求。即ONT1完成初始化后,由ONT 1设备直接将其自身 的设备标识添加入地址请求中,并执行S606将所述地址请求通过OLT 2发送至DHCP服务 器7。所述地址请求可以是DHCP请求,所述设备标识可以添加到DHCP报文的Option82字 段中,以用于对ONT 1的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ONT 1或OLT 2可以将获取的所述设备标识添加到DHCPOption82字 段中进行发送。DHCP服务器7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标识和本地存储的用户标识进行验证。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400、500和600,既可以 用于用户业务的开通,也可以用于某些情形下针对所述用户业务的再次配置等。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管理设备700。所述网络管理设备700包括 多个组成单元,各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所述方法400中的相应操作。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所 述设备700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和与图4对应的网管系统6。具体地,所述网络管理设备700 包括:
接收单元720,用于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所述 临时IP地址用于实现临时上网,以使得能够继续后续的用户验证流程。
验证单元730,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例如,网络管理设备700可以在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匹配一致时,认为所述用 户通过验证。所述匹配可以是数据内容的直接匹配,也可以是基于一定预设原则的匹配等。
获取单元740,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 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网络管理设备700可以基于接收的所述临时IP地址,向地址分配设备发 送消息,请求获取与所述临时IP地址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配置单元750,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所述业务配 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网络管理设备700可以基于从地址分配设备获取的所述 设备标识,可以基于已建立的所述第二激活信息、临时IP地址和设备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确定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所述业务配置信息。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分配的 VLAN信息。
通过上述网络管理设备700的实现,对用户的业务开通和配置基本上或者全部由网络设 备或系统自动实现,不需要为每个新开通业务的用户提供人工支持并做大量的配置,提高了 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了网络的运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700中的第一接收单元71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例如,所述用户标识携带于所述DHCP请求中的 Option82字段中,并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对应。所述设备700还包括:
保存单元760,在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后,保存所述用户 标识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存单元760在验证通过后,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第二激活 信息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 的对应关系。
通过保存上述对应关系,能够方便后续所述用户业务的执行,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用户友 好性。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700还包括请求单元770,用于为所述用户进行所述业务配置时, 基于所述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获取非临时IP地址。所述请求单元770包括报文生成子 单元771和发送子单元772。
报文生成子单元771,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用于生成一个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 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 激活信息对应;
发送子单元772,发送所述用于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
网络管理设备700在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第二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后, 可以向地址分配系统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标识的地址请求报文。所述地址分配设备基于接收 的所述用户标识与其本地存储的用户标识的匹配一致性,可以为所述用户分配用于正常业务 的非临时IP地址,所述非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正常业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 中,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为DHCP请求,所述用户标识携带于所述 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并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40进一步包括报文请求子单元741、报文接收子单元 742和获取子单元743,其中,
所述报文请求子单元741,用于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的请求报文;
所述报文接收子单元742,用于接收与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 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获取子单元743,用于从所述响应报文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单元770中的所述用户标识,和/或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 取的所述设备标识,携带于DHCP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中。
通过使用DHCP报文的Option82字段,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 多改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高效地利用DHCP报文中的字段,降低技术实现的复杂度。在一些 实施例中,所述分配临时IP地址和分配非临时IP地址由不同的设备,或者同一设备的不同 单元执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设定,以提高系统整体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管设备700可以实现网管系统6的部分或全部操作,例如网管系 统6在图3b和图4中的部分或全部操作。网管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可以被理解为硬件单元, 也可以被理解软件单元,还可以被理解为硬件单元和软件单元的结合。此外,还可以把多个 单元理解为同一个硬件单元实现的多个不同的逻辑功能或动作。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址分配设备800。该设备800包括多个单元, 各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所述方法500中的相应操作。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所述设备800可以 是如图3a所示的和与图5对应的DHCP服务器7,可以执行DHCP服务器7所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操作。具体地,所述设备8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820,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携 带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地址分配设备800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设备标识。所述 设备标识可以由ONT 1自行封装入地址请求中,通过OLT 2发送至地址分配设备800。所述 将设备标识封装入地址请求中的操作也可以由OLT 2执行。
第一确定单元830,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 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地址分配设备800发现接收的所述地址请求中携带的设备标识与其本 地存储的第一用户标识信息不一致,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第一地址分配单元840,用于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 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申请开通正常业务,例如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呈现提示所述 用户输入第二激活信息的页面,以对所述用户及对应于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验证。
保存单元845,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的所 述对应关系保证网管系统6能够基于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设备标识。
通过地址分配设备800的实现,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之间的不匹配,确定 用户未通过验证,作为对验证结果的响应,向所述用户提供临时IP地址,以使得所述用户基 于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用于后续验证的激活信息,从而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80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850,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 第二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86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第二地址请求 通过验证;
第二地址分配单元870,用于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 备分配非临时IP地址。
通过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匹配,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作为 通过验证的响应,向用户分配的非临时IP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业务,例如通过所述非临时IP 地址浏览互联网,获得良好的带宽保证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820可以从所述用户侧接收第一DHCP报文,其中 所述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的值为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30基于所 述Option82字段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所述第一 地址分配单元840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临时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接收单元850可以从所述管理单元接收第二DHCP报文,其 中所述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的值为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60,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Option82字段中的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所述第二地址分配单元870,用于作为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非临时IP地址。
通过使用DHCP报文的Option82字段,可以避免对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机制做过多改动, 降低技术实现的复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810、第二接收单元820以及 第三接收单元83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是同一个接收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30以及第二确 定单元860可以是同一个确定单元,和/或所述第一地址分配单元840以及第二地址分配单元 870可以是同一个地址分配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800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880,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请 求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DHCP服务器7接收网管系统6用 于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地址。
确定单元885,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和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 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DHCP服务器7基于所述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临时IP地 址,以及已保存的所述临时IP地址和所述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 备标识。
发送单元890,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址分配设备800可以实现DHCP服务器7的部分或全部操作。地 址分配设备800中的各个单元可以被理解为硬件单元,也可以被理解软件单元,还可以被理 解为硬件单元和软件单元的结合。此外,还可以把多个单元理解为同一个硬件单元实现的多 个不同的逻辑功能或动作。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传输设备900。该网络传输设备900包括多 个单元,各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所述方法600中的相应操作。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所述网络 传输设备900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和与图6对应的网络侧设备OLT 2。具体地,所述设备900 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905,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OLT 2接收ONT 1发 送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用于为用户请求能够用于上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地 址请求例如可以是DHCP地址请求,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地址请求。
地址请求单元910,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得 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OLT 2将用于标识ONT 1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接收的所述第一地址 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请求为DHCP 请求,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被添加至所述第二地址请求的Option82字段中。
第一发送单元920,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地址分配设 备例如可以是DHCP服务器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90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30,接收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的地址请求响应,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中携带 分配给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例如,所述地址请求响应可以为DHCP响应,所述DHCP响应的Option82字段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用于确定接收所述DHCP响应的用户设备。
第二发送单元940,将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给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905及第二接收单元930可以是同一个接收单元, 和/或第一发送单元920及第二发送单元940可以是同一个发送单元。
通过网络传输设备900的实现,基于从用户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和第一激活信息,网管 管理系统能够分别执行对所述用户的第一验证和第二验证,从而保证业务自动开通流程的顺 利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设备700、800和900既可以用 于用户业务的开通,也可以用于某些情形下针对所述用户业务的再次配置等。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设备设备1000。所述设备1000包括 存储器1010、处理器1020、以及网络接口1030。所述网络接口103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的信 息和/或网络管理设备需要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网络。网络接口1030可以将从网络接收到的信 息发送给存储器1010和处理器1020,也可以将处理器1020处理或生成的信息发送至网络。 所述存储器1010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处理器1020用于执行存储器1010中存储 的计算机程序,从而使网络管理设备1000实现其功能。网络管理设备1000可以是网管系统 6或者网络管理设备700。因此,处理器1020通过执行处理器10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 可以使网络管理设备1000实现网管系统6或者网络管理设备700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操作。
网络接口1030可以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以及 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将从网络接收的上述 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20,以便于处理器1020基于接收的所述信息,调用存储器1010中的所 述程序执行相应操作。
网络接口1030可以接收第二激活信息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业务配置信息,并发 送至存储器1010,以使得存储器1010对上述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验证和业务配置。
存储器10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以包括验证模块1001、获取模块1003和配置模块 1005。具体地,
处理器1020通过执行验证模块1001,基于所述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确定 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处理器1020通过执行获取模块1003,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 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处理器1020通过执行配置模块1005,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业务配置信 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所述业务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分配的VLAN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030还可以接收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并将其发送至处理器 1020。
存储器10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还可以包括保存模块1007。
处理器1002通过执行保存模块1007,在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 标识后,保存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还可以通过执行保存模块1007,在验证通过后,基于所 述第一激活信息、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业 务配置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还可以包括请求模块1009。
处理器1002通过执行请求模块1009,用于为所述用户进行所述业务配置时,基于所述 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获取非临时IP地址。
网络接口1030还可以将处理器1020确定的临时IP地址信息发送至其他网络设备,所述 临时IP地址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网络接口1030还可以将用于 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的配置信息,以及将用于获取非临时IP地址的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 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和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的所述设备标识分别作为 DHCP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的值发送至网络接口1030接收。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设备1100。所述系统1100包括存储 器1110、处理器1120、以及网络接口1130。所述网络接口113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的信息和/ 或地址分配设备需要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网络。网络接口1130可以将从网络接收到的信息发送 给存储器1110和处理器1120,也可以将处理器1120处理或生成的信息发送至网络。所述存 储器1110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处理器112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 序,从而使地址分配设备1100实现其功能。地址分配设备1100可以是DHCP服务器7或者 地址分配设备800。因此,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处理器11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以使 地址分配设备1100实现DHCP服务器7或者地址分配设备800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操作。
网络接口1130可以从网络中的管理系统,如OSS 5等,接收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 识,从用户侧接收与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还可以从用户侧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 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并将从网络接收的上述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20,以便于处理器1120 基于接收的所述信息,调用存储器1110中的所述程序执行相应操作。
网络接口1130还可以接收用于用户验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发送至存储器1010,以 使得存储器1110对上述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验证操作。
存储器11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11、地址分配模块1113和 保存模块1115。具体地,
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第一确定模块1111,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 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地址分配模块1113,用于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设 备分配临时IP地址。
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保存模块1115,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 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例如可以存储于存储器1110中,也可以存储于其他指定存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网络接口1130还可以用 于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二地址请求,并将其发送至处理器1120。 所述第二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
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确定模块1111,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 标识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处理器1120通过执行地址分配模块1113,用于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 为所述用户分配非临时IP地址。
网络接口1130还可以将处理器1120确定的临时IP地址信息和非临时IP地址信息发送 至其他网络设备。所述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申请开通或配置正常业务,例如所述临时IP 地址用于呈现提示所述用户输入第一激活信息的页面,以对所述用户及对应于用户的所述用 户设备进行验证。所述非临时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的正常上网和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作为第一DHCP报文中的Option82字段的值 由用户侧发送至网络接口1130接收。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第二DHCP报文中的 Option82字段的值由管理单元发送至网络接口1130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网络接口1130还可以从 网管系统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并将所述请求发送至处理器1120。所述请求中 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存储器11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117。
处理器1120例如可以调用存储器1110中存储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 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执行第二确定模块1117,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和接收到的所述临时IP地址,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后的所述设备标识通过网络接口1130发送至网管系统 1000。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传输设备1200。所述系统1200包括存储 器1210、处理器1220、以及网络接口1230。所述网络接口123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的信息和 /或网络传输设备需要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网络。网络接口1230可以将从网络接收到的信息发 送给存储器1210和处理器1220,也可以将处理器1220处理或生成的信息发送至网络。所述 存储器1210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处理器122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 程序,从而使网络传输设备1200实现其功能。网络传输设备1200可以是OLT 2。因此,处 理器1220通过执行处理器12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以使网络传输设备1200实现OLT 2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操作。
网络接口1230可以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并发送至处理器1220。 所述第一地址请求用于为用户请求能够用于上网的IP地址。
存储器121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以包括地址请求模块1211。具体地,
处理器1220通过执行地址请求模块1211,用于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添加至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网络接口1230 发送至地址分配设备1110。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设备1000、1100和1200既可 以用于用户业务的开通,也可以用于某些情形下针对所述用户业务的再次配置等。上述实施 例所描述的设备1000、1100和1200的结构组成仅是一种可能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设备 1000、1100和1200可以分别包含任意数量的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当各个所述设备具 有多个网络接口1230时,各个网络接口1230是否用于收发用于实现相应系统的各类数据, 以及具体哪个网络接口用于接收和/或收发哪些所述数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指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系统1300,如图13所示。所述系统1300由网络管 理设备1310、地址分配设备1320和网络传输设备1330组成,所述网络管理设备1310例如 可以执行前述的网络管理设备700或1000的功能,所述地址分配设备1320例如可以执行前 述的地址分配设备800或1100的功能,所述网络传输设备1330例如可以执行前述的网络传 输设备900或1200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1300还可以例如由前述的网络管理设备700或1000、地址分配设备800或1100和网络传输设备900或1200中的任意多个配合完成,以实现用户业务的开通或配置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结合图3a和图3b所示的应用场景,作为一种可能的具体示例,所述业务配置系统1300例如 可以包括服务侧的网管系统6和DHCP服务器7;或者,所述业务配置系统1300可以包括用 户侧的ONT 1、网络侧的OLT 2、网管系统6和DHCP服务器7。在其他可能的业务场景中,所述业务配置系统1300也可以包括用户侧的ONT 1、网络侧的OLT 2以及具有地址分配功能的网管系统6等。可以理解,类似的业务配置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可能的点到多点业务场景和系统架构中,以用于解决如前述实施例所例举的相类似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分别存储相应的 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业务配置方法400、500和600。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除通过文字描述明确指定外,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 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 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 一个或多个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是 一个或多个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logic,GAL)或其任意 组合。
存储器可以是指一个存储器,或者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 (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 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 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 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网络接口可以是以太网网口,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络接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方 法步骤,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 何种实现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 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例如,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 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 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 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 置。
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 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 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 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 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 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 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 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 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网际协议IP地址;
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业务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请求报文;
接收与所述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所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从所述响应报文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作为对通过验证的响应,生成一个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
发送所述用于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非临时IP地址的地址请求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DHCP请求中的选项Option82字段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存储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包括:
基于存储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二激活信息相同,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
6.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网际协议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所述第一地址请求携带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临时IP地址;
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具体为: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用户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不匹配,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后,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备标识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所述临时IP地址;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临时IP地址,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网管系统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二地址请求,所述第二地址请求携带所述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
作为对所述第二地址请求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非临时IP地址。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地址请求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携带于所述DHCP请求中的Option82字段中。
11.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为用户请求网际协议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
通过将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
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地址分配设备发送的地址请求响应,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中携带分配给所述用户的临时IP地址;
将所述临时IP地址发送给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请求响应为DHCP响应,所述DHCP响应的Option82字段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和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均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请求,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被添加至所述第二地址请求的Option82字段中。
15.一种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16.一种地址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地址分配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17.一种网络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网络传输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18.一种业务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管理设备、地址分配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其中,
所述网络传输设备,用于接收用于为所述用户请求IP地址的第一地址请求,通过将所述用户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地址请求,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地址请求,向地址分配设备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地址请求;
所述地址分配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地址请求,基于所述第二地址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用于所述用户的验证的第一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作为对未通过验证的响应,为所述用户分配所述临时IP地址,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临时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用于从用户侧接收用户的第一激活信息和所述用户的临时网际协议IP地址,基于存储的第二激活信息和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作为对所述用户通过验证的响应,基于所述临时IP地址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对应的业务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进行业务配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CN201911026912.5A 2019-10-26 2019-10-26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2714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6912.5A CN112714370B (zh) 2019-10-26 2019-10-26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6912.5A CN112714370B (zh) 2019-10-26 2019-10-26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370A true CN112714370A (zh) 2021-04-27
CN112714370B CN112714370B (zh) 2022-06-24

Family

ID=7554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6912.5A Active CN112714370B (zh) 2019-10-26 2019-10-26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43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695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网络的终端上线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14363166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配置方法、机柜、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配置系统
CN115297090A (zh) * 2022-08-03 2022-11-04 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379448A (zh) * 2022-08-22 2022-1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开通方法和服务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3594B2 (en) * 2004-03-22 2008-12-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viding a static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pointer to a computer having a dynamic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CN102136929A (zh) * 2010-07-08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业务配置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3414709A (zh) * 2013-08-02 2013-11-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绑定、协助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58920A (zh) * 2014-08-28 2014-1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mc设备的dhcp管理系统
CN105323325A (zh) * 2014-06-27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接入服务节点
CN106878483A (zh) * 2017-01-24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80183753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sioning a New Node Using IP Unnumbered Interfaces
CN109861861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快速配置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3594B2 (en) * 2004-03-22 2008-12-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viding a static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pointer to a computer having a dynamic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CN102136929A (zh) * 2010-07-08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业务配置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3414709A (zh) * 2013-08-02 2013-11-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绑定、协助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3325A (zh) * 2014-06-27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接入服务节点
CN104158920A (zh) * 2014-08-28 2014-1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mc设备的dhcp管理系统
US20180183753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sioning a New Node Using IP Unnumbered Interfaces
CN106878483A (zh) * 2017-01-24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861861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快速配置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695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网络的终端上线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14244695B (zh) * 2021-12-31 2024-03-19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网络的终端上线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14363166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配置方法、机柜、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配置系统
CN115297090A (zh) * 2022-08-03 2022-11-04 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297090B (zh) * 2022-08-03 2024-03-15 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379448A (zh) * 2022-08-22 2022-1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开通方法和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370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4370B (zh) 业务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CA3063688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service path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912635B2 (en) Auto provisioning of bulk access points
CN112737690B (zh) 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虚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432295B (zh) 用于建立漫游连接的方法
CN103039038B (zh) 用于有效地使用电信网络以及该电信网络和客户驻地设备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7666419B (zh) 一种虚拟宽带接入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US11943731B2 (en) Registration of legacy fixed network residential gateway (FN-RG) to a 5G core network
US9413829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initialization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169260A1 (zh) 光接入模块的认证注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37761A (zh) 登录请求的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614476A (zh) 设备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7219856A1 (zh) 电路认证处理方法、系统、控制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84771B (zh) 基于零信任理念的身份化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Wang et al. Demonstrating RINA using the GENI Testbed
CN112565937B (zh) 选择bng-up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18700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666418B (zh) 一种账号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1587A (zh) 用于状态性设备的自动重新配置的机制
CN113904939B (zh) 一种管理目标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486597B2 (ja) ダイアルアップ・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2887968B (zh)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设备及介质
EP4120637A1 (en) Dialing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s,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996908A (zh) 主从网关和无线ap的融合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377130A (zh) 服务连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