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188B -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4188B
CN112714188B CN202011625401.8A CN202011625401A CN112714188B CN 112714188 B CN112714188 B CN 112714188B CN 202011625401 A CN202011625401 A CN 202011625401A CN 112714188 B CN112714188 B CN 112714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tribution server
data distribution
serv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5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4188A (zh
Inventor
李金平
杨忠义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 Eye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 Eye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 Eye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 Eye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5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4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4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4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0、终端设备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上报登录认证消息数据;S20、数据分发服务器收到认证消息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建立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连接链路,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S30、链路建立完成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数据不再通过数据分发服务器的判断,直接分发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S40、当新增目标服务器时,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与新增的目标服务器的TCP链路,再将登录认证消息数据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此后按照步骤S30进行消息数据的分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链路断开重连时终端无法在平台登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通信网络被视为提高道路安全性和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在车载网络中,车辆和车辆之间的通信称为V2V(Vehicle-to-Vehicle),而车辆和类似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s)这样的基础设施间的通信被称为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由于V2V通信通常具有较大的机会性和随机性,因此车辆与RSU间的V2I通信对提升网络性能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车联网架构中的RSU设备的通信范围仍有限,在节点高速移动的场景比如高速公路,车辆在进行大流量数据传输时需要频繁地进行RSU切换,这就导致基于802.11p协议的通信在数据分发时会产生较大的通信时延,且有可能造成通信中断。
从交通部出台《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后,很多时候,车载终端上报数据可能需要分发到不同地址的服务器,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一般使用硬件实现,将设备终端设备连接到硬件,通过硬件将数据复制分发给指定的服务器,该方式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当前大众TCP的工具分发,但不适合在本环境中应用,当链路断开重连后,无法发送首包报文,导致终端无法进行登录验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0、终端设备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上报登录认证消息数据;
S20、数据分发服务器收到认证消息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建立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连接链路,并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S30、链路建立完成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数据不再通过数据分发服务器的判断,直接分发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S40、当新增目标服务器时,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与新增的目标服务器的TCP链路,再将登录认证消息数据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此后按照步骤S30进行消息数据的分发。
进一步的,步骤S10中,终端设备通过TCP模式与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步骤S10中,TCP网络握手完成后,终端设备向数据分发服务器发送按照部标808协议定义好的消息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S20中,当终端设备首次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则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S201、数据分发服务器记录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S202、数据分发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根据部标808定义好的消息数据后,进行消息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模拟建议与目标服务器的长连接;
S203、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的,步骤S202中,所述的配置为需要分发到目的地IP地址。
进一步的,步骤S20中,认证消息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器。
进一步的,步骤S40中,新增目标服务器后,包括以下的步骤:
S401、数据分发服务器将终端设备连接分别映射到目标服务器;
S402、再将各个终端设备缓存的首包数据均发送到新增的目标服务器一次,以便于目标服务器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虚拟鉴权认证,及时接收后续的实时上报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S30之后,数据分发服务器同平台相连接,当平台下发指定到数据分发服务器时,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S301、指令下发到数据分发服务器,到数据分发服务器中进行中转;
S302、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转发到对应的终端设备;
S303、终端设备实现指令应答,并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分发服务器;
S304、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分发到对应的目的平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的系统,改进之处在于,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数据分发服务器、目标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器;
所述的终端设备,与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在建立连接后向数据分发服务器上报登录认证消息;
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与数据存储器以及多个目标服务器相连接,通过数据存储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配置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所述的目标服务器,与数据分发服务器相连,用于实现分发的消息数据的接收,并向数据分发服务器进行消息数据的应答;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消息数据的应答发送至终端设备。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是数据存储器为本地缓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软件接口终端上报数据,然后保存终端设备上报的登录信息,再将消息数据分配到不同的IP和端口,在链路断开重新连接时,自动将首包数据重新发送,以达到模拟登录的效果,解决了链路断开重连时终端无法在平台登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消息数据发送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指令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0、终端设备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上报登录认证消息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TCP模式与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其中,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终端通过长连接模式,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起网络连接,TCP网络握手完成后,终端设备向数据分发服务器发送按照部标808协议定义好的消息数据。
S20、数据分发服务器收到认证消息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建立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连接链路,并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器中,并且,该数据存储器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本地缓存;
当终端设备首次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则包括有步骤S201-S203:
S201、数据分发服务器记录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S202、数据分发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根据部标808定义好的消息数据后,进行消息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模拟建议与目标服务器的长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置为需要分发到目的地IP地址;
S203、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S30、链路建立完成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数据不再通过数据分发服务器的判断,直接分发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长连接模式,因此链接建立好之后,数据分发服务器只需要将接收的数据,发送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不需要每次都判断数据发送的目的地。
S40、当新增目标服务器时,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与新增的目标服务器的TCP链路,再将登录认证消息数据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此后按照步骤S30进行消息数据的分发;
本实施例中,新增目标服务器后,包括以下的步骤:
S401、数据分发服务器将终端设备连接分别映射到目标服务器;
S402、再将各个终端设备缓存的首包数据均发送到新增的目标服务器一次,以便于目标服务器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虚拟鉴权认证,及时接收后续的实时上报数据。
结合图2所示,关于平台下发指令到终端设备,其中,数据分发服务器同平台相连接,数据分发服务器连接至终端设备,当平台下发指定到数据分发服务器时,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S301、指令下发到数据分发服务器,到数据分发服务器中进行中转;
S302、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转发到对应的终端设备;
S303、终端设备实现指令应答,并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分发服务器;
S304、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分发到对应的目的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平台下发指令的数据流向与终端设备上报数据的流向相反,并且远离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参照图3并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数据分发服务器、目标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器;本实施例中,所述是数据存储器为本地缓存,其中:
所述的终端设备,与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在建立连接后向数据分发服务器上报登录认证消息;
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与数据存储器以及多个目标服务器相连接,通过数据存储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配置将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所述的目标服务器,与数据分发服务器相连,用于实现分发的数据的接收,并向数据分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应答;所述的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消息数据的应答发送至终端设备。
结合上述的系统和方法,采用软件接口终端上报数据,然后保存终端设备上报的登录信息,再将消息数据分配到不同的IP和端口,在链路断开重新连接时,自动将首包数据重新发送,以达到模拟登录的效果,解决了链路断开重连时终端无法在平台登录的问题;本发明的这种方式,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其成本相比通过硬件来进行数据的分发要低很多,降低了运行成本。另外,可支持多TCP服务端口连接到同一个分发中心,再通过模拟终端链路与目标服务器建立连接。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0、终端设备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上报登录认证消息数据;
步骤S10中,TCP网络握手完成后,终端设备向数据分发服务器发送按照部标808协议定义好的消息数据;
S20、数据分发服务器收到认证消息数据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建立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连接链路,并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步骤S20中,当终端设备首次与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则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S201、数据分发服务器记录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S202、数据分发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根据部标808定义好的消息数据后,进行消息数据的存储,再根据配置,模拟建议与目标服务器的长连接;
S203、将消息数据分别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S30、链路建立完成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数据不再通过数据分发服务器的判断,直接分发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步骤S30之后,数据分发服务器同平台相连接,当平台下发指定到数据分发服务器时,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S301、指令下发到数据分发服务器,到数据分发服务器中进行中转;
S302、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转发到对应的终端设备;
S303、终端设备实现指令应答,并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分发服务器;
S304、数据分发服务器将指令应答的数据分发到对应的目的平台;
S40、当新增目标服务器时,数据分发服务器建立与新增的目标服务器的TCP链路,再将登录认证消息数据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此后按照步骤S30进行消息数据的分发;
步骤S40中,新增目标服务器后,包括以下的步骤:
S401、数据分发服务器将终端设备连接分别映射到目标服务器;
S402、再将各个终端设备缓存的首包数据均发送到新增的目标服务器一次,以便于目标服务器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虚拟鉴权认证,及时接收后续的实时上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终端设备通过TCP模式与分发服务器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2中,所述的配置为需要分发到目的地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认证消息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器。
CN202011625401.8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714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401.8A CN11271418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401.8A CN11271418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188A CN112714188A (zh) 2021-04-27
CN112714188B true CN112714188B (zh) 2023-11-03

Family

ID=7554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5401.8A Active CN112714188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41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95A (zh) * 2014-12-02 2016-06-29 北京天籁传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7957585A (zh) * 2017-11-17 2018-04-24 山东广安车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的商用车车联网平台及其方法
CN107976691A (zh) * 2016-10-24 2018-05-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监控平台和监管平台之间的通信机制及其系统
CN109587275A (zh) * 2019-01-08 2019-04-0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895A (zh) * 2014-12-02 2016-06-29 北京天籁传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7976691A (zh) * 2016-10-24 2018-05-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监控平台和监管平台之间的通信机制及其系统
CN107957585A (zh) * 2017-11-17 2018-04-24 山东广安车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的商用车车联网平台及其方法
CN109587275A (zh) * 2019-01-08 2019-04-0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188A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3487B (zh) 一种tcp传输协议代理方法
EP1368947B1 (en) Addr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n anycast address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97446B (zh) 一种穿越nat设备的业务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Bonadio et al.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blockchain inspired fog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CN103209108A (zh) 一种基于dvpn的路由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15314844B (zh) 基于5g网络通信的铁路智能精准寻址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10830461B (zh) 基于tls长连接的跨区的rpc服务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118362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14188B (zh) 一种基于部标808协议的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6102022A (zh) 基于底层网络特性的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639557A (zh) 一种建立pcep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286575A (zh) 报文优先级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5991629B (zh) Tcp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049466B (zh) 一种基于交通流异构性的多ip通信方法
CN108989467B (zh) 集中式寻址方法
CN114466008B (zh)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28000B (zh) 基于确定性网络与sdn网络的乘车订单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79637B (zh)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7789687U (zh) 回源请求的传输系统
Chaudhry et al. Toward Context-Awar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Autonomous Networks of Vehicles
CN116708381B (zh) 跨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503417A (zh) 通信系统
Bonadio et al.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Fog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CN112910823B (zh) 一种呼叫业务的路由方法及网络边缘计算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