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127A -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14127A CN112714127A CN202011603970.2A CN202011603970A CN112714127A CN 112714127 A CN112714127 A CN 112714127A CN 202011603970 A CN202011603970 A CN 202011603970A CN 112714127 A CN112714127 A CN 112714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data
- encryption
- aggregation
- aggreg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在网络端对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采用数据帧聚合的方式,可以将小数据帧进行有效的聚合,提高USB总线数据帧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带宽,从而有效提高加密过程的效率,并提高网络带宽。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网络协议栈和USB(中文全称:通用串行总线,英文全称:Universal SerialBus)协议栈无论是从原理、架构、工作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且差异还比较大。因此为了能够提高产品、设备的性能,需要将两者进行统一和整合,让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保证带宽的提升。
将网络协议栈在IP(中文全称:互联网协议地址,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lAddress)层或应用层直接将原始数据帧架接到USB总线上,解决了动态调整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性能替身空间,但是这种架接的方式,往往使得网络协议栈开销较大,性能的瓶颈反而会出现在网络协议栈上,当出现突发的流量时,尤其是小数据帧突发的情况下,会使得带宽极低,从而使得USB总线充实着过多的小数据帧,在处理时延一定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拥塞,更严重者有可能出现丢包的情况。
因此,如何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提高处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应用于网络端,所述网络端通过USB总线与加密端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其中,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缓存区已满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其中,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是否能够填充至所述缓存区的剩余空间;
若否,则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其中,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
若是,则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包括: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是否为加密业务请求;若是,则判定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
其中,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帧的到达时间超过预设值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其中,所述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应用于加密端,所述加密端通过USB总线与网络端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应用于网络端,所述网络端通过USB总线与加密端相连,所述系统包括:
聚合模块,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应用于加密端,所述加密端通过USB总线与网络端相连,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返回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包括: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在网络端对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采用数据帧聚合的方式,可以将小数据帧进行有效的聚合,提高USB总线数据帧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带宽,从而有效提高加密过程的效率,并提高网络带宽。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提高了处理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应用环境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聚合帧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加密系统的结构图;
图7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加密系统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应用环境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包括网络端和加密端,网络端主要处理网络数据转发,加密端主要处理网络数据加密。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参见图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S101: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上述网络端,该网络端通过USB总线与加密端相连。网络端通过网络协议栈接收业务请求,将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加入缓冲区,当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具体的聚合方式进行限定,可以采用A-MSDU(中文全称:聚合MAC服务数据单元,英文全称:Aggregation Mac Service Data Unit)、A-MPDU(中文全称: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英文全称:Aggregation Mac Protocol Data Unit)等。当然,对于加密业务的每一个数据帧使用的密钥序列和IV值均不同,因此,此处可以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减轻了后续加密端对聚合帧进行协议分析的工作量,加密端直接提取密钥序列和IV值对聚合帧中的每个数据帧进行加密,提高了加密效率。如图3所示,聚合帧包含头部信息和载荷部分,而载荷部分主要是业务产生的、需要进行加密处理的数据帧,这些数据帧成为聚合帧的子帧,子帧中包括可以该子帧加密是需要使用的密钥KEY的密钥序列和IV值等。此处不对聚合帧的长度进行限定,从网络最小长度64Byte到最大长度1518Byte,即网络的MTU(中文全称:最大传输单元,英文全称: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值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本步骤中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缓存区已满,即本步骤可以包括:当检测到缓存区已满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预设条件也可以包括缓存区超时,即本步骤可以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帧的到达时间超过预设值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在具体实施中,当缓冲区中首次放入数据后,会立即设置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的时候,无论缓冲区是否已经被填满,都必须立即处理缓冲区中的数据。此处不对定时器的具体值进行限定,经实验证明,定时器为1500ns时,带宽处于最优状态。
预设条件还可以为对业务请求的限制,即本步骤可以由业务请求进行触发。本步骤可以包括: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是否能够填充至所述缓存区的剩余空间;若否,则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本步骤可以包括: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若是,则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业务请求可以包括随机数生成业务、身份认证业务和加密业务等,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在具体实施中,允许同时产生多个业务请求,网络端会将这些业务请求依次加入缓冲区,按照顺序来对业务相对应的数据帧进行聚合。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为每个类型的业务请求设置优先级,将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的业务请求设置为VIP业务,一旦出现VIP业务,网络端将无条件快速处理掉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帧,并为VIP业务对应的数据帧设置调配资源,保证了业务的顺畅性。例如,可以将加密业务请求设置为VIP业务。当加密业务请求到达时,应当是立即处理的,如果缓冲区中存在数据,那么为了保证业务及数据的顺序性,必须首先处理缓冲区中的数据,然后在对加密业务请求进行处理。若到达的业务请求不是加密业务请求,网络端可以暂缓执行,将该业务请求加入缓存,等待小数据帧聚合为较大的聚合帧后进行处理。
S102: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在本步骤中,将上一步骤聚合的聚合帧发送至加密端,加密端提取聚合帧中每个所述帧的密钥序列对每个数据帧进行加密,加密后重新聚合为聚合帧返回至网络端。可见,网络端与加密端的数据传输仅为聚合帧,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不会造成网络堵塞,采用多帧聚合为整帧的发送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不足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在网络端对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采用数据帧聚合的方式,可以将小数据帧进行有效的聚合,提高USB总线数据帧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带宽,从而有效提高加密过程的效率,并提高网络带宽。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
参见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S201: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若是,则进入S208;若否,则进入S202;
在本实施例中,当业务请求到达时,首先确定业务类型,根据业务类型确定该业务请求的优先级,当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时,进入S208立即处理,否则可以暂缓处理进入S202。
S202:判断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是否能够填充至所述缓存区的剩余空间;若是,则进入S203;若否,则进入S207;
在本步骤中,当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能够填充至缓存区的剩余空间时,可以暂缓处理进入S203,否则需要处理缓存区中的当前数据帧,以便容纳新的数据帧。
S203:判断所述缓存区中是否存在数据;若是,则进入S205;若否,则进入S204;
S204:设置定时器,并进入S205;
在具体实施中,当缓冲区中首次放入数据后,会立即设置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的时候,无论缓冲区是否已经被填满,都必须立即处理缓冲区中的数据。
S205:将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放入所述缓存区;
S206:检测所述缓存区是否已满或所述定时器是否结束;若其中一项满足,则进入S207;
S207: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并进入S209;
S208: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S209:将聚合后的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四种数据聚合的触发条件:缓存区已满、缓存区超时、缓存区不能容纳当前到达的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的业务请求到达。采用多帧聚合为整帧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不足的情况,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不会造成网络堵塞。
下面介绍加密端对聚合帧的加密过程,具体的:
参见图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S301: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图1中的加密端,加密端的工作在整个业务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负责将需要进行保护的数据进行加密操作,并在加密操作处理完毕后返回给网络端,由网络端进行数据转发。
在具体实施中,加密端需要区分每个数据帧的帧长和加密方式以及必要的协议分析来处理聚合帧。当接收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该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此处的加密方式可以包括需要使用的密钥KEY的密钥序列和IV值等。
S302: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在本步骤中,加密端按照上一步骤获取的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在聚合帧中截取每个子帧的数据部分,利用上一步骤获取的每个子帧的加密方式对每个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S303: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在本步骤中,重新封装加密后的每个子帧,即将各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并返回至网络端。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网络端与加密端直接采用多帧聚合为整帧的传输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不足的情况,当网络突发大量的小数据帧时,不会造成网络堵塞。减轻了后续加密端对聚合帧进行协议分析的工作量,加密端直接提取聚合帧中的每个子帧的加密方式对其进行加密处理,提高了加密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加密系统进行介绍,该系统包括加密端和网络端。下文描述的一种数据加密系统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其应用环境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加密系统的结构图,其执行主体为网络端,如图6所示,包括:
聚合模块601,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发送模块602,用于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系统,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在网络端对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采用数据帧聚合的方式,可以将小数据帧进行有效的聚合,提高USB总线数据帧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带宽,从而有效提高加密过程的效率,并提高网络带宽。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系统,提高了处理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检测到缓存区已满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是否能够填充至所述缓存区的剩余空间;若否,则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若是,则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是否为加密业务请求;若是,则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帧的到达时间超过预设值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合模块601具体为当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的模块
参见图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数据加密系统的结构图,执行主体为网络端,如图7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加密模块702,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返回模块703,用于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该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13,输入/输出(I/O)接口14,以及通信组件1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1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8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1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1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或通过通信组件1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4为处理器1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5用于该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1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加密方法。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端,所述网络端通过USB总线与加密端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缓存区已满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帧是否能够填充至所述缓存区的剩余空间;
若否,则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业务请求到达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
若是,则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是否高于预设级别,包括:
判断所述业务请求是否为加密业务请求;若是,则判定所述业务请求的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中最先到达的数据帧的到达时间超过预设值时,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包括:
采用直接数据帧聚合方式将所述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8.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加密端,所述加密端通过USB总线与网络端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9.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端,所述网络端通过USB总线与加密端相连,所述系统包括:
聚合模块,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帧聚合为聚合帧;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聚合帧发送至所述加密端,以便所述加密端对所述聚合帧中的每个所述数据帧进行加密处理。
10.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加密端,所述加密端通过USB总线与网络端相连,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网络端发送的聚合帧时,获取所述聚合帧中每个子帧的数据长度和加密方式;
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数据长度在所述聚合帧中截取每个所述子帧,并利用每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加密方式对每个所述子帧进行加密操作;
返回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每个子帧重新聚合为聚合帧作为加密后的聚合帧,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聚合帧返回至所述网络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加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03970.2A CN112714127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03970.2A CN112714127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14127A true CN112714127A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4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03970.2A Pending CN112714127A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14127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34164A1 (en) * | 2002-03-08 | 2010-02-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ac extensions for smart antenna support |
CN101796779A (zh) * | 2007-09-04 | 2010-08-04 | 思科技术公司 | 聚合数据帧的生成 |
CN102447530A (zh) * | 2011-11-23 | 2012-05-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容错功能的数据帧聚合方法 |
CN102970118A (zh) * | 2012-12-04 | 2013-03-13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tcp ack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设备 |
CN103281728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报文聚合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US20170187724A1 (en) * | 2015-12-24 | 2017-06-2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
CN107864028A (zh) * | 2017-09-29 | 2018-03-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自适应帧聚合方法 |
CN109842868A (zh) * | 2017-11-29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帧聚合、网络设置帧发送方法及设备 |
CN109842570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速率控制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
CN109861801A (zh) * | 2018-10-15 | 2019-06-07 |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11603970.2A patent/CN1127141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34164A1 (en) * | 2002-03-08 | 2010-02-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ac extensions for smart antenna support |
US20130287044A1 (en) * | 2002-03-08 | 2013-10-3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ac extensions for smart antenna support |
CN101796779A (zh) * | 2007-09-04 | 2010-08-04 | 思科技术公司 | 聚合数据帧的生成 |
CN102447530A (zh) * | 2011-11-23 | 2012-05-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容错功能的数据帧聚合方法 |
CN102970118A (zh) * | 2012-12-04 | 2013-03-13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tcp ack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设备 |
CN103281728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报文聚合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US20170187724A1 (en) * | 2015-12-24 | 2017-06-2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
CN107864028A (zh) * | 2017-09-29 | 2018-03-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自适应帧聚合方法 |
CN109842570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速率控制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
CN109842868A (zh) * | 2017-11-29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帧聚合、网络设置帧发送方法及设备 |
CN109861801A (zh) * | 2018-10-15 | 2019-06-07 |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毕敬腾等: "一种基于效用与业务特性的帧聚合分配机制",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32057B1 (en) | Distributed ipsec gateway | |
CN110022264B (zh) | 控制网络拥塞的方法、接入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31678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optimization i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s) | |
US10938786B2 (en) | Local interception of traffic to a remote forward proxy | |
JP2021501407A (ja) | アルゴリズムをオフロード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8718347B (zh) |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432194B (zh) | 一种拥塞处理的方法、主机及系统 | |
KR102308269B1 (ko) | 프록시 기반 네트워크 통신들에서의 제어 데이터의 전송 | |
US11258717B2 (en) | Method for sending service packet,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 |
KR102045974B1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WO2020259688A1 (zh) | 用户面重路由方法及装置 | |
CN112566164B (zh) | 一种通信系统及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6464596A (zh) | 开放流通信方法、系统、控制器和业务网关 | |
WO2019192318A1 (zh) | 流量平滑方法、服务器及转发设备 | |
WO2017148419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 | |
US20220124076A1 (en) | Adaptive control of secure sockets layer proxy | |
JP6571591B2 (ja) | 端末隔離通知システム | |
CN113595927A (zh) | 一种旁路模式下镜像流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WO2022057131A1 (zh) | 数据拥塞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16310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
US10972442B1 (en) | Distributed predictive packet quantity threshold reporting | |
JP5326815B2 (ja) | 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送受信方法 | |
CN112714127A (zh) | 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3040983A1 (zh) |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电子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
JP2019036892A (ja) | 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