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3055A -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3055A
CN112713055A CN202011451071.5A CN202011451071A CN112713055A CN 112713055 A CN112713055 A CN 112713055A CN 202011451071 A CN202011451071 A CN 202011451071A CN 112713055 A CN112713055 A CN 112713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chamber
cylinder
movabl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10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迎乾
钟建英
谭盛武
姚永其
王之军
王文博
刘亚培
张豪
郭学凤
周琦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4510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3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3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3055A/zh
Priority to CN202110691698.6A priority patent/CN113421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72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having stationary parts for directing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e.g. arc-extinguishing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88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Landscapes

  • Circuit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包括双动液压缸,双动液压缸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处,缸体上设有内、外腔室:内腔室内设有静活塞杆,动、静活塞杆均包括塞体和杆体,静活塞杆的杆体包括直径相等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外腔室为环形腔室,环绕在所述内腔室外侧,内部设有动活塞杆;动端组件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以在分合闸时驱动动侧杆体和动侧塞体前后动作;所述静弧触头固定在静活塞杆上;双动液压缸的轴向两端均设有腔室连通通道,所述腔室连通通道用于将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与动侧杆体联动。上述双动结构能够在高电压等级、强冲击工况中应用,结构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背景技术
灭弧室是高压开关断路器的核心零部件,对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可靠性、操作功、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灭弧室结构普遍使用单动与双动两种,单动型即灭弧室动端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运动,完成开合过程;双动型灭弧室不仅动端运动,而且灭弧室固定端的部分零部件也可运动。双动型灭弧室的优势在于,通过动静端的相对运动的形式,能够提高运动灭弧室的运动速度,优化断口动态电场分布,降低断路器的操作功,提高产品可的靠性稳定性,降低产品成本。所以,双动型灭弧室在高压开关领域得到大量工程应用。
国内外现有的双动结构,普遍采用机械结构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与静端,用动端带动机械结构,机械结构带动静端,实现双向运动。常见的双动结构有两种。第一,采用拨叉的双动结构,这种结构为了实现动静端运动速度的匹配,零件多、结构复杂,存在卡滞风险,动作不稳定。第二,采用长连杆的双动结构,这种结构简单,但长连杆在运动中振颤变形问题明显,不利于在速度更高、冲击更强的产品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能够在高电压等级、强冲击工况中应用,结构通用性强。
本发明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包括:
静端组件,静端组件包括静弧触头,静弧触头沿前后方向导向设置;
动端组件,用于在操动机构的驱动下前后动作以实现分合闸;
还包括:
双动液压缸,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处,缸体上设有内腔室和外腔室:
内腔室,为柱形腔室,其内设有静活塞杆,静活塞杆包括静侧塞体,静侧塞体导向设置在内腔室内,静侧塞体的轴向两侧设有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的直径相等,分别从内腔室的对应端伸出;
外腔室,为环形腔室,环绕在所述内腔室外侧,内部设有动活塞杆,动活塞杆包括动侧塞体,动侧塞体导向装配在外腔室内,动侧塞体靠近动端组件的一侧连接有动侧杆体;
所述动端组件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以在分合闸时驱动动侧杆体和动侧塞体前后动作;
所述静弧触头固定在静活塞杆上;
双动液压缸的轴向两端均设有腔室连通通道,所述腔室连通通道用于将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与动侧杆体联动。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双动液压缸,并将动活塞杆与动端组件传动连接、静活塞杆与静弧触头固定,能够通过腔室连通通道实现动活塞杆与静活塞杆的联动,进而实现动端组件与静弧触头的联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拨叉结构双动结构和长连杆双动结构相比,零部件少,不易卡滞,不会产生振颤变形,能够在高电压等级、强冲击工况中应用,也能够在较低电压等级使用,通用性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缸体内设有隔离筒体,隔离筒体隔离在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并且有利于减小缸体的径向尺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筒体上设有径向通孔,所述腔室连通通道由径向通孔形成。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洁,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可靠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还包括静端屏蔽筒,所述静端屏蔽筒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上。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端屏蔽筒和静弧触头的运动过程与合闸过程相匹配,能够实现优化断口电场的作用,屏蔽性能好,更有利于提高分闸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端屏蔽筒靠近动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静弧触头的最前端对应。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较好的屏蔽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端屏蔽筒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远离动端组件的一端。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静端屏蔽筒的连接,制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侧杆体设有两只以上,各动侧杆体沿周向均布。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保证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端组件包括大喷口,大喷口前端设有连接筒,连接筒与静弧触头同轴布置;
连接筒的一端固定在大喷口上,另一端设有端板,所述静弧触头从封板中穿过;连接筒的外周面上设有气流孔,用于约束气流的流向与流量;
所述动端组件通过连接筒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
有益效果:连接筒有两个作用,第一,提高连接结构的刚度,由于高压开关断路器运动速度高、冲击强,大喷口与液压缸之间,如果仅用杆件连接,长杆承受强冲击时刚度不高易弯曲变形,用一个连接筒,可以缩减杆件的长度,提高传动系统刚度;第二,约束气流,从大喷口出来的气流会吹向液压缸方向,在连接筒上开气流孔,气流孔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根据灭弧室开断气流的强弱进行不同的设置,这样就形成一个空间,约束了气流的流向与流量,喷口中气流参数直接关系到灭弧室的开断能力,所以对气流进行约束是非常重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1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分合闸状态的对比示意图。
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11、静端组件;12、静弧触头;13、静端屏蔽筒;14、端部连接板;21、动端组件;22、绝缘拉杆;23、动主触头;24、大喷口;25、连接筒;26、封板;31、双动液压缸;32、外筒体;33、隔离筒体;34、内腔室;35、外腔室;36、静活塞杆;37、动活塞杆;38、腔室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包括静端组件11、动端组件21和双动液压缸31。静端组件11包括静弧触头12,静弧触头12沿前后方向导向设置;动端组件21包括绝缘拉杆22、动主触头23、大喷口24、动弧触头(图中未示出,为现有技术,设置在大喷口24内)和连接筒25。动端组件21通过绝缘拉杆22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在操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动端组件21前后动作以实现分合闸。
双动液压缸31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上,包括外筒体32和隔离筒体33,外筒体32和隔离筒体33同轴布置,隔离筒体33的直径小于外筒体32。隔离筒体33内部的空间形成内腔室34,外筒体32和隔离筒体33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外腔室35,隔离筒体33隔离在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之间。
内腔室34为柱形腔室,其内设有静活塞杆36;静活塞杆36包括静侧塞体,静侧塞体导向设置在内腔室34内,静侧塞体的轴向两侧设有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第一静侧杆体靠近动端组件21,第二静侧杆体远离动端组件21。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的直径相等,分别从内腔室34的对应端伸出;第一静侧杆体上固定有静弧触头12。
外腔室35为环形腔室,环绕在所述内腔室34外侧,外腔室35内设有动活塞杆37。动活塞杆37包括动侧塞体,动侧塞体导向装配在外腔室35内,动侧塞体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侧连接有动侧杆体。为了保证受力均匀,动侧杆体设有两只,两只动侧杆体沿周向均布。连接筒25的一端固定在大喷口24上,另一端设有封板26,所述静弧触头12从封板26中穿过,封板26与动侧杆体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动端组件21通过连接筒25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连接筒25的外周面上设有气流孔(图中省略),用于约束气流的流向与流量。
当然,作为公知常识,对于活塞杆来说,活塞杆的杆体必然是与缸体的相应部分滑动密封配合。
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隔离筒体33的轴向两端均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形成腔室连通通道38,腔室连通通道38用于将所述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36与动侧杆体联动。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还包括静端屏蔽筒13,所述静端屏蔽筒13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端与所述静弧触头12的最前端对应,远离动端组件21的一端设有端部连接板14,通过端部连接板14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36上。为了实现缸体的固定,静端屏蔽筒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开槽,供固定连接结构穿出。
在本发明中,液压油总量不变,即内腔室34流出的液压油体积等于外腔室35流入的液压油体积,外腔室35流出的液压油体积等于内腔室34流入的液压油体积。存在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826925520000051
通过上式可知,调节φA、φB、φC、φD的数值,即可调节L1与L2的比例,即实现了调节动端与静端运动行程比例的目的。
当绝缘拉杆22做合闸运动时,动活塞杆37的动侧杆体顶推液压油流经图中的左侧径向通孔,液压油驱动静活塞杆36的静侧塞体运动,进而通过静侧杆体驱动静弧触头12和静端屏蔽筒13向动端组件21运动,静端屏蔽筒13和静弧触头12运动过程与设计的合闸过程相匹配,能够起到优化断口电场的作用。当绝缘拉杆22做分闸运动时的动作过程与合闸运动过程相反,静端屏蔽筒13与静弧触头12运动过程与设计的分闸过程相匹配,能够起到优化断口电场的作用。
发明采用液压双动结构,灭弧室静端组件受灭弧室动端组件的驱动,静端运动所需功率很小,在动端运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相对运动速度,同时液压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承受强冲击,完全能够解决可靠性问题,通用性强。在灭弧室在开合过程中,断口电场分布对灭弧室开断性能及关合性能影响重大,是判断开断过程中电弧重燃的重要指标,是判断关合过程中预击穿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断口电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通过调节静端运动速度,使电场与开合过程相匹配,达到开合过程中断口电场优化的目的。并且,通过调节双动液压缸的腔室直径,可以有效调节动端组件与静端组件的行程比例。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所述隔离筒体33上设有径向通孔,所述腔室连通通道38由径向通孔形成,而本实施例中,内腔室34与外腔室35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孔,内腔室34与外腔室35通过连接在两连通孔之间的管路连通。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隔离筒体33直接将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分隔开,而本实施例中,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之间设有环形空腔。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还包括静端屏蔽筒13,而本实施例中,静端组件11未设置静端屏蔽筒13。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静端屏蔽筒13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36远离动端组件21的一端,而本实施例中,静端屏蔽筒13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36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端。
本发明中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所述动端组件21包括大喷口24,大喷口24前端设有连接筒25,连接筒25与静弧触头12同轴布置。而本实施例中,大喷口24上设有杆体连接座,动侧杆体直接固定在杆体连接座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包括:
静端组件(11),静端组件(11)包括静弧触头(12),静弧触头(12)沿前后方向导向设置;
动端组件(21),用于在操动机构的驱动下前后动作以实现分合闸;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动液压缸(31),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11)处,缸体上设有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
内腔室(34),为柱形腔室,其内设有静活塞杆(36),静活塞杆(36)包括静侧塞体,静侧塞体导向设置在内腔室(34)内,静侧塞体的轴向两侧设有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的直径相等,分别从内腔室(34)的对应端伸出;
外腔室(35),为环形腔室,环绕在所述内腔室(34)外侧,内部设有动活塞杆(37),动活塞杆(37)包括动侧塞体,动侧塞体导向装配在外腔室(35)内,动侧塞体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侧连接有动侧杆体;
所述动端组件(21)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以在分合闸时驱动动侧杆体和动侧塞体前后动作;
所述静弧触头(12)固定在静活塞杆(36)上;
双动液压缸(31)的轴向两端均设有腔室连通通道(38),所述腔室连通通道(38)用于将所述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36)与动侧杆体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隔离筒体(33),隔离筒体(33)隔离在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体(33)上设有径向通孔,所述腔室连通通道(38)由径向通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还包括静端屏蔽筒(13),所述静端屏蔽筒(13)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3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屏蔽筒(13)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端与所述静弧触头(12)的最前端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屏蔽筒(13)固定在所述静活塞杆(36)远离动端组件(2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侧杆体设有两只以上,各动侧杆体沿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组件(21)包括大喷口(24),大喷口(24)前端设有连接筒(25),连接筒(25)与静弧触头(12)同轴布置;
连接筒(25)的一端固定在大喷口(24)上,另一端设有端板,所述静弧触头(12)从封板(26)中穿过;连接筒(25)的外周面上设有气流孔,用于约束气流的流向与流量;
所述动端组件(21)通过连接筒(25)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
CN202011451071.5A 2020-12-09 2020-12-09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Pending CN112713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1071.5A CN1127130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CN202110691698.6A CN113421792A (zh) 2020-12-09 2021-06-22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1071.5A CN1127130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3055A true CN112713055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1071.5A Pending CN1127130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CN202110691698.6A Pending CN113421792A (zh) 2020-12-09 2021-06-22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1698.6A Pending CN113421792A (zh) 2020-12-09 2021-06-22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71305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1792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169157B1 (da) Strømafbryder, der aktiveres med dielektrisk gas under tryk
US8546716B2 (en) Gas-blast circuit breaker with a radial flow opening
CN113571376A (zh) 双动型灭弧室
JP6219105B2 (ja) 開閉器
US5478980A (en) Compact low force dead tank circuit breaker interrupter
EP1863054B1 (en) A puffer circuit breaker with an overpressure valve
KR910001836A (ko) 가스 차단기
CN102117713A (zh) 气体绝缘高压开关
CN101167149A (zh) 负荷隔离开关
CN112713055A (zh) 高压开关灭弧室用液压双动结构
CN112614730B (zh) 双动灭弧室传动结构
CN213093122U (zh) 一种断路器及使用该断路器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US4440997A (en) Puffer interrupter with arc energy assist
CN112259409A (zh) 真空灭弧室、真空断路器及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控制方法
CN112908771B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灭弧室
US5939692A (en) Gas-filled interrupter with compressible thermal expansion chamber
CN213212043U (zh) 断路器及其灭弧室
JP2568296B2 (ja) 回路遮断器
US5783791A (en) Gas insulated interrupter
US5373131A (en) Puffer circuit-breaker with two concentric interrupting chambers
CN112185751A (zh) 断路器及使用该断路器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CN109411288B (zh) 一种提高高压断路器断口绝缘性能的辅助结构
CN109411289B (zh) 开关断口、灭弧室、固封极柱和断路器
US4268733A (en) Liquid SF6 puffer type circuit interrupter
US4205209A (en) Articulated contact fi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