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2674A -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2674A
CN112702674A CN202011549206.1A CN202011549206A CN112702674A CN 112702674 A CN112702674 A CN 112702674A CN 202011549206 A CN202011549206 A CN 202011549206A CN 112702674 A CN112702674 A CN 112702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magnet
support
headset
accommod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92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雷
林振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92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2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2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属于耳机技术领域,耳机支架包括:支架,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容纳槽,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间隔相对设置,支架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纳槽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二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出音孔,耳机置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时,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相对。可以将支架穿戴于人体,比如将支架戴在头部,将无线耳机分别放置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支架穿戴于人体时耳机可靠近或置于人耳,耳机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掉落或丢失,在非运动状态时可以将无线耳机从支架的容纳槽中取出,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用于接收媒体播放器或者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喇叭将电信号转化为声波的元器件。根据是否包含外接传输线,可将耳机分为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运动场景时,容易出现耳机从用户耳朵掉落摔坏甚至丢失的问题,并且耳机体积小,一旦掉落,较难寻回,影响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用以解决无线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摔坏甚至丢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支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容纳槽,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出音孔,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
其中,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耳罩,所述第一耳罩围绕所述第一出音孔的外周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耳罩,所述第二耳罩围绕所述第二出音孔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耳罩与所述第二耳罩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磁体,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耳机吸附;
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耳机吸附。
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供电单元,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其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充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和所述蓄电池连接,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耳机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以控制所述耳机。
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照明灯和/或投影仪。
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设备,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耳机支架;
耳机,所述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其中,所述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耳机中具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二耳机中具有第四磁体,当所述第一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吸附;当所述第二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吸附;
当所述第一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排斥;当所述第二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排斥。
其中,所述耳机中具有电池,所述支架上设有供电单元,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其中,所述耳机为无线蓝牙耳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支架,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容纳槽,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出音孔,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支架穿戴于人体,比如将支架戴在头部,可以将无线耳机分别放置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中,所述支架穿戴于人体时所述耳机可靠近或置于人耳,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孔传到人耳,耳机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掉落或丢失,提高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在非运动状态时可以将无线耳机从支架的容纳槽中取出,便于使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耳机与支架分离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耳机置于容纳槽中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3a是耳机与支架分离状态时的一个正视图;
图3b是耳机与支架分离状态时的一个侧视图;
图3c是耳机与支架分离状态时的一个右视图;
图3d是耳机与支架分离状态时的一个左视图;
图3e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后视图;
图3f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俯视图;
图3g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仰视图;
图4a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正视图;
图4b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侧视图;
图4c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右视图;
图4d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左视图;
图4e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后视图;
图4f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俯视图;
图4g是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仰视图;
图5是第二耳机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在支架上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第二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8a是第二耳机与支架配合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线A-A的一个剖视图;
图9a是太阳能充电板在支架上的一个示意图;
图9b是照明灯在支架上的一个示意图;
图10a是投影仪在支架上的一个示意图;
图10b是投影仪投影时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架10;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2;左耳罩13;右耳罩14;
控制键17;第一触点18;第二触点19;
太阳能充电板20;
照明灯30;投影仪31;
耳机40;第一耳机41;第二耳机42;
第五磁铁165;第六磁铁166;
第七磁铁427;第八磁铁4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0b,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支架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g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支架,包括支架10,支架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11,支架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容纳槽12,耳机40可分离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耳机40可以为无线耳机,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间隔相对设置,支架10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纳槽11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支架10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二容纳槽12连通的第二出音孔,耳机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相对,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孔传出,传送到人耳。支架10穿戴于人体时耳机40可靠近或置于人耳,以便听到声音,比如将支架戴在颈部或头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耳机40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如图2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用户可以将耳机40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比如,耳机40可以包括第一耳机41和第二耳机42,第一耳机41可以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第二耳机42可以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如图1所示,在非运动情况下,用户可以将耳机40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取出,直接将耳机40戴在耳朵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支架10穿戴于人体,比如将支架10戴在头部,可以将无线耳机分别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支架10穿戴于人体时耳机40可靠近或置于人耳,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孔传出,传送到人耳,耳机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掉落或丢失,提高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在非运动状态时可以将无线耳机从支架的容纳槽中取出,便于使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b所示,支架10可以为U型,支架1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耳罩13(比如可以作为左耳罩),第一耳罩13围绕第一出音孔的外周设置,第一耳罩13的罩腔可以罩在左耳上,支架1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耳罩14(比如可以作为右耳罩),第二耳罩14围绕第二出音孔的外周设置,第一耳罩13与第二耳罩14相对设置,第二耳罩14的罩腔可以罩在右耳上,第一容纳槽11与第一耳罩13的罩腔连通,第二容纳槽12与第二耳罩14的罩腔连通,以便于声音传入人耳,增强用户在视听过程中所获取的沉浸感,提高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容纳槽可以设置在与相应耳罩的中部对应的位置,当耳机放入后,左耳罩和右耳罩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在用户视听使用时,提供等同头戴式耳机的立体声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沉浸感。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1内设有第一磁体,第二容纳槽12内设有第二磁体,当耳机40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时,第一磁体与耳机40吸附,防止耳机40从第一容纳槽11中掉落;当耳机40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二磁体与耳机40吸附,防止耳机40从第二容纳槽12中掉落。其中,耳机40可以包括第一耳机41和第二耳机42,第一耳机41可以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第二耳机42可以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架10上设有供电单元,当耳机40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时,供电单元与耳机40中的电池电连接,通过供电单元可以为耳机40中的电池充电。其中,如图6所示,支架10上可以设有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第一触点18,第一触点18可以为弹簧针或弹片等结构,如图5所示,耳机40上设有与耳机40中的电池电连接的第二触点19,当耳机40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一触点18与第二触点19电连接,进而通过供电单元为耳机40中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如图1、图2、图3b、图3f以及图9a、图10b所示,供电单元可以包括太阳能充电板20和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板20和蓄电池连接,通过太阳能充电板20产生电能,进而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耳机40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时,蓄电池与耳机40中的电池电连接,通过蓄电池为耳机40中的电池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支架10上可以设有控制键17,控制键17与耳机40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以控制耳机40,通过控制键17可以控制耳机40的音量大小。控制键17可以包括:音量减小按键、音量增加按键和开关按键,单击音量减小按键可以减小音量,双击音量减小按键可以切换上一首;单击音量增加按键可以增加音量,双击音量增加按键可以切换下一首,短按开关按键可以实现暂停/播放,长按开关按键可以实现开关机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架10上可以设有照明灯30和/或投影仪31,在支架10的顶部正面可以设置有照明灯30和/或投影仪31。如图1至图3b、图4a、图4b和图9b所示,比如支架10的顶部正面可以只设置照明灯30,通过照明灯30可在暗环境下给用户提供照明,便于夜晚运动时观察周围环境;如图10a所示,支架10上可以设置投影仪31,投影仪31投射时的效果可以如图10b所示,投影仪31则可投影出电影或视频的图像与文字,配合无线耳机的使用,可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极具沉浸感及视觉冲击的视听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支架和耳机40,耳机40可分离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耳机40可以为真正无线立体声(TWS,True Wireless Stereo)耳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耳机40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可以将支架10穿戴于人体,比如将支架10戴在头部,可以将无线耳机分别放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支架10穿戴于人体时耳机40可靠近或置于人耳,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孔传出,传送到人耳,耳机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掉落或丢失,提高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耳机40包括第一耳机41和第二耳机42,第一容纳槽11内设有第一磁体,第二容纳槽12内设有第二磁体;第一耳机41中具有第三磁体,第二耳机42中具有第四磁体,当第一耳机41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时,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吸附,防止第一耳机41从第一容纳槽11中脱离;当第二耳机42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二磁体与第四磁体吸附,防止第二耳机42从第二容纳槽12中脱离;当第一耳机41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三磁体与第二磁体排斥,当第二耳机42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时,第四磁体与第一磁体排斥,使得第一耳机41和第二耳机42只能置于相应的容纳槽中,防止放错容纳槽。根据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通过上述磁体可以提供耳机与支架互配时的磁吸力,起到互配防呆作用,避免用户放错第一耳机41和第二耳机42的位置。
可选地,第一磁体中可以具有两颗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间隔开设置,第一磁铁的S极朝向第一耳机41,第二磁铁的N极朝向第一耳机41,第一耳机41中可以具有两颗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当第一耳机41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时,第一磁铁的S极朝向第三磁铁的N极,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吸附,第二磁铁的N极朝向第四磁铁的S极,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吸附。如图6所示,第二磁体中可以具有两颗磁铁(第五磁铁165和第六磁铁166),第五磁铁165和第六磁铁166间隔开设置,第五磁铁165的S极朝向第二耳机42,第六磁铁166的N极朝向第二耳机42;如图5所示,第二耳机42中可以具有两颗磁铁(第七磁铁427和第八磁铁428),当第二耳机42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五磁铁165的S极朝向第七磁铁427的N极,第五磁铁165与第七磁铁427吸附,第六磁铁166的N极朝向第八磁铁428的S极,第六磁铁166与第八磁铁428吸附;当将第二耳机42放置于第一容纳槽11中时,第一磁铁与第七磁铁427排斥,第二磁铁与第八磁铁428排斥;当第一耳机41放置于第二容纳槽12中时,第五磁铁165与第三磁铁排斥,第六磁铁166与第四磁铁排斥。因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可起到互配防呆作用,避免用户放错耳机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40中具有电池,支架10上设有供电单元,当耳机40置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中时,供电单元与耳机40中的电池电连接,通过供电单元为耳机40中的电池充电,可在无线耳机的使用过程中边使用边充电,增加耳机的续航使用时间。
可选地,耳机40为无线蓝牙耳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容纳槽,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出音孔,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耳罩,所述第一耳罩围绕所述第一出音孔的外周设置,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耳罩,所述第二耳罩围绕所述第二出音孔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耳罩与所述第二耳罩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磁体,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耳机吸附;
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耳机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供电单元,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充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和所述蓄电池连接,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耳机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以控制所述耳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照明灯和/或投影仪。
8.一种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支架;
耳机,所述耳机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耳机中具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二耳机中具有第四磁体,当所述第一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吸附;当所述第二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吸附;
当所述第一耳机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排斥;当所述第二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排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中具有电池,所述支架上设有供电单元,当所述耳机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时,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耳机中的电池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无线蓝牙耳机。
CN202011549206.1A 2020-12-24 2020-12-24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Pending CN112702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206.1A CN112702674A (zh) 2020-12-24 2020-12-24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206.1A CN112702674A (zh) 2020-12-24 2020-12-24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674A true CN112702674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0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9206.1A Pending CN112702674A (zh) 2020-12-24 2020-12-24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267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801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Jvc Kenwood Corp ヘッドホン
CN103297892A (zh) * 2013-06-27 2013-09-11 苏州工业园区依利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便携耳机
CN209375873U (zh) * 2019-01-23 2019-09-10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组件
CN210431786U (zh) * 2019-08-02 2020-04-28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撑及耳机
CN210670516U (zh) * 2019-12-31 2020-06-02 东莞市誉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组件、耳机及耳机盒
CN111479191A (zh) * 2020-06-01 2020-07-31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头戴式耳机支架及耳机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8015A (ja) * 2011-09-30 2013-04-25 Jvc Kenwood Corp ヘッドホン
CN103297892A (zh) * 2013-06-27 2013-09-11 苏州工业园区依利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多功能便携耳机
CN209375873U (zh) * 2019-01-23 2019-09-10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组件
CN210431786U (zh) * 2019-08-02 2020-04-28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撑及耳机
CN210670516U (zh) * 2019-12-31 2020-06-02 东莞市誉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组件、耳机及耳机盒
CN111479191A (zh) * 2020-06-01 2020-07-31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头戴式耳机支架及耳机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8253A1 (en) Neck-strap type earphone
CN109076276B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US11095972B2 (en) Magnetic earphones holder
US9451347B2 (en) Base station, wireless headset and headband thereto
US20170318376A1 (en) Magnetic earphones holder
EP0749656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685455A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
WO2017184397A1 (en) Magnetic earphones holder
JP2015531188A (ja) データ伝送デバイス及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EP2802155A1 (en) Neckband-type earphone
US11109140B2 (e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heads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onent
KR100953835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이어폰형 블루투스 무선 송수신기
CN112702674A (zh) 耳机支架和耳机设备
CN111464909A (zh) 无线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10290440B (zh) 一种具收纳功能的无线蓝牙播放设备
CN210432973U (zh) 一种耳机首饰组件
CN209787404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具有该无线耳机的电子设备
JP2013115799A (ja) 耳掛け型補聴器
CN107809700B (zh) 环保耳机
CN204680184U (zh) 一种可佩戴随身无线音频收发及多功能按键遥控终端设备
CN217159990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眼镜
CN211790854U (zh) 耳机充电配件和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16057422U (zh) 一种可分离的保暖耳机
CN210629796U (zh) 挂脖式蓝牙耳机
CN213906896U (zh) 终端设备及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