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2206A -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2206A
CN112702206A CN202011559516.1A CN202011559516A CN112702206A CN 112702206 A CN112702206 A CN 112702206A CN 202011559516 A CN202011559516 A CN 202011559516A CN 112702206 A CN112702206 A CN 112702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ain
backup
standby
serv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95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2206B (zh
Inventor
姚双喜
周启立
陈步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ingsoft Online Ga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ingsoft Online Ga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ingsoft Online Ga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ingsoft Online Ga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95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2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2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2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1Group master selection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其中所述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包括: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通过本方法,当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既保证了主备集群的顺利运行,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高可用集群(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HA Cluster)是指以减少服务中断时间为目的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它通过保护用户的业务程序对外不间断提供的服务,把因软件/硬件/人为造成的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高可用集群的应用系统有多样化发展趋势,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带来了配置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复杂性,因此选择好的高可用软件至关重要。
双机热备系统是集群的最小组成单位,就是将中心服务器安装成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主服务器运行。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迅速的自动启动并运行(一般为数分钟左右),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双机热备的工作机制实际上是为整个网络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提供了一种故障自动恢复能力,常见的双机热备模式有主备模式、主从模式和主主模式,现有的双机热备工作机制中,对于主备集群的故障转移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但是现有的故障转移方式中均无法对业务进行验证,备份服务器仅作为备份使用,造成硬件资源浪费,并且人工转移故障的方式需要人工接入,系统恢复时间不可控,而自动转移则需要实现复杂的状态判断和主备服务器切换,过程复杂。
因此急需一种更简洁的方式,实现自动进行故障转移的主备模式,为主备集群提供高效可用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和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服务器地址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份服务器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备集群部署系统,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被配置为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配置为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被配置为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被配置为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和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
可选的,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服务器地址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可选的,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通过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当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将备用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继续处理业务请求,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均可以承担业务请求的读写操作,但是在同一时间只有主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备份服务器仅做数据备份的工作,既保证了主备集群的顺利运行,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双机热备:将中心服务器安装成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在同一时间内置有一台主服务器运行,当运行着的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备份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主备模式:主备模式架构比较简单,备份服务器只起到备份作用,不承担任务业务的读写操作,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将业务切换到备份服务器,切换方式可以是人工切换,也可以是自动切换。
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主备集群包括服务器1和服务器2,经过选举后,服务器1为主服务器,服务器2为备份服务器,A表示备份服务器与主服务之间的状态连接,B表示主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之间的状态连接,C表示客户端向主服务器发送的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D表示客户端向备份服务器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客户端与主服务器建立业务读写任务,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将业务读写任务自动转移到备份服务器上中。
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的流程图,所述主备集群的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步骤202: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主备集群包括服务器1和服务器2,服务器1和服务器2之间建立连接,在本申请中,服务器1和服务器2之间建立的是TCP长连接,如图1所示,A代表服务器2向服务器1发送的状态管理连接,B代表服务器1向服务器2发送的状态管理连接。
服务器1和服务器2的服务进程首次启动后均为未知状态,服务器进程根据启动的先后顺序均会获得一个全局递增的任期标识,如服务器1的进程首先启动则获得任期标识1,之后服务器2的进程启动,则获取任期标识2,之后,若服务器1的进程重启,在重启成功后则获得任期标识3,任期标识用于选举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
在两个服务器的进程均启动后,服务器1向服务器2发送选举请求,服务器2向服务器1发送选举请求,此时两台服务器均不接收任何业务处理,只有当所述主备集群中确定出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后,才由主服务器接收业务请求。
步骤204: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每台服务器均会获得选举请求,但是为了保证数据统一和节约资源,只有一个服务器执行选举操作,执行选举操作的服务器被称为宿主机,在每台服务器在发送选举请求的同时还要发送服务器地址(服务器IP)和发送选举请求的监听端口,在获取到所有服务器的IP地址后,确定主备集群中服务器IP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若服务进程在同一台服务器时,则比监听端口的大小,监听端口大的进程执行选举操作。
具体的,如上所述,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宿主服务器在获取所述主备集群中各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之后,通过比较每个选举请求中的任期标识,确定任期标识最大的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以图1为例,服务器2中的服务进程先启动,获得任期标识1,服务器1中的服务进程后启动,获得任期标识2,服务器1向服务器2发送选举请求,服务器2向服务器1发送选举请求,服务器1的IP地址为192.168.1.1,服务器2的IP地址为192.168.1.2,服务器2的IP地址大,则服务器2为宿主服务器,在服务器2中根据服务器1发送的选举请求和服务器2的选举请求,确定服务器1中的任期标识最大,则服务器1为主服务器,同时确定服务器2为备份服务器。
步骤206: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主备集群选举生成新的主服务器需要遵循预设的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会保证结果唯一,即使同时接收到多次选举请求,其结果也会保持一致其中所述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如下:
a、主备集群中有一个主服务器,一个备份服务器,则无需选举,选举结束。
b、主备集群中有一个未知角色,则根据已知的服务器角色生成结果,无需选举,详细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服务器1角色 服务器2角色 服务器1选举结果 服务器2选举结果
主服务器 未知 主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未知 主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主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未知 备份服务器 主服务器
未知 备份服务器 主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c、判断本服务器是否为选举宿主服务器,不是则不执行选举,选举结束。
d、选举任期大的作为主服务器,完成选举。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判断主备集群中的故障信息,再根据故障信息确定对应的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进而选举获得主服务器,下面将对各种故障信息一一进行解释说明。
主备集群中首先会设置一个预设时长,当超过所述预设时长时,预设时长可以为30秒、50秒或1分钟,具体设置情况以实际应用为准。当主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断开连接后,备份服务器会每隔固定时间向主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在超过预设时长后还未与主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若备份服务器接收到超过半数的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失败信息,则将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同时更新任期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当原主服务器重新接入到所述主备集群时,由于已经存在新的主服务器,则原主服务器变更为备份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虽然原主服务器变更为备份服务器,但依据的主备服务选举策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原主服务器接入到主备集群后,还要判断原主服务器中的服务进程是否重启,若原主服务器中的服务进程已经重启,则原主服务器角色为未知,此时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角色一个为主服务器,一个为未知,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b;若原主服务器中的服务进程未重启,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d,比较新的主服务器和原主服务器中的任期标识,选取任期标识最大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具体的,当主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断开连接后,在备份服务器每隔固定时间向主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若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备份服务器的连接时,则确定主服务器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同样的,虽然主服务器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但依据的主备服务选举策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主服务器接入到主备集群后,还要判断主服务器中的服务进程是否重启,若主服务器中的服务进程已经重启,则主服务器角色为未知,此时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角色一个为备份服务器,一个为未知,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b;若主服务器中的服务器进程未重启,则主服务器角色为主服务器,此时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角色一个为主服务器,一个为备份服务器,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a。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有备份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但备份服务器重新接入到主备集群中时,依然是备份服务器,在备份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主服务器每隔固定时间向备份服务器发起连接,在连接建立成功后发起选举请求,若备份服务器未重启,此时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角色一个为主服务器,一个为备份服务器,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a;若备份服务器重启,此时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角色一个为主服务器,一个为未知,则执行主备服务器选举策略b。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份服务器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备份服务器用于备份主服务器中的数据,但由于主服务器上的数据量很大,每次都执行全部备份很浪费时间,因此在主服务器上将每次的数据变更记录成一个带索引的日志,索引是一个从1开始递增的整数,在备份服务器上存有备份日志的最大索引信息,用于记录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的记录,备份服务器向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的最大索引信息,主服务器根据备份日志的最大索引信息可以确定此时距离上次数据备份时中间增加的数据量,即增量备份数据,仅将增量备份数据发送给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在接收到增量备份数据后保存下来,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例如,备份服务器记录的备份日志索引信息记录上次数据备份日志索引是5,备份服务器将备份日志索引信息发送给主服务器,主服务器接收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上次备份的日志索引是5,此时主服务器记录的日志索引是10,则确定日志索引6至10之间的数据为增量备份数据发送给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接收并保存增量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的记录更新为10,至此完成数据备份同步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由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并处理相关业务,备份服务器只起备份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通过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当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将备用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继续处理业务请求,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均可以承担业务请求的读写操作,但是在同一时间只有主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备份服务器仅做数据备份的工作,既保证了主备集群的顺利运行,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的示意图,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被配置为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302和备份服务器304;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304,被配置为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302,被配置为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302,被配置为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主服务器302,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和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304,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
可选的,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服务器地址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备份服务器304,进一步被配置为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302,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304,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可选的,所述主服务器302,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通过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当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将备用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继续处理业务请求,主备集群中的服务器均可以承担业务请求的读写操作,但是在同一时间只有主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备份服务器仅做数据备份的工作,既保证了主备集群的顺利运行,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上述对本申请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申请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申请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和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服务器地址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份服务器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9.一种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集群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至少两个服务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发送选举请求;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被配置为根据每个服务器发送的选举请求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的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在所述备份服务器与所述主服务器断开连接,且超过预设数量的客户端与所述主服务断开连接超过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备份服务器,被配置为被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主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备份服务器变更为新的主服务器的情况下,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原主服务器,被配置为变更为所述主备集群的新的备份服务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恢复与所述备份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服务器,被配置为继续作为所述主备集群的主服务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和客户端-备份服务器连接信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主服务器连接信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主备集群中服务器地址最大的服务器为宿主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举请求中包括任期标识;
所述主备集群中的宿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任期标识最大选举请求对应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除主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为备份服务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向所述主服务器发送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确定增量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服务器;
所述备份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并保存所述增量备份数据,同时更新所述备份日志索引信息。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备集群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服务器,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读写请求。
CN202011559516.1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702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9516.1A CN11270220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9516.1A CN11270220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206A true CN112702206A (zh) 2021-04-23
CN112702206B CN112702206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51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9516.1A Active CN11270220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22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375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服务器的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903A (zh) * 2013-06-20 2013-10-09 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89197A (zh) * 2016-12-07 2017-05-3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选举方法及系统
CN109451063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热备方法和系统
CN110474797A (zh) * 2019-07-25 2019-11-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Api业务系统、主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1625A (zh) * 2020-03-18 2020-07-03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热备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903A (zh) * 2013-06-20 2013-10-09 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89197A (zh) * 2016-12-07 2017-05-3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选举方法及系统
CN109451063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热备方法和系统
CN110474797A (zh) * 2019-07-25 2019-11-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Api业务系统、主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1625A (zh) * 2020-03-18 2020-07-03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热备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375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服务器的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7375B (zh) * 2022-09-27 2023-01-06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服务器的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206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3614B2 (ja) 複製されたデータインスタンスのモニタリング
CN107291787B (zh) 主备数据库切换方法和装置
US5129080A (en) Method and system increasing the operational availability of a system of computer programs operating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of computers
US20190394266A1 (en) Cluster storage system, data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2434729A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data items from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EP3276492B1 (en) Failover and recovery for replicated data instances
US795389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to a new coordinator resource
US20010056554A1 (en) System for cluster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CN110807064B (zh) Rac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系统中的数据恢复装置
CN107919977B (zh) 一种基于Paxos协议的在线扩容、在线缩容的方法和装置
GB2407887A (en)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fail-over configuration of back-up devices
CN102394914A (zh) 集群脑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60039A (zh) 关系型数据库处理系统、客户端、服务器及方法
CN115878384A (zh) 一种基于备份容灾系统的分布式集群及构建方法
CN112702206B (zh) 一种主备集群部署方法及系统
CN111400285A (zh) mySQL数据分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9365B (zh) 管理数据库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23271B (zh) 一种云计算系统以及云计算系统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356711A (zh) 数据库故障自愈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JP2000099359A5 (zh)
JP2012014674A (ja) 仮想環境における故障復旧方法及び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81608B (zh) 一种恢复服务及性能提升的方法及运维管理系统
KR101513943B1 (ko) 실시간 복제 환경의 데이터베이스 운용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363350A (zh) 一种服务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02601B (zh) 副本集模式运行的两物理节点mongo集群的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02, 202, 302 and 402, No. 325, Qiandao Ri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oom 102 and 202, No. 327 and Room 302, No. 329

Applicant after: Zhuhai Jinshan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102, 202, 302 and 402, No. 325, Qiandao Ri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oom 102 and 202, No. 327 and Room 302, No. 329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KINGSOFT ONLINE GAM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