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2143B -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2143B
CN112702143B CN202011492468.9A CN202011492468A CN112702143B CN 112702143 B CN112702143 B CN 112702143B CN 202011492468 A CN202011492468 A CN 202011492468A CN 112702143 B CN112702143 B CN 112702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al plate
application program
transmitted
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24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2143A (zh
Inventor
刘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24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2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2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2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03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 G06F9/30076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miscellaneous control operations, e.g. N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31Substitution permutation network [SPN], i.e. cipher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tages or rounds each involv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 e.g. AES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再由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可以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在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的传输条件下对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Description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开始追求不断的追求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的提高。为此出现了很多各式各类的产品,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其中智能设备的小巧便捷,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便利,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随着智能手表中表盘市场的实现,使人们可以随意设置自己喜欢的图片做为手表的表盘,从而增加对智能手表的依赖度,而各式各样的表盘,如今也层出不穷,有记录运动数据的运动表盘,有童真趣味的动漫表盘,也有复古的指针表盘,甚至于用户手机中的任何一张图片均可做为手表的表盘。这样的多功能手表满足了大多数人们的需要,也是人们喜爱智能手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当前市面上的产品,BLE蓝牙由于自身形态的原因,导致在传输速率上相较于BR产品会比较慢,使得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当前BLE穿戴设备表盘的使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基于BLE蓝牙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通信连接,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
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触发重传机制,并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直至完成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
优选地,所述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
确定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
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中存在任一传输序号不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则判定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关系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
根据所述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
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
若所述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以使所述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去加密请求对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装置,所述表盘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表盘数据管理程序,所述表盘数据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表盘数据管理程序,所述表盘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再由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可以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在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的传输条件下对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再由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可以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在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的传输条件下对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可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可穿戴设备可以是PC,也可以是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表盘数据管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表盘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
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触发重传机制,并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直至完成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
确定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
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中存在任一传输序号不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则判定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关系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
根据所述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
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表盘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表盘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
若所述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以使所述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去加密请求对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本实施例中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蓝牙与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为用于用户向可穿戴设备中下载表盘的程序,可以理解地,可穿戴设备特别是智能手表中的表盘市场的实现,使人们可以随意设置自己喜欢的图片做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表盘,从而增加对可穿戴设备的依赖度,而各式各样的表盘,如今也层出不穷,有记录运动数据的运动表盘,有童真趣味的动漫表盘,也有复古的指针表盘,甚至于用户手机中的任何一张图片均可做为可穿戴设备的表盘。
进一步地,用户在具有从移动终端中下载表盘至可穿戴设备中的需求时,首先开启移动终端以及可穿戴设备中的BLE蓝牙,并在移动终端中完成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查找可穿戴设备的蓝牙名称,并通过选择可穿戴设备的蓝牙名称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蓝牙配对,在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配对请求后建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进一步地,在与可穿戴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将想要的表盘下载至可穿戴设备,可以理解地,表盘市场内的表盘可分为三种,预置表盘、市场表盘和相册表盘,预置表盘的资源是打包在设备的,无需通过应用程序下载,在预置表盘的资源被删除时才需要重新下载,市场表盘和相册表盘则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进行下载。由于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所设置的MTU(Maximum TransmissionUnit,最大传输单元)值不同,因此可穿戴设备在与移动终端连接后,首先识别移动终端的类型,根据识别出的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出与移动终端对应的MTU值,再根据MTU值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协商,确定出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MFS),通过确定出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帧数,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步骤S20,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进一步地,在与应用程序协商确定出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后,可穿戴设备根据预设计算公式对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数据包长度表征在进行表盘下载的数据传输时,可穿戴设备向应用程序请求一次下发数据的最适长度,以令BLE蓝牙传输的数据达到满载,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其中预设计算公式用于通过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计算出数据包长度。
步骤S30,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数据传输指令并确定出数据包长度后,可穿戴设备开启高速模式,按照确定的数据包长度从应用程序中接收待传输表盘数据,在高速模式中通过调整数据包发送间隔,使得应用程序以更短的数据包发送间隔发送数据包,便于可穿戴设备快速接收待传输表盘数据,同时,为了确保待传输表盘数据的顺利传输,可穿戴设备需要检测数据传输过程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情况,若存在则重新进行数据传输。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待传输表盘数据是否传输结束,若检测到待传输表盘数据传输结束,则退出高速模式。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的表盘数据形成新的表盘,并通过新的表盘对原始表盘进行替换,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新的表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包括:
步骤S1,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步骤S2,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步骤S3,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浏览市场表盘或相册表盘,并查找到心仪的表盘后,通过选择下载选项,通过应用程序向可穿戴设备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以将用户选中的表盘对应的待传输表盘数据传输至可穿戴设备中。而为了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可穿戴设备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检测是否存在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若经检测确定存在数据传输指令,则获取应用程序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并向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以与应用程序进行协商,对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进行缩小,当接收到应用程序完成数据包发送间隔的调整并基于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可穿戴设备开启高速模式,以通过高速模数对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BLE蓝牙在未进入高速模式下,发送数据包的间隔为60ms,而在进入高速模式后,发送数据包的间隔缩小为15ms,所以,可以在进行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时,使BLE蓝牙进入高速模式,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保证在表盘传输时占用少量功耗,其他传输过程中以低功耗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4,检测所述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
步骤S5,若所述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以使所述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去加密请求对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
可以理解地,表盘市场内的表盘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预置表盘、市场表盘和相册表盘,其中预置表盘的资源是打包存储在可穿戴设备中的,无需从应用程序中下载,而市场表盘和相册表盘则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进行下载,由于BLE蓝牙的数据加密是在应用层进行的,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先进行加密,然后通过BLE蓝牙透传到可穿戴设备,然后由可穿戴设备再进行解密,并进行资源解析。中间的加密解密过程,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发送数据包的速率和可穿戴设备的处理速率,而且当前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加密方式为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加密,会使加密后的密文数据量大于原始明文的数据量,这也是造成BLE蓝牙传输速率低的一个原因。市场表盘展示在应用程序界面中,不存在安全类的问题,而相册表盘涉及用户隐私,必须使用加密传输,所以可以将市场表盘下载时的加密去掉,只在传输相册表盘时,对数据进行加密,有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具体地,可穿戴设备通过检测待传输表盘数据的来源信息,确定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进一步地,若经检测确定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说明该表盘类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存在安全类问题,因此可穿戴设备向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请求应用程序对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使得可穿戴设备在进行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时避免再对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再由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可以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在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的传输条件下对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步骤S32,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
步骤S33,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触发重传机制,并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直至完成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由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往往存在数据包丢失的风险,因此可穿戴设备在根据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同时,还需要检测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数据传输指令后,向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在接收到应用程序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并以高速模式按照确定的数据包长度从应用程序中接收待传输表盘数据,对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在对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同时,根据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确定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在检测到存在数据包丢失时触发重传机制,并返回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步骤,直至待传输表盘数据中所有的数据包均完成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时,判定待传输表盘数据传输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步骤包括:
步骤S321,获取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
步骤S322,确定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
步骤S323,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中存在任一传输序号不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则判定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获取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具体地,可穿戴设备从应用程序中逐一接收对待传输表盘数据切分传输的数据包,在接收到当前数据包后,获取当前数据包中设置的传输序号,并将当前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与前一数据包的传输序号进行对比,确定前一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与当前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直到完成所有数据包的对比,其中预设排序方式可以为顺序排序、倒序排序,还可以为自定义排序。可以理解地,在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对比过程中,若存在任一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与前一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之间不符合预设排序方式,说明两个数据包之间还有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接收,可穿戴设备判定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例如:若在接收到传输序号为2的数据包后,接收到下一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为4,由于2与4不符合预设的顺序排序方式,说明传输序号为3的数据包丢失,则判定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本实施例在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进行重传,以确保待传输表盘数据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4,基于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关系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
步骤S12,根据所述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
步骤S13,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进一步地,在通过BLE蓝牙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可穿戴设备根据其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关系获取移动终端的终端信息,并从终端信息中识别出移动终端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类型可以分为高端机类型与低端机类型,其中高端机类型的MTU值为244,低端机类型的MTU值为20,因此,若移动终端的类型为高端机类型,则将244确定为移动终端的MTU值;若移动终端的类型为低端机类型,则将20确定为移动终端的MTU值。进一步地,在确定出移动终端的MTU值后,可穿戴设备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MFS,具体地,将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为MTU值的整数倍,可以理解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MFS并不是越大就传输越快,以MTU=244为例,目前可穿戴设备的MFS值设置为254,当应用程序需要下发超过254字节的数据时,应用程序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拆包,拆成254*N+M形式的数据,其中N、M均为正整数,*表示乘法运算,在经过BLE蓝牙透传时,又会把254再拆分一次,拆成(244+10)*N+M,把每一数据包的254字节数据分为两帧发送给可穿戴设备,这样会造成BLE蓝牙每发送一包数据,都需要通过两帧发送,并且会存在其中一帧数据包只发了10个字节的情况,这样对BLE蓝牙资源是很大的浪费。因此,本实施例将MFS值设置为MTU的整数倍,虽然减少了应用程序每包发送的字节数,但是经过BLE蓝牙透传时,会以244*N+M发给可穿戴设备,使得整体的帧数减少了近一半,极大地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本实施例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MTU值,并根据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的帧数,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预设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
可以理解地,目前可穿戴设备实现表盘下载的方案是先与应用程序进行协商,约定一次请求的数据包数量和数据包长度,再由应用程序根据可穿戴设备的请求信息,进行资源数据下发。所以,可穿戴设备在进行数据包长度协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分别适配数据包长度,并且在适配数据包长度时,需以让BLE蓝牙达到满载为目标,使数据传输的速率达到最优。具体地,可穿戴设备获取预设计算公式:L=(MTU–head)*N–crc,其中head为数据头部信息,crc为数据尾部校验位,L为数据包长度,*表示乘法运算,N为正整数。在获取预设计算公式后,可穿戴设备将确定的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输入至预设计算公式L=(MTU–head)*N–crc中,通过预设计算公式对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并在计算完成后得到数据包长度。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使数据传输达到满载,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有利于提高BLE穿戴设备中表盘的使用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表盘数据管理装置。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所述表盘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传输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10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关系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获取预设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30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
重传单元,用于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触发重传机制,并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直至完成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30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
判定单元,用于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中存在任一传输序号不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则判定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30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开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30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以使所述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去加密请求对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优选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表盘数据管理程序,所述表盘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在本发明表盘数据管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和解释内容与上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如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的联网AR/VR装置、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诸多联网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基于BLE蓝牙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通信连接,所述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其中,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为所述MTU值的整数倍;
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在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以与所述应用程序进行协商,对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进行缩小,并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完成数据包发送间隔调整,并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以高速模式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
若存在数据包丢失,则触发重传机制,并执行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直至完成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且不存在数据包丢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包丢失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
确定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是否符合预设排序方式;
若各数据包的传输序号中存在任一传输序号不符合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则判定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关系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
根据所述所述移动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
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计算公式,根据所述预设计算公式对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应用程序中待传输表盘数据的表盘类型;
若所述表盘类型为市场表盘,则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去加密请求,以使所述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去加密请求对所述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去加密处理,得到去加密后的待传输表盘数据。
7.一种表盘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MTU值,根据所述MTU值确定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其中,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为所述MTU值的整数倍;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层数据最大长度确定数据包长度;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长度对所述应用程序中的待传输表盘数据进行传输;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数据传输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则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以与所述应用程序进行协商,对当前的数据包发送间隔进行缩小,并向所述应用程序发送高速模式启动指令;
开启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完成数据包发送间隔调整,并接收到所述应用程序基于所述高速模式启动指令反馈的确认信号时,开启高速模式。
8.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表盘数据管理程序,所述表盘数据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表盘数据管理程序,所述表盘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92468.9A 2020-12-16 2020-12-16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02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2468.9A CN112702143B (zh) 2020-12-16 2020-12-16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2468.9A CN112702143B (zh) 2020-12-16 2020-12-16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143A CN112702143A (zh) 2021-04-23
CN112702143B true CN112702143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508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2468.9A Active CN112702143B (zh) 2020-12-16 2020-12-16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21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8291A (zh) * 2021-07-16 2021-12-10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盘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0496B (zh) * 2021-07-20 2023-04-07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盘设置方法、装置、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067A (zh) * 2010-12-14 2011-04-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分片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3973774A (zh) * 2014-04-11 2014-08-06 重庆纳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高速网络存储方法
CN107566972A (zh) * 2017-09-04 2018-01-09 马新禹 一种基于ble标准的蓝牙数据高速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88570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654450A (zh) * 2020-05-28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885564A (zh) * 2020-07-03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升级方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5339A (zh) * 2014-07-08 2014-11-05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低功耗通信的方法、蓝牙设备和系统
CN106851622A (zh) * 2016-12-28 2017-06-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升级方法、装置、中心设备及外围设备
CN109462857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无线网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73940A (zh) * 2017-12-28 2018-06-15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的表盘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11B (zh) * 2019-12-29 2022-03-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及其升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988B (zh) * 2020-03-17 2023-06-23 北京百瑞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微信小程序蓝牙传输速度的方法
CN111654354B (zh) * 2020-05-28 2023-08-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探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067A (zh) * 2010-12-14 2011-04-1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分片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3973774A (zh) * 2014-04-11 2014-08-06 重庆纳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高速网络存储方法
CN107566972A (zh) * 2017-09-04 2018-01-09 马新禹 一种基于ble标准的蓝牙数据高速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88570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654450A (zh) * 2020-05-28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885564A (zh) * 2020-07-03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升级方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143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2143B (zh) 表盘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53961B (zh) 一种支付方法、支付服务器、交易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278872A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の設定方法
US118003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luetooth data channel
CN11181866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3872967B (zh) 车辆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34309A (zh) 用于使用蓝牙模块来处理非蓝牙信号的方法
US20240104513A1 (en) Schedule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4579034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20782A1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449503A (zh) 蓝牙连接方法和蓝牙连接装置
WO2024082906A1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蓝牙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765538B2 (ja)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CN112583822B (zh) 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13709055B (zh) 基于ble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96936A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8880696B (zh) 频率配置握手方法及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46429B (zh) 基于语音识别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826591A (zh) 一种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4071789A (zh) 文件共享方法和系统、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
US8755677B2 (en) Moving-pictur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oving-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CN11114937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4475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1178758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41609B (zh) 加密通信方法、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east of Dongming Road,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