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9131B -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9131B
CN112699131B CN202110065100.2A CN202110065100A CN112699131B CN 112699131 B CN112699131 B CN 112699131B CN 202110065100 A CN202110065100 A CN 202110065100A CN 112699131 B CN112699131 B CN 112699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queue
mapping
source queu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5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9131A (zh
Inventor
杨柳青
姚伊伊
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Zhongdia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51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9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9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9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9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9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目标位置信息;在目标源队列单元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可见,本申请可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这样各个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不会发生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各个源队列单元与各自分别对应的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信息简单直观、用户一目了然、识别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城市飞速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中台概念及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捧。其中,在数据采存管用四大重要的环节中,如对于数据集成、数据交换等数据相关处理服务中,都需要对不同的数据字段或数据表进行关系映射操作。
传统的数据映射交互方式是通过拖拽连线,把双方(如源端和目标端)的表或字段进行连线来表示它们的映射关系。然而,当源端和目标端的个数或行数不一样,或者顺序交错复杂时,传统的数据映射交互方式会存在较大的体验问题:映射连线数量多时,关联映射连线交叉一旦较多,双方的映射关系其实并不直观,不容易让用户判别映射是否正确。故此,亟需一种新的数据映射交互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提高用户对于各个映射关系的连接操作以及识别的便捷性,提升用户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
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
调整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包括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先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然后,可以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接着,可以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可见,在本申请中,由于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均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队列中调整到同一个目标位置信息,故可以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这样,各个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不会发生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各个源队列单元与各自分别对应的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信息简单直观、用户一目了然、识别性好,从而提高了用户对于各个映射关系的连接操作以及识别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的非惯用的优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页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页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传统的数据映射交互方式中所存在的用户交互体验问题:映射连线数量多时,关联映射连线交叉一旦较多,双方的映射关系其实并不直观,不容易让用户判别映射是否正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先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然后,可以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接着,可以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可见,在本申请中,由于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均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队列中调整到同一个目标位置信息,故可以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这样,各个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不会发生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各个源队列单元与各自分别对应的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信息简单直观、用户一目了然、识别性好,从而提高了用户对于各个映射关系的连接操作以及识别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到终端设备中,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终端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对此不进行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理解为用于触发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起点的操作,其中,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起点可以为源队列中的一个源队列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的对象(即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起点)称之为目标源队列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为在源队列中的一个源队列单元上进行第一预设操作(比如单击、双击等操作)。
在监测到针对源队列中一源队列单元进行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后,可以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将该源队列单元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确定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原始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也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被选择且进行位置调整后的在源队列中的位置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源队列中源队列单元的数量与待映射队列中映射队列单元的数量可能会不同,故此,在该情况下,若源队列中目标源队列单元的位置不变,可能会导致目标源队列单元和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不再位于一平行位置,从而会产生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出现交叉的情况。
故此,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若所述源队列中无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以及,将第一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
具体地,若源队列中无任何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在检测到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对应的目标源队列单元,并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以及,将第一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若源队列中的各个源队列单元为水平排列,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可以理解为源队列中的第一列;若源队列中的各个源队列单元为垂直排列时,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可以理解为源队列中的第一排。
接下来结合图2进行举例说明,假设源队列包括源队列单元A1、A2,且源队列单元A1的位置信息为源队列的第一排,待映射队列包括映射队列单元B1、B2,且映射队列单元B1的位置信息为待映射队列的第一排。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为A2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为源队列中的第一排,且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排(即第一位)。
具体地,若所述源队列中有N个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在检测到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N+1位,以及,将第N+1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其中,若源队列中的各个源队列单元为水平排列,所述源队列中的第N+1位可以理解为源队列中的第N+1列;若源队列中的各个源队列单元为垂直排列时,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可以理解为源队列中的第N+1排。这样,本实施例可以将新映射成功的对象(即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按先后顺序排列在交互区域顶部,让已映射的对象组都整齐的结对表现在上方,用户非常直观的能看到映射关系;在映射连线完成后,没有连线映射的对象都排序到交互区域下方,用户在映射交互时更加关注需要映射的对象,交互准备也更为清晰,大大提升操作效率。
接下来结合图3进行举例说明,假设源队列包括源队列单元A1-A6,且源队列单元A1的位置信息为源队列的第一排,A2-A6依次排列,待映射队列包括映射队列单元B1-B6,且映射队列单元B1的位置信息为待映射队列的第一排,B2-B6依次排列。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为A2,由于所述源队列中有1个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即A1),故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2排(即第二位),以及,将第2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的目标位置信息。
S102: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源队列对应的待映射的队列称之为待映射队列,其中,待映射队列中可以包括若干个映射队列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源队列中的源队列单元的数量和待映射队列中的映射队列单元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源队列和所述待映射队列可以均为数据表队列或者数据字段队列,当所述源队列和所述待映射队列均为数据表队列时,所述源队列单元和所述映射队列单元可以均为数据表,当所述源队列和所述待映射队列均为数据字段队列时,所述源队列单元和所述映射队列单元可以均为数据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理解为用于触发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终点的操作,其中,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终点可以为待映射队列中的一个映射队列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的对象(即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终点)称之为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可以为在待映射队列中的一个映射队列单元上进行第二预设操作(比如单击、双击等操作)。
在监测到针对待映射队列中一映射队列单元进行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后,可以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待映射队列中其余尚未建立映射连接的待映射队列单元的顺序依次向后顺移,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位置互换(即将目标位置信息对应的映射队列单元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互换)等。这样,可以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均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队列中调整到同一个目标位置信息,故可以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这样,各个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不会发生交叉的情况。
继续结合图2进行举例说明,假设已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为A2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为源队列中的第一排,且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排(即第一位);在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为映射队列单元B2后,可以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B2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即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B2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第一排。
接下来结合图3进行举例说明,假设已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为A2,以及,将第2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的目标位置信息。在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为映射队列单元B5后,可以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B5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即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B5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第二排,而待映射队列中其余尚未建立映射连接的待映射队列单元的顺序依次向后顺移。针对A3对应的B10、A4对应的B6和A5对应的B2均与A2对应的B5的操作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103: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均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队列中调整到同一个目标位置信息,即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之后,可以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作为起点以及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作为终点,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建立水平连接线。这样,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对起点(即目标源队列单元)和终点(即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进行特定操作边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进行映射连线交互,可以解决页面空间问题,实现可以移动很远的距离去点击需要连接的对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先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然后,可以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接着,可以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可见,在本申请中,由于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均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队列中调整到同一个目标位置信息,故可以将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调整为位于一平行位置,这样,各个需要进行映射连接的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连接线不会发生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各个源队列单元与各自分别对应的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信息简单直观、用户一目了然、识别性好,从而提高了用户对于各个映射关系的连接操作以及识别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对起点(即目标源队列单元)和终点(即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进行特定操作边可以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进行映射连线交互,可以解决页面空间问题,实现可以移动很远的距离去点击需要连接的对象,并且,可以将新映射成功的对象(即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按先后顺序排列在交互区域顶部,让已映射的对象组都整齐的结对表现在上方,用户非常直观的能看到映射关系;在映射连线完成后,没有连线映射的对象都排序到交互区域下方,用户在映射交互时更加关注需要映射的对象,交互准备也更为清晰,大大提升操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映射连接界面操作空间有限,拖拽连接时如果需要连接的两端太远,甚至不在一屏内,会导致用户无法同时观察到需要连接的两端,且拖拽与页面滚动或画布移动操作有冲突,难以交互。故此,为了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中,在所述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光标上显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方向箭头。
其中,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可以是根据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所确定的,比如,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可以为由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指向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可以理解为能够用于唯一标识目标源队列单元的信息,比如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目标源队列单元的名称等。
接下来,结合图3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在所述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为映射队列单元A2之后,在光标离开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对应的区域后,可以在光标上显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的标识信息即名称“A2”以及方向箭头,其中,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A2指向光标位置信息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光标上的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是随着光标移动实时调节角度的,这样,无论怎么移动画布或者滚动窗口都能知道此时用户需要做的操作是寻找与起点(即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映射连接点(即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可见,即便操作界面的操作空间有限,拖拽连接时如果需要连接的两端太远,甚至不在一屏内,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光标上所显示的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方向箭头提示用户需要建立映射连接的起点(即目标源队列单元)是源队列中的哪一个源队列单元,以及该起点相对于光标当前位置而言所对应的方向,这样,可以随时提示用户现在所寻找的目标映射队列单元是与哪个目标源队列单元所对应的。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即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实体装置。其技术方案本质上与上述实施例一致,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401,用于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
调整单元402,用于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连接单元403,用于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
若所述源队列中无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以及,将第一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401,具体用于: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
若所述源队列中有N个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N+1位,以及,将第N+1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连接单元4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作为起点以及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作为终点,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建立水平连接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
在光标上显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方向箭头;其中,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是根据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所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指向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源队列和所述待映射队列均为数据表队列或者数据字段队列。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执行指令。具体地,执行指令即可被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执行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执行指令到内存中然后运行,也可从其它设备上获取相应的执行指令,以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映射连接的交互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执行指令,以通过执行的执行指令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
上述如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映射连接的交互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读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指令,存储的执行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映射连接的交互所述的方法。
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形式。
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源队列中的位置;
响应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选择操作,在待映射队列中确定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以及,将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在所述待映射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待映射队列中其余尚未建立映射连接的待映射队列单元的顺序依次向后顺移,或者将目标位置信息对应的映射队列单元与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互换;
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
所述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
若所述源队列中无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一位,以及,将第一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
若所述源队列中有N个已建立映射连接的源队列单元,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在所述源队列中的位置调整为所述源队列中的第N+1位,以及,将第N+1位作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之间建立映射连接,包括:
将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作为起点以及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作为终点,在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与所述目标映射队列单元建立水平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源队列单元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源队列单元以及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光标上显示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方向箭头;其中,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是根据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所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箭头的指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源队列单元的目标位置信息指向所述光标的位置信息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队列和所述待映射队列均为数据表队列或者数据字段队列。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7.一种可读介质,包括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65100.2A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2699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5100.2A CN112699131B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5100.2A CN112699131B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9131A CN112699131A (zh) 2021-04-23
CN112699131B true CN112699131B (zh) 2021-11-30

Family

ID=7551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5100.2A Active CN112699131B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913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662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09506A (zh) * 2012-02-03 2012-07-25 杭州杰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映射生成hl7消息的方法
CN103793514A (zh) * 2014-02-1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及数据库
CN105243108A (zh) * 2015-09-24 2016-01-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xbrl的智能报告平台系统
CN107798069A (zh) * 2017-09-26 2018-03-13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加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59649A (zh) * 2018-08-02 2018-12-07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页面的数据表字段映射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9634587A (zh) * 2018-12-04 2019-04-16 上海碳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入库脚本以及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85617A (zh) * 2019-01-29 2019-06-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647579A (zh) * 2019-08-16 2020-01-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与可读介质
CN112069242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杨伟深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2501B (zh) * 2013-06-29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执行数据库操作命令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CN106528920B (zh) * 2016-09-27 2019-07-26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级联查找表的工艺映射方法
CN110543467B (zh) * 2019-08-14 2020-06-23 清华大学 时间序列数据库的模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662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09506A (zh) * 2012-02-03 2012-07-25 杭州杰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映射生成hl7消息的方法
CN103793514A (zh) * 2014-02-1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及数据库
CN105243108A (zh) * 2015-09-24 2016-01-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xbrl的智能报告平台系统
CN107798069A (zh) * 2017-09-26 2018-03-13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加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59649A (zh) * 2018-08-02 2018-12-07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页面的数据表字段映射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9634587A (zh) * 2018-12-04 2019-04-16 上海碳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入库脚本以及数据入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85617A (zh) * 2019-01-29 2019-06-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647579A (zh) * 2019-08-16 2020-01-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与可读介质
CN112069242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杨伟深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9131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994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rting desktop objects
US20150058787A1 (en) Swipe toolbar to switch tabs
CN112506581B (zh) 渲染小程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21722B (zh) 图片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1140B (zh) 互动内容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061473A (zh) 用于快速构建页面的可视化组件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6940722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342249B (zh) 可实时预览的内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731A (zh) 一种网页界面缩放时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699131B (zh) 一种映射连接的交互方法以及装置
CN109683798B (zh) 一种文本确定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9859B (zh) 一种关系图谱绘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2022017953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ponding to user operation
CN112114727B (zh) 列表项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376289B (zh) 一种应用搜索结果中确定目标应用排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900562A (zh) 一种基于Excel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35656A (zh) 文档快速预览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WO2020233093A1 (zh) 关联图谱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3408A (zh) 一种单元格的粘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1635A (zh) 户型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611782A (zh) 一种连接点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328157A (zh) 一种选择单元格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8101A (zh) 图像动态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0720A (zh) 一种生成页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38639A (zh) 错误表单域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5

Address after: No. N3013, 3rd Floor, R&D Building 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58

Patentee after: Zhongdia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9 Fux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6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