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115A -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115A
CN112689115A CN201910994354.5A CN201910994354A CN112689115A CN 112689115 A CN112689115 A CN 112689115A CN 201910994354 A CN201910994354 A CN 201910994354A CN 112689115 A CN112689115 A CN 112689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terminal
audio
center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4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长利
刘作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4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9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9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信会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会议中心和终端耦合至通信网络;会议中心对终端进行鉴权;会议中心指定某个终端为视频接入终端Cv并将视频接入终端Cv发送的第一视频数据和多个音频数据处理生成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并发送至终端。将混合音频数据转换为会议纪要文本并储存并输出。一定程度上解决与会者现场会议参与效果不真实,无法即时听到其他众多与会者的声音,无法及时准确的输出会议纪要文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信会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方会议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互联网或者专用网络,参与会议的多方利用会议系统终端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同时参与会议,进行语音和视频的交互。
在一些多方会议系统的实现方式中,会议系统包括一个专门用于放置会议系统控制设备的主会议室,分布配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分会议室,分会议室配备多方会议系统的专用终端用于参会,每个配置有参会终端的会议室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每次进入会议系统进行预先的调测,在预定的时间,会议的参与者需要达到预定的会议室准时参会。会议的主导者指定某个会议室终端输出视频和音频,其他的终端单方面的进行接收指定终端的音频和视频信息,需要发言的时候由会议室的管理人员负责调测所在终端的设备,向会议主导者提出指定输出要求,然后所在终端才可以向众多的与会者输出终端所在会议室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同时在主会议室有专门做会议纪要的人员,负责撰写记录会议纪要。
但是,除了聆听观看指定终端输出的视频和音频信息,一般与会者不能够听到其他普通参会人员的音频信息和态度反应,例如会议参与过程中发出的表示赞成、反对、附和等语气助词,缺少会议的现场参与效果,与会者的参与度不高,再者由于会议讨论的复杂程度以及记录人员的理解水平和撰写速度差异,会议纪要需要在会后花大量时间整理,并有可能发生会议纪要内容丢失或者内容偏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与会者现场会议参与效果不真实,无法即时听到其他众多与会者的声音,无法及时准确的输出会议纪要文本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被分配给会议发起者的会议中心和至少被分配给两个与会者的终端耦合至通信网络;
会议中心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所述鉴权信息携带鉴权码及音视频编码方式,鉴权通过后所述会议中心保存所述终端的音视频编码方式并发送与所述终端相应的终端标识号及时间戳至所述终端,所述时间戳用于系统时间同步,所述鉴权码用于鉴定在会议中心和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权限;
所述会议中心指定某个终端为视频接入终端Cv;
所述会议中心将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标识号Cv的第一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的音频数据;将普通终端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终端标识号的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的音频数据;
根据所述时间戳的顺序将接收到的所述多个音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第一混合音频数据;
会议中心将所述第一混合音频数据转换为会议纪要文本并储存,所述会议纪要文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会议中心将所述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视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第一音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音视频数据即时发送至各个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网络;至少被分配给两个与会者的终端;被分配给会议发起者的会议中心,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鉴权方法,多方会议系统首次标记不同的接入终端并存储其编码方式,可以提高会议进程中终端环境配置的速率,提高音视频编码转换的速率;通过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中插入时间戳和终端标识号信息,可以生成全面的会议音视频数据和依据时间顺序排列并携带发言人信息的会议纪要文本,提高多方会议音视频的流畅性,可以让与会者获取会议现场其他与会者的信息,及时准确的输出会议纪要文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会议系统的简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会议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会议系统的终端接入鉴权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方会议系统的简图。
本申请提供的多方会议系统100包括会议中心110、终端300和网络200。
首先将对会议中心100进行阐述,会议中心100为会议发起者使用的终端,用于多方会议系统100的管理和控制。
在功能上,会议中心100包括4个模块,分别是应用模块111,控制模块112,处理模块113和存储模块114。
应用模块111的硬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或传统的显示屏,所示显示屏可以显示接收来自各个终端的申请信息,并且显示交互指令的完成状态。
应用模块111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摄像头,会议的发起者也可以是会议的参与者,利用所述麦克风和摄像头组件可以在会议中心100所在地参与多方会议。
应用模块111还包括按键及外壳,所述按键用于控制进入会议、会议切换、记录、浏览、PC连接控制、音频转文字等功能;所述外壳为中空的腔体,其内部用于放置会议中心100终端设备。
应用模块111还包括至少一个主流的音视频和其它接口端子,例如usb,HDMI,VGA等,用于实现音视频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应用模块111主要用于会议中心100对外的一切连接与交互。例如:会议中心100和各个终端的音视频数据信息以及其他文件传输,电话的接入和呼出,第三方通信的接入与呼出,接收终端用户的申请指令等。此外,应用模块100还需要将会议中心100的处理结果反馈至各个终端。
控制模块112包括控制寄存器和控制电路,用于接收应用模块111发送的信息并发送操作指令至处理模块113或存储模块114。
控制模块112主要负责接收应用中心111发送的各终端300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诉信息分类处理,发送至具体处理中心或者存储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终端300是本申请所述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物理硬件或者软件终端,则数据信息的处理不涉及编码方式转换操作,控制模块112可以越过处理模块113直接访问存储模块114的音视频进行读写操作。
若控制模块112接收的读写请求来自终端300是第三方的通信软件,则第三方媒体需要控制模块112先进行判断所述终端的编码方式是否需要转码,如果需要则将请求发送至处理模块113,经转换编码格式的媒体数据进行存储。上述两种情况控制模块113都需要将所述的处理结果反馈至应用模块112。
控制模块112的控制寄存器可以将成功接入会议的的与会者信息进行记录,所述信息包括与会者所在终端300的终端识别号,终端300的音视频编码方式等。根据控制寄存器的容量大小,设定合理的存储数量,以便在再次相同终端300设备接入时,会议中心100能够准确快速的提供连接服务。
处理模块113包括音视频编解码芯片和处理器,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12的指令处理具体的事务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控制模块,所述具体的事务包括将收到的音视频转码为会议中心100默认编码方式的数据,也包括反向的编码方式转换,然后对存储模块114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完成会议中心100与第三方通信终端300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解释和执行编程指令的任何类型的传统处理器或微处理器。
处理模块113从存储模块114中读取文本文件或者其他文件,然后将所述文件发送至应用模块111,进而将所述文件发送至终端300。
处理模块113从存储模块114读取音频数据并将所述音频数据转换为文本文件。
存储模块114包括存储器,用于会议中心100接收处理的音视频数据及文本数据按照会议中心默认编码方式进行存储,并接受应用模块的访问读取。
所述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例如,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存储器可以具有分布式架构,其中各种部件彼此远离但是可被处理器会议中心100访问。
下面将就与会议中心100配套使用的终端300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的多方会议系统终端300包括硬件终端301,软件终端302,第三方移动设备通信app303,第三方计算机通信软件304,第三方硬件终端305。
硬件终端301是本申请所述的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硬件装置,可以包括麦克风,扬声器,摄像头,中央处理器,音视频处理器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组合。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种通讯芯片,所述通讯芯片的通讯方式可以为Wifi、3G、LTE、蓝牙、RFID/NFC、有线连接、或支持通过连接在连接的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的协议的任何类型的通讯方式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至少一个主流音视频接口端子,所述端子可以为usb,HDMI,VGA或其它类型接口端子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功能按键等用于会议中的操作。
软件终端302为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终端,通过利用所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与会议中心100进行信息交互。
上述硬件终端301和软件终端302由于为定制终端,其音视频编码方式与会议中心100的编码方式相同,因此在会议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音视频的编码转换,网络延时小。
第三方移动设备通信app303,包括应用较为广泛微信手机客户端,或QQ手机客户端,通过利用所在第三方移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与会议中心100进行信息交互。
第三方计算机通信软件304,包括广泛使用的微信计算机客户端,QQ计算机客户端软件等,通过利用所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与会议中心100进行信息交互。
第三方硬件终端305,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设备,上述设备都可以通过主动发起会议加入申请参与会议,通过利用所在第三方硬件终端,与会议中心100进行信息交互。
通信网络200为会议中心100和终端300进行信息交互提供通道。网络200是由服务提供商管理的被管理IP网络或公用电话网络;网络200也可以是例如使用诸如WiFi、WiMax等无线协议和技术;网络200还可以是分组交换网络,诸如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因特网或其他类似类型的网络环境;网络200可以是固定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LAN)、无线广域网(WAN)、个人局域网(PAN)、虚拟专用网络(VPN)、内联网或其他合适的网络系统。
基于上述多方会议系统100系统架构的描述,下面将对多方会议系统100的控制方法进行阐述。
会议中心100接入现有的公有电话网或互联网络中,并且正常开启,此时会议中心100已经能够正常拨打电话,及进行互联网的访问;然后由会议发起人进行会议设定,其他与会者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会议发起人再进行相关收尾处理。
会议中心100正常启动后,由会议发起人定制会议,为每个与会者分配一个账户,并且设定会议的主导者,是否多个会议。所述会议发起人可以是专门的管理人员,也可以为会议主导者。
会议中心100将定制好的会议信息和鉴权码,通过邮件或者信息等方式转发给与会者,以提醒他们准时参会。所述鉴权码也可以称为会议邀请码。所述会议信息可以包括会议开始的时间,议题等其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会议中心100可以实现多个终端300的接入并进行控制处理。
一个会议需一台会议中心100设备在线,一台会议中心100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电话或视频会议。会议发起人定制会议后,会议中心100会发出会议提醒,所述会议提醒会发送至与会者的邮箱,或手机,或与会者持有的终端300。
并且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会议发起者还可以设定当前会议已召开时间、预定结束时间提醒。
会议中心100还支持第三方移动设备通信app303,第三方计算机通信软件304的接入。其他与会者在不具备使用本申请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硬件终端301或软件终端302的情况下可以就近或者便宜的利用身边的设备参与会议,例如可以是正在运行的QQ、微信,或者电话网络中的有线话机,无线话机。
会议中心100提供与之配套的通信软件APP,可分别运行于独立的PC、移动电话或其他智能便携设备。只要是这些设备接入互联网中,即可通过APP参与会议,进行音视频及其他文件交流。
与会者只有在接收到会议中100心分发的会议邀请码,既鉴权码后,才能凭该码连接进入会议中心100参与相关的会议。这种机制,不仅方便与会者参会,也方便了发起者管理会议,提高了会议的安全性。没有鉴权码的终端300或者通信软件,无法进入会议中心。
相应的,会议中心100提供了一种鉴权机制,即由与会者的终端300发起申请,将携带鉴权码的信息发送至会议中心100,会议中心100审核通过后,终端300及时参会,开始正式会议。
若会议已经开始,又有新的入会申请,由会议发起人分配鉴权码后,新与会者即可随时接入会议。
另外,若当前正在同时进行多个分会议,会议主导者可以凭借特殊身份在多个会议中自由切换,其他与会者则不能随便切入分会议。若会议主导者为与会者分配新的参会权限后,才可以被允许切换至新的分会议,且与会者退出新分会议后,未经邀请不能再参与其他分会议。
会议中心100具有默认的音视频编码解码格式。所述会议中心将各个与会者终端300通过通信网络200发送的音视频转换成默认编码格式进行播放或存储。
相应的,当会议中心100需要发送音视频至终端300时,所述会议中心将默认格式转换成与会者终端300可以识别的编码格式。
另外,所有存储于会议中心100的音视频均以默认格式进行存储,会议中心100提供音视频转换的操作接口,方便具有权限的与会者终端300查看本会议之前的会议纪要,以便与会者随时跟进会议动态。
会议中心100将视频和音频分别编码存储或输出。为突出会议重点,一个会议只支持一路视频输出,即无论即时视频是哪个终端300提供,在同一时间会议中心100只输出会议主导者指定终端输出的视频,我们称做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可由会议主导者根据实际情况切换。
而对于音频数据的处理则不同,会议中心100将各个在线终端300的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后生成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再分发给各与会者终端300。所以,会议中心100形成的第一音视频数据是以一路视频配多路混合音频的方式提供的。
图2示出了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流程。
在步骤201中,被分配给会议发起者的会议中心100和至少被分配给两个与会者的终端300耦合至通信网络200,如图1所示。
在步骤202中,为终端300的接入过程,终端300发送携带鉴权码和所在终端音视频编码方式的鉴权信息至会议中心100,会议中心100接收所述鉴权信息并进行鉴权,所述鉴权过程主要为比对所述接受的鉴权码和会议中心100在会议设定阶段发送的鉴权码信息是否一致。鉴权通过后会议中心100保存该终端300的音视频编码方式,并将该终端300对应的终端标识号发送至终端300,所述会议中心还发送统一的时间戳至终端300进行系统时间同步,以确保所有与会者的终端300和会议中心300的时间同步,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标识号和所述终端的音视频编码方式可以长期存储在会议中心100中,这样设置有益效果在于当相应的终端再次接入时可以提供快速连接。
在步骤203中,会议中心100通过接收会议主导者的操作指定某个终端300为视频接入终端Cv,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意味着终端Cv将输出终端所在的视频通过会议中心100分享至所有与会者的终端300。
在步骤204中,会议中心100将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标识号Cv的第一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信息的音频数据。会议中心100将普通终端,及非视频接入终端Cv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终端标识号的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的音频数据,所述终端标识号在步骤202中会议中心已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普通终端的视频信息没有即时的通过会议中心100分享至各个终端300,但是在会后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输出所需的视频和混合音频组成的音视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为所述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硬件终端或软件终端时,此步骤不需要编码格式转换;当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为第三方终端时,此步骤有可能需要编码格式转换,其判定根据步骤202中会议中心100已保存的终端音视频编码方式进行快速的格式转换。
在步骤205中,会议中心根据上述步骤接受转码后的携带时间戳信息的多个音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第一混合音频数据。所述的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包括了所有的与会者的音频信息,可以实时的体现所有人参会的音频信息,从而能够让与会者在参会过程中接受到其他所有与会者发出的表示赞成、反对、附和等语气助词,提高会议现场参与效果,提高与会者的会议参与度。
在步骤206中,会议中心100将上述步骤205所生成的第一混合音频数据转换为会议纪要文本并储存,所述的会议纪要文本包括各个与会者发言的内容,所述发言内容的时间戳信息,所述发言内容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号和进一步所述终端标识号对应的与会者名称。所述会议纪要文本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更新,能够体现截至更新时刻之前会议中所有与会者的发言内容。
当会议结束后,最终更新存储后的会议纪要文本可以被及时的提供给所有的与会者终端访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会议进程中,与会者也可以使用所在终端300访问会议中心100获取当时的会议纪要文本,从而可以快速浏览截至当时之前会议的发言讨论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中心100还可以通过比较所述会议纪要文本中不同与会者的发言文本字数的数量,然后输出各个与会者的参与度排名,所述参与度排名越高证明其在会议纪要文本中记载的发言字数越多。
在步骤207中,会议中心100将步骤205生成的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和步骤204生成的第一视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从而生成第一音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音视频数据即时发送至各个终端。
所述第一音视频数据既为实时的会议中心100分享至各个终端300的音视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音视频编码解码的质量和速率是决定会议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满足实时会议的及时性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会议中心100同时配置多套音视频处理器,以备多个分会议的同时资源请求。
会议结束后,由发起者结束会议。最典型的会后处理动作是,会议中心100直接导出会议纪要并分发至各个终端300。
会议中心100不仅实时服务于第三方通信接入者,而且会将已经接入过会议的第三方接入者信息存储在它的控制模块113中,以便于下次开展会议时,直接快速的为第三方配备运行环境。
会议中心100它还支持第三方扩展业务。即在参会的同时,可以跟第三方接入者,进行其他文件的分享。首要的是,它支持当前主流的即时通信软件接入,例如,微信、QQ等。能够识别它们的命令请求,并且提供合适格式的实时音视频数据流。其次,能够进行其他文件的传送和接收,提高多方会议系统100的实用性。
会议中心100应能够通过软件升级或者增加插件等方式,提供对未来新社交软件的接入支持。
会议中心100提供实时录制功能,便于事后会议总结追溯,以及对重要会议内容的留存。同样地,它是以自定义的音视频格式等将会议内容保存。会议音视频混音后,还会实时以文本格式保留,该文本以每个与会者名字做标记,以对话形式记录各与会者发言。同时会将在会议过程中,交流的文件同时保存下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鉴权方法,多方会议系统首次标记不同的接入终端并存储其编码方式,可以提高会议进程中终端环境配置的速率,提高音视频编码转换的速率;通过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中插入时间戳和终端标识号信息,可以生成全面的会议音视频数据和依据时间顺序排列并携带发言人信息的会议纪要文本,提高多方会议音视频的流畅性,可以让与会者获取会议现场其他与会者的信息,及时准确的输出会议纪要文本。
本说明书通篇提及的“多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等,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本说明书通篇出现的短语“在多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另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等并不一定都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因此,在无限制的情形下,结合一个实施例示出或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这种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当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时,术语“在步骤一”、“在步骤二”、“在步骤三”、“a”、“b”、“c”等被引入以区分相似的元件或步骤,而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分配给会议发起者的会议中心和至少被分配给两个与会者的终端耦合至通信网络;
会议中心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所述鉴权信息携带鉴权码及音视频编码方式,鉴权通过后所述会议中心保存所述终端的音视频编码方式并发送与所述终端相应的终端标识号及时间戳至所述终端,所述时间戳用于系统时间同步,所述鉴权码用于鉴定在会议中心和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权限;
所述会议中心指定某个终端为视频接入终端Cv;
所述会议中心将所述视频接入终端Cv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标识号Cv的第一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的音频数据;将普通终端发送的音视频数据解码为附加终端标识号的视频数据和附加时间戳的音频数据;
根据所述时间戳的顺序将接收到的所述多个音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第一混合音频数据;
会议中心将所述第一混合音频数据转换为会议纪要文本并储存,所述会议纪要文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会议中心将所述第一混合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视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第一音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音视频数据即时发送至各个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纪要文本还包括时间戳信息及终端标识号,所述终端标识号用于区别不同终端与会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号与相应的与会者的名字建立映射关系,所述终端标识号在会议纪要文本中显示为相应的映射与会者的名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会议中心通过比较所述会议纪要文本中不同与会者相应的文本字数的数量输出与会者的参与度排名,所述参与度排名越高其发言字数越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所述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硬件终端,或所述多方会议系统定制的计算机软件终端;
所述终端还包括独立应用的第三方计算机通信软件,第三方移动设备通信app或第三方硬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所述多个音频数据进行混频处理包括将所述各个终端不同编码方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会议中心默认编码方式的音频数据;
将所述第一音视频数据发送至各个终端包括将会议中心默认编码方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各个终端编码方式的音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方会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号和所述终端的音视频编码方式可以长期存储在会议中心,当相应的终端再次接入时可以提供快速连接。
8.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通信网络;
至少被分配给两个与会者的终端;
被分配给会议发起者的会议中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方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中心包括以下装置的至少一个:
应用模块,包括显示屏、按键和通信接口,用于所述会议中心与所述终端和其他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寄存器,控制电路,用于接收应用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发送操作指令至处理模块或存储模块;用于在会议中直接对存储模块进行不涉及编码方式转换的音视频读写操作;
处理模块,包括音视频编解码芯片和处理器,用于接收控制中心的指令处理具体的事务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控制中心,所述具体的事务包括音视频转码,文件传输,第三方通信,音频转换文本;用于对存储模块进行读写操作;
存储中心,包括存储器,用于将音视频数据及文本数据按照会议中心默认编码方式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方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寄存器记录每次成功接入的与会者的终端信息,以便相同设备再次接入时准确快速的提供连接。
CN201910994354.5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689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354.5A CN112689115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354.5A CN112689115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115A true CN112689115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4354.5A Pending CN112689115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91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1977A (zh) * 2021-06-17 2021-10-22 中联国智科技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议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4615460A (zh) * 2022-05-12 2022-06-1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手机接入云视讯会议系统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1977A (zh) * 2021-06-17 2021-10-22 中联国智科技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远程会议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4615460A (zh) * 2022-05-12 2022-06-1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手机接入云视讯会议系统的方法
CN114615460B (zh) * 2022-05-12 2022-09-06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手机接入云视讯会议系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804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identifying and associating user devices with media cues
US8553067B2 (en) Capturing and controlling access to muted content from a conference session
US877416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220311634A1 (en) Automated selection of participants for videoconference sub-meetings
CN111263103A (zh) 远程会议方法、系统
US10708434B1 (en) Enhanced conference access and control
CN111246154A (zh) 视频通话方法、系统
US2011013127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to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20220407734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5003532A1 (zh) 多媒体会议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89115A (zh) 一种多方会议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30247067A1 (en) Webinar watch-party
US20230033852A1 (en) Mediating participant interactions during a video webinar meeting
US9137029B1 (en) State and availability monitoring for customer support service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es
WO2023141049A1 (en) Expo floor layout
US11671472B1 (en) Voice agent for sidebars during virtual meetings
US11974074B2 (en) Providing off-the-record functionality during virtual meetings
US20230246861A1 (en) Sidebars for virtual meetings
US202301385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ebinar backstage
US11716445B2 (en) Video conferencing integration for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
CN102016816A (zh) 事件之间的消息传送
US11089164B2 (en) Teleconference recor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11979443B2 (en) Capturing and presenting audience response at scale
WO2023035255A1 (en) Managing participants in video conferences
JP7393000B2 (ja) 遠隔会議装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