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006A -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006A
CN112689006A CN202011536239.2A CN202011536239A CN112689006A CN 112689006 A CN112689006 A CN 112689006A CN 202011536239 A CN202011536239 A CN 202011536239A CN 112689006 A CN112689006 A CN 112689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facturer
equipment
block chain
target
manufactur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62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006B (zh
Inventor
井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62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9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之间通过P2P网络通信;分别将该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根据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通过区块链网络,建立统一的互联互通系统,每个厂商只需在区块链系统中开发一次即可与其他厂商进行互联互通,也确保了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Description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家电设备具接入了互联网、物联网,众多家电厂商的智能云平台从私有走向开放共享。
目前有两种通过云平台实现不同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方案。
第一种,不同厂商的云平台之间实现通过统一的标准进行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厂商A云平台与厂商B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后,厂商B通过云云互联互通向厂商A发送针对厂商A设备的查询、控制、更改等指令,从而控制厂商A的设备。同时厂商A也可以队厂商B的设备执行同样的操作。需要厂商与每个需要互联互通的厂商进行分别对接,开发工作量大。
第二种,创建一个统一的云服务平台,所有厂商的云平台都与这个统一的云平台对接,各厂商通过统一云服务平台控制其他厂商的设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分别将所述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互联互通的厂商合作条约与认证规则转换成所述智能合约的代码。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与所述第二目标厂商为所述多个厂商中任意两个厂商。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第一目标厂商与第二目标厂商进行绑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绑定指令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的绑定数据;
将所述绑定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配置权限;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可选地,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指令;
将所述设备控制指令转换为所述预设数据格式的控制数据;
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认证,且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将所述控制数据分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通过所述第二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将所述控制数据转换为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向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厂商无权操作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在将所述控制数据分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权限;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发布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互联互通的厂商合作条约与认证规则转换成所述智能合约的代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与所述第二目标厂商为所述多个厂商中任意两个厂商。
可选地,所述绑定模块包括:
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绑定指令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的绑定数据;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绑定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配置权限;
第一分布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指令;
第二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控制指令转换为所述预设数据格式的控制数据;
第二发布子模块,用于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认证,且认证结果为认证,将所述控制数据分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第三转换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将所述控制数据转换为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向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厂商无权操作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权限;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分别将所述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通过区块链网络,建立统一的互联互通系统,每个厂商只需在区块链系统中开发一次即可与其他厂商进行互联互通,也确保了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的架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商之间设备绑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商设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基于上述的移动终端或网络架构,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一个厂商对应一个或多个区块链节点,不同厂商对应不同区块链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区块链节点之间通过P2P网络通信,上述厂商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厂商信息、设备信息、APP信息,其中,厂商信息具体可以是厂商标识、厂商名称等,设备信息可以是设备类型、设备标识、允许控制的设备功能等。
步骤S204,将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
步骤S206,根据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该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互联互通,是指通过公开的标准协议,使各个厂商可实现各自云平台间信息的直接交互,使用户可通过任意厂商的终端实现对各厂商设备及服务的添加、控制、信息获取等交互功能。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S206,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将该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根据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该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统一的云服务平台获取每个厂商设备和用户信息,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通过区块链网络,建立统一的互联互通系统,每个厂商只需在区块链系统中开发一次即可与其他厂商进行互联互通,也确保了厂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6之前,将互联互通的厂商合作条约与认证规则转换成该智能合约的代码,为在区块链节点中创建智能合约做准备。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6之前,通过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其中,该第一目标厂商与该第二目标厂商为该多个厂商中任意两个厂商,进一步的,厂商之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绑定: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绑定指令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的绑定数据;将该绑定数据发送给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配置权限;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该第二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6具体可以包括:接收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控制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指令;将该设备控制指令转换为该预设数据格式的控制数据;若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该控制数据进行认证,且认证结果为认证,将该控制数据分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通过该第二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将该控制数据转换为该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该第二目标厂商,从而实现了第一目标厂商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目标厂商。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若对该控制数据的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向该第一目标厂商发送指示该第一目标厂商无权操作的响应消息,及时提示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或节点无权控制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或节点。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该控制数据分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之前,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权限;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该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该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区块链系统中发布本厂商的厂商信息、APP信息、设备信息发布到区块链系统中;在区块链系统中创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系统中创建统一的标准数据结构和设备模型发布到;在区块链系统中创建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厂商APP连接到区块链系统,根据相应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以及智能合约将绑定、控制指令转换为标准数据;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将标准数据转换为厂商设备可以识别的指令发送厂商设备。在区块链系统中每个厂商之开发一次即可与其他厂商进行互联互通,同时利用区块链的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去中心化,避免不同厂商篡改数据、否认实际发生的操作。
下面以两个厂商(厂商A与厂商B)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的架构图,如图3所示,包括:厂商A的APP,区块链系统,厂商B设备,其中,区块链系统包括厂商A对应区块链节点A,厂商B对应的区块链节点B,区块链节点A与区块链节点B通过P2P网络连接,区块链节点A与区块链节点B均包括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厂商之间的智能合约,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均与厂商之间的智能合约连接,其中,
厂商A的APP,即为厂商A控制端APP,用来绑定及控制厂商B设备。
厂商B设备,即为厂商B的物联网设备,接收来自厂商AAPP的命令,执行相应功能。
区块链系统,包括N个区块链节点,节点之间进行P2P网络进行通信。
区块链节点A、区块链节点B,具有较强计算能力、较大存储空间的节点,可以运行厂商之间的厂商合作智能合约、每个厂商的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以及每个厂商的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不强的节点可以不运行该合约和应用。
厂商合作智能合约,厂商之间将商务合作条约转换为可执行的厂商之间智能合约,本实施例中主要涉及厂商之间相互认证的程序,例如验证厂商A的APP是否有权控制厂商B设备,反之亦然。
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用于将厂商APP发送到区块链节点的数据转换为区块链系统内通用的标准数据,并将标准数据发送厂商合作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验证通过后将标准数据发送给相应的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
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用于接收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发送的标准数据,将标准数据转换为厂商设备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和内容。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商之间设备绑定过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1,发布标准设备模型、标准数据结构。发布者可以是某一中立的标准组织,或希望合作的厂商组建的联盟等;
步骤2,每个厂商发布本厂商的厂商信息、App信息、设备信息等;
步骤3,厂商A和厂商B创建互联互通智能合约1,该智能合约1主要规定厂商A和厂商B互联互通认证规则;
步骤4,各厂商创建并发布本厂商控制端转换应用,本厂商设备端转换应用;
步骤5,厂商AAPP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绑定厂商B设备入网指令;
步骤6,区块链系统的某个节点接收到该指令,该节点中的厂商A控制端转换应用该指令转换为符合标准数据结构的标准数据;
步骤7,厂商A的控制端转换应用将标准数据提交给该智能合约1。
步骤8,智能合约1判断是否有权配置厂商B设备;如果有权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9;
步骤9,向厂商AAPP发送无权绑定的响应;
步骤10,智能合约1将厂商AAPP用户、APP与厂商B设备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
步骤11,向厂商AAPP发送绑定成功的响应。
设备在完成上述绑定过程后,就可以被其他厂商APP控制。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商设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厂商A的APP用户与厂商B设备绑定成功的前提下,通过厂商A的APP控制厂商B设备的过程包括:
步骤1,控制厂商B设备的指令。
步骤2,厂商A控制端转换应用将厂商AAPP的指令转换为标准数据;
步骤3,厂商A控制端转换应用将标准数据提交给智能合约1处理;
步骤4,智能合约1判断是否有权控制厂商B设备,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区块链系统向厂商AAPP发送无权操作响应;
步骤6,智能合约1将标准数据发送给厂商B设备转换应用;
步骤7,厂商B设备转换应用将标准数据转换为厂商B设备可识别的指令;
步骤8,区块链系统将厂商B私有指令发送给厂商B设备。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每个厂商只需在区块链系统中开发一次即可与其他厂商进行互联互通;同时利用区块链的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去中心化,避免不同厂商或用篡改已有数据、否认实际发生的操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该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62,用于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发布模块64,用于分别将该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控制模块66,用于根据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该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互联互通的厂商合作条约与认证规则转换成该智能合约的代码。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通过该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其中,该第一目标厂商与该第二目标厂商为该多个厂商中任意两个厂商。
可选地,该绑定模块包括:
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绑定指令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的绑定数据;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该绑定数据发送给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配置权限;
第一分布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该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该第二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可选地,该控制模块66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控制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指令;
第二转换子模块,用于将该设备控制指令转换为该预设数据格式的控制数据;
第二发布子模块,用于若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该控制数据进行认证,且认证结果为认证,将该控制数据分布到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第三转换子模块,用于通过该第二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将该控制数据转换为该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若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该控制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向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指示无权操作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通过该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该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该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权限;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该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该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S2,分别将该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S3,根据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该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S2,分别将该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S3,根据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该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区块链节点对应一个厂商;
分别将所述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互联互通的厂商合作条约与认证规则转换成所述智能合约的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与所述第二目标厂商为所述多个厂商中任意两个厂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第二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绑定指令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的绑定数据;
将所述绑定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配置权限;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将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建立关联关系并发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的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指令;
将所述设备控制指令转换为所述预设数据格式的控制数据;
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认证,且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将所述控制数据分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
通过所述第二目标厂商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将所述控制数据转换为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对所述控制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向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发送指示无权操作的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控制数据分布到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厂商的设备是否具有所述第二目标厂商的设备控制权限;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
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认证结果为认证未通过。
8.一种物联网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通过多个区块链节点获取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其中,一个厂商对应一个或多个区块链节点;
发布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多个厂商的厂商设备信息发布到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中;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创建的智能合约进行设备控制,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指示厂商之间互联互通的权限。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36239.2A 2020-12-22 2020-12-22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2689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6239.2A CN112689006B (zh) 2020-12-22 2020-12-22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6239.2A CN112689006B (zh) 2020-12-22 2020-12-22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006A true CN112689006A (zh) 2021-04-20
CN112689006B CN112689006B (zh) 2023-06-13

Family

ID=7545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6239.2A Active CN112689006B (zh) 2020-12-22 2020-12-22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90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8175A (zh) * 2021-12-14 2022-03-11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厂商设备追溯方法及系统
WO2023077922A1 (zh) * 2021-11-02 2023-05-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348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方法
CN109447645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9522735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权限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711627A (zh) * 2020-06-16 2020-09-25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865917A (zh) * 2020-06-16 2020-10-30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安全交付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885026A (zh) * 2020-07-10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348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方法
CN109447645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9522735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权限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711627A (zh) * 2020-06-16 2020-09-25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865917A (zh) * 2020-06-16 2020-10-30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安全交付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885026A (zh) * 2020-07-10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922A1 (zh) * 2021-11-02 2023-05-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68175A (zh) * 2021-12-14 2022-03-11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厂商设备追溯方法及系统
CN114168175B (zh) * 2021-12-14 2024-04-16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厂商设备追溯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006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4073B (zh) 手机终端、服务器及其帐号与设备绑定控制、执行方法
CN105100052B (zh) 服务器、手机终端及其帐号与设备绑定执行、控制方法
CN1118850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互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616882A (zh) 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入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746633B (zh) 物联网设备绑定方法、装置、系统、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689006A (zh) 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587142B (zh) 一种面向业务流的数据安全接入模块和设备
CN111885115A (zh) 设备绑定变更方法及装置
CN111885594A (zh)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3438314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729535A (zh) 基站开站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689316B (zh) 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60429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服务器管理终端对资源的访问权限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5175170B (zh) Usim数据自主上链实现方法、终端、usim及系统
CN110647583B (zh) 一种区块链构建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637221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38785B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511621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259918A (zh) 设备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2752752A (zh) 基站维护方法和设备
CN112817248A (zh) 一种共享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104472B (zh) 区块链网络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4465B (zh) 归属权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779516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596835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