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3374B -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3374B
CN112673374B CN202080004239.XA CN202080004239A CN112673374B CN 112673374 B CN112673374 B CN 112673374B CN 202080004239 A CN202080004239 A CN 202080004239A CN 112673374 B CN112673374 B CN 112673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module
intelligent terminal
function modu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2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3374A (zh
Inventor
李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Ava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Ava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Ava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Ava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73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3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100),包括:物理按键(110)、开关控制电路(120)及电子开关(130),其中,物理按键(110),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操作;开关控制电路(120),与物理按键(110)连接,用于接收物理按键(110)的触发信息并根据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电子开关(130),分别与开关控制电路(120)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用于接收开关控制电路(120)发送的开关控制信息并根据开关控制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其从物理层面上对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310)的通断进行控制,独立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320),杜绝了功能模块(310)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多数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机器人等都具备摄像、卫星定位、网络通讯等功能。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各类软件层出不穷,且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大多软件在应用时会要求智能终端对其开放摄像头、定位、网络通讯等权限。这会导致智能终端软件系统层面上易被远程入侵,进而导致出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被监控、地址位置被获取、网络通讯功能被远程控制、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访问和盗取等现象。对于智能终端中个人隐私的保护,目前通常采用设置软件权限或加密的方式实现,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存在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存在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包括: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开关,其中,
所述物理按键,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操作;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物理按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物理按键的触发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发送的开关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
在本技术方案中,从物理层面上通过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对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独立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不受主控系统控制,杜绝了功能模块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能。此外,采用独立的开关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打开和关闭功能模块的响应速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中包括与所述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及与所述多个电子开关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
在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量设置电子开关和物理按键,实现一对一的独立控制,简单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或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
在本技术方案中,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功能模块工作电源的打开和关闭实现通断控制,或通过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的连接和切断实现通断控制,方案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系统。
在本技术方案中,从物理层面上通过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对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独立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不受主控系统控制,于此同时,电子开关将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主控系统,便于主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通断控制信息做出相应处理,如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提示用户某个功能模块已关闭等,便于功能模块的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包括:物理按键及电子开关,其中,
所述物理按键,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操作;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与所述物理按键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按键的触发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
在本技术方案中,从物理层面上通过物理按键和电子开关对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独立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不受主控系统控制,杜绝了功能模块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能。此外,采用独立的电子开关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打开和关闭功能模块的响应速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中包括与所述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及与所述多个电子开关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
在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量设置电子开关和物理按键,实现一对一的独立控制,简单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或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
在本技术方案中,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功能模块工作电源的打开和关闭实现通断控制,或通过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的连接和切断实现通断控制,方案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系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子开关为由分立元件实现的双稳态电子开关。
在本技术方案中,从物理层面上通过物理按键和电子开关对智能终端中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独立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不受主控系统控制,于此同时,电子开关将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主控系统,便于主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通断控制信息做出相应处理,如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提示用户某个功能模块已关闭等,便于功能模块的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上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硬件电子开关的方式,从硬件物理层上直接上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内部的待控制功能模块,杜绝了智能终端通过软件或网络的方式被远程侵入,导致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访问和盗取。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例中物理按键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例中开关控制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例中电子开关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例中双稳态电子开关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200-功能模块控制装置,110/210-物理按键,120-开关控制电路,130/220-电子开关,310-待控制功能模块,320-智能终端主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该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100中包括:物理按键110,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操作;开关控制电路120,与物理按键110连接,用于接收物理按键110的触发信息并根据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电子开关130,分别与开关控制电路120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用于接收开关控制电路120发送的开关控制信息并根据开关控制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物理按键110,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中某一功能模块310时,触发该物理按键110即可。开关控制电路120接收到物理按键110发送的触发信息之后,随即根据该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以此控制电子开关130的通断,进而控制相应功能模块310的通断。在这个过程中,功能模块310不再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320连接,其通断仅由物理按键110、开关控制电路120及电子开关130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该功能模块310的通断不再受主控系统320控制,以此杜绝了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
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可以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如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定。电子开关130同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均可,如由分立元器件得到的电子开关。
开关控制电路120内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如,在一实例中,选用型号为STC15F101W的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对电子开关进行控制。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如图示包括待控制功能模块1、待控制功能模块2、…、待控制功能模块n),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310控制装置100中包括:开关控制电路120、与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130(如图示包括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电子开关n)及与多个电子开关13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110(如图示包括物理按键1、物理按键2、…、物理按键n),其中,多个物理按键110分别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操作;开关控制电路120,分别与各物理按键110和各电子开关130连接,用于接收物理按键110的触发信息并根据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电子开关130,与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接收开关控制电路120发送的开关控制信息并根据开关控制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相应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数量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相应数量的物理按键110,以此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中某一功能模块310时,触发对应的物理按键110即可。开关控制电路120接收到该物理按键110发送的触发信息之后,随即根据该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以此控制与该功能模块310对应的电子开关130的通断,进而该控制相应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可以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310,如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定。电子开关130同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进行控制均可,如由分立元器件得到的电子开关。
开关控制电路120内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如,在一实例中,选用型号为STC15F101W的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对电子开关进行控制。
在一实例中,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模块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和卫星定位模块,则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3个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的物理按键(第一物理按键、第二物理按键及第三物理按键)及电子开关(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及第三电子开关),其中,第一电子开关与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第二电子开关与麦克风收音模块连接、第三电子开关与卫星定位模块连接,且设定第一物理按键用于通过第一电子开关控制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的通断,第二物理按键用于通过第二电子开关控制麦克风收音模块的通断,第三物理按键用于通过第三电子开关控制卫星定位模块的通断。以此,当需要对麦克风收音模块进行通断控制时,只需在智能终端表面按一次第二物理按键即可实现。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130通过电源线与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或电子开关130通过数据线与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130可通过打开或关闭某个功能模块310的工作电源,使得该功能模块310有效或失效;也可通过连接或切断某个功能模块310的数据通讯线,实现对某个功能模块310信号的屏蔽,或使得某个功能模块310有效或失效。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320,电子开关130与主控系统320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主控系统320。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不受主控系统320控制,但是主控系统320可通过电子开关130接收到开关控制电路120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便主控系统320根据接收到的开关控制信号做出相应处理,如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提示用户相应的功能模块310已关闭或开启等,便于功能模块310的管理。
在一实例中,待控制功能模块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及4G通信模块,且通过打开或关闭某个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的方式控制该功能模块有效或失效。
其中一个物理按键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在该电路中,包括按键S1、电容C1和电阻R1,其中,电容C1并联在按键S1的两端,电阻R1串接在按键S1的一端和外接电源DC_5V之间。当需要对某一功能模块进行控制时,按下按键S1即可生成触发信息KEY1。电容C1和电阻R1的具体型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如电容C1的容量为100nF(纳法)、电阻R1的取值为10K(1%)等。
开关控制电路图如图5所示,在该电路中,包括一型号为STC15F101W的主控芯片U1、电容C2及电容C3,其中,电容C2和电容C3并联连接,且并联的一端分别接外接电源DC_5V和主控芯片的脚VCC、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中,脚P3.4/RST/T0/MCLKO接其中一个物理按键的输出端(图5所示的接入触发信息KEY1)、脚P3.5/T0MCLKO接另一个物理按键的输出端(图5所示的接入触发信息KEY2),脚P3.3的输出作为控制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Camera Module的开关控制信号CAMERA_POW_CTR,脚3.2的输出作为控制麦克风收音模块的开关控制信号MIC_POW_CTR,脚3.1/T2的输出作为控制无线通讯模块的开关控制信号WIFI_POW_CTR,脚3.0/T2CLKO的输出作为4G通信模块的开关控制信号4G_POW_CTR。电容C2和电容C3的具体型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如电容C2的容量为100nF、电容C3的容量为2.2μF(0603)等。这里要说明的是,图5仅示例性的给出了一种通过微控制单元实现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在其他实例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对主控芯片各引脚的使用进行调整。
针对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Camera Module的电子开关电路图如图6所示,包括电阻R2、PMOS管Q1、电容C4和电容C5,其中,电阻R2接在PMOS管Q1的G极和S极之间;电容C4和电容C5并联连接,且并联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PMOS管Q1的D极连接,PMOS管Q1的S极接入外接电源DC_5V、PMOS管Q1的G极接入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的针对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CameraModule的开关控制信号CAMERA_POW_CTR、PMOS管Q1的D极通过电源线与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Camera Module连接。工作中,通过开关控制信号CAMERA_POW_CTR控制PMOS管Q1的通断,以实现对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Camera Module的通断控制。图6所示的无线通讯模块WifiModule、4G通信模块4G/GPS Module及麦克风收音模块Micphone Module通过另外几路类似的电子开关电路进行控制,这里不做赘述。
以上仅示例性的给出了一实例中物理按键电路图、开关控制电路图及电子开关电路图,在其他实例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用任意适用的相关电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对于通过连接或切断数据通讯线的方式对功能模块进行控制的方式,同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用的合适的开关实现,如采用USB2.0模拟开关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200,如图7所示,包括:物理按键210及电子开关220,其中,物理按键210,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操作;电子开关220,分别与物理按键210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用于根据物理按键210的触发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物理按键210,以此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中某一功能模块310时,触发该物理按键210即可。电子开关220接收到物理按键210发送的触发信息之后,随即根据该触发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进而控制相应功能模块310的通断。在这个过程中,功能模块310不再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320连接,其通断仅由物理按键210及电子开关220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该功能模块310的通断不再受主控系统320控制,以此杜绝了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
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可以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如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定。电子开关220为由分立元件实现的双稳态电子开关。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如图示包括待控制功能模块1、待控制功能模块2、…、待控制功能模块n),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310控制装置200中包括:与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220(如图示包括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电子开关n)及与多个电子开关22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210(如图示包括物理按键1、物理按键2、…、物理按键n),其中,多个物理按键210分别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操作;电子开关220,与各物理按键210和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接收物理按键210的触发信息并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相应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数量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相应数量的物理按键210,以此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中某一功能模块310时,触发对应的物理按键210即可。开关接收到物理按键210发送的触发信息之后,随即根据该触发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进而控制相应功能模块310的通断。
待控制功能模块310可以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如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定。电子开关220为由分立元件实现的双稳态电子开关。
在一实例中,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模块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和麦克风收音模块,则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2个物理按键(第一物理按键和第二物理按键),于此同时设置2个对应的电子开关(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其中,第一电子开关与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第二电子开关与麦克风收音模块连接,且设定第一物理按键用于通过第一电子开关控制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的通断,第二物理按键用于通过第二电子开关控制麦克风收音模块的通断。以此,当需要对麦克风收音模块进行通断控制时,只需在智能终端表面按一次第二物理按键即可实现。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220通过电源线与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或电子开关220通过数据线与待控制功能模块310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310的通断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220可通过打开或关闭某个功能模块310的工作电源,使得该功能模块310有效或失效;也可通过连接或切断某个功能模块310的数据通讯线,实现对某个功能模块310信号的屏蔽,或使得某个功能模块310有效或失效。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320,电子开关220与主控系统320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主控系统320。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310不受主控系统320控制,但是主控系统320可通过电子开关220接收到开关控制电路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便主控系统320根据接收到的开关控制信号做出相应处理,如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提示用户相应的功能模块310已关闭或开启等,便于功能模块310的管理。
在一实例中,待控制功能模块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且通过打开或关闭某个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的方式控制该功能模块有效或失效。电子开关为由分立元件实现的双稳态电子开关,如图10所示。
在该电子开关中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6、二极管D1、三极管Q2、三极管Q3及PMOS管Q4,其中,物理按键S2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Q4的S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电容C6和电阻R5相互并联连接,且并联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b极与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三极管Q3的c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e极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与PMOS管Q4的G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PMOS管Q4的D极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e极连接。另外,PMOS管Q4的S极接入外接电源DC_5V,PMOS管Q4的G极与电阻R7的连接处输出CAMERA_POWER,使得PMOS管Q4作为电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工作时,当按下物理按键S1时,PMOS管Q4导通输出通断控制信息,对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连接进行通断控制。该电子开关中,各电子器件的具体型号同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如电阻R3的阻值为1M(兆欧)、电阻R4的阻值为20K(千欧)、电阻R5的阻值为1M、电阻R6的阻值为1K、电阻R7的阻值是20K、电阻R8的阻值为100K、电容C6的容量为10μF(0603)、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148WS、PMOS管Q4的型号为A03401等。
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示例性的给出了一种可实施的电子开关电路图,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任意选用其他同类型的能够实施目的的电路图实现目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对于通过连接或切断数据通讯线的方式对功能模块进行控制的方式,同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用的合适的开关实现,如采用USB2.0模拟开关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上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具体,在该智能终端中,在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设置物理按键,以此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智能终端中某一功能模块时,触发该物理按键即可。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物理按键发送的触发信息之后,随即根据该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以此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相应功能模块的通断。在这个过程中,功能模块不再与智能终端的主控系统连接,其通断仅由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开关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该功能模块的通断不再受主控系统控制,以此杜绝了被远程修改或破解的风险,降低了智能终端内部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取和访问的可能。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按键、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开关,其中,
所述物理按键,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操作;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物理按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物理按键的触发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息;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发送的开关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
其中,待控制功能模块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包括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或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中包括与所述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及与所述多个电子开关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系统。
4.一种智能终端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按键及电子开关,其中,
所述物理按键,设于智能终端表面的操作区域,用于触发针对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操作;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与所述物理按键及智能终端中的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物理按键的触发信息生成通断控制信息,以控制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
其中,待控制功能模块为智能终端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任意功能模块,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包括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麦克风收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打开或关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工作电源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或
所述电子开关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待控制功能模块连接,通过连接或切断待控制功能模块的数据通信实现对该待控制功能模块的通断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中包括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控制装置中包括与所述多个待控制功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电子开关及与所述多个电子开关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物理按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主控系统,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用于将生成的通断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系统。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为由分立元件实现的双稳态电子开关。
8.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或包括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CN202080004239.XA 2020-04-22 2020-04-22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Active CN112673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6221 WO2021212387A1 (zh) 2020-04-22 2020-04-22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374A CN112673374A (zh) 2021-04-16
CN112673374B true CN112673374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41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239.XA Active CN112673374B (zh) 2020-04-22 2020-04-22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3374B (zh)
WO (1) WO20212123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2351B (zh) * 2022-08-19 2022-11-11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8122U (zh) * 2010-08-04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按键检测与led控制电路
CN105187631A (zh) * 2015-07-31 2015-12-23 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接口的智能终端按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99626A (zh) * 2016-07-21 2016-10-12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跑步机控制装置及跑步机
CN109032048A (zh) * 2018-10-12 2018-12-18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开关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5142A1 (en) * 2007-11-27 2009-05-28 Motorola, Inc. Data entry device and method
CN201528363U (zh) * 2009-09-25 2010-07-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侧面具有触摸单元的便携式终端
CN103309315B (zh) * 2013-05-24 2015-09-02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汽车智能控制仪表及物联网汽车智能管理系统
CN205230256U (zh) * 2015-11-30 2016-05-11 江门市联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无线安防主机功能的智能开关及安防报警系统
CN208257786U (zh) * 2018-06-15 2018-12-18 杭州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控制的触摸开关装置
CN209674353U (zh) * 2019-05-23 2019-11-22 深圳市青蛙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触摸屏的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8122U (zh) * 2010-08-04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按键检测与led控制电路
CN105187631A (zh) * 2015-07-31 2015-12-23 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接口的智能终端按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99626A (zh) * 2016-07-21 2016-10-12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跑步机控制装置及跑步机
CN109032048A (zh) * 2018-10-12 2018-12-18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开关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374A (zh) 2021-04-16
WO2021212387A1 (zh)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556A (zh) 用于双模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经典蓝牙连接的方法和双模蓝牙设备
KR20150079833A (ko)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이동 디바이스 상의 데이터의 자동 무해화 처리
CN112673374B (zh) 智能终端及其功能模块控制装置
AU2018203629B2 (en) Portable access control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040076137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parameters for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CN109361642A (zh) 一种远程授权开锁的方法及系统
US11714986B2 (en) Key fob
CA2654657A1 (en)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virtual security keypad session from a mobile dvice using java virtual machine
CN203825689U (zh) 一种智能锁
WO2014121742A1 (zh) 实现移动设备防丢功能的线缆
Rajadurai et al. Android mobile based home security and device control using GSM
CN112087498A (zh) 离线门锁远程恢复出厂设置的系统和方法
CN208783116U (zh) 一种通过蓝牙绑定用户设备的系统
KR100842835B1 (ko) 이동식 저장장치, 정보보안장치, 호스트 장치의 정보 보호방법 및 정보보안시스템
CN213817884U (zh) 一种防监控移动装置
US20180145845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ome network system
Abhilash et al. Economical, energy efficient and portable home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Raspberry Pi 3 using the concepts of OpenCV and MIME
Samad et al. Design of remote intelligent smart home system based on Zigbee and GSM technology
CN213305430U (zh) 一种智能网关及其应用的隐形防护网控制系统
Zhao Remote-Monitoring Alarm System from Vehicle Burglar Design—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Majumdar et al. Emergency panic button using microcontrollers
CN110874463A (zh) 屏幕解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1456770U (zh) 一种加密安全户外移动电源
CN206060799U (zh) 一种家居网关
CN220983884U (zh) 笔记本电脑的隐私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030032 shopping mall, block D, building 32, No. 68, Zhenwu Road, Xiaodian street, Xiaodian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yuan avatar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 No.3 Gutan Avenue, Gao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AVATARMIND ROBO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