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437B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437B
CN112672437B CN202011503206.8A CN202011503206A CN112672437B CN 112672437 B CN112672437 B CN 112672437B CN 202011503206 A CN202011503206 A CN 202011503206A CN 112672437 B CN112672437 B CN 1126724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network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32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437A (zh
Inventor
胡朝锋
宋健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32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2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2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4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777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770A1/zh
Priority to JP2023537100A priority patent/JP2023554460A/ja
Priority to EP21905699.1A priority patent/EP4266812A1/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22802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17411A/ko
Priority to US18/331,868 priority patent/US2023031917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若用户设备未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且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用户设备上显示的网络连接信息,可获知用户设备当前可连接的网络,具体可基于用户设备与当前网络的实际连接情况,或者根据当前网络发送的支持信息来确定。但是,若用户设备未收到当前网络的支持信息,或者,用户设备与当前网络的连接出现问题,则用户设备无法获知当前可连接的网络信息,导致用户设备在对当前可连接的网络信息进行显示时,显示信息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在对当前可连接的网络信息进行显示时,显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且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信息显示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步骤101、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以理解为,用户设备未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建立双连接,即用户设备并未同时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建立连接。第一网络可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第二网络可为5G新空口(NewRadio,NR)网络,或者,第二网络可为LTE网络,第一网络可为NR网络。
当前小区为用户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历史信息为存储在用户设备中的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若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则显示第一标识,例如,若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有同时连接到LTE网络和NR网络的情况,则显示5G网络的连接标识。
若用户设备仅连接到第一网络,且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没有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则显示第二标识,例如,若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没有同时连接到LTE网络和NR网络的情况,则显示4G网络的连接标识。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用户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若用户设备未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且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上述中,步骤102、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若所述历史信息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例如,用户设备仅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
第一标识为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双连接的标识,即第一标识为可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标识,例如,若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LTE网络和NR网络,则第一标识可为5G网络的连接标识。进一步的,若用户设备未连接到LTE网络和NR网络,且历史信息包括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显示5G网络的连接标识。
第二标识为不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双连接的标识,第二标识为未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标识,例如,若用户设备连接到LTE网络,未连接到NR网络,且历史信息不包括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第一标识可为4G网络的连接标识。
若用户设备未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且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无法获知其在当前小区所能连接的网络,此种情况下,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
若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具体的,用户设备当前连接到第一网络或者第二网络,通过第一网络或第二网络获取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然后将该第一注册信息与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相匹配,若能够匹配上,则显示第一标识。第一注册信息可包括跟踪区代码(Tracking Area Code,TAC)、物理层小区号(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PCI)和频点。
举例来说,初始时,用户设备注册到LTE网络,获取当前注册的LTE小区信息,即第一注册信息,包括当前小区的TAC、PCI和频点,将该TAC、PCI和频点与历史信息中存储的注册信息的TAC、PCI和频点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认为历史信息存储有当前注册的LTE小区信息,则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获取的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与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相匹配,来确定历史信息是否包括第一注册信息,并在历史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备上显示第一标识。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第一标识,包括:
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
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具体的,历史信息可包括用户设备在多个小区的注册信息。在用户设备在目标小区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和/或,在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设备在目标小区的注册信息,并将目标小区的注册信息存储至历史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上述中,第一注册信息保存时,对应有保存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与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进行比较,若保存时间与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第一标识。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可认为第一注册信息在有效期内,可以以第一注册信息为准来确定用户设备可实现的连接,即用户设备可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显示第一标识。
进一步的,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第二标识,并删除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所述历史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
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可认为第一注册信息未有效期内,不可以以第一注册信息为准来确定用户设备可实现的连接,认为用户设备不可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显示第二标识,同时,删除用户设备上保存的第二注册信息。在采用第一注册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时,参考了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可进一步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具体的,历史信息可包括用户设备在多个小区的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为历史信息中与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为用户设备曾存储过的注册信息。
在用户设备在目标小区同时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和/或,在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用户设备在目标小区的注册信息,并将目标小区的注册信息存储至历史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目标小区为多个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在本实施例中,当前小区为多个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设备注册到第一小区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在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若切换至的第二小区或者重注册的第二小区支持第一网络且不支持第二网络,则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且不支持所述第二网络,则将所述第一标识切换显示为第二标识。
进一步的,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同时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例如,用户设备从注册的第二小区切换为当前注册的小区,且当前注册的小区同时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则仍旧显示第二标识。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并不立即基于切换至的小区是否支持双连接对显示的标识进行切换,而是等待预设时长(根据定时器的定时时长确定),若等待预设时长后,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与用户设备先前注册的第一小区所支持的网络连接不同,例如,第一小区支持双连接,当前注册的小区不支持双连接,则显示的标识进行切换,可避免用户设备在注册的小区对双连接的支持情况发生频繁变化时,显示标识频繁切换的问题。
以下以用户设备为手机终端,第一网络为LTE网络,第二网络为NR网络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
步骤201、手机终端注册到LTE网络;
步骤202、判断手机终端当前是否建立了LTE网络和NR网络的双连接,若是,转步骤203执行,若否,转步骤204执行;
步骤203、将注册的LTE小区信息保存到手机终端的存储介质中,注册信息可包括LTE小区的TAC、PCI、频点以及注册时间(即保存时间),手机终端的存储介质不限制于数据库、文件等,如果存储介质中已经保存了该条记录,更新注册时间到当前时间;
步骤204、如果手机终端当前没有建立LTE网络和NR网络的双连接,判断网络是否下发了指示信息,以指示当前小区是否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例如,指示信息可采用上层指示(Upper Layer Indication,ULI),ULI=1时,表示当前小区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如果网络下发了指示信息,指示当前小区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则手机终端的状态栏显示5G图标,并转步骤203执行;若未下发,则转步骤205执行;
步骤205、如果网络没有下发指示信息,即没有指示当前小区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查询历史信息;
步骤206、判断历史信息中,是否保存了当前小区的LTE注册信息(也可称为LTE小区信息)。即,将获取的当前小区的LTE注册信息与历史信息中的注册信息做比对,对比的内容可包括LTE小区的TAC、PCI和频点;
步骤207、如果历史信息中没有LTE小区信息,则手机终端的状态栏显示4G图标;
步骤208、如果历史信息保存了LTE小区信息,获取此条信息的记录时间(即保存时间);
步骤209、根据此条信息的保存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步骤210、如果时间间隔大于预设阈值,从存储介质中删除该条LTE小区信息,手机终端的状态栏显示4G图标;
步骤211、如果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手机终端的状态栏显示5G图标。
以下以用户设备为手机终端,第一网络为LTE网络,第二网络为NR网络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
步骤301、手机终端注册到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的小区,状态栏显示5G图标;
步骤302、手机终端发生切换或者重注册,注册到仅支持LTE网络的小区,状态栏依然显示5G图标,启动N秒定时器;
步骤303、定时器时间内,是否重新注册到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双连接的小区,如果是,则用户设备的状态栏显示5G图标;
步骤304、若定时器超时,用户设备注册到仅支持LTE网络的小区,则用户设备的状态栏显示4G图标。
上述中,通过增加定时器,可避免手机终端在仅支持LTE网络,和同时支持LTE网络和NR网络的小区间切换,导致状态栏信号格在5G图标和4G图标之间频繁切换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显示装置,或者该信息显示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信息显示的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息显示装置执行加载信息显示的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的方法。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装置400,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第一显示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模块402,包括:
第一显示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第二显示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进一步的,信息显示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所述历史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显示装置400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注册到第一小区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定时器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若切换至的第二小区或者重注册的第二小区支持第一网络且不支持第二网络,则开启定时器;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且不支持所述第二网络,则将所述第一标识切换显示为第二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显示装置400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以及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09,存储在存储器6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10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显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用户设备和非移动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以及处理器6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用户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用户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设备的限定,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610,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显示单元606,用于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606,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若所述历史信息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若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显示单元606,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
显示单元606,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606,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处理器610,用于删除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所述历史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606,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注册到第一小区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处理器610,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若切换至的第二小区或者重注册的第二小区支持第一网络且不支持第二网络,则开启定时器;
显示单元606,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且不支持所述第二网络,则将所述第一标识切换显示为第二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600,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用户设备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若用户设备未连接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且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通过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历史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可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显示相应标识,可提高标识显示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显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户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息显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包括:
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若所述历史信息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
若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包括:
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
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删除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所述历史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注册到第一小区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在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若切换至的第二小区或者重注册的第二小区支持第一网络且不支持第二网络,则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且不支持所述第二网络,则将所述第一标识切换显示为第二标识。
7.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由用户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获取历史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小区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信息,显示与所述用户设备可连接的网络相匹配的标识;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包括:
第一显示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第二显示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显示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未同时连接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则确定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在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注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历史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当前小区的第一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保存时间;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若所述保存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所述第二标识;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历史信息中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为所述历史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相匹配的注册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注册到第一小区的情况下,显示第一标识,所述第一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定时器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或者重注册的情况下,若切换至的第二小区或者重注册的第二小区支持第一网络且不支持第二网络,则开启定时器;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小区支持所述第一网络且不支持所述第二网络,则将所述第一标识切换显示为第二标识。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03206.8A 2020-12-18 2020-12-18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12672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206.8A CN112672437B (zh) 2020-12-18 2020-12-18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PCT/CN2021/137777 WO2022127770A1 (zh) 2020-12-18 2021-12-14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JP2023537100A JP2023554460A (ja) 2020-12-18 2021-12-14 情報表示方法、装置及びユーザ機器
EP21905699.1A EP4266812A1 (en) 2020-12-18 2021-12-14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KR1020237022802A KR20230117411A (ko) 2020-12-18 2021-12-14 정보 표시 방법, 정보 표시 장치 및 사용자 기기
US18/331,868 US20230319176A1 (en) 2020-12-18 2023-06-08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206.8A CN112672437B (zh) 2020-12-18 2020-12-18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437A CN112672437A (zh) 2021-04-16
CN112672437B true CN112672437B (zh) 2023-08-22

Family

ID=7540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3206.8A Active CN112672437B (zh) 2020-12-18 2020-12-18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9176A1 (zh)
EP (1) EP4266812A1 (zh)
JP (1) JP2023554460A (zh)
KR (1) KR20230117411A (zh)
CN (1) CN112672437B (zh)
WO (1) WO2022127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437B (zh) * 2020-12-18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639A (zh) * 2012-08-29 2015-05-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
CN106332041A (zh) * 2016-08-19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恢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61447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45565A (zh) * 2019-09-06 2019-12-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连网标识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91392A (zh) * 2019-10-09 2020-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标识显示方法和终端标识显示系统
CN111246543A (zh) * 2020-03-20 2020-06-0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1465070A (zh) * 2020-04-21 2020-07-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5g信号平稳显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9449B2 (en) * 2018-02-27 2019-1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ignal indication for 5G/new radio
CN112672437B (zh) * 2020-12-18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639A (zh) * 2012-08-29 2015-05-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
CN106332041A (zh) * 2016-08-19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恢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61447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45565A (zh) * 2019-09-06 2019-12-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连网标识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91392A (zh) * 2019-10-09 2020-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标识显示方法和终端标识显示系统
CN111246543A (zh) * 2020-03-20 2020-06-0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1465070A (zh) * 2020-04-21 2020-07-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5g信号平稳显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19176A1 (en) 2023-10-05
EP4266812A1 (en) 2023-10-25
KR20230117411A (ko) 2023-08-08
CN112672437A (zh) 2021-04-16
WO2022127770A1 (zh) 2022-06-23
JP2023554460A (ja) 202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7663B1 (en)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201903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and selecting a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n a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nvironment
KR20150026982A (ko) 다중 sim 휴대 장치에서 소비전력 최적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144232B (zh) 进程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94311B (zh) 高制式网络重选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454793B (zh) 控制用户设备中的定时器的方法
US20230262559A1 (en) Method for network access control, termi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244087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attach reject message with #14 cause at user equipment
US9930583B2 (e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11866842B (zh) 跟踪区域的更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156713A1 (en) Cell Search Control Method, Cell Search Control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166265A1 (en) Method for searching for network and terminal
CN112672437B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1263434A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6179898A1 (zh) 一种管理网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60926A1 (en) Inter-rat resele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714136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6193419A (zh) 通话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4034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650581A (zh) 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873608A (zh)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9794751B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resource wastage while detecting location identifiers mismatch
CN103813034A (zh) 一种业务实现的方法、终端及业务服务器
WO2018036201A1 (zh) 找网方法及装置
EP375839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sett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setting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