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799B -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799B
CN112670799B CN202011599711.7A CN202011599711A CN112670799B CN 112670799 B CN112670799 B CN 112670799B CN 202011599711 A CN202011599711 A CN 202011599711A CN 112670799 B CN112670799 B CN 112670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appln
light
cascade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9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799A (zh
Inventor
刘文锴
胡青峰
李忠洋
赵佳
张格格
颜钤泽
焦彬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20115997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0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第n‑1级联光Cn‑1入射到第n块APPLN晶体APPLNn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第n级联光Cn和n倍频太赫兹波Tn,n倍频太赫兹波Tn经第n抛物面镜Mn反射输出,第n级联光Cn通过第n抛物面镜Mn进入下一块APPLN晶体。通过设置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的分布,可以同时得到多倍频的太赫兹波。通过设置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的分布,可以增强Stokes级联差频同时抑制anti‑Stokes级联差频,提高太赫兹波光学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赫兹波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级联差频的太赫兹辐射源。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Terahertz,简称THz),是指频率在0.1-10THz(1THz=1012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是光子学与电子学、宏观理论向微观理论的过渡区域。太赫兹波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其在物理、化学、天文学、分子光谱、生命科学和医药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医学成像、环境监测、材料检测、食品检测、射电天文、移动通讯、卫星通信和军用雷达等应用研究领域均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
(1)成像领域
THz波成像与普通光学图像或X射线图像不同,脉冲THz波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包含整个THz波形,而不仅仅是光束的强度。THz波形的傅里叶变换还可以提取该像素的光谱信息。因此,THz波成像不仅通过其轮廓识别目标,而且还获得目标的复合信息。
(2)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由于THz波段的“指纹”特性使得与介质相互作用时包含丰富的物理和化学信息,而低能性保证其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由于THz光源由不同的复合偏振的光波组成,可以通过不同的偏振光对介质进行采集信息以获得病理组织更确切的诊断信息,因此THz波对癌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作用。
(3)无损检测领域
THz 波的穿透性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无损探伤和 THz 成像领域。利用THz 时域光谱技术实现在非接触和非破坏的条件下,可以穿透衣服、纸箱、塑料等非极性电介质材料,因此不仅可以探测介质的化学性质,而且能够判断物体的轮廓和形态。
(4)通信领域
THz波带宽较宽、方向性好、传输速率高,所以在空间高速通信和雷达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军民结合、均衡协同发展的应用前景。由于THz波对水分子较为敏感,所以在大气中传输可以实现保密通讯。而相比于可见光和红外线,THz波由于波长长具有更好的方向性,使得其能够在云雾中以极高的带宽实现空间通信。
(5)国土安全领域
THz 波方向性好,波束窄,具有较强的云层、烟雾穿透能力,在军事应用中,导弹末端精确制导采用 THz 波进行修正提高制导精准度,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
缺少的能够产生高功率、高质量、高效率的太赫兹波,且低成本并能在室温下运转的太赫兹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可以同时产生多个频率的太赫兹波,提高太赫兹波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包括第一泵浦源和第二泵浦源,极化周期分布不同的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合束镜,相位延时系统;
从第一泵浦源出射的第一泵浦光进入合束镜;从第二泵浦源出射的第二泵浦光经过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第一泵浦光与第二泵浦光在合束镜中合为一束混频光;
混频光入射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中,经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了第一级联光C1和一倍频太赫兹波T1;一倍频太赫兹波T1经第一抛物面镜M1反射输出,第一级联光C1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进入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了第二级联光C2和二倍频太赫兹波T2;二倍频太赫兹波T2经第二抛物面镜M2反射输出,第二级联光C2通过第二抛物面镜M2进入第三块APPLN晶体APPLN3中,同样经过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第三级联光C3和三倍频太赫兹波(T3),以此类推,第n-1级联光Cn-1入射到第n块APPLN晶体APPLNn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第n级联光Cn和n倍频太赫兹波Tn,n倍频太赫兹波Tn经第n抛物面镜Mn反射输出,第n级联光Cn通过第n抛物面镜Mn进入下一块APPLN晶体;
光束传播的平面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Z轴垂直于光束传播的平面,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的初始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从第二泵浦源出射的第二泵浦光的初始传播方向为Y轴正向,混频光的传播方向为X轴的正向,所有级联光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所有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为Y轴负向。
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泵浦光的频率不同。
所述第一泵浦源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第二泵浦源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两个泵浦源出射的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均为Z轴。
相位延时系统由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组成;从第二泵浦源出射的第二泵浦光经过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及第四反射镜组成的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均为平面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对第二泵浦光全反射。
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均为长方体,在X-Y平面内为矩形,晶体光轴沿Z轴;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的极化周期分布不同。
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的极化周期分布满足从1阶Stokes级联差频到高阶Stokes级联差频的相位失配沿晶体长度逐阶等于0。
所述的一倍频太赫兹波T1、二倍频太赫兹波T2、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不同,二倍频太赫兹波T2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两倍,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n倍。
所述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中心开设仅允许各阶级联光穿过的小孔。
所述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的第一级联光C1、第二级联光C2、……第n级联光Cn是由各阶级联光混合而成的混频光,相邻阶级联光的频率差为一倍频太赫兹波(T1)的频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与现有的基于光学差频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的分布,可以同时得到多倍频的太赫兹波。
(2)通过设置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的分布,可以增强Stokes级联差频同时抑制anti-Stokes级联差频,提高太赫兹波光学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第一太赫兹波的频率为0.5THz时,第一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与级联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图3是第二太赫兹波的频率为1.0THz时,第二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与级联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图4是第三太赫兹波的频率为1.5THz时,第三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与级联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图5是第四太赫兹波的频率为2.0THz时,第四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与级联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下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3,极化周期分布不同的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合束镜9,相位延时系统。
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进入合束镜9。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9。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在合束镜9中合为一束混频光10。混频光10入射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了第一级联光C1和一倍频太赫兹波T1。一倍频太赫兹波T1经第一抛物面镜M1反射输出,第一级联光C1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进入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了第二级联光C2和二倍频太赫兹波T2。二倍频太赫兹波T2经第二抛物面镜M2反射输出,第二级联光C2通过第二抛物面镜M2进入第三块APPLN晶体APPLN3中,同样经过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第三级联光C3和三倍频太赫兹波(T3)。以此类推,第n-1级联光Cn-1入射到第n块APPLN晶体APPLNn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第n级联光Cn和n倍频太赫兹波Tn,n倍频太赫兹波Tn经第n抛物面镜Mn反射输出,第n级联光Cn通过第n抛物面镜Mn进入下一块APPLN晶体。
光束传播的平面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Z轴垂直于光束传播的平面,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的初始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的初始传播方向为Y轴正向,混频光10的传播方向为X轴的正向,所有级联光如第一级联光C1、第二级联光C2、……第n级联光Cn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所有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为Y轴负向,如一倍频太赫兹波、二倍频太赫兹波、……n倍频太赫兹波。
一个泵浦光通过相位延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使两个泵浦光相位同步。
第一泵浦光2和第二泵浦光4的频率不同。
相位延时系统由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及第四反射镜8组成,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及第四反射镜8组成的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9。泵浦光通过相位延时系统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泵浦光也可以经过不止一个上述的相位延时系统。
所有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分布不同,APPLN晶体的极化周期分布满足从1阶Stokes级联差频到高阶Stokes级联差频的相位失配沿晶体长度逐阶等于0。
所述的一倍频太赫兹波T1、二倍频太赫兹波T2、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不同,二倍频太赫兹波T2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两倍,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n倍。
所述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的级联光如第一级联光C1、第二级联光C2、……第n级联光Cn是由各阶级联光混合而成的混频光,相邻阶级联光的频率差为一倍频太赫兹波T1的频率。
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中心开设仅允许各阶级联光穿过的小孔。
本实施例中,第一泵浦源1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第一泵浦光2的频率为280THz,第二泵浦源3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第二泵浦光4的频率为279.5 THz。两个泵浦源重复频率均为10 Hz,单脉冲能量均为600 mJ,光束直径均为0.5 mm,偏振方向均为Z轴。
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第四反射镜8均为平面镜;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第四反射镜8对第二泵浦光4全反射。
本实施例中,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均为长方体,在X-Y平面内为矩形,晶体光轴沿Z轴。所有APPLN晶体的尺寸均为X×Y×Z为50mm×4mm×1mm。如附图2所示,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为0.5 THz时,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的极化周期变化由236.64 μm减少到233.83 μm,再增加到238.35 μm。如附图3所示,二倍频太赫兹波(T2)频率为1.0 THz时,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的极化周期变化由117.02μm减少到115.66μm,再增加到117.87μm。如附图4所示,三倍频太赫兹波(T3)频率为1.5 THz时,第三块APPLN晶体APPLN3的极化周期变化由76.60μm减少到75.73μm,再增加到77.17μm。如附图5所示,四倍频太赫兹波(T4)频率为2.0 THz时,第四块APPLN晶体APPLN4的极化周期变化由55.99μm减少到55.36μm,再增加到56.40μm。上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3块APPLN晶体APPLN3、第4块APPLN晶体APPLN4的极化周期分布满足从1阶Stokes级联差频到高阶Stokes级联差频的相位失配沿晶体长度逐阶等于0。APPLN晶体极化周期的变化沿每一块APPLN晶体长度方向,在晶体长度方向上,对于每一块APPLN晶体,级联光10入射每一块APPLN晶体平面时的晶体长度为0,沿X轴正向,APPLN晶体长度逐渐增加。
本实施例中,一倍频太赫兹波T1的频率为0.5 THz、二倍频太赫兹波T2的频率为1.0THz、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为0.5×n THz。
本实施例中,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中心开设的仅允许各阶级联光穿过的小孔直径为0.5mm。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的第一级联光C1、第二级联光C2、……第n级联光Cn是由各阶级联光混合而成的混频光,相邻阶级联光的频率差为0.5 THz。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举例和说明,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基本方案,对于本领域的及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整体构思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等同替换和变型,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3),极化周期分布不同的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合束镜(9),相位延时系统;
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进入合束镜(9);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9);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在合束镜(9)中合为一束混频光(10);
混频光(10)入射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中,经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了第一级联光(C1)和一倍频太赫兹波(T1);一倍频太赫兹波(T1)经第一抛物面镜(M1)反射输出,第一级联光(C1)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进入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了第二级联光(C2)和二倍频太赫兹波(T2);二倍频太赫兹波(T2)经第二抛物面镜(M2)反射输出,第二级联光(C2)通过第二抛物面镜(M2)进入第三块APPLN晶体(APPLN3)中,同样经过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第三级联光(C3)和三倍频太赫兹波(T3),以此类推,第n-1级联光(Cn-1)入射到第n块APPLN晶体(APPLNn)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第n级联光(Cn)和n倍频太赫兹波(Tn),n倍频太赫兹波(Tn)经第n抛物面镜(Mn)反射输出,第n级联光(Cn)通过第n抛物面镜(Mn)进入下一块APPLN晶体;
第一泵浦光(2)和第二泵浦光(4)的频率不同;光束传播的平面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Z轴垂直于光束传播的平面,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的初始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的初始传播方向为Y轴正向,混频光(10)的传播方向为X轴的正向,所有级联光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所有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为Y轴负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源(1)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第二泵浦源(3)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两个泵浦源出射的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均为Z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相位延时系统由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和第四反射镜(8)组成;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及第四反射镜(8)组成的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第四反射镜(8)均为平面镜;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7)、第四反射镜(8)对第二泵浦光(4)全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均为长方体,在X-Y平面内为矩形,晶体光轴沿Z轴;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的极化周期分布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第n块APPLN晶体(APPLNn)的极化周期分布满足从1阶Stokes级联差频到高阶Stokes级联差频的相位失配沿晶体长度逐阶等于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倍频太赫兹波(T1)、二倍频太赫兹波(T2)、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不同,二倍频太赫兹波(T2)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两倍,n倍频太赫兹波(Tn)的频率是一倍频太赫兹波(T1)频率的n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中心开设仅允许各阶级联光穿过的小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第二抛物面镜(M2)、……第n抛物面镜(Mn)的第一级联光(C1)、第二级联光(C2)、……第n级联光(Cn)是由各阶级联光混合而成的混频光,相邻阶级联光的频率差为一倍频太赫兹波(T1)的频率。
CN202011599711.7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Active CN112670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711.7A CN112670799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711.7A CN112670799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799A CN112670799A (zh) 2021-04-16
CN112670799B true CN112670799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41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9711.7A Active CN112670799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079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60A (zh) * 2005-07-15 2006-03-15 天津大学 非周期极化晶体双波长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太赫兹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9562B2 (ja) * 2010-03-04 2015-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テラヘルツ波発生素子、およびテラヘルツ時間領域分光装置
CN106159642B (zh) * 2016-09-13 2019-01-2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双扇形晶体结构的光学差频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06451034B (zh) * 2016-10-21 2018-10-3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太赫兹波增强的太赫兹波辐射源
EP3622625A4 (en) * 2017-05-12 2021-01-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PTICAL FREQUENCY COMB OFFSET FREQUENCY QUANTUM INTERFERENCE DETECTION
CN110137780B (zh) * 2019-05-09 2021-02-2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级联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60A (zh) * 2005-07-15 2006-03-15 天津大学 非周期极化晶体双波长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太赫兹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799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1034B (zh) 一种太赫兹波增强的太赫兹波辐射源
Bespalov et al. Methods of generating superbroadband terahertz pulses with femtosecond lasers
CN108493753B (zh) 一种基于超连续谱差频的大范围波长可调谐红外激光器
CN106707288B (zh) 一种太赫兹差频源远距离主动探测系统
CN103323401A (zh) 基于光学参量上转换的太赫兹波实时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159642B (zh) 一种双扇形晶体结构的光学差频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09103740A (zh) 一种基于啁啾脉冲光参量振荡器产生超宽带光辐射的方法
CN110137779B (zh) 一种双内腔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CN112670799B (zh)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CN106410572A (zh) 一种高能量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CN106451035B (zh) 一种斯托克斯光增强的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06159643B (zh) 一种基于级联参量效应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CN110021869B (zh) 一种三维光学参量振荡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10137780B (zh) 一种级联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Jiu et al. An efficient high-energy pulsed NH 3 terahertz laser
CN104037595B (zh) 一种基于光学参量效应的太赫兹波放大器
CN110854653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光学整流过程的宽带太赫兹光源
CN112670793B (zh) 一种基于优化级联差频的多频太赫兹波产生装置
CN112670792B (zh) 一种基于优化级联差频同时产生多频太赫兹波的装置
CN115832838A (zh) 一种同时产生双频太赫兹波的装置
CN115733036A (zh) 一种基于三次优化级联差频产生高功率太赫兹波的装置
CN115719913A (zh) 一种产生正交偏振太赫兹波的装置
CN116316015A (zh) 一种优化级联差频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10034482B (zh) 一种多光束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
CN112670796B (zh) 一种基于谐振腔和级联差频相结合的太赫兹辐射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