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8061A -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8061A
CN112668061A CN202110040694.1A CN202110040694A CN112668061A CN 112668061 A CN112668061 A CN 112668061A CN 202110040694 A CN202110040694 A CN 202110040694A CN 112668061 A CN112668061 A CN 112668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de
electronic device
identification cod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0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8061B (zh
Inventor
皮素梅
郭芳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06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8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8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在出厂后的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预先存储的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出厂后,可以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以便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该设备编码可以包括唯一标识该电子设备的标识码。并且,电子设备上报的标识码需要满足运营商的要求,以确保能够准确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开发人员可以在电子设备出厂前,将该电子设备的标识码转换为符合运营商要求的标识码。之后,该开发人员可以将转换后的标识码写入电子设备中。
但是,相关技术中,由于需要开发人员手动转换标识码,因此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的标识码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的标识码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所述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电子设备;
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所述设备编码包括所述目标标识码,所述设备编码用于供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编码值为字母。
可选的,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记录有多个生产日期,以及与每个所述生产日期对应的一个第一编码值;
其中,所述多个生产日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所述多个生产日期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编码值按字母顺序排列,或者按照字母倒序排列。
可选的,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生产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线的标识,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生产线的标识转换为第二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生产序列号转换为第三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确定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则从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目标编码规则。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所述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电子设备;
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所述设备编码包括所述目标标识码,所述设备编码用于供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编码值为字母。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电子设备在出厂后的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预先存储的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所涉及的实时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10,以及与该电子设备110建立有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运营商服务器120,例如图1中示出了一个运营商服务器120。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110可以为非蜂窝类电子设备,即该电子设备无法插入客户识别模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继而无法接入蜂窝网络。示例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对讲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家居或可穿戴设备等。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该运营商服务器12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可以是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又或者可以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
电子设备出厂后,在首次启动联网后,可以获取预先存储的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也即是,电子设备在首次启动后,在确定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后,即可获取其初始标识码。其中,该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电子设备。
步骤102、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电子设备在获取初始标识码之后,即可基于预先存储的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步骤103、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
电子设备在转换得到目标标识码之后,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其中,该设备编码可以包括目标标识码,且设备编码用于供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电子设备在出厂后的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预先存储的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在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
电子设备出厂后,在首次启动联网后,可以获取该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也即是,电子设备在首次启动后,在确定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后,即可获取预先存储的初始标识码。
其中,该初始标识码可以用于唯一标识该电子设备。并且,该初始标识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开发人员在该电子设备出厂前写入该电子设备中的。
可选的,该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步骤202、若确定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则从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对应的目标编码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向至少一个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不同运营商对电子设备上报的设备编码所包括目标标识码的规范不同,相应的,电子设备向不同的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的设备编码可能不同。其中,该规范可以包括:标识码的位数规范。例如,电信要求该目标标识码的位数为15位。
基于此,电子设备启动后,还可以读取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并检测该属性值是否为目标属性值。若电子设备确定该属性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则可以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对应的目标编码规则。
可选的,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开发人员在电子设备出厂前写入该电子设备的。该目标属性值可以为true。
例如,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为电信的服务器,目标属性值为true,电子设备的用于指示向电信的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为true。由于该属性的属性值true与目标属性值true相同,因此电子设备可以从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电信的服务器对应的目标编码规则。
步骤203、基于该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电子设备在确定目标编码规则后,即可基于该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标识码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该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以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该第一编码值可以包括:字母,和/或,数字。例如,该第一编码值可以为字母和数字,或者该第一编码值可以为字母。
对于第一编码值为字母的场景,该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可以记录有多个生产日期,以及与多个生产日期中的每个生产日期对应的一个第一编码值。其中,多个生产日期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多个生产日期对应的多个第一编码值按字母顺序排列,或者按照字母倒序排列。
可选的,该字母可以包括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在该种情况下,多个第一编码值可以先按大写字母顺序或倒序排列,再按小写字母顺序或倒序排列。例如,多个第一编码值可以先按大写字母顺序排列,再按小写字母顺序排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生产日期一般包括年月日,因此该第一编码值可以包括:与生产日期中的年对应的第一子编码值,与生产日期中的月对应的第二子编码值,以及与生产日期中的日对应的第三子编码值。
其中,第一子编码值至第三子编码值中的每个子编码值均可以包括:字母,和/或,数字。例如,每个子编码值均为字母。
例如,假设第一编码值为数字和字母,则参见表1,表1示出了一种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
表1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071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08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年份2015对应的第一子编码值为Z,年份2028对应的第一子编码值为L,年份2048对应的第一子编码值为0。月份1对应的第二子编码值为1,月份7对应的第二子编码值为4,月份12对应的第二子编码值为F。1号对应的第三子编码值为1,15号对应的第三子编码值为F,31号对应的第三子编码值为X。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标识码可以包括:生产电子设备的生产线的标识(也可以称为生产线的线体号)。该目标编码规则还包括: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电子设备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的过程,该可以包括:
基于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生产线的标识转换为第二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该第二编码值可以包括:数字,和/或,字母。例如,第二编码值可以包括数字和字母。
例如,参见表2,表2示出了一种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线体号1对应的第二编码值为1,线体号15对应的第二编码值为F,线体号33对应的第二编码值为Z。
表2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082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09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标识码还包括: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该目标编码规则还可以包括: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的过程,还可以包括:
基于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生产序列号转换为第三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该第三编码值也可以包括数字,和/或,字母。例如该第三编码值可以包括数字和字母。
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可以大于或等于0000,且小于或等于9999。该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记录有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以及该前两位数值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值。
基于此,若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的千位上的数值等于0,则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将该生产序列号的后三位确定为第三编码值。
若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的千位上的数值不等于0,则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该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值。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第四子编码值与生产序列号的后两位组合,从而得到第三编码值。
在该种情况下,参见表3,表3示出了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以及该前两位数值对应的第四子的编码。
表3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101
Figure BDA0002895717880000111
从表3可以看出,若生产序列号为1000,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10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值为A,相应的,该生产序列号对应的第三编码值为A00。若生产序列号为1905,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19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值为K,相应的,该生产序列号对应的第三编码值为K05。若生产序列号为3381,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33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值为Z,相应的,该生产序列号对应的第三编码值为Z8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标识码还可以包括:运营商标识,以及该运营商为生产厂商分配的厂商标识。该运营商标识与厂商标识共占14位。
电子设备在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该运营商标识以及厂商标识转换为固定数值,从而得到目标标识码。例如,该固定数值为18123456。
可选的,若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大于3399,即生产线的产能超过3400台每天,则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包括小写字母。或者,可以采用修改表2中的生产线的标识对应的第二编码值的方式,确保在产能超过3400台每天的情况下,基于初始标识码转换后目标标识码能够唯一标识该电子设备。
示例的,假设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记录的生产序列号的前两位数值,以及该前两位数值对应的第四子编码如表3所示,固定数值为18123456。
若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为11111111vv120120201202161101,则电子设备可以将11111111vv1201转换为18123456,将生产日期20201202转换为UF2,将生产线的标识16转换为G,将生产序列号转换为B01。即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目标编码值为UF2,第二目标编码值为G,第三目标编码值为B01,从而得到目标标识码:18123456UF2GB01。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电子设备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符合目标运营商(即目标运营商服务器所属的运营商)的规范的目标标识码。
步骤204、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
电子设备在转换得到目标标识码之后,即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该设备编码可以包括目标标识码。且该设备编码可以用于供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可选的,该设备编码还可以包括:运营商规范的版本号,电子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上级设备(例如网关或路由器)的MAC地址,接入网络的方式、固件版本以及上报时间(dat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得到目标标识码之后,可以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发送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请求,该请求可以携带有该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在出厂后需要进行运营商相关的测试,即电子设备在首次启动后需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若设备编码中用于唯一标识电子设备的标识码符合运营商的要求,运营商服务器即可确定该电子设备通过测试,并以此统计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以供运营商基于统计得到的数量对生产厂商进行补贴。其中,该标识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开发人员根据目标运营商服务器所属的运营商的规范转换,并写入电子设备中的。但是,该种方式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上报的设备编码的准确性较低,从而导致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的准确性较低。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出厂后,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202也可以视情况删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电子设备在出厂后的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的上报方法。参见图4,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在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电子设备;
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设备编码包括目标标识码,设备编码用于供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可选的,初始标识码包括: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基于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第一编码值为字母。
可选的,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记录有多个生产日期,以及与每个生产日期对应的一个第一编码值;
其中,多个生产日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多个生产日期对应的多个第一编码值按字母顺序排列,或者按照字母倒序排列。
可选的,初始标识码包括:生产电子设备的生产线的标识,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基于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生产线的标识转换为第二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初始标识码包括: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该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
基于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生产序列号转换为第三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可选的,该处理器1101还可以用于:
若确定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则从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对应的目标编码规则。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在出厂后的首次启动后即可获取预先存储的初始标识码,并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该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在该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可以确保转换得到的目标标识码的准确性,继而可以确保后续运营商服务器统计的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1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蓝牙模块180、电源190和摄像头121等部件。
其中,摄像头121可用于捕获静态图片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片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101转换成数字图片信号。
处理器1101是电子设备1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101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1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101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另外,处理器1101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130耦接。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电子设备1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可选的,显示单元130还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11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110正面的显示屏131。其中,显示屏13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单元130包括:显示屏131和设置在电子设备110正面的触摸屏132。该显示屏131可以用于显示预览图片。触摸屏132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其中,触摸屏132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1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2与显示屏13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1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40存储有使得电子设备1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4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的代码。
RF电路15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101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11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5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11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蓝牙模块180,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电子设备11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0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电子设备1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电子设备11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10,比如运动传感器11101、距离传感器11102、指纹传感器11103和温度传感器11104。电子设备1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设备和各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环境(android runtime,ART)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5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5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片,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片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片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例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例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并且,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指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应理解,“第一”、“第二”、“第n”之间不具有逻辑或时序上的依赖关系,也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例如,在不脱离各种所述示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编码值可以被称为第二编码值,并且类似地,第二编码值可以被称为第一编码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所述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电子设备;
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所述设备编码包括所述目标标识码,所述设备编码用于供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编码值为字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中记录有多个生产日期,以及与每个所述生产日期对应的一个第一编码值;
其中,所述多个生产日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所述多个生产日期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编码值按字母顺序排列,或者按照字母倒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生产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线的标识,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线的标识与第二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生产线的标识转换为第二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序列号,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生产序列号与第三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生产序列号转换为第三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确定用于指示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设备编码的属性的属性值为目标属性值,则从多个编码规则中确定与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目标编码规则。
8.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启动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标识码,所述初始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电子设备;
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运营商服务器上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编码,所述设备编码包括所述目标标识码,所述设备编码用于供所述目标运营商服务器统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标识码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所述目标编码规则包括: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所述基于目标编码规则,将所述初始标识码转换为目标标识码,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日期与第一编码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生产日期转换为第一目标编码值,得到目标标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编码值为字母。
CN202110040694.1A 2021-01-13 2021-01-13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Active CN112668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0694.1A CN112668061B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0694.1A CN112668061B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061A true CN112668061A (zh) 2021-04-16
CN112668061B CN112668061B (zh) 2022-08-12

Family

ID=7541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0694.1A Active CN112668061B (zh) 2021-01-13 2021-01-13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8061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6957A1 (en) * 2006-08-31 2008-05-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arameter for an application operating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97331A (zh) * 2011-12-16 2012-06-13 王博 一种信息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3366208A (zh) * 2012-04-09 2013-10-23 迈智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
CN104376341A (zh) * 2014-09-05 2015-02-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序列号写入方法及系统
CN104394022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标识方法和装置
CN106777644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17177636A1 (zh) * 2016-04-12 2017-10-1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手机的漫游搜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496332A (zh) * 2017-08-22 2018-09-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08898199A (zh) * 2018-06-29 2018-11-27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标识码转换方法、装置和产品管理系统
CN108933950A (zh) * 2018-08-24 2018-1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标识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83752A (zh) * 2016-10-05 2019-07-05 亚马逊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编码dns级信息的网络地址
US20200279038A1 (en) * 2017-11-15 2020-09-03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etwork intera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client and server
CN111783168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序列号反算edid年周期的校正方法
CN112132244A (zh) * 2020-09-23 2020-12-25 青岛智动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标识码转换设备和标识码转换方法
CN112153627A (zh) * 2020-09-23 2020-12-29 前海联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卡的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6957A1 (en) * 2006-08-31 2008-05-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arameter for an application operating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97331A (zh) * 2011-12-16 2012-06-13 王博 一种信息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3366208A (zh) * 2012-04-09 2013-10-23 迈智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标记系统及其制品
CN104376341A (zh) * 2014-09-05 2015-02-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序列号写入方法及系统
CN104394022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标识方法和装置
WO2017177636A1 (zh) * 2016-04-12 2017-10-1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手机的漫游搜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983752A (zh) * 2016-10-05 2019-07-05 亚马逊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编码dns级信息的网络地址
CN106777644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496332A (zh) * 2017-08-22 2018-09-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US20200279038A1 (en) * 2017-11-15 2020-09-03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etwork intera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client and server
CN108898199A (zh) * 2018-06-29 2018-11-27 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标识码转换方法、装置和产品管理系统
CN108933950A (zh) * 2018-08-24 2018-1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标识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3168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序列号反算edid年周期的校正方法
CN112132244A (zh) * 2020-09-23 2020-12-25 青岛智动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标识码转换设备和标识码转换方法
CN112153627A (zh) * 2020-09-23 2020-12-29 前海联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卡的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061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5837B (zh) 一种进行系统升级的方法和终端
CN113835569A (zh) 终端设备、应用内部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176766A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组件显示方法
CN111935353B (zh)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显示方法
CN114371895B (zh) 一种终端设备、邮件标记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668061B (zh) 电子设备及其设备编码上报方法
CN113642010B (zh) 一种获取扩展存储设备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92082B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子墨水屏的刷新方法
CN114675786A (zh) 一种大容量存储挂载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139995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界面显示方法
CN114679752A (zh) 双系统共享无线通信能力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59734A (zh) 通信终端及多应用数据互访处理方法
CN112954622A (zh)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发送方法
CN114020379B (zh) 一种终端设备、信息反馈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114885B (zh) 一种终端、控制设备及服务处理方法
CN110852717A (zh) 一种行程更新方法和智能通信终端
CN112000411B (zh) 移动终端及其录音通道占用信息的显示方法
CN113918062B (zh) 应用程序的快捷功能的启用方法及终端
CN115146257A (zh) 一种终端设备、功能筛选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528125A (zh) 保留应用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675765A (zh) 一种终端设备、功能搜索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896009A (zh) 一种终端设备、服务器、主题推荐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820641A (zh) 一种双系统的前台系统指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82184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插入卡的类型确定方法
CN114020379A (zh) 一种终端设备、信息反馈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