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7204B -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7204B
CN112667204B CN202011475202.3A CN202011475202A CN112667204B CN 112667204 B CN112667204 B CN 112667204B CN 202011475202 A CN202011475202 A CN 202011475202A CN 112667204 B CN112667204 B CN 112667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application
micro
code
micro service
sty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52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7204A (zh
Inventor
萧展辉
徐律冠
刘明伟
罗欢
余芸
姜唯
陈仁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52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7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7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7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根据前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确定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前端接口、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使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实现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后端的代码独立开发的情况下匹配运行,快速完成微服务应用的代码开发。

Description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服务应用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展依赖于计算机软件。
在现有技术中,在开发微服务应用时,往往会涉及到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的开发,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的联调,通过联调,使得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相互匹配。
然而,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的联调环节耗时耗力,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后端的接口代码发生变动的情况,导致前端向后端发送的数据无法正确处理,使得微服务应用代码的开发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当前排版样式,以及所述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
获取预设的样式模板和所述样式模板对应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与所述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
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可选地,所述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差异内容代码,包括:
获取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
对所述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所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获取JSON格式与所述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包括:
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
获取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
根据所述接口代码、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创建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模板中的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获取模板差异内容和模板共用内容;
针对所述模板差异内容,生成第二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模板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二预设内容代码;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可选地,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在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接收到首个资源调用请求后,获取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头信息,并仿照所述请求头信息创建代理服务器,并采用所述代理服务器截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向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的资源调用请求。
可选地,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通过路径注册表存储多个路由,每个路由对应微服务应用后端的一个后端实体资源,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根据获取的资源调用请求,从多个路由中确定目标路由,加载并返回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至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与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匹配。
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代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接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路由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微服务应用构建模块,用于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根据前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确定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前端接口、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能够在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代码生成中插入Node中间层作为连接中间层,使得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代码可在各自独立开发的情况下匹配运行,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独立的进行开发部署等工作,正确无误、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微服务应用的代码开发,解决了传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进行代码联调、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服务应用前端生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服务应用后端生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生成微服务应用的代码、进行应用开发。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作为一示例,微服务应用可以包括微服务应用前端和微服务应用后端,其中,微服务应用前端也可以称为微服务应用的客户端,可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微服务应用前端和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由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即微服务应用前端和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独立进行开发部署等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在构建微服务应用前端后和微服务应用后端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代码,即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代码,即后端代码。
步骤102,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在具体实现中,前端代码可以包括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的接口代码,后端代码可以包括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的接口代码。在获取到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从前端代码中,确定出前端接口代码,进而确定出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以及,可以从后端代码中,确定出后端接口代码,进而确定出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步骤103,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作为一示例,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由多个后端实体资源组成,每个后端实体资源可以由对应的后端代码构造得到,后端实体资源可以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其中,每个后端实体资源可以单独提供一项数据处理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后端代码后,可以基于后端代码,确定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每个后端实体资源创建对应的路由,则当获取到该路由时,可通过该路由查找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
步骤104,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其中,微服务节点中间层也可以称为微服务应用Node中间层,微服务节点中间层为微服务应用前端和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连接中间层,可以对前端和后端进行连接。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预先构建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并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例如,可以在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设置路径注册表,并将多个路由存储到路径注册表中。
在针对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创建路由,并将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后,可以建立前端接口、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实现微服务应用前端与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通信,以及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与微服务应用后端的通信,构建出包括微服务应用前端、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微服务应用后端的微服务应用。微服务应用前端可以在响应用户操作,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的多个路由,从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根据前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根据后端代码,确定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前端接口、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能够在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代码生成中插入Node中间层作为连接中间层,使得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代码可在各自独立开发的情况下匹配运行,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独立的进行开发部署等工作,正确无误、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微服务应用的代码开发,解决了传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微服务应用前端及微服务应用后端进行代码联调、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开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当前排版样式,以及所述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微服务应用前端进行排版样式设计,例如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排版样式设计。则在排版样式设计完成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获取当前排版样式,以及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其中,当前样式配置数据可以是用于描述当前排版样式中的样式和组件的数据。
具体的,用户在进行样式排版设计时,可以在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的前端开发界面,拖拽微服务应用前端的样式库中的多种样式或JavaScript组件,进行布局。在微服务应用前端的样式库中,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按钮以及布局样式,布局完毕后,可以根据规范的HTML、CSS以及JavaScript语言,生成当前布局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进行保存和收集。
步骤202,获取预设的样式模板和所述样式模板对应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
作为一示例,预设的样式模板可以是预先生成的样式模板。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微服务应用前端进行排版样式设计时,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提供预设的样式模板,用户可以在预设的样式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排版样式设计,当然,用户也可以直接进行排版样式设计,无需依赖于预设的样式模板。
在得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后,可以获取预设的样式模板及其对应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其中,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用于描述样式模板中的样式和组件的数据,例如字体类型、字体大小、图片位置等。
步骤203,根据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与所述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
在获取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和样式模板配置数据后,可以将两者进行比对分析,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其中,样式差异内容,可以是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中与样式模板配置数据不相同的数据,样式共用内容可以是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中与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相同的数据。
步骤204,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确定出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后,可以针对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并且,由于样式共用内容是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中与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相同的数据,样式模板配置数据可以预先设置对应的样式代码,则针对样式共用内容代码,可以从样式代码中,获取与样式共用内容代码对应的预设内容代码。
在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一预设内容代码后,可以根据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一预设内容代码,构造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一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能够由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自动快速地生成准确无误的微服务应用前端代码,进而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有效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开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差异内容代码,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对所述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所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获取JSON格式与所述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
模型驱动架构MDA(Model-Driven-Architecture)是可从系统模型变换为实现代码的软件开发框架,其核心技术可以包括统一建模语言(Uniform-Modeling-Language,UML)、元对象设施(Mete-Object-Facility,MOF)、基于XML的元数据交换(XML-Metadata-Interchange,XMI)。其中,MDA能够创建出机器可读和高度抽象的模型,这些模型以独立于实现的技术开发,以标准化的方式储存。因此,这些模型可以被重复访问,并被自动转化为纲要(schema)、代码框架(code-skeleton)、测试工具(test-harness)、集成化代码以及各种部署描述。在进行应用开发时,通过建立表达业务逻辑的平台无关模型PIM(PlatformIndependent Models),并基于该模型自动进行应用开发,其中,平台无关模型PIM是抽象出与实现技术无关、完整描述业务功能的核心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样式差异内容后,通过解析样式差异内容可以获取样式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在得到第一PIM模型后,可以对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其中,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具体的,在根据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时,可以将差异内容整体复制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中,在建立PIM模型时,可以首先将UML模型或MOF模型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
在对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时,针对将第一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可以MOF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或者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转换成ER图表示的第一关系模型。针对将第一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一EJB(基于分布式事务处理的企业级应用程序的组件,Enterprise Java Beans)模型(即EJB PIM模型),可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针对将第一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可以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生成的模型可以是使用WEB界面构造型的UML变体表示。由于已将UML模型或MOF模型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相应地,转换后得到的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可以是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进一步地,可以获取JSON格式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创建平台无关的PIM模型,并根据PIM模型,得到平台相关的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WEB模型及其对应代码,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为微服务应用前端的自动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获取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根据所述接口代码、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预先设定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获取该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通过对样式配置数据中的交互信息通信规则进行分析,得到该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API接口规则,进而可以根据获取到的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得到对接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通讯接口,并根据接口代码、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一个示例中,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调用模板解析模块,对样式差异内容中的API接口代码生成模块进行解析,基于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得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同时,可以调用模板解析模块解析JSP(JavaServer Pages)页面模板,将解析结果输入到JSP页面生成模板中,生成JSP页面生成代码,其中,API接口代码生成模块可以是模板差异内容中与API接口生成相关的数据,JSP页面生成代码用于生成JSP页面。在得到接口代码和JSP页面生成代码后,可以通过代码打包模块将接口代码和JSP页面生成代码打包,生成打包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前端可以采用分层设计,然后编程实现服务逻辑,以达到实现接口与实现两者相互分离的目标,其中,实现接口(例如本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前端与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对接的通讯接口)可以采用RPC和HTTP REST技术提供调用功能,使用服务注册中心统一注册管理应用服务,并通过服务网关统一接管接口,实现服务信息的运行信息的统一发布。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生成与Node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对应的接口代码,并根据接口代码、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一预设内容代码,自动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有效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开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
作为一示例,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可以是用于构建微服务后端的数据,预设的配置模板,可以是用户预先针对微服务应用后端生成的配置模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和预设的配置模板。具体的,在获取当前配置数据时,微服务应用公开发平台可以与数据库进行连接,并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视图、表值函数,以及对应的字段、类、包的信息。或者,也可以读取数据库设计文档,若数据库设计文档中包括数据表,则可以将数据表与混淆前的字段进行对应,添加数据表,软件自动解析变量,并采用XML方式存储配置的数据。
步骤302,根据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创建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模板中的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获取模板差异内容和模板共用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在得到当前配置数据后,可以根据当前配置数据创建代码生成模板。具体而言,在当前配置数据包括数据库和数据表时,可以调用解析模块解析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映射信息、实体类生成信息、注解生成信息,得到生成实体对向和映射文件,并根据生成实体对向和映射文件生成模板代码,根据模板代码创建代码生成模板。
代码生成模板中可以包括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根据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获取模板差异内容和模板共用内容。
步骤303,针对所述模板差异内容,生成第二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模板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二预设内容代码。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模板差异内容后,通过解析模板差异内容可以获取模板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模板差异内容对应的业务逻辑创建对应的第二PIM模型。在得到第二PIM模型后,可以对第二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二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二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WEB模型,其中,平台相关的第二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二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二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具体实现中,在根据模板差异内容对应的业务逻辑创建第二PIM模型时,可以将模板差异内容整体复制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中,在建立第二PIM模型时,可以首先将UML模型或MOF模型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
在对第二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时,针对将第二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二关系模型,可以MOF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或者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转换成ER图表示的第二关系模型。针对将第二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二EJB模型,可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针对第二将PIM模型转换为平台相关的第二WEB模型,可以以UML创建的模型作为输入,生成的模型可以是使用WEB界面构造型的UML变体表示。由于已将UML模型或MOF模型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相应地,转换后得到的平台相关的第二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二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二WEB模型可以是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进一步地,可以获取JSON格式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平台相关的第二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二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二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
步骤304,根据所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在得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二预设内容代码后,可以根据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二预设内容代码,构造微服务应用后端。
具体的,在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接口代码;根据所述接口代码、所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在具体实现中,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获取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通过对当前配置数据中的交互信息通信规则进行分析,得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API接口规则,进而可以根据获取到该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接口代码,得到对接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通讯接口,并根据微服务应用后端的接口代码、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在一个示例中,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调用模板解析模块,对模板差异内容中的数据持久层模块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并调用平台中的持久层代码生成模块,以通过持久层代码生成模块,根据该解析结果生成持久层代码。其中,数据持久层模块可以是模板差异内容中与数据持久层关联的数据。
此外,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还可以通过模板解析模块,对模板差异内容中的服务器层模板模块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并调用平台中的服务器层代码生成模块,通过服务器层代码生成模块,根据该解析结果生成服务器层代码。其中,服务器层模板模块可以是模板差异内容中与服务器层模板关联的数据。以及,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可以调用模板解析模块,在解析控制器层模板模块后,将对应的解析结果,通过平台中的控制器层代码生成模块生成控制器层代码。
进而,可以通过代码打包模块,基于持久层代码、服务器层代码、控制器层代码进行打包,生成打包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模板差异内容生成第二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模板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二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能够由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自动快速地生成准确无误的微服务应用后端代码,进而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有效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开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用于在微服务应用前端接收到首个资源调用请求后,获取资源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头信息,并仿照请求头信息创建代理服务器,进而采用代理服务器截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向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的资源调用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通过HTTP请求,作为微服务应用前端与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通讯方式,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接替微服务应用后端的部分数据处理工作以及架构中作为controller(控制者)的工作,其中,接替的数据处理工作可以包括数据代理。
具体而言,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包括http模块,当用户在微服务应用前端进行操作,微服务应用前端响应于用户操作,可以向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首个资源调用请求,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通过http模块截取该请求,并获取资源调用请求的请求头信息,通过仿照请求头信息创建一个代理服务器,进而当微服务应用前端后续向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资源调用请求时,都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截取到资源调用请求。
在一个示例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将获得的数据再次返回给本地res填充,并判断代理服务器是否收到新的数据,如未收到新的数据,可以确定本地res数据写入完毕,并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相应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后续向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的资源调用请求,为后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调用相应的后端实体资源提供调用依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通过路径注册表存储多个路由,每个路由对应微服务应用后端的一个后端实体资源,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根据获取的资源调用请求,从多个路由中确定目标路由,加载并返回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至微服务应用前端,其中,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与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还可以具有负责路由分发,具有注册、分发、触发、查找功能。
具体而言,微服务应用后端可以具有多个后端实体资源,针对每个后端实体资源,可以创建一个路由,即每个路由可以对应微服务应用后端的一个后端实体资源,并在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设置路径注册表,通过路径注册表存储多个路由,路径注册表也可以称为路由容器。
当微服务应用前端向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资源调用请求,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截取到资源调用请求后,可以从多个路由中确定目标路由,并根据该目标路由对后端实体资源进行定位,即从微服务应用后端中加载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并将其返回至微服务应用前端,其中,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与资源调用请求匹配,即可以通过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响应资源调用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在获取到资源调用请求后,可以从多个路由中确定出目标路由,并根据目标路由,将对应的后端资源实体返回至微服务应用前端,在微服务应用前端和微服务应用后端独立开发部署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微服务应用的正常运行。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代码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接口获取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路由生成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微服务应用构建模块404,用于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排版样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排版样式,以及所述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
样式模板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样式模板和所述样式模板对应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
样式差异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与所述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
应用前端构造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前端构造模块,包括:
业务逻辑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
模型转换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所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代码生成子模块,用于获取JSON格式与所述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前端构造模块,还包括:
接口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
接口代码生成子模块,用于获取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
前端代码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口代码、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
模板差异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创建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模板中的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获取模板差异内容和模板共用内容;
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模板差异内容,生成第二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模板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二预设内容代码;
应用后端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在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接收到首个资源调用请求后,获取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头信息,并仿照所述请求头信息创建代理服务器,并采用所述代理服务器截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向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的资源调用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通过路径注册表存储多个路由,每个路由对应微服务应用后端的一个后端实体资源,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根据获取的资源调用请求,从多个路由中确定目标路由,加载并返回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至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与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匹配。
关于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生成微服务应用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上述其他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根据所述前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上述其他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与预设的样式模板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
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一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根据所述前端代码中的前端接口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中的后端接口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用于描述当前排版样式中的样式和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差异内容代码,包括:
获取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的业务逻辑,并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创建第一PIM模型;
对所述第一PIM模型进行模型转换,得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所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基于计算机可识别的元数据构造;
获取JSON格式与所述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平台相关的第一关系模型、平台相关的第一EJB模型和平台相关的第一WEB模型转换为代码,得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包括:
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内容;
获取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API接口代码生成模板、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内容,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接口代码;
根据所述接口代码、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当前配置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创建代码生成模板,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模板中的差异内容标识和共用内容标识,获取模板差异内容和模板共用内容;
针对所述模板差异内容,生成第二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模板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二预设内容代码;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二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在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接收到首个资源调用请求后,获取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头信息,并仿照所述请求头信息创建代理服务器,并采用所述代理服务器截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向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发送的资源调用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通过路径注册表存储多个路由,每个路由对应微服务应用后端的一个后端实体资源,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用于根据获取的资源调用请求,从多个路由中确定目标路由,加载并返回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至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所述目标路由对应的后端实体资源与所述资源调用请求匹配。
8.一种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当前排版样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微服务应用前端当前排版样式对应的当前样式配置数据;
样式差异内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样式配置数据与预设的样式模板的样式模板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确定样式差异内容和样式共用内容;
应用前端构造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样式差异内容生成第一差异内容代码,获取所述样式共用内容对应的第一预设内容代码,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内容代码和所述第一预设内容代码,生成微服务应用前端;
代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代码,以及获取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和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由所述微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分别独立生成;
接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前端代码中的前端接口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对应的前端接口,根据所述后端代码中的后端接口代码,获取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后端接口;
路由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后端代码,确定所述微服务应用后端对应的多个后端实体资源,并针对各个后端实体资源,生成对应的路由;
微服务应用构建模块,用于将多个路由存储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中,并建立所述前端接口、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和所述后端接口的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微服务应用前端在接收到资源调用请求时,通过所述微服务应用节点中间层的多个路由,从所述微服务后端获取到匹配的后端实体资源。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75202.3A 2020-12-15 2020-12-15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2667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202.3A CN112667204B (zh) 2020-12-15 2020-12-15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202.3A CN112667204B (zh) 2020-12-15 2020-12-15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204A CN112667204A (zh) 2021-04-16
CN112667204B true CN112667204B (zh) 2024-01-23

Family

ID=7540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5202.3A Active CN112667204B (zh) 2020-12-15 2020-12-15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7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825B (zh) * 2022-01-07 2023-12-2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Hypervisor微内核架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5357240B (zh) * 2022-08-04 2023-07-14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8165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生成方法及代码生成系统
CN107959718A (zh) * 2017-11-17 2018-04-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企业级应用软件的微服务架构
CN109117131A (zh) * 2018-08-16 2019-01-01 杭州云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09325203A (zh) * 2018-09-10 2019-02-12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实现Web系统可视化复用的装置
CN10998171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0096263A (zh) * 2019-04-28 2019-08-06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Web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2718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Web系统前后端分离方法
CN111245916A (zh) * 2020-01-07 2020-06-05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网关的服务调用方法、服务编排方法及装置
CN111324843A (zh) * 2020-02-17 2020-06-23 政采云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0854A (zh) * 2020-03-18 2020-08-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应用程序接口网关的前后端分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08646A (zh) * 2020-06-16 2020-09-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服务平台实现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8800B2 (en) * 2017-02-08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vocation context caching
US10768900B2 (en) * 2018-12-05 2020-09-08 Sap Se Model-based service registry for softwar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8165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生成方法及代码生成系统
CN107959718A (zh) * 2017-11-17 2018-04-2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企业级应用软件的微服务架构
CN109981716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9117131A (zh) * 2018-08-16 2019-01-01 杭州云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09325203A (zh) * 2018-09-10 2019-02-12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实现Web系统可视化复用的装置
CN110096263A (zh) * 2019-04-28 2019-08-06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Web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2718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Web系统前后端分离方法
CN111245916A (zh) * 2020-01-07 2020-06-05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网关的服务调用方法、服务编排方法及装置
CN111324843A (zh) * 2020-02-17 2020-06-23 政采云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0854A (zh) * 2020-03-18 2020-08-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应用程序接口网关的前后端分离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08646A (zh) * 2020-06-16 2020-09-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服务平台实现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roservice-based Middleware for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Tracing;D. da Silva等;《2020 15th Iberi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ISTI)》;1-6 *
单茹楠.基于微服务化前端架构的研究与实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9,(第06期),I139-51. *
基于MDA的Web-MIS平台研究与实现;董珊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第06期);I138-126 *
基于Node.js的RESTful微服务集群框架;易和阳等;《数字化用户》(第12期);224-227 *
基于微服务化前端架构的研究与实现;单茹楠;《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第06期);I139-51 *
支持前后端分离的JavaScript开发框架的研究及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路雯雯;《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第01期);I138-36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204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9509B (zh) 一种客户端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785452B2 (en) Framework for dependency management and automatic file loa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721006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omputer software test coverage
CN110275831B (zh) 协议接口的mock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12667204B (zh) 微服务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241315B (zh) 银行网关接口的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5952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ressing inbound payload to an integration flow of an orchestration based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US9519628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messages and process engine
US10452730B2 (en) Methods for analyzing web sites using web services and devices thereof
US7970779B2 (e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cluding dynamic transform definitions
CN112187713B (zh) 报文转换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92421A (zh) 接口测试方法及其装置与计算机装置及其可读存储介质
US8146111B2 (en) Calling services from a remote client
CN111200523A (zh) 中台系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972487B2 (en) Automated framework for testing enterprise services consumer technologies
CN109634752B (zh) 一种基于页面网关的客户端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367690A (zh) 一种支持组合api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US20080066060A1 (en) Redirection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IM object manager provider
CN111309332A (zh) 文件内容按需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700778B (zh) 接口差异分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3568614A (zh) 任务发布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39265B (zh) Java函数与C函数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81043A (zh) 页面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114805B (zh) 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
CN115480753A (zh) 应用集成系统及相应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7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01, 502, 601, 602, building D, wisdom Plaza,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6, room 406, No.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