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6727A -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6727A
CN112666727A CN202011554615.0A CN202011554615A CN112666727A CN 112666727 A CN112666727 A CN 112666727A CN 202011554615 A CN202011554615 A CN 202011554615A CN 112666727 A CN112666727 A CN 112666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
polarization
splitting
splitting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46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毛塬
刘圣
赵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546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6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6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6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依次排列的起偏器、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和液晶偏振光栅组成的通光光路,以及与液晶偏振光栅连接的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液晶偏振光栅可以实现偏振分束,而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可以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实现分光比连续变化。本发明可以实现宽波段任意入射光束的偏振分波,分光比可以通过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精确的动态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宽波段任意光束分光比可以通过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精确的动态调节的偏振分束方法,应用于光电领域可以实现宽波段任意光束的偏振分光,具有电可调性和极高的效率。
背景技术
分束器是光路系统中的重要器件之一,传统的分束方法主要依靠分光棱镜、偏振分光棱镜、光束位移器等,但这些分束方法的分光比是固定不可调的,且输出的光束方向角固定。
现有的具有可调偏振分光比的偏振分束器也是基于液晶材料的电光效应实现光束的偏振分波,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965317A的发明专利申请“电控可调偏振分光比的偏振分束器及其工作方法”,其公开了一种电控可调偏振分光比的偏振分束器,通过外控电压改变整个液晶盒的相位延迟实现入射光束偏振态的改变,再利用分光棱镜实现分光输出,但其分光元件还是传统的偏振分光棱镜,只能实现单一波长的精确可控分光。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能实现宽波段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方法,偏振分光比可以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精确的动态调节,且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可以改变输出光束的方向角,可开发为应用于光电领域的光波器件。
技术方案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液晶偏振光栅3和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依光路设置为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和液晶偏振光栅3,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与液晶偏振光栅3连接,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所述液晶偏振光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带电极透明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薄膜层,以及两基板表面靠近液晶薄膜层一侧涂敷的光控取向膜;所述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对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
所述振分束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口的出射光束为正交偏振或同偏振。
所述振分束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口的出射光束的分光比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动态调节。
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有序性,使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视为一个单轴晶体,光轴为液晶分子指向矢方向。
一种采用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实施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偏振器将宽波段任意入射光转换为线偏振光;
步骤2: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步骤3:圆偏振光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输出为两束正交偏振的圆偏振光;
其中:液晶偏振光栅受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的施加电压的改变,改变光束经过液晶偏振光栅所累积的相位延迟量,调节两个输出端口的光束分光比,具体为:
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分光比为: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21
其中,I1,I2分别为所述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的强度值;δ为入射光经过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
所述位延迟量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31
其中,λ为入射光波的波长,d为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薄膜层的厚度;Δn为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
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取决于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32
其中,no和ne分别为液晶偏振光栅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
所述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与调节外控电压相关:
θ=π/2-f(U)
其中f(U)为所述电压变化引起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变化量的函数。
所述f(U)具有类线性关系:f(U)=k·U,其中k为不同材料液晶分子的响应系数。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依次排列的起偏器、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和液晶偏振光栅组成的通光光路,以及与液晶偏振光栅连接的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液晶偏振光栅可以实现偏振分束,而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可以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实现分光比连续变化。本发明可以实现宽波段任意入射光束的偏振分波,分光比可以通过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精确的动态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宽波段任意入射光束都能实现独立的偏振分束,且光束分光比可以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实现精确的动态调节。
本发明中,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可以实现输出光束方向角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为起偏器,2为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其快轴方向与起偏振器的起偏方向夹角为45度,3为带有驱动电极的液晶偏振光栅,4为外控电压驱动装置,φ为两个输出端口1和2的出射光束夹角。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的液晶偏振光栅结构示意图;
图中,01为透明基板,02为驱动电极,03为光控取向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偏振光栅中单个液晶分子空间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42
为液晶分子指向矢,也是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41
为液晶分子的方位角;θ为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43
与z轴的夹角。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偏振光栅在xoy平面的指向矢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偏振光栅在xoy平面指向矢分布模拟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结构图;
图中,1为起偏器,2为四分之一波片,其快轴方向与起偏振器的起偏方向夹角为45度,3为带有驱动电极的液晶偏振光栅,4为信号发生器,5为检偏器,φ为两个输出端口的光束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起偏器、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和液晶偏振光栅组成的通光光路,以及与液晶偏振光栅连接的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
所述起偏器用于将任意光束转换为线偏振光;
所述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用于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所述液晶偏振光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带电极透明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薄膜层,以及两基板表面靠近液晶薄膜层一侧涂敷的光控取向膜;
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有序性,使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可将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视为一个单轴晶体,光轴为液晶分子指向矢方向;
所述外控电压驱动装置用于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包括两个输出端口,两个端口的出射光束既可以是正交偏振的,也可以是同偏振的,且分光比可以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精确的动态调节。
采用本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方法,实现宽波段任意光束的偏振分光包括以下步骤:
a)宽波段任意入射光经偏振器转换为线偏振光;
b)线偏振光经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转换为圆偏振光;
c)圆偏振光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输出为两束正交偏振的圆偏振光;
d)对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改变光束经过液晶偏振光栅所累积的相位延迟量,精确调节两个输出端口的光束分光比。
在本发明中,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分光比为: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51
其中,I1,I2分别为所述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的强度值,δ为入射光经过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61
其中,λ为入射光波的波长,d为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薄膜层的厚度;Δn为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由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确定。
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可以实现两束出射光分光比的连续变化。
对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引起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转动,可以改变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从而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入射光束与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与施加在液晶偏振光栅的电压满足关系式:θ=π/2-f(U),其中f(U)为所述电压变化引起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变化量的函数。当U=0时,f(U)=0,则θ=π/2。在电压不超过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电压时,f(U)具有类线性关系:f(U)=k·U,其中k为不同材料液晶分子的响应系数。
当入射光束通过液晶偏振光栅时,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62
其中,no和ne分别为液晶偏振光栅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
根据上述原理,任意入射光束通过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可以改变入射光束与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引起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变化,使得光束经过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δ覆盖0~π/2的变化范围,最终实现对两个输出端口光束分光比从∞~0的变化调节。
在本发明中,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夹角φ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波长λ与液晶偏振光栅周期Λ的比值,满足光栅方程sinφ=λ/Λ,通过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Λ可以改变两束出射光的夹角φ,实现出射光束方向角的变化。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可直接将宽波段任意偏振态的入射光束分解为两束正交圆偏振光,即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且两束圆偏振光的能量分光比可通过外控电压控制实现精确的动态调节。如图1所示,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和液晶偏振光栅3组成的通光光路,以及与液晶偏振光栅3连接的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起偏器1采用市售的自由空间偏振片,用于将任意光束转换为线偏振光;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为400nm-700nm、700nm-1100nm、1100nm-1650nm可选,用于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液晶偏振光栅3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有序性,使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可将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视为一个单轴晶体,光轴为液晶分子指向矢方向,其作用相当于一个任意波片,能够实现偏振分束;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用于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偏振光栅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透明基板01,设置在两透明基板相对内侧的驱动电极02,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薄膜层,以及两基板表面靠近液晶薄膜层一侧涂敷的光控取向膜03。
图3为液晶偏振光栅中单个液晶分子空间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1
为液晶分子指向矢方向,也是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2
为液晶分子的方位角;θ为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3
与z轴(入射光束方向)的夹角。无外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4
垂直于z轴,θ为π/2;施加电压到液晶偏振光栅上,液晶分子将绕z轴发生转动,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5
与z轴的夹角θ也随之变化。
图4为本实施例中液晶偏振光栅在xoy平面的指向矢分布结构示意图,其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方位角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6
(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77
Λ为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沿x轴呈线性周期性变化;通过锚定作用,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沿z轴方向(垂直于纸面方向)的指向矢方向均一致。
图5为本实施例中液晶偏振光栅在xoy平面的指向矢分布模拟图,反映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排布情况,液晶分子指向矢的方位角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1
在单个周期内变化范围从0~π的,每个灰度代表液晶分子指向矢的一个固定方位角度。
图1所示的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两个输出端口1和2的出射光束分光比为: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2
其中,I1,I2分别为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输出端口1和输出端口2出射光的强度值,δ为入射光经过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由(2)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3
其中,λ为入射光波的波长,d为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液晶薄膜层的厚度;Δn为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由入射光束(沿z轴方向)与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4
的夹角θ确定。
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引起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转动,可以改变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5
的夹角θ,从而改变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入射光束与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6
的夹角θ与施加在液晶偏振光栅的电压满足关系式:θ=π/2-f(U),其中f(U)为所述电压变化引起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87
的夹角θ变化量的函数。当U=0时,f(U)=0,则θ=π/2。在电压不超过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电压时,f(U)具有类线性关系:f(U)=k·U,其中k为不同材料液晶分子的响应系数。
当入射光束通过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时,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由(3)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91
其中,no和ne分别为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
根据上述原理,任意入射光束通过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可以改变入射光束与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
Figure BDA0002858595380000092
的夹角θ,引起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Δn变化,使得光束经过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δ覆盖0~π/2的变化范围,最终实现对两个输出端口光束分光比从∞~0的变化调节。
在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两个输出端口1和2的出射光束夹角φ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波长λ与所述液晶偏振光栅周期Λ的比值,满足光栅方程sinφ=λ/Λ,通过改变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Λ可以改变两个出射光束的夹角φ,实现出射光束方向角的变化。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任意入射光经所述偏振器转换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经所述快轴方向与起偏器起偏方向夹角为45度的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转换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经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衍射,输出为两束偏振态正交的圆偏振光;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改变光束经过所述液晶偏振光累积的相位延迟量,从而精确调节输出端口的两束正交圆偏振光的分光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可直接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的入射光束分解为两束同偏振的线偏振光,且两束线偏振光的分光比可通过外控电压控制实现精确的动态调节。实现任意光束的同偏振分束方法与实现任意光束的正交偏振分束方法一样,但实现同偏振分束需要在实现正交偏振分束装置(实施例1)的输出端添加一个检偏器。如图6所示,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液晶偏振光栅3和检偏器5组成的通光光路,以及与液晶偏振光栅3连接的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检偏器5采用市售的自由空间偏振片,用于将任意光束转换为线偏振光,φ为两个输出端口的出射光束夹角。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任意入射光经所述偏振器转换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经所述快轴方向与起偏器起偏方向夹角为45度的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转换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经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衍射,输出为两束偏振态正交的圆偏振光;两束正交圆偏振光经所述检偏器转化为两束同偏振的线偏振光;对所述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改变光束经过所述液晶偏振光累积的相位延迟量,从而精确调节输出端口的两束线偏振光的分光比。

Claims (6)

1.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液晶偏振光栅(3)和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依光路设置为起偏器(1)、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2)和液晶偏振光栅(3),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与液晶偏振光栅(3)连接,其中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夹角为45度;所述液晶偏振光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带电极透明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薄膜层,以及两基板表面靠近液晶薄膜层一侧涂敷的光控取向膜;所述外控电压驱动装置对液晶偏振光栅施加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分束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口的出射光束为正交偏振或同偏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分束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口的出射光束的分光比通过调节外控电压实现连续的动态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有序性,使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所述液晶偏振光栅视为一个单轴晶体,光轴为液晶分子指向矢方向。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实施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偏振器将宽波段任意入射光转换为线偏振光;
步骤2: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步骤3:圆偏振光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输出为两束正交偏振的圆偏振光;
其中:液晶偏振光栅受外控电压驱动装置4的施加电压的改变,改变光束经过液晶偏振光栅所累积的相位延迟量,调节两个输出端口的光束分光比,具体为:
所述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分光比为:
Figure FDA0002858595370000021
其中,I1,I2分别为所述偏振分束方法的两束出射光的强度值;δ为入射光经过液晶偏振光栅累积的相位延迟量;
所述位延迟量
Figure FDA0002858595370000022
其中,λ为入射光波的波长,d为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薄膜层的厚度;Δn为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
所述液晶偏振光栅的双折射取决于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
Figure FDA0002858595370000023
其中,no和ne分别为液晶偏振光栅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
所述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与调节外控电压相关:
θ=π/2-f(U)
其中f(U)为所述电压变化引起入射光束与液晶偏振光栅中液晶分子指向矢的夹角θ变化量的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U)具有类线性关系:f(U)=k·U,其中k为不同材料液晶分子的响应系数。
CN202011554615.0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666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4615.0A CN112666727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4615.0A CN112666727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6727A true CN112666727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4615.0A Pending CN112666727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67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6554A (zh) * 2021-04-29 2021-07-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点阵生成结构及激光雷达结构
CN114018830A (zh) * 2021-10-27 2022-02-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线偏振方向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952A (en) * 1994-04-14 1998-04-14 Kabushiki Kaisha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Polarizing beam splitter and optical head assembly
JP2004184505A (ja) * 2002-11-29 2004-07-02 Asahi Glass Co Ltd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装置並びに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4460020A (zh) * 2014-11-29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束处理器件、光束衰减切换器件及光波长选择开关系统
CN104965317A (zh) * 2015-06-25 2015-10-0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电控可调偏振分光比的偏振分束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75426A (zh) * 2018-12-14 2019-02-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单侧取向有源液晶偏振光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8340A (zh) * 2019-05-10 2019-07-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晶偏振光栅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952A (en) * 1994-04-14 1998-04-14 Kabushiki Kaisha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Polarizing beam splitter and optical head assembly
JP2004184505A (ja) * 2002-11-29 2004-07-02 Asahi Glass Co Ltd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装置並びに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4460020A (zh) * 2014-11-29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束处理器件、光束衰减切换器件及光波长选择开关系统
CN104965317A (zh) * 2015-06-25 2015-10-0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电控可调偏振分光比的偏振分束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75426A (zh) * 2018-12-14 2019-02-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单侧取向有源液晶偏振光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8340A (zh) * 2019-05-10 2019-07-2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晶偏振光栅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INORI HONMA等: "Simple system for evaluating retard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using grating type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splitter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6554A (zh) * 2021-04-29 2021-07-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点阵生成结构及激光雷达结构
CN113176554B (zh) * 2021-04-29 2024-05-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点阵生成结构及激光雷达结构
CN114018830A (zh) * 2021-10-27 2022-02-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线偏振方向检测方法
CN114018830B (zh) * 2021-10-27 2024-05-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线偏振方向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2783B2 (ja) 低ツイストキラル液晶偏光回折格子および関連する作製方法
CN110058340B (zh) 一种液晶偏振光栅制备方法
CN110068945B (zh) 一种反射式复合液晶偏振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6727A (zh) 一种电控可调分光比的偏振分束装置及分光比控制方法
CN109375426B (zh) 一种单侧取向有源液晶偏振光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9143B (zh) 用于偏振基向量转换的延迟器堆栈对
CN110646992A (zh) 一种双周期复合液晶偏振光栅
Xu et al. Novel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method of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at specific incident angle based on plane-parallel plate
CN113703239B (zh) 基于液晶的可电控双通道显示方法
Guo et al. Voltage sensor with wide frequency range using deformed helix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Gilman et al. Properties of tunable nematic liquid crystal retarders
CN112525493B (zh) 一种铁电液晶延迟器光学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031737A (zh) 一种基于双层向列相液晶的快响应相位延迟器
CN114705404A (zh) 一种偏振器件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828368A (zh) 用于紫外-近红外波段椭圆偏振光谱仪的相位补偿器
KR950014106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에 사용되는 위상차 필름의 위상차 값 측정장치
Hayrapetyan et al. Achromatic Cycloidal Diffraction Gratings
Kasyanova et al. Nematic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on subwavelength metal gratings
Honma et al. Simple system for evaluating retard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using grating type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splitters
Oh Broadband polarization gratings for effici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eam steering, spectropolarimetry, and Fresnel zone plate
Xu et al. P‐3.5: An exposure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 for VR/AR optical systems
Sargsyan et al. Multilayer Anisotropic Thin Film with a Twist.
Pagliusi et al. Polarization gratings allow for real-time and artifact-free circular dichroism measurements
CN114923571A (zh) 基于快轴可调弹光调制器的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谱配置
Zhang et al. Twisting Structures in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s and Lenses. Crystals 2021, 11, 243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