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601A -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601A
CN112656601A CN202011593504.0A CN202011593504A CN112656601A CN 112656601 A CN112656601 A CN 112656601A CN 202011593504 A CN202011593504 A CN 202011593504A CN 112656601 A CN112656601 A CN 112656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fix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35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6601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 Chongf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 Chongfeng filed Critical Huang Chongfeng
Priority to CN2020115935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6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包括床体机构,床体机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竖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框架,床体框架远离第一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两个所述手腕固定机构(5)分别位于床体框架(1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螺纹孔(53)与插孔(51)均连通,两个所述螺栓(55)与其对应的支杆(52)的侧表面接触设置。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当重症患者在床板上落位后,分别设置脚踝固定机构和手腕固定机构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束缚,防止重症患者误碰传感器造成严重后果,对患者脚踝进行固定时,通过设置固定板作为载体,脚踝固定箍的位置可调,同时设置有锁定机构对固定板进行锁定。

Description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护装置,尤其涉及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属于医疗重症科领域。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测范围很广泛,可按呼吸、循环、肝、脑、肾、胃肠、血液及凝血机制、内分泌、水电解质、给氧等几大系统划分。常用监测项目有心电图、心功能、血压、呼吸频率及节律和型式、体温、尿量、动脉血气分析、脑电图等20多项。
在对重症患者进行监护时,需要重症监护装置供患者平躺,在进行监护时,患者身上遍布各种传感器,患者在无意识情况下容易触碰身上的传感设备,因此需要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防止患者触碰并破坏身上的传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包括床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机构(1)包括第一竖板(11),所述第一竖板(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框架(14);所述床体框架(14)远离第一竖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12),所述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轮(13),且所述床体框架(14)的上表面插接有床板(15);
所述第一竖板(11)的上端表面中处设有锁定机构(2),所述锁定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脚踝固定机构(3),所述床体框架(14)的两侧底端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机构(4),两个所述转动机构(4)的一端均设置有手腕固定机构(5);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2)包括凸板(21),所述凸板(21)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11)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凸板(21)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铰接槽(22),两个铰接槽(2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条(23);所述凸板(21)内部开设有长槽(24),所述长槽(24)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凹槽(213),所述凹槽(2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14);所述轴承(2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的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26),两个所述铰接条(23)的侧表面均开设有转孔(211);两个所述转孔(211)远离轴承(214)的一端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插槽(212),两个铰接槽(22)远离轴承(2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方形槽(27),两个所述方形槽(2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滑块(28);两个所述方形滑块(28)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29),两个方形滑块(28)靠近轴承(214)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210),所述转杆(25)远离轴承(2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15);
所述脚踝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两个铰接条(23)远离凸板(2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2),两个所述滑槽(3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螺纹移动杆(33);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踝固定箍(36),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4),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外表面中心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5);
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外槽(41),所述外槽(41)开设在床体框架(14)侧面的底端,所述外槽(41)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所述固定杆(4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3),所述滑动座(43)的侧表面开设有通槽(44);所述滑动座(43)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45),所述竖杆(4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L型杆(46),所述竖杆(45)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短杆(48),所述L型杆(46)的下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转槽(47),所述转槽(47)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异形转槽(49),所述短杆(4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异形转块(410);
所述手腕固定机构(5)包括插孔(51),所述插孔(51)开设在L型杆(46)的表面,所述L型杆(46)的内部滑动连接支杆(52),所述支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腕固定箍(53);所述手腕固定箍(53)靠近插孔(5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孔(54),所述螺纹孔(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5);两个所述手腕固定机构(5)分别位于床体框架(1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螺纹孔(53)与插孔(51)均连通,两个所述螺栓(55)与其对应的支杆(52)的侧表面接触设置。
在本案中,所述第一螺母(34)位于固定板(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母(35)位于固定板(31)的下表面。
在本案中,所述通槽(44)与其对应的固定杆(42)滑动连接。
在本案中,所述转槽(47)与其对应的短杆(48)转动连接,所述异形转槽(49)与其对应的异形转块(410)转动连接。
在本案中,所述转杆(25)与转孔(211)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5)两端表面的外螺纹(26)分别与两个螺纹槽(29)相匹配设置。
在本案中,所述长槽(24)与两个铰接槽(22)均连通,两个所述铰接槽(22)位于凸板(2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
在本案中,所述插杆(210)均与其对应的转孔(211)内壁表面的插槽(212)相匹配设置,所述转杆(25)位于长槽(24)的内部与长槽(24)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当重症患者在床板上落位后,分别设置脚踝固定机构和手腕固定机构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束缚,防止重症患者误碰传感器造成严重后果。
(2)对患者脚踝进行固定时,通过设置固定板作为载体,脚踝固定箍的位置可调,便于调整脚踝固定箍针对不同身高的患者,同时设置有锁定机构对固定板进行锁定,使固定板保持水平,便于放置器具。
(3)对患者手腕进行固定时,通过调整滑动座的位置适应患者手腕的位置,其中滑动座的通槽与固定杆的表面设置粗糙的凸粒,使滑动过程需要适当的力度,设置异形转槽与异形转块使得L型杆的旋转角度在0°-90°范围内,固定好手腕时,L型杆虽然可以旋转,但与患者手腕运动方向不同,因此患者手部摆动或收缩均可以被手腕固定箍阻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分机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形滑块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手腕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异形转槽与异形转块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包括床体机构1,床体机构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一竖板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框架14,床体框架14远离第一竖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12,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轮13,床体框架14的上表面插接有床板15,第一竖板11的上端表面中处设置有锁定机构2,锁定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脚踝固定机构3,床体框架14的两侧底端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机构4,两个转动机构4的一端均设置有手腕固定机构5,通过在床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手腕固定机构5,对患者的手腕齿进行固定,防止患者无意识的手部活动触碰附近的传感装置;
锁定机构2包括凸板21,凸板21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11的上表面中心处,凸板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铰接槽22,两个铰接槽2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条23,凸板21的内部开设有长槽24,长槽24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凹槽213,凹槽2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14,轴承2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5,转杆25的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26,两个铰接条23的侧表面均开设有转孔211,两个转孔211远离轴承214的一端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插槽212,两个铰接槽22远离轴承2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方形槽27,两个方形槽2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滑块28,两个方形滑块28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29,两个方形滑块28靠近轴承214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210,转杆25远离轴承2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15,锁定机构2通过旋钮215控制,当重症患者落位时,翻转脚踝固定机构3中的固定板31,使插杆210对准插槽212,旋转旋钮215带动转杆25旋转,转杆25通过表面的外螺纹26推动方形滑块28移动,方形滑块28带动插杆210进入插槽212之中,使夹紧条23锁定;
脚踝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两个铰接条23远离凸板21的一端,固定板3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2,两个滑槽3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螺纹移动杆33,两个螺纹移动杆3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踝固定箍36,两个螺纹移动杆33的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4,两个螺纹移动杆33的外表面中心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5,脚踝固定机构3通过铰接条23进行翻转,待患者落位后将固定板31从第一竖板11的外侧翻转到内侧,然后通过脚踝固定机构3对患者脚踝进行固定,通过锁定机构2对固定板31进行锁定,同时螺纹移动杆33可在滑槽32中滑动调整位置,以此适应患者体长;
转动机构4包括外槽41,外槽41开设在床体框架14侧表面的底端,外槽41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固定杆4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3,滑动座43的侧表面开设有通槽44,滑动座43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45,竖杆4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L型杆46,竖杆45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短杆48,L型杆46的下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转槽47,转槽47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异形转槽49,短杆4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异形转块410,转动机构4通过滑动座43在固定杆42上进行前后移动,适应患者手部的位置,通过设置L型杆46控制手腕固定机构5其中异形转槽49和异形转块410限制L型杆46的旋转角度,防止患者触碰。
手腕固定机构5包括插孔51插孔51开设在L型杆46的表面,L型杆46的内部滑动连接支杆52,支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腕固定箍53,手腕固定箍53靠近插孔5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孔54,螺纹孔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5,手腕固定机构5通过手腕固定箍53对患者的手腕处进行固定。
四个脚轮13位于床体机构1四角处且对称设置,便于稳定。
转杆25与转孔211转动连接,转杆25两端表面的外螺纹26分别与两个螺纹槽29相匹配设置,转杆25便于固定铰接条23,防止铰接条23脱离,带动两个方形滑块28在方形槽27中滑动。
长槽24与两个铰接槽22均连通,两个铰接槽22位于凸板2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便于控制两个铰接条23。
插杆210均与其对应的转孔211内壁表面的插槽212相匹配设置,转杆25位于长槽24的内部与长槽24转动连接,便于插杆210插入插槽212中,对铰接条23进行锁定,防止反转。
第一螺母34位于固定板31的上表面,第二螺母35位于固定板31的下表面,第二螺母35调节好位置后保持不动,通过第一螺母34夹紧螺纹移动杆33,防止螺纹移动杆33在滑槽32中滑动。
通槽44与其对应的固定杆42滑动连接,便于滑动座43稳定滑动,调整位置。
转槽47与其对应的短杆48转动连接,异形转槽49与其对应的异形转块410转动连接,便于L型杆46转动,旋转角度在0°-90°之间。
两个手腕固定机构5分别位于床体框架1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螺纹孔53与插孔51均连通,两个螺栓55与其对应的支杆52的侧表面接触设置,便于固定患者两个手腕。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当重症患者在床板15上落位后,在重症患者身上布置需要的传感器,然后将患者的四肢加以束缚,防止重症患者误碰传感器造成严重后果,首先对患者脚踝进行固定,固定板31初始位置在第一竖板11远离床体框架14的一侧,需要固定脚踝时,翻转固定板31使固定板31带动铰接条23在铰接槽22中转动,固定板31翻到第一竖板11靠近床体框架14的一侧,同时脚踝固定箍36接触到床板15时,调节第二螺母35的位置使固定板31保持水平,固定板31保持水平可以放置器具,同时便于插杆210与插槽212对齐,使螺纹移动杆33在滑槽32中滑动,以此适应不同体长患者脚踝的位置,脚踝固定箍36卡住脚踝时,旋转第一螺母34,使第一螺母34与第二螺母35夹紧固定板31,防止螺纹移动杆33移动,旋转旋钮215,旋钮215带动转杆25旋转,转杆25通过表面的外螺纹26带动方形滑块28滑动,方形滑块28推动表面的插杆210,时插杆210插入插槽212中,铰接条23被固定,无法进行旋转,以此锁定固定板31。
然后对患者手腕进行固定,首先移动滑动座43,使滑动座43在固定杆42的外表面滑动,调整滑动座43的位置适应患者手腕的位置其中滑动座43的通槽44与固定杆42的表面设置粗糙的凸粒,使滑动过程需要适当的力度,旋转L型杆46,由于异形转槽49与异形转块410的形状设置,使得L型杆46的旋转角度在0°-90°范围内,控制支杆52使手腕固定箍53卡住患者手腕,通过螺栓55进行固定,此时L型杆46虽然可以旋转,但与患者手腕运动方向不同,因此患者手部摆动或收缩均可以被手腕固定箍53阻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包括床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机构(1)包括第一竖板(11),所述第一竖板(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框架(14);所述床体框架(14)远离第一竖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12),所述第一竖板(11)和第二竖板(12)的下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轮(13),且所述床体框架(14)的上表面插接有床板(15);
所述第一竖板(11)的上端表面中处设有锁定机构(2),所述锁定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脚踝固定机构(3),所述床体框架(14)的两侧底端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机构(4),两个所述转动机构(4)的一端均设置有手腕固定机构(5);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2)包括凸板(21),所述凸板(21)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11)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凸板(21)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铰接槽(22),两个铰接槽(2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条(23);所述凸板(21)内部开设有长槽(24),所述长槽(24)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凹槽(213),所述凹槽(2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14);所述轴承(2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的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外螺纹(26),两个所述铰接条(23)的侧表面均开设有转孔(211);两个所述转孔(211)远离轴承(214)的一端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插槽(212),两个铰接槽(22)远离轴承(2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方形槽(27),两个所述方形槽(2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方形滑块(28);两个所述方形滑块(28)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29),两个方形滑块(28)靠近轴承(214)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210),所述转杆(25)远离轴承(2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15);
所述脚踝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两个铰接条(23)远离凸板(2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2),两个所述滑槽(3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螺纹移动杆(33);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踝固定箍(36),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4),两个所述螺纹移动杆(33)的外表面中心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5);
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外槽(41),所述外槽(41)开设在床体框架(14)侧面的底端,所述外槽(41)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所述固定杆(4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3),所述滑动座(43)的侧表面开设有通槽(44);所述滑动座(43)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45),所述竖杆(4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L型杆(46),所述竖杆(45)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短杆(48),所述L型杆(46)的下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转槽(47),所述转槽(47)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异形转槽(49),所述短杆(4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异形转块(410);
所述手腕固定机构(5)包括插孔(51),所述插孔(51)开设在L型杆(46)的表面,所述L型杆(46)的内部滑动连接支杆(52),所述支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腕固定箍(53);所述手腕固定箍(53)靠近插孔(5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孔(54),所述螺纹孔(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5);两个所述手腕固定机构(5)分别位于床体框架(1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螺纹孔(53)与插孔(51)均连通,两个所述螺栓(55)与其对应的支杆(52)的侧表面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34)位于固定板(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母(35)位于固定板(31)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44)与其对应的固定杆(4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槽(47)与其对应的短杆(48)转动连接,所述异形转槽(49)与其对应的异形转块(41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5)与转孔(211)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5)两端表面的外螺纹(26)分别与两个螺纹槽(29)相匹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24)与两个铰接槽(22)均连通,两个所述铰接槽(22)位于凸板(2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科用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10)均与其对应的转孔(211)内壁表面的插槽(212)相匹配设置,所述转杆(25)位于长槽(24)的内部与长槽(24)转动连接。
CN202011593504.0A 2020-12-29 2020-12-29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Active CN112656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504.0A CN1126566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504.0A CN1126566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601A true CN112656601A (zh) 2021-04-16
CN112656601B CN112656601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41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3504.0A Active CN11265660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60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135A (ja) * 1997-07-02 1999-01-26 Nifco Inc ベッド
CN203892724U (zh) * 2014-05-08 2014-10-22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一种用于异形截面管材支撑和转动的管夹
CN208022175U (zh) * 2018-03-28 2018-10-30 长江大学 一种扇形旋转垃圾桶
CN208248993U (zh) * 2018-02-28 2018-12-18 成都瑞欣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出料和存储的地埋式料斗
CN109771174A (zh) * 2019-02-12 2019-05-21 岳春玲 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床
CN211067302U (zh) * 2019-06-12 2020-07-24 刘强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1433601U (zh) * 2020-01-06 2020-09-08 赵远琼 一种精神病人用的约束床架
CN212049484U (zh) * 2020-04-23 2020-12-01 苏州健睿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物料翻转功能的夹持工装
CN112043522A (zh) * 2020-09-01 2020-12-08 李通 一种可减少病人移动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护理用病床
CN112057257A (zh) * 2020-09-17 2020-12-11 代金兰 一种精神科疾病异常护理装置
CN212193831U (zh) * 2020-04-20 2020-12-22 东台迈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模具翻转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135A (ja) * 1997-07-02 1999-01-26 Nifco Inc ベッド
CN203892724U (zh) * 2014-05-08 2014-10-22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一种用于异形截面管材支撑和转动的管夹
CN208248993U (zh) * 2018-02-28 2018-12-18 成都瑞欣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出料和存储的地埋式料斗
CN208022175U (zh) * 2018-03-28 2018-10-30 长江大学 一种扇形旋转垃圾桶
CN109771174A (zh) * 2019-02-12 2019-05-21 岳春玲 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床
CN211067302U (zh) * 2019-06-12 2020-07-24 刘强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1433601U (zh) * 2020-01-06 2020-09-08 赵远琼 一种精神病人用的约束床架
CN212193831U (zh) * 2020-04-20 2020-12-22 东台迈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模具翻转机构
CN212049484U (zh) * 2020-04-23 2020-12-01 苏州健睿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物料翻转功能的夹持工装
CN112043522A (zh) * 2020-09-01 2020-12-08 李通 一种可减少病人移动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护理用病床
CN112057257A (zh) * 2020-09-17 2020-12-11 代金兰 一种精神科疾病异常护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601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6600B (zh) 一种重症科监护装置
US20020026671A1 (en) Hospital bed
CN112656601B (zh)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CN213525764U (zh) 一种骨骼创伤固定装置
CN214632686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体位辅助装置
CN216676207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肢体约束装置
CN109646218A (zh) 一种紧急情况使用医疗床
CN207186698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专用支架
CN213552457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0698067U (zh) 一种介入护理设备
CN210277596U (zh) 一种医疗护理可调节式医疗柜
CN203710265U (zh) 多功能可调式外科护理床
CN21923045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支架
CN217186805U (zh) 一款伸缩式病床
CN211460907U (zh) 一种可改善病人睡姿多功能病床
CN216091165U (zh) 一种腹部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CN215779322U (zh) 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床
CN215488781U (zh) 一种隐藏式监护仪
CN220832367U (zh) 一种病房床旁柜
CN214511730U (zh) 一种骨折患者护理辅助装置
CN210250358U (zh) 一种血液科护理床垫
CN210057151U (zh) 一种卧式微波仪
CN209611199U (zh) 新生儿专用腰穿针
CN211067506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换床移位装置
CN217186807U (zh) 一种带有调节角度的病房用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Gang

Inventor after: Zheng Mingqi

Inventor after: Other inventors ask not to disclose names

Inventor before: Not publicizing the inventor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050000 No.89 Donggang Road,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04300 20-6, No. 30-4, Renmin Road, Zhongzhou street, Zhongxian County,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Huang Chong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