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5476A -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476A
CN112655476A CN202011521026.2A CN202011521026A CN112655476A CN 112655476 A CN112655476 A CN 112655476A CN 202011521026 A CN202011521026 A CN 202011521026A CN 112655476 A CN112655476 A CN 112655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
planting
cablin
potchouli herb
fresh c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10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继华
顾艳
李高科
梅瑜
杨乃博
徐世强
周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ublication of CN112655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根据广藿香和鲜食玉米的生长特性,设计广藿香和鲜食玉米的套种种植模式。改套种模式用于广藿香种植可以提高广藿香苗期成活率,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同时可有效利用土地空间,种植并收获鲜食玉米,种植效益大大提高,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广藿香连作对土壤的不良影响,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和农产品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属于唇形科刺蕊草属,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后在梁代或之前引入我国。目前按照栽培地区可以将广藿香分为石牌藿香、高要藿香、湛江藿香和海南藿香。广藿香全草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发表解暑等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历来被视为暑湿时令之良药,是著名的“十大广药”之一。此外,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还在医药和轻化工业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配制各种药膏、药丸、化妆护肤品、定香剂和杀虫剂等。广藿香可以作为药材和香料兼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鲜食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而深受市场的青睐,是华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紧急作物之一。
广藿香喜温暖湿润、怕严寒霜冻、忌干旱,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广藿香幼苗期不耐强日照,待成株后则可以在全光照下生长。生产上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广藿香会出现产量和品质降低等现象,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已成为目前广藿香产业发展的瓶颈。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也是导致广藿香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广藿香在春季种植前期需要一定的遮荫保证成活率,同时在苗期生长缓慢,春季前行间裸露地表大,正好也是鲜食玉米需要空间的时间。利用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采用广藿香鲜食玉米套种,利用冬春季广藿香行间空隙种植鲜食玉米,可以有效防控杂草,增收鲜食玉米,改善土壤结构。针对以上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藿香和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既可提高种植收入,又降低了连作障碍,可显著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广藿香种植前期需要遮荫和连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提供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的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如下: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在鲜食玉米种植沟之间种植广藿香。
广藿香的品种为高要藿香,鲜食玉米品种为优质、高产、抗逆类型。
所述的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鲜食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鲜食玉米在2月底~3月初,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1.5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0.8~1.2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50~70厘米,沟宽B为20~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鲜食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鲜食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30~40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鲜食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30~40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鲜食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鲜食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鲜食玉米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鲜食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本发明的突出优势在于:
利用本发明广藿香的套种一方面可以直接收获鲜食玉米,种植效益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鲜食玉米的种植既可以在早期为广藿香幼苗遮荫,也可防控杂草减少除草成本,而且可改善土壤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广藿香连作带来的土壤破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地块示意图。
图2为广藿香套种鲜食玉米生长前期的示意图。
图3为广藿香套种鲜食玉米生长中期的示意图。
图4为广藿香套种甜鲜食玉米后期的示意图。
图5为广藿香鳞翅目害虫危害植株的示意图。
图6为起垄盖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鲜食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鲜食玉米品种为早熟甜玉米,在2月底进行点播,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0.8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50厘米,沟宽B为20厘米,沟深20~3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鲜食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鲜食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30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鲜食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30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鲜食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鲜食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鲜食玉米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鲜食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实施例2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鲜食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鲜食玉米品种为早熟甜玉米,在3月初进行移栽,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1.5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1.2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70厘米,沟宽B为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鲜食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鲜食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40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鲜食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40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鲜食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鲜食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鲜食玉米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鲜食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实施例3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鲜食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鲜食玉米品种为糯玉米,在3月上旬进行点播,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75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2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1.0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60厘米,沟宽B为25厘米,沟深25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鲜食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鲜食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35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鲜食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35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鲜食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鲜食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鲜食玉米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鲜食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实施例4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鲜食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鲜食玉米品种为糯玉米,在3月中旬进行移栽,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1.5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0.8~1.2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50~70厘米,沟宽B为20~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鲜食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鲜食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30~40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鲜食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30~40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鲜食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鲜食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鲜食玉米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鲜食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Claims (3)

1.一种广藿香和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种植沟之间种植广藿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藿香和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广藿香的品种为高要藿香,玉米品种为优质、高产、抗逆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广藿香和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广藿香的地理位置和玉米的品种决定播种时间,玉米在2月底~3月初,广藿香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2)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中型拖拉机中度深翻至25~35cm,使土壤完全细化、表面平整,
(3)施肥:起畦前,加入有机肥和磷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混匀施入土中,常种植玉米的地块,还需亩施1~1.5公斤硫酸锌,
(4)起垄:按行距A为0.8~1.2米进行起畦,畦面宽度C为50~70厘米,沟宽B为20~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覆膜,
(5)玉米种植: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土壤水分适合时播种,有条件地方可以育苗移栽,玉米植株位于垄上中间,株距30~40cm,
(6)广藿香种植:在垄上玉米两边双行种植广藿香,株距30~40cm,
(7)病虫害防治:防控包括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玉米病害,防控包括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玉米虫害,防控包括青枯病和斜纹夜蛾的广藿香病虫害,
(8)水肥管理:玉米和广藿香遇干旱要抗旱保苗,特别是在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要及时,同时水淹时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玉米收获后加强广藿香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促使广藿香恢复生长,注意防控鳞翅目的害虫危害,并加强水肥管理,
(9)草害防控: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或秸秆清理,垄面采用秸秆粉碎机或浅耕起垄机除草,沟间利用草甘膦或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清理,
(10)玉米收获:玉米收获时间在5月~6月,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及时清理秸秆,
(11)广藿香收获:广藿香在11月~翌年1月份。
CN202011521026.2A 2020-10-10 2020-12-22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Pending CN1126554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6481 2020-10-10
CN2020110764816 2020-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476A true CN112655476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1026.2A Pending CN112655476A (zh) 2020-10-10 2020-12-22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54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306A (zh) * 2021-08-02 2021-11-02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解决广藿香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308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 一种桔梗与糯玉米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9673432A (zh) * 2019-02-27 2019-04-26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黄芩与玉米套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308A (zh) * 2017-08-02 2017-10-20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 一种桔梗与糯玉米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9673432A (zh) * 2019-02-27 2019-04-26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黄芩与玉米套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冰莹等: "广西春玉米套种穿心莲高产栽培技术", 《大众科技》 *
邢瑞芳: "广藿香栽培技术要点", 《新农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306A (zh) * 2021-08-02 2021-11-02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解决广藿香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939B (zh) 一种旱地冬油菜免耕抗旱抗寒的种植方法
CN102273368B (zh) 油菜花荚期还田做绿肥提高水稻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5103919A (zh) 一种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方法
CN104663183A (zh) 超级紫番薯的栽培方法
CN105724035A (zh) 一种盐碱地小麦宽垄沟播栽培技术
CN107306659B (zh) 黄河三角洲重度氯化盐粘土盐碱地间套作轮作种植模式
CN105993570A (zh) 一种浙贝和大豆的套种方法
CN103563627B (zh) 一种丹参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方法
CN104272958A (zh)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CN105248099A (zh) 一种春早熟辣椒的种植方法
CN105960976A (zh) 一种早播马铃薯种植方法
CN110338008A (zh) 一种适用于滨海盐碱地的藜麦育苗移栽种植方法
CN106508586B (zh) 一种幼龄大樱桃套种甘蓝型春油菜的栽培技术
CN106069017B (zh) 一种防控地下病虫害改善花生产量构成的绿色轮作方法
CN105746111A (zh) 一种芋头、黑塌菜的轮作方法
Triplett Tillage and crop productivity
AU2021101021A4 (en) A Saccharum officinarum - Arachis hypogaea Linn Intercropping Mode
CN104186056B (zh)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
CN109588222A (zh)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4145627B (zh) 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两年三作稳定耕作种植制度
CN104938182A (zh) 一种提高滇黄精繁殖率的育苗方法
CN109348752B (zh) 旱地底层粉垄碎土贮水丰产保护性耕作方法
CN112655476A (zh) 一种广藿香和鲜食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CN104855129A (zh) 一种知母的栽培方法
CN107318451A (zh) 高粱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