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5135B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135B
CN112655135B CN201980057933.5A CN201980057933A CN112655135B CN 112655135 B CN112655135 B CN 112655135B CN 201980057933 A CN201980057933 A CN 201980057933A CN 112655135 B CN112655135 B CN 112655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power
power receiving
receiving apparatus
power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9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5135A (zh
Inventor
野坂哲也
小端顺二
村井彬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5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5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6RF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Abstract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含无线送电装置和至少一个无线受电装置,以无线的方式从无线送电装置向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电力。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响应于表示与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改变无线送电装置和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无线送电装置向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的能够由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涉及包含无线送电装置和无线受电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构建一种包含无线送电装置和无线受电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在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网络中向各传感器供给电力。
在无线送电装置和/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周围的电波传播环境由于人或物品的移动而始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
专利文献1公开了根据周边状况来增大送电输出的送电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20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多个无线受电装置配置于相互不同的多个位置的情况下,根据无线受电装置的位置或根据进行送电(或通信)的时间,电波以不同的衰减量衰减,由此电波的到达范围减小,有可能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如果不调整动作参数,则必须以如下方式配置无线送电装置和无线受电装置:即使在电波传播环境最差的条件下,也能够实施送电(或通信),即,即使电波的到达范围较小,也能够实施送电(或通信)。因此,要求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
本文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含无线送电装置和至少一个无线受电装置,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以无线的方式传输电力,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响应于表示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执行的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紧跟在与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之前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追随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使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从针对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电波传播环境预先进行学习得到的初始值起发生变化。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与从任意的初始值开始自适应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更加稳定地工作。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动作参数能够改变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动作参数能够改变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匹配电路,该匹配电路具有可变的阻抗,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匹配电路的阻抗。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动作参数能够改变匹配电路的阻抗。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电力转换电路,该电力转换电路具有可变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动作参数能够改变电力转换电路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信号发送电路,该信号发送电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电路,该信号接收电路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与能够由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能够使用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信号发送电路,该信号发送电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电路,该信号接收电路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与能够由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能够使用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向所述负载装置供给的电力增大。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作为与能够由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能够使用向负载装置供给的电力。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在使所述负载装置断开时,取得所述测量值,在所述测量值为阈值以上时,使所述负载装置导通。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受电装置的灵敏度。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测量预先确定的物理量的传感器,以无线的方式向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发送由所述传感器测量出的物理量。
通过具有该结构,例如,能够在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网络中向各传感器供给电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无线送电装置或无线受电装置的动作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系统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送电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受电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与图1的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的初始值的选择对应的自适应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与图1的受电装置2的传感器23的导通/断开对应的自适应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2A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装置1B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2B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实施方式(以下,也记作“本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应用例]
图1是示出包含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系统的结构的概要图。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含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1~2-3,以无线的方式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1~2-3传输电力。
在本说明书中,将受电装置2-1~2-3也统称作“受电装置2”。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送电装置1也称作“无线送电装置”、受电装置2也称作“无线受电装置”。
在图1的例子中,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1~2-3设置于具有传送带3的工厂或仓库,该传送带3输送托盘4和工件5。托盘4和工件5通过传送带3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到达预先确定的位置p1~p3的方式移动。在位置p1~p3,对工件5分别执行预先确定的作业的事件(例如,焊接等加工工序)。受电装置2-1~2-3分别设置于位置p1~p3的附近,与在位置p1~p3所执行的事件分别相关联。受电装置2具有传感器23,该传感器23测量与该事件相关的预先确定的物理量。
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可变的动作参数。通过改变动作参数,使与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传输并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发生变化。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响应于表示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也可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某一瞬间或时间区间)执行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在该情况下,表示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例如比与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所执行的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地由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自动地产生。由此,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执行的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通过在紧跟在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之前调整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追随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
[结构例]
图2是示出图1的送电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送电装置1具有送电控制电路10、电源装置11、送电电路12、信号发送电路13、天线控制电路14、信号接收电路15、循环器16和天线装置ANT1。
送电控制电路10控制送电装置1的整体动作。
电源装置11供给向受电装置2发送的电力。
送电电路12向受电装置2送电。
信号发送电路13向受电装置2发送无线信号。信号接收电路15从受电装置2接收无线信号。
天线装置ANT1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天线装置ANT1例如是具有多个天线元件的阵列天线,通过单独地调整由各天线元件收发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改变其指向性。天线控制电路14在送电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控制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
循环器16对经由天线装置ANT1向受电装置2发送的电力及信号以及经由天线装置ANT1从受电装置2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成和分离。
图3是示出图1的受电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受电装置2具有受电控制电路20、电力转换电路21、电池22、传感器23、匹配电路24、循环器25、信号发送电路26、信号接收电路27、受电电路28、天线装置ANT2和开关SW。
受电控制电路20控制受电装置2的整体动作。
天线装置ANT2具有预先确定的指向性或者无指向性。
匹配电路24在受电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具有可变的阻抗。
循环器25对经由天线装置ANT2从送电装置1发送的电力及信号以及经由天线装置ANT2向送电装置1发送的信号进行合成和分离。
信号发送电路26向送电装置1发送无线信号。信号接收电路27从送电装置1接收无线信号。
受电电路28从送电装置1接收电力。
电力转换电路21在受电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使从送电装置1发送的电力以可变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电池22存储从送电装置1发送并由电力转换电路21升压或降压后的电力。
传感器23测量预先确定的物理量。传感器23在受电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经由导通/断开的开关SW而与受电控制电路20连接。在开关SW导通时,从电池22向传感器23供给电力,由传感器232测量出的物理量发送到受电控制电路20。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到送电装置1。
通过作为动作参数改变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图案、匹配电路24的阻抗、电力转换电路21的升压比或降压比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与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传输并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
为了估计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受电装置2的信号发送电路26可以也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送电装置1的信号接收电路15也可以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测试信号,并测量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送电装置1的信号接收电路15可以直接测量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也可以测量放大后的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还可以替代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测量测试信号的电力。在该情况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的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送电装置1的信号发送电路13可以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受电装置2的信号接收电路27可以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测试信号,并测量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受电装置2的信号接收电路27可以直接测量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也可以测量放大后的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还可以替代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测量测试信号的电力。在该情况下也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的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测试信号可以是具有规定格式的通信信号,也可以是CW(continuous wave:连续波)波。此外,测试信号可以响应由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产生的指令信号来发送,也可以在无指令信号的情况下定期地发送。
也可以测量向受电装置2的负载装置、例如电力转换电路21、电池22或传感器23供给的电力,以估计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在该情况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的向负载装置供给的电力增大。
[动作例]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在托盘4和工件5不在位置p1~p3的附近时,传感器23不测量与针对工件5的事件相关联的物理量。因此,在该情况下,无需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2的送电,并且,无需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之间的通信。另一方面,在托盘4和工件5在位置p1~p3的附近时,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2送电,传感器23测量与针对工件5的事件相关联的物理量,受电装置2向送电装置1发送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因此,图1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比针对工件5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改变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在图4的例子中,托盘4和工件5通过传送带3以在时刻t3到达例如图1的位置p1的方式移动。
在比在时刻t3所执行的针对工件5的事件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的时刻t1,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适应)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例如,送电装置1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控制信号来开始动作参数的自适应,在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之间收发测试信号等。时刻t1例如比时刻t3早几十毫秒到几秒的范围。自适应可以从任意的初始值开始,也可以从在以前的周期中所设定的动作参数开始。动作参数的初始值例如也可以针对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电波传播环境预先学习(教学),使得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最大化或优化。自适应也可以从这样的所预先学习的初始值开始。由此,与从任意的初始值开始自适应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更加稳定地工作。
当在时刻t2,动作参数的自适应完成时,送电装置1通过向受电装置2发送CW(continuous wave:连续波)波来送电。送电装置1也可以以能够利用的最大电力开始送电。
当在时刻t2~t3的时间区间内,供给了对于受电装置2的动作而言充分的电力时,受电装置2使用传感器23来测量与针对工件5的事件相关联的物理量,送电装置1从受电装置2读出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
在时刻t4,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的读出完成时,结束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之间的通信。
在图4的例子中,托盘4和工件5通过传送带3以在时刻t13再次到达例如图1的位置p1的方式移动。即使是相同的位置p1,在时刻t3与时刻t13之间,电波传播环境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发生变化。因此,在时刻t11~t14,与时刻t1~t4的情况同样,再次执行动作参数的自适应、送电、物理量的测量和读出。
在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最初设置于工厂或仓库等时,例如进行以下的作业。
在工厂或仓库等中,设置一个送电装置1和多个受电装置2。送电装置1朝向多个受电装置2的位置的中心配置。将各受电装置2的识别信息登记到送电装置1中。各受电装置2安装于治具。在各受电装置2的天线装置ANT2具有指向性的情况下,各受电装置2配置成使天线装置ANT2的波束朝向送电装置1。
接着,假想焊接工序的开始时和结束时,在固定了工件5的状态下,使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工作,确认出送电装置1从受电装置2读出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在该时刻,不控制送电装置1的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在随后的试运行中,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不充分的情况下,以能够区分电波是否未到达受电装置2、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是否发生了故障的方式,确认该时刻的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的动作。
接着,使工件5动作至落座位置,控制送电装置1的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确认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如果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为阈值以上,则送电装置1能够从受电装置2读出由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在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受电装置2的权重条件进行教学,在相反的情况下,调整受电装置2的天线装置ANT2的位置。
接着,确认是否能够由传感器23检测出工件5。在能够由传感器23检测出工件5的情况下,使工件5动作至落座位置,控制送电装置1的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确认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在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受电装置2的权重条件进行教学,在相反的情况下,调整受电装置2的天线装置ANT2的位置。此外,假想焊接工序的开始时和结束时,在固定了工件5的状态下,使送电装置1和受电装置2工作,控制送电装置1的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确认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是否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在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受电装置2的权重条件进行教学,在相反的情况下,调整受电装置2的天线装置ANT2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无法由传感器23检测出工件5的情况下,对受电装置2的传感器23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能够检测工件5并且工件5难以碰撞到传感器23。
在工厂或仓库等中实际上运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时,例如进行以下的作业。
例如,将工件5搬入焊接工序中,将工件5设置于治具。受电装置2向送电装置1发送表示工件5的搬入和设置已完成的设置完成触发。
在送电装置1检测出设置完成触发以后,检测工件5的落座。在全部受电装置2检测出工件5的落座时,将落座完成触发发送到焊接工序,进入焊接工序。在受电装置2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出存储工件5的落座失败时,作业人员通过目视确认工件5的落座状态。在受电装置2中的任意一个中发生了通信错误时,执行维护作业。在设置完成触发之前,无需检测工件5的落座。在落座完成触发之后,无需继续工件5的落座的检测。此处,假想在从检测出工件5的落座起的1秒钟以内,工件5的周边的2~3m的范围内处于静态状态。但是,在从工件5远离2m~3m的位置处,有可能正在执行另一工序。
在确认出工件5的落座时,开始焊接,在焊接完成时,将工件5搬出到下一工序。
图5是用于说明与图1的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的初始值的选择对应的自适应的图。根据响应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发送的请求信号而从受电装置2向送电装置1返回的测试信号来进行送电装置1的动作参数(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的自适应。因此,在设定了动作参数的初始值时,受电装置2的受电电力比受电装置2的灵敏度(例如-7.5dBm)小的情况下,受电装置2无法接收到请求信号,因此无法发送测试信号,无法使动作参数自适应。因此,事先根据周围的电波传播环境来执行天线装置ANT1的初始权重教学,利用教学后的天线装置ANT1的初始权重来使动作参数自适应。由此,容易使受电装置2的受电电力比受电装置2的灵敏度大,能够根据从受电装置2向送电装置1返回的测试信号来使动作参数自适应。
图6是用于说明与图1的受电装置2的传感器23的导通/断开对应的自适应的图。即使在利用教学后的天线装置ANT1的初始权重来使动作参数自适应的情况下,受电装置2的受电电力也有时低于受电装置2的灵敏度。因此,受电装置2在使用开关SW使传感器23断开时,取得测量值,在与能够由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为阈值以上时,使传感器23导通。由此,容易使受电装置2的受电电力比受电装置2的灵敏度大,能够根据从受电装置2向送电装置1返回的测试信号来使动作参数自适应。
[效果]
这样,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通过紧跟在与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之前调整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地追随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
送电装置1或受电装置2的动作参数追随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因此,能够以无线的方式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高效地传输电力。
例如,即使在工厂或仓库中将多个传感器配置于相互不同的多个位置的情况下,无论受电装置2的位置如何并且无论进行送电或通信的时间如何,都能够难以产生送电或通信的中断。
[变形例]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2A的结构的示意图。受电装置2A替代图3的天线装置ANT2和受电控制电路20,而具有天线装置ANT2A和受电控制电路20A。此外,受电装置2A还具有天线控制电路29。天线装置ANT2A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天线控制电路29在受电控制电路20A的控制下,控制天线装置ANT2A的指向性。
也可以作为受电装置2A的动作参数,使天线装置ANT2A的指向性图案发生变化。由此,与从送电装置1向受电装置2A传输并可由受电装置2A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发生变化。
在受电装置具备具有可变的指向性的天线装置的情况下,送电装置也可以具备具有预先确定的指向性或无指向性的天线装置。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装置1B的结构的示意图。送电装置1B替代图2的天线装置ANT1、天线控制电路14和循环器16,而具有天线装置ANT11、ANT12和天线控制电路14B。也可以不共用一个天线装置ANT1,而使用单独的天线装置ANT11、ANT12,以进行发送和接收。天线控制电路14B在送电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控制天线装置ANT11、ANT12的指向性。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2B的结构的概要图。受电装置2B替代图3的天线装置ANT2、受电控制电路20和匹配电路24,而具有天线装置ANT21、ANT22、受电控制电路20B和匹配电路24a、24b。也可以使用单独的天线装置ANT21、ANT22而不共用一个天线装置ANT2,以进行发送和接收。匹配电路24a、24b在受电控制电路20B的控制下,具有可变的阻抗。
图2的送电装置1、图3的受电装置2、图7的受电装置2A、图8的送电装置1B和图9的受电装置2B也可以任意地组合。
图9的受电装置2B也可以还具有两个天线装置,该两个天线装置分别具有可变的指向性。
受电装置2等也可以替代传感器23或除了传感器23以外,还具有其他任意的负载装置。其他负载装置例如可以是照明装置,也可以是控制其他装置的开关或中继器,也可以是向其他装置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在该情况下,受电装置也可以以传感器23的检测结果为触发,控制其他负载装置。
[总结]
本文公开的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也可以如下这样表现。
本文公开的第1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含无线送电装置(1)和至少一个无线受电装置(2),以无线的方式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传输电力,其中,
响应于表示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2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所执行的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相关联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3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或第2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使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从针对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电波传播环境进行预先学习得到的初始值起发生变化。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4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3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具有天线装置(ANT1),该天线装置(ANT1)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ANT1)的指向性图案。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5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3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天线装置(ANT2A),该天线装置(ANT2A)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ANT2A)的指向性图案。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6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3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匹配电路(24),该匹配电路(24)具有可变的阻抗,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匹配电路(24)的阻抗。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7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3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电力转换电路(21),该电力转换电路(21)具有可变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电力转换电路(21)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8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7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信号发送电路(26),该信号发送电路(26)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具有信号接收电路(15),该信号接收电路(15)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9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7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具有信号发送电路(13),该信号发送电路(13)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信号接收电路(27),该信号接收电路(27)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10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9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向所述负载装置供给的电力增大。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11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10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在使所述负载装置断开时,取得所述测量值,在所述测量值为阈值以上时,使所述负载装置导通。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12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第1方面~第11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2)具有测量预先确定的物理量的传感器(23),以无线的方式向所述无线送电装置(1)发送由所述传感器(23)测量出的物理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文公开的方面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例如能够用于在包含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网络中向各传感器供给电力。
标号说明
1、1B:送电装置;2、2A、2B、2-1~2-3:受电装置;3:传送带;4:托盘;5:工件;10:送电控制电路;11:电源装置;12:送电电路;13:信号发送电路;14:天线控制电路;15:信号接收电路;16:循环器;20、20A、20B:受电控制电路;21:电力转换电路;22:电池;23:传感器;24:匹配电路;25:循环器;26:信号发送电路;27:信号接收电路;28:受电电路;29:天线控制电路;ANT1、ANT2、ANT2A、ANT11~ANT22:天线装置;SW:开关。

Claims (11)

1.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包含无线送电装置和至少一个无线受电装置,以无线的方式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电力,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响应于表示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的发生的触发,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执行的与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相关联的事件提早预先确定的时间长度,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与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传输的能够由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利用的电力对应的测量值增大,
所述动作参数是与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有关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使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从针对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电波传播环境预先进行学习得到的初始值起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指向性图案是表示天线装置的指向性的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可变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天线装置的指向性图案,
所述指向性图案是表示天线装置的指向性的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匹配电路,该匹配电路具有可变的阻抗,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匹配电路的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电力转换电路,该电力转换电路具有可变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所述动作参数包含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升压比或降压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信号发送电路,该信号发送电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电路,该信号接收电路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具有信号发送电路,该信号发送电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测试信号,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电路,该信号接收电路以无线的方式接收所述测试信号,测量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所述测试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改变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和所述无线受电装置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参数,使得作为所述测量值的向所述负载装置供给的电力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负载装置,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在使所述负载装置断开时,取得所述测量值,在所述测量值为阈值以上时,使所述负载装置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无线受电装置具有测量预先确定的物理量的传感器,以无线的方式向所述无线送电装置发送由所述传感器测量出的物理量。
CN201980057933.5A 2019-03-15 2019-03-15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Active CN112655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0835 WO2020188631A1 (ja) 2019-03-15 2019-03-15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135A CN112655135A (zh) 2021-04-13
CN112655135B true CN112655135B (zh) 2024-03-12

Family

ID=7251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933.5A Active CN112655135B (zh) 2019-03-15 2019-03-15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36350B1 (zh)
JP (1) JP7099618B2 (zh)
CN (1) CN112655135B (zh)
WO (1) WO202018863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42375A1 (en) * 2003-12-11 2005-06-15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HSDPA,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wireless terminal for said system
CN102386686A (zh) * 2011-11-08 2012-03-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运动式电能无线传输系统
JP2012191721A (ja) * 2011-03-09 2012-10-04 Fujitsu Ten Ltd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無線電力伝送方法
CN1045784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系统
CN105474505A (zh) * 2013-08-13 2016-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和设备
EP3024140A1 (en) * 2011-08-16 2016-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ss e amplifier overload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CN106663947A (zh) * 2014-08-01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功率传送系统中检测不充分无线耦合并改进带内信号传递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36929A (zh) * 2015-05-12 2018-01-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电力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462975A (zh) * 2017-02-21 2018-08-28 上海交通大学 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功率与时间联合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6980A1 (en) * 2008-09-27 2010-04-01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JP2011188733A (ja) 2010-02-12 2011-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移動体、無線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給電方法
US8946939B2 (en) * 2011-03-31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protecting a wireless power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wireless power system
KR101979261B1 (ko) * 2011-10-24 2019-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393415B2 (ja) * 2014-10-27 2018-09-1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無線誘導電力伝送
EP3281273A4 (en) * 2015-04-10 2019-11-27 Ossia Inc. CALC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JP7028554B2 (ja) 2016-12-21 2022-03-02 Kddi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及び送電出力制御方法
JP7033718B2 (ja) * 2017-01-13 2022-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および当該送電装置を備える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967867B2 (ja) * 2017-04-04 2021-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42375A1 (en) * 2003-12-11 2005-06-15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HSDPA,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wireless terminal for said system
JP2012191721A (ja) * 2011-03-09 2012-10-04 Fujitsu Ten Ltd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無線電力伝送方法
EP3024140A1 (en) * 2011-08-16 2016-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ss e amplifier overload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CN102386686A (zh) * 2011-11-08 2012-03-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运动式电能无线传输系统
CN105474505A (zh) * 2013-08-13 2016-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578447A (zh) * 2013-10-28 2015-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送系统
CN106663947A (zh) * 2014-08-01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功率传送系统中检测不充分无线耦合并改进带内信号传递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36929A (zh) * 2015-05-12 2018-01-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电力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462975A (zh) * 2017-02-21 2018-08-28 上海交通大学 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功率与时间联合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6350A1 (en) 2021-06-16
CN112655135A (zh) 2021-04-13
EP3836350B1 (en) 2023-06-07
EP3836350A4 (en) 2022-03-23
JP7099618B2 (ja) 2022-07-12
JPWO2020188631A1 (ja) 2021-10-14
WO2020188631A1 (ja)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1938B2 (en) Non-interfering multi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7903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power to prevent power shortage in load device of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7211251B (zh) 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无线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指向性信息生成方法以及无线机
KR101554271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전류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127923B2 (en) Prob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obe system
US11799517B2 (en) Detection of NFC devices
CN112655135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JP2010051089A (ja) 非接触送電システム
JP6457997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トランシーバをテスト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220394438A1 (en) Sensor System, Wireless Cooperative Receiving System, and Wireless Cooperative Receiving Method
US2022006005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pairing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pparatuses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pparatuses and transmitting sufficient power
CN101561968B (zh) 通信系统
EP3280152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mote operation device
JP2018182656A (ja) 中継装置、タグ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0575196B2 (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US20150227767A1 (en) RFID Reading Apparatus with State Display at an External Antenna
JP6476962B2 (ja)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指向性情報生成方法
JP6730600B2 (ja)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KR20100136862A (ko) 자동요금징수시스템의 무선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4097256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KR100693642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이알피 보상 장치
JP2003244775A (ja) 無線送受信システム
JPH09182321A (ja) 指令制御装置
EP2728561B1 (en) Fire alarm apparatus and fire alarm system
JP5374055B2 (ja) 近接センサ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る近接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