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3960B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53960B CN112653960B CN202011509533.4A CN202011509533A CN112653960B CN 112653960 B CN112653960 B CN 112653960B CN 202011509533 A CN202011509533 A CN 202011509533A CN 112653960 B CN112653960 B CN 1126539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wireless
- use state
-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9—Arrangements to adapt hands free headphones for use on both ea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无线耳机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耳机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齐全,例如无线蓝牙耳机、主副耳无线耳机、双主耳无线耳机等。为了在使用无线耳机时不影响与周围人沟通,用户经常只佩戴一只无线耳机。
然而,当用户长时间佩戴无线耳机时,耳朵上的异物感不明显使得用户经常忘记该无线耳机的存在,导致所佩戴的无线耳机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防止无线耳机丢失。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包括: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连接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提醒模块,用于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上述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无线耳机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和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以区分无线耳机的当前使用状态。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判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避免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对无线耳机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耳机称为第二耳机,且类似地,可将第二耳机称为第一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两者都是耳机,但其不是同一耳机。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无线耳机中的第一耳机102和第二耳机104,以及电子设备106。其中,电子设备106通过无线连接与第一耳机102、第二耳机104进行通信。在电子设备106与无线耳机中的任意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电子设备106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102;该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102和第二耳机104。接着,电子设备106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104进行通信连接。在电子设备106未连接到第二耳机104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6控制第一耳机102进行提醒。其中,电子设备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耳机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步骤202,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该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其中,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可以为预先配对的一对耳机。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模块,第一无线耳机、第二耳机可以通过各自的通信模块实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红外模块、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模块、WIFI模块、移动通信模块(2G、3G、4G、5G、6G等)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耳机可以包括第一蓝牙模块,第二耳机可以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UWB模块可以包括UWB天线,UWB天线能够用于实现发送或者接收UWB信号。
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是指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只耳机通信连接。
具体地,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只耳机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判定电子设备与该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电子设备将处于使用状态下的耳机确定为第一耳机,将处于非使用状态的耳机确定为第二耳机。
使用状态是指无线耳机被用户佩戴的情况,非使用状态是指无线耳机未被用户使用的情况,例如放置在耳机盒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仅与一只耳机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将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耳机确定为第一耳机,将未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耳机确定为第二耳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可以均为主耳机。或者,第一耳机可以为主耳机,第二耳机为从耳机。或者,第二耳机中可以为主耳机、第一耳机为从耳机。
步骤204,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具体地,电子设备每间隔预设时长,查找该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在查找到该第二耳机后,电子设备与该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预设时长可根据需求设置,例如5分钟,8分钟等。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确定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的耳机标识,每间隔预设时长,电子设备自动查找该第二耳机的耳机标识。在查找到该第二耳机的耳机标识后,与该耳机标识对应的第二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206,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与第二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后,电子设备自动断开与该第二耳机的连接,并在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电子设备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则电子设备与第二耳机无法建立通信连接。电子设备控制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防止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丢失。该提醒可为语音提醒、震动提醒、指示灯提醒,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无线耳机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和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以区分无线耳机的当前使用状态。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判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避免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该提示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则电子设备与第二耳机无法建立通信连接。电子设备在首次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与第二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第一耳机接收该提示指令,响应于该提示指令发出语音提醒。连续预设次数可以为2次、3次,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每间隔预设时长与第二耳机建立通信连接。从首次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起,在连续预设次数均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本实施例中,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才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避免误判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包括: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无线耳机中的第一耳机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
该方法还包括:在无线耳机中的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
具体地,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只耳机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判定电子设备与该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和第一耳机、第二耳机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
用户通过无线耳机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电子设备的数据信号会通过无线耳机传输给用户,用户发出的指令通过无线耳机传输至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电子设备和无线耳机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可确定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在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且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该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
在第二耳机未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判定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在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且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不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该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例如,第二耳机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但第二耳机被调整为休眠状态或待机状态,则第二耳机不进行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本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进一步判断无线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非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不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由此可准确判断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包括: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耳机未处于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
该方法还包括:将处于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第二耳机判定为非使用状态。
具体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为预先配对的无线耳机,存放于可充电的耳机盒中。用户需要使用无线耳机时,需要从耳机盒中取出无线耳机,则通过检测耳机盒中是否存在无线耳机,可确定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只耳机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判定电子设备与该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电子设备确定与自己进行通信连接的耳机,并确定该通信连接的耳机是否处于耳机盒中,将该通信连接且未处于耳机盒内的耳机作为第一耳机,并判定该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
电子设备确定放置于耳机盒中的耳机,将放置于耳机盒内的耳机确定为第二耳机。在第二耳机未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判定耳机盒中的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确定与自己进行通信连接且处于耳机盒内的耳机作为第二耳机,并判定该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于耳机盒中的耳机会自动进行充电,则电子设备可确定耳机盒中处于充电状态的耳机,将处于充电状态的耳机确定为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将未放置在耳机盒中的耳机确定为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
本实施例中,判断未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无线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对于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无线耳机,进一步判断无线耳机是否放置于对应的耳机盒内,从而准确判断出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并且,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避免因第一耳机远离耳机盒未能及时充电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包括:每隔预设时长,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提醒。
其中,第一蓝牙通道为第一耳机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通道,第二蓝牙通道为第二耳机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通道。
具体地,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是指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通道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或者,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或者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通道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且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电子设备每间隔预设时长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并在预设时长后自动通过第二蓝牙通道尝试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提醒。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可以包括第一蓝牙模块,第二耳机可以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包括第一蓝牙通道,第二蓝牙模块包括第二蓝牙通道。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中的第一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中的第二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分别采用独立的蓝牙通道,能够独立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信号传输互不干涉。电子设备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时,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从而能够提醒用户注意到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进而防止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提醒为语音提醒;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
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对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按照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
具体地,第一耳机所进行的提醒为语音提醒。在电子设备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当前的播放音量。接着,电子设备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第一耳机接收该提示指令,响应于该提示指令按照当前的播放音量发出语音提醒。
在本实施中,电子设备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每间隔预设时长与第二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在连续预设次数均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
本实施例中,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能够按照第一耳机当前的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使得在达到语音提醒的目的的同时,语音提醒的音量不会造成用户耳部不适。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或者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可对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按照预设音量发出语音提醒。预设音量可为默认音量,也可为专为语音提醒设置的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提醒为语音提醒;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
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调大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并对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按照调大后的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将语音提醒的音量调整至比第一耳机当前的播放音量高,能够引起用户的注意,达到语音提醒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不进行提醒;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返回执行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第一耳机掉落的风险低,不进行提醒。接着,电子设备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并在预设时长后重新与处于该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机通过蓝牙与电子设备配对以建立通信连接,电子设备每间隔预设时长通过蓝牙自动尝试与第二耳机进行配对以建立通信连接。在电子设备与第二耳机实现配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进行提醒,电子设备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配对,并在预设时长后重新尝试与该第二耳机进行配对。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第一耳机掉落的风险低,则无需进行提醒。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使得电子设备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防止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手机,包括:
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个耳机与手机进行通信连接,将与手机进行通信的耳机标识为a耳机,即第一耳机。将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内的耳机标识为b耳机,即第二耳机。
手机和b耳机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通信连接。判断手机和b耳机的通信连接是否成功,连接成功则表示手机和耳机盒中的b耳机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不发出语音提醒。
连接失败则表示手机和耳机盒中的b耳机之间的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等待5分钟后再次与b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第二次与b耳机进行的通信连接成功时,表示手机和耳机盒中的b耳机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不发出语音提醒。
在第二次与b耳机进行的通信连接仍失败时,表示手机和耳机盒中的b耳机之间的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手机通过a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本实施例中,确定被用户使用的a耳机和放置在耳机盒中的b耳机,每隔5分钟与b耳机进行通信连接,连接成功则表示a耳机和b耳机的距离在正常范围内,a耳机丢失的可能性小,则不需要进行提醒。连接失败则等待下一次连接,在两次连接均失败时,确定a耳机和b耳机的距离不在正常范围内,a耳机丢失的可能性大,则通过a耳机发出语音提醒,能够提醒用户注意到正在使用的a耳机,从而避免a耳机掉落或者丢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包括: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蓝牙通信状态下,电子设备判定无线耳机中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并判定无线耳机中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
接着,每隔预设时长,电子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该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放置于耳机盒内。
接着,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
接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按照播放音量发出语音提醒。
最后,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不进行语音提醒,电子设备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返回执行每隔预设时长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在无线耳机中的至少一只耳机与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无线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非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不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由此可准确判断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判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丢失的风险较大。通过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以提醒用户注意到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避免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并且,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放置于耳机盒中,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较远,则第一耳机在电量耗尽时可能无法及时充电。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提示用户携带耳机盒,或者提示用户及时将第一耳机放回耳机盒内充电。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模块或硬件模块,或者是二者的结合成为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该装置具体包括:确定模块502、连接模块504和提醒模块506,其中:
确定模块502,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该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连接模块504,用于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提醒模块506,用于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
本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确定无线耳机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耳机和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以区分无线耳机的当前使用状态。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判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避免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醒模块506还用于: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提示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本实施例中,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才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避免误判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无线耳机中的第一耳机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在无线耳机中的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第二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下,进一步判断无线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非使用状态的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不存在连续的信号传输,由此可准确判断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耳机未处于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将处于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第二耳机判定为非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判断未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无线耳机处于非使用状态。对于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无线耳机,进一步判断无线耳机是否放置于对应的耳机盒内,从而准确判断出无线耳机的使用状态。
并且,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避免因第一耳机远离耳机盒未能及时充电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模块504还用于:每隔预设时长,通过第二蓝牙通道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提醒模块506还用于: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提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分别采用独立的蓝牙通道,能够独立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信号传输互不干涉。电子设备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时,通过第一蓝牙通道向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从而能够提醒用户注意到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进而防止处于使用状态的耳机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提醒为语音提醒;提醒模块506还用于: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对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第一耳机按照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
本实施例中,在未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能够按照第一耳机当前的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使得在达到语音提醒的目的的同时,语音提醒的音量不会造成用户耳部不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返回模块。返回模块用于: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不进行提醒;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返回执行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第一耳机掉落的风险低,则无需进行提醒。自动断开与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使得电子设备每隔预设时长与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在电子设备未能连接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表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通过第一耳机发出提醒,以提醒用户防止正在使用的第一耳机丢失。通过该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后,耳朵无异物感,导致未能感知所佩戴的耳机掉落的问题。
上述无线耳机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无线耳机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无线耳机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无线耳机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无线耳机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耳机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无线耳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无线耳机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所述无线耳机中的第一耳机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在所述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耳机处于耳机盒内,则每隔预设时长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道与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道向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耳机发出提醒;
在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自动断开与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耳机处于耳机盒内,则每隔预设时长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道与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
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耳机未处于所述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
将处于所述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第二耳机判定为非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为语音提醒;所述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
对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耳机按照所述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
5.一种无线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所述无线耳机中的第一耳机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所述无线耳机包括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耳机通过第一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耳机通过第二蓝牙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耳机处于耳机盒内,则每隔预设时长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道与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
提醒模块,用于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道向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耳机发出提醒;
返回模块,用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自动断开与所述第二耳机的通信连接,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耳机不存在连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第二耳机处于耳机盒内,则每隔预设时长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道与所述第二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还用于在连续预设次数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耳机发出语音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无线耳机处于通信状态、且第一耳机未处于所述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使用状态;将处于所述无线耳机对应的耳机盒内的第二耳机判定为非使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为语音提醒;所述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提醒,包括:
在未连接到所述第二耳机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音量;
对所述第一耳机发送提示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耳机按照所述播放音量进行语音提醒。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9533.4A CN112653960B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09533.4A CN112653960B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53960A CN112653960A (zh) | 2021-04-13 |
CN112653960B true CN112653960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7535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09533.4A Active CN112653960B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539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145287A (ja) * | 2022-03-28 | 2023-10-11 | 株式会社ディーアンドエ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装置 |
CN115883428A (zh) * | 2022-11-30 | 2023-03-31 | 中汇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物联设备失联提醒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3998A (zh) * | 2018-06-12 | 2018-10-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终端以及防丢系统 |
CN109492441A (zh) * | 2019-01-28 | 2019-03-19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的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040361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19 CN CN202011509533.4A patent/CN1126539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3998A (zh) * | 2018-06-12 | 2018-10-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终端以及防丢系统 |
CN109492441A (zh) * | 2019-01-28 | 2019-03-19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的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040361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53960A (zh) | 202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78707B2 (en) | Connection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luetooth earphone, wearable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477296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ie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 |
US1013989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wearable device, and apparatus | |
US1121285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radio bearer | |
EP3468068B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lassic bluetooth connection between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s, and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 | |
CN108471638B (zh)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653960B (zh) |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545499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其芯片、待充电设备和系统 | |
US2017001334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ignal using the same | |
CN102917324B (zh) | 在移动通信中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 |
CN112020044B (zh) | 无线充电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787378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耳机充电盒 | |
CN114245362B (zh) |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 |
EP3192290B1 (en) |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without establishing a persistent connection | |
CN113473291A (zh) | 通信方法、耳机仓以及wifi耳机 | |
TW201836341A (zh) | 根據當前使用者上下文的電話活動的智慧轉發 | |
US20170034779A1 (en) |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06912085A (zh) | 一种客户端及wi‑fi连接方法 | |
CN113079245B (zh) | 来电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691678A (zh) | 一种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220022707A (ko) | 오디오 출력 장치의 충전 상태에 대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오디오 출력 장치 | |
CN109391869B (zh) | 一种耳机及耳道判断接入方法 | |
CN104378493A (zh) | 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304287B (zh) | 降低移动终端待机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4666744A (zh) | 近距离通信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