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3775A -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3775A
CN112653775A CN202011526487.9A CN202011526487A CN112653775A CN 112653775 A CN112653775 A CN 112653775A CN 202011526487 A CN202011526487 A CN 202011526487A CN 112653775 A CN112653775 A CN 11265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card
client
electronic
exchange
electronic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64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3775B (zh
Inventor
邱云鸣
孙昱
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pler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ucheng Copolymeriz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ucheng Copolymeriz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ucheng Copolymeriz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64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3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12Fixed beam scanning
    • G06K7/10722Photodetector array or CCD sc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和后端服务端,客户端均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是否在线,客户端之间交换电子名片;每个客户端通过名片编辑模块对获取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名片存储模块存储外部获取以及编辑后的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对应电子名片。本发明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电子名片交换,提高商务社交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速度。本发明利用电子名片交换终端中的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电子名片交换,电子名片所含信息丰富、数据容量大,且交换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还可以认证终端使用客户端的身份和名片的真实性,使用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信息交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商务社交中,纸质商务名片的传递效率非常低,商务名片收取困难,且不容易收纳和及时找寻,难以通过好友关系链或商务社交进行名片管理以及商务社交关系的建立和沟通。现有的社交应用程序中的个人信息交换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确认对方身份和名片内容的真实性,需要当面交换以及需要收到存储等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涉及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和后端服务端,客户端均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是否在线,客户端之间交换电子名片;每个客户端均包括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名片管理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名片编辑模块对获取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名片存储模块存储外部获取以及编辑确认后的电子名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对应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名片获取模块调取客户端的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
名片编辑模块对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和确认;编辑确认完成以及外部直接获取的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电子名片进行管理操作,包括查询已有电子名片、删除已有电子名片以及对已有名片进行排序;
名片收发模块对需要交换的电子名片进行接收/发送操作;
上述过程中,名片获取模块从以下场景中获取电子名片信息:参加会议获取人员名单、名片扫描、名片交换和名片推荐分享;
客户端参加会议或展会时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获取到参加人员的名单,名单中包含对应姓名和联系方式并生成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新生成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判断该是否已经存在与名片存储模块中,若已经存在则在电子名片交换系统中提示客户端,否则直接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时,客户端A扫描客户端B的电子名片发起交换请求,客户端B收到并确认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给客户端A,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接收该电子名片,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后将该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并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自动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A;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搜索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然后分享推荐发送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该电子名片传递的消息后进行确认接收或不接收。
进一步的,客户端A向客户端B请求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B所在终端收到交换请求提示以及收到新电子名片相关信息;此时若客户端B选择确认接收,则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将新电子名片接收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同时将自己电子名片发至客户端A,若客户端B选择取消接收,则通过名片管理模块对该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
进一步的,名片管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分为是双向交换获取的电子名片和单向接收获取得电子名片,分类后分别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对应名片夹。
进一步的,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请求交换电子名片前,先判断被请求方客户端B是否在线,若被请求方在线,则直接推送在线消息至客户端B,若被请求方客户端B离线,则推送离线消息给客户端B;其中,若客户端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即可被判断为在线;且在线消息和离线消息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子名片的交换申请内容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名片管理模块确认交换请求的具体方法为:
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通过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B是否在线;如果在线:则将电子名片直接发送给客户端B终端,直接在客户端B中进行显示收到交换名片信息,同也在接收名片夹中也会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消息内容;如果判断客户端B不在线,则推送一条消息给客户端B终端,同时在客户端B中接收名片夹里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交换名片的消息内容;
上述过程中,客户端A发起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终端触发信号;即:接收方客户端B在收到交换名片申请要求后,通过确认交换或拒绝交换来反馈交换意愿;如果“确认交换”,接收方客户端B则给出确认的指令;确认生效后生成好友关系并交换名片,显示名片内容;
若客户端B不在线或拒绝交换请求,则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则在名片存储模块的未确认名片夹中设置提示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名片交换系统的后端服务端设有第一认证模块,通过认证模块对各客户端进行电子名片身份认证,客户端中设有第二认证模块,第二认证模块采集客户端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传输至第一认证模块,第一认证模块收到进行信息数据判断,判断通过后予以客户端认证成功;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营业执照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
进一步的,当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A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唯一身份识别的二维码,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调摄像头实现扫码,识别二维码进行身份确认交换、并生成好友关系。
上述过程中后端服务端通过二维码反译出对应的唯一识别的ID进行客户端确认及消息推送)。后端服务端还可以进行客户端的二维码创建及反译进行标准化输出SDK。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电子名片交换,提高商务社交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速度。本发明利用电子名片交换终端中的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电子名片交换,电子名片所含信息丰富、数据容量大,且交换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还可以认证用户使用客户端的身份和名片的真实性,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参加会议展会场景时交换名片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通过名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中通过好友关系交换电子名片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一客户端界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客户端与后端服务端之间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客户端界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名片夹界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名片夹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和后端服务端,客户端均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是否在线,客户端之间交换电子名片;每个客户端均包括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名片管理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名片编辑模块对获取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名片存储模块存储外部获取以及编辑确认后的电子名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对应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名片获取模块调取客户端的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名片编辑模块对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和确认;编辑确认完成以及外部直接获取的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电子名片进行管理操作,包括查询已有电子名片、删除已有电子名片以及对已有名片进行排序;名片收发模块对需要交换的电子名片进行接收/发送操作;
上述过程中,名片获取模块从以下场景中获取电子名片信息:参加会议获取人员名单、名片扫描、名片交换和名片推荐分享;客户端参加会议或展会时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获取到参加人员的名单,名单中包含对应姓名和联系方式并生成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新生成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判断该是否已经存在与名片存储模块中,若已经存在则在电子名片交换系统中提示客户端,否则直接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如图1和图2所示,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时,客户端A扫描客户端B的电子名片发起交换请求,客户端B收到并确认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给客户端A,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接收该电子名片,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如图3所示,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后将该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并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自动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A;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搜索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然后分享推荐发送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该电子名片传递的消息后进行确认接收或不接收。
客户端A向客户端B请求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B所在终端收到交换请求提示以及收到新电子名片相关信息;此时若客户端B选择确认接收,则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将新电子名片接收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同时将自己电子名片发至客户端A,若客户端B选择取消接收,则通过名片管理模块对该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
名片管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分为是双向交换获取的电子名片和单向接收获取得电子名片,分类后分别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对应名片夹。
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请求交换电子名片前,先判断被请求方客户端B是否在线,若被请求方在线,则直接推送在线消息至客户端B,若被请求方客户端B离线,则推送离线消息给客户端B;其中,若客户端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即可被判断为在线;且在线消息和离线消息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子名片的交换申请内容提示,如图4所示。
所述名片管理模块确认交换请求的具体方法为:
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通过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B是否在线;如果在线:则将电子名片直接发送给客户端B终端,直接在客户端B中进行显示收到交换名片信息,同也在接收名片夹中也会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消息内容;如果判断客户端B不在线,则推送一条消息给客户端B终端,同时在客户端B中接收名片夹里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交换名片的消息内容;
上述过程中,客户端A发起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终端触发信号;即:接收方客户端B在收到交换名片申请要求后,通过确认交换或拒绝交换来反馈交换意愿;如果“确认交换”,接收方客户端B则给出确认的指令;确认生效后生成好友关系并交换名片,显示名片内容;
若客户端B不在线或拒绝交换请求,则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则在名片存储模块的未确认名片夹中设置提示消息。
电子名片交换系统的后端服务端设有第一认证模块,通过认证模块对各客户端进行电子名片身份认证,客户端中设有第二认证模块,第二认证模块采集客户端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传输至第一认证模块,第一认证模块收到进行信息数据判断,判断通过后予以客户端认证成功;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营业执照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
当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A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唯一身份识别的二维码,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调摄像头实现扫码,识别二维码进行身份确认交换、并生成好友关系。上述过程中后端服务端通过二维码反译出对应的唯一识别的ID进行客户端确认及消息推送)。后端服务端还可以进行客户端的二维码创建及反译进行标准化输出SDK。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客户端中,名片存储模块中可设有“我的名片夹”和“收到的名片夹”等分类,便于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电子名片的交换时,客户端A申请给客户端B交换名片时,可能会存在客户端B未开启客户端,或未进行名片接收确认时,需要将名称放入未确认名片夹中(也可以叫接收名片夹);并进行消息推送给用B的终端设备,有名片交换的申请。
通过本发明中的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和交换方法,电子名片交换可作为一个通用的社交,名片交换的方式对不同的软件进行开放,平台提供标准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给需要使用此名片交换方式的其他客户端进行通信,例如扫码交换名片,客户端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唯一身份识别的二维码(二维码可含具个人代表性的信息,可唯一区分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功能识别二维码进行身份确认交换、并生成好友关系(服务端可以通过二维码反译出对应的唯一识别的ID进行客户端确认及消息推送);(服务端可以二维码创建及反译进行标准化输出给需要使用的调用方使用,统一输出标准SDK)。
为避免电子名片交换成功前的客户端信息泄漏,接收方客户端只能看到申请方客户端的部分信息(如完整姓名,公司名称;手机号等设备通信的信息做掩码或不进行展示),在确认交换成功后展示申请方名片上的所有信息。好友关系生成后,客户端可通过好友关系进行会话交流。

Claims (9)

1.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和后端服务端,客户端均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是否在线,客户端之间交换电子名片;每个客户端均包括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名片管理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名片编辑模块对获取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名片存储模块存储外部获取以及编辑确认后的电子名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和接收对应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
2.一种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名片获取模块调取客户端的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
名片编辑模块对电子名片信息进行编辑和确认;编辑确认完成以及外部直接获取的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名片管理模块管理控制名片获取模块、名片编辑模块、名片收发模块和名片存储模块;若客户端之间通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控制名片获取模块调取摄像设备从外部获取新的电子名片信息;若客户端之间是通过申请交换电子名片,则名片管理模块对其他客户端的交换请求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交换管理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电子名片进行管理操作,包括查询已有电子名片、删除已有电子名片以及对已有名片进行排序;
名片收发模块对需要交换的电子名片进行接收/发送操作;
上述过程中,名片获取模块从以下场景中获取电子名片信息:参加会议获取人员名单、名片扫描、名片交换和名片推荐分享;
客户端参加会议或展会时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获取到参加人员的名单,名单中包含对应姓名和联系方式并生成电子名片,名片管理模块对新生成的电子名片信息进行判断该是否已经存在与名片存储模块中,若已经存在则在电子名片交换系统中提示客户端,否则直接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时,客户端A扫描客户端B的电子名片发起交换请求,客户端B收到并确认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给客户端A,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接收该电子名片,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后将该电子名片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并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自动发送自己的电子名片至客户端A;
若客户端A和客户端B已有社交关系,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搜索名片存储模块中的电子名片,然后分享推荐发送至客户端B,客户端B收到该电子名片传递的消息后进行确认接收或不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A向客户端B请求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B所在终端收到交换请求提示以及收到新电子名片相关信息;此时若客户端B选择确认接收,则通过名片收发模块将新电子名片接收并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同时将自己电子名片发至客户端A,若客户端B选择取消接收,则通过名片管理模块对该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名片管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子名片进行标记分类,分为是双向交换获取的电子名片和单向接收获取得电子名片,分类后分别存储于名片存储模块中的对应名片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A通过名片收发模块请求交换电子名片前,先判断被请求方客户端B是否在线,若被请求方在线,则直接推送在线消息至客户端B,若被请求方客户端B离线,则推送离线消息给客户端B;
其中,若客户端与后端服务端通信连接,即可被判断为在线;且在线消息和离线消息的具体内容包括电子名片的交换申请内容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管理模块确认交换请求的具体方法为:
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通过后端服务端判断客户端B是否在线;如果在线:则将电子名片直接发送给客户端B终端,直接在客户端B中进行显示收到交换名片信息,同也在接收名片夹中也会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消息内容;如果判断客户端B不在线,则推送一条消息给客户端B终端,同时在客户端B中接收名片夹里显示一条接收的申请交换名片的消息内容;
上述过程中,客户端A发起交换请求后,客户端B终端触发信号;即:接收方客户端B在收到交换名片申请要求后,通过确认交换或拒绝交换来反馈交换意愿;如果“确认交换”,接收方客户端B则给出确认的指令;确认生效后生成好友关系并交换名片,显示名片内容;
若客户端B不在线或拒绝交换请求,则客户端A的名片管理模块则在名片存储模块的未确认名片夹中设置提示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名片交换系统的后端服务端设有第一认证模块,通过认证模块对各客户端进行电子名片身份认证,客户端中设有第二认证模块,第二认证模块采集客户端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传输至第一认证模块,第一认证模块收到进行信息数据判断,判断通过后予以客户端认证成功;
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营业执照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时,客户端A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唯一身份识别的二维码,通过名片获取模块调摄像头实现扫码,识别二维码进行身份确认交换、并生成好友关系,
上述过程中后端服务端通过二维码反译出对应的唯一识别的ID进行客户端确认及消息推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A和客户端B无社交关系通过名片扫描交换电子名片时,后端服务端进行客户端的二维码创建及反译进行标准化输出SDK。
CN202011526487.9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653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6487.9A CN112653775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6487.9A CN112653775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775A true CN112653775A (zh) 2021-04-13
CN112653775B CN112653775B (zh) 2021-08-31

Family

ID=7535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6487.9A Active CN112653775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37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6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名片终端、发片机构系统及名片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242A (ja) * 1990-03-30 1991-12-17 Seiko Instr Inc 電子名刺装置
CN101605143A (zh) * 2009-06-19 2009-12-16 杨昕吉 新型网络电子名片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332003A (zh) * 2011-07-29 2012-01-25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结合地理位置信息的电子名片传递方法及系统
CN103139382A (zh) * 2013-01-30 2013-06-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名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208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福州玛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二维码识别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242A (ja) * 1990-03-30 1991-12-17 Seiko Instr Inc 電子名刺装置
CN101605143A (zh) * 2009-06-19 2009-12-16 杨昕吉 新型网络电子名片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332003A (zh) * 2011-07-29 2012-01-25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结合地理位置信息的电子名片传递方法及系统
CN103139382A (zh) * 2013-01-30 2013-06-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名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2086A (zh) * 2013-09-12 2013-12-11 福州玛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二维码识别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6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名片终端、发片机构系统及名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775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5743B (zh) 使用生物特征认证结果确认移动终端持有者身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97204B (zh) 用于促进移动社区的发展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04900C (zh) 图像形成指示装置和方法、图像形成服务器和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控制装置
CN103839318B (zh) 一种远程集中认证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CN101155331A (zh) 一种短消息群发方法及系统
CN101594440A (zh) 图像共享系统
CN102090049A (zh) 网络系统、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通信程序
WO2021143719A1 (zh) 一种网络服务系统、用于通信的计算机储存媒体及网络服务方法
CN101309330B (zh) 电子会议系统和连接切换方法
CN101227489A (zh) 网络存储数据的共享方法及共享系统
CN112653775B (zh) 一种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方法
KR20150014318A (ko) 상황 인식 인쇄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333279A (zh) 一种结合蓝牙无线技术的电子名片传递方法及系统
AU4881699A (en) Microchip card for accessing a remote application,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the remote application by mean of the microchip card
Patel et al. A technique for multi-network access to multimedia messages
CN100461888C (zh) 一种短消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3188331A (zh) 信息提供与获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终端
CN110430249A (zh) 基于手机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8696858A (zh) 一种基于手机号码建立社交关系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55087C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多媒体消息认证装置及方法
CN102986173A (zh) 消息状态设置方法和cpm业务服务器
CN111132043A (zh) 一种自动获取当前手机sim卡电话号码的方法
RU2365985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пункт сбора, учета и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о гражданах миграционной службы
US20240106771A1 (en) Instant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trangers
CN113449029B (zh) 一种去中心环境下的朋友圈同步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lock D, Yingying building, 99 Tuanjie Road, yanchuangyuan,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Wuche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lock D, Yingying building, 99 Tuanjie Road, yanchuangyuan,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Wucheng Copolymeriz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C7-202, Zidong International Creative Park, No. 2, Zidong Road, Maqun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Kepler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lock D, Yingying building, 99 Tuanjie Road, yanchuangyuan,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uche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