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927B -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927B
CN112637927B CN202011486169.4A CN202011486169A CN112637927B CN 112637927 B CN112637927 B CN 112637927B CN 202011486169 A CN202011486169 A CN 202011486169A CN 112637927 B CN112637927 B CN 112637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elay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61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927A (zh
Inventor
肖海林
覃琦超
汪鹏君
周迪
潘永才
翟雷
毛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4861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模型;2)计算异构网络中D2D用户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3)获得能量效率表达式;4)依据D2D用户之间的距离与信噪比选择传输模式;5)寻找中继模式中最优中继节点;6)获得信号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范围;7)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8)为D2D用户寻找最优蜂窝网络链路进行复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得D2D通信更好地与蜂窝通信相融合,不仅减低了对蜂窝通信的影响,也更符合绿色通信的理念。

Description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以及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传统蜂窝网络中无线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未来通信架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D2D)通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新方向,利用Underlay情形下的D2D通信技术代替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实现部分近场通信,提高网络的接入和负载能力,这也符合绿色通信理念。然而在Underlay情形下会引发D2D用户与蜂窝用户之间互相进行干扰,从而影响D2D通信的通信质量,降低其能量效率。虽然这种干扰是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一个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法来降低这种干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D2D通信与蜂窝通信之间的友好共存。但是当前的资源分配方法仅仅从某一个单一模式来对资源进行分配,没有进行多模式之间的配合使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
因此,多模式下D2D资源分配,使D2D的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抑制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时所存在的同频干扰,在保证蜂窝用户与D2D用户最低SINR的同时提高D2D通信的能量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模型:假设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中有N个蜂窝用户和M对D2D用户和K个空闲中继用户,且N≥M,蜂窝用户集用N={1,2,···,n}表示,D2D用户的用户集用M={1,2,···,m}表示,中继用户集用K={1,2,···,k}表示;
2)计算异构网络中D2D用户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计算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时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1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12
与引入中继用户后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13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
在D2D通信正在进行直通模式时,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2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3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4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5
公式(1)、(2)中,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6
代表着蜂窝用户i的发射功率,而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7
则表示为D2D用户j发射端的发射功率,hi,B表示蜂窝用户i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B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i,j表示蜂窝用户i到D2D用户j接收端的信道增益,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引入中继用户后,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包括D2D用户发射端对蜂窝用户通信接收端的干扰以及中继节点对蜂窝用户通信产生的干扰,在D2D用户采用中继通信模式情景下,第一段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为蜂窝用户对中继节点的干扰,第二段通信中的干扰为蜂窝用对D2D接收端的干扰,因此在第一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8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9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0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1
其中,hj,k表示D2D用户发射端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hi,k表示蜂窝用户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在第二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2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3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4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5
其中,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216
为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hk,d为中继节点到D2D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r,B为中继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
3)依据D2D用户的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获得能量效率表达式:依据步骤2)获得的D2D用户的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推算出在各个模式下D2D用户的速率及相对应的能量效率,在D2D直通模式中,D2D用户的速率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31
在D2D中继模式中,D2D用户的速率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32
4)依据D2D用户之间的距离与信噪比选择传输模式:由能量效率表达式可以看出,直接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采用模式-功率-信道的三步资源分配的方法来完成系统资源的分配,当D2D用户请求通信时D2D用户之间的距离过远,则D2D用户的发射端就必须要提高发送端功率以达到最低的通信标准,通过提高发射功率的方式会使得基站收到的干扰增大且不符合绿色通信理念,因此,以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作为判断所选用模式的依据,当他们通信距离超出D2D用户对通信所能接受的最大距离时,采用中继模式进行通信、当距离满足D2D通信范围但D2D用户之间的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时,也采用中继模式,即: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33
当αj=1,采用直通模式;αj=0,采用中继模式;
5)寻找中继模式中最优中继节点:在D2D用户选择中继模式进行通信之后,就需要从空闲用户中选出最适合充当中继用户的节点,首先设定候选中继范围区域,以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为直径,线段中心点为圆心,作通信圆为通信覆盖区,选出通信覆盖区内空闲中继用户得到中继初始候选集,通过区域限制筛选出中继用户候选集,这样能降低确定最优中继节点过程中的计算量,在中继初始候选集中,由于最优中继节点hl=min(hj,k,hk,d)通信质量受限于最差信道,根据信道增益的与通信距离直接相关,所以最优中继节点于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直线距离的中心,因此,从中继初始候选集中挑选出一个距离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中心点距离最近的中继用户,此时的中继用户就是最佳中继用户;
6)获得信号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范围:在直通模式下,依据共享同一频谱资源后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34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35
判断D2D用户j能否复用蜂窝用户i的频谱资源的判定准则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1
所以,可得,D2D发射端的功率范围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2
7)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得到D2D发射端发射功率范围之后,由步骤3)可知,能量效率函数是非凹且非线性,为了解决优化问题,首先应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Ω表示功率的可行域,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3
为最优能量效率,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有: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4
由于公式(12)函数是关于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5
的凹函数,所以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6
存在,因此可通过Dinkelbach算法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在中继模式下,第一段通信与第二段通信与直通模式的求解类似,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得到的函数却是关于两个未知变量的函数,因此不能直接使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最佳发射功率,然而对于给定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7
目标函数为关于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8
的凹函数,反之亦然,所以将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9
的值固定,并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10
的最佳发射功率,再根据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11
的值使用Dinkelbach算法求得的最佳发射功率,最终D2D用户的能量效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412
8)为D2D用户寻找最优蜂窝网络链路进行复用:蜂窝网络中存在多个D2D用户对需要对复用链路进行选择时,以D2D的能效EE为权值,为D2D用户对与中继用户选择最佳复用链路。本技术方案采用模式-功率-信道的三维资源分配方式,并在中继模式中使中继通信的两端通信分别复用不同的蜂窝链路大大提高了D2D用户在蜂窝系统中的能量效率并保证了蜂窝用户之间的通信质量。
这种方法能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抑制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时所存在的同频干扰。在保证蜂窝用户与D2D用户最低SINR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能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异构网络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最佳中继用户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方法与其他方法在D2D用户距离递增的条件下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的曲线图对比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方法与其他方法在蜂窝用户递增的条件下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的曲线图对比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方法与其他方法在空闲用户增加的条件下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的曲线图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3,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假设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中有N个蜂窝用户和M对D2D用户和K个空闲中继用户,且N≥M,蜂窝用户集用N={1,2,···,n}表示,D2D用户的用户集用M={1,2,···,m}表示,中继用户集用K={1,2,···,k}表示;
2)计算异构网络中D2D用户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计算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时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2
与引入中继用户后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3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4
在D2D通信正在进行直通模式时,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5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6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7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8
公式(1)、(2)中,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9
代表着蜂窝用户i的发射功率,而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510
则表示为D2D用户j发射端的发射功率,hi,B表示蜂窝用户i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B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i,j表示蜂窝用户i到D2D用户j接收端的信道增益,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引入中继用户后,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包括D2D用户发射端对蜂窝用户通信接收端的干扰以及中继节点对蜂窝用户通信产生的干扰,在D2D用户采用中继通信模式情景下,第一段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为蜂窝用户对中继节点的干扰,第二段通信中的干扰为蜂窝用对D2D接收端的干扰,因此在第一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2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3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4
其中,hj,k表示D2D用户发射端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hi,k表示蜂窝用户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在第二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5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6
分别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7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8
其中,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9
为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hk,d为中继节点到D2D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r,B为中继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
3)依据D2D用户的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获得能量效率表达式:依据步骤2)获得的D2D用户的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推算出在各个模式下D2D用户的速率及相对应的能量效率,在D2D直通模式中,D2D用户的速率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10
在D2D中继模式中,D2D用户的速率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611
4)依据D2D用户之间的距离与信噪比选择传输模式:由能量效率表达式可以看出,直接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采用模式-功率-信道的三步资源分配的方法来完成系统资源的分配,当D2D用户请求通信时D2D用户之间的距离过远,则D2D用户的发射端就必须要提高发送端功率以达到最低的通信标准,通过提高发射功率的方式会使得基站收到的干扰增大且不符合绿色通信理念,因此,以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作为判断所选用模式的依据,当他们通信距离超出D2D用户对通信所能接受的最大距离时,采用中继模式进行通信、当距离满足D2D通信范围但D2D用户之间的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时,也采用中继模式,即: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1
当αj=1,采用直通模式;αj=0,采用中继模式;
5)寻找中继模式中最优中继节点:在D2D用户选择中继模式进行通信之后,就需要从空闲用户中选出最适合充当中继用户的节点,首先设定候选中继范围区域,以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为直径,线段中心点为圆心,作通信圆为通信覆盖区,选出通信覆盖区内空闲中继用户得到中继初始候选集,通过区域限制筛选出中继用户候选集,这样能降低确定最优中继节点过程中的计算量,在中继初始候选集中,由于最优中继节点hl=min(hj,k,hk,d)通信质量受限于最差信道,根据信道增益的与通信距离直接相关,所以最优中继节点于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直线距离的中心,因此,从中继初始候选集中挑选出一个距离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中心点距离最近的中继用户,此时的中继用户就是最佳中继用户,如图2所示;
6)获得信号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范围:在直通模式下,依据共享同一频谱资源后D2D用户j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2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3
判断D2D用户j能否复用蜂窝用户i的频谱资源的判定准则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4
所以,可得,D2D发射端的功率范围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5
7)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得到D2D发射端发射功率范围之后,由步骤3)可知,能量效率函数是非凹且非线性,为了解决优化问题,首先应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Ω表示功率的可行域,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76
为最优能量效率,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有: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1
由于公式(12)函数是关于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2
的凹函数,所以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3
存在,因此可通过Dinkelbach算法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在中继模式下,第一段通信与第二段通信与直通模式的求解类似,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得到的函数却是关于两个未知变量的函数,因此不能直接使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最佳发射功率,然而对于给定的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4
目标函数为关于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5
的凹函数,反之亦然,所以将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6
的值固定,并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7
的最佳发射功率,再根据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8
的值使用Dinkelbach算法求得的最佳发射功率,最终D2D用户的能量效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3591838290000089
8)为D2D用户寻找最优蜂窝网络链路进行复用:蜂窝网络中存在多个D2D用户对需要对复用链路进行选择时,以D2D的能效EE为权值,为D2D用户对与中继用户选择最佳复用链路。经过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本例方法相比基于中继同资源方案和仅D2D直通方案相比,本例方法提升了D2D通信的能量效率:
如图4所示,引入了中继节点协作通信后,系统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且中继节点与D2D发射端发送端不使用同一资源时的效果更好,另外可以看出随着D2D距离的增加,系统中的能量效率也会有相应地下降,这是由于当通信距离递增时,信道增益的会降低,为了维持D2D用户之间正常的通信,需要提高发射端发射功率,从而降低了系统能效;
如图5所示,随着蜂窝用户数目的增加,可供D2D用户复用的链路数目随之增多,选出更优质复用链路的可能性就更大,从而三种模式下的系统的能量效率都有所增加,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中继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系统的能量效率;
如图6所示,随着空闲中继用户的增加,可供D2D用户使用的中继用户数目随之增多,选出更优质复用链路的可能性就更大,从而三种模式下的系统的能量效率都有所增加,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中继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系统的能量效率。

Claims (1)

1.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模型:假设蜂窝网络与D2D通信共享频谱的异构网络中有N个蜂窝用户和M对D2D用户和K个空闲中继用户,且N≥M,蜂窝用户集用N={1,2,···,n}表示,D2D用户的用户集用M={1,2,···,m}表示,中继用户集用K={1,2,···,k}表示;
2)计算异构网络中D2D用户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计算共享同一频谱资源时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2
与引入中继用户后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3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4
在D2D通信正在进行直通模式时,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5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6
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7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8
公式(1)、(2)中,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9
代表着蜂窝用户i的发射功率,而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0
则表示为D2D用户j发射端的发射功率,hi,B表示蜂窝用户i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B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基站的信道增益,hj表示D2D用户j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i,j表示蜂窝用户i到D2D用户j接收端的信道增益,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引入中继用户后,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包括D2D用户发射端对蜂窝用户通信接收端的干扰以及中继节点对蜂窝用户通信产生的干扰,在D2D用户采用中继通信模式情景下,第一段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为蜂窝用户对中继节点的干扰,第二段通信中的干扰为蜂窝用对D2D接收端的干扰,在第一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2
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3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114
其中,hj,k表示D2D用户发射端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hi,k表示蜂窝用户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在第二段通信中,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1
和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2
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3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4
其中,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5
为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hk,d为中继节点到D2D接收端的信道增益,hr,B为中继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
3)获得能量效率表达式:依据步骤2)得到的D2D用户的信噪比与蜂窝用户信噪比推算出在各个模式下D2D用户的速率及相对应的能量效率,在D2D直通模式中,D2D用户的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6
在D2D中继模式中,D2D用户的能量效率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7
4)依据D2D用户之间的距离与信噪比选择传输模式:以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作为判断所选用模式的依据,当他们通信距离超出D2D用户对通信所能接受的最大距离时,采用中继模式进行通信、当距离满足D2D通信范围但D2D用户之间的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时,也采用中继模式,即: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28
当αj=1,采用直通模式;αj=0,采用中继模式;
5)寻找中继模式中最优中继节点:在D2D用户选择中继模式进行通信之后,从空闲用户中选出最适合充当中继用户的节点,首先设定候选中继范围区域,以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为直径,线段中心点为圆心,作通信圆为通信覆盖区,选出通信覆盖区内空闲中继用户得到中继初始候选集,通过区域限制筛选出中继用户候选集,在中继初始候选集中,最优中继节点位于D2D用户发射端与D2D用户接收端直线距离的中心,从中继初始候选集中挑选出一个距离D2D发射端与D2D接收端中心点距离最近的中继用户,此时的中继用户就是最佳中继用户;
6)获得信号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范围:在直通模式下,依据共享同一频谱资源后D2D用户j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
与蜂窝用户i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2
判断D2D用户j能否复用蜂窝用户i的频谱资源的判定准则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3
可得,D2D发射端的功率范围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4
7)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得到D2D发射端发射功率范围之后,由步骤3)可知,能量效率函数是非凹且非线性,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Ω表示功率的可行域,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5
为最优能量效率,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有: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6
公式(12)函数是关于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7
的凹函数,所以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8
存在,通过Dinkelbach算法得到最优发射功率和能量效率,在中继模式下,第一段通信与第二段通信与直通模式的求解类似,将原函数化简为线性函数,得到的函数却是关于两个未知变量的函数,因此不能直接使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最佳发射功率,然而对于给定的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9
目标函数为关于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0
的凹函数,反之亦然,所以将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1
的值固定,并用Dinkelbach算法进行迭代得到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2
的最佳发射功率,再根据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3
的值使用Dinkelbach算法求得的最佳发射功率,最终D2D用户的能量效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918382800000314
8)为D2D用户寻找最优蜂窝网络链路进行复用:蜂窝网络中存在多个D2D用户对需要对复用链路进行选择时,以D2D的能效EE为权值,为D2D用户对与中继用户选择最佳复用链路。
CN202011486169.4A 2020-12-16 2020-12-16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Active CN112637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6169.4A CN112637927B (zh) 2020-12-16 2020-12-16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6169.4A CN112637927B (zh) 2020-12-16 2020-12-16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927A CN112637927A (zh) 2021-04-09
CN112637927B true CN112637927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31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6169.4A Active CN112637927B (zh) 2020-12-16 2020-12-16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2616B (zh) * 2021-09-30 2023-04-18 华能盐城大丰新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场的巡检机构及方法
CN115226128B (zh) * 2022-06-28 2023-07-21 利德世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5g通信多模应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2084A (zh) * 2018-01-04 2018-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d2d通信系统中联合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方法
CN108462950A (zh) * 2018-03-26 2018-08-2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noma的d2d通信联合子信道与功率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29B (zh) * 2013-10-15 2016-06-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d2d系统能效的资源复用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119538A1 (en) * 2014-02-04 2015-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wireless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andidate relay station for supporting d2d communication over relay
CN104105158B (zh) * 2014-07-08 2018-01-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10753329B (zh) * 2019-10-29 2020-12-18 吉林大学 蜂窝网络中d2d中继通信的功率控制与中继选择方法
CN111031547B (zh) * 2019-12-19 2022-04-29 湖北大学 基于频谱分配与功率控制的多用户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11586646B (zh) * 2020-05-27 2021-03-30 重庆大学 一种蜂窝网络中联合上下信道的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2084A (zh) * 2018-01-04 2018-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d2d通信系统中联合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方法
CN108462950A (zh) * 2018-03-26 2018-08-2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noma的d2d通信联合子信道与功率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927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3555B (zh) 非正交多址接入蜂窝和终端直通密集网络资源管控方法
CN104105158B (zh)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12637927B (zh) 基于能量效率的多用户多模式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5813129A (zh) 一种基于d2d分簇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9982437B (zh) 一种基于位置感知加权图的d2d通信频谱分配方法
CN111031547B (zh) 基于频谱分配与功率控制的多用户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37015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终端直通通信方法
CN104918257B (zh) 中继协同异构蜂窝网络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3596182A (zh) 一种d2d通信中的频谱资源管理方法
CN107302801B (zh) 一种5G混合场景下面向QoE的双层匹配博弈方法
Fan et al. The capacity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with relay links
CN107613556A (zh) 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全双工d2d干扰管理方法
CN108990160B (zh) 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5g通信系统容量优化方法
CN104918207B (zh) 异构网络中基于频谱资源分配的多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9151775A (zh) 蜂窝小区间基于中继的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CN108848562B (zh) 异构网中基于一对多匹配的资源分配方法
Vlachos et al. Bio-inspir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lay-aid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6912059B (zh) 支持互信息积累的认知中继网络联合中继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04780610A (zh) 一种基于终端直通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6658647A (zh) 一种基于干扰感知的中继选择算法
CN107071911B (zh) 一种基于最大snr的虚拟小区载波分配方法
CN106131887B (zh) 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分布式拓扑控制方法
Sheybani et al. Proximity mode selection method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4486744B (zh) 一种异构小蜂窝网络中的d2d模式选择方法
CN110839227B (zh) 蜂窝系统密集分布用户组的d2d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