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903B -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903B
CN112637903B CN202011455671.9A CN202011455671A CN112637903B CN 112637903 B CN112637903 B CN 112637903B CN 202011455671 A CN202011455671 A CN 202011455671A CN 112637903 B CN112637903 B CN 112637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atellite downlink
satellite
downlink
down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56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903A (zh
Inventor
林海晨
李剑锋
王敏
郭小红
李肖瑛
乜铁宁
李云锋
吕铁鑫
周轩
王刚
袁线
王婷
张朋
张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Xi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Xi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Xi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a Xi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14556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该技术方案在确保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少的前提下,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航天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是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地面控制端为了获取卫星所采集的数据或为获取卫星自身的状态,可以接收卫星上不同的信源产生的卫星下行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可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的短期变化规律与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帮助对卫星的管理进行改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轨卫星数量逐渐增多,卫星使用寿命也延长。随之而来的,地面控制端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迅速增多,卫星下行数据中的下行参数的数量增加到了几百乃至数万个,卫星下行数据的大小也超出了数据处理设备的承受极限,从而增大了对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研究的难度,因此需要在处理卫星下行数据时减少卫星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减少卫星下行数据的数据量的方法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是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另一种是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压缩。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可以采用分段处理的方法,需要依据卫星下行数据自身的变化规律与特点进行,虽然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能够缩小单个文件的数据量大小,但仍可能出现因分割后的单个文件的数据量较大而导致数据处理系统无法处理的情况。而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压缩时,可以根据卫星下行数据的特性进行数学建模,量化编码等,通过上述方法压缩的卫星下行数据虽然数据量较少,但所获取的数据在解压前很难直接用于数据处理例如绘图、计算、分析等,从而降低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损害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包括:
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包括多个根据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排列的数据行的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即下行参数在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至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三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之间未发生变化,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属于冗余数据,将其删除后卫星下行数据仍旧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与卫星下行数据相比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且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至少两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不同时,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一绝对值与第二绝对值相等时,将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第一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二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三绝对值与第四绝对值不相等时,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其中第三绝对值为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四绝对值为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方法还包括:
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数据行中的任一个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因目标原因空白的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的年份与目标年份不同的数据行中的至少一项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错卫星下行数据;
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包括:
当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方法还包括:
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包括:
根据卫星下行数据中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确定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是否为闰年;
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闰年时,根据闰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除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平年时,根据平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除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年度信息以及目标卫星标识中至少一项获取卫星下行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包括:
卫星下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数据行移除模块,用于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轨卫星数量逐渐增多,卫星使用寿命也延长。随之而来的,地面控制端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迅速增多,卫星下行数据中的下行参数的数量增加到了几百乃至数万个,卫星下行数据的大小也超出了数据处理设备的承受极限,从而增大了对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研究的难度,因此需要在处理卫星下行数据时减少卫星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具体的,减少数据量的方法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二是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压缩。
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可以采用分段处理的方法,需要依据卫星下行数据自身的变化规律与特点进行,就卫星下行数据而言,由于存在地球公转周期,所以按年分割卫星下行数据是一种较常见的方法。虽然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分割能够缩小单个文件的大小,但仍可能出现因单个文件较大而导致数据处理系统无法处理的情况。例如,高轨卫星1个蓄电池组1年的放电电流的数据总量接近1GB,若按每秒一个数据行记为文本文件,则该文本文件包括31536000行,使用现有通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对这样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不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还可能因文件中数组的个数、维数过多而发生内存、堆栈溢出等故障。
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压缩时,可以根据卫星下行数据的特性进行数学建模,量化编码等。通过上述方法压缩的卫星下行数据虽然数据量较少,但在经过解压前,很难直接用于数据处理例如绘图、计算、分析等,从而降低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损害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包括多个根据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排列的数据行的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即下行参数在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至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三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之间未发生变化,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属于冗余数据,将其删除后卫星下行数据仍旧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与卫星下行数据相比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且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1至步骤103:
101、获取卫星下行数据。
其中,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示例性的,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可以为从卫星下载卫星下行数据,也可以为读取事先储存在地面端上的卫星下行数据。下行参数包括、主母线负载电流、蓄电池组充电电流、蓄电池组放电电流、分流调节器分流电流、主母线电压、蓄电池组电压、电源状态字、电池组温度、太阳帆板输出功率、方式字、模式字中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可以通过根据目标年度信息以及目标卫星标识中至少一项获取卫星下行数据。
示例性的,目标年度信息以及目标卫星标识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以从其他装置或系统处获取。
例如,当地面端上事先储存有多个卫星多个年度的数据时,可以根据该多个卫星的卫星标识、该多个年度的年度信息对地面端上事先储存的数据进行分割以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可以包括单颗卫星的下行参数,该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可以属于单个年度。进一步的,当地面端上事先储存的数据包括多种下行参数时,还可以根据该多个卫星的卫星标识、该多个年度的年度信息以及该多个下行参数的下行参数信息对地面端上事先储存的数据进行分割以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所获取的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单颗卫星的单种下行参数,该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属于单个年度。
例如,地面端上事先储存的数据包括在3~9年间获取的某平台6颗卫星的30种下行参数,根据卫星、年度以及下行参数对地面端上事先储存的数据进行分割,以获取1176个卫星下行数据。
102、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示例性的,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可以采用邻近去重法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其中邻近去重法,其实质就是在任何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据行的下行参数完全相同时,只保留两端的数据行,去除中间数据行的方法。
103、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包括多个根据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排列的数据行的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即下行参数在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至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三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之间未发生变化,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属于冗余数据,将其删除后卫星下行数据仍旧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与卫星下行数据相比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且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103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可以通过步骤1031实现:
1031、当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至少两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不同时,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当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至少两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不同时,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的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在确保其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的前提下,数据量较小,进一步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103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可以通过步骤1032至步骤1033实现:
1032、当第一绝对值与第二绝对值相等时,将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
第一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二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示例性的,将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的下行参数记为
xi={x(ti)|ti=ti-1+hi-1,i=1,2,3,…,nt0=0.0h0=0.0};
其中,xi为第i行数据行中的下行参数,hi为相邻两个数据行的采样时间的间隔,n为数据行的个数,ti为第i行数据行中的采样时间。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的第i(i≥1)个数据行开始,向前连续选取3个数据行(含第i个数据行)构造滑动检测窗口{(ti-2,xi-2),(ti-1,xi-1),(ti,xi)},计算该滑动检测窗口内3个连续数据的幅值差,包括第一绝对值|xi-2-xi-1|以及第二绝对值|xi-1-xi|。若第一绝对值|xi-2-xi-1|与第二绝对值|xi-1-xi|相等,则剔除位置居中的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以获取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
进一步的,若第一绝对值|xi-2-xi-1|与第二绝对值|xi-1-xi|不等,还可以将窗口逐点向后滑动,继续检测第i-1采样点数据,以根据检测结果去除卫星下行数据中其他的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冗余卫星下行数据。
1033、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由于当第一绝对值与第二绝对值相等时,卫星下行参数在采样时间ti-2到采样时间ti-1之间的变化幅度与变化趋势,与下行参数在采样时间ti-1到采样时间ti之间的变化幅度与变化趋势是相同的,位置居中的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中的数据属于冗余数据,即使删除该第二个数据行,根据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一个数据行与第三个数据行中的下行参数,也能够准确的确定下行参数从采样时间ti-2到采样时间ti之间的变化幅度与变化趋势,从而在确保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量较少的前提下,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1033中,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可以通过步骤1133实现:
1133、当第三绝对值与第四绝对值不相等时,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其中第三绝对值为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四绝对值为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示例性的,将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中的下行参数记为
xk={x(tk)|tk=tk-1+hk-1,k=1,2,3,…,n t0=0.0 h0=0.0};
其中,xk为第k行数据行中的下行参数,hk为相邻两个数据行的采样时间的间隔,n为数据行的个数,tk为第k行数据行中的采样时间。在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任意选取一个数据行,记为第k个数据行,从第k个数据行开始向前连续选取3个数据行(含第k个数据行)构造滑动检测窗口{(tk-2,xk-2),(tk-1,xk-1),(tk,xk)},计算该滑动检测窗口内3个连续数据的幅值差,包括第三绝对值即|xk-2-xk-1|、第四绝对值即|xk-1-xk|。若第三绝对值|xk-2-xk-1|与第四绝对值|xk-1-xk|不相等时,则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不会出现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的状况,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的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在确保其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的前提下,数据量较小,进一步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102之前,方法还包括步骤104:
104、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数据行中的任一个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因目标原因空白的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的年份与目标年份不同的数据行中的至少一项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错卫星下行数据。
示例性的,目标原因以及目标年份可以为事先设置的,也可以为根据从其他装置或系统处获取的信息确定。例如,目标年份可以为根据当前数据行相邻的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确定。
在步骤102中,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可以通过步骤1021实现:
1021、当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例如,可以依次检查卫星下行数据中首个数据行是否为空,若为空,则将该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若不为空,则检查卫星下行数据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第二个数据行开始,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该数据行满足去错条件,则将该数据行移除并检查下一个数据行,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该数据行不满足去错条件,则直接检查下一个数据行。其中,去错条件为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数据行因未知原因为空白、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与相邻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相同、数据行的采集时间年份等于前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的年份加1。
通过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数据行中的任一个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因目标原因空白的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的年份与目标年份不同的数据行中的至少一项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可以滤出卫星下行数据中的非正常数据,提高所获取的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102之前,方法还包括步骤105:
105、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具体的,将卫星下行数据中每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可以根据卫星下行数据中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确定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是否为闰年;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闰年时,根据闰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每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平年时,根据平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每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例如,可以逐行读入卫星下行数据中每个数据行的数据,保留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不进行转换,根据首个数据行数据的采集时间的年份以及4年一润、400年一润的置润原则判断该卫星下行数据中数据行的采样时间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当确定该卫星下行数据中数据行的采样时间的年份为闰年时,以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对2月29日之后所有的采集时间用闰月计算值进行累加,转换为相对于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的秒数;当确定该卫星下行数据中数据行的采样时间的年份为平年时,对2月28日之后所有的采集时间用平月计算值进行累加,转换为相对于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的秒数。
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可以使采集时间更为简洁,卫星下行数据的数据量较小。
进一步的,在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后,还可以采用批处理方法把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绝对时间,并按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中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的年度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储存,以便于检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保真度,便于统计分析对卫星下行数据进行压缩的效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20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终端的一部分,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2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7所示,该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20包括:
卫星下行数据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数据行移除模块202,用于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生成模块203,用于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该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可以获取包括多个根据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排列的数据行的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即下行参数在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至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三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之间未发生变化,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属于冗余数据,将其删除后卫星下行数据仍旧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与卫星下行数据相比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且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30的框图,该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30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终端的一部分,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30包括:
处理器301;
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302;
其中,处理器301被配置为:
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多个数据行根据采集时间排列;
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至少两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不同时,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一绝对值与第二绝对值相等时,将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第一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二绝对值为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三绝对值与第四绝对值不相等时,根据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其中第三绝对值为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第四绝对值为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方法还包括:
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数据行中的任一个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因目标原因空白的数据行、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的年份与目标年份不同的数据行中的至少一项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错卫星下行数据;
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包括:
当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方法还包括:
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包括:
根据卫星下行数据中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确定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是否为闰年;
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闰年时,根据闰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除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当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平年时,根据平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卫星下行数据中除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年度信息以及目标卫星标识中至少一项获取卫星下行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该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可以获取包括多个根据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排列的数据行的卫星下行数据,其中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当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即下行参数在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至连续三个数据行的第三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之间未发生变化,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的第二个数据行属于冗余数据,将其删除后卫星下行数据仍旧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通过将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与卫星下行数据相比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且无需对卫星下行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就可以根据该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直接确定卫星下行数据中下行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从而提高了根据压缩后的卫星下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卫星下行数据,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所述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所述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所述多个数据行根据所述采集时间排列;
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至少两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不同时,根据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一绝对值与第二绝对值相等时,将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绝对值为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为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所述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包括:
当第三绝对值与第四绝对值不相等时,根据所述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生成所述卫星下行压缩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绝对值为所述去冗余卫星下行数据中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一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所述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所述第四绝对值为所述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与所述任意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之差的绝对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数据行中的任一个数据行、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因目标原因空白的数据行、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采集时间的年份与目标年份不同的数据行中的至少一项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以获取去错卫星下行数据;
所述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包括:
当所述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去错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首个数据行的采集时间确定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是否为闰年;
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闰年时,根据闰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除所述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对应的采集年份为平年时,根据平年相对时间计算值将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除所述首个数据行之外的其他数据行中的采集时间转换为以目标时间为零时零分零秒的相对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卫星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年度信息以及目标卫星标识中至少一项获取所述卫星下行数据。
9.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卫星下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卫星下行数据,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所述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所述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所述多个数据行根据所述采集时间排列;
数据行移除模块,用于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卫星下行压缩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10.一种卫星下行数据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卫星下行数据,所述卫星下行数据包括多个数据行,所述数据行包括下行参数以及所述下行参数的采集时间,所述多个数据行根据所述采集时间排列;
当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连续三个数据行的下行参数相同时,将所述连续三个数据行中第二个数据行从所述卫星下行数据中移除;
根据移除后的卫星下行数据生成卫星下行压缩数据。
CN202011455671.9A 2020-12-10 2020-12-10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37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5671.9A CN11263790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5671.9A CN11263790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903A CN112637903A (zh) 2021-04-09
CN112637903B true CN112637903B (zh) 2024-02-09

Family

ID=7531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5671.9A Active CN11263790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90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8117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506153A (zh) * 2017-09-26 2017-12-2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数据解压方法及相关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9324B2 (en) * 2007-02-12 2010-11-23 Sirf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ephemeris coding
US20090161797A1 (en) * 2007-06-08 2009-06-25 Cowles Philip R Satellite detection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8117A (zh) * 2013-08-15 2015-0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506153A (zh) * 2017-09-26 2017-12-2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数据解压方法及相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903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2080B (zh) 空间锂离子电池加速退化试验时间等效性建模方法
CN107918103B (zh) 一种基于灰色粒子滤波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9597967B (zh) 一种电力系统配变电站负荷数据异常检测与修复方法
WO2015079554A1 (ja) 電力系統の状態推定装置、その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電力系統制御システム
CN115512777B (zh) 一种基于容量变化率的电化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系统
CN111753397B (zh) 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相关性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2637903B (zh) 卫星下行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Kline Suitability of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for corrective maintenance repair times
CN116502771B (zh) 一种基于电力物资预测的配电方法及系统
CN112906757A (zh) 模型训练方法、光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Yu et 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and in-orbit residual life prediction for satellit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5754729A (zh) 一种低轨卫星锌镍蓄电池在轨寿命预测方法
Sarkar et al. DBEA: A novel approach of repetitive data array compression for power system application
CN111814855B (zh) 基于残差seq2seq神经网络的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预测方法
US6384746B2 (en) Method of compressing and reconstructing data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CN112684354B (zh) 卫星蓄电池特征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540526A (zh)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2347655A (zh) 一种基于机组运行性能评估的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
CN112731156A (zh) 卫星蓄电池电流数据异常参数移除方法及装置
Vilsen et al. Predicting Lithium-ion battery resistance degradation using a log-linear model
Jannette et al. Valid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electrical performance model via on-orbit telemetry
CN111008455B (zh) 一种中期风电场景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4662625B (zh) 一种飞行参数数据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388886B (zh) 一种北斗系统rnss服务定位精度降效推演方法及装置
Wood et al. Analysis of CFDP Performance for the MMS Mission CID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