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801B -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801B
CN112637801B CN202011459984.1A CN202011459984A CN112637801B CN 112637801 B CN112637801 B CN 112637801B CN 202011459984 A CN202011459984 A CN 202011459984A CN 112637801 B CN112637801 B CN 112637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
sinr
rsrq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99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801A (zh
Inventor
廖若昀
吕云飞
王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99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RSRP不满足S准则,但是RSRQ满足S准则的情况下,根据失步SINR确定UE是否接入该小区,当测试得到的SINR大于或者等于失步SINR或者是测试得到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时,终端驻留该小区,提高了小区接入的成功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所以产业链从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利用窄带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来承载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连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2016年正式确定了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标准,并且一直在持续演进,并正式称为5G物联网技术。当前NB-IoT已经在水电气表行业大规模商用,这些应用场景一个典型特点就是都需要较好的接入成功率,而现有技术中的小区接入成功率较低,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区接入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包括:
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则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窄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或者,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
预估RSRQ门限值为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对应的RSRQ门限值;
若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或者,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则终端驻留小区。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
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
第一阈值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第一阈值根据终端的灵敏度确定。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第一阈值等于终端的灵敏度减去第二阈值;第二阈值为正数;第二阈值为3dB或者6dB。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驻留小区包括:
终端发送驻留小区的请求给基站;
终端收到基站对驻留小区的请求的回复。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确定失步SINR。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失步SINR包括:
终端解码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
通过系统消息获取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根据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失步SINR。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包括:
解码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
通过参数调取获取系统消息中的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根据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失步SINR;
根据失步SINR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失步SINR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包括:
预估RSRQ门限值为第一参数的倒数,第一参数为12倍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为失步SINR的倒数与1的和。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小区驻留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小区驻留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RSRP不满足S准则,但是RSRQ满足S准则的情况下,根据失步SINR确定UE是否接入该小区,当测试得到的SINR大于或者等于失步SINR或者是测试得到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时,终端选择驻留该小区,提高了小区接入的成功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从系统消息中读取参数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终端驻留小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确定失步SINR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获取Rmax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失步SINR与Rmax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采用举例的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各例子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作为物联网用户的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ry Node Base Station,eNB)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当前eNB的信号可以覆盖UE并且被UE获取到以减少UE不必要的连接请求,根据3GPP协议的36304 5.2.3.2章节中的小区选择标准(Cell Selection Criterion),可以为小区接入设置了两个门限值Qrxlevmin和Qqualmin。根据该S准则,在UE进行小区选择时,只有当小区满足判决公式Srxlev>0且Squal>0,即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分别大于S准则中RSRP阈值和RSRQ阈值时,UE才能选择驻留(camping)该小区,其中:
Srxlev=Qrxlevmeas–Qrxlevmin–Pcompensation–Qoffsettemp;
Squal=Qqualmeas–Qqualmin–Qoffsettemp;
对于参数Qrxlevmeas,其物理含义为测量得到的小区接收信号电平值,即RSRP。RSRP可以理解为小区下行公共导频在测量带宽内功率的线性值,即天线接收到的功率,当存在多根接收天线时,需要对多根天线上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上报的RSRP值不低于任何一个分支对应的RSRP值,例如max(RSRP00,RSRP01)。RSRP反映当前信道的路径损耗强度,用于小区覆盖的测量和小区选择、重选和切换等场景。
Qrxlevmin为记录在窄带系统消息块1(Narrowband System InformationBlock1,SIB1-NB)中的广播的小区的最低接收电平值,Qrxlevmin为可以被配置的门限值。本实施例中,系统消息块也可以简称之为系统消息。SIB1-NB主要携带小区接入和小区选择相关信息、以及长期演进时分双工(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ing,LTE-TDD)子帧配置、其他SIB-NB块的调度和窗口信息等。
对于Pcompensation参数,Pcompensation=Max(Pmax–UE Maximum OutputPower),其中,Pmax表示在系统消息SIB1-NB中广播的小区允许的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该参数Pmax用在小区上行信号发射的过程中;UE Maximum Output Power即UE本身的最大射频输出功率能力,它是非网络配置参数,一般情况下为0dB,本实施例中Pcompensation以0dB为例进行说明。
Qqualmeas为测量得到的小区接收信号质量,即RSRQ。RSRQ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即可以理解为RSRQ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干扰水平。
Qqualmin为在系统消息SIB1-NB中广播的小区最低接收信号质量值,Qqualmin为可被配置的门限值。
Qoffsettemp为在窄带系统消息块2(Narrowband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2,SIB2-NB)中广播的连接建立失败偏移(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ailed offset)。只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失败时才会临时使用该参数,本实施例中Qoffsettemp设置为0dB。本实施例中,SIB2-NB主要携带公共的无线资源配置相关信息,包括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NPRACH)配置信息、上行频点信息、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Network,MBSFN)配置等。本实施例中,SIB2-NB可以通过SIB1-NB的调度信息解码得到。
由S准则可知,当RSRP大于Qrxlevmin,并且RSRQ大于Qqualmin时,UE选择驻留在该小区。
3GPP协议36133的7.23节指出:在特定配置的下行控制信息N1(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 N1,DCIN1)下,如果达到10%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就认为UE和基站之间处于失步(out of sync,OOS)状态,物理层向高层发送一次OOS指示;而误块率小于2%则认为UE和基站之间处于同步(in sync,IS)状态,同样向高层发送一条IS指示。通常根据仿真或者精密仪器测试窄带物联网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窄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NPDCCH)的10%的BLER的门限值,每当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Rmax翻倍,BLER的门限值下调约3dB。
简单说来,需要保证UE和eNB之间基本的正常通信的SINR,SINR可以理解为UE探测带宽内的参考信号功率的大小S与干扰噪声功率的大小(I+N)的比值,即为S/(I+N),其中参考信号功率为窄带参考信号(Narrowband Reference Signal,NRS)的功率,I+N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上的非服务小区、相邻信道干扰和系统内部热噪声功率大小的总和。SINR反映当前信道的链路质量,是衡量UE性能参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UE在接入eNB建立的网络时,可以从系统消息SIB1-NB中读取S准则相关参数。请参考图1所示的从系统消息中读取参数的示意图,从图1可以获取到q-RxLevMin-r13,q-QualMin-r13的值,即前述实施例中提到的Qrxlevmin和Qqualmin,然后可以根据UE在当前小区的测量值RSRP和RSRQ进行S准则判断是否驻留小区。
按照3GPP协议的规定,在某些弱覆盖但信道质量较好的条件下,会出现RSRP低于门限值但是SINR较好的情况。同时由于弱覆盖下测量精度本身存在+-2dB左右的误差和抖动,这些都会导致UE在弱覆盖下的接入成功率由于严格的S准则的限制而大幅降低。本实施例中,弱覆盖和强覆盖取决于最大耦合损耗(Maximum Coupling Loss,MCL),也就是从基站天线端口到终端天线端口的路径损耗。简单来说,上行的MCL等于上行最大发射功率减去基站接收灵敏度,下行MCL等于下行最大发射功率减去终端接收灵敏度。覆盖等级大小的评估可以取决于是否可以对抗144dB、154dB以及164dB的信道衰落。终端所处位置的实际信号大小约等于基站的发射功率大小减去覆盖等级可以对抗的信道衰落的大小,例如,若基站发射功率大约为32dB,则弱覆盖时终端所处位置的实际信号大小可以为32dB-164dB=-132dB。另外,可以对抗的信道衰落的大小若是154至164dB,则终端所处位置可以被认为是弱覆盖。本实施例中,RSRP可以理解为等于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去覆盖等级可以对抗的信道衰落的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B-IoT设备接入小区前的小区驻留方法。请参考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UE在频带内的频点扫频;
在步骤S101中,UE可以在频带内的频点实现快速扫频,以确认哪个频点上可以接收到功率。当在频点1上可以接收到功率时,可以在频点1上执行步骤S202,当在频点1上不能接收到功率,但是在频点2上能接收到功率时,UE可以在频带内的频点2上执行步骤S202。可以理解的是,UE在频带内的频点上扫频时,可以对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进行轮询,以便于确定在哪个频点对应的小区上可以接收到功率,即步骤S201也可以理解为小区搜索,当在某个小区上可以接收到功率时,可以执行步骤S202。
S202:UE判断在频点上接收到的信号的总功率是否等于或者大于功率门限;若大于或者等于功率门限,则执行步骤S203;若不等于功率门限,返回步骤S201,UE在频带内继续扫频以找到在某一频点上接收到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功率门限的频点。
S203:UE在接收到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功率门限的频点上,解码基站发送的NPSS(Narrowband Primary Sync Signal,窄带主同步信号)以确认UE与基站是否完成时间同步;
在步骤S203中,NPSS可以以伪随机序列的方式体现,当伪随机序列和自身求相关值时,伪随机序列和自身的相关值等于相关值峰值。而伪随机序列和自身向左或向右移位后的序列做相关处理得到相关值后,该相关值会小于相关值峰值。因此仅当本地序列(UE生成的序列)和基站序列完全对齐的时候,本地序列和基站序列做相关处理后能获得相关值峰值。获得到相关值峰值,就可以理解为实现了同步,UE和基站完成了时间同步之后,可以执行步骤S204。如果本地序列和基站序列的相关值小于该相关值峰值,则就不会选择这个小区进行操作,即返回执行步骤S201,换下一个频点去解码NPSS。
S204:解码基站发送的窄带二次同步信号(Narrowband SecondarySynchornization Signal,NSSS)得到基站的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PCI)。本实施例中,系统消息是用PCI加扰得到的,获取到了PCI之后,可以根据该PCI确认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以便于获取到参考信号去做测量和信道估计。
S205:根据物理小区ID,UE通过窄带物理广播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NPBCH)接收的消息解码出窄带主系统消息块(Narrowband Master-system information block,MIB1-NB),并且UE通过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NPDSCH)接收的消息根据MIB1-NB的调度信息解码SIB1-NB;
S206:UE从系统消息SIB1-NB中得到S准则所需门限Qrxlevmin和Qqualmin。
S207:UE根据对窄带参考信号的测量值RSRP、RSRQ以及获取到的Qrxlevmin和Qqualmin判断S准则的满足情况以确定是否驻留小区。本实施例中,驻留小区也可以理解为UE附着到小区,具体的,UE可以给基站发起随机接入,之后,UE发送附着请求的消息给基站以附着到该小区。
在步骤S207中,若窄带参考信号的测量值满足S准则,则选择驻留小区,若不满足S准则,则选择不驻留小区,若不驻留该小区,则可以返回到步骤S201。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请参考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判断测试得到的RSRP、RSRQ是否满足S准则,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30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303;在步骤S303中,UE不驻留该小区,选择其他小区进行轮询,直到找到满足S准则的小区驻留。
S302:UE驻留小区;
S303:UE选择其他小区执行步骤S301。
可以理解的是,SINR的大小将影响到基带解调性能,如果下行信道的SINR较好,意味着通过下行信道传输的数据能较大概率的被成功译码,根据信道互易性,在下行信道SINR较好的情况下,上行信道的SINR也会偏好,进而通过上行信道传输的数据也会较大概率地成功译码。
因此在遵循协议原则的情况下,考虑到测量误差,在测量到的RSRP低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但是SINR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SINR对判断准则进行一定的修正使得在测量到的RSRP低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但是SINR较好的场景下也可以接入小区,从而起到提升弱覆盖条件下UE的接入成功率的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以提升弱覆盖条件下UE的接入成功率,请参考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402;若不满足,则可以执行步骤S401A;
S401A: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40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05;
S402: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40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05;
S404:终端驻留小区;
S405:终端选择其他小区继续执行步骤S401。
对于步骤S402,失步SINR(SINR out of sync)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失步SINR也可以理解为SINR门限值,若测试得到的SINR大于该失步SINR,则表示通信质量好,UE可以选择驻留该小区,若测试得到的SINR小于该失步SINR,则表示通信质量差,UE选择不驻留该小区,UE更换频点对其他小区进行轮询。步骤S402中通过判断终端尝试接入小区时通过参考信号测量测到的SINR与失步SINR的大小,确定是否驻留小区。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为NSSS,参考信号还可以为窄带参考信号(Narrowbandreference signal,NRS)。本实施例中先执行步骤S401,再执行步骤S401A,由于步骤S402中对RSRP的要求降低,因此,对于不满足S准则的RSRP门限值但是SINR较大的场景,可以更快的接入小区,避免多次查询使得花费更长的时间接入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以提升弱覆盖条件下UE的接入成功率,请参考图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502;若不满足,则可以执行步骤S501A;
S501A: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50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505;
S502: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50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505;
S504:终端驻留小区;
S505:终端选择其他小区继续执行步骤S501。
图5中的步骤S501、S501A、S504、S505与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S401A、S404、S405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步骤S401A或者S501A,即直接采用本方案的判断准则,而不使用S准则进行判定。本实施例中先执行步骤S501,再执行步骤S501A,由于步骤S502中对RSRP的要求降低,因此,对于不满足S准则的RSRP门限值但是SINR较大的场景,可以更快的接入小区,避免多次查询使得花费更长的时间接入。
本实施例中,在RSRP不满足S准则中对RSRP的要求,但是RSRQ满足S准则中对RSRQ的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失步SINR确定UE是否接入该小区,当测试得到的SINR大于或者等于失步SINR或者是测试得到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时,终端选择驻留该小区,提高了弱覆盖条件下的小区接入的成功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请参考图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60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603;
S602:终端驻留小区;
S603: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604;若不满足,则可以执行步骤S606;
S604: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60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606;
S606:终端选择其他小区继续执行步骤S601;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请参考图7,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1: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70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703;
S702:终端驻留小区;
S703: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并且,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若均满足,则执行步骤S704;若不满足,则可以执行步骤S706;
S704: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70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706;
S706:终端选择其他小区继续执行步骤S701;
图7中的步骤S701、S702、S703、S706与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S602、S603、S6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先通过S准则进行初步的判断,以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小区接入,若该小区不满足S准则,则进一步执行S603或者S703以确认是否根据失步SINR进一步判断是否接入该小区,可以提高小区接入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若RSRP不满足S准则中的RSRP门限的要求,但是RSRQ满足S准则中RSRQ的要求,即表示信号功率较小但质量很好,则在此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根据失步SINR或者预估RSRQ门限值进一步判断以确定是否选择驻留小区,以使得UE的接入成功率得以提高。
本实施例中,预估RSRQ门限值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当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增大时,预估RSRQ门限值也随之增加。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请参考图8或者图9,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具体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终端的灵敏度确定,例如,第一阈值可以为终端的灵敏度或者小于终端的灵敏度。本实施例中,灵敏度可以理解为接收指标,即保证在预设接收误码率下,终端接收的下行最小功率,例如,灵敏度可以理解为终端可以接收到下行信号且误码率等于5%时终端接收到的下行功率,灵敏度的单位可以是dBm。
请参考图8,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包括:
步骤S807: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终端的灵敏度;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终端的灵敏度,则相应的,执行步骤S804;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小于终端的灵敏度,则执行步骤S806。
本实施例中,步骤S801、S802、S803、S804、S8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S602、S603、S604、S6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S准则的判断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与终端的灵敏度有关,第一阈值根据终端的灵敏度确定,具体的,以第一阈值为终端的灵敏度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9,相比较于图7的方案来说,在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根据终端的灵敏度确定,例如,第一阈值可以为终端的灵敏度,请参考图9,在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包括:
步骤S907: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终端的灵敏度;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超过或者等于终端的灵敏度,则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则执行步骤S902,反之,则执行步骤S906。本实施例中,步骤S901、S902、S903、S904、S9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701、S702、S703、S704、S7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以终端的灵敏度为例进行说明,但是第一阈值也可以小于终端的灵敏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驻留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等于终端的灵敏度减去第二阈值以使得第一阈值小于终端的灵敏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为正数,以第二阈值为3dB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0,判断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7: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终端的灵敏度减去3dB;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相应的,执行步骤S1004;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小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1006。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1、S1002、S1003、S1004、S10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S803、S804、S8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S准则的判断方法,请参考图11,具体的,相比较于图9的方案来说,在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步骤S1107: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为终端的灵敏度减去6dB,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则执行步骤S1102,反之,则执行步骤S1106。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1、S1102、S1103、S1104、S11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S902、S703、S904、S9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UE的灵敏度例如可以为-117dBm或者-118dBm等数值,UE的灵敏度与UE所处的位置有关,本实施例对UE的灵敏度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为3dB或者6dB等,例如,当RSRP只是比UE的灵敏度小3dB或者6dB时,则进行下一步判断S1004或者S110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阈值越大,UE接入小区后通信质量越低,第二阈值设置得越小,UE接入小区的成功率也就越低,在第二阈值设置为3dB至6dB时,既可以保证UE接入小区的成功率,也可以保证UE接入小区之后UE和基站的通信质量。以UE的灵敏度为-117dBm为例进行说明,如果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功率为-125dBm,则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RSRP和UE的灵敏度的差值为:-125dBm-(-117dBm)=-8dB。若设置3dB的余量作为第二阈值,则终端就选择不驻留小区。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终端驻留小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201:终端发送驻留小区的请求给基站;
S1202:终端收到基站对驻留小区的请求的回复。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所示的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判断终端接入小区时基站和终端之间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步骤S1308:确定失步SINR。
本实施例中,步骤S1301、S1302、S1303、S1304、S1306、S1307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S803、S804、8S806、S807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步骤1307也可以替换为步骤S1007或者S1107。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确定失步SINR包括以下步骤:
S1401:终端解码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通过系统消息获取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S1402:根据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失步SINR。
在步骤S1401中,对于系统消息执行参数调取可以获取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请参考图15所示的获取失步SINR的示意图,UE尝试解码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SIB2-NB,并通过参数npdcch-NumRepetitions-RA-r13得到公共空间的Rmax为16,即2的4次方。当获取Rmax之后,通过查询如图16所示的失步SINR与Rmax的对应关系的门限值表,可以测得在Rmax为16时的失步SINR为-19.3dB。本实施例中,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Rmax以图16所示的门限值表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失步SINR与Rmax的对应关系不做限定,该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测试得到,具体的,可以通过测试仪器,不断调整SINR的值,测试NPDCCH的误码率,直至逼近10%。该失步SINR与Rmax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体现为数组、矩阵等其他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若基站和终端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为10dB,则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大于-19.3dB的失步SINR,则UE可以选择驻留在该小区。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7所示的小区驻留方法的流程图,判断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步骤S1708: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本实施例中,步骤S1701、S1702、S1703、S1704、S1706、S1707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S902、S903、S904、S906、S907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8,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包括:
S1801:终端解码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
S1802:通过参数调取获取系统消息中的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S1803:根据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失步SINR;
S1804:根据失步SINR确定预估RSRQ门限值。
对于步骤S1801,基站给终端发送系统消息SIB2-NB之后,由于系统消息SIB2-NB中包括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因此,可以通过参数调取的方法从系统消息SIB2-NB中获取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结合前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失步SINR与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获取到失步SINR。
对于步骤S1804,由于SINR和RSRQ有唯一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61
其中,
Stot=x·12·Nprb·RSRP
Full Load x=1
因此,可以得到:
Stot=12·Nprb·RSRP
本实施中,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可以理解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符号上所有天线的总接收功率。根据RSSI的定义可以得到:
RSSI=Stot+Itot+Ntot
其中,
Stot=x·12·Nprb·RSRP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62
本实施例中,SINR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S与接收到的干扰和噪声信号的强度(I+N)的比值。通过射频前端的信号可以直接测量得到RSRP(参考信号的功率)及RSSI(接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功率),RSRP、RSSI以及SINR是可以通过测试计算得到的参数。本实施例中,Stot表示总的有用信号的强度,Itot表示总的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Ntot表示总的噪声的强度。RSSI可以理解为UE在探测带宽内一个OFDM符号上所有天线上的总接收功率,例如,对于20M的系统带宽,当没有下行数据时,RSSI可以理解为200个导频天线上接收功率总和,当有下行数据时,RSSI可以理解为1200个天线上接收功率总和,包括服务小区信号和非服务小区信号、相邻信道干扰、系统内部热噪声等。另外,RSSI也可以理解为总功率的大小S+I+N,其中S为信号功率的大小,I为干扰功率的大小,N为噪声功率的大小。RSSI可以反映当前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噪声干扰程度。
本实施例中,x是资源块RB的个数,在LTE小区中,一个RB对应180kHz的带宽,而NB-IoT小区无论是否满载(full load)时都只会占用LTE小区中的一个RB,因此,对于NBIOT小区来说,x恒等于1,本实施例以x=1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Nprb的物理含义是物理资源块(phyiscal resource block,PRB)的个数N。
本实施例中,失步SINR与系统消息SIB2-NB中的公共搜索空间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Rmax一一对应,Rmax越大,则可以允许更低的SINR,Rmax是基站配置的,对于不同的城市或者相同城市的不同位置的基站,Rmax可能配置得不一样。得到失步SINR之后,可以根据公式将失步SINR换算成预估RSRQ门限值: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1
预估RSRQ门限值为第一参数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2
的倒数,第一参数/>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3
为12倍的第二参数/>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4
第二参数/>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5
为失步SINR的倒数/>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6
与1的和,若小区测量的RSRQ大于失步SINR对应的预估RSRQ门限值,则选择驻留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以具体的数据举例进行说明,若通过系统消息SIB1-NB中获取到Qrxlevmin和Qqualmin分别为-110dBm、-20dB,UE测量得到该小区的RSRP为-112dBm、SINR=10dB;则可以利用换算公式计算得到预估RSRQ门限值为:
Figure BDA0002831159640000187
根据标准协议由于RSRP<Qrxlevmin,RSRQ=-11.2057dB>Qqualmin,不满足S准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S准则进行判断,小区则不可驻留,但是此时RSRQ较大,通信质量可能较好,若不驻留小区的话则需要轮询下一小区,将导致小区驻留成功率较低,并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驻留下一个小区。
UE尝试解码基站发送的SIB2-NB,并通过参数npdcch-NumRepetitions-RA-r13查询得到公共空间的Rmax,例如,如图15所示,Rmax为16(2的4次方),进而查询如图16所示的门限值表,测得失步SINR为-19.3。然后,通过SINR与RSRQ的关系将失步SINR换算成预估RSRQ门限值,将测试的到的RSRQ与预估RSRQ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测试的到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则选择驻留小区,若测试的到的RSRQ小于预估RSRQ门限值,则不选择驻留小区,而换到下个小区进行轮询。本实施例中,对于S准则中RSRP门限设置较高的场景,可以充分利用UE优异的解调性能,通过评估其SINR或者再次评估RSRQ以强制接入小区获取服务。以再次评估RSRQ为例进行说明,在RSRQ满足S准则的情况下,根据RSRQ的余量去弥补RSRP的不足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弱覆盖场景下根据SINR对S准则做一定的修正,以增强弱覆盖场景的接入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如图19所示,终端190包括存储器191和处理器192;
存储器191与处理器192耦合;
存储器19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92,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芯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小区驻留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NB-IOT设备,例如,手机、电表、水表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小区驻留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注意,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终端测量得到的小区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小于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大于所述S准则中的RSRQ门限值,则判断所述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窄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或者,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估RSRQ门限值;
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为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失步SINR对应的RSRQ门限值;
若通过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大于或者等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所述失步SINR,或者,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Q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则所述终端驻留所述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所述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同步之后通过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所述失步SINR;
若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P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S准则中的RSRP门限值;所述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终端的灵敏度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阈值等于所述终端的灵敏度减去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正数;
所述第二阈值为3dB或者6d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驻留所述小区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驻留小区的请求给所述基站;
所述终端收到所述基站对所述驻留小区的请求的回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与基站同步之后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SINR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所对应的所述失步SINR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失步SIN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失步SINR包括:
所述终端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
通过所述系统消息获取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失步SINR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失步SINR。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小区对应的RSRQ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包括:
解码所述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
通过参数调取获取所述系统消息中的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失步SINR与所述N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失步SINR;
根据所述失步SINR确定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失步SINR确定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包括:
所述预估RSRQ门限值为第一参数的倒数,所述第一参数为12倍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失步SINR的倒数与1的和。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驻留方法。
CN202011459984.1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37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9984.1A CN112637801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9984.1A CN112637801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801A CN112637801A (zh) 2021-04-09
CN112637801B true CN112637801B (zh) 2023-05-23

Family

ID=7531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9984.1A Active CN112637801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666B (zh) * 2021-06-04 2023-09-05 广州粒子微电子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终端小区搜索预接入方法及窄带物联网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657A (zh) * 2015-10-23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9676A (zh) * 2018-02-11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192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小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31093A (zh) * 2018-08-14 2020-02-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切换服务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63921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自主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657A (zh) * 2015-10-23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9676A (zh) * 2018-02-11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192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小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31093A (zh) * 2018-08-14 2020-02-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切换服务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63921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自主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906277 "Enabling camping on non-best cell";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_ran\wg2_rl2》;201905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801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9365B1 (en) Access terminal radio link monitoring (rlm)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9435876B2 (en) Autonomous muting indication to enable impro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US20110176440A1 (en) Restrictions on autonomous muting to enabl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US9743305B2 (en) Fast small cell discovery
WO2018098790A1 (zh)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8942696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cell measurement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multiple antenna ports
RU275959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компьютер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US2023024677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1757339A (zh) 用于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264478A1 (e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WO2021196979A1 (zh) 一种rrm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2314038A (zh) 用于测量限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37801B (zh)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1173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67917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资源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EP3627942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 channels,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14467326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KR20150132307A (ko) 성능-기반 적합성 기준을 이용한 셀 재선택
CN113411168A (zh) 测量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US10904867B2 (en) Uplink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66468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30217328A1 (en) Rss measurement in case of unknown number of crs ports
CN107079489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1445436B2 (en) Cell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resholds
WO2015070457A1 (zh) 一种提高信道测量准确性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