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2741A -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2741A
CN112632741A CN202011137011.6A CN202011137011A CN112632741A CN 112632741 A CN112632741 A CN 112632741A CN 202011137011 A CN202011137011 A CN 202011137011A CN 112632741 A CN112632741 A CN 112632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al relic
disease
repair
cultural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70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2741B (zh
Inventor
段晓明
王宜飞
赵化锋
袁泉
赵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Three Gorges Museum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Three Gorges Museu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Three Gorges Museum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Priority to CN2020111370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2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2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2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2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2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文物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基于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将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文物修复方案。本申请能够提高文物修复的准确率和修复效率。

Description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文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文物修复时,文物的病害区域缺乏定量的数据信息,需要人工查询资料并针对文物的病害区域给出修复方案,这种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在修复专家与文物距离较远时需要跨越空间阻隔进行修复,因此,目前文物修复工作只有少数有条件和机会请修复专家对重要文物修复工作进行交流,从而导致了文物修复的准确率低和修复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文物修复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方法进行文物修复中存在的准确率低和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物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所述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能够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自动化地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并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获取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将文物修复方案基于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化展示,因此能够为修复人员展示文物修复后的效果,从而能够指导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修复,能够提高得到修复方案的效率也能够保证修复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能够避免缺乏专家导致的文物修复准确率低和修复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文物修复的准确率和修复效率。
可选地,所述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包括:获取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病害评估结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非接触式的扫描技术获得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避免对所述文物造成损伤,提高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对所述文物的还原准确度和还原效率。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包括: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所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将各个所述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文物修复方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修复方式的尝试和对比而不影响所述文物的本体,以提高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包括:
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基于所述混合现实设备将所述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对文物修复进行远程指导,避免由于空间阻隔带来的时间成本,提高文物修复的效率;将所述文物虚拟修复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提高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物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所述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标记模块,用于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修复模块,用于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能够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自动化地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并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获取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将文物修复方案基于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化展示,因此能够为修复人员展示文物修复后的效果,从而能够指导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修复,能够提高得到修复方案的效率也能够保证修复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能够避免缺乏专家导致的文物修复准确率低和修复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文物修复的准确率和修复效率。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病害评估结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非接触式的扫描技术获得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避免对所述文物造成损伤,提高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对所述文物的还原准确度和还原效率。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所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将各个所述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对以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修复方式的尝试和对比而不影响所述文物的本体,以提高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修复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基于所述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将所述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对文物修复进行远程指导,避免由于空间阻隔带来的时间成本,提高文物修复的效率;将所述文物虚拟修复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提高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物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文物修复方案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混合现实设备对文物进行修复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文物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物修复装置示意图。
图例:10-文物修复装置;101-获取模块;102-评估模块;103-标记模块;104-确定模块;105-修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物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文物病害调查评估是直接通过文物管理系统对文物病害情况进行识别并记录文物的病害情况,对文物病害区域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取文物相关信息,生成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上述文物相关信息可以是文物信息搜索获得的信息,文物信息收集主要是整理和汇总文物修复之前的状况,包括文物基本信息,修复历史信息及保存环境信息等,并采集文物各个视角的影像资料。文物基本信息包括文物名称、入藏时间、收藏单位、文物登录号、文物来源、文物年代、文物材质、文物级别、文物尺寸和文物质量等。修复历史信息包括以往历次修复的时间、内容、技术、材料及后期效果评价。保存环境信息包括文物保存环境(展厅或库房)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调查数据以完整的年度数据为宜。
步骤S2:基于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得到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之后,将病害评估结果中的各个病害区域与历史病害类型进行比对并进行匹配,得到各病害区的病害类型。可以理解的是,历史病害类型是总结以往文物的病害类型的基础上得出的。
步骤S3: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按照文物病害图示规范要求,在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上标记病害类型对应的标号,该标号即为病害标记。
步骤S4: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请参看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文物修复方案的步骤流程图。可选地,步骤S4分为以下子步骤:
步骤S41: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
步骤S42:将各个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以对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可以由总结以往文物的各个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的基础上得出,每一种病害类型有对应的修复方案,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构成修复方案集合。将文物上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进行汇总就得到该文物的修复方案。基于以往的文物病害类型与以往文物的各个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的对应关系,可以自动生成该文物的文物修复方案。
步骤S5:将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文物修复方案和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请参看图3,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混合现实设备对文物进行修复的步骤流程图。可选地,该混合现实设备可以是混合现实眼镜设备,步骤S5分为以下子步骤:
步骤S51:在混合现实眼镜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文物修复方案和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既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混合现实技术(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混合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能够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被人类感官所感知。
步骤S52:基于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将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在确定了文物修复方案之后,可在文物修复师的指导下,利用三维模型数据处理软件基于文物现状模型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修复方式的尝试和对比而不影响文物本体,最终得到虚拟修复后的文物三维模型。
在混合现实眼镜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文物修复方案,以对文物修复进行远程指导,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可以是HoloLens眼镜装备,文物修复师通过戴上HoloLens眼镜,可以在现实场景中以全息影像的方式看到相关文物,并可以通过特定的手势动作在全息影像屏幕上进行交互操作,HoloLens眼镜所投射出来的全息影像屏幕能够跟随人的视角交点进行移动,通过点击屏幕上对应文物,能够查看文物修复相关信息,包括文物基本信息、照片、三维模型及三维病害图、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以及修复技术路线等内容,全面了解待修复文物的各项信息,为文物本体修复工作奠定信息基础。
HoloLens眼镜将修复师视野画面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实时传输给专家,以便专家能时刻够掌握修复的效果,并给出下一步操作建议,解决专家不能够及时到修复现场指导修复工作的问题。这种远程修复指导模式解决了专家跨地域的问题,可以同时邀请不同地域的专家共同指导,进一步发挥了文物修复专家资源的力量,提升专家对文物修复的工作效率。
在步骤S52中,在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之后得到虚拟修复三维模型,通过HoloLens眼镜将文物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修复后的文物进行精确叠加匹配和对比,从而判断文物的修复效果。
请参看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文物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可选地,步骤S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和S12:
步骤S11:获取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文物相关信息包括修复历史信息及保存环境信息及并采集文物各个视角的影像资料等。其中,文物基本信息包括文物名称、入藏时间、收藏单位、文物登录号、文物来源、文物年代、文物材质、文物级别、文物尺寸和文物质量等。修复历史信息包括以往历次修复的时间、内容、技术、材料及后期效果评价。保存环境信息包括文物保存环境(展厅或库房)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调查数据可以是完整的年度数据。
步骤S12:根据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文物相关信息生成病害评估结果。
根据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步骤S11中的文物相关信息就可以综合得到病害评估结果。
可选地,在完成文物修复之后生成文物修复档案和修复报告。文物修复档案和报告在行业内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规范,具有格式化的特点。按照修复档案和报告的文档模板要求,自动整理和汇总文物修复工作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自动生成一套初步的文物修复档案和修复报告的初稿,文物修复师在自动生成的修复档案和报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即可形成正式的修复档案和修复报告,有效提升文物修复工作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物修复方法,请参看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物修复装置示意图。文物修复装置10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评估模块102,用于基于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标记模块103,用于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确定模块104,用于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修复模块105,用于将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可选地,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根据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文物相关信息生成病害评估结果。
可选地,确定模块104可以具体用于: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将各个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以对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可选地,修复模块105可以具体用于:在混合现实眼镜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基于混合现实眼镜设备将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文物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基于所述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所述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文物修复方案和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能够基于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自动化地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并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获取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将文物修复方案基于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化展示,因此能够为修复人员展示文物修复后的效果,从而能够指导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修复,能够提高得到修复方案的效率也能够保证修复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能够避免缺乏专家导致的文物修复准确率低和修复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能够提高文物修复的准确率和修复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设备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区块数据存储方法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文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所述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病害评估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包括:
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所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
将各个所述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文物修复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包括:
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基于所述混合现实设备将所述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5.一种文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文物的病害评估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病害评估结果确定所述文物各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
标记模块,用于将每个病害区域的病害类型对应的病害标记添加至所述文物的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病害区域上;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对应的修复方案集合确定文物修复方案;
修复模块,用于将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显示在混合现实设备中,并在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以及文物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相关信息生成所述病害评估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文物的所有病害类型的修复方案集合对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虚拟修复,得到所述修复方案集合中各个修复方案对应的虚拟修复文物;
将各个所述虚拟修复文物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文物修复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混合现实设备的视图中显示所述文物的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和所述文物修复方案,用于指示修复人员基于所述文物修复方案和所述病害标记对文物进行修复;
基于所述混合现实设备将所述文物的虚拟修复三维模型与所述病害状态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匹配,基于叠加匹配的结果显示文物修复数据参考信息。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137011.6A 2020-10-21 2020-10-21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32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7011.6A CN112632741B (zh) 2020-10-21 2020-10-21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7011.6A CN112632741B (zh) 2020-10-21 2020-10-21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2741A true CN112632741A (zh) 2021-04-09
CN112632741B CN112632741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30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7011.6A Active CN112632741B (zh) 2020-10-21 2020-10-21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274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040A (zh) * 2000-07-22 2001-01-31 浙江大学 基于信息技术的濒危遗址文物保护修复辅助方法
CN101763574A (zh) * 2009-06-03 2010-06-3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353678A (zh) * 2011-06-27 2012-02-15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测量文物病害的方法
CN108109212A (zh) * 2016-11-25 2018-06-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80111080A (ko) * 2017-03-31 2018-10-11 이건우 3d 스캐너를 이용한 문화재 유물 복원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8961400A (zh) * 2018-10-22 2018-12-07 湖南六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智能辅助引导方法和引导系统
CN109064552A (zh) * 2018-10-22 2018-12-21 湖南六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虚拟修复方法和修复系统
CN109598782A (zh) * 2018-10-22 2019-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建筑文物修复方法、存储介质
CN111210391A (zh) * 2019-12-17 2020-05-29 清华大学 交互式壁画修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040A (zh) * 2000-07-22 2001-01-31 浙江大学 基于信息技术的濒危遗址文物保护修复辅助方法
CN101763574A (zh) * 2009-06-03 2010-06-3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353678A (zh) * 2011-06-27 2012-02-15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测量文物病害的方法
CN108109212A (zh) * 2016-11-25 2018-06-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80111080A (ko) * 2017-03-31 2018-10-11 이건우 3d 스캐너를 이용한 문화재 유물 복원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8961400A (zh) * 2018-10-22 2018-12-07 湖南六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智能辅助引导方法和引导系统
CN109064552A (zh) * 2018-10-22 2018-12-21 湖南六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虚拟修复方法和修复系统
CN109598782A (zh) * 2018-10-22 2019-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建筑文物修复方法、存储介质
CN111210391A (zh) * 2019-12-17 2020-05-29 清华大学 交互式壁画修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HUI C 等: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pplied in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LUSTER COMPUTING》 *
侯妙乐 等: "文物三维模型虚拟修复研究进展、挑战与发展趋势", 《遗产与保护研究》 *
汲斌斌: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应用于文物领域的研究", 《文物鉴定与鉴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2741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oms et al. Combining user logging with eye tracking for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applications
Hajirasouli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in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tate of the field and opportunities
JP6825041B2 (ja) 姿勢分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姿勢分析装置
US20110312414A1 (en) Automated certification of video game advertising using ocr
US20040257361A1 (en) System, computer product,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communicating knowledge with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renderings
US11821751B2 (en) Verifying map data using challenge questions
Paquet et al.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3-D cultural heritage data related to architectural sites
Elias et al. User-centered design of landmark visualizations
CN109710705A (zh) 地图兴趣点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0152480A (ja) デジタル採点システム
Nguyen et al. Civil War battlefield experience: Historical event simulatio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Tripp Corbin Learning ArcGIS Pro
Rosenblum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CN110248235A (zh) 软件教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US20240012954A1 (en) Blockchain-based digital twins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230343044A1 (en) Multimodal procedural guidance content creation and conversion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2632741B (zh) 文物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260415A1 (en) Remote expert method and system utilizing quantitative quality assurance in mixed reality
Matarneh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facilities management: Skills,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map
Harfizar et al. Desig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monitoring waqf at the cikupa sub-district religious affairs office
Moreira et al. Building owner manual assisted by augmented reality: A case from Brazil
KR102627538B1 (ko) 360도 파노라마 영상 기반 안전교육 콘텐츠 생성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KR102066024B1 (ko) 부재 미니어처를 이용한 디지털 건축 문화재의 조립 체험 시스템
Tsvetkova et al. A complex workflow for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and impressive educational content using capabilities of animated augmented reality trends
Jofré et al. Evaluating an End-to-End Process for Herpetological Heritage Digital Preserv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