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0979A -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0979A
CN112630979A CN202011629048.0A CN202011629048A CN112630979A CN 112630979 A CN112630979 A CN 112630979A CN 202011629048 A CN202011629048 A CN 202011629048A CN 112630979 A CN112630979 A CN 112630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light path
path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9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0979B (zh
Inventor
郭健飞
曹鸿鹏
彭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d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d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d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d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90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097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62904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630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5/00Eyepieces; Magnifying glasses
    • G02B25/001Eyepie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该系统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辅助光路、分光镜以及主光路;像面的光轴与辅助光路的光轴重合;主光路的光轴与辅助光路的光轴相互垂直;主光路的光轴经分光镜反射并与经分光镜透射的辅助光路叠加;主光路包括从分光镜至微型图像显示器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为正透镜;第二透镜为负透镜;辅助光路包括从像面至分光镜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将微型图像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与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摄取的实物图像进行叠加显示,配合各光学部件之间的特征关系,成像更为清晰,畸变小,成像质量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一些高端光学仪器仪表的使用也越加频繁,但是目前市场的很多光学仪器仪表对使用者有着特殊的要求,需要使用者自身具有相关知识储备才能够熟悉使用,这就大大收小了使用人群。
例如,在对于光学行业的业余爱好者使用望远镜、夜视仪等光学成像仪器的过程中,使用者往往对其所观测到的物体有所陌生,需要不停借助书籍或者上网设备进行查询才能得知所观测的物体的信息,甚至可能存在查询不到对应物体信息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询资料,大大降低了使用者对高端仪器的使用兴趣。
随着使用高端光学仪器仪表的人群增加,高端光学仪器仪表的入门门槛需要得到降低。如何在不改变仪器原有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便于使用者熟悉使用成为主要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光学系统均为定焦光学系统,难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光学系统的重量偏重体积偏大,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辅助光路、分光镜以及主光路;所述像面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透射的辅助光路叠加;
所述主光路包括从所述分光镜至微型图像显示器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透镜;
所述辅助光路包括从所述像面至所述分光镜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设为F,所述主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1,所述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2,且F、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1)、(2):
0.558≤F1/F≤1.822 (1);
2.265≤Ft/F≤3.493 (2)。
进一步地,所述主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1,所述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2,且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3):
1.413≤Ft/F1≤4.63 (3)。
进一步地,所述像面的像高设为H,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的像高设为h,且H、h满足下列关系式(4):
0.346≤h/H≤0.716 (4)。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镜的光线反射率设为μ,所述分光镜的透射率为n,且μ、n足下列关系式(5):
80%≤μ+n≤100% (5)。
进一步地,所述主光路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夹角设为θ,且θ满足下列关系式(6):
θ<180° (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为正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
进一步地,非球面面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031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镜、所述主光路以及所述辅助光路内各透镜的基底材质均为光学玻璃材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包括微型图像显示器以及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还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发光器件、透射式液晶显示器或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或望远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通过半透半反的方式进行成像光线的叠加,主光路的光轴通过分光镜反射后与经分光镜投射的辅助光路的光轴叠加,将微型图像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与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摄取的实物图像进行叠加显示,通过正、负、正的透镜组合以及各光学部件之间的特征关系,达到高清重合度高效果,成像更为清晰,畸变小,成像质量高的特点,使微型图像显示器的成像与双光路成像重叠更为完美逼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路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场曲图,图2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畸变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弥散斑阵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路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场曲图,图6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畸变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弥散斑阵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路图;
图10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场曲图,图10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畸变曲线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弥散斑阵列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路图;
图1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场曲图,图14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畸变曲线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弥散斑阵列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目镜光学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构造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辅助光路、分光镜以及主光路;像面的光轴与辅助光路的光轴重合;主光路的光轴与辅助光路的光轴相互垂直;主光路的光轴经分光镜反射并与经分光镜透射的辅助光路叠加;
主光路包括从分光镜至微型图像显示器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第一透镜为正透镜;第二透镜为负透镜;第三透镜为正透镜;
辅助光路包括从像面至分光镜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设为F,主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1,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2,且F、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1)、(2):
0.558≤F1/F≤1.822 (1);
2.265≤Ft/F≤3.493 (2)。
其中,F1/F可取值为0.558、0.7、0.81、0.833、0.954、1.12、1.32、1.57、1.822等等,Ft/F可取值为2.265、2.34、2.57、2.67、2.89、3.11、3.32、.3.493等等。
上述关系式(1)、(2)中F1/F和Ft/F的取值范围对系统像差的校正、光学元件的加工难度、以及光学元件装配偏差的灵敏度密切相关,关系式(1)中F1/F的取值大于-0.558,使系统像差得以充分校正,从而实现优质的光学效果,其取值小于1.822,改善了所述系统中光学元件的可加工性;关系式(2)中的Ft/F取值大于2.265,改善了所述系统中光学元件的可加工性,其取值小于3.493,使系统像差得以充分校正,从而实现更加优质的光学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分光镜半透半反的特性,其中,主光路的光轴通过分光镜反射后与经分光镜投射的辅助光路的光轴叠加,将微型图像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与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摄取的实物图像进行叠加显示,通过正、负、正的透镜组合以及各光学部件之间的特征关系,达到高清重合度高效果,成像更为清晰,畸变小,成像质量高的特点,使微型图像显示器的成像与双光路成像重叠更为完美逼真。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1,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2,且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3):
1.413≤Ft/F1≤4.63 (3)。
其中,Ft/F1可取值为1.413、1.512、1.784、1.95、2.111、2.135、3.12、3.354、3.785、3.987、4.12、4.63等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像面的像高设为H,微型图像显示器的像高设为h,且H、h满足下列关系式(4):
0.346≤h/H≤0.716 (4)。
其中,h/H可取值为0.346、0.461、0.478、0.557、0.578、0.613、0.655、0.689、0.716等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光镜的光线反射率设为μ,分光镜的透射率为n,且μ、n足下列关系式(5):
80%≤μ+n≤100% (5)。
其中,μ+n可取值为80%、85%、88.5%、89.1%、91.2%、99%、100%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光路与辅助光路的光轴夹角设为θ,且θ满足下列关系式(6):
θ<180° (6)。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远离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四透镜为负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为正透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透镜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
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像散和场曲等像差,有利于目镜系统实现全画幅均匀像质的高分辨率光学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光镜、主光路以及辅助光路内各透镜的基底材质均为光学玻璃材质。
使得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各级像差得到充分校正的同时,又控制了光学元件的制造成本和光学系统的重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非球面面型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081
其中,z为光学面的矢高,c为非球面顶点处曲率,k为非球面系数,α2,4,6…为各阶系数,r为曲面上点到透镜系统光轴的距离坐标。
使所述光学系统的像差(包括球差、慧差、畸变、场曲、像散、色差和其它高阶像差)得到充分的校正,有利于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在实现大视场角、大孔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的图像质量、缩小中心视场和边缘视场图像质量的差别,实现更均匀的图像质量和低畸变。
下面通过更加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目镜光学系统的原理、方案及显示结果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
以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103、辅助光路T、分光镜101以及主光路A;所述像面103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101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101透射的辅助光路T叠加;所述主光路A包括从所述分光镜101至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5以及第三透镜104;所述第一透镜106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05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04为正透镜;所述辅助光路T包括从所述像面103至所述分光镜101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09、第五透镜108以及第六透镜107;像面103可以为目镜光学系统成像的出瞳,为一个虚拟的出光孔径,可以观察到最佳的成像效果。微型图像显示器102发出的光,依次经过第三透镜104、第二透镜105和第一透镜106后,经过分光镜101反射。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110发出的光线经过分光镜101透射,与经分光镜101反射的微型图像显示器102的光线叠加,并依次经过第六透镜107、第五透镜108和第四透镜109后,到达像面103。
第一实施例
所述第一实施例目镜设计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091
附图1为第一实施例目镜光学系统的2D结构图,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103、辅助光路T、分光镜101以及主光路A;所述像面103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101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101透射的辅助光路T叠加;所述主光路A包括从所述分光镜101至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5以及第三透镜104;所述第一透镜106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05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04为正透镜;所述辅助光路T包括从所述像面103至所述分光镜101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09、第五透镜108以及第六透镜107;所述主光路A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夹角设为θ,θ角小于180°。第一透镜106远离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第二透镜105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本光学系统光学透镜和分光镜101基底为光学玻璃材质,其中光学系统的焦距F为51.53mm,主光路A的焦距F1为62.2mm,辅助光路T的焦距Ft为180mm,像高H为23.1mm,微型图像显示器102图像高为8mm,则F1/F为1.207,Ft/F为3.49,Ft/F1为2.89,h/H为0.346。
附图2a、附图2b、附图3、附图4分别为该光学系统的场曲图、畸变曲线图、弥散斑阵列图及光学传递函数MTF图,反映出了本实施例各个视场光线在像平面(显示器件I)的单位像素内有着很高的分辨率及很小的光学场曲畸变,单位周期每20mm分辨率达到0.8以上,光学系统像差得到良好校正,通过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可观察到均匀、高光学性能的显示画像。
第二实施例
所述第二实施例目镜设计数据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101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111
附图5为第二实施例目镜光学系统的2D结构图,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103、辅助光路T、分光镜101以及主光路A;所述像面103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101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101透射的辅助光路T叠加;所述主光路A包括从所述分光镜101至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5以及第三透镜104;所述第一透镜106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05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04为正透镜;所述辅助光路T包括从所述像面103至所述分光镜101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09、第五透镜108以及第六透镜107;所述主光路A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夹角设为θ,θ角小于180°。第一透镜106远离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第二透镜105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本光学系统的光学透镜和分光镜101基底为光学玻璃材质,其中光学系统的焦距F为69.7mm,主光路A的焦距F1为38.9mm,辅助光路T的焦距Ft为180mm,像面103的像高H为23.2mm,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为15.6mm,则F1/F为0.558,Ft/F为2.58,Ft/F1为4.63,h/H为0.67。
附图6a、附图6b、附图7、附图8分别为该光学系统的场曲图、畸变曲线图、弥散斑阵列图及光学传递函数MTF图,反映出了本实施例各个视场光线在像平面(显示器件I)的单位像素内有着很高的分辨率及很小的光学场曲畸变,单位周期每20mm分辨率达到0.8以上,光学系统像差得到良好校正,通过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可观察到均匀、高光学性能的显示画像。
第三实施例
所述第三实施例目镜设计数据如下表三所示:
表三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121
附图9为第三实施例目镜光学系统的2D结构图,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103、辅助光路T、分光镜101以及主光路A;所述像面103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101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101透射的辅助光路T叠加;所述主光路A包括从所述分光镜101至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5以及第三透镜104;所述第一透镜106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05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04为正透镜;所述辅助光路T包括从所述像面103至所述分光镜101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09、第五透镜108以及第六透镜107;所述主光路A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夹角设为θ,θ角小于180°。第一透镜106远离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第二透镜105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本光学系统光学透镜和分光镜101基底为光学玻璃材质,其中光学系统的焦距F为69.9mm,主光路A的焦距F1为127.38mm,辅助光路T的焦距Ft为180mm,像面103的像高H为23.2mm,微型图像显示器102的像高为16.6mm,则F1/F为1.82,Ft/F为2.575,Ft/F1为1.41,h/H为0.716。
附图10啊、附图10b、附图11、附图12分别为该光学系统的场曲图、畸变曲线图、弥散斑阵列图及光学传递函数MTF图,反映出了本实施例各个视场光线在像平面(显示器件I)的单位像素内有着很高的分辨率及很小的光学场曲畸变,单位周期每20mm分辨率达到0.9以上,光学系统像差得到良好校正,通过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可观察到均匀、高光学性能的显示画像。
第四实施例
所述第四实施例目镜设计数据如下表四所示:
表四
Figure BDA0002878122810000141
附图13为第四实施例目镜光学系统的2D结构图,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103、辅助光路T、分光镜101以及主光路A;所述像面103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A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101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101透射的辅助光路T叠加;所述主光路A包括从所述分光镜101至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5以及第三透镜104;所述第一透镜106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05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04为正透镜;所述辅助光路T包括从所述像面103至所述分光镜101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109、第五透镜108以及第六透镜107;所述主光路A与所述辅助光路T的光轴夹角设为θ,θ角小于180°。第一透镜106远离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第二透镜105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侧的光学面为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102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本光学系统光学透镜和分光镜103基底为光学玻璃材质,其中光学系统的焦距F为69.18mm,主光路A的焦距F1为121.22mm,辅助光路T的焦距Ft为180mm,像面103的像高H为16.0mm,微型图像显示器102的像高为10.86mm,则F1/F为1.75,Ft/F为2.60,Ft/F1为1.48,h/H为0.679。
附图14a、附图14b、附图15、附图16分别为该光学系统的场曲图、畸变曲线图、弥散斑阵列图及光学传递函数MTF图,反映出了本实施例各个视场光线在像平面(显示器件I)的单位像素内有着很高的分辨率及很小的光学场曲畸变,单位周期每20mm分辨率达到0.9以上,光学系统像差得到良好校正,通过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可观察到均匀、高光学性能的显示画像。
上述实施例一至四的各项数据均满足发明内容中所记录的参数要求,结果如下表五所示:
表五
F<sub>1</sub>/F F<sub>t</sub>/F F<sub>t</sub>/F<sub>1</sub> h/H
实施例一 1.21 3.49 2.89 0.35
实施例二 0.56 2.58 4.63 0.67
实施例三 1.82 2.58 1.41 0.72
实施例四 1.75 2.60 1.48 0.6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包括微型图像显示器以及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还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的目镜光学系统。
优选地,微型图像显示器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发光器件、透射式液晶显示器或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优选地,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或望远镜。
上述头戴显示装置采用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通过半透半反的方式进行成像光线的叠加,主光路的光轴通过分光镜反射后与经分光镜投射的辅助光路的光轴叠加,将微型图像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与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摄取的实物图像进行叠加显示,通过正、负、正的透镜组合以及各光学部件之间的特征关系,达到高清重合度高效果,成像更为清晰,畸变小,成像质量高的特点,使微型图像显示器的成像与双光路成像重叠更为完美逼真。
在具体实际应用中,使用者通过多重成像叠加显示,对光学仪器仪表所成像进行讲解分析处理,让对该光学仪器仪表不精通的人员也能更好的进行操作做出判断。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接的像面、辅助光路、分光镜以及主光路;所述像面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重合;所述主光路的光轴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相互垂直;所述主光路的光轴经所述分光镜反射并与经所述分光镜透射的辅助光路叠加;
所述主光路包括从所述分光镜至微型图像显示器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透镜;
所述辅助光路包括从所述像面至所述分光镜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设为F,所述主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1,所述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设为F2,且F、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1)、(2):
0.558≤F1/F≤1.822 (1);
2.265≤Ft/F≤3.493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1,所述辅助光路的有效焦距为F2,且F1、F2满足下列关系式(3):
1.413≤Ft/F1≤4.63 (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像面的像高设为H,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的像高设为h,且H、h满足下列关系式(4):
0.346≤h/H≤0.716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的光线反射率设为μ,所述分光镜的透射率为n,且μ、n足下列关系式(5):
80%≤μ+n≤100%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路与所述辅助光路的光轴夹角设为θ,且θ满足下列关系式(6):
θ<180° (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偶次非球面面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为正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靠近微型图像显示器侧的光学面凹向微型图像显示器方向,且该光学面为球面面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所述主光路以及所述辅助光路内各透镜的基底材质均为光学玻璃材质。
10.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包括微型图像显示器以及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目镜光学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图像显示器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发光器件、透射式液晶显示器或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外形观测摄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或望远镜。
CN202011629048.0A 2020-12-31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3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048.0A CN112630979B (zh) 2020-12-31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048.0A CN112630979B (zh) 2020-12-31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0979A true CN112630979A (zh) 2021-04-09
CN112630979B CN112630979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595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5616752A (zh) * 2022-11-08 2023-01-17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显微镜和显微镜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649A (zh) * 2005-02-23 2005-09-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新型光学系统
CN2798123Y (zh) * 2004-12-28 2006-07-19 深圳力合东方景光电有限公司 高分辨率头戴式虚拟显示目镜
CN101034206A (zh) * 2006-03-09 2007-09-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光学成像系统
KR100767940B1 (ko) * 2006-09-01 2007-10-17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광정보 재생장치, 광정보 기록재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저장매체의 기울기검출방법
CN102540465A (zh) * 2011-12-09 2012-07-04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JP2012203213A (ja) * 2011-03-25 2012-10-22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2242740A (ja) * 2011-05-23 2012-12-10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03105665A (zh) * 2013-03-05 2013-05-15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光路偏折摄像镜头
US20150253543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Apple Inc. Folded telephoto camera lens system
CN108474946A (zh) * 2016-04-20 2018-08-31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09739025A (zh) * 2019-03-01 2019-05-1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共光路双波段光学系统、成像装置、光学镜头
US20200382684A1 (en) * 2019-05-29 2020-12-03 Fujifilm Corporation Finder and imaging device
CN213934405U (zh) * 2020-12-31 2021-08-10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8123Y (zh) * 2004-12-28 2006-07-19 深圳力合东方景光电有限公司 高分辨率头戴式虚拟显示目镜
CN1664649A (zh) * 2005-02-23 2005-09-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新型光学系统
CN101034206A (zh) * 2006-03-09 2007-09-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光学成像系统
KR100767940B1 (ko) * 2006-09-01 2007-10-17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광정보 재생장치, 광정보 기록재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저장매체의 기울기검출방법
JP2012203213A (ja) * 2011-03-25 2012-10-22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2242740A (ja) * 2011-05-23 2012-12-10 Canon Inc 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02540465A (zh) * 2011-12-09 2012-07-04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CN103105665A (zh) * 2013-03-05 2013-05-15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光路偏折摄像镜头
US20150253543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Apple Inc. Folded telephoto camera lens system
CN108474946A (zh) * 2016-04-20 2018-08-31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09739025A (zh) * 2019-03-01 2019-05-1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共光路双波段光学系统、成像装置、光学镜头
US20200382684A1 (en) * 2019-05-29 2020-12-03 Fujifilm Corporation Finder and imaging device
CN213934405U (zh) * 2020-12-31 2021-08-10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595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5616752A (zh) * 2022-11-08 2023-01-17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显微镜和显微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946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08604007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2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3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4011639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7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3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3325565B (zh) 一种反射式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近眼显示装置
CN214041889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4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6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731666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399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1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5U (zh)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4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5B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764221B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13934406U (zh)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3341558A (zh) 一种反射式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近眼显示装置
CN101893750B (zh) 定焦镜头
CN213934400U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30979A (zh)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08463761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666712A (zh) 一种可叠加光路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