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6156B -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6156B
CN112616156B CN202011637506.5A CN202011637506A CN112616156B CN 112616156 B CN112616156 B CN 112616156B CN 202011637506 A CN202011637506 A CN 202011637506A CN 112616156 B CN112616156 B CN 112616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entity
operator
global
entity
link establis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75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6156A (zh
Inventor
李长威
夏裕坚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75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6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6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6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其中,该第一功能实体和该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可以避免因CU或者DU识别冲突而导致通信错误。

Description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5G网络架构中,无线接入网侧的基站可以按照功能拆分为集中单元(英文:Central Unit,简称:CU)和分布单元(英文:Distributed Unit,简称:DU)两个功能实体,其中,CU和DU可以通过理想或者非理想前传进行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运营商可以共享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各运营商都可以根据自己内部的规则为基站中的CU和DU分配标识。
然而,正是由于CU和DU的标识由运营商根据自己内部的规则进行分配,因此,很可能导致不同的CU或者DU被不同的运营商分配的标识相同,这就导致CU或者DU识别冲突,继而导致通信错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避免因CU或者DU识别冲突而导致通信错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用于基站中的第一功能实体,该基站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该第一功能实体和该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之前,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包括:
获取该第二功能实体在该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该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二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该第二功能实体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一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之前,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基于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用于基站中的第一功能实体,该基站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该第一功能实体和该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
存储模块,用于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
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该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获取该第二功能实体在该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该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
该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二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
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该第二功能实体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一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
该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该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其中,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而后,第一功能实体将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二功能实体的与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其中,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由于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既包括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又包括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而不同的运营商的标识不同,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同的第二功能实体被不同的运营商分配的相同标识的情况,从而避免对第二功能实体识别冲突,继而可以避免通信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系统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较于传统的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架构,5G场景下所期望的分布式网络架构中,在基站中引入了基带集中单元。基带集中单元并非引入一个高层级的网元,而是对传统的基带单元(英文:Base Band Unit,简称:BBU)和射频拉远单元(英文:Radio Remote Unit,简称:RRU)的形态重构,将传统的BBU的部分处理功能移至RRU上,其重构后则分别定义为CU(英文:Centralized Unit;中文:集中单元)和DU(英文:Distributed Unit;中文:分布单元)两个功能实体。
在一些具体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场景中,DU中可以包含有天线、RRU以及传统BBU的部分基带处理功能射频聚合单元(英文:Radio Aggregation Unit,简称:RAU)等功能的部分,CU中可包含有传统的BBU除去RAU外的剩余功能以及高层管理功能等。
CU与DU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单元,可以独立部署,CU和DU可以通过理想或者非理想前传进行连接以及数据传输。其中,CU是接入网和核心网(英文:core network,简称:CN)之间的接口锚点,CU与CN之间通过CN-RAN接口连接。DU是连接CU和RF(英文:RadioFrequency,中文:射频)单元的逻辑单元。CU与DU通过F1AP接口连接,一个CU可以与多个DU进行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运营商可以共享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各运营商都可以根据自己内部的规则为基站中的CU和DU分配标识。
然而,正是由于CU和DU的标识由运营商根据自己内部的规则进行分配,因此,很可能导致不同的CU或者DU被不同的运营商分配的标识相同,这就导致CU或者DU识别冲突,继而导致通信错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在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中,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其中,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而后,第一功能实体将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二功能实体的与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其中,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由于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既包括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又包括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而不同的运营商的标识不同,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同的第二功能实体被不同的运营商分配的相同标识的情况,从而避免对第二功能实体识别冲突,继而可以避免通信错误。
请参考图1,其为一种示例性的基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CU1、CU2、DU1以及DU2,其中,CU1可以通过理想或者非理想前传与DU1以及DU2进行连接以及数据传输,CU2可以通过理想或者非理想前传与DU1以及DU2进行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图1中示出了两个CU以及两个DU,但是,读者应该了解,在基站中可以部署比两个CU更多或者更少的CU,此外,基站中也可以部署比两个DU更多或者更少的DU,其中,各CU均可以与各DU通过理想或者非理想前传进行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方便说明,下文中仅以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来指代CU和DU,其中,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CU,另一个为DU,换句话说,在第一功能实体为CU的情况下,第二功能实体为DU,在第一功能实体为DU的情况下,第二功能实体为CU。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上文所述的第一功能实体中。如图2所示,该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其中,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例如,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为222,第一运营商的标识为4001,则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可以为2224001。
由于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因此,在多个运营商共享基站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运营商而言,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不同。
例如,若运营商A和运营商B共享基站,则对于运营商A而言,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运营商A的标识,对于运营商B而言,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运营商B的标识,因此,对于运营商A和运营商B而言,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不同。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若多个运营商共享基站,则第二功能实体可以将每一运营商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均发送至第一功能实体,第一功能实体在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各个全局标识之后,可以根据第二功能实体的各个全局标识中的第一运营商的标识,确定第二功能实体的各个全局标识所分别对应的运营商。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中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可以为第二功能实体的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可以是通信系统或者基站基于某种规则预先设定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也可以为运营商分配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202、第一功能实体将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二功能实体的与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实体的与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功能实体在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
则在步骤202中,第一功能实体可以将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实际应用中,CU和DU可以建立基于F1逻辑链路的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CU和DU可以基于F1逻辑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CU和DU建立基于F1逻辑链路的连接的技术过程可以包括:DU向CU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CU在接收到DU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之后,向DU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
考虑到以上情况,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的方式包括以下可选的两种:
第一种、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第一功能实体为CU,第二功能实体为DU的情况下,第一功能实体可以通过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的方式,来获取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中携带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第二种、第一功能实体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并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第一功能实体为DU,第二功能实体为CU的情况下,第一功能实体可以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而后,通过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的方式,来获取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相应中携带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实体除了可以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以外,还可以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其中,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第二运营商为具有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第二功能实体将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一功能实体的与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与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同理,此外,将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一功能实体的与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的技术过程,与上文所述的将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第二功能实体的与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的技术过程同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此均不再赘述。
与上文所述类似的,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实体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的方式包括以下可选的两种:
第一种、第一功能实体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第二种、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第一功能实体基于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请参考图3,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本申请实施例将以图1所示的基站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的技术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301、对于共享基站的各个运营商,DU1生成与各个运营商分别对应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2、DU1向CU1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DU1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3、对于共享基站的各个运营商,CU1生成与各个运营商分别对应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4、CU1向DU1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相应携带CU1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5、DU1向CU2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DU1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6、对于共享基站的各个运营商,CU2生成与各个运营商分别对应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7、CU2向DU1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相应携带CU2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8、对于共享基站的各个运营商,DU2生成与各个运营商分别对应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09、DU2向CU1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DU2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10、CU1向DU2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相应携带CU1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11、DU2向CU2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DU2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步骤312、CU2向DU2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其中,该F1逻辑链路建立相应携带CU2生成的多个全局标识。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400的框图,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400可以配置于第一功能实体中。如图4所示,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01以及存储模块402。
该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
该存储模块402,用于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存储模块402,具体用于:获取该第二功能实体在该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该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接收模块401,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500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功能实体配置装置500除了包括功能实体配置装置400包括的各模块外,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403、第二发送模块404以及第二接收模块405。
其中,该第一发送模块403,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该第一接收模块401,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该第二发送模块404,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二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该第二功能实体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一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发送模块404,具体用于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该第二接收模块405,用于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该第二发送模块404,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实体配置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功能实体配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功能实体配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功能实体配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配置系统,该功能实体配置系统例如可以是基站,该功能实体配置系统包括集中单元601和分布单元602,其中,该集中单元6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集中单元所执行的步骤,该分布单元602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分布单元所执行的步骤。
如图7所示,图7中示出了一种CU,该CU的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CU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CU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CU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CU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通信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8所示,图8中示出了一种DU,该DU的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DU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DU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DU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DU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通信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该第二功能实体在该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该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二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该第二功能实体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一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基于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一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二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该第二功能实体在该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该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该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该第二运营商为具有该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该第二功能实体将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该第一功能实体的与该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基于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该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该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该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基站中的第一功能实体,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所述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所述第一运营商为具有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其中,在多个运行商共享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每一运营商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与所述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在所述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所述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所述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之前,所述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数量为单个或者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二运营商的标识,所述第二运营商为具有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
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用于供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将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与所述第二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之前,所述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
对应地,所述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请求,向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F1逻辑链路建立响应携带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8.一种功能实体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基站中的第一功能实体,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中的一个为集中单元CU,另一个为分布单元DU,所述功能实体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实体标识和第一运营商的标识,所述第一运营商为具有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使用权限的运营商;其中,在多个运行商共享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每一运营商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与所述第一运营商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在所述第一运营商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全局标识、所述激活小区的列表以及所述各激活小区对应的配置信息对应存储。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功能实体配置方法。
CN202011637506.5A 2020-12-31 2020-12-31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16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7506.5A CN11261615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7506.5A CN11261615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156A CN112616156A (zh) 2021-04-06
CN112616156B true CN112616156B (zh) 2023-05-30

Family

ID=7525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7506.5A Active CN11261615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615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912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NB全局标识的配置方法、系统和eNB系统
CN10827120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lmn的小区识别方法
CN10972952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网元间通信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49018C1 (ru) * 2018-02-28 2021-06-03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для выбора специальной ячейки (spcel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912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NB全局标识的配置方法、系统和eNB系统
CN10827120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lmn的小区识别方法
CN10972952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网元间通信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CU DU ID and NCGI;ZTE, China Unicom;《3GPP TSG RAN WG3 NR AD HOC R3-172417》;20170629;第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156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5577B2 (en)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06628B (zh) 自动配置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US11895611B2 (en) Sim card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727405A (zh) 传输配置指示的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24007376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10475242A (zh) 一种lte网络注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8679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US97607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logical channels for accessing several virtual profiles in a secure element
CN110933192A (zh) 局域网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12616156B (zh) 功能实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74947B (zh) 一种物联网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20051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bbu、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49628B2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825571A (zh) 网络功能管理、注册、请求方法、装置、网元及介质
JP7450816B2 (ja) 通信接続を確立する方法と装置
US11985730B2 (en) Termi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67392B (zh) 基站信息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基站
CN112217913B (zh) 一种协商ip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69673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102021A1 (en) Multiple SPID Configuration
CN112752230B (zh) 消息识别方法、系统、集中单元、分布单元和存储介质
CN113253944A (zh) 一种磁盘阵列访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153579A (zh) 管理用户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50087B (zh) 一种共建站组网的方法、共建基站、存储介质
EP4161173A1 (en) Terminal regist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