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目的在于结合配电网特点,对Y+D方法进行改造,寻求一种既能满足配电网状态在线监视的速度要求,又能处理配电网复杂情形的潮流解算方法。通过提高潮流计算速度来提高配电网状态在线监视的实时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中心的处理速度和操作精度,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输入系统在线数据(包括发出功率、负荷、系统接线状态等);
第2步,将数据转换为适合潮流计算的标幺值形式,给定系统母线节点的电压初始值,对各节点进行优化编号,并形成系统的导纳矩阵;
第3步,根据初始节点电压计算母线节点注入功率以及其它所需量;
第4步,根据配电网特点,进行合理简化,将雅可比对角线元素转化为常数,形成雅可比矩阵;
第5步,通过对雅可比矩阵的LDU分解,将雅可比下三角矩阵L和上三角矩阵U常数化;
第6步,根据已经求得的L、D、U求解结果并对节点电压进行修正;
第7步,根据修正的节点电压计算母线节点功率以及其它所需量;
第8步,根据第7步的计算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收敛要求,是则执行第10步;否则转入第9步;
第9步,根据第6步修正的节点电压对雅可比对角线元素进行更新,形成新的对角阵D,然后重复执行第6、7、8步;
第10步,将潮流计算所得数据(包括系统的母线节点电压、频率、线路功率等)报送运行控制中心。本次计算完成,流程转向第1步,进行下次计算。
本发明所述的配电网状态在线监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减少了潮流模块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增强了配电网状态的在线监视能力。本方法通过对潮流模块雅可比矩阵进行LDU分解,将L和U常数化,在计算过程中只需要更新对角阵D,避免了反复分解雅可比的复杂运算。对于节点数超过100的大型配电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处理速度比Y+D方法、牛顿法约快10倍,而且系统越大,效果越明显。算例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配电系统的在线监视要求。
能够处理多电源同时供电、变电站节点无功越限、负荷节点电压越限等复杂情形,保留了牛顿型方法扩展性好的优点,解决了前推回推型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前所述,图1是采用Y+D方法的电网状态监视流程。图2是本发明的配电网状态在线监视流程图,两者相比较可知,本发明所述方法的1、2、3、7、8、9和10各步骤与图1所示的Y+D方法相似,而在第4和5步对Y+D方法进行了改进,省去了迭代求解过程中雅可比矩阵的因子分解过程。当在第2步采用比较适合树状配电网优化编号的逆流编号法时(逆流编号法的编号原则为,任一节点的编号必须大于其顺流节点的编号,或任一节点的编号必须小于其逆流节点的编号。第5步的常数化工作可以进一步简化,从而减少运算量。这是因为采用逆流编号法后,雅可比矩阵的LDU分解将不产生注入元素,保证了雅可比矩阵的稀疏度。其中,雅可比对角元素只与相邻节点和支路有运算关系。设j是i的相邻节点,且j<i,设第i行j列的非对角元素为y
ij,第j行i列的非对角元素为y
ji,则对角元素D
ii分解过程中的运算为
和
是消去第j个节点之前和之后的第i行i列对角元素,D
jj是已经完成消去运算的第j行j列对角元素。非对角元素只参与规格化运算,在分解过程中的运算为
y
ij′和y
ji′是进行规格化运算之前的非对角元素。
在某些情况下,如为了平衡全网负荷、降低网损,配电网网络将出现闭环结构。此时在潮流计算方法的第2步中,不再适用“逆流编号法”,可以采用一般潮流计算普遍采用的Tinney方法。此时在第5步LDU分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注入元素,注入元素的产生相当于网络中增加了新的支路,记住该支路的位置,同样可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将L和U常数化。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处理多电源同时供电、变电站节点无功越限、负荷节点电压越限等复杂情形,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多电源情况处理:
在配电网存在多个电源同时供电时,一电源作为Vθ节点,其余电源点作为PV节点参与潮流运算。若设节点i是PV节点,则PV节点雅可比矩阵元素求法有如下表示:
1)在形成常数阵L和U时,对角线元素为:
其中,yiie和yiif是节点i的自导纳实部和虚部,Pi和|Vie|是该节点已知的有功
与电压幅值。第i行非对角元素为:
式中yije和yijf是互导纳的实部和虚部。
2)在迭代计算过程中,与i对应且与有功Pi相关的元素与PQ节点相应求
法相同,与Vi相关的元素通过
求得。其中,
ΔVi=|Vie|2-(ei 2+fi 2),Vi=ei+jfi,ei和fi为节点电压Vi的实部与虚部。
3)对于PV节点,修正方程式等号右端与P有关的量由
求
得,与电压相关的量由ΔVi=|Vi|2-(ei 2+fi 2)求得。
节点越限情况处理:
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对配电网系统的电源节点(PV节点)无功越限情况以及负荷节点(PQ节点)电压越限情况进行处理:
1)当PV节点无功越限时,将该PV节点转化为功率给定的PQ节点,无
功Q取越限值,经过计算处理,给出越限后的系统状态与调整后的负荷;
2)当负荷节点电压越限时,将该节点转化为电压幅值确定的PV节点,电
压幅值V取越限值,通过计算处理可以确定越限后的系统状态与调整后
的负荷。
图3所示的33、69节点系统是出现在IEEE论文中的典型算例。现以33节点系统为例说明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第4、5和6步的实现过程。其中母线节点0为平衡节点。第1步输入电网实时数据,给定的母线节点电压,用对角阵V表示,设第2步形成的系统导纳阵为Y,第3步计算求得母线节点注入电流,用一维矩阵I表示,注入功率用一维矩阵Sj表示,系统给定功率用一维矩阵Se表示,给定功率与计算功率的差用一维矩阵ΔS表示,节点电压变化量用一维矩阵ΔV表示,上标“*”表示矩阵共轭。
1.进行第4步,即根据配电网特点,进行合理简化,将雅可比对角线元素
转化为常数,形成雅可比矩阵。Y+D方法的迭代方程式为:
在计算过程中考虑ΔV*的符号问题,而在分析过程中忽略ΔV*和ΔV的
差别,则有 就是雅可比矩阵,其对角线元素为 Yii为节点i的自导纳。
在配电网系统中,节点电压幅值标幺值|V
i|≈1,相角θ
i≈0。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假设节点电压V
i≈1+j0,当(6)中S
i取给定功率,则雅可比对角线元素
简化为
雅可比非对角元素与Y+D方法相同,即取Y中的互导纳元素。这样就形
成了对角线元素是常数的雅可比矩阵。
2.执行第5步,即通过对雅可比矩阵进行LDU分解,将雅可比下三角矩
阵L和上三角矩阵U常数化。对第4步形成的雅可比矩阵进行节点消去
运算(即LU分解),消去32个节点后,所得到的上三角元素构成U,
对角元素构成D,下三角元素除以相应列的对角线元素之后求得L。这
样常数化的L和U已经求得。此时潮流的修正方程式表示为
3.执行第6步,即根据已经求得的L、D、U求解结果并对节点电压进行
修正。求解节点电压修正量ΔV可以分为三步:前代运算、除法运算和
回代运算,相应的求解公式为:
DV1=V2 (10)
UΔV=V1 (11)
V1和V2是为计算而引入的过渡矩阵。修正过程为:
V(j)=V(j-1)+ΔV (12)
上标j表示是对节点电压的第j次修正。
接下来执行第7步,第8步根据7的计算结果判断节点电压是否已经达到了给定精度。如果不满足精度要求,则执行第9步运算,即利用公式(6)求解新的雅可比对角元素,得到新的D。然后利用已有的执行第6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方法的第5步中已经将L和U常数化,因此在后续的步骤中使运算也得以简化。接下来执行第7、8步,直到计算结果达到给定精度。之后执行第9步,即将对应本次在线数据的结果信息报送电网运行控制中心,完成了对33节点配电网状态的一次监视。接下来流程转向第1步,重复执行上述过程,实现对该电网状态的在线监视。
图4所示的129和273节点系统是比图3的33和69节点系统更为复杂的配电网系统。利用该129和273节点系统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在线监视测试,其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比牛顿法、Y+D方法约快10倍左右,能够满足配电网在线监视的要求。收敛精度取10-6,时间单位为秒,各方法所需的计算时间(包括形成导纳阵时间)和迭代次数见表1,不考虑负荷特性。
表1各方法完成一次监视过程的迭代次数/计算时间
系统 |
牛顿法 |
Y+D方法 |
前推回推法 |
本发明所述方法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129节点系统 |
3 |
0.11 |
1 |
0.06 |
3 |
0.003 |
1 |
0.01 |
273节点系统 |
3 |
1.26 |
2 |
0.76 |
4 |
0.01 |
3 |
0.05 |
不妨设图4所示的129节点系统的33、65和97节点为PV节点,273节点系统的69、137和205节点为PV节点,构成多电源供电的运行方式。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示方法失效。
表2增加电源后各方法完成一次监视过程的迭代次数/计算时间
系统 |
牛顿法 |
Y+D方法 |
前推回推法 |
本发明所述方法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次数 |
时间(s) |
129节点系统 |
3 |
0.11 |
1 |
0.11 |
—— |
—— |
1 |
0.01 |
273节点系统 |
3 |
1.21 |
2 |
0.77 |
—— |
—— |
3 |
0.05 |
由表1和2的测试结果可以验证本发明所述方法具备的优点和效果。从而可以得出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用于配电网状态在线监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