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8546A -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8546A
CN112598546A CN202011323230.3A CN202011323230A CN112598546A CN 112598546 A CN112598546 A CN 112598546A CN 202011323230 A CN202011323230 A CN 202011323230A CN 112598546 A CN112598546 A CN 112598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subject
attendance
user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32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攀
周健君
罗智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SRIB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SRIB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SRIB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SRIBD
Priority to CN2020113232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8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8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8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考勤统计技术领域,提供了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通过引入他人出勤课堂的数据、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等其他有可能对学生出勤产生影响的因素计算相对到课指数,包含了更多有判断能力的信息,从全局的角度去衡量了学生的到课情况。

Description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考勤统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课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判断学生的出勤情况,计算学生的期末成绩时,经常会引入学生 的到课信息进行计算。传统的计算学生到课率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学生出勤的 课堂占其他所有课堂的比重确定,该计算方式考勤误差大,无法确定是学生出 勤是自发性出勤还是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出勤,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衡量学生 的到课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相比于前人衡量学 生到课情况的绝对到课率,包含了更多有判断能力的信息,即在本申请中学生 自己的到课水平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同时也成为了影响到他人的到课情况的 外部因素。通过引入他人出勤课堂的数据、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等其他有可能 对学生出勤产生影响的因素计算相对到课指数,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式 中计算的到课率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去衡量了学生的到课情 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第一科 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 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 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 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应理解,上述方案中提到的第一科目表示任意的一门课程,第一用户是出 勤该课程的每堂课的任意一个学生。通过获取一门课程每堂课的到课率,引入 他人的出勤情况,结合某个学生在该课程上的每堂课出勤和缺勤的情况,得到 该学生的相对到课情况。如果一个学生出勤了一门低到课率的课堂,那么他上 课出勤的自发性更强,这堂课会增加他的相对到课指数的数值;相应地若该学 生缺勤了一门高到课率的课堂,那么这堂课会减小他的相对到课指数的数值。
具体地,相对到课指数的数值范围为[-1,1],当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上的 的相对到课指数的值为-1时,代表该学生缺勤了该科目的所有课堂而其他学生 均是全勤;当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数的值为1时,代表该科目 每堂课都只有这一个学生出勤,属于两种极端情况。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上的 相对到课指数在0附近时,说明该学生从众心理强,大多是跟着同班同学的平 均到课情况上课;当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数大于0.1时,表明 该学生属于自发上课的积极态度;当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数小 于-0.1时,表明该学生属于消极上课的态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了他人到课的情况,在计算学生相对到课指 数时包含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考虑的更加全面,可以提高对学生出勤情况判断 的准确度。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 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 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包括: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 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根据所述 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和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科 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通过上述方案,将对某个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出勤情况具体细化至该学生在 该课程中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将每一堂课该学生出勤或缺勤的数据与该课堂 全部学生的课堂到课率结合起来,计算差值。最后将该课程包含的所有课堂中 每堂课的差值求和并计算平均数,得到该学生出勤该课程的相对到课指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了他人到课的情况,在计算学生相对到课指 数时包含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考虑的更加全面,可以提高对学生出勤情况判断 的准确度。同时,由于计算的是学生针对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作为一种实 现方式,可以在学期中时对学生的相对到课指数进行计算,对于相对到课指数 低的学生给予警示。示例性地,若学期中时,某个学生在一门课程上的相对到 课指数小于-0.5,则给予警告,不及时改正出勤行为将有取消参加期末考试资 格的可能性。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 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以及,所述根据 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 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包括: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 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 评价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通过上述方案,增加了相对到课指数中的“相对”因素种类,除了包含学 生上的课中其他人的到课情况外,还可以增加更多“相对”性的信息,引入更 多信息的数据,如加入一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水平等纳入相对到课指数的计 算中,这里不做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 还包括:获取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根据所述每堂 课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二用 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 目的相对到课指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 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 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出勤意愿。
应理解,上述方案所提到的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可以是需要出勤一门课程 的任意两个学生,分别计算两个学生在该课程上的相对到课指数,可以清晰地 反映哪个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强,体现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计算期末成绩 时平时成绩的参考更加准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 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 述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 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根据所述第一 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相 对到课指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和所述第二科目的出勤意愿。
应理解,上述方案所提到的第一科目、第二科目可以是某个学生所选修的 任意两门课程,分别计算该学生在不同课程上的相对到课指数,可以清楚地体 现该学生兴趣性最强的科目,有利于将所有学生针对兴趣小组进行划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包括:获 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以及第 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的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 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 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确定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 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 述每堂课的到课率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 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和所述理论出 勤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 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以及,该确定模 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所述每堂课的出勤 数据和所述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 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 还用于获取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以及,该确定模 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 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 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 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确定所 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出勤意愿。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 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针 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以及,该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堂课 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 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 的相对到课指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述 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 科目和所述第二科目的出勤意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存储器、一个 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个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对 到课指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 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 对到课指数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 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引入他人出勤课堂 的数据、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等其他对学生出勤产生影响的因素,得到的相对 到课指数的数值更加全面与准确。同时,计算任意两个学生在该课程上的相对 到课指数,可以清晰地反映哪个学生上课的自主性更强,体现了学生的努力程 度,将相对到课指数作为计算期末成绩时平时成绩的参考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考勤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 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 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 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 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 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 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 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 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 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 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 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 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 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 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 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 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 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是单独的 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也可以应用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的任意电子设备中, 反映学生的出勤情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考勤机、便携计算机、手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 1中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模块、课程安排模块、重要通 知模块、监控管理模块、图书馆管理模块以及考勤管理模块等,多个模块基于 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考勤管理模块的结 构示意图,考勤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了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获取模块主要负责 对每个学生在每堂课的出勤缺勤情况进行记录,将每个学生在每个科目所有课 堂的出勤情况进行数据整合,形成对每一个学生出勤情况统计的列表,在列表 上注明科目,每一科目中每一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实际出勤人数。示例性地, 如图2所示,对科目C,课堂i表示科目C中具体的每一堂课,获取模块记录 每个学生如S1、S2在每堂课的出勤缺勤情况,形成统计的列表。
确定模块主要负责计算某个科目上每堂课的到课率,同时根据每堂课的到 课率以及某个学生在该科目所有课堂的出勤情况计算该学生的到课贡献离差, 最后结合课堂数计算该学生在该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数。示例性地,如图2所 示,对于学生S,根据获取模块中每堂课出勤的学生数与理论出勤的学生数得 到每堂课的到课率,再结合获取模块中学生S在每堂课的出勤情况计算学生S 在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最后通过学生S在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以及科目 C包含的课堂总数计算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
可选的,在获取模块记录每个学生在每堂课的出勤缺勤情况时,本申请实 施例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指纹识别、瞳孔识别、面部识别等,也可以采用软件 打卡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师点名的方式人工进行统计,本申请实施例对 此不作限定。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301,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 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
具体地,获取科目C在课堂i的理论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1
和实际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2
通 过以下公式(1)对科目C的每堂课的到课率ri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3
其中,科目C表示学生S所修的任意一门课程,i表示科目C包含的所有 课堂集合CLAc中的任意一堂课。
S302,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一用户 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
具体地,通过学生S在所修的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将所有的课 堂集合CLAc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学生S出勤的课堂集合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4
和缺勤的课堂集合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5
并获取科目C的理论出勤课堂数|CLAc|。
S303,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 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具体地,根据科目C每堂课i的到课率ri、科目C的理论出勤课堂数|CLAc| 以及学生S出勤的课堂集合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6
和缺勤的课堂集合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7
计算学生S相对于 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
示例性地,通过以下公式(2)对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8
其中,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9
为学生S相对于科目C出勤课堂集合的数值,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0910
为学生S相对于科目C缺勤课堂集合的数值,最后求平均数得到学生S相对于 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了他人到课的情况,在计算学生相对到课指 数时包含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考虑的更加全面,可以提高对学生出勤情况判断 的准确度。示例性地,当科目C一共包含了10节课堂,大部分学生都是10节 课堂中出勤8节,缺勤2节,学生S同样是出勤8节缺勤2节,且缺勤的课堂 于其他学生出勤的课堂相同,表明学生S的从众心理过强;当学生S为出勤9 节而缺勤1节时,表示学生S在科目C上属于积极的上课态度;当学生S为出 勤7节而缺勤3节时,表示学生S在科目C上属于消极的上课态度,上课自发 性不强。
当所述科目C表示某学期时,确定学生S相对于某学期的相对到课指数的 方法与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法相同,首先得到学生S一整学期所有课堂中 每堂课的课堂到课率ri,再结合学生S在所有课堂的出勤情况确定学生S在一 学期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有利于班主任对该学生一整学期的努力程度做出客 观评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计算相对到课指数时,首先计算学生S相 对于课堂i的到课贡献离差,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 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401,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 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
具体地,获取科目C在课堂i的理论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01
和实际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02
计 算科目C每堂课i的到课率ri。应理解,该步骤S401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 骤S301,其中,科目C表示学生S所修的任意一门课,i表示科目C包含的所 有课堂集合CLAc中的任意一堂课。
S402,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一用户 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
具体地,获取学生S在所修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asi和科目C的理 论出勤课堂数|CLAc|。示例性地,用asi的数值来表示学生S是否有出勤课堂i, 当出勤时,asi的数值为1,缺勤时asi为0。
S403,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 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
具体地,结合科目C每堂课i的到课率ri及学生S在所修科目C上每一堂 课的出勤情况asi,计算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应理解,这里的 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反映了该学生对该课堂课堂到课率的影响。那 么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可以使用asi-ri的数值来表示。
S404,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和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 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具体地,根据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以及科目C的理论出勤 课堂数|CLAc|,计算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示例性地,通 过以下公式(3)对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12
为学生S相对于科目C中所有课堂中每堂课的贡献离 差进行求和后的数值,最终求平均数得到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 ICLAsc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将某个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出勤情况具体细化至该学生 在该课程中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由于是计算学生针对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 可以在学期中就对其相对到课指数进行计算,对于相对到课指数低的学生给予 警示。示例性地,若学期中时,某个学生在一门课程上的相对到课指数小于-0.5, 则给予警告,不及时改正出勤行为将有取消参加期末考试资格的可能性。
为了体现外界因素对学生到课指数的影响,在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基础 上,我们增加了其他的例如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的因素,增加更多“相对”性 的信息,引入更多的信息数据,这里的影响因素不做限定。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 图。
S501,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 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
应理解,该步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或S401,具体地,获取 科目C在课堂i的理论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21
和实际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22
计算科目C每堂课i 的到课率ri。其中,科目C表示学生S所修的任意一门课,i表示科目C包含 的所有课堂集合CLAc中的任意一堂课。
S502,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一用户 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
具体地,获取学生S在所修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asi和科目C的理 论出勤课堂数|CLAc|。应理解,该步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
S503,获取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
S504,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以及所述每堂课 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 贡献离差。
参照步骤S403,在计算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时,添加任 课老师的评价数据K,得到新的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k。应理解, 这里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K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相对到课指数,因而需要将其 加入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k的计算中。具体地,作为一种实现方 式,当任课老师对这堂课的评价分数大于70时,ICLAsik的值即为ICLAsi的值; 当任课老师对这堂课的评价分数小于70时,具体地,若任课老师对这堂课的评 价分数为60时,ICLAsi乘以0.6,得到最终的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k
S505,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和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 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该步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4,示例性地,通过以下公式(4) 对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32
为学生S相对于科目C所有课堂中每堂课的相对贡献 离差进行求和后的数值,最终求平均数得到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 数ICLAsc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清晰地反 应哪个学生上课的自主性更强,同时评估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分别计算不同 学生在同一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数,计算步骤参照上述实施例所述。
具体地,若学生S1的相对到课指数为0.4,学生S2的相对到课指数为0.6, 那么学生S2上课的自主性更强,自发出勤的课堂数更多。若按照平时成绩占 20%,期末成绩占80%,满分为100分的课程C而言,学生S1的平时分数则 为0.4*20=8分,学生S2的平时分数则为0.6*20=12分。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清楚地反 应学生对哪个科目的兴趣更强,分别计算同一学生在不同科目上的相对到课指 数,计算步骤参照上述实施例所述。
具体地,若学生S的在语文科目上相对到课指数为0.2,在数学科目上的相 对到课指数为0.3,那么学生S对数学科目的兴趣性更强,自发出勤的课堂数更 多。可以在日后的团队合作项目中,按照不同兴趣科目的学生进行搭配,互相 交流取长补短,完成团队合作。同时也可以将同一兴趣科目的学生集合,参加 竞技性的学科竞赛。
以上结合图3至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做了详细 说明。以下,结合图6至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进行 详细说明。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的方框示意 图,该装置包含获取单元601和确定单元602两部分,各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 述实施例图3至图5中方法的处理过程。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科目C在课堂i的理论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41
与实际出勤人 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42
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所述科目C的理论出勤课堂数|CLAc|和学生 S在所述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情况asi
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所述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K。
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科目C在课堂i的理论出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43
与实际出 勤人数
Figure BDA0002793520780000144
确定所述科目C的每堂课的到课率ri
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科目C每堂课i的到课率ri、所述科目 C的理论出勤课堂数|CLAc|以及所述学生S在所修的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情 况,计算所述学生S相对于科目C的相对到课指数ICLAsc
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学生S在所述科目C上每一堂课的出勤数 据asi和所述科目C的每堂课i的到课率ri,计算所述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 离差ICLAsi
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科目C的理论出勤课堂数|CLAc|和所述 学生S相对于课堂i的贡献离差ICLAsi,计算学生S在科目C上的相对到课指数 ICLAsc
具体地,该获取单元601用于执行图3至图5方法中的步骤S301、S302、 S401、S402、S501、S502以及S503,该确定单元602用于执行图3至图5方 法中的步骤S303、S304、S403、S404、S504以及S505,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 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加赘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 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02中并可在所述处 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 意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 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处理器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7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 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0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硬 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0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的外部存 储设备,例如所述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 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02还可以既包括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 备。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 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702还 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 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 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 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 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 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 例的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 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 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 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 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 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理论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确定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率;
获取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
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指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
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贡献离差和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以及,所述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包括: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理论出勤课堂数,所述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每堂课的任课老师的评价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
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和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出勤意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针对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
根据所述每堂课的到课率,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每堂课的出勤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理论出勤课堂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和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二科目的相对到课指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科目和所述第二科目的出勤意愿。
6.一种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所述获取模块与所述确定模块相互配合,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存储器、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个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
CN202011323230.3A 2020-11-23 2020-11-23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598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3230.3A CN112598546A (zh) 2020-11-23 2020-11-23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3230.3A CN112598546A (zh) 2020-11-23 2020-11-23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8546A true CN112598546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8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3230.3A Pending CN112598546A (zh) 2020-11-23 2020-11-23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854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7072A1 (fr) * 2000-11-21 2002-05-24 Conception Realisation Edition Systeme interactif d'enseignement assiste par ordinateur
CN101763664A (zh) * 2009-11-05 2010-06-3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子点名册
GB201213287D0 (en) * 2012-07-26 2012-09-05 Al Shammari Zaid 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attendance
CN105321048A (zh) * 2015-11-11 2016-02-10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课堂考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12017A (zh) * 2017-02-23 2017-06-30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
CN108682211A (zh) * 2018-05-29 2018-10-19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种方便学生学习的高效教学系统
CN108765224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中山大学 课程类别与出勤率分析及装置
US20200005413A1 (en) * 2015-08-25 2020-01-02 Sandra Wilkinson Interactive and Real-Time Absentee Reporting and Flagging System for Schools, Parent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CN110837960A (zh) * 2019-11-01 2020-02-25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情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7072A1 (fr) * 2000-11-21 2002-05-24 Conception Realisation Edition Systeme interactif d'enseignement assiste par ordinateur
CN101763664A (zh) * 2009-11-05 2010-06-3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子点名册
GB201213287D0 (en) * 2012-07-26 2012-09-05 Al Shammari Zaid 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attendance
US20200005413A1 (en) * 2015-08-25 2020-01-02 Sandra Wilkinson Interactive and Real-Time Absentee Reporting and Flagging System for Schools, Parent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CN105321048A (zh) * 2015-11-11 2016-02-10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课堂考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12017A (zh) * 2017-02-23 2017-06-30 广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
CN108765224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中山大学 课程类别与出勤率分析及装置
CN108682211A (zh) * 2018-05-29 2018-10-19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种方便学生学习的高效教学系统
CN110837960A (zh) * 2019-11-01 2020-02-25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情感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鹏飞;: "学习分析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no. 04, 15 April 2019 (2019-04-15) *
白丽云: "继续教育学生课堂出勤率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no. 1, 10 January 2018 (2018-01-10), pages 28 - 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178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题目难度构建方法及装置、服务设备
CN109635725B (zh) 检测学生专注度的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764710A (zh)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9146271A (zh) 绩效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7937A (zh) 网络课程推荐方法及装置
CN203054948U (zh) 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点名信息采集装置
CN111860101A (zh) 一种人脸关键点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0245207B (zh) 一种题库构建方法、题库构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30856A (zh) 一种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分析系统
CN110689224A (zh) 坐席能力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350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务风险监控分析系统
CN110196951A (zh) 用户匹配方法及设备
US20140297641A1 (en) Discussion support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91943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CN112598546A (zh) 确定相对到课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60400A (zh) 录取概率的评估方法、推荐高考院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926758A (zh) 一种分析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CN110782119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保险代理人甄选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330358A (zh) 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及教育培训方法
CN108053193A (zh) 教育信息分析与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09472454B (zh) 活动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2623A (zh) 课程效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91788A (zh) 一种获取直播课程学习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2321A (zh) 员工工作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507555A (zh) 人体状态检测方法、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