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6627B -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6627B
CN112596627B CN202011461987.9A CN202011461987A CN112596627B CN 112596627 B CN112596627 B CN 112596627B CN 202011461987 A CN202011461987 A CN 202011461987A CN 112596627 B CN112596627 B CN 112596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rea
handheld
display device
key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19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6627A (zh
Inventor
张伟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19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6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6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本发明通过将显示装置侧边的按键取消,采用压感触控层进行触控,使得侧边既可以显示,又不影响手握舒适度,同时,在侧边分别设置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将单侧按压式触控变为双侧同时按压触控,使得触控更加准确,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大部分的显示装置都包含按键,例如锁屏关机键和音量增减键,当显示装置处于横屏状态时,上述按键非常影响手持舒适度,且经常有误触的情况发生。故,有必要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采用按键控制音量和锁屏关机,影响手持舒适度以及容易发生误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音量调节区包括音量增区和音量减区,其中,所述启动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启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功能,所述音量增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调大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所述音量减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调小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启动区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横屏状态时为锁定状态,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竖屏状态时为解锁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的支撑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之下的缓冲层、设于所述缓冲层之下的铜箔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缓冲层由可形变材料组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电容式压感触控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包括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和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电阻式压感触控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识别模块、显示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横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锁定所述启动区;以及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竖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解锁所述启动区,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只有在同时接收到所述音量调节区和所述启动区的讯号时,才进行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装置侧边的按键取消,采用压感触控层进行触控,使得侧边既可以显示,又不影响手握舒适度,同时,在侧边分别设置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将单侧按压式触控变为双侧同时按压触控,使得触控更加准确,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层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容式电容触控层的触控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压感触控层的触控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及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中绘示的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并未按照比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和剖面示意图,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和设于所述显示面板20之上的触控层10。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显示区A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两侧的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触控层10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101,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10为压感触控层102;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10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11和启动区12。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两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A1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即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两个侧边框。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侧边框的按键取消,将侧边框的触控层10设置为压感触控层102,即侧边框也可以用于显示,不仅提高了屏占比,而且不会影响手握舒适度,同时,还在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所对应的触控层10分别设置音量调节区11和启动区12,将单侧按压式触控变为双侧同时按压触控,使得触控更加准确,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触控层10采用互容式电容触控层101,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10采用压感触控层102,即将互容式电容触控与压感触控集成为同层的触控层10,在主显示区采用灵敏度高的互容式电容触控,在侧面显示区采用灵敏度相对较低的压感触控,降低了手持时的误触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10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11和启动区12,指的是如图1所示的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设置有音量调节区11,对应于所述第三显示区A3设置有启动区12,本发明不限制音量调节区11和启动区12的具体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音量调节区11包括音量增区111和音量减区112,其中,所述启动区12的所述触控层10用于启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功能,所述音量增区111的所述触控层10用于调大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所述音量减区112的所述触控层10用于调小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音量调节区11与所述启动区12对称设置,如此,当使用者调节音量时,单手即可同时按压两侧的触控区,便于操作。具体地,所述音量调节区11在所述第三显示区A3内的投影落在所述启动区12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其中,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对应于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两条侧边框。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竖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当使用者以单手握持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两条长边时,长边的延长方向与使用者的双眼连线方向大致垂直,此时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中的顶部和底部,即对应于使用者头顶方向的短边为顶部,另一短边则为底部;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横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当使用者通常以双手分别握持两条短边时,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中的顶部和底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区12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横屏状态时为锁定状态,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竖屏状态时为解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横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12为锁定状态,不对使用者的触碰按压产生反应,此时亦无法通过所述音量调节区11调节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即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侧边框的调节功能将失效,不仅避免了使用者在看视频或打游戏等期间发生误触,还增加了手握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横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12为锁定状态,此时无法通过所述音量调节区11调节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即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侧边框的调节功能将失效,此时音量调节可启用第一显示区A1内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中的某一边配合互容式电容触控层101提供的滑动调节功能(通过上滑实现音量增大、通过下滑实现音量减小),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竖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12为解锁状态,关闭所述滑动调节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竖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12为解锁状态,此时可通过对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双侧边框同时按压音量调节区11和启动区12实现音量调节功能,并给予震动反馈,短按时可逐步调节音量(短按所述音量增区111和所述启动区12可逐步增大音量、短按所述音量减区112和所述启动区12可逐步减小音量),长按则可直接调至静音(长按所述音量减区112和所述启动区12)或最大音量(长按所述音量增区111和所述启动区12),不仅减小了误触的可能,也未增加繁琐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锁屏功能可通过遮挡前置摄像头感光装置(未图示)或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A1内通过手势操作来实现;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开/关机功能可通过同时长按所述音量增区111、所述音量减区112以及所述启动区12来实现,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完全取消了按键。
接下来,请参阅图2,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显示面板20之下的支撑层30、设于所述支撑层30之下的缓冲层40、设于所述缓冲层40之下的铜箔层50。
其中,所述铜箔层50是作为所述触控层10的基准电位(接地电位),即所述铜箔层50可与所述触控层10中的金属电极层(未示出)之间形成互电容。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40由可形变材料组成,例如泡棉。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缓冲层40的厚度T2、T3,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缓冲层40的厚度T1,即加厚对应于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的所述缓冲层40,可作为压感触控层102(如图1)的可变形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铜箔层50和所述触控层10之间设置有介质层(未图示)作为可形变层,所述介质层可以仅仅设置在对应于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的位置,或整层都有,此时不再限定所述缓冲层40的材料为可形变材料。具体地,所述介质层可位于所述触控层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之间、所述支撑层30与所述缓冲层40之间、或所述缓冲层40与所述铜箔层50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30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2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为刚性显示面板或柔性显示面板,其具体结构并非本发明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0可直接整合形成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上,或另与所述显示面板20贴合设置。
接下来,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层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为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二金属层16,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6包括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和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6包括多个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163和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本发明对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和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的宽度不做限定,以制程可实现的最小宽度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和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163用于发射电信号,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和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6是采用一张mask(掩模板)形成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内采用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61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162设置为直条状,降低了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触控灵敏度,降低了手持时的误触概率,制作工艺简便,可实现量产。
其中,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分别通过打孔桥接,具体地,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层的剖面示意图,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3、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3之上的第一金属层14、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3之上且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14的第二绝缘层15、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6之上的光阻层18。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6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5之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6包括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和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6包括多个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163和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所述第二绝缘层15上形成有多个接触孔17,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分别通过所述多个接触孔17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4桥接,即所述第一金属层14用于连接横向的电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163(图5中的TX2)和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图5中的RX2)之间形成有第二电容(图5中的C2),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163和所述多个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164分别还与所述铜箔层50(如图2)之间形成有第一电容(图5中的C1)和第三电容(图5中的C3)。
具体地,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容式电容触控层的触控原理示意图,当所述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处于无触摸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容C1、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电容C3的基准电容值均不变;当所述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处于无压力触摸(几乎无手指压力)的状态时,手指与所述方块状第二驱动电极TX2之间形成第四电容C4,与所述方块状第二感应电极RX2之间形成第五电容C5,所述第四电容C4和所述第五电容C5会带走一部分电荷,致使所述第二电容C2当前的电容值相对于对应的基准电容值减小,即可通过检测所述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的变化量来判断触摸点位以及触控识别。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图6中的TX1)和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图6中的RX1)之间形成有第七电容(图6中的C7),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161和所述多个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162分别还与所述铜箔层50(如图2)之间形成有第六电容(图6中的C6)和第八电容(图6中的C8)。
具体地,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压感触控层的触控原理示意图,当所述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处于无触摸的状态时,所述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七电容C7、所述第八电容C8的基准电容值均不变;当所述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处于无压力触摸的状态时,手指与所述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TX1之间形成第九电容C9,与所述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RX1之间形成第十电容C10,所述第七电容C7当前的电容值相对于对应的基准电容值减小,所述第六电容C6、所述第八电容C8的基准电容值均不变;当所述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处于较大压力触摸(较大的手指压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TX1、所述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RX1分别与所述铜箔层50(如图2)之间的距离变小,根据C=εS/d(其中C表示电容,ε表示介电常数,S表示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d减小,所以C增大,即所述第六电容C6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电容值均增大,即可通过检测所述第六电容C6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电容值的变化量来判断按压点位以及触控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中的黑色三角形表示与所述铜箔层50(如图2)电连接(即接地)。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A2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3的所述触控层为电阻式压感触控层(未图示),通过检测电阻的阻值变化量来判断按压点位以及触控识别。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方法流程图,所述触控方法包括步骤:
S60、提供一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识别模块、显示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
S61、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
S621、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横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锁定所述启动区;以及
S622、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竖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解锁所述启动区,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只有在同时接收到所述音量调节区和所述启动区的讯号时,才进行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如图1所示),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其中,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对应于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两条侧边框。其中,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处于竖屏状态时,即当使用者以单手握持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两条长边时,长边的延长方向与使用者的双眼连线方向大致垂直,此时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即对应于使用者头顶方向的短边为顶部,另一短边则为底部;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处于横屏状态时,即当使用者通常以双手分别握持两条短边时,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顶部和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中央处理器锁定所述启动区时,即所述启动区为锁定状态,不对使用者的触碰按压产生反应,此时亦无法通过所述音量调节区调节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即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侧边框的调节功能将失效,不仅避免了使用者在看视频或打游戏等期间发生误触,还增加了手握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横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为锁定状态,此时无法通过所述音量调节区调节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即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侧边框的调节功能将失效,此时音量调节可启用第一显示区内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中的某一边配合互容式电容触控层提供的滑动调节功能(通过上滑实现音量增大、通过下滑实现音量减小),当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处于竖屏状态的应用场景时,即所述启动区为解锁状态,关闭所述滑动调节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中央处理器解锁所述启动区时,此时可通过对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双侧边框同时按压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实现音量调节功能,并给予震动反馈,不仅减小了误触的可能,也未增加繁琐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锁屏功能可通过遮挡前置摄像头感光装置(未图示)或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内通过手势操作来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装置侧边的按键取消,采用压感触控层进行触控,使得侧边既可以显示,又不影响手握舒适度,同时,在侧边分别设置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将单侧按压式触控变为双侧同时按压触控,使得触控更加准确,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采用按键控制音量和锁屏关机,影响手持舒适度以及容易发生误触的技术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
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所述音量调节区与所述启动区对称设置;当使用者调节音量时,同时按压所述音量调节区和所述启动区,所述启动区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横屏状态时为锁定状态,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竖屏状态时为解锁状态,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的支撑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之下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可形变材料组成,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调节区包括音量增区和音量减区,其中,所述启动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启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功能,所述音量增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调大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所述音量减区的所述触控层用于调小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缓冲层之下的铜箔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电容式压感触控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压感触控层包括直条状第一驱动电极和直条状第一感应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电阻式压感触控层。
7.一种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一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识别模块、显示面板以及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控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互容式电容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为压感触控层;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触控层分别设置有音量调节区和启动区,所述音量调节区与所述启动区对称设置;
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
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横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锁定所述启动区;以及
若所述显示状态为所述竖屏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解锁所述启动区,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只有在同时接收到所述音量调节区和所述启动区的讯号时,才进行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的音量调节,所述启动区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横屏状态时为锁定状态,在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为竖屏状态时为解锁状态,所述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的支撑层、设于所述支撑层之下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可形变材料组成,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
CN202011461987.9A 2020-12-11 2020-12-11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Active CN112596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987.9A CN112596627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987.9A CN112596627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627A CN112596627A (zh) 2021-04-02
CN112596627B true CN112596627B (zh) 2023-06-02

Family

ID=7519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1987.9A Active CN112596627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662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4535A (zh) * 2016-03-25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的调节方法和终端
CN110211558A (zh) * 2019-05-27 2019-09-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2285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Thomas Jan Stovicek Handheld device with ergonomic display features
US9489097B2 (en) * 2015-01-23 2016-11-08 Sony Corporation Dynamic touch sensor scanning for false border touch input detection
KR101727263B1 (ko) * 2015-09-09 2017-04-26 주식회사 하이딥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압력 검출 가능한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7562243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7122114A (zh) * 2017-04-06 2017-09-01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471471A (zh) * 2018-03-26 2018-08-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误触控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189315A (zh) * 2018-08-15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200174592A1 (en) * 2018-11-30 2020-06-0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4535A (zh) * 2016-03-25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的调节方法和终端
WO2017161803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的调节方法和终端
CN110211558A (zh) * 2019-05-27 2019-09-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627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6854B1 (ko) 복합 휴먼 인터페이스가 구비된 전자기기
US9143127B2 (en) Operation switch device
US9772729B2 (en) Input device with capacitive force senso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20180081480A1 (en) Touch press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apparatus
US9563317B2 (en) Capacitive control panel
JP4880299B2 (ja) 実体化したボタン機能付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US830536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object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having such device
US92921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4394057B2 (ja) 入力装置
US8803823B2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touch detection device and touch terminal
US8476542B2 (en) Input device
US10353485B1 (en) Multifunction input device with an embedded capacitive sensing layer
KR20150010718A (ko) 링킹 트랙들의 배치를 가지는 용량성 검출을 위한 장치 및 이러한 장치를 구현하는 방법
KR20160128994A (ko) 제스처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1533644A (zh) 具有防止誤觸功能的智能裝置
CN104360713A (zh) 一种便携设备
KR20190090260A (ko)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10922515B2 (en) Integrated fingerprint and force sensor
US10592057B1 (en) Two layer forcepad
CN112596627B (zh) 手持式无按键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CN204155186U (zh) 一种便携设备
WO2020007021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011766B1 (ko) 터치 센싱 신호를 이용한 정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927795B1 (ko) 터치의 위치 및 압력 크기를 감지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US11681375B1 (en) Non-uniform pressure actuation threshold val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