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6302A -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6302A
CN112596302A CN202011503385.5A CN202011503385A CN112596302A CN 112596302 A CN112596302 A CN 112596302A CN 202011503385 A CN202011503385 A CN 202011503385A CN 112596302 A CN112596302 A CN 112596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urified
color
color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33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汝健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hui core scree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sh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sh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sh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33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6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6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包括:视觉光源发出前景光;前景光通过提纯模块,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第二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将第二提纯光射入到反射屏的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发射屏色彩。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包括:光源模块、提纯模块和反射屏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TFT发射屏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当于一个开关管。通电时导通,液晶分子排列有序,使光线易通过;不通电时液晶分子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从技术方面来说,TFT-LCD面板是由两片精密的玻璃基板(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组成的。由其背光模组提供光束,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分子本身会规则排列或扭转呈不规则状,以实现阻隔或通过光束。通过对基板内侧的取向处理,使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预期的结构变形,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模式。当选择了一定的显示模式后,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产生取向变化,与偏振片相配合,使入射光束通过液晶层后发生强度变化,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现有一般常用的TFT反射屏的色彩都比较淡,色域都比较低,在晚上需要前景光照明的时候,颜色也比较淡。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不强,且难以维持其反射率和对比度,颜色显示效果也不佳,对用户来说在夜间使用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能够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的同时,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进而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其通过调试量子点的发光与反射屏的滤光片的颜色来达到想要的颜色效果,并可根据需要提高颜色的NTSC的百分比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能够运行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包括视觉光源发出前景光;所述前景光通过提纯模块,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所述第二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将所述第二提纯光射入到反射屏的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发射屏色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纯模块包括顺次设置的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所述前景光通过所述LED芯片后得到所述第一提纯光,并将所述第一提纯光射入到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所述第一提纯光激发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后,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纯模块中还包括,所述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中的载流子接受第一提纯光后,达到激发态,当其达到第一预设阀值后,所述载流子回复至基态,且释放出所述第二提纯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的步骤中,还包括改变驱动电压,以调整液晶翻转角度,进而改变通过RGB子象素的光量,对第二提纯光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觉光源为普通灯泡或普通LED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包括光源模块,用于发射出前景光。提纯模块,用于将所述前景光提纯,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反射屏模块,包括反射层和彩色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被设置用于吸收第二提纯光的波长,并将所述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反射屏模块的色彩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纯模块包括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所述LED芯片,用于得到所述第一提纯光,并将所述第一提纯光射入到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用于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且所述量子点为核壳结构或核壳壳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滤色膜组件和玻璃基板,所述滤色膜组件包括红色滤色膜、绿色滤色膜和蓝色滤色膜,所述红色滤色膜、所述绿色滤色膜和所述蓝色滤色膜相互间隔的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提高前景光的颜色纯色度,以及反射屏的颜色配比,融合反射达到更好的颜色效果,从而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
2)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
3)可以直接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详细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标:10-光源模块;20-提纯模块;30-反射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各个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步骤流程图,其如下所示:
步骤S100,视觉光源发出前景光;
步骤S200,前景光通过提纯模块20,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第二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提纯光的光照纯度;
步骤S300,将第二提纯光射入到反射屏的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发射屏色彩。
现有技术中,TFT反射屏晚上或者暗的环境下,需要前景光来照明,目前一般使用普通灯泡或者普通LED来照明,其发出来的光通过反射屏的彩色滤光片反射回来后,具体的颜色需要取决于滤光片的油墨浓度和颜色材料的鲜艳度,但由于本身反射屏其需要反射光,显示屏里面需要制作反射层,彩色滤光片浓度太高则会影响反射率从而影响亮度,故普通的灯泡没有色彩增强功能,也就导致了TFT反射屏在晚上使用时色彩较淡,色域较低,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使用前景光与反射屏搭配的技术方案,通过提高前景光的颜色纯色度,以及反射屏的颜色配比,融合反射达到更好的颜色效果,能够提高反射屏的颜色效果,但是又不会降低反射屏的反射率。其能够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的同时,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进而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其通过调试量子点的发光与反射屏的滤光片的颜色来达到想要的颜色效果,并可根据需要提高颜色的NTSC的百分比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提纯模块20包括顺次设置的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前景光通过LED芯片后得到第一提纯光,并将第一提纯光射入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第一提纯光激发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后,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在步骤S200中,还包括:
步骤S210:前景光通过LED芯片后得到第一提纯光,并将第一提纯光射入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
步骤S220:第一提纯光激发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后,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其中,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蓝光的较短波长以及较浅射入深度可以有效地提升光照性能,同时,其与其它波长较长的光线相比,蓝光在相同的间隙宽度下可以产生更小的衍射,因此可以产生更清晰的图像,提高光照明度、色调和饱和度。其中光照饱和度即光照纯度,没有混入白色的窄带单色,在视觉上就是高饱和度的颜色。光谱上所有的光都是最纯的颜色光,加入白色越多,混合后的颜色就越不纯,即饱和度越低。采用蓝色LED芯片对前景光进行第一次提纯,可以使得纯色光的光强更为集中,从而达到能激发量子点的提纯光照强度。
而采用量子点作为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纳米性质,其主要光学性质包括宽吸收峰、窄发射峰、荧光效率、发射波长可调等。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在受到光或电的刺激后,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材料可以发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可以理解的是,量子点的尺寸越小,所发出的光波长越短,对应的颜色越蓝,相应的,大尺寸的量子点发出的光越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调试量子点的发光颜色来达到想要的颜色效果,进而根据需要提高颜色的NTSC的百分比范围。
在步骤S220中,量子点中的载流子接受第一提纯光后,达到激发态,当其达到第一预设阀值后,载流子回复至基态,且释放出第二提纯光。
在步骤S300中,滤光片在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的步骤中,需要改变驱动电压,以调整液晶翻转角度,进而改变通过RGB子象素的光量,对第二提纯光混合。
具体的,彩色滤光片的R、G、B三基色按一定图案顺序排列,并与TFT基板上的TFT子像素一一对应。光源发出的白光,经滤光膜后变成相应的R、G、B色光。通过TFT陈列可以调节加在各个子象素上的电压值,从而改变各色光的透射强度。不同强度的RGB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实现了彩色显示。
在本方法S100中,视觉光源为普通灯泡或普通LED灯中的一种或多种。视觉光源用于提供前景光,其中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和利于环保的特点,其能保证光照亮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详细步骤流程图,其如下所示:
步骤S200,前景光通过提纯模块20;
步骤S210,前景光通过LED芯片后得到第一提纯光,并将第一提纯光射入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
步骤S220,第一提纯光激发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后,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对光照进行提纯,可以得到更高纯度的纯色光,从而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直接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模块示意图,其如下所示:
光源模块10,用于发射出前景光;
提纯模块20,用于将前景光提纯,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
反射屏模块30,包括反射层和彩色滤光片,滤光片被设置用于吸收第二提纯光的波长,并将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反射屏模块30的色彩强度。
其中,提纯模块20包括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
LED芯片,用于得到第一提纯光,并将第一提纯光射入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
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用于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在本实施例,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且量子点为核壳结构或核壳壳结构。彩色滤光片包括滤色膜组件和玻璃基板,滤色膜组件包括红色滤色膜、绿色滤色膜和蓝色滤色膜,红色滤色膜、绿色滤色膜和蓝色滤色膜相互间隔的设置于玻璃基板上。
量子点通过电致发光或光致发光,能够发射出纯净光线,显著增强色彩显示效果,同时降低显示器能耗。量子点显示已经成为有机发光显示(OLED)的重要竞争对手,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应用的产品包括光转换元件/光电转换元件、量子点电视、量子点平板电脑、量子点智能手机等。
机器视觉光源中的前景光,指光源、相机位于目标的同侧的照明方式。背景光,亦称之为背光,是指光源、相机位于目标的异侧的照明方式。前景光利于表现物体的表面细节特征,可用于各种表面检测。背景光照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使用:以投射方式观察透明物体和使不透明物体轮廓成像。薄玻璃就是用背光源观察的透明产品。那些与透镜不是同轴的点状照明突出了表面瑕疵(刮痕,凿沟)以及内部缺陷(泡、夹杂物);背光照明更常用于表现不透明部分的轮廓。轮廓是容易处理的图像,因为它本身就是二维和二元的。灵活的零件进料器经常用背光源照明的图像确定装配中机器人选取的机械零件的定位。前景光的照明方式很多,而背景光的照明方式通常比较单一,利用背景光创造一个明亮的背景,而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目标形成暗区,反差强烈。背景光更适合检查底片中缺陷和测量外形尺寸。
量子点具有以下的显示性质:
1)色纯度高,发光谱峰较窄且分布对称;
2)发射光谱可调,通过控制量子点尺寸和材料可改变其发射波长,进而控制发光颜色;
3)色彩表现力好,覆盖的色域大于100%NTSC;
4)发光效率高,量子效率高达90%,光稳定性好;
5)具有实现纳米级像素的潜力,可用于制造超高分辨率屏幕。
本实施例中,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通过提高前景光的颜色纯色度,以及反射屏的颜色配比,融合反射达到更好的颜色效果,从而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可以直接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还可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图3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能够增强反射屏的色彩保护度的同时,维持反射屏的反射率和对比度,进而提升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其通过调试量子点的发光与反射屏的滤光片的颜色来达到想要的颜色效果,并可根据需要提高颜色的NTSC的百分比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视觉光源发出前景光;
所述前景光通过提纯模块,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所述第二提纯光的光照纯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提纯光的光照纯度;
将所述第二提纯光射入到反射屏的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发射屏色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提纯模块包括顺次设置的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所述前景光通过所述LED芯片后得到所述第一提纯光,并将所述第一提纯光射入到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所述第一提纯光激发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后,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纯模块中还包括:
所述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量子点中的载流子接受第一提纯光后,达到激发态,当其达到第一预设阀值后,所述载流子回复至基态,且释放出所述第二提纯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彩色滤光片中对第二提纯光混合的步骤中,还包括:
改变驱动电压,以调整液晶翻转角度,进而改变通过RGB子象素的光量,对第二提纯光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光源为普通灯泡或普通LED灯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块,用于发射出前景光;
提纯模块,用于将所述前景光提纯,依次获取第一提纯光和第二提纯光;
反射屏模块,包括反射层和彩色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被设置用于吸收第二提纯光的波长,并将所述第二提纯光混合,以增强反射屏模块的色彩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纯模块包括LED芯片和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
所述LED芯片,用于得到所述第一提纯光,并将所述第一提纯光射入到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中;
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用于发射出第二提纯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所述光致发光型纳米颗粒为量子点,且所述量子点为核壳结构或核壳壳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滤色膜组件和玻璃基板,所述滤色膜组件包括红色滤色膜、绿色滤色膜和蓝色滤色膜,所述红色滤色膜、所述绿色滤色膜和所述蓝色滤色膜相互间隔的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上。
CN202011503385.5A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596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385.5A CN1125963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3385.5A CN1125963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302A true CN112596302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3385.5A Pending CN1125963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630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1500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杭州纳晶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Led光源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led灯具
CN205026506U (zh) * 2015-09-10 2016-02-10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6610052U (zh) * 2017-04-12 2017-11-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CN109031775A (zh) * 2018-07-05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55959A (zh) * 2019-02-13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1028652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1500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杭州纳晶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Led光源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led灯具
CN205026506U (zh) * 2015-09-10 2016-02-10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6610052U (zh) * 2017-04-12 2017-11-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CN109031775A (zh) * 2018-07-05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55959A (zh) * 2019-02-13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10286520A (zh) * 2019-05-29 2019-09-27 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背光源及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7546B (zh) 光致發光彩色顯示器
CN105990396B (zh) 显示面板
KR102105132B1 (ko) 광발광 컬러 디스플레이
US7695150B2 (en) Lighting unit, display device, and phosphor film
JP62594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60268537A1 (en) Phosphor film, ligh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9903544B2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KR20120092888A (ko)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00208172A1 (en) Polymer dispersed display panels including quantum dots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172153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luminaires and display devices
US20180224698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991517B (zh) 背光单元以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5785649A (zh) 量子点背光模组
CN102810288B (zh) 背光组件和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7976841A (zh) 显示面板
CN109031780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led光源组切换方法
CN11016175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202970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発色方法
CN109686240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240142767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s and components
CN106907620A (zh) 前置光源和包括该前置光源的显示装置
KR20170101942A (ko) 무전극 유기발광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lcd 시스템
CN112596302A (zh) 一种低功耗反射屏色彩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773347A (zh) 激发荧光式液晶显示器
CN108919554B (zh) 反射式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8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1, No.1, Tongsha Tonghuan Road,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Zhihui core scre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b5667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Yishi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