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6215A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6215A
CN112596215A CN202110228561.7A CN202110228561A CN112596215A CN 112596215 A CN112596215 A CN 112596215A CN 202110228561 A CN202110228561 A CN 202110228561A CN 112596215 A CN112596215 A CN 112596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denotes
optical
image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8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6215B (zh
Inventor
王义龙
刘绪明
曾昊杰
李国锋
曾吉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85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6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6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6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一反曲点,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光学镜头具有超广角、高像素、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相机)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甚至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在朝着轻薄化、超高清成像等方向发展,这就对搭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摄像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广角镜头的用途很广泛,对于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非常有用,并且容易得到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所以广角镜头得以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广角镜头的体积较大且像素不高,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轻薄化与高清成像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至少具有超广角、高像素、体积小的优点,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轻薄化与高清成像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上述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FOV>155°,TTL<7.3mm;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元件及第一方面提供的光学镜头,成像元件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采用七片具有特定屈折力的镜片,通过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使得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大于155°、拥有4800万的高像素,且光学总长小于7.3mm。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视场角大,视野宽阔,在有限的范围内能观察到的景物范围很大,拍近的东西更大,远的东西更小,在纵深方向上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同时还具有景深大的特点,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突显画面的透视效果,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适合于美好风光景物的拍摄;拥有4800万超高像素的同时还具有较小的体积,更好的满足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高像质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曲线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文中,近光轴处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光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光轴区域为凹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滤光片。
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一个反曲点,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
FOV>155°;
TTL<7.3mm;
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
0.02<(SAG12-SAG11)/(R12-R11)<0.06;(1)
其中,SAG1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矢高,SAG12表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矢高,R1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条件式(1),可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面型,使第一透镜对光线转折起发散作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镜头,实现镜头的超广角成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35<Yc11/SD1 <0.65(2)
其中,Yc1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上的反曲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SD1表示第一透镜的有效半口径。满足条件式(2),表明第一透镜设置有反曲点,且通过合理设置反曲点的位置,有利于增加第一透镜对入射光线的汇聚;同时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的口径大小,以避免镜头头部过大而影响产品的体积与外观,从而使镜头在超大视场角和微型化之间取得平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5<(R11+R12+R21+R22)/f<1;(3)
其中,R1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1表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表示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条件式(3),能够使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对整个光学系统中光线的发散性承担主要作用,故对于光学系统具有大焦距起辅助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2<(f1+f2)/(CT1+CT2)<22;(4)
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CT1表示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2表示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满足条件式(4),可以减小光学系统的光程差,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提升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1<(f3+f4+f5+f6+f7)/f<-7;(5)
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表示第四透镜的的有效焦距,f5表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6表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7表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条件式(5),可以使第三透镜到第七透镜承担起光学系统的主要光焦度,使各透镜的屈折力相互配合,有助于光学系统球差的矫正,提供更好的解像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2<(SAG62-SAG61)/CT6<4.0;(6)
其中,SAG61表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矢高,SAG62表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矢高,CT6表示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满足条件式(6),通过合理控制第六透镜的面型形状,可以减小第六透镜过强的光焦度,避免镜片出现变异,有助于矫正外围视场的像差,提高光学系统整体的解像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5< R51/R52<-1.5;(7)
0.17<CT5/TTL<0.20;(8)
0.9<f5/f<1.0;(9)
其中,R51表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2表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CT5表示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TTL表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f5表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条件式(7)至(9),可合理设置第五透镜的面型及光焦度,使第五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7<(ET3+ET4+ET5+ET6+ET7)/(CT3+CT4+CT5+CT6+CT7)<1.0;(10)
其中,ET3表示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4表示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5表示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6表示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7表示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CT3表示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4表示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 CT5表示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6表示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7表示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满足条件式(10),可以使得从第三透镜到第七透镜对光学系统的光线起汇聚作用,承担特定的光焦度作用,减小镜头体积,增大成像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镜片。各透镜均采用非球面镜片,可以使镜头的结构更紧凑,且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以下每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厚度、曲率半径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可参见各实施例中的参数表。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非球面镜片的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
Figure 948570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离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表面的近轴曲率,k为二次曲面系数,A2i为第2i阶的非球面面型系数。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光学镜头100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以及红外滤光片G1。
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一个反曲点,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具有一个反曲点。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100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302191DEST_PATH_IMAGE002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各非球面的面型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975749DEST_PATH_IMAGE003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的场曲、畸变、垂轴色差、轴向色差的曲线图分别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图2所示的曲线表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图中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视场角(单位:度);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均在±0.1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100的场曲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3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畸变量,图中横轴为f-θ的畸变,纵轴为视场角(单位:度);由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畸变小于12%,说明光学镜头100的畸变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4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垂轴色差,图中横轴表示偏移量(单位:μ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垂轴色差均在±3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100的垂轴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5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轴向色差,图中横轴为偏移量(单位:mm),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轴向色差均在±0.04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100的轴向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2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200的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不一样,以及各透镜面型的曲率半径也有所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200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440228DEST_PATH_IMAGE004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200的各非球面的面型系数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764899DEST_PATH_IMAGE005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200的场曲、畸变、垂轴色差、轴向色差的曲线图分别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
图7所示的曲线表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由图7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均在±0.4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200的场曲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8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畸变量,由图8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畸变小于8%,说明光学镜头200的畸变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9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垂轴色差,由图9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垂轴色差均在±7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200的垂轴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10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轴向色差,图中横轴为偏移量,纵轴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10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轴向色差均在±0.05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200的轴向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300的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不一样,以及各透镜各面的曲率半径也有所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300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289421DEST_PATH_IMAGE006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300的各非球面的面型系数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450275DEST_PATH_IMAGE007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300的场曲、畸变、垂轴色差、轴向色差的曲线图分别如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
图12所示的曲线表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弯曲程度,由图1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场曲均在±0.3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300的场曲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13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畸变量,由图1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畸变小于12%,说明光学镜头300的畸变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14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垂轴色差,由图1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垂轴色差均在±6μ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300的垂轴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图15所示的曲线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所对应的轴向色差,由图1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轴向色差均在±0.16mm以内,说明光学镜头300的轴向色差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表7是上述三个实施例对应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系统焦距f、光圈数F#、光学总长TTL及视场角2θ,以及与上述每个条件式对应的数值。
表7
Figure 718446DEST_PATH_IMAGE008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七片具有特定屈折力的塑胶非球面镜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状及其搭配,能够使光学镜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匹配4800万像素芯片的成像需求,能够使拍摄的景物更加清晰,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同时还使光学镜头具有小于7.3mm的总长,很好地满足了便携式电子设备轻薄化、高像质的使用需求。
(2)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视场角大于155°,视野宽阔,在有限的范围内能观察到的景物范围很大,拍近的东西更大,远的东西更小,在纵深方向上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同时还具有景深大的特点,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突显画面的透视效果,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适合于风光景物的拍摄。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400,该成像设备400可以包括成像元件4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例如光学镜头100)。成像元件410可以是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还可以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该成像设备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以及其它任意一种形态的装载了上述光学镜头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400包括光学镜头100,由于光学镜头100具有超广角、高像素、体积小的优点,具有该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设备400也具有超广角、高像素、体积小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光阑;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
FOV>155°;
TTL<7.3mm;
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02<(SAG12-SAG11)/(R12-R11)<0.06;
其中,SAG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矢高,SAG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矢高,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35<Yc11/SD1<0.65;
其中,Yc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上的反曲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SD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半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05<(R11+R12+R21+R22)/f<1;
其中,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2<(f1+f2)/(CT1+CT2)<22;
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1<(f3+f4+f5+f6+f7)/f<-7;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2<(SAG62-SAG61)/CT6<4.0;
其中,SAG61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边缘矢高,SAG62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边缘矢高,CT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5<R51/R52<-1.5;0.17<CT5/TTL<0.20;0.9<f5/f<1.0;
其中,R51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CT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f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7<(ET3+ET4+ET5+ET6+ET7)/(CT3+CT4+CT5+CT6+CT7)<1.0;
其中,E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C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
10.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及成像元件,所述成像元件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CN202110228561.7A 2021-03-02 2021-03-02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Active CN112596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8561.7A CN112596215B (zh) 2021-03-02 2021-03-02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8561.7A CN112596215B (zh) 2021-03-02 2021-03-02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215A true CN112596215A (zh) 2021-04-02
CN112596215B CN112596215B (zh) 2021-05-18

Family

ID=7520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8561.7A Active CN112596215B (zh) 2021-03-02 2021-03-02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621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877A (zh) * 2021-04-14 2021-08-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CN113791489A (zh) * 2021-11-16 2021-12-1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3960773A (zh) * 2021-12-22 2022-01-2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985585A (zh) * 2021-12-24 2022-01-2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红外共焦镜头
CN115576084A (zh) * 2022-12-09 2023-01-06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41248A1 (en) * 2019-01-28 2020-07-30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CN112083556A (zh) * 2020-09-18 2020-12-15 瑞泰光学(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41248A1 (en) * 2019-01-28 2020-07-30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CN112083556A (zh) * 2020-09-18 2020-12-15 瑞泰光学(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877A (zh) * 2021-04-14 2021-08-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CN113267877B (zh) * 2021-04-14 2022-08-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系统
CN113791489A (zh) * 2021-11-16 2021-12-1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3960773A (zh) * 2021-12-22 2022-01-2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960773B (zh) * 2021-12-22 2022-05-2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985585A (zh) * 2021-12-24 2022-01-2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红外共焦镜头
CN113985585B (zh) * 2021-12-24 2022-05-2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红外共焦镜头
CN115576084A (zh) * 2022-12-09 2023-01-06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5576084B (zh) * 2022-12-09 2023-04-1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6215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6215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230371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34600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285907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190270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14776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114650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987262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14957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68459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43367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376813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WO2022105926A1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509863B (zh)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820835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406775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5079386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63094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253429B (zh)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5079383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238338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777762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326062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265188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563865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