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5607A -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5607A
CN112595607A CN202011544465.5A CN202011544465A CN112595607A CN 112595607 A CN112595607 A CN 112595607A CN 202011544465 A CN202011544465 A CN 202011544465A CN 112595607 A CN112595607 A CN 112595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hear
horizontal force
fixing strip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44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辽羽
唐王龙
蒋洪
杨成
林悦
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44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5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5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shear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5Shea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包括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竖向力加载系统、水平力加载系统和水平力检测系统,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层叠布置,竖向力加载系统包括竖向力加载单元和竖向传力组件,水平力加载系统包括水平力加载单元和水平传力组件,水平力检测系统与下剪切盒的后端连接,下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上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下剪切盒的顶面与上剪切盒的底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形成供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由于下剪切盒的顶面具有供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上剪切盒前后移动时与下剪切盒的重叠面积保持固定,从而提高了允许的最大剪切位移,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堵填埋场的渗滤液,避免渗漏而污染地下水及周边土体,这是控制填埋场污染的关键性结构。衬垫系统常常铺设在填埋场底部和填埋场侧面,底部的衬垫系统主要包括:(1)防渗系统:由压实粘土、土工膜或土工复合膨润土防水毯等材料组成,(2)导排系统:导排系统采用的材料主要有土工复合排水网、碎石、土工织物等。
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土工合成材料层数多,且在填埋场长期使用过程中,各种土工合成材料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抗剪强度普遍偏低,在较高的剪切力作用下,垃圾填埋场的衬垫系统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并且在垃圾土自重和沉降的作用下,填埋场斜坡上的衬垫系统内部的土工合成材料容易发生受拉破坏,影响填埋场安全。
复合衬垫系统的蠕变是土工合成材料与土工合成材料或底层粘土之间同时受到恒定的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它们之间的位移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现象,表现为应力与应变与时间三者的关联性,所以蠕变经历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蠕变变形数值的大小。在填埋场工程实践中,对于土工材料之间界面蠕变变形过程非常漫长,在长期蠕变过程中工织物土工膜容易被拉扯延伸,通常采用土样蠕变仪来试验衬垫系统的蠕变现象。
授权公告号为CN2088606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应力控制式直剪蠕变仪,包括试验支撑平台、下剪切盒、上剪切盒、垂直加载装置和水平加载装置下剪切盒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安装在试验支撑平台上,下剪切盒上安装上剪切盒,下剪切盒与上剪切盒内部填充待测材料;试验支撑平台上固定C型钢,C型钢与上剪切盒一端通过L型钢固定;上剪切盒上安装垂直加载装置,用于施加正压力给待测材料;下剪切盒一端连接水平加载装置,用于施加剪切力给待测材料;试验支撑平台上安装数显式量力百分表,用于测量下剪切盒的位移变化。该应力控制式直剪蠕变仪采用垂直加载装置、水平加载装置分别对上剪切盒、下剪切盒施加作用力,利用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的相对移动模拟对土工材料之间的作用力,试验土工材料的蠕变现象。
但是现有的蠕变仪并不完全适用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界面蠕变,上述的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的底面面积相同,当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发生剪切位移后,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之间发生错位而无法完全重叠,导致上剪切盒、下剪切盒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因此蠕变仪的上剪切盒、下剪切盒没有足够的位移空间进行滑动,允许的最大剪切位移偏小,且现有蠕变仪难以固定容易滑动的土工合成材料,容易导致在较大法向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剪切盒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相对滑移,检测结果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剪切盒、下剪切盒没有足够的位移空间进行滑动,允许的最大剪切位移偏小,剪切盒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相对滑移,检测结果精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包括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竖向力加载系统、水平力加载系统和水平力检测系统,所述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层叠布置,所述竖向力加载系统包括竖向力加载单元和竖向传力组件,所述竖向传力组件连接在所述竖向力加载单元与所述上剪切盒的顶部之间,所述水平力加载系统包括水平力加载单元和水平传力组件,所述水平传力组件连接在所述水平力加载单元与所述上剪切盒的前端之间,所述水平力检测系统与所述下剪切盒的后端连接,所述下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上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下剪切盒的顶面与所述上剪切盒的底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形成供所述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
优选地,所述上剪切盒包括矩形的上盒体和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顶部的承压盖,所述承压盖用于与所述竖向传力组件接触,所述上盒体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水平传力组件连接的推杆。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压实黏土的容纳腔,所述承压盖活动布置在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为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土工材料的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上盒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布置在所述上盒体的前侧的前固定条和与所述前固定条围成闭合矩形的后固定条,所述后固定条为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后固定条的底面高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下剪切盒包括矩形的下盒体,所述下盒体上固定有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土工材料的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上与所述下盒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条包括布置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的顶固定条和布置在所述下盒体的前端的端固定条,所述顶固定条和端固定条均为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水平力检测系统包括与所述下剪切盒的后侧连接的量力环和布置在所述量力环内的量力百分表。
优选地,所述水平传力组件上还布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水平传力组件的水平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竖向力加载系统向上剪切盒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模拟衬垫系统承受的垃圾的挤压力,水平力加载系统对上剪切盒施加由前至后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上剪切盒相遇对下剪切盒由前至后移动,从而带动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之间的土工材料剪切变形,由于下剪切盒的顶面与上剪切盒的底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形成供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上剪切盒前后移动时与下剪切盒的重叠面积保持固定,移动空间为上剪切盒提供了足够的位移空间,从而提高了允许的最大剪切位移,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上剪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第一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下剪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第二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上剪切盒具有容纳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剪切盒;11、上盒体;12、承压盖;13、推杆;14、容纳腔;2、下剪切盒;21、下盒体;3、第一固定条;31、前固定条;32、后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41、顶固定条;42、端固定条;5、竖向力加载系统;51、竖向力加载单元;52、竖向力加载梁;53、竖向传力杆;6、水平力加载系统;61、水平力加载单元;62、水平力加载梁;63、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4、水平杆;7、水平力检测系统;71、量力环;72、量力百分表;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包括上剪切盒1、下剪切盒2、竖向力加载系统5、水平力加载系统6和水平力检测系统7,上剪切盒1和下剪切盒2层叠布置,上剪切盒1和下剪切盒2之间用于铺放待测土工材料,竖向力加载系统5用于向上剪切盒1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水平力加载系统6用于向上剪切盒1施加由前至后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水平力检测系统7用于检测下剪切盒2承受的剪切力。上下剪切盒均开设有螺栓孔,可以放置尖头螺栓,尖头螺栓用于固定土工合成材料。
上剪切盒1包括上盒体11、承压盖12和推杆13,上盒体11为矩形结构,承压盖12布置在上盒体11的顶部,上盒体11用于与竖向力加载系统5接触,以承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推杆13用于与水平力加载系统6连接,以承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推杆13与上盒体11为一体结构,以增加上剪切盒1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承压盖12与上盒体11焊接固定形成整体,以减小结构误差,上剪切盒1为实心结构,采用质量较轻的钢材制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优选地,上盒体11为空腔结构,上盒体1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压实黏土的容纳腔14,承压盖12活动布置在容纳腔14的顶部,容纳腔14的底壁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时压实黏土与上盒体11底部的待测土工材料可以密切接触。在需要研究压实黏土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界面剪切力学性能时,可以选用具有容纳腔14的上盒体11,承压盖12活动布置,便于向上盒体11内放置压实黏土,承压盖12此时覆盖在压实黏土上,以使竖向力经过承压盖12作用在压实黏土上。
上盒体1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条3,在试验时,待测土工材料经过裁剪后布置在上盒体11的底面上,然后采用第一固定条3将待测土工材料的边缘夹持固定在上盒体11的侧面,避免待测土工材料移动。第一固定条3与上盒体1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连接,固定螺栓8为高强度螺栓,以增加第一固定条3与上盒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固定螺栓8为尖头螺栓,上盒体11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8适配的螺纹孔,固定螺栓8旋紧后其尖头携带待测土工材料进入螺纹孔,可防止待测土工材料移动。
第一固定条3包括布置在上盒体11的前侧的前固定条31和与前固定条31围成闭合矩形的后固定条32,前固定条31与后固定条32均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形成,前固定条31和后固定条32闭合后对待测土工材料的四个边缘全部固定,提高固定强度。后固定条32为U形结构,后固定条32的底面高于上盒体11的底面,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度为1cm,可以防止后固定条32与下剪切盒2上的第二固定条4重合。
下剪切盒2包括矩形的下盒体21,下盒体21上布置有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土工材料的第二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4上与下盒体21通过固定螺栓8连接。在试验时,待测土工材料经过裁剪后布置在下盒体21的顶面上,然后采用第二固定条4将待测土工材料的边缘夹持固定在下盒体21的侧面,避免待测土工材料移动。第二固定条4上的固定螺栓8的结构与上盒体11上的固定螺栓8的结构强度,此处重复叙述。
第二固定条4包括布置在下盒体21的顶部的顶固定条41和布置在下盒体21的前端的端固定条42,顶固定条41和端固定条42均为U形结构,可以增加第二固定条4与待测土工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得待测土工合成材料与下盒体21完整贴合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顶固定条41为平板形状,以使顶固定条41贴合在下盒体21的顶部;端固定条42为立体形状,贴合在下盒体21的侧面上,顶固定条41和端固定条42的开口相对布置。
下盒体2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上盒体1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该尺寸差形成供上剪切盒1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使上剪切盒1前后移动时与下剪切盒2的重叠面积保持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下盒体2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上盒体1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差值为6cm,该差值可以满足上剪切盒1与下剪切盒2发生相对滑动的距离,满足待测土工材料的形变量,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待测土工材料的不同,该差值还可以4cm、5cm、7cm、8cm等。
竖向力加载系统5包括竖向力加载单元51和竖向传力组件,竖向传力组件连接在竖向力加载单元51与上剪切盒1的承压盖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力加载单元51为液压单元,竖向力加载单元51的最大量程不超过2000kPa,在平时试验测试时竖向加载力最大为400kPa。采用液压方式对上剪切盒1施加竖向力,稳定性强,不会因为周围环境震动而导致载荷能力的变化,进而确保载荷加载的可靠性和精度。
竖向传力组件包括竖向力加载梁52和竖向传力杆53,竖向传力杆53垂直于竖向加载梁布置。竖向传力杆53共有三个并且沿竖向力加载梁5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位于中间的竖向传力杆53的底端与上剪切盒1的承压盖12接触,竖向力加载单元51布置在竖向力加载梁52的中部,与位于中间的竖向传力杆53在同一竖直线上。
水平力加载系统6包括水平力加载单元61和水平传力组件,水平传力组件连接在水平力加载单元61与上剪切盒1的前端之间。水平力加载单元61为液压单元,采用液压方式对上剪切盒1施加水平力,稳定性强,不会因为周围环境震动而导致载荷能力的变化,进而确保载荷加载的可靠性和精度。
水平传力组件包括水平力加载梁62、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和水平杆64,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和水平杆64相互平行并且均垂直于水平力加载梁62,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的后端与上剪切盒1的推杆13连接,水平力加载单元61布置在水平力加载梁62上,通过水平力加载梁62、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向上剪切盒1施加水平力。
水平力加载梁62上还布置有用于检测水平传力组件的水平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该位移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水平力加载单元61在施加水平力时,水平力加载梁62发生水平位移,位移传感器检测水平力加载梁62的水平位移,该水平位移即为上剪切盒1的水平位移。
水平力检测系统7与下剪切盒2的后端连接,水平力检测系统7用于检测下剪切盒2承受的剪切力。水平力检测系统7包括量力环71和量力百分表72,量力环71与下剪切盒2的后侧连接,量力百分表72布置在量力环71的内部并与量力环71的前端连接。量力百分表72为电子式结构,可以将检测到的剪切力传递至电脑,量力环71的量力百分表72读取的数值是土工合成材料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界面剪切力的大小,量力环71数值大小×1.85=水平力大小,1.85为量力环71的系数。
蠕变条件下,水平力大小需要保持基本不变,设置当水平力大小发生变化在较小范围时,会自动反馈给水平力加载系统6,以使水平力加载系统6微调水平力。当水平力大小发生变化在较大范围时,会提示已超限制以及是否继续改变水平力大小,然后由实验人员进行判别。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在进行试验时,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剪切盒1、下剪切盒2层叠布置,使上剪切盒1、下剪切盒2的前端对齐,利用第一固定条3、第二固定条4将待测土工材料分别固定在上剪切盒1、下剪切盒2上;
(2)开启电脑系统,首先设置竖向力大小为0,竖向力加载系统5慢慢下降,竖向传力杆53与上剪切盒1的承压盖12接触后停止下降,然后由电脑系统输入所需竖向应力的大小,竖向力加载单元51接收到信号后会按照面积换算成竖向力的应力大小,竖向力加载单元51向竖向力加载梁52施加竖向力,放置一段时间;
(3)电脑点选直接剪切试验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时,水平力加载系统6的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和水平杆64会以恒定速率进行剪切,如可以设置位移0.8mm/min、0.1mm/min等,这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很快会发生相对滑移,并有峰值剪切应力,记录下峰值剪切应力;
(4)重新更换上剪切盒1与下剪切盒2,重复步骤(2),输入水平力大小为0,水平力加载系统6会慢慢向前,与上剪切盒1的推杆13接触后停止;然后输入水平力大小,可按照步骤(3)直接剪切试验测得的峰值剪切应力为基准,按试验所需求的峰值剪切应力百分比进行设置水平力大小(初步设置),当量力环71里面的量力百分表72里面的读数达到峰值剪切应力百分比时(如峰值剪切应力的80%),水平力不会增加,此时量力百分表72读数会稳定在峰值剪切应力百分比,记下此时电脑的水平力大小读数,卸去水平力、竖向力;
(5)将上剪切盒1、下剪切盒2对齐,重复步骤(2),输入记下的水平力大小,待水平力传导接触杆63与上剪切盒1接触后,快速施加步骤(4)记录的水平力大小,施加水平力后电脑马上开始读数;
(6)试验人员自行设置测量时间,电脑自动绘制时间应变曲线;
(7)试验结束后取出蠕变后的土工合成材料,测量其长度方向有没被拉伸延长,若有,记下拉伸延长长度。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竖向力加载系统向上剪切盒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模拟衬垫系统承受的垃圾的挤压力,水平力加载系统对上剪切盒施加由前至后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上剪切盒相遇对下剪切盒由前至后移动,从而带动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之间的土工材料剪切变形,由于下剪切盒的顶面与上剪切盒的底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形成供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上剪切盒前后移动时与下剪切盒的重叠面积保持固定,移动空间为上剪切盒提供了足够的位移空间,从而提高了允许的最大剪切位移,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剪切盒、下剪切盒、竖向力加载系统、水平力加载系统和水平力检测系统,所述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层叠布置,所述竖向力加载系统包括竖向力加载单元和竖向传力组件,所述竖向传力组件连接在所述竖向力加载单元与所述上剪切盒的顶部之间,所述水平力加载系统包括水平力加载单元和水平传力组件,所述水平传力组件连接在所述水平力加载单元与所述上剪切盒的前端之间,所述水平力检测系统与所述下剪切盒的后端连接,所述下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上剪切盒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下剪切盒的顶面与所述上剪切盒的底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形成供所述上剪切盒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切盒包括矩形的上盒体和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顶部的承压盖,所述承压盖用于与所述竖向传力组件接触,所述上盒体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水平传力组件连接的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压实黏土的容纳腔,所述承压盖活动布置在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土工材料的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上盒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布置在所述上盒体的前侧的前固定条和与所述前固定条围成闭合矩形的后固定条,所述后固定条为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条的底面高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切盒包括矩形的下盒体,所述下盒体上固定有用于夹持固定待测土工材料的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上与所述下盒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条包括布置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的顶固定条和布置在所述下盒体的前端的端固定条,所述顶固定条和端固定条均为U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力检测系统包括与所述下剪切盒的后侧连接的量力环和布置在所述量力环内的量力百分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力组件上还布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水平传力组件的水平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CN202011544465.5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Pending CN112595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4465.5A CN112595607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4465.5A CN112595607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5607A true CN112595607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4465.5A Pending CN112595607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56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079A (zh) * 2021-11-08 2022-02-01 江苏科技大学 大型界面剪切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3903A (zh) * 2009-07-07 2009-12-16 河海大学 叠环式剪切仪及其对复合衬垫材料系统测试的方法
CN102230868A (zh) * 2011-03-30 2011-11-02 长安大学 温控式直剪仪
CN203365229U (zh) * 2013-07-12 2013-12-25 上海大学 施加循环荷载作用的大型界面特性直剪仪
CN104483207A (zh) * 2014-12-13 2015-04-01 广西科技大学 递减式直剪试验装置
CN104833592A (zh) * 2015-05-16 2015-08-12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各向异性直剪试验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6940274A (zh) * 2017-04-14 2017-07-11 南京泰克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流变直剪仪及其实验操作方法
CN108398338A (zh) * 2018-01-30 2018-08-14 河海大学 一种可温控的土工膜与土接触面剪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8860687U (zh) * 2018-09-20 2019-05-14 江苏大学 一种应力控制式直剪蠕变仪
CN110174317A (zh) * 2019-05-30 2019-08-2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接触面双向剪切试验装置
CN11098766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山东大学 一种可控界面湿度的恒刚度循环剪切仪、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896446A (zh) * 2020-07-09 2020-11-06 河海大学 一种考虑温度作用的接触面剪切渗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4174041U (zh) * 2020-12-23 2021-09-10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3903A (zh) * 2009-07-07 2009-12-16 河海大学 叠环式剪切仪及其对复合衬垫材料系统测试的方法
CN102230868A (zh) * 2011-03-30 2011-11-02 长安大学 温控式直剪仪
CN203365229U (zh) * 2013-07-12 2013-12-25 上海大学 施加循环荷载作用的大型界面特性直剪仪
CN104483207A (zh) * 2014-12-13 2015-04-01 广西科技大学 递减式直剪试验装置
CN104833592A (zh) * 2015-05-16 2015-08-12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各向异性直剪试验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6940274A (zh) * 2017-04-14 2017-07-11 南京泰克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流变直剪仪及其实验操作方法
CN108398338A (zh) * 2018-01-30 2018-08-14 河海大学 一种可温控的土工膜与土接触面剪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8860687U (zh) * 2018-09-20 2019-05-14 江苏大学 一种应力控制式直剪蠕变仪
CN110174317A (zh) * 2019-05-30 2019-08-2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接触面双向剪切试验装置
CN11098766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山东大学 一种可控界面湿度的恒刚度循环剪切仪、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896446A (zh) * 2020-07-09 2020-11-06 河海大学 一种考虑温度作用的接触面剪切渗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4174041U (zh) * 2020-12-23 2021-09-10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079A (zh) * 2021-11-08 2022-02-01 江苏科技大学 大型界面剪切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ark et al. Landfill liner interface strengths from torsional-ring-shear tests
Vieira et al. Sand-geotextile interface characterisation through monotonic and cyclic direct shear tests
Eid Shear strength of geosynthetic composite systems for design of landfill liner and cover slopes
Gilbert et al. Shear strength of reinforced geosynthetic clay liner
Bergado et al. Evaluation of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of composite liner system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 landfill lining system in Thailand
Won et al. Internal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geosynthetic-reinforced soil walls
US5739436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ouble-interface shear in geosynthetics and geomaterials
Thusyanthan et al. Tension in geomembranes on landfill slopes under static and earthquake loading—Centrifuge study
CN214174041U (zh)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Sharma et al. Centrifuge modelling of an embankment on soft clay reinforced with a geogrid
CN108844892A (zh) 加筋土工程中筋土界面的摩擦特性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Ferreira et al. Pullout behavior of different geosynthetics—influence of soil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Singh et al. Shear strength testing of intact and recompacted sampl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N112595607A (zh) 一种用于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剪切蠕变仪
CN104034608A (zh) 竖向拉拔式双向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Gourc et al. Dynamics-bas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face friction test at the inclined plane
Tano et al. Large-scale tests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a geosynthetic reinforcement over a cavity
Fe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direct shear apparatus for geosynthetic interfaces with its application on various GMB/GCL interfaces
Feng et al. Repeated shear behaviors of geotextile/geomembrane and geomembrane/clay interfaces
Cortellazzo et al. Field trial of a reinforced landfill cove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failure
CN111024521A (zh) 一种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Oweis Stability of landfills
Yu et al. Variations of waste unit weight during mechanical and degradation processes at landfills
CN205719817U (zh) 砂土/土工合成材料多层剪切试验装置
Mitchell et al. Stability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ined waste reposito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