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6076A -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6076A
CN112586076A CN202080003109.4A CN202080003109A CN112586076A CN 112586076 A CN112586076 A CN 112586076A CN 202080003109 A CN202080003109 A CN 202080003109A CN 112586076 A CN112586076 A CN 112586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data
control channel
terminal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31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6076B (zh
Inventor
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85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7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6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6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通过这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据调度过程通常是网络首先发送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给终端,用于承载后续数据的调度信息(如待传数据的大小、资源分配、调制解调方式等等)。因此,终端在发送或者接收数据时,首先需要接收并解调PDCCH,然后按照PDCCH的传输格式在规定的资源上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然而,频繁解调PDCCH会导致终端的功耗较大。
相关技术中,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与新空口(New Radio,简称NR)通信业务中,可以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如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简称SPS)、基于配置许可的调度(Configured Grant)等),提前配置数据发送或接收的周期、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以使终端在预设时间按照规定的数据格式对数据进行传输或者接收,从而避免了解调PDCCH。
然而,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过大,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在LTE/NR业务中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终端,其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无线信号收发,并能够实现如前所述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前所述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终端通过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在LTE/NR业务中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终端通过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终端。
如图1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接收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预先配置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后,可以在每个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终端可以确定需要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可以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或者未接收到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无需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可以不检测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以降低终端接收并解析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终端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与指示信息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是位于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之后、且距离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最近的预设接收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由此,终端通过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由于基站发送、终端接收与解析指示信息等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长,因此,可以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接收时刻与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使终端可以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获取到对应的指示信息,以进一步提升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这样可以确定,是否在随后的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是否有针对该终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即,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或,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不频繁的场景下,只有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才在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频繁的场景下,只有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就略过预设接收时刻,无需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当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频繁的场景下,只要没有接收到指示信息,就在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当未接收到指示信息,则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频繁的场景下,只有在为接收到指示信息,才会略过预设接收时刻,无需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是否有针对该终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的方案,既可以单独被实施,也可以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一起被实施。
如图2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可以是指处于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之后、且距离第一时刻最近的预设接收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接收并解析指示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使得终端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第二时刻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使终端在每次预设接收时刻到达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可靠确定是否需要在相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网络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及应用场景进行配置。因此,终端可以从网络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后即可以根据确定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与每个预设接收时刻,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每个第一时刻,以在每个第一时刻接收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由于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网络与终端对指示信息的处理速度,因此可以根据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等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201,可以包括:
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至少一个参数为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在本申请实施理中,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在通信协议中预定,因此终端可以获取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从通信协议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还可以是网络配置的,因此终端还可以从网络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的负载能力可能会影响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解析速度,因此终端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载能力,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通信协议与网络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时间间隔,可能是基站根据当前的通信协议与网络配置设定的,而未考虑终端的负载能力。因此,终端在从通信协议或网络配置信息中获取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之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载能力对获取到的时间间隔进行修正,以使修正后的时间间隔与自身的负载能力相适应。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列举的情形。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业务场景,设定时间间隔的确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2,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接收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预先配置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之后,可以将位于每个预设接收时刻之前、且与每个预设接收时刻间的差值为该时间间隔的时刻,确定为每个第一时刻,并在每个第一时刻接收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终端可以确定需要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可以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或者未接收到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无需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可以不检测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以降低终端接收并解析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终端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与指示信息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是位于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之后、且距离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最近的预设接收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接收指示信息之前,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在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通过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接收时刻与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的功耗,而且使得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由于检测指示信息也会消耗终端功率,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较高时,采用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信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终端。
如图3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
其中,空检概率,可以根据终端在当前一定时段内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与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确定。可选的,假设终端在当前一定时段内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为a,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为b,则可以将1-a/b确定为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需要说明的是,空检概率可以反映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未接收到有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比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对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可能是实时变化的,因此可以预设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以使终端可以根据预设频率,确定计算空检概率的时刻,以及计算空检概率依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所处的当前时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及时确定终端在每个时段内的实时空检概率。
举例来说,预设的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为1小时/次,最近一次确定空检概率的时刻为10:00,当前时刻为11:00,因此,可以确定当前时段为10:00-11:00,进而终端可以在11:00计算当前的空检概率。假设在当前时段10:00-11:00内,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为N,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为M,则可以确定终端在当前时段10:00-11:00内的空检概率为1-N/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业务场景,设置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如1小时/次、2小时/次、24小时/次,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2,在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越大,说明终端以预先设定的数据接收周期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无法接收到有用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比例较大,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终端功耗。因此,可以在空检概率较大时,通过指示信息判断在每个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获取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设第一阈值,并在确定当前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较大,从而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以通过指示信息判断每个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获取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进而降低终端对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频率,降低终端功耗。
步骤303,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之后,可以实时接收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以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时,开启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在后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之前,首先获取指示信息,以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下一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可选的,终端可以从基站下发的高层信令中获取启动指令;也可以从基站下发的动态信令中获取启动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间概率的步骤也可以由基站执行,进而基站在确定空间概率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主动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1-302可以省略。
步骤304,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接收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预先配置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后,可以在每个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接收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终端可以确定需要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可以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或者未接收到指示信息,终端可以确定无需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从而在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到来时,可以不检测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以降低终端接收并解析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终端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与指示信息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可以是位于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之后、且距离接收指示信息的时刻最近的预设接收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时,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进而在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通过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较高时,再采用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信息,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功耗,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而且进一步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4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后,可以在每个预设发送时刻到来之前,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不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并发送至终端;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并发送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基站还可以仅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频率。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5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即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基站可以确定需要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即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基站可以确定当前不需要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从而无需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频率,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不频繁的场景下,只有在确定需要向终端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才在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基站还可以仅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频率。
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6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即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基站可以确定不需要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即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基站可以确定当前需要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从而无需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频率,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示例性的,这种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交互频繁的场景下,只有在确定不需要向终端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才在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由于基站发送、终端接收与解析指示信息等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长,因此,可以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发送时刻与对应的预设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使终端可以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获取到对应的指示信息,以进一步提升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7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可以是指处于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之后、且距离第一时刻最近的预设发送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及终端接收并解析指示信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使得基站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第二时刻间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使基站在每次预设发送时刻到达之前可以成功发送指示信息,以及使得终端在每次预设接收时刻到达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可靠确定是否需要在相应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网络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及应用场景进行配置。因此,基站可以从网络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之后即可以根据确定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与每个预设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每个第一时刻,以在每个第一时刻发送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由于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网络与基站对指示信息的发送速度,以及终端对指示信息的处理速度,因此可以根据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等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至少一个参数为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在本申请实施理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在通信协议中预定,因此基站可以根据获取其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从通信协议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还可以是网络配置的,因此基站还可以从网络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的负载能力可能会影响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解析速度,因此基站还可以根据当前与其通信的终端的负载能力,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列举的情形。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业务场景,设定时间间隔的确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702,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以及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之后,可以将位于每个预设发送时刻之前、且与每个预设发送时刻间的差值为该时间间隔的时刻,确定为每个第一时刻,并在每个第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不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并发送至终端;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并发送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发送指示信息之前,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通过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发送时刻与对应的预设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的功耗,而且使得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由于检测指示信息也会消耗终端功率,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较高时,采用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信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8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越大,说明终端以预先设定的数据接收周期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无法接收到有用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比例较大,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终端功耗。因此,可以在空检概率较大时,通过指示信息判断在每个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获取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可以在确定当前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较大,从而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基站可以实时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并在获取到指示信息获取请求时,根据自身策略确定是否可以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步骤802,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之后,可以向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以使基站开启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得基站在后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之前,首先获取指示信息,以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下一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可选的,基站可以通过下发的高层信令配置启动指令;也通过下发的动态信令配置启动指令。
步骤803,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后,可以在每个预设发送时刻到来之前,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不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并发送至终端;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并发送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时,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进而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终端需要时触发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功耗,并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而且进一步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还可以通过基站确定终端对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以在空检概率较高时,主动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接收的启动指令,以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9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基站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间概率,进而基站在确定空间概率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主动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从而节约了终端检测空检概率的功耗,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功耗。
其中,空检概率,可以根据终端在当前一定时段内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与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确定。可选的,假设终端在当前一定时段内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为a,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为b,则可以将1-a/b确定为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需要说明的是,空检概率可以反映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未接收到有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比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对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可能是实时变化的,因此可以预设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以使终端可以根据预设频率,确定计算空检概率的时刻,以及计算空检概率依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所处的当前时段,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及时确定终端在每个时段内的实时空检概率。
举例来说,预设的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为1小时/次,最近一次确定空检概率的时刻为10:00,当前时刻为11:00,因此,可以确定当前时段为10:00-11:00,进而终端可以在11:00计算当前的空检概率。假设在当前时段10:00-11:00内,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次数为N,接收到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数量为M,则可以确定终端在当前时段10:00-11:00内的空检概率为1-N/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业务场景,设置确定空检概率的频率,如1小时/次、2小时/次、24小时/次,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越大,说明终端以预先设定的数据接收周期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无法接收到有用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比例较大,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终端功耗。因此,可以在空检概率较大时,通过指示信息判断在每个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获取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确定当前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较大,即基站确定当前需要通过指示信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在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以避免终端在未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仍然检测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步骤902,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终端当前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之后,可以向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以使基站开启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得基站在后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之前,首先获取指示信息,以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下一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可选的,基站可以通过下发的高层信令配置启动指令;也通过下发的动态信令配置启动指令。
步骤903,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每一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在预定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示符或字符域;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一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当该指示符或字符域被置于第二值时,其用于指示终端,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任意的终端中。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简称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或者,终端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终端。或者,终端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NR通信业务中通过引入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避免终端解调PDCCH,以降低终端功耗时,由于终端的业务周期可能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机制可支持的周期不匹配,因此网络通常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设置为较小的值,以降低传输延时。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调度数据中都包含有用的业务数据,因此在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周期较小时,不仅容易获取到未包含业务数据的无用数据,而且功耗较大,不能达到降低终端功耗的目的。
其中,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可以是指用于指示终端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参数。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可以是SPS信息,或者Configured Grant调度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发送周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机制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可以提前配置基站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以及数据包的大小、数据传输格式等。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以及基站可以根据网络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
其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与终端不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因此,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与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时不同的。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还可以仅在终端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而在终端无需接收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时,终端无法获取到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由数字序列承载。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第二信息为0;或者,还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指示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第二信息为ZC序列2。
可选的,在指示信息中仅包括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数字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1;或者,哈可以采用ZC序列表示第一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为ZC序列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字序列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低,因此采用数字序列承载指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无需进行解调等复杂操作便可以获取到指示信息,从而提升了终端对指示信息的读取速度,节约了终端的功耗。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用于承载指示信息的数字序列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的比特位、ZC序列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在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周期,确定出每个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后,可以在每个预设发送时刻到来之前,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在预设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在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不需要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情况下,均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取值表示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具体的,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并发送至终端;响应于下一预设发送时刻没有待向终端发送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基站可以确定指示信息为第二信息并发送至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在确定终端当前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较大时,主动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进而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终端需要时主动触发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以降低终端接收和解析指示信息的功耗,以及检测调度数据空检概率的功耗,并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而且进一步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终端。
如图10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01,被配置为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终端中,以执行前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通过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终端通过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指示信息由数字序列承载。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之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至少一个参数为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为半静态调度SPS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图1、图2、图3所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000,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通过在接收指示信息之前,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通过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接收时刻与对应的预设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在接收调度数据之前,首先通过指示信息确定下一调度数据的接收时刻是否需要接收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的功耗,而且使得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基站。
如图11所示,该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101,用于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基站中,以执行前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通过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由此,基站通过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而且降低了终端获取调度数据的频率,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无需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指示信息由数字序列承载。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七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至少一个参数为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启动指令,其中,启动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还包括: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1100,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通过在发送指示信息之前,确定发送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由此,通过提前预设指示信息的发送时刻与对应的预设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在发送调度数据之前,首先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下一调度数据的时刻是否有待向终端发送的调度数据,以使终端在确定下一接收时刻的调度数据有用时才接收调度数据,从而不仅避免了终端获取到无用的调度数据,降低了终端的功耗,而且使得终端在预设接收时刻到来之前都可以有效读取到相应的指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有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中,处理器运行可执行程序时执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
该终端可为前述的基站或者终端。
其中,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终端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这里,所述终端包括基站或终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如图1至图9的至少其中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例如,如图1至图9的至少其中之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UE1200的框图。例如,UE1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用户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2,UE1200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源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UE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UE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UE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206为UE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至少一个电源,及其他与为UE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所述UE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唤醒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UE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UE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为UE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设备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UE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UE1200或UE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UE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UE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UE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UE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UE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UE1200可以被至少一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UE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基站13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设备。参照图13,基站1300包括处理组件1322,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3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3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3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3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基站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图4至图7所示方法。
基站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3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13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50被配置为将基站13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358。基站13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3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2)

1.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无需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由数字序列承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接收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接收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包括:
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为所述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
在所述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为半静态调度SPS信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不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
10.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无需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由数字序列承载。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发送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发送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包括:
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接收所述指示信息的第一时刻与接收对应的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为所述终端的负载能力、网络配置和通信协议。
15.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启动接收指示信息的功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启动指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空检概率大于第一阈值。
17.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请求。
18.如权利要求10-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响应于确定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不发送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不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9.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接收时刻之前,确定是否接收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20.一种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预设发送时刻之前,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接收所述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相关的参数。
21.一种终端,其中,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所述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无线信号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003109.4A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86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8564.3A CN116437469A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25995 WO2022088197A1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8564.3A Division CN116437469A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6076A true CN112586076A (zh) 2021-03-30
CN112586076B CN112586076B (zh) 2023-07-11

Family

ID=7514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8564.3A Pending CN116437469A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080003109.4A Active CN112586076B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8564.3A Pending CN116437469A (zh) 2020-11-02 2020-11-02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3259A1 (zh)
CN (2) CN116437469A (zh)
WO (1) WO202208819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492A (zh) * 2010-01-08 2012-09-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和装置
EP2651047A2 (en) * 2010-12-07 2013-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47145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CN106717099A (zh) * 2015-07-15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调度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与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492A (zh) * 2010-01-08 2012-09-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和装置
EP2651047A2 (en) * 2010-12-07 2013-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47145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CN106717099A (zh) * 2015-07-15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调度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与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66167 "SPS enhancement for V2V"", 《3GPP TSG_RAN\WG1_RL1》 *
SAMSUNG: "R2-114182 "Discussion on SPS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6076B (zh) 2023-07-11
WO2022088197A1 (zh) 2022-05-05
CN116437469A (zh) 2023-07-14
US20230413259A1 (en)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3059B (zh) 发送同步信息块的方法及装置
EP3833063A1 (en) Parameter set acqui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71970B (zh) 默认波束的确定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EP4175338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034854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383749B (zh) 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66798B (zh) 信号接收、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3383603A (zh) 传输数据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6381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240008091A1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009129A (zh) 一种初始部分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792880B (zh) 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86076B (zh) 基于指示信息的无控制信道调度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040490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dium
CN113796110A (zh) 一种执行小数据包传输和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2997A (zh) 基站寻呼能力的区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1527723A (zh) 控制信令检测方法、控制信令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2909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ser paging group,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246794A1 (en) Frequency switching method
EP4329396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re network and storage medium
EP427433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86157A1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3011777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16636288A (zh) 测量方法以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43451A (zh) 按需定位参考信号请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