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869A -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869A
CN112583869A CN201910931913.8A CN201910931913A CN112583869A CN 112583869 A CN112583869 A CN 112583869A CN 201910931913 A CN201910931913 A CN 201910931913A CN 112583869 A CN112583869 A CN 112583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data
network element
network
check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19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869B (zh
Inventor
方楷
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319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获取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根据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网管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网元的配置数据的校验效率。

Description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管配置通信网络中的网元时,通常需要对生成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从而避免由于配置数据出错而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生成待配置的网元的配置数据后,网管可以获取该网元的校验规则,再按照该校验规则对该网元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其中,配置不同的网元的校验规则不同。
当网管需要批量配置网元,且各个网元的校验规则不同时,网管需要逐一校验每个网元的配置数据,导致数据校验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用于解决网管逐一校验每个网元的配置数据,导致数据校验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用于第一网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获取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根据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网管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用于网管中,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所述第一校验结果是按照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用于第一网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得到的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校验模块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网管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用于网管中,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所述第一校验结果是按照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系统,所述网元配置系统包括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网管;
所述第一网元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
所述网管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数据校验的效率。
由于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以,第一网元既可以校验自身的配置数据,也可以校验第二网元的配置数据,这样,可以在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时,由第一网元代替第二网元进行数据校验,从而保证数据校验能够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部分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元的校验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管的一致性校验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元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网元配置系统包括网管110和多个网元120。网管110与各个网元120之间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各个网元120之间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建立连接。
网元120是具有数据收发功能以及业务功能的设备。比如,网元120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的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管)。或者,网元120还可以是其他通信网络中的设备,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网管110是安装有网管软件的设备,网管软件用于配置和管理与网管110相连的各个网元。比如,当网元120为eNB时,网管110可以配置eNB的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地址、服务小区、邻小区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网管110可以和多个网元120相连,图1中仅以示出一个网管110和两个网元120,且网管110是安装有网管软件的服务器来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元配置系统中。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管生成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校验规则用于校验配置数据。
其中,配置数据是用于配置网元的数据。当网元为eNB时,配置数据可以是eNB的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地址、服务小区、邻小区等等。
配置数据可以是网管自动生成的,也可以是网管在用户的控制下生成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用户可以向网管加载编辑好的配置代码,网管根据该配置代码生成配置数据,或者,网管可以提供配置界面(也即网管配置规划区),用户可以在配置界面上的控件或输入框中进行操作,网管根据该操作生成配置数据。
本实施例中,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可以用于配置第一网元,也可以用于配置第二网元。为了便于区分,本实施例中以执行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网元为第一网元,其他网元为第二网元进行举例说明,在实现时也可以将执行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网元称为第二网元,将其他网元称为第一网元,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网管先确定第一网元是否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若第一网元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则执行步骤202;若第一网元无法校验该配置数据,则可以在网元配置系统中查找其他能够校验该配置数据的网元,并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该网元,本实施例不对该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其中,第一网元是否可以校验配置数据的确定方式详见下文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若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则网管先确定第二网元是否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若第二网元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则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二网元,本实施例不对该实现方式进行说明;若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则网管可以在网元配置系统中查找其他能够校验该配置数据的网元,本实施例中假设该网元为第一网元,则执行步骤202。
由于第二网元是根据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来校验配置数据的,所以,当由第一网元来校验第二网元的配置数据时,若想要保证第一网元得到的校验结果与第二网元得到的校验结果相同,则要求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其中,校验规则用于校验配置数据。
步骤202,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
步骤203,第一网元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
步骤204,第一网元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当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时,网管可以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来校验配置数据;当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时,由于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以,网管也可以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来校验配置数据。
步骤205,第一网元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校验规则来校验配置数据的语法的合法性,即配置数据在单个网元中的合法性。若该配置数据的语法合法,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第一校验结果;若该配置数据的语法不合法,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数据可以对应于多条校验规则,则在配置数据满足所有的校验规则时,确定该配置数据的语法合法;在配置数据不满足任意一条校验规则时,确定该配置数据的语法不合法。
比如,当校验规则为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是整数类型,则当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是浮点数类型时,确定该配置数据不满足该校验规则;当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是整数类型时,确定该配置数据满足该校验规则。
又比如,当校验规则为配置数据的取值范围是1-10,则当配置数据的取值为15时,确定该配置数据不满足该校验规则;当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是9时,确定该配置数据满足该校验规则。
步骤206,第一网元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
步骤207,网管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
步骤208,网管根据第一校验结果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本实施例中,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用于校验该配置数据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的一致性,即配置数据在全网环境中是否合法或全面,详见下文中的描述。已配置数据是其他网元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配置数据。
其中,网管中预存有一致性校验的校验规则,网管可以根据该校验规则来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若配置数据在全网环境中合法且全面,则生成配置正常的第二校验结果;若配置数据在全网环境中不合法或片面,则生成配置数据异常的第二校验结果,并提示用户处理该异常。
其中,步骤201-202和207-2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网管侧的实施例,步骤203-206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网元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配置数据的校验效率。
由于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以,第一网元既可以校验自身的配置数据,也可以校验第二网元的配置数据,这样,可以在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时,由第一网元代替第二网元进行数据校验,从而保证数据校验能够正常进行。
本实施例中,网管可以在生成配置数据后,指示网元校验该配置数据;或者,网管可以在生成配置数据后,指示网元激活该配置数据,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对上述两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元配置系统中,且本实施例中网管指示网元激活配置数据。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301,网管生成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配置数据。
其中,配置数据的解释以及生成方式详见步骤201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配置数据可以是相对于第一网元中现有的已配置数据的增量变化数据。比如,第一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包括IP地址、服务小区和邻小区,且本次需要修改第一网元的IP地址,则配置数据可以仅包括新的IP地址,而不包括第一网元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
步骤302,网管确定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则将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
由于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所以,网管需要先确定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即第一网元在线),则确定第一网元可以激活配置数据,将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若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即第一网元离线),则等待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后,再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网管和第一网元中的数据的存储格式可能不同,所以,网管需要按照第一网元中数据的存储格式对该配置数据进行组装,再将组装后的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
步骤303,第一网元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304,第一网元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步骤305,第一网元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校验规则来校验配置数据的语法的合法性,即配置数据在单个网元中的合法性。若该配置数据的语法合法,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第一校验结果;若该配置数据的语法不合法,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数据可以对应于多条校验规则,则在配置数据满足所有的校验规则时,确定该配置数据的语法合法;在配置数据不满足任意一条校验规则时,确定该配置数据的语法不合法。
本实施例中的校验规则有很多种,比如,校验规则可以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和业务校验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模型校验规则是指利用树形模型进行校验的规则,业务校验规则是指从业务角度进行校验的规则,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校验规则的校验流程进行说明。
若校验规则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则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步骤1、对配置数据进行补全。
第一网元可以对配置数据补充默认值和自创建数据。其中,默认值可以通过第一网元中的NF(Network Function,网络功能)-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服务网元模型进行补充,自创建数据可以通过第一网元中的数据管理模块进行补充,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第一网元得到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后,可以将该补全后的配置数据缓存在本地数据库中。
步骤2、根据模型校验规则创建树形模型,该树形模型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于至少一种验证条件。
其中,模型校验规则可以由模型包提供,且不同的网元的模型包的类型和版本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数据管理模块得到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后,将该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发送给libyang模块,由libyang模块根据模型校验规则生成树形模型,该树形模型是模型中的节点呈树形排列的模型。
步骤3、获取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在树形模型中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
libyang模块可以将配置数据与树形模型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至少一个节点。比如,配置数据是IP地址,则可以在树形结构中找到名称为IP地址的节点。
步骤4、按照至少一个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对补全后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对于每个节点,libyang模块按照该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也即标签)对补全后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即建模合法性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校验失败,则向网管反馈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
若校验规则包括业务校验规则,则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步骤5、获取与配置数据相关的业务校验规则。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网元中的z-conf模块获取业务校验规则。其中,第一网元中预存有配置数据与相关的业务校验规则之间的关系,则z-conf模块可以根据该关系来获取对应的业务校验规则。比如,配置数据为IP地址,则业务校验规则可以是CC-TransportNetwork-brs-0202、CC-TransportNetwork-brs-0203 等。
步骤6、根据业务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z-conf模块可以根据业务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即网元合法性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校验失败,则向网管反馈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
若校验规则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和业务校验规则,则第一网元可以先根据模型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再根据业务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即第一网元执行步骤1-6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另外,由于模型校验规则的内容有限,所以,还可以通过z-conf模块获取树形模型的节点对应的扩展验证条件(也即扩展标签),再根据该扩展验证条件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最后根据业务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步骤306,第一网元在校验成功时根据配置数据修改第一网元中存储的已配置数据,生成包含配置数据的第一校验结果,并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
z-conf模块可以在校验成功时,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中的网元业务模块,由网元业务模块修改已配置数据,并在修改完成后生成包含配置数据的第一校验结果,将该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元。
请参考图4,在UME(Unified Management Expert,统一管理专家系统)发起数据变更后,libyang模块先根据数据管理进行数据补全和入库,再根据模型进行建模合法性校验,由z-conf模块中的约束框架获取约束规则入口文件,业务校验规则,再获取LUA约束脚本(即业务校验规则)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向CM MGR提交变更数据,由CM MGR向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NFCs发布变更数据(即修改已配置数据)。
步骤307,网管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
步骤308,网管从第一校验结果中读取并存储配置数据,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网管可以从第一校验结果中读取配置数据,并更新DPS(Data ProtectionSystem,数据保护系统)中存储的网元数据,并发送配置数据变更通知,网管监听到配置数据变更通知后,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请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图。
其中,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对其中的两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校验结果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步骤1、检测配置数据是否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
当配置数据是需要保持全网唯一的数据时,可以将配置数据与每个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进行比较。比如,当配置数据是IP地址时,可以将该IP地址与每个其他网元的已配置IP地址进行比较。
步骤2、若配置数据与所有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都不同,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步骤3、若配置数据与任一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网管还可以生成校验失败的原因,从而提示用户进行修改。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校验结果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步骤4、若配置数据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检测是否根据第一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了其他网元。
比如,网管将其他网元的服务小区配置为第一网元的邻小区,则可以检测是否将第一网元的服务小区配置为其他网元的邻小区。
步骤5、若已经根据第一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了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步骤6、若未根据第一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网管还可以生成校验失败的原因,从而提示用户进行修改。
其中,步骤301-302和307-3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网管侧的实施例,步骤303-306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网元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和激活,在激活后将配置数据作为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配置数据的校验效率。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第一网元激活配置数据的流程:
步骤601、网管发起激活操作,即向第一网元发送配置数据(即增量变化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602、第一网元接收到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603、第一网元对配置数据补充默认值和自创建数据,并将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步骤604、第一网元进行建模语法合法性校验(即根据模型校验规则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执行步骤605;若校验失败,则执行步骤609;
步骤605、第一网元进行建模扩展标签校验;
步骤606、第一网元进行业务约束规则校验(即根据业务校验规则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执行步骤607;若校验失败,则执行步骤609;
步骤607、第一网元根据配置数据修改已配置数据;
步骤608、第一网元上载配置数据回网管;
步骤609、第一网元向网管发送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元配置系统中,且本实施例中网管指示网元校验配置数据。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701,网管生成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校验规则用于校验配置数据,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配置数据。
其中,配置数据的解释以及生成方式详见步骤201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若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网管先确定第一网元是否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若第一网元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则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若第一网元无法校验该配置数据,则可以在网元配置系统中查找其他能够校验该配置数据的网元,并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该网元,本实施例不对该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若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则网管先确定第二网元是否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若第二网元可以校验该配置数据,则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二网元,本实施例不对该实现方式进行说明;若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则网管可以在网元配置系统中查找其他能够校验该配置数据的网元,若该网元为第一网元,则将该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
其中,无论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还是第二网元,第一网元对该配置数据的校验方式相同,下面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所以,本实施例中的配置数据可以是第二网元的全配置数据。比如,第二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包括IP地址、服务小区和邻小区,且本次需要修改第二网元的IP地址,则配置数据可以包括新的IP地址、服务小区和邻小区。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配置数据可以是相对于第一网元中现有的已存储数据的增量变化数据,也可以是第一网元的全配置数据,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702,网管确定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则查找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且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的第一网元,将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
由于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所以,网管需要先确定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即第二网元在线),则确定第二网元可以校验配置数据,将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若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即第二网元离线),则可以查找是否存在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且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的第一网元,若存在该第一网元,则确定第一网元可以校验配置数据,将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网元。其中,第一网元的模型包的类型和版本号分别与第二网元的模型包的类型和版本号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若网管生成的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步骤702可以替换为:确定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则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
步骤703,第一网元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704,第一网元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步骤705,第一网元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其中,第一网元校验配置数据的流程详见步骤305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步骤706,第一网元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并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
第一网元可以在校验成功时,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第一校验结果;在校验失败时,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
步骤707,网管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
步骤708,网管在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时,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网管可以在校验成功时,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其中,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详见步骤308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其中,步骤701-702和707-7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网管侧的实施例,步骤703-706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网元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在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在校验成功时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配置数据的校验效率。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第一网元校验配置数据的流程:
步骤801、网管发起校验操作;
步骤802、网管在确定配置数据(即全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且第二网元离线时,选择满足第二网元的模型版本条件的第一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803、第一网元接收配置数据和操作指令;
步骤804,第一网元对配置数据补充默认值和自创建数据;
步骤805、第一网元进行建模语法合法性校验(即根据模型校验规则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执行步骤806;若校验失败,则执行步骤808;
步骤806、第一网元进行建模扩展标签校验;
步骤807、第一网元进行业务约束规则校验(即根据业务校验规则进行校验);
步骤808、第一网元向网管发送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第一网元中。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校验规则用于校验配置数据;
获取模块920,用于获取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校验模块930,用于根据获取模块920得到的校验规则对接收模块910接收到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发送模块940,用于将校验模块930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网管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校验规则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则校验模块930,还用于:
对配置数据进行补全;
根据模型校验规则创建树形模型,树形模型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于至少一种验证条件;
获取补全后的配置数据在树形模型中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
按照至少一个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对补全后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校验规则包括业务校验规则,则校验模块930,还用于:
获取与配置数据相关的业务校验规则;
根据业务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10,还用于在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之前,接收网管发送的操作指令;
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配置数据,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的步骤;或者,第二触发模块,用于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配置数据且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在校验成功时根据配置数据修改第一网元中存储的已配置数据,生成包含配置数据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时,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且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数据校验的效率。
由于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以,第一网元既可以校验自身的配置数据,也可以校验第二网元的配置数据,这样,可以在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时,由第一网元代替第二网元进行数据校验,从而保证数据校验能够正常进行。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网管中。该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1010,用于生成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校验规则用于校验配置数据;
发送模块1020,用于将生成模块1010生成的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
接收模块1030,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第一校验结果是按照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
校验模块104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030接收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20,还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操作指令;
校验模块1040,还用于: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配置数据,则在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时,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或者,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配置数据且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在第一校验结果中包含配置数据时,从第一校验结果中读取并存储配置数据,根据配置数据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则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之前,确定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第一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时,触发执行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且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配置数据,则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之前,确定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在第二网元与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时,查找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且与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的第一网元,触发执行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校验模块1040,还用于:
检测配置数据是否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
若配置数据与所有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都不同,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配置数据与任一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校验模块1040,还用于:
若配置数据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检测是否根据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了其他网元,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为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
若已经根据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了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未根据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关联关系配置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通过网管将配置数据发送给第一网元,由第一网元获取校验规则,再根据校验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网管,网管再对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这样,可以通过各个网元并行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网管只需对各个第一校验结果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即可,相比于网管逐一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来说,可以提高数据校验的效率。
由于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以,第一网元既可以校验自身的配置数据,也可以校验第二网元的配置数据,这样,可以在第二网元无法进行数据校验时,由第一网元代替第二网元进行数据校验,从而保证数据校验能够正常进行。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系统,所述网元配置系统包括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网管;
其中,第一网元包括如图9所示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网管包括如图10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在进行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与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网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获取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根据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将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网管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则所述根据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补全;
根据所述模型校验规则创建树形模型,所述树形模型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于至少一种验证条件;
获取补全后的所述配置数据在所述树形模型中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对补全后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规则包括业务校验规则,则所述根据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获取与所述配置数据相关的业务校验规则;
根据所述业务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管发送的操作指令;
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的步骤;
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所述配置数据且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在校验成功时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修改所述第一网元中存储的已配置数据,生成包含所述配置数据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时,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且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
6.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网管中,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所述第一校验结果是按照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包括: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在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时,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所述第二校验结果;或者,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所述配置数据且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在所述第一校验结果中包含所述配置数据时,从所述第一校验结果中读取并存储所述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所述第二校验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在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若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则触发执行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二网元且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在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若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则查找与所述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且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的所述第一网元,触发执行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包括:
检测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所有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都不同,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任一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包括: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检测是否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了所述其他网元,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或所述第二网元;
若已经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了所述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未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所述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12.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网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管发送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得到的所述校验规则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校验模块校验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网管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模型校验规则,则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补全;
根据所述模型校验规则创建树形模型,所述树形模型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于至少一种验证条件;
获取补全后的所述配置数据在所述树形模型中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对应的验证条件对补全后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规则包括业务校验规则,则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
获取与所述配置数据相关的业务校验规则;
根据所述业务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之前,接收所述网管发送的操作指令;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或校验失败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的步骤;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所述配置数据且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在校验成功时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修改所述第一网元中存储的已配置数据,生成包含所述配置数据的第一校验结果,并触发执行所述将得到的第一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网管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二网元时,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且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
17.一种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网管中,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所述校验规则用于校验所述配置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一校验结果,所述第一校验结果是按照所述第一网元的校验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校验结果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第二校验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在所述第一校验结果用于指示校验成功时,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所述第二校验结果;或者,若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激活所述配置数据且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在所述第一校验结果中包含所述配置数据时,从所述第一校验结果中读取并存储所述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跨网元的一致性校验,得到所述第二校验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网元,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时,触发执行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第二网元且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校验所述配置数据,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之前,确定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异常时,查找与所述第二网元的校验规则相同且与所述网管之间的链路正常的所述第一网元,触发执行所述将所述配置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所有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都不同,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任一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相同,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配置数据与其他网元的已配置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检测是否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了所述其他网元,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或所述第二网元;
若已经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了所述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成功的第二校验结果;
若未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所配置的网元的已配置数据和所述关联关系配置所述其他网元,则生成校验失败的第二校验结果。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或者,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
24.一种网元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配置系统包括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网管;
所述第一网元包括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
所述网管包括如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装置。
CN201910931913.8A 2019-09-29 2019-09-29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Active CN112583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913.8A CN112583869B (zh) 2019-09-29 2019-09-29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913.8A CN112583869B (zh) 2019-09-29 2019-09-29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869A true CN112583869A (zh) 2021-03-30
CN112583869B CN112583869B (zh) 2024-03-08

Family

ID=7511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1913.8A Active CN112583869B (zh) 2019-09-29 2019-09-29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386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80A (zh) * 2006-08-2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管和网元的网络资源一致性的校验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70790A (zh) * 2007-11-30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网元参数配置一致性检查方法及装置
US20150347160A1 (en) * 2012-12-05 2015-12-03 Matthew Williams Method of analyzing configuration data
CN10572211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约束规则的配置方法和相应装置
WO2016180197A1 (zh) * 2015-09-17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链路发现方法及装置、网管服务器
CN109189371A (zh) * 2018-08-06 2019-01-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置分离的软件包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0245049A (zh) * 2019-06-06 2019-09-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配置数据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80A (zh) * 2006-08-2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管和网元的网络资源一致性的校验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70790A (zh) * 2007-11-30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网元参数配置一致性检查方法及装置
US20150347160A1 (en) * 2012-12-05 2015-12-03 Matthew Williams Method of analyzing configuration data
CN10572211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约束规则的配置方法和相应装置
WO2016180197A1 (zh) * 2015-09-17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链路发现方法及装置、网管服务器
CN109189371A (zh) * 2018-08-06 2019-01-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置分离的软件包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0245049A (zh) * 2019-06-06 2019-09-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配置数据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869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0646B2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US9893940B1 (en) Topologically aware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CN101772918B (zh) 服务链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
US20170134240A1 (en) Network Topology Estimation Based on Event Correlation
CN102355500B (zh) 业务推送方法和装置
US92151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device management based on right control
CN107943499B (zh) 一种系统升级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469620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new software version to at least one electricity meter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64214B1 (en) Error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 cut-through networks
CN111212129A (zh) 一种基于边车模式的容器应用高可用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9189403B (zh) 操作系统os批量安装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10015089B1 (en) Enhanced node B (eNB) backhaul network topology mapping
CN112532408A (zh) 提取故障传播条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60105348A1 (en) Me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4104701A (zh) 在线服务的配置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JP638949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依存関係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0311828B (zh) 一种网络验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83869A (zh) 网元的配置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KR101495749B1 (ko) 원격 검침 시스템에서 노드 업그레이드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210274023A1 (e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device, control node, network apparatus and data center
CN114143316B (zh) 多租户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容器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1419045B2 (en) Automatic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lice reselection experiences
CN108206823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12395339A (zh) 系统间数据准入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207804A1 (en) Node fault iso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