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591A -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591A
CN112583591A CN202011541882.4A CN202011541882A CN112583591A CN 112583591 A CN112583591 A CN 112583591A CN 202011541882 A CN202011541882 A CN 202011541882A CN 112583591 A CN112583591 A CN 112583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key
application program
application
target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18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18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38Key agreement,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 in which a shared key is derived by parties as a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contributed by, or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7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applying multiple layers of encryption, e.g. nested tunnels or encrypting the content with a first key and then with at least a second k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的用户信息保护程度不足,容易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以及非移动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各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设备的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功能也逐渐完善,不再只是单纯地起到通信作用,较多的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给用户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中存储有大量的用户信息,例如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在大数据时代,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用户信息通常存储于其服务器中,若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的用户信息保护程度不足,则容易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的用户信息保护程度不足,容易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协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响应模块,用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第二加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各自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并确定与对方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4表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的框图之一;
图5表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的框图之二;
图6表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可选地,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种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可选地,步骤101至步骤103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1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IM)应用等。第一输入可以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一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
步骤102,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二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一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文简称第三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可选地,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三应用程序可以是相同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不同但可以互相通信的应用程序。
步骤103,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比如用户在第一应用程序内触发与用户A的通信,比如向用户A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用户A所属的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这样,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进而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可选地,步骤201至步骤203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2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其中,第三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应用等。第二输入为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的输入,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三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例如,来自第三应用程序内的通讯录好友发送的消息。
步骤202,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输入后,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四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三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二输入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内的第一方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步骤203,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第四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消息,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用户B所属的第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各自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并确定与对方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的用户信息保护程度不足,容易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第一密钥即第一电子设备的公钥;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第二密钥即第二电子设备的公钥,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公钥之后,向第一电子设备反馈其公钥;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可选地,目标密钥可采用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算法,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ECC被广泛认为是在给定密钥长度的情况下,最强大的非对称算法。在协商目标密钥的过程中,系统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初始化一套ECC的公私钥密钥对,通信双方有共享曲线参数(椭圆曲线E、阶N、基点G),第一电子设备的私钥da、公钥(第一密钥)记为Ha=da*G,第二电子设备的私钥db,公钥(第二密钥)Hb=db*G。
第一电子设备首先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Ha;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Ha后,Ha=da*G,则da=Ha/G;根据db计算目标密钥S,由于S=da*Hb=da(db*G)=db*(da*G)=db*Ha;这样,第二电子设备确定了目标密钥;同时,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Hb;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Hb后,由于S=da*Hb,则第一电子设备可计算目标密钥;这样,完成目标密钥协商过程。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第一电子设备首先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Ha;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Ha后,Ha=da*G,则da=Ha/G;根据db计算目标密钥S,由于S=da*Hb=da(db*G)=db*(da*G)=db*Ha;这样,第二电子设备确定了目标密钥;同时,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Hb;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Hb后,由于S=da*Hb,则第一电子设备可计算目标密钥;这样,完成目标密钥协商过程。
作为第一示例,参见图3,以Android系统为例,图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预先设定加密的IM应用。
通信之前约定好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加密通信的IM应用,预制系统签名的Agent App,第一电子设备Agent App为第一App,第二电子设备Agent App为第三App;Agent App用来加载用户配置的包名信息,包名(Package name)在Android系统中是判断一个App的唯一标识,不同的App可以有同样的名字,但是它的包名不可以相同。此Agent应用用来设置需要被保护的第三方App,android平台通过包名区分不同的App,此处设置包名即可。
Agent App为第三方App初始化一套ECC的公私钥秘钥对,通信双方有共享曲线参数(椭圆曲线E、阶N、基点G),第一电子设备的私钥da、公钥(第一密钥)记为Ha=da*G,第二电子设备的私钥db,公钥(第二密钥)Hb=db*G。
步骤302,预先设定系统架构。
定制android系统架构(framework);具体地,系统架构是一个语言开发软件,提供了软件开发的框架,使开发更具工程性,在第三方App进程启动后,读取Agent的用户设置的包名,如果当前App的包名和设置的包名一致则表示当前App的通信需要被保护。
步骤303,首次通信,第一App向第三App发送第一消息。
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首次通信时,比如由A发起聊天,A需要首先从界面发送一条文本消息形式的控制指令,消息内容为固定格式字符串“##ecrypt错误代码##”,表示开启加密通讯模式。
第一App在调用输入框(EditText)的返回数据窗口控件(getText)中,悬浮在当前行列之上的编辑框中的文本方法时,可以获取到输入的内容,当内容为“##ecrypt##”时,把之前生成的ECC公钥Ha的base64拼接到指令字符串后面,此时第一App将:“##ecrypt##+base64(Ha)”发送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base64(Ha)为在线转换工具。
步骤304,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消息,启动加密传输模式。
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消息时,需要展示到界面的组件中,framework可以通过组件ID识别出相应的文本框(TextView),当调用设置文本(setText)时,获取并解析其中的字符串,当解析到”##ecrypt##”时,则认为对端要求开启加密传输模式。
步骤305,第二电子设备计算目标密钥S。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Ha后,Ha=da*G,则da=Ha/G;根据db计算目标密钥S,由于S=da*Hb=da(db*G)=db*(da*G)=db*Ha。
步骤306,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Hb。
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用户发送”##accept##”,表示接受加密通信请求,指令字符串后面添加第二电子设备公钥的base64,发送“##accept##”+Base64(Hb)”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307,第一电子设备计算目标密钥S。
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消息并通过setText显示到界面时,同样可以解析到第二电子设备同意加密通信,且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公钥Hb。
由于S=da*Hb,则第一电子设备可计算目标密钥S。
步骤308,第一App和第三App分别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第三方App通信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S进行加密。
当两端都计算出同样的S之后,就可以使用S作为秘钥,将后续的通信数据采用对称加密如AES、DES等使用S加密后再传输,这样,使第三方平台即使存储了历史数据,也只能获取到的公钥Ha、Hb,无法计算出S,从而无法解密数据,保证了通信对端即使使用三方平台也不会泄露信息。
此外,通信一段时间,例如超过3天,为了增强安全性,可以通过在通信文本上增加“##reencrypt##”重新加密的控制指令强制双方更新秘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各自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并确定与对方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可选地,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IM)应用等。第一输入可以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一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
步骤102,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输入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二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一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文简称第三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可选地,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三应用程序可以是相同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不同但可以互相通信的应用程序。
步骤103,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比如用户在第一应用程序内触发与用户A的通信,比如向用户A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用户A所属的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这样,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进而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参见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可选地,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其中,第三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应用等。第二输入为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的输入,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三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例如,来自第三应用程序内的通讯录好友发送的消息。
步骤202,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输入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四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三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二输入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内的第一方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步骤203,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第四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消息,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用户B所属的第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应用程序控制装置,或者该应用程序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应用程序控制装置执行应用程序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400,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其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IM)应用等。第一输入可以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一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
协商模块402,用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二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一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一输入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后文简称第三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可选地,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三应用程序可以是相同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不同但可以互相通信的应用程序。
第一加密模块40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比如用户在第一应用程序内触发与用户A的通信,比如向用户A发送消息,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用户A所属的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这样,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进而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协商模块402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协商模块402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第一加密模块403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500,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其中,第三应用程序可以为第三方通信类应用程序,例如即时通讯应用等。第二输入为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目标对象通信的输入,目标对象可以是第三应用程序中的通讯录好友。例如,来自第三应用程序内的通讯录好友发送的消息。
响应模块502,用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输入后,确定作为系统应用程序的第四应用程序,然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通信对端协商密钥;其中,相较于第三应用程序而言,系统应用程序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而第一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接收到第二输入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作为代理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目标密钥用于在协商完成后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内的第一方应用程序)通信使用。
第二加密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具体地,第四应用程序接收到来自用户B的消息,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用户B所属的第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目标密钥。在目标密钥协商完成之后,通过目标密钥加密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502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接收模块501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响应模块502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第二加密模块503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3方法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09,存储在存储器6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10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6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处理器610、以及电源611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610,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可选地,处理器610,用于所述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可选地,处理器610,用于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处理器610,用于
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可选地,处理器6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各自的系统应用程序协商并确定与对方通信的目标密钥;确定目标密钥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通信的通信报文。对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通信报文,基于目标密钥进行再次加密;而目标密钥的协商过程在两个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且目标密钥不发送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无法获得目标密钥,目标密钥不会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及其服务器泄露,提高通信报文的保护程度。。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6041和麦克风6042,图形处理器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606可包括显示面板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61。用户输入单元607包括触控面板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072。触控面板6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4.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6.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一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第一输入;
协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程序与第二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输入的通信对端对应的电子设备;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二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密钥后反馈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密钥;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为椭圆曲线密码的公钥。
9.一种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通过第三应用程序与第一电子设备协商目标密钥的第二输入;
响应模块,用于通过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协商并确定所述目标密钥;
第二加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密钥加密所述第四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的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密钥,确定目标密钥。
CN202011541882.4A 2020-12-23 2020-12-23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583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1882.4A CN112583591A (zh) 2020-12-23 2020-12-23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1882.4A CN112583591A (zh) 2020-12-23 2020-12-23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591A true CN112583591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9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1882.4A Pending CN112583591A (zh) 2020-12-23 2020-12-23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35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7355A2 (en) * 1998-07-26 2000-02-10 Vanguard Security Technologies Ltd Secure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30204741A1 (en) * 2002-04-26 2003-10-30 Isadore Schoen Secure PKI proxy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s
US20130179951A1 (en) * 2012-01-06 2013-07-11 Ioannis Brousti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intain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Group Of Users In A Social Network
CN104113534A (zh) * 2014-07-02 2014-10-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app的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6156652A (zh) * 2016-06-23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隐私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776670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动态库文件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8885665A (zh) * 2016-04-04 2018-11-23 比特梵德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解密虚拟化环境中的网络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93124A (zh) * 2019-09-30 2019-11-22 杭州增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数据安全的加密即时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7355A2 (en) * 1998-07-26 2000-02-10 Vanguard Security Technologies Ltd Secure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30204741A1 (en) * 2002-04-26 2003-10-30 Isadore Schoen Secure PKI proxy and method for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s
US20130179951A1 (en) * 2012-01-06 2013-07-11 Ioannis Brousti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intain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Group Of Users In A Social Network
CN104113534A (zh) * 2014-07-02 2014-10-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app的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8885665A (zh) * 2016-04-04 2018-11-23 比特梵德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解密虚拟化环境中的网络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56652A (zh) * 2016-06-23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隐私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776670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动态库文件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493124A (zh) * 2019-09-30 2019-11-22 杭州增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数据安全的加密即时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3695B (zh) 一种第三方账号登录的加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777698B1 (ko) 사용자 단말,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2287372B (zh) 用于保护剪贴板隐私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45464A1 (zh) 解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599632B (zh) 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11818469B (zh) 呼叫方法、呼叫装置、电子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72743A (zh) 数据加密、解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3691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685897A (zh) 一种安全输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45294B (zh) 消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消息传输系统
CN113032753B (zh) 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18466B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591A (zh)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95322B (zh) 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26715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于数据处理的装置
CN114117488A (zh) 文件管理方法、文件上传方法、文件解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946855A (zh) 一方传输微量数据的隐私数据求交方法及系统
CN113672954A (zh) 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933444B1 (ko) 메시지 서버
WO2018082237A1 (zh) 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4954344A (zh) 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4221921B (zh) 用于移动银行的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2530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11744B (zh) 一种计算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用于计算任务的处理装置
CN114629649B (zh)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