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1600B -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1600B
CN112581600B CN202011461810.9A CN202011461810A CN112581600B CN 112581600 B CN112581600 B CN 112581600B CN 202011461810 A CN202011461810 A CN 202011461810A CN 112581600 B CN112581600 B CN 112581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iu
mao
clothing
garmen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18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1600A (zh
Inventor
徐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18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1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1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1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1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1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3D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方法包括:从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确定出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沿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这样的处理过程简单方便,能够高效地在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并且符合实际中裘毛的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裘毛效果的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服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模拟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还是采用非常繁琐的方式。为了达到较好的裘毛效果的模拟,目前大多数采用真实物理模拟,例如,渲染时使用物理光照公式,运动轨迹采用牛顿方程或者基于位置的动力学方式模拟计算,但这样的方式,方法极度复杂,导致性能消耗巨大。因此,如何在保证模拟裘毛效果的质量的同时,提升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的渲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以高效且高质量地模拟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所述基线方向朝向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所述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所述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出电子服装上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沿基线方向生成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再根据预设灰度图(用于辅助生成裘毛,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一方面,这样的处理过程简单方便,能够高效地在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此种方式渲染的裘毛效果,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符合实际中裘毛的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裘毛效果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包括: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法线;根据预设的角度参数,调整所述法线的方向,确定出所述基线方向。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出目标制衣单元的法线,结合预设的角度参数调整法线的方向,得到基线方向。这样的方式可以适应性调节裘毛的角度,从而使得裘毛的视觉效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提升裘毛效果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包括:获取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长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长度;根据所述裘毛长度参数,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对应层数的外置制衣单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可以沿基线方向生成对应层数的外置制衣单元。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裘毛的长度可调,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调节裘毛的长度,有利于实现对不同裘毛效果的模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包括:确定出所述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结合透明转换关系转换为对应的基准透明度,从而根据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这样的方式可以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的差异化透明处理,保证了裘毛效果的渲染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包括:确定出所述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根据所述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出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根据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这样的方式使得差异化透明度处理不仅可以平面维度实现(即不同像素值对应大小不一的灰度值),还可以在高度层面实现(即统一目标制衣单元对应的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其透明度也可以具有差异),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裘毛效果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包括:获取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其中,所述裘毛厚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整体疏密程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所述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纹理坐标,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厚度作用灰度和所述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所述基准透明度。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获取裘毛厚度参数(裘毛的整体疏密程度)和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可以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结合预设的透明度转换关系,可以确定出基准透明度,以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这样可以通过调节纹理坐标来实现对裘毛厚度的调节,使得裘毛厚度也可以通过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来体现,一方面可以保证裘毛效果的质量(视觉效果更好,更逼真),另一方面,在处理方式上,也较为简单方便,可以实现裘毛效果的高效模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包括:获取裘毛密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密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根据所述裘毛密度参数、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和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获取裘毛密度参数(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结合当前处理层数和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裘毛密度),以便得到不同类型的裘毛服装(具有裘毛效果的电子服装),也有利于优化裘毛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至第六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裘毛阴影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阴影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阴影程度;根据所述裘毛阴影参数和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对透明处理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其中,所述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阴影重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获取裘毛阴影参数,结合当前处理层数,对透明处理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即通过阴影加重外置制衣单元的颜色),模拟出阴影效果,从而使得裘毛效果更逼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服装裘毛效果的生成装置,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制衣单元模块,用于从所述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基线方向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所述基线方向朝向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外置制衣单元生成模块,用于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裘毛效果渲染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所述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所述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裘毛全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层叠的外置制衣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长度参数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的全局方向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生成裘毛的灰度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厚度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单根裘毛的渲染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密度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阴影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电子服装(女士长款大衣)上模拟裘毛效果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电子服装(男士外套)上模拟裘毛效果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框图。
图标:10-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装置;11-目标制衣单元模块;12-基线方向确定模块;13-外置制衣单元生成模块;14-裘毛效果渲染模块;20-电子设备;21-存储器;22-通信模块;23-总线;2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步骤S20、步骤S30和步骤S40。
电子服装可以包括多个制衣单元(即构成电子服装的单元,例如多个制衣单元构成服装板片,服装板片通过制衣单元的拼接或连接实现缝合,从而构成电子服装)。为了高效高质量地对电子服装或者电子服装的某个区域模拟裘毛效果,得到裘毛服装(具有裘毛效果的电子服装),可以执行步骤S10。
步骤S10:从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例如,想要对整个电子服装模拟裘毛效果,目标区域即为整个电子服装;想要电子服装的某个部位(例如衣袖、衣领等)模拟裘毛效果,可以将该部位(衣袖、衣领等)确定为目标区域。而目标区域内所包含的制衣单元,即为目标制衣单元。
由于针对每个制衣单元的处理过程可以相同或类似,以下将以一个制衣单元为例进行介绍,但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确定出目标制衣单元后,可以执行步骤S20。
步骤S20:确定出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基线方向朝向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用于确定裘毛的方向(即生成外置制衣单元时的参照方向),因此,为了使得裘毛效果更加逼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
示例性的,可以先确定出目标制衣单元的法线。以目标制衣单元为流形三角网格(Manifold Triangle Mesh)为例,可以确定出该流形三角网格的法线(法线方向垂直于流形三角网格)。而后,可以根据预设的角度参数(此预设的角度参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基于认为输入的角度参数而确定的,此处不作限定),调整法线的方向,以确定出基线方向。
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的角度参数(可以理解为设定的用于表现裘毛受重力作用的偏转角度,例如15°~30°,仅为举例,此处不作限定),调整法线方向,从而得到可以用于调整裘毛的基线方向。当然,此处也可以通过一个全局方向Fdir(一个有方向有大小的向量,方向可以垂直地面向下,此处的地面可以理解为电子服装模拟在人体模型上时,人体模型所在的地面)来调节法线的方向,调节参数可以设定在-1~1之间,以确定出基线方向,此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这样的方式可以适应性调节裘毛的方向,从而使得裘毛的视觉效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提升裘毛效果的质量。
当然,这样的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也可以存在其他方式。例如,为了便于用户实时调节裘毛的参数,可以确定出基线方向(作为一个基础或默认的方向),在生成裘毛后,或者在生成裘毛的其他过程(例如生成外置制衣单元后的过程)中,获取角度调节的参数(即预设的角度参数),以实现对裘毛全局方向的调节,因此,此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裘毛全局方向的示意图。此种方式即以法线方向作为基线方向,在生成层叠的外置制衣单元后(即执行步骤S30后),再对基线方向进行调节,此处不作限定。
确定出基线方向后,可以执行步骤S30。
步骤S30:沿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沿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层叠的外置制衣单元的示意图。
示例性的,可以获取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表征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长度),以Flength表示。此处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Flength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通过人为输入的参数而确定的,此处不作限定。而后,可以根据裘毛长度参数Flength,沿基线方向生成对应层数的外置制衣单元。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裘毛的长度可调,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调节裘毛的长度,有利于实现对不同裘毛效果的模拟。
当然,裘毛长度参数,可以对应一个确定的层数,也可以对应不定的层数(例如,针对同一长度的裘毛,即裘毛长度参数中对应的裘毛长度一致,但层叠的外置制衣单元层数可以不同,即外置制衣单元之间的堆叠间距可以不同)。
通常裘毛长度位于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例如1cm~5cm,仅为举例,不应视为限定),由于堆叠外置制衣单元的层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裘毛渲染的效果:在固定长度下,分层越多,渲染的裘毛效果越好,但渲染的性能越差(例如处理时间、渲染时间等都会相应延长)。因此,可以使用10层到20层之间的数值,来均衡性能和效果,但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本实施例中以堆叠5层外置制衣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裘毛的全局方向的调节和裘毛长度的调节,在先后顺序没有严格的限定,可以在生成多层外置制衣单元之前,调节裘毛的全局方向(通过调节基线方向实现),然后根据裘毛长度参数调节裘毛长度(通过调节生成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中最外层与目标制衣单元间的距离来实现);也可以确定裘毛长度以后,调节裘毛的全局方向,还可以在后续渲染出裘毛以后,再调节裘毛的全局方向,此处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长度参数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的全局方向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其中,裘毛长度Flength=4cm)。
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后,可以执行步骤S40。
步骤S40: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用于辅助生成裘毛的预设灰度图。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生成裘毛的灰度图。图6中左侧部分为预设灰度图,图6中右侧部分为预设灰度图的局部放大图。可见,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灰度值处于0~255之间)。
获取预设灰度图后,可以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利用预设灰度图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预设灰度图与目标区域对应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匹配的机制,此处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由于预设灰度图与目标区域的形状大小可能并不一致,因此,需要将预设灰度图与目标区域的形状大小匹配一致。此处可以理解为一个贴图的过程,实现预设灰度图与目标区域的形状大小的匹配。例如,通过将预设灰度图进行旋转、缩放、平移、拼接等方式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预设灰度图可以与目标区域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匹配后的预设灰度图,每个像素都可以与目标区域的一个点相对应,从而能够与每层外置制衣单元中的点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放缩会影响预设灰度图一个像素点对应的大小,因此,为了保证分辨率,从而保证裘毛的质量(若匹配后的预设灰度图分辨率太低,那么裘毛的视觉效果会比较粗糙)通常会使用到多个预设灰度图(多个预设灰度图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此处不作限定)拼接的方式。
而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确定出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然后根据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再根据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这样的方式可以简单高效地实现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的差异化透明处理,保证了裘毛效果的渲染效果。
示例性的,可以先确定出预设灰度图(可以理解为经过处理后的与目标区域匹配的灰度图,由于此处以目标区域中的一个目标制衣单元为例进行的说明,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与目标制衣单元对应的灰度图,并且,此灰度图还与目标制衣单元所对应的外置制衣单元相对应)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确定出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后,结合透明转换关系将灰度值转换为对应的基准透明度。
示例性的,透明转换关系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其中,α表示透明度(α=0时,全透明;α=1时,完全不透明),h表示灰度值。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
而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后,可以根据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
示例性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裘毛效果的质量,可以确定出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即多层外置制衣单元中的某一层),例如,可以从最接近目标制衣单元的一层(最内层),逐渐向外(即向远离目标制衣单元的方向)编号(计数),直到编号到距离目标制衣单元最远的一层(最外层),其中每一层外置制衣单元对应一个编号(例如,以5层外置制衣单元为例,由内层向外层的编号分别为0~4)。那么,当前处理层数即可通过编号确定出来。
确定出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后,可以根据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对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处理:
其中,f(L)表示关于当前处理层数L的一个函数。
通过确定出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根据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这样的方式使得差异化透明度处理不仅可以平面维度实现(即不同像素值对应大小不一的灰度值),还可以在高度层面实现(即统一目标制衣单元对应的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其透明度也可以具有差异),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裘毛效果的质量。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渲染的裘毛效果更加逼真,对于灰度值在某个区间(例如210~255之间)或者达到某个阈值(例如255)时,每个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中与该像素对应的点,均能够正常显示。而对于灰度值在另一些区间(例如0~127),只能在相对内层的部分正常显示,在外层的部分则不显示,这样能够尽可能使得裘毛效果更逼真,符合实际中的裘毛服装的视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最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无论基准透明度是多少,均可以正常显示,但此处不作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最内的两层正常显示,每一层均受基准透明度的调控而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的示意图。对于灰度值达到255(基准透明度为1)的,在每一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于该像素对应的部分正常显示,对于灰度值达到192的,可以显示的层级为0~3,对于灰度值达到127的,可以显示的层级为0~2,对于灰度值达到64的,可以显示的层级为0~1,对于灰度值未达到64的(例如灰度值为0),可以显示的层级为0(即最内层外置制衣单元正常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模拟的裘毛效果的质量,还可以引入裘毛厚度的调节参数,即裘毛厚度参数(用于表征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整体疏密程度)。
示例性的,裘毛厚度在视觉效果上的调节可以通过调整预设灰度图的纹理来实现,因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可以获取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和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c。获取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和纹理坐标c后,可以根据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裘毛厚度参数和纹理坐标,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然后再根据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和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基准透明度。
例如,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通过影响贴图(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c来起作用,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
h=T(c·Fthinness), (3)
其中,此处的h表示厚度作用灰度,T为在图形API(用于实现图形底层渲染)中获取指定纹理坐标纹素的函数,而纹理坐标c和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也已知,因此可以准确求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
那么,根据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和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基准透明度,其公式可以通过式(2)和式(3)的结合来得到:
由此,可以准确确定出调整裘毛厚度后的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从而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调节了裘毛厚度的裘毛效果渲染。这样可以通过调节纹理坐标来实现对裘毛厚度的调节,使得裘毛厚度也可以通过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来体现,一方面可以保证裘毛效果的质量(视觉效果更好,更逼真),另一方面,在处理方式上,也较为简单方便,可以实现裘毛效果的高效模拟。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厚度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其中,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1,裘毛阴影参数Fshading=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模拟的裘毛效果的质量,还可以引入裘毛密度的调节参数,即裘毛密度参数(用于表征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
示例性的,裘毛密度可以通过对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的差异化透明处理来实现。因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获取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以及外置制衣单元的总层数,并根据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总层数Ltotal、当前处理层数L和基准透明度α,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总层数Ltotal必须大于1,因为0没有意义,1就是表示没有裘毛,只有电子服装表面层(当然,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设定0为电子服装表面层,那么总层数Ltotal大于0即可,此处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对层级的编号从0开始,在实际的计算中,可以把层级编号转换为0~1之间的数值l,即: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对f(L)的具体化来实现对裘毛密度的调节。此处,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确定f(L):
f(L)=l2·Fdensity, (6)
其中,总层数Ltotal、当前处理层数L和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均已知,因此可以得到f(L)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公式(6),是通过大量数据验证模拟,确定出的一个符合实际需求(使得对每个层级的透明化处理时,能够基于不同大小的灰度值确定出差异化的透明处理,使得灰度值处于不同阈值区间的像素,其对应部分的外置制衣单元在不同层级的显示上有所差异)的公式,在其他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可以根据需求(主要是对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处理时想要达到的效果)的不同,确定出更符合需求的公式,因此,此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单根裘毛的渲染效果示意图。裘毛密度Fdensity,其具体含义为可以理解为单根裘毛从根部到顶部粗细程度的变化值。例如,同样参数下的单根裘毛(假设贴图获取的灰度值均为1,即),其不同Fdensity值,横截面绘制出来的效果,如图9所示。因此,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如果Fdensity=0,那么绘制的裘毛形状可以视为圆柱形;如果Fdensity≥1那么绘制裘毛形状可以视为圆塔型;如果Fdensity在0到1之间时,绘制的裘毛形状可以视为半截圆塔型。
通过将裘毛密度参数作为影响不同层级的外置制衣单元的差异化显示的参数,实现对裘毛密度的调节的方式,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结合公式(5)和公式(6),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式:
通过公式(7)可知,裘毛厚度参数和裘毛密度参数对裘毛效果的调节,可以一同生效,即,裘毛厚度参数和裘毛密度参数对裘毛效果的调节,在执行顺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
通过获取裘毛密度参数(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结合当前处理层数和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裘毛密度),以便得到不同类型的裘毛服装(具有裘毛效果的电子服装),也有利于优化裘毛效果。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密度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其中,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1.6,裘毛阴影参数Fshading=0。
为了进一步提升裘毛效果,使得裘毛效果更逼真,在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后,可以为裘毛效果施加阴影。
示例性的,可以获取裘毛阴影参数(用于表征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阴影程度),裘毛阴影参数可以时预设的,也可以是通过人为输入的参数而确定的,此处不作限定。
而后,可以根据裘毛阴影参数和当前处理层数,对透明处理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其中,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阴影重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通过获取裘毛阴影参数,结合当前处理层数,对着色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即通过阴影加重外置制衣单元的颜色),模拟出阴影效果,从而使得裘毛效果更逼真。
由于裘毛阴影参数Fshading不同于前面两个参数(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和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裘毛阴影参数Fshading可以作用于颜色值,而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和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则是通过基准透明度而作用于外置制衣单元。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到裘毛的颜色值C(即裘毛的贴图颜色,即外置制衣单元的颜色值),而后通过对当前处理层级L和裘毛阴影参数Fshading两个参数作用,实现预期的阴影效果(例如越向裘毛内部阴影越重的效果,这也符合人们观测裘毛衣物时的物理规律:裘毛越深的部位,反射光线效果越差,越容易出现阴影),从而提升裘毛服装(具有裘毛效果的电子服装)的视觉效果。
示例性的,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外置制衣单元的每个像素部分(即与预设灰度图的像素对应的部分)叠加阴影后的颜色值:
C′=C-(1-l)3·Fshading, (8)
其中,C′表示叠加阴影后的颜色值,C表示叠加阴影前的颜色值。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得裘毛效果更加逼真,并且,这样的方式在处理过程上也比较简单高效,无需使用太多的资源(在合理布设外置制衣单元层数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子服装模拟裘毛效果的效率和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根据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的方式仅是示例性的,在其他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可以引入其他的调节参数,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各种调节参数对裘毛效果的调节,例如,通过裘毛密度参数、当前处理层数和基准透明度实现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而不考虑裘毛的总层数。当然,此处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裘毛阴影对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影响的示意图。其中,裘毛厚度参数Fthinness=1.6,裘毛密度参数Fdensity=1。
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电子服装(女士长款大衣)上模拟裘毛效果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电子服装(男士外套)上模拟裘毛效果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服装裘毛效果的生成装置10,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制衣单元模块11,用于从所述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
基线方向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所述基线方向朝向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
外置制衣单元生成模块13,用于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
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用于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所述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所述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线方向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法线;根据预设的角度参数,调整所述法线的方向,确定出所述基线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制衣单元生成模块13,具体用于获取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长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长度;根据所述裘毛长度参数,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对应层数的外置制衣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具体用于确定出所述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具体用于确定出所述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根据所述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具体用于获取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其中,所述裘毛厚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整体疏密程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所述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纹理坐标,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厚度作用灰度和所述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所述基准透明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具体用于获取裘毛密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密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根据所述裘毛密度参数、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和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裘毛效果渲染模块14,还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之后,获取裘毛阴影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阴影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阴影程度;根据所述裘毛阴影参数和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对透明处理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其中,所述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阴影重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
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可以为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此处不作限定。当然,电子设备20也可以为服务器,例如网络服务器、云服务器、服务器集群等,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通过网络与外界连接的通信模块22、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总线23、不同形式的存储器21,例如,磁盘、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存储器21、通信模块22和处理器24之间通过总线23连接。
示例性的,存储器21中存储有程序。处理器24可以从存储器21调用并运行这些程序,从而可以通过运行程序而执行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以高效高质量地在电子服装上模拟裘毛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通过确定出电子服装上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沿基线方向生成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再根据预设灰度图(用于辅助生成裘毛,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对多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一方面,这样的处理过程简单方便,能够高效地在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此种方式渲染的裘毛效果,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符合实际中裘毛的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裘毛效果的质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
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所述基线方向朝向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
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
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所述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所述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透明处理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
所述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包括:
确定出所述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
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
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包括:
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法线;
根据预设的角度参数,调整所述法线的方向,确定出所述基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多层外置制衣单元,包括:
获取预设的裘毛长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长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长度;
根据所述裘毛长度参数,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对应层数的外置制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包括:
确定出所述外置制衣单元的当前处理层数;
根据所述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包括:
获取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预设灰度图的纹理坐标,其中,所述裘毛厚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整体疏密程度;
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所述裘毛厚度参数和所述纹理坐标,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厚度作用灰度;
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厚度作用灰度和所述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所述基准透明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处理层数,以及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包括:
获取裘毛密度参数,其中,所述裘毛密度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单根裘毛的粗细程度;
根据所述裘毛密度参数、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和所述基准透明度,对该层外置制衣单元进行透明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裘毛阴影参数,其中,所述裘毛阴影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中裘毛的阴影程度;
根据所述裘毛阴影参数和所述当前处理层数,对透明处理后的外置制衣单元叠加阴影,其中,所述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阴影重于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
8.一种电子服装裘毛效果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服装包括多个制衣单元,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制衣单元模块,用于从所述电子服装上确定出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制衣单元;
基线方向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所述目标制衣单元的基线方向,其中,所述基线方向朝向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远离人体模型的一面;
外置制衣单元生成模块,用于沿所述基线方向生成层叠的多层外置制衣单元;
裘毛效果渲染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灰度图,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以在所述电子服装的目标区域内渲染出裘毛效果,其中,所述预设灰度图中不同像素的灰度值大小不一,外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不低于内层的外置制衣单元的透明度,外层相较于内层距离所述目标制衣单元距离更远,具体用于确定出所述预设灰度图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灰度值和预设的透明转换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的基准透明度;根据每个像素的所述基准透明度,对多层所述外置制衣单元进行差异化透明处理。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
CN202011461810.9A 2020-12-09 2020-12-09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2581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810.9A CN112581600B (zh) 2020-12-09 2020-12-09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810.9A CN112581600B (zh) 2020-12-09 2020-12-09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1600A CN112581600A (zh) 2021-03-30
CN112581600B true CN112581600B (zh) 2024-01-26

Family

ID=7513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1810.9A Active CN112581600B (zh) 2020-12-09 2020-12-09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160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4381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北京维盛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服装版片的三维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429557A (zh) * 2020-02-27 2020-07-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毛发生成方法、毛发生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3737B2 (ja) * 2004-02-03 2010-09-0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糸画像作成装置と糸画像作成方法、並びに糸画像作成プログラム
JP4503312B2 (ja) * 2004-02-26 2010-07-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ガーメントの着装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とその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979249B2 (en) * 2006-11-21 2011-07-12 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hich stores fabric model generation program, fabric mode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fabric model gener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4381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北京维盛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服装版片的三维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429557A (zh) * 2020-02-27 2020-07-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毛发生成方法、毛发生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爱军 等.基于分形噪声和几何着色器的经编毛绒织物仿真.纺织学报.2018,第39卷(第02期),第171-176页. *
张钰粮 等.利用Vray渲染器模拟产品表面海量毛绒、镶嵌物及凹凸形态.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第11卷(第10期),第177-179页. *
徐巧 等.基于图像处理的素色长毛绒织物真实感模拟.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第48卷(第03期),第61-64页. *
熊莹.经编起绒织物花纹形成及计算机仿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6,(第07期),第B024-49页. *
陆洪斌 等.单层提花织物模拟算法.纺织学报.2005,(第03期),第60-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1600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6931B (zh) 三维物体颜色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9044A1 (zh) 对象渲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215934A (zh) 游戏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06439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52123B (zh) 图像处理和图像合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17152854A1 (zh) 生成眼睛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00528B (zh) 一种用于头戴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物体阴影渲染方法
JP2023029984A (ja) 仮想イメージ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2053423A (zh) 模型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052951B (zh) 物体的渲染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2981B (zh) 一种图像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0337A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全身人像视频重照明方法和装置
CN110443872B (zh) 一种具备动态纹理细节的表情合成方法
CN104952093B (zh) 虚拟染发方法和装置
CN105139368B (zh) 一种可用于机器视觉的混合型色调映射方法
CN112581600B (zh) 电子服装的裘毛效果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144613A (zh) 基于模型的体积云生成的方法
CN114764840A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076482A1 (en) Ray-tracing for auto exposure
WO2021197230A1 (zh) 三维头部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899909B (zh) 颜色映射方法和装置
US11250632B2 (en) High quality AR cosmetics simulation via image filtering techniques
CN116982088A (zh) 贴合底层身体和/或服装层的分层服装
CN111681307A (zh) 一种应用于三维软件的动态三维坐标轴的实现方法
CN112417739B (zh) 电子服装松紧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